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招待费的定义及列支范围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公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节约成本费用,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一、业务招待费用支出范围1、业务费:指招待来访客户所需的茶叶、烟、水果、饮料以及赠送客人、客户的纪念品等费用;2、招待费:指因工作关系招待有关人员发生的就餐费、娱乐费以及宴请客人、客户(包括工作餐)的酒水、烟及食品等费用。
二、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原则:业务招待费应坚决贯彻“可接待可不接待,不接待”,“可参与可不参与接待人员,不参与”,“可发生可不发生费用,不发生”,“态度热情,费用从简”的原则。
业务招待费使用严格执行规定限额和招待标准,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坚决控制非业务性接待,严禁随意超标进行业务招待,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经请示总经理同意后方可进行招待,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严禁发生随意招待现象。
业务招待费发生前要向办公室提出申请,包括招待单位、人数、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办公室根据申请,请示副总经理同意后方可安排,紧急情况下可口头请示同意后方可进行业务招待,但事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
原则上陪客人数不得超过对方人数的半数。
三、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实行“预先申请,据实报销”的管理方式。
㈠、业务费的审批权限:一律由办公室负责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
㈡、招待费的审批权限:公司副总经理审批单次预算500元(含酒水)以内限额的招待费,公司总经理审批单次500元以上限额的招待费。
招待费又分为工作餐和客餐两种:工作餐即指平时员工加班的就餐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来公司办理业务临时就餐。
客餐即指除工作餐外专门为宴请客人的就餐及酒水。
1、工作餐的审批程序:加班部门或对口接待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详细注明招待的事由、参加人员以及人数,向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办公室或副总经理签字批准后,由加班部门负责人安排用餐或对口接待部门相关人员陪同客人用餐。
企业业务招待费范围是什么

企业业务招待费范围是什么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企业业务招待费范围是什么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
在税务执法实践中,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
(1)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下列支出不得列为招待费:
(1)会议费;
(2)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
(3)业务招待费要与误餐费区别。
误餐费是企业职工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补偿;而招待费是对外拓展业务时发生的吃、喝、用、玩费用,它的消费人主体是企业以外的个人,而不是本企业的员工。
1。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营中,业务招待费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支出。
然而,为了确保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规范财务管理以及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对业务招待费进行严格的列支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业务招待费的定义及范围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其范围通常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工作餐费、住宿费、交通费、会议室租赁费、礼品费等。
需要明确的是,业务招待费应当与单位的公务活动或业务开展直接相关,且必须符合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原则。
不得将与公务无关的个人消费或其他违规支出列入业务招待费范畴。
二、列支原则1、必要性原则业务招待活动应当是为了完成单位的特定工作任务或推动业务发展所必需的,不能为了享受或铺张浪费而进行招待。
2、合理性原则费用的支出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市场价格。
不能出现过度奢华、超标准的招待行为。
3、真实性原则每一笔业务招待费的列支都必须有真实的交易背景和相关凭证,严禁虚构或伪造招待事项。
4、相关性原则支出必须与单位的公务活动或业务有直接的关联,能够清晰地说明招待的对象、目的和事由。
三、列支标准1、工作餐标准工作餐应当本着节俭的原则,按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一定的人均消费额度。
2、住宿标准对于因业务招待需要安排住宿的,应当根据来访人员的身份和工作需要,按照相应的住宿标准进行安排,不得超标准住宿。
3、礼品标准在赠送礼品方面,应当严格控制价值和数量,不得赠送高档奢侈品或违反廉洁规定的礼品。
四、审批流程1、事前审批业务招待活动应当事先填写《业务招待审批表》,注明招待的对象、事由、人数、预计费用等信息,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进行招待。
2、事后报销招待活动结束后,经办人应当及时整理相关发票、清单等凭证,并填写《费用报销单》,按照单位的财务审批流程进行报销。
在审批过程中,各级审批人员应当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招待费用坚决不予批准。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知识讲解

业务招待费报销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公司的业务招待费支出,节约成本费用,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业务招待费用支出范围第一条业务费:指招待来访客户所需的茶叶、烟、水果、饮料以及赠送客户(特定对象)的纪念品等而发生的费用;第二条招待费:只因工作需要招待有关人员发生的就餐费、娱乐费以及宴请客人、客户(包括工作餐)的酒水、烟及食品等费用。
(二)业务招待费的使用原则:第三条业务招待费应坚决贯彻“态度热情,费用从简”的原则。
第四条业务招待费严格执行规定限额和招待标准,严格执行分档次接待原则,控制非业务性接待,严禁随意进行业务招待,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经请示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招待,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第五条严禁发生随意招待现象,除公司领导外。
业务招待发生前要向部门领导申请,包括招待单位、人数、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隆重或重大的业务招待由部门领导请示公司分管领导同意后方可安排。
紧急情况下需口头请示同意后,方可进行业务招待,但事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
第六条接待用餐时,严格控制陪客人数,实行对口接待。
原则上陪客人数不得超过对方人数。
(三)业务招待费的审批程序第七条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实行“预先申请,据实报销”的管理方式。
第八条业务招待费的审批权限(1)业务费的审批权限:一律由对口部门或行政人事部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其他部门和个人一律不得安排。
(2)招待费的审批权限: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单次10000元(含酒水)以内限额的招待费,公司总经理审批单次10000元以上限额的招待费。
第九条招待费又分为工作餐和客餐两种:工作餐即指平时员工加班的就餐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前来公司办理业务临时就餐;客餐指除工作餐外,专门为宴请客人的就餐及酒水。
第十条工作餐及客餐招待的审批程序(1)工作餐的审批程序:加班部门或对口接待部门负责人填写《业务招待申请审批单》,详细注明招待的事由、参加人员以及人数,经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后,由行政人事部安排用餐或对口接待部门相关人员陪同客人用餐。
财务制度之业务招待费

财务制度之业务招待费一、背景介绍业务招待费是指单位用于接待客户、商务伙伴、供应商等外部人员的费用,旨在加强与外部人员的关系,促进业务发展。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业务招待费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不合理管理和控制业务招待费的支出,就会导致浪费和滥用公款的问题。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对业务招待费进行规范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二、业务招待费的范围和标准1.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主要包括:由单位负责人或相关部门主管批准的接待客户、商务伙伴、供应商等外部人员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费用。
同时,也包括与这些外部人员进行商务活动所产生的费用,例如礼品、礼金、差旅费等。
2.业务招待费的标准(1)餐饮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一般不得超过单位规定的限额。
(2)住宿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一般不得超过单位规定的限额。
(3)交通费用:按公司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一般不得超过单位规定的限额。
(4)礼品、礼金费用:在合理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支出,但不得超出单位规定的限额。
(5)差旅费用:按照单位差旅费用标准计提,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销。
三、业务招待费的管理流程1.业务招待费的申请(1)接待外部人员前,必须填写业务招待费申请表,明确接待对象、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接待费用等内容,并由单位负责人或相关部门主管审批。
(2)对于较大额度的业务招待费支出,需提前报备公司领导层,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2.业务招待费的执行(1)严格按照审批表上的内容执行,不得超出预算,严禁私自增加费用。
(2)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用的费用标准,合理控制费用支出。
3.业务招待费的报销(1)接待结束后,需及时整理填写费用报销表,将相关费用票据一并提交财务部门进行报销。
(2)财务部门审核费用报销表和票据,核实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后,批准报销。
4.业务招待费的归档(1)公司需建立业务招待费档案,对接待对象、费用支出等进行记录和归档。
业务招待费支出 范围

业务招待费支出范围
《业务招待费支出范围》
业务招待费支出是企业为了开展业务活动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在商务活动中,常常需要进行招待客户、合作伙伴或员工以促进业务合作或员工团队建设。
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主要包括餐饮费、宴请费、礼品费以及相关活动费用等。
首先,餐饮费是业务招待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在与客户或合作伙伴会面时可能会安排用餐,或者举办商务宴会。
这些餐饮费用包括餐厅、酒店或宴会场地的费用,以及用餐时所需要的食品、饮料等费用。
其次,宴请费也是业务招待费支出的一部分。
企业可能会在特殊场合,如节假日、重要活动或合作伙伴生日等时,举办一些特别的宴会或聚餐活动。
这些宴请费用涉及到场地租赁、宴会策划、娱乐节目等费用。
另外,礼品费也是业务招待费支出的一项重要开支。
企业在招待客户或合作伙伴时,常常会赠送一些礼品或纪念品。
这些礼品费用包括礼品选购、包装和定制等费用。
此外,相关活动费用也是业务招待费支出的一部分。
企业可能会举办一些商务拓展活动、团建活动或者庆祝活动,其中的费用包括场地租赁、活动策划、物料准备等。
总的来说,业务招待费支出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餐饮费、宴请费、礼品费以及相关活动费用等。
企业在进行业务招待时,需要合理控制费用开支,确保支出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能够达到预期的业务效果。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是单位在开展公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必要费用,然而,为了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防止浪费和滥用,制定明确的列支管理规定至关重要。
一、业务招待费的定义和范围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其范围通常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工作餐费、住宿费、交通费、会议室租赁费等。
但需要明确的是,业务招待费应当与单位的公务活动和业务需求直接相关,不得将与公务无关的个人消费纳入其中。
二、列支原则1、必要性原则业务招待活动必须是基于工作需要,为了促进单位的业务发展、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合作等目的而进行。
不得为了追求享受或其他不当目的而安排不必要的招待活动。
2、合理性原则招待费用的标准和规模应当合理适度,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单位的实际工作需要相适应。
既不能过于节俭影响正常的业务交流,也不能铺张浪费。
3、合规性原则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违规列支或变相列支。
三、列支标准1、用餐标准根据不同的接待对象和场合,制定明确的用餐标准。
例如,对于一般的公务接待,工作餐每人每餐的费用不得超过一定金额;对于重要的商务合作接待,可以适当提高标准,但也要有合理的上限。
2、住宿标准明确规定接待对象的住宿安排标准,根据不同的级别和地区,合理确定酒店的星级和房间类型。
3、交通费用对于因业务招待活动产生的交通费用,如租车、打车等,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报销,并提供相应的票据和说明。
四、审批流程1、事先申请单位工作人员在安排业务招待活动前,应当填写详细的业务招待申请单,包括接待对象、事由、时间、地点、预计费用等信息,并提交给相关领导审批。
根据招待费用的金额和接待对象的重要程度,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金额较小的由部门负责人审批,金额较大的则需要经过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审批。
3、审批权限明确各级领导的审批权限,确保审批流程的规范和透明,防止权力滥用。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该怎样列支

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件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财预字[1998]159号)一、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明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以下简称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和支出水平,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制定本规定。
二、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本规定所称业务招待费,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执行公务或开展业务活动需要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包括:在接待地发生的交通费、用餐费和住宿费。
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业务招待费的开支范围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财会制度和本规定执行,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开支均不得列入业务招待费的范围。
三、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一)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的开支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
(二)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1%。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一律通过现有资金渠道解决。
对于公务费中财政安排的专项会议费、专项器具设备车船保养修理费及其他一次性专项经费,在计算业务招待费时应予以扣除。
(四)工作人员到外地出差,如由接待单位负责安排食宿的,接待单位应在内部宾馆、招待所安排;没有内部宾馆、招待所的,接待单位按当地规定的接待费用开支标准之内可在外部宾馆安排食宿。
以上两种接待安排,都要按照现行差旅费标准收费,不足部分可由接待单位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
四、业务招待费的列支和管理在财政部制发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中增设一个“业务招待费”目级科目,科目编码为“12”。
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必须统一在本科目中列支。
实行企业财务制度的事业单位除外。
1.出差人员按本规定实际发生的食宿费超出差旅费开支规定标准的部分,可以由接待单位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助,补助部分在接待单位的“业务招待费”科目中列支。
2.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招待费,必须全部在“业务招待费”科目中明确反映,不得列入其他费用支出项目,也不得列入内部宾馆、招待所或乡镇、单位内部食堂的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招待费的定义及列支范围
2010-1-11 15:3读者上传【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用于接待应酬而支付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例如招待饭费、招待用烟茶、交通费等。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改变了以前的扣除比例,业务招待费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费用,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据实列支,税法规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超过标准的部分不
得扣除。
在业务招待费的范围上,不论是财务会计制度还是新旧税法都未给予准确的界定。
在税务执法实践中,
招待费具体范围如下:
(1)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宴请或工作餐的开支。
(2)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赠送纪念品的开支。
(3)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开支。
(4)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开支。
税法规定。
企业应将业务招待费与会议费严格区分,不得将业务招待费挤入会议费。
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差旅费、会议费,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会议费证明材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
在业务招待费用核算中要按规定的科目进行归集,如果不按规定而将属于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隐
藏在其他科目中,则不允许税前扣除。
一般来讲,外购礼品用于赠送的,应作为业务招待费,但如果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或经过委托加工,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及宣传作用的,也可作为业务宣传费。
同时,要严格区分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对此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
业务招待费仅限于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招待支出,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职工福利、职工奖励、企业销售产品而产生的佣金以及支付给个
人的劳务支出都不得列支招待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