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 隋朝的统一知识点练习四十

合集下载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七年级历史下册目录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隋朝的统一第2课“贞观之治”第3课盛唐气象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第5课唐朝的对外关系第6课隋唐的科学艺术第7课隋唐的文化艺术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第9课南宋和金的对峙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第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第三单元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明清第15课明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第17课清朝的制度与政策第18课清朝对边疆的经营第19课保卫国土奠定疆域第20课明清的科学技术第21课明清的文化艺术隋朝的统一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朝灭南朝的陈,实现南北统一。

3、隋朝巩固政权的措施:①、隋文帝的措施:A、★政治上: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

B、经济上:清理户口,整理户籍;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隋炀帝的措施:开凿大运河A、★★★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隋朝大运河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中心在洛阳,分为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全程2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C、沟通的水系: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历史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二、隋朝的灭亡:★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 隋朝的兴亡巩固辅导七十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 隋朝的兴亡巩固辅导七十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1课隋朝的兴亡巩固辅导七十第1题【单选题】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 )A、秦朝B、东汉C、明朝D、南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属于隋炀帝暴政的是( )①长期对高丽用兵②四处巡游③大肆营建东都洛阳④修建长城⑤修筑驰道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一位先生,家住余杭,到洛阳参加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有( )①经济繁荣,全国户数增加1倍以上②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④南北朝后期,江南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定都于洛阳②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③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④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事迹与杨坚无关是( )A、581年建立隋朝B、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C、589年统一全国D、施行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唐朝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 )A、581年B、589年C、587年D、618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将“581年”和“杨坚”这两个历史要素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得到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A、隋朝的建立B、杨坚掌握北周大权C、陈朝的灭亡D、隋朝的统一【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隋朝统一南北的具体时间是( )A、570年B、580年C、581年D、589年【答案】:【解析】:第12题【问答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1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1张PPT)

永 济 渠 通
洛阳


邗 沟 江 南 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
五流: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 供了经济实力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 发几百万人的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古运河为基础
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 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唐 胡曾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 利也博哉! ——唐 皮日休 材料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宋书》 材料四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 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 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

黄 河
北 齐 淮


北周 隋朝 长安

长安 后 梁

东 海
建康

58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隋灭陈。南北统一。 陈
南 海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开进南方陈国。陈朝 后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 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 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 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 井就在今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④
D.②③④
3.在我国历史上,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
士科的皇帝是( A.汉武帝 ) D C.隋文帝 D.隋炀帝
B.秦始皇
4.当今举世瞩的“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渠道,绝大部分沿 用了在隋朝大运河基础上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的河段。这就使大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南朝与一北、隋朝朝的的政统权一更替:
581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 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1.知识与能力: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 取士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亡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分析和相关图片 的展示等方法,了解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和隋 朝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历史事 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隋朝大运河 的地位和作用,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 慧和能力;以及从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中,感 悟和平与统一的重要性。
……开凿大运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 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和隋炀帝的事功与 暴政》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课本,说出隋炀帝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1.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 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隋的统一
581年, 隋朝建
立,定都长安。
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与统一新5局85面年,, 隋灭
陈统一全国,结束
隋文帝是怎么治理的呢
了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历史发展大


趋势。


背景2:.北隋方朝社会建经立济恢与复统发一展,南方得到大规模
开发;南北方贸易往来不断,民族交融进 一步深化。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时间: 公元605年
概况:
以洛阳为中心,北 达涿郡,南至余隋杭炀,帝 全长两千多公里(~。66它0148 分为四段,连接年五在大位 河流,是古代世界)最 长的人工河。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兴亡》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兴亡》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兴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隋朝的兴亡》一课是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隋朝的历史背景、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隋朝的灭亡以及隋朝的贡献。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隋朝的历史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先秦时期、秦汉时期的历史,对于国家、朝代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隋朝的兴亡过程,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隋朝的灭亡以及隋朝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史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隋朝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隋朝的历史背景、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隋朝的灭亡以及隋朝的贡献。

2.难点:隋朝的兴亡原因分析,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解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史料等,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历史。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史料图片、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论文、书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隋朝的疆域图,引导学生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一个国家要繁荣昌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

同时,教师通过展示史料图片和文献,呈现隋朝的繁荣景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整理(2023春最新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整理(2023春最新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繁荣与开放是隋唐社会的时代特征)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1、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2、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因此,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革新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3)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君民关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二、女皇武则天(1)称帝: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扩大了统治基础。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作用: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和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三、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1)背景:唐玄宗即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

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2)改革措施:①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表现: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学习笔记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就是隋文帝。

2、隋朝统一南北: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二、隋朝大运河的开通:1、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2、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公里,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为什么能够开通这条河?(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唐朝的建立:年,在太原起兵的反隋贵族,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就是唐高祖。

2、李世民即位:唐高祖退位后,传位给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年号。

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形成的原因:①唐太宗认识到的伟大,吸取了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政府要;皇帝要;大臣要,统治才能。

②唐太宗重视;同时注意。

他还下令。

③唐太宗注意。

2、“贞观之治”的形成:贞观年间,唐朝的政治比较,经济发展,国力逐步。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三、女皇武则天:1、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本是的皇后,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

2、武则天的开明统治:武则天当政时期,继续实行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国力。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开元之治”:统治前期,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等人当宰相。

他还特别重视,把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

开元初年,他还命人烧毁,表示。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史称。

2、“开元盛世”:统治前期,政治,经济,仓库,人口,唐朝进入时期,历史上称之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素材新人教版(new)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素材新人教版(new)

隋炀帝的有关知识杨广(604年—618年在位)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修通运河(下令修建完成大运河)”、“西巡张掖(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建立天朝体系(四方纳贡)”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但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

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主要是兵役太重。

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

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

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

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精选中华书局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第
1课隋朝的统一知识点练习四十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定在( )年。

A、公元581年
B、公元589年
C、公元606年
D、公元618年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设置进士科、提高进士地位的朝代分别是( )
A、隋朝北宋
B、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
D、唐朝南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修筑过长城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因暴政而灭亡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倡议建设“一带一路”,即与欧亚非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在古代,隋炀帝时开凿的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 )
A、长城
B、大运河
C、故宫
D、都江堰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唐朝一位范阳(今北京)商人,要到扬州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答案】:
【解析】:
第8题【材料分析题】
读图《隋朝运河》并填写:
A为______,B为______ ,C为______。

""
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C点出发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
隋朝开通大运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

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

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

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

中国文化中心由北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

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沿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文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挭,河运日益困难。

宣统年间,津浦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

辛亥革命后,清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请回答:
隋朝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如何?
依据材料归纳大运河的作用逐渐衰落的原因。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一图二图三材料三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大运河的中心及其开通的目的? 它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
材料二中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
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能在较短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泥?
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 ) ,南至( ) ,除此外,你还能从图中得到关于大运河的什么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大运河的开凿有什么作用?
读材料二,回答古人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两个古代著名工程。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南北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分别是什么?
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会经过哪几段运河?(写出运河段名称)
你是否同意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的评价,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并回答问题。

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
运河四段的名称
C.______ D.______ E.______ F.______
大运河是哪个皇帝在位时开通的?
大运河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大运河开通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请仔细观察下图,完成提出的问题。

在图中填出隋朝运河的南北起止点。

A 余杭
B 涿郡
从走向上看,隋朝大运河有何重要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看图完成下列各题题:
图中描述的是______朝的______大运河
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______
B、余杭指今______
写出大运河流经过的四段的名称(不能填字母)C段:______
D段:______
E段:______
F段:______
此河沟通了哪些水系?此运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