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范文

《2024年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范文

《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成为了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融合了艺术、技术和文化的媒介,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特点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二、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电影走向国际市场,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特点1. 文化元素的融合: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风格。

如《大鱼海棠》中运用水墨画、国画等元素,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叙事方式的创新:与西方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在叙事方式上更具东方韵味。

通过讲述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题材,以东方智慧为观众呈现深刻的内涵。

3. 技术水平的提升: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动画电影在画面制作、音效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尽管国产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对动画作品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如何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是国产动画电影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跨文化传播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审美观等,这需要国产动画电影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差异。

最后,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也是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策略建议针对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挑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建议:1. 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融入动画作品中,以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在叙事方式上,结合东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创新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象。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文章将对跨文化传播理论进行探索与分析,分析电影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特点,以及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同时也会探讨跨文化传播中的挑战与机遇,并探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实践。

在将总结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与交流,探讨未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方向并进行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情况,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关键词】关键词:电影,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影响,挑战,机遇,策略,实践,文化多样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保持电影作品的原汁原味,如何避免文化误解和刻板印象的产生,如何有效地推广和营销跨文化电影等都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对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探索电影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特点、影响与策略,并为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理解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丰富不同文化间的文化体验,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电影作为媒介,观众可以了解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故事和价值观,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增进对他者的理解。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也有助于提升本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电影跨文化传播,本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魅力可以传播至世界各地,提升本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本土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

最重要的是,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和平与友谊。

通过共同欣赏和讨论电影,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找到共同点,增进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研究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还可以增进国际友谊与合作,推动全球文化的繁荣发展。

深入探讨电影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024年符号学视域下电影《青春变形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范文

《2024年符号学视域下电影《青春变形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范文

《符号学视域下电影《青春变形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篇一一、引言电影《青春变形记》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本文将从符号学视域出发,分析该电影成功传播的内在机制与路径,探究其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

二、符号学与电影传播符号学作为研究符号的学问,对于电影这一视听艺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电影通过图像、声音、色彩等符号元素构建故事,传达情感与思想。

在跨文化传播中,电影中的符号元素成为连接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重要桥梁。

三、《青春变形记》的符号元素分析1. 视觉符号:电影《青春变形记》通过独特的视觉符号,如色彩、构图、服装等,构建了鲜明的视觉风格。

这些视觉符号不仅符合目标市场的审美习惯,还通过对比与隐喻,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2. 声音符号:电影中的音乐、音效等声音元素,与画面相互呼应,共同构建了情感共鸣的桥梁。

这些声音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沟通不同文化背景观众情感的作用。

3. 文化符号:电影中出现的文化符号,如传统节日、习俗等,是连接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重要纽带。

这些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传递文化信息、增进文化理解的作用。

四、《青春变形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之道1. 共通性符号的构建:电影通过共通性符号的构建,如普遍的青春成长主题、情感共鸣等,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2. 文化差异的尊重与融合:电影在传播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同时通过文化融合的方式,将不同文化的元素巧妙地融入电影中,使得电影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3. 多样化的传播渠道:电影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如院线、网络等,将电影传播到全球各地。

这些传播渠道不仅扩大了电影的受众范围,还为电影的成功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结论《青春变形记》的成功在于其以符号学为指导,构建了具有深刻内涵的视听语言体系。

在跨文化传播中,该电影通过共通性符号的构建、文化差异的尊重与融合以及多样化的传播渠道等方式,成功实现了与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沟通与互动。

《2024年“多元化”与“共同体”_漫威系列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探究》范文

《2024年“多元化”与“共同体”_漫威系列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探究》范文

《“多元化”与“共同体”_漫威系列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探究》篇一“多元化”与“共同体”_漫威系列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探究一、引言漫威电影宇宙(MCU)自21世纪初开始,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多元文化元素,成功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究漫威系列电影如何通过“多元化”和“共同体”的传播策略,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成功。

本文将分析漫威电影的多元文化元素、角色塑造、叙事策略以及全球化营销策略,探讨其跨文化传播的机制和影响。

二、漫威电影的多元化元素1. 角色塑造的多元化漫威电影在角色塑造上充分体现了多元化。

无论是超级英雄的种族、性别、年龄,还是角色性格和背景故事的多样性,都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观影体验。

这种多元化的角色设置,不仅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还为不同群体提供了共鸣和认同感。

2. 文化元素的融合漫威电影在故事情节和文化元素的运用上,也充分体现了多元化。

电影中融入了各种文化元素,如东方武侠、西方魔法、未来科技等,这种跨文化的元素融合,使得电影更具全球性,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接受。

三、共同体的构建与传播1. 粉丝共同体的形成漫威电影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粉丝基础。

通过电影、漫画、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漫威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粉丝共同体。

这个共同体中的粉丝们共享着对漫威角色的热爱,通过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方式,不断强化这一共同体的凝聚力。

2. 跨文化传播策略漫威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上,采用了多种策略。

首先,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会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演员参演,以展示多元文化的魅力。

其次,漫威还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进行本地化的营销策略,如合作当地明星、举办本地文化特色的活动等。

这些策略都为漫威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跨文化传播的影响1. 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漫威电影的成功,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能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了解并欣赏到其他文化的魅力。

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推动全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一、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中国电影人在把电影走出世界的道路上煞费苦心。

世界之大,有很多的国家、很多的名族以及各名族文化,每个名族对于异文化的接受都要经历历史的淬炼和时间的消磨,因此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特别的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十分艰难。

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分量还是很微小,“华语电影水土不服,文化历史背景难倒外国观众”。

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性以及文化冲突性,如价值观念的冲突,制度规则的冲突,物质生活的冲突。

全球化环境中的文化冲突是多方面的:1.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2.“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冲突。

弱势文化更是必须和外界交流,否则只能越来越弱势,越来越经不起交流;3.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受到政治的影响范围更广泛、效果更直接,联系也更加紧密。

全球化的发展让世界仅仅联系在一起,文化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的产生正在无可避免的成为国际文化互动的景观。

而异质文化的传播,由于其社会成员拥有不同的文化基因、价值观,持有不同的思维、行动模式,因此常常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会遭遇文化冲突。

这种冲突经由文化误读或文化忽视而产生,是所有交往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文化影响受众解读报告的框架,人们往往忽略这种文化的影响而代之以完全从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出发来解读他国对己方的报道,而这种误读是根深蒂固、难以纠正的。

文化冲突意味着不同文化在传播行为上都要有调整和变化,以走向合作,进而使双方都受益。

调整意味着要改变自己熟悉的行为模式,变化总可以使冲突双方找到修复关系的新途径。

中国电影在全球化的形式下,只有迎难而上,在坚守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敢于跨出国门,才能实现中国电影21世纪的腾飞。

二、解决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普世价值关于普世价值的概念有很多的说法,应该说普世价值观是一种世界观。

在哲学上,普世价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

《2024年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范文

《2024年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范文

《略论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成为了各类文化产品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产品之一,国产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其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二、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状1. 国产动画电影的国际化发展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例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机遇在跨文化传播中,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审美习惯对动画电影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国产动画电影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产动画电影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1. 文化融合与创新在跨文化传播中,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注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这包括在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画面风格等方面融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同时,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表达方式,以适应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

2. 精准定位与营销策略国产动画电影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进行精准定位和营销策略。

这包括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观众需求和消费习惯等,以制定符合当地市场的营销策略。

同时,也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影视节展等。

3. 拓展海外市场与加强国际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是国产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之一。

这需要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包括参加国际影视节展、与其他国家制作机构合作等。

迪士尼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迪士尼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迪士尼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的跨界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迪士尼动电影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动画品牌之一,其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迪士尼动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并分析其对全球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文化符号的跨界传播迪士尼动电影以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成为了全球动画市场的热门品牌。

从米老鼠、唐老鸭到卡通公主们,这些具有明确文化标志的形象不仅成为了迪士尼动电影的代表,也传递着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念。

当这些形象跨越国界,进入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接受。

在跨文化传播中,迪士尼动电影中的文化符号经过调整和本土化的处理,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美和文化情境。

比如在中国市场,迪士尼动电影会增加中国元素,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以更好地吸引中国观众。

这种文化符号的跨界传播与本土化处理使得迪士尼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价值观念的传递与接受除了文化符号的跨界传播,迪士尼动电影还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传递着特定的价值观念。

在影片中常常展现正义、勇气、友谊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视为迪士尼动电影的核心所在。

然而,这些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能会有差异的解读和接受。

在一些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如东方文化,迪士尼影片中强调的个人主义和自我实现的理念可能不被完全接受。

因此,迪士尼动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需要灵活地调整和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观众的价值观念,以提高其文化接受度和影响力。

三、影响力的扩大与文化冲突的出现迪士尼动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传播也带来了文化冲突和争议。

一方面,迪士尼动电影的普及使得美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认同,增加了文化交流的机会。

另一方面,这种传播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担忧。

有人认为,迪士尼动电影在对外传播时存在着文化的同化和标准化倾向,这对一些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构成了挑战。

此外,迪士尼动电影的形象和故事情节也可能给年轻观众带来某种价值观念的固化和刻板印象的形成。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措施
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的解决 措施
汇报人: 2023-12-17
目录
• 引言 • 文化差异与传播障碍 • 电影内容与叙事策略调整 • 传播渠道拓展与合作模式创新 • 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策略 • 政策支持与法规完善建议
01
引言
电影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促进文化交流与理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能够跨 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促进不同 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丰富文化多样性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展示不 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丰富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推动经济发展
电影产业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 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 游、出版、玩具等,从而促进经 济的繁荣。
当前面临的困境
文化差异与认知障碍
语言障碍
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审美观念、 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观众对电 影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存在障碍。
加强内部培训
定期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 和制作水平。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鼓励跨界合作,丰富创作灵感来源
1 2 3
跨界合作项目
鼓励电影制作机构与其他艺术领域进行跨界合作 ,如与音乐、文学、美术等领域的合作,丰富创 作灵感来源。
借鉴国际经验
学习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跨文化传播经验,如好莱 坞电影的制作模式和营销策略,为电影制作提供 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叙事手法,适应不同文化观众
学习国际叙事技巧
01
学习国际先进的电影叙事技巧,提高电影的故事叙述能力和表
现力。
适应不同文化心理
02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观众的观影心理和习惯,采用适当的叙事手
法和表现形式,提高电影的接受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分析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

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在向人们提供感官娱乐、精神审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传播手段。

一、以《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为例分析美国电影中的中国文化
《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两部电影中都包含许多中国元素,但是由这些中国元素构成的动画电影却蕴含着美国风情。

《花木兰》中,花木兰虽然有着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但是从整体上看却不像“中国人”。

木兰一出场就穿着吊带背心和齐膝短裤,与保守的中国形象相去甚远。

另外,影片虽然注意到龙对于中国的特殊意义,但却把中国龙设计成无厘头的木须,一只除了说大话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干瘪动物。

花家的祠堂里不但供奉着女性祖先,而且设在一个开放的亭子内,不但谁都可以进,甚至连一只狗都能在里面捣乱。

祖先在祠堂议事的格局俨然就是西方的圆桌会议。

每个人都在喋喋不休,现场显得混乱不堪,一个家族会议失去了它应有的凝重、严肃。

虽然对中国观众而言,这个木兰“太美国化”了,但是观众在觉得诧异的同时也在渐渐接受这部影片。

中美两国的文化就在这样的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达到互相影响与促进的作用。

在《功夫熊猫》中,熊猫阿宝是鸭子的儿子,吃面条长大,成天做着英雄的梦,却又好吃、懒惰。

中国功夫讲究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

但是在《功夫熊猫》中,所谓的功夫更多是倾向于实战的“美国功夫”。

每逢格斗的时候,我们除了看到几只动物以高速移动来博取胜利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招式。

乌龟大师口中经常出现许多哲理,听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

但是《功夫熊猫》真正理解中国的道家思想吗?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道法自然。

当熊猫打开天书时,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

这一桥段的设置,貌似符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但是熊猫阿宝从龙之典上得到的启示是“相信自己”。

当太郎发现龙之典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非常愤怒,阿宝反而安慰他说没关系,他第一次打开的时候也没有领悟,而且他还告诉太郎,没有什么绝密的奥义,而只是你自己。

《功夫熊猫》中有熊猫、功夫、道家语言、金元宝、山庄布置、碗筷、福字等等一系列中国元素,然而在这华丽的元素外表下,蕴含的是美国“相信自己”的精神。

相对于《花木兰》而言,《功夫熊猫》将中国元素与美国文化结合的更为精致。

这也是《花木兰》一直没有在中国获得市场而《功夫熊猫》却在中国获得高票房的一个原因。

二、以《卧虎藏龙》为例分析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卧虎藏龙》中充溢着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京鼓、琵琶、二胡、笛汇成的东方天籁,江湖侠士,神奇玄妙的中国武术等等。

然而影片着意表现的并非是表象上的东方文化奇观,而是更为内在的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反思。

《卧虎藏龙》的片民隐喻着人性中奔放和隐忍的两面性,影片分别提供了典型的东方气质人物李慕白和西方气质的人物玉蛟龙。

李慕白这个角色承载了中国古典文化的侠义精神,他修为高深,沉稳大气,重情重义,深受传统礼节的束缚,对个人感情一味隐忍克制,而玉蛟龙则敢爱敢恨,蔑视江湖权威与世俗成规,追求自由生活。

这一人物的创造,很大程度上尊重了西方文化崇尚的主体精神和个人本位。

影片通过人物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生命冲动与心灵自
制的剧烈冲突,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和自由被禁锢带来的痛苦与矛盾。

遵循传统礼教的李慕白悲剧的死去,而跳出传统礼教追求绝对自由的玉蛟龙最终也走向毁灭。

在快意恩仇之间,影片向人们抛出了究竟用什么样的信仰才可以走出迷雾的人生拷问。

观众可以从电影设立的东西两种文化形象中看到自己和他者,既在对照之中凸显了本国文化的文化特性,又通过共性的挖掘打通了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获得多元文化的接受认同。

影片既没有以民族文化为本位固步自封,也没有对异国文化无原则的曲意逢迎,而是通过对东西文化精神的双重渗透和汲取,探索了人性共同的话题,体现了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智慧,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三、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首先,电影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说,电影应该发掘本土性的“文化资本”,在自身的文化结构找出本土的主流文化。

电影的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惯、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

所以电影要做的就是在这些文化表征和内在意义中找出可以拿来展示的那一部分“文化资本”。

其次,寻求共同的文化话题。

电影《刮痧》导演郑晓龙说过,“各种文化在浅层次、在表层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本身,人本性,比如亲情、家庭层面时,则是相通的。

”善于寻找开掘全球人都能理解的,既有共性,又有“距离感”的文化资源,找到民族化与国际化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实现电影跨文化传播的重要策略。

再次,培养电影跨文化传播方面合格的“把关人”。

在电影媒介中,所有参与电影制作人的人都可以称作“把关人”,但最为重要的“把关人”当属电影导演。

所以,在传播主体方面,电影要培养合格的“把关人”——精通各国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

电影人应该具备一种国际化视野,摒弃单一的视角和过重的本土情节,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关照本土文化或各国各地文化的差异。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真正实现良好的跨文化传播决不能只是文化符号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找到不同文化表象下隐藏的共同的文化内涵。

认识到这一点,我相信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必定有更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