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

景观美学理论景观美学涉及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等科学知识,具有综合性。人类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感受,包括视觉的美,听觉的美,嗅觉的美。温度感觉,触摸感觉、机械感觉、以致味觉的美。

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原理。对比、比照是在质的或者是量的不同的要素之间进行排列时,强调出相互间的特征。空间或时间的长短、大小、强弱等数量关系原理。平衡是两种力量处于相互均衡和完整的状态,就像构成城市小区居住空间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能够给人们平衡、安定和完整的感觉。居住空间各构成体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比例的特点常和其功能内容、审美观点有密切的关系。

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统一原理。因为调和是对称、平衡、比例、韵律、动势等的基础,所以调和的秩序是多样的统一。所谓多样的统一,是有适当的变化,并且作为整体则又有牢固的结合状态。也就是在统一的前提下,应该具有多样性或者是处于变化的状态。

东丽湖小区以“两轴,两环,四区”为布局形式,符合整体中多种因素统一的原理,在统一的基础上又具有变化性和多样性。水景设计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的环境,因而景观美学理论对现代居住小区水景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环境行为学理论环境行为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行动、经验)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环境一行为研究提出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环境决定论”所主张的环境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

一方面,人们可以适应环境来满足需要,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设计和控制手段来选择更加适合的环境。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联系的,认为环境决定一切或者是人决定一切的观点都是片面的,通过认真和科学的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在环境和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的关系,地理、气候与生理特征都不主宰一切,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着大量的潜在机会与选择的可能性。

对于东丽湖居住小区水体景观环境的研究,可以从使用者一住户在水体景观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入手,了解住户使用要求的选择以及对水体景观的实际使用状况,就可以掌握水体景观设计的优点和不足,为东丽湖小区的水景设计提供借鉴。

生态设计理论在小区水景设计中的应用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西方景园的生态设计思想先后出现了4种倾向,即: 自然式设计一与传统的规则式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乡土化设计一通过对基地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保护性设计一对区域的生态因

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恢复性设计一在设计中运用种种科技手段来恢复己遭破坏的生态环境。以生态设计理论为指导,从生态设计的这四个方面入手展开居住小区水景设计是一种趋势。东丽湖小区的水景设计要以生态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小区植物群落的设计和地形起伏的处理,力求从形式上表现自然,努力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并且还要做到乡土化设计、保护性设计以及恢复性设计

让小区的水景设计能够切合东丽湖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反映当地的景观特色;对小区的生态关系进行研究分析,进行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还要在设计中运用一些科技手段来恢复己经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小区水景设计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居住区是人们起居生活最主要的场所,生态型居住小区是目前住宅小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书与道——中国传统书法美学特征 内容提要:书道作为本体之道,体现着书法的本质规律特色,也是中国书法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因此对“道”之研究领悟如何,便直接关系着对中国书法的理解认识和继承发展。中国书法艺术思维处处体现着道论思维,道论思维的特征总是同时确定两个极向,并在两极的扩展中加以统一。道论两极思维在中国书法中运用非常普遍。从美学原理到形式技法无不如此。中国书法优秀之作,是天与人的合一,自然与精神的合一,再现与表现的合一。是以形象的方式体现着本体之道。人类一切审美创造,都离不开思维,书法也不例外。作为书法艺术的不同民族派系,它们都体现着各自哲学思维的不同特色。中国书法包含着东方传统文明自身的思维体系规律,这个体系的核心便是“道”。探索中国书法与道的关系,无疑是研究中国书法的一大关键。一、作为书法的本体之道东方哲学所探索领悟的宇宙本体,一般称为“道”。由于世界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所以道既是宇宙的本体,也是社会伦理的本体,同时也是文学艺术的本体,因此历来都讲“文道”、“诗道”、“画道”、“书道”等。书道便是作为本体之道在书法中的体现。明董其昌说:“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1]道既如此重要,所以书

道的掌握常被认为是造就书艺的关键。唐张怀瓘说:“书之为征,期乎合道。”[2]书道体现着中国书法的本质规律特色,也是中国书法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因此对“道”之研究领悟如何,便直接关系着对中国书法的理解认识和继承发展。关于道的探索,其源很早,相传黄帝曾专心学道。《尚书》所载尧舜禹递相传授的“心法”便含有道的内容。商代伊尹、周代太公亦被后世列为道家。《周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即是贯穿了道论思想。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为道论集大成者,所著《老子》一书影响极其深远。战国时 的《庄子》、《管子》、《列子》、《关尹子》及汉代《淮南子》、《参同契》等皆包含了大量的道论内容。唐以来禅宗,宋以来道学,均对道论有所发挥。道论思想在历代均有所发展。关于道的内涵,各家多有论述。《老子》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3]道乃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构成物体的基本单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3]道决定着万物的本质,支配万物的运动变化和规律法则。它最小,存在于万物之中;它又最大,无处不在,与宇宙同体。故云:“可名于小”,“可名为大”,[3]“强为之名曰大”,“字之曰道。” [3]老子论述的道,有时具有物质的特征,有时具有规律的特征,故近代有人把道解释为物质,有人则把道解释为规律。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接受美学”参考文献 1.[德]姚斯著,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见《读者反应批评》(汤普金斯等著,汤永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内容摘要】 姚斯是读者接受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研究的哲学渊源自德国——阐释学,与60年代西方特别是西德的文学发展实际相联系。在这篇文章中,姚斯认为在他之前文学史研究有四种类型:1.历史主义的文学史;2.实证主义的文学史;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史,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化;4.形式主义文学史;姚斯认为它们都在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里理解文学事实,而削减了文学的一维,即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这一维。因此,应该把文学作品的历史序列作为文学史的关联来理解——对于这个问题,如果要想找到一个新的答案,那么,生产美学和描绘美学的封闭圈子就必须向接受美学和作用美学开放。 在他看来,把文学简单地描绘成创作史是不完备的,作品在历史流动中是否会作为文学传世是值得怀疑的。文本只有被接受才成其为文学作品,所以文学的历史应该是一部接受史。在这里他把社会学术语“期待视野”引入到文学领域,认为每个时代的读者的要求都各不相同,接受活动正是在这个期待视野基础上完成的,同样地,文学历史也是在期待视野的参与下完成的。文中姚斯通过七个方面来表明他的观点:1.文学的历史性不是基于后来建立起来的“文学事实”的关

联,而是基于由读者先前所获得的文学作品经验;2.分析读者的文学经验如果要避免陷入心理学至上论的泥淖,就应该在可以客观化的期望参照系统中去描述对一部作品的接收和一部作品产生的影响;3.一部作品的能够这样重建起来的期望视野,使我们能根据这部作品对所设想的读者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确定其艺术特点;4.在历史上,创作和接受一部作品都面临着当时的期望视野。期望视野的重建在另一方面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即提出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文本已经提供了一种回答,从而推断出过去的读者是如何看待和理解这部作品的; 5.接受美学的理论不仅允许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中去领会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还要求把单个作品放入其“文学系列”之中,以便在文学经验的联系中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6.在语言科学中由于历时分析与共时分析的区分和方法上的结合取得的成果,使我们有理由也在文学史中克服垄断至今的历时观察 7.文学史只有当它不仅按文学生产体系的次序共时和历时地去描述文学生产,而且还在文学生产与一般历史的特有关系中把文学看作特殊历史才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他这篇文章最大的缺陷,如同他指出的一样,文学是创作史和接受史的结合体,缺一不可,并非只是一部接受史。 2.[德]姚斯著,罗悌文译:《什么叫审美经验》,见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三联书店1989年版) 【内容摘要】 我们应该从功能观念出发来理解审美经验,姚斯是这样认为的。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doc

《园冶》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探析 《园冶》是中国第1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被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造园专著,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本文从生态美学的角度重读《园冶》,对《园冶》中所体现的生态审美观进彳亍探索。从《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体现及《园冶》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个方面来解读《园冶》。呼吁当代人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1计成及《园冶》概述 1.1计成 计成,字无否,号否道人。明万历十年即1582年生。然“不知所终,卒年未详”江苏苏州人,少年时喜好绘画并远近闻名。众多画家中尤爱荆浩和关仝。受良好教育,对诗词绘画有相当素养,同时游历大江南北,中年时期回到家乡吴江,开始了园林设计,并创作了《园冶》一书。然其一生未成就功名,艰辛坎坷。 1.2《园冶》 《园冶》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1本造园理论的专著。由计成所著。全书共分为3卷,235幅附图。主要内容为兴造论和园说2部分。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10篇。 2《园冶》生态美学思想的溯源 2.1中国古代诗画的生态意境 中国是一个崇尚自然的国家。中国的诗画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诗人、画家向往自然风光,把这种感情寄托在诗词及绘画上,通过诗画所创造的“意境”超越自然山水的空间限制,来达

到心灵的满足。在众多诗画中,留恋、赞美自然景观的可谓比比皆是。在这些诗画中更是亲近自然,吟咏自然。这些诗画所表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并非人类要征服自然。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正是生态自然观的体现。在生态保护观中更是不乏诗句。王建的《寄旧山僧》中“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以及《题金家竹溪》中的“山头鹿下长惊犬,池面鱼行不怕人”,都劝诫人们应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荆浩,关仝是计成所追寻的2位著名画家,其绘画风格对计成产生深厚的影响。自然在园林设计上更是深受启发。荆浩北方山水画鼻祖,画风大气且严谨。关仝师从荆浩,画风朴素,形象鲜明且充满灵气。这些绘画的风格、意境及构图对计成后来创作《园冶》产生了深远影响。 2.2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思想 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含有深刻的生态美学思想。“具有朴素而深刻的生态智慧”道家主张“天人合一”,这种思想最早由庄子提出,之后由董仲舒发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在改造大自然时,应尊重大自然自身的客观规律,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不能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同时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同生态美学思想不谋而合。从《园冶》一书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核心思想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手法,都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他所主张合于义的生活,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而这种思想在《园冶》中更是有所体现,“随曲合方,当要节用”。中国古代哲学的生态思想对《园冶》的创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2.3中国古代的生态审美风尚

课程标准书法鉴赏

书法鉴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书法鉴赏 课程编码: 课程类型:理论 开课部门:社科部 规定课时:课时 一、前言 .课程性质 《书法鉴赏》属于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程定位 《书法鉴赏》是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程设计思路 基于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实际学情,本课程采用“讲授欣赏感悟”三位一体的教案模式,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讲授 除了涉及到书法鉴赏的理论外,在讲授中还要介绍作者创作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方面,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艺术能进行全方位的把握,提高艺术鉴赏层次。 ()欣赏 根据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实际学情,选择适合学生的书法家的作品,通过作品展示,相关影音资料、现场书写等形式将书法艺术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作品对比,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能有所思、有所想。 ()感悟 让学生从自我出发,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能有所感受,进而加深对作品“美”的感悟,并发展自我形象思维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开设公共选修课课时。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征,懂得如何从书法的艺术表现手段入手,对书法作品进行审美鉴赏。 2.能力目标 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实践,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了解、吸纳优秀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内容及参考学时 教案单元教案内容学习目标参考学时 、书法艺术的构成要素、汉字的特征及要素 、汉字与书法的关系 、汉字字体和书法书体的演变发展 、了解汉字的特征、要素、汉字与书法的关系 、了解汉字字体和书法书体的演变发展 、书法艺术的形与质、书法艺术的本质和形式要素 、书法特性的区分 、了解书法艺术的本质和形式要素, 、能够区分和鉴别书法特性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陈逢丹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3条) 1.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2000(02) 2.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理论谈起 1991(03) 4.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8) 5.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 1999(01) 6.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2) 7.朱健平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1) 8.张英论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005 9.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 1987(06) 11.杨春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解[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12.姚斯;霍拉勃;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1987 13.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 1998(01) 14.吴持哲文学翻译者的接受美学 1989(06) 15.王著定论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03) 16.王松年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 2000(04) 17.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1999(01) 18.乔国强翻译与接受 1988(3-4) 19.马友平论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2002(01) 20.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 1992(01) 21.曹英华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22.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1982 23.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1978 引证文献(1条) 1.韩梅.李允.张兴梅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b882978.html,/Periodical_ahwx200902048.aspx

生态美学的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生态美学对人类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为出发点的。 2、主体的三种形态是(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3、主体存在客体对象的客体的四种基本形态是(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和(自我客体)。 4、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种群)(群落)(环境)(生态系统)。 5、老子的《道德经》的思想精髓是(道)。 6、居住环境的基本单位是(住宅)。 7、交通环境审美塑造的基本依据是人的(空间感受)。 8、爱德华.霍尔将空间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二.名词解释 1.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狭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广义: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和栖居,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生态美——人与自然生态关系和谐的产物,它以人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作为审美关照的对象。 3.诗意的栖居——与“技术地栖居”相对,指拯救大地,摆脱对大地的征服和控制,使之回归本性,从而是人类美好的生存在大地之上。 三.简答题 1.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哪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原始生态文明阶段——崇拜自然农业文明阶段——顺应自然 工业文明阶段——反自然生态文明阶段——推动生态文明 2.小米勒提出的“生态学之定律”分别是什么? 答:(1)多效应原理。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得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的效应,其中许多都是不可预知的。 (2)相互关联原理。每一事物无不与其他的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 (3)勿干扰原理。我们所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 3.试着分析孔子主要的生态思想,并评价。 答: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出“敬天畏命”“知天达命”的生态认知,表达出“仁人恤物”“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感,致力于“取物以时”“节资护源”的生态伦理实践。孔子关于生态的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有效的开发。 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生态价值观、“自然无为”的生态方法论、“小国寡民”的生态社会理想四个方面。老子提出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和“道”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的主要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和谐思想,“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生态伦理思想 4.生态世界观的基本思想原则是什么? 答:其一,世界是由相互关系的复杂网络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关系整体的有机联系看。每一事物都包含着其他事物,事物之间相互包含,所有事物也都包含在整个世界的复杂关系网络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理论研究 【摘要】接受美学又称之为“接受理论”、“接受效果研究”,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 80年代中期为我国理论界接受,已逐渐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文艺思潮。接受美学反对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而把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映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接受美学的创始人是姚斯、伊瑟尔等人,他们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批评模式,认为文学史就是文学的读者接受史、效果史。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接受美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局限。 【关键词】接受美学;阐释学;理论价值;局限性 一、接受美学的理论缘起 接受美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阐释学的理论滋养,要想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理论,需要我们对阐释学进行简单的梳理。“阐释学”是关于理解文本的理论,自有文本以来,人们就在努力理解它,并不断寻求某种方法来保证这种理解。早在远古和中世纪时,人们所遵循的主要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注释圣经的方法—神学阐释学。直至十八世纪,德国神学家施莱尔马赫才将前人的圣经阐释学译成普通阐释学,并提出了包括解释文学作品在内的阐释原则,首创了文学阐释学这一理论。可以说,文学阐释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大约三个阶段: 施莱尔马赫创立的文学阐释学称为“定位阐释学”,它在文学阐释学的第一

个阶段里起着主导的作用。在此阶段中,文学作品被视为特殊形式的文献—记录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思想及其生活时代的文献。歌德也曾说过“谁想要理解诗人,谁就应该到诗人生活的国度里去了解熟悉那里的一切”的话。同样,施莱尔马赫创立的“定位阐释学”这一概念也具有相同的含义,即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疑点,可以借助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予以解释。定位阐释学者形象地将文学作品比喻成一面镜子。他们认为,如果镜中映照出的图象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则应该从镜子本身来寻找根源,通过比较来确定毛病的出处,这一阶段的文学理论也被称为实证主义文学理论。实证主义文学阐释学者几乎完全忽视了文学作品的读者在解释文学作品时的自身立场和观点;也未曾注意到读者的个人意识将会对阐释结构起着影响的可能性。他们主张对文学作品持纯客观形式的阐释理论。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其本质性的区别在于,不再将文学作品视为文献,而是视作文物。对作品的解释不是借助作品外的时代背景,而是以作品本身为依据。德国文学史家沃尔夫冈·凯泽尔和瑞士文学史家埃米尔·施泰格根据哲学家威廉·狄尔泰和马丁·海德格尔的理解理论,创立了文本阐释理论,成为文学阐释学第一、二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文本主义者不赞同那种认为文学作品只有通过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的生平传略才得以解释的观点。他们主张就文论文,凭借读者在阅读作品时的主观体验来获得作品的内涵埃米尔·施泰格称感知的标准为科学的标准。这种“文本阐释理论”或名为“作品解释理论”,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初步形成。“定位阐释学”那样通过反射对比的方法,而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来加以解决。施泰格认为,每个读者都可以将自己置于同时代读者的位置上,因此对每部作品都可以通过体验来理解。不难看出,正如实证主义阐释学一样,文本主义阐释学也认为,阐释者或读者的文化历史地位、经历与经验对阐释结果不发生影响。除此之外,文本主义者还认为,阐释者在感觉的媒介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文化历史的界限,也就是说阐释者可以将自身置于任何时代与文化之中,因此只需运用自我感觉便可以理解作品的内涵。六十年代,文学阐释学的第二阶段宣告解体,代之而起的是在文学阐释学。历史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的第三阶段——接受美学。姚斯和伊瑟尔依据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理论,以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学派为基础,建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他们创建的接受美学取代了日耳曼学中的生产美学、描写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_以“和”为美

大 众 文 艺 85 摘要: 近些年来国内外掀起了研究生态美学的热潮,多数学者纷纷从中国古典中挖掘生态观,力图为生态美学寻找理论基点与历史渊源。本文立足生态美学的的哲学基础,围绕中国古典文中的“和”之美展开,重在挖掘以“和”为美的的生态理念,进而阐发其对生态美学构建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国古典哲学;生态美学 一、生态美学思想的产生 生态美学思想是在人类和整个地球面临生存危机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是立足于自然的现实、社会的现实和学术的现实而产生的,符合当代思想状祝和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生态美学将和谐看做是最高的美学形态,这种和谐不仅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生态美学的深刻内涵是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人与自然和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 二、中国古典哲学是构建生态美学的思想资源 生态美学的哲学出发点应是本体存在论,而不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是破坏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失衡的哲学思想基础。可以说中国古代哲学与现代的本体存在论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生存哲学,与今天所说的生态哲学很接近,它深刻地认识到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其主宰者是“天”(自然)。庄子曰:“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齐一。”这种存在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人,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相互依存的。从根本上说,人不可能战胜自然,人只能改变自然界某些局部的结构与外观,却不可能改变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有出路。因此,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思想传统,是构建现代生态哲学美学的丰富思想资源。 三、中国古典中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古典美学对美的认识多种多样,如有“以大为美”、“以善为美”、“充实之谓美“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以自然之为美”等观念, 大多注重在审美活动中来看待美的本体及主体的美感生成,也就是注重从关系入手来认识美和追求美。“和”正是各种关系的和谐交融状态,因而被认为是美和美感生成的坚实基础,甚至“和”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美,是一种合规律、合目的的美。 1.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 中国哲学是重直觉和体悟的生命哲学,内蕴着强烈的整体意识,这种整体意识体现出一种与宇宙天地的有机结合的审美观。中国人的审美精神、艺术精神、理想观念、思想学说等等,总是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宇宙天人合一”的背景下来加以思考的。 “天人之和”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神灵关系时追求的审美境界。在中国古代的宇宙生成图式中,天与人是二位一体、可以相互感应的。人事要取得成功,必须求得冥冥之中神灵的庇护和保佑。因此,人类必须竭力使自身与“天”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是研究构建生态美学所必须考虑的方法论意识。 “天人之和”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构成“人人之和”。如儒家所讲的“以长统幼”、“以父统子”、“以嫡统庶”、“以男统女”等一系列宗法礼教原则,他们以此来实现孝、悌、忠、仁的和谐家庭关系,进而促成社会的和谐。孔孟等先秦儒家无不试图说服统治者实行“仁政”,实现所谓的政通人和的理想社会。按照从“天人之和”到“人人之和”再到“政通人和”这一理路来建立国家,就是一种最原始的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和审美追求的体现。然而在对“和”之美的追求上还得讲究一定的方法和尺度,这便是中国古典美学所提到的“中和”这一美学范畴。 中国古典美学以“和”为美,就是以和谐、稳定、有序、均衡为特征的。而要达到这种和谐的美,就要寻求一个恰当的度。中国古代人依据“执两用中”的朴素的辨证思维,把“中”看作衡量“和”的唯一尺度。“中”即适中、合度、适度之义。它强调的是在矛盾双方中不走极端,取其中。凡是在矛盾双方中取其 中的,就是适度,就是美。因此,我们说的以“和”为美,实质上就是以“中和”为美。 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亦无不显示出“以和为美”的鲜明倾向,“礼之用,和为贵”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因为仁者能和;孔子还以君子之德为美,因为君子“文质彬彬”之揽乡“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董仲舒认为养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饮食以“和羹”为美;音乐则“以大和为至乐”,并以“敦和”为旨归;诗为“天人之合”以具温柔敦厚的“中和”诗教为美,以得“天人合一”的意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书法以“神气冲和为妙”;绘画崇尚虚实相生,“闲和严静”;服饰相体裁衣,“贵与貌相宜”、“与人相称”。 2.中国古典以“和”为美的审美情感 中国古人的“生态意识”不仅表现在对大自然的崇敬上,而且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欣赏上。“自然”尽管是我国古人崇拜的对象,但并非某种凌驾于他们之上的、令他们恐惧的超验的存在,而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所谓“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表征的都是这样一种将自然视为审美对象、欣赏对象的深层而普遍的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特殊的天人关系中古人们萌生了强烈的“尚和”意识,对天地自然之和的殷切期冀自然地上升到审美的高度,使天地自然成为人类审美的对象。 四、以“和”为美的理念对于构建生态美学的现实意义 所谓生态美学就是以生态为本体的美学。生态美学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绿色的、健康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与整体性存在;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生共荣为最高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境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人类与天地万物的同源性,生命本质的统一性,人类与自己生存环境的一体性的整体主义直觉意识基础上的。而以“和”为美,美出于“和”的中国美学理念,在当代全球出现生态危机情境下构建生态美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和”的思想是中国人的现实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的汇集,并且在独特的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性的中国人的特有的思想境界。生态美学体现了人类的生态关爱与终极关怀,是当今时代所迫切需要的美学观,用这样一种生态美学观去塑造和培养人,可以把生态意识、生态审美观念内化为人的情感与信念,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平衡,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所以生态美学本身就是人类生存智慧的现代性体现,它有利于人类走出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同时它也是审美观念的根本变革,有利于推动美学的发展与深化。 其次,生态美学成为世纪之交国内外美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当西方学者面对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重重弊病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生态理念。美国学者卡普拉就认为,老庄的阴阳学说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生态观”。正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深入发掘并重新整理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于生态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以“和”为美的生态理念可以统摄当下整个生态美学发展理路。从远古先民眼中的天地合和,“神人以和”‘”,到后来的味和、乐和乃至政和、人和。“和”的精神可谓无处不在。因此,吸收中国古典生态哲学,把生态美学建基在天、地、人和合的基础之上,致力于改善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境遇,这就为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培育生态观念,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版[2] 朱立元.寻找生态美学观的存在论根基[J].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01期作者简介 李海梅,河北大学08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生态美学观 ——以“和”为美 李海梅 (河北大学 071000) 文艺评论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生态美学理论变迁

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生态美学理论变迁 从“人——自然”的关系视野出发,生态美学的理论发展呈现出去人类中心主义、去生态中心主义和回归生态人文主义等三个阶段的变迁。应保持生态美学的无调式辩证想象,促使生态美学不断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 标签:人;自然;生态美学 20世纪以来对美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有其深刻的生态根源。关于生态的理论和流派,其理论预设主要沿着“人——自然”关系展开。从“人——自然”的理论预设出发,能够对生态美学理论变迁进行大时空视野的关照和反思。 一、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美学观 生态美学从诞生伊始就背负着解决现代生态危机的使命而来,其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是立足于人的需要与满足来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观念。它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是人类的利益,是造成当今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 对于生态危机的大规模反思是以环境美学为前驱的。利奥波德提出了Conservation Aesthetic(环境美学)这一概念[1]156-157,倡导“大地伦理学”,要求人们摈弃短浅、狭隘的人类中心立场,对包括非“如画性”(湿地、沼泽、荒野)在内所有自然景观进行审美关照[2]166。他对“自然”和“荒野”二元对立实质的揭示,引起了后来环境美学对于“荒野”这种“非传统审美对象”的极大关注。 70年代末西方环境美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继续深入。卡尔松不仅从审美经验的角度提出以各感官均参与的“自然环境模式”[3]28,还从本体论的角度提出了“自然全美”[3]109来回应自然为何而美的问题,其“共同体”[3]214的审美主张已经初步体现出生态美学所强调的生态整体审美原则。柏林特力主将人类中心主义凌驾的外在于人的环境观念,拉回到斯宾诺莎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泛灵世界,所谓“自然之外无它物”[4]11,并进一步提出了“环境美学是参与美学”的重要论断[4]12。消解了自然审美对象的被看性,强调自然审美感官的混合性,揭示了生态美学中所包含的文化社会维度。罗尔斯顿则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荒野转向”命题,强调了自然事物的先在性和终极价值[5]序9。他认为“纯粹的荒野也可以是有价值的”,提出了“荒野是人类之根”的自然本体论观点[5]133。罗尔斯顿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上比较彻底,但所谓“荒野哲学”由于缺乏普遍适用性和公约性,而显得有些神秘主义和理想化。我国生态美学学者曾繁仁曾批评道:“……对于某些学术立场我们很难完全接受。比方说作为哲学立场的‘荒野哲学’。除了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待其肯定的价值之外,对于保护大量荒野的理论和行动,在我国却很难推行。”[6]185-186 但是,环境美学在解构主客二分认知论传统上具有重大意义。西方主客二分的认知论由来已久。古希腊哲学本处于一种外在性和内在性混合的原生状态中,

书法审美

凡有文字,必有书写。书写应当遵循既有之规范。书写规范,是对书法艺术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书写行为本身即具有对规范和审美融合一体的天性追求。 书写规范对书法形式美的构建,体现在基本的笔法、结字和章法上。书法的形式美强调笔法、结字和章法的精熟。笔法是书法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等内容。赵孟“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强调了笔法在书法中的重要地位。执笔以指实、掌虚、腕平、五指齐力为要;起笔之际的藏与露,中锋行笔之时的提与按、轻与重、粗与细、快与慢;点画形质的方与圆如何表现,这些规则构成了书法形式美的最基本元素。结字是按照均衡、比例、和谐、节奏、虚实等美的造型规律安排字的点画结构的法则。结字的规范尤其讲究分主次,讲向背,明伸缩,辨虚实,论斜正,如何使笔划分布匀称、偏旁部首组织协调、整个字重心稳当。章法是谋篇布局的法则,规范着书法作品的整体形式设计与布置。这种布局安排,通过点画形质、字与字间、行与行间的顾盼变化,表达了书家的内心情感和世间万象,呈现出依托形式美而存在的意境美。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章法,也因为不同的章法才体现出书法的整体结构与意境之美。 随着汉字字体的演变,书写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这种变化过程中,离不了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无论如何变,书写的是汉字这一根本贯穿至今。书家恣情任性的挥毫必须在书写规范的框架内是一个基本认知,即便书写狂草亦不例外。这既是书写的法度,也是人们对书法艺术审美的自然选择。对书写规范遵循的程度折射了书家的艺术气质和学养。质而言之,书写规范的审美价值取向,基本是受儒、道、释三家为核的思想文化观念熏陶而流露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 儒家思想强调庄严自正。以修养自身为根本,修身在正其心,心正则处中道。能戒慎省察,约束自身;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当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融合,情与理得到相互统一,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以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中和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千百年来主流的审美标准,必然要渗入到各种艺术活动的评价机制。这种思想反映到对书写规范的审美中,就是将遵循法度与抒发性情的各种形式因素融合成和谐的整体。重法度是书家整体思维的理性化在笔端的体现,用笔当不激不厉,结体应势和体匀,章法须得中道。孙过庭在《书谱》中的阐述很到位:“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130页。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重情性是人的本性需求,古代书法理论很早就把书法艺术中形式的表现与人的生命形式比拟起来。“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史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128页)由于有了中和的观念,书家在情理和畅的书写空间中蕴化其心性本源,书法的法度和书写的情性得以各自节制,超越对立,彼此融通,在有限的时空内呈现出浑然一体的气派。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天地万物皆源于道。“道性自然”,自然即道本来如此的存在方式和状态。人亦源于道,道之性亦即人之性。人性的本真是自由自在的。也只有在自然的状态下,人的本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书法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反映自然之象,从主观上看则“乘物以游心”,让自我真正回到精神家园,返朴还淳,恣情任性。张怀瓘在评价钟繇、张芝的书法时,认为他们“心悟手应,动无虚发,不复修饰,有若生成”(205页)。书之法出于道,道在天地方圆之间,自然,是道家的终极价值。这种自然观也是书法审美的最高品位。“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故“执笔贵圆,字贵方,篆贵圆,隶贵方,圆效天,方法地,圆有方之理,方有圆不象”(449页)。汉代蔡邕《九势》云:“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6页)书写之时意在笔先,落笔之处点画与点画之间顾盼呼应,字与字之间随势而安,行与行之间递相映带,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

接受美学

西方文艺理论研究 浅议尧斯接受美学的文学史观 1967年,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文艺史家、文艺理论家H·R·尧斯发表了《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一文,首次宣告文艺批评的新观念与新方法———接受美学的产生。从此以后,该论文就被称为“接受美学宣言”。尧斯论文的劈头第一句是:“在我们时代,文学史日益落入声名狼籍的境地,这绝不是毫无缘由的。”由此,尧斯对已有的文学史展开了尖锐的批评与否定,从而提出了必须重新考虑文学史的撰写,而这种撰写的途径与方法就是接受美学。尧斯的思路在于:接受美学是否定以往文学史、写出新文学史的唯一出路,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尧斯对接受美学展开了全面的构建与阐述。于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思维与批评模式很快风行文坛。基于此,从建构文学史的角度去看接受美学也就自然成为全面分析、评价它的一个必要的和应有的维面。 一、批评的再批评 尧斯《挑战》一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传统的文学史,他不无讽刺地说,文学史“对于慧眼的观察者来说,几乎无甚效益;对于积极的入世者,则无可效仿;对于哲学家,无非是琐屑的陈腐之谈;对于读者来说,除了不是高尚的愉快的源泉外,可能是其他一切无聊的东西”。总之,文学史的研究不但失却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已经成为不严肃的、自以为是的、声名狼藉的因而该放逐的学科。尧斯说这些话时,想到的主要是历史主义文学史、实证主义文学史、形式主义文学史,还有马克思主义文学史。 历史主义文学史是席勒历史哲学的衍伸。这种哲学和文学史有两个根本性的特点,首先是预设了个基本思想或理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内核和线索,“在他将其视为研究对象的一系列事件中,明确地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该思想在这些事件中显现”;其次,因理念的预设必然会以理念的自足与圆满为结局来显示理念的自发展,所以历史包括文学史就成为有始有终有过程的客观主义图画。显见的是,预设基本思想作为历史的原动力和内核,这一原则不仅是席勒的黑格尔哲学、美学亦即美学史和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尧斯指出这种原则是“为上帝辩护”,依此构设的文学史只是神话或神学,例如杰文纳斯以德国人的智慧和进步作为一般目的几论来框架德国的文学史,写出了《德国民族文学诗学史》这一典型神话;至于历史被认为是客观主义图画,尧斯认为这仅仅是幻象,而非真正的历史。 尧斯认为实证主义文学史是伪历史,因为它在两个方向上迷失了。首先迷失在生平与作品当中,把文学史看成是无数作者加作品的堆积,只能以模糊的“潮流”、“学派”作框架,或者用编年的方式把作者、作品串连起来。其次迷失在“本源的本源”之中,实证主义将纯粹因果分析的原则用于文学史,力图揭示文学的外在决定因素,结果“根源研究过度膨胀,将文学作品的特点分解成能被任意增加的‘各种影响’的汇集”。 相比于对历史主义文学史和实证主义文学史的全面摧毁,尧斯对形式主义文学史保留得最多;认为这种文学史“已经非常接近了一个在起源、标准、流派的衰落领域中展示新的对文学历史的理解”,这是因为它把文学的变化看成“新形

生态美学何以成为一种美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态”二字成为媒体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概念之一。随之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也相继出现了一股“绿色之思”的浪潮。生态文艺学、文艺生态学、生态批评、生态美学引起学界的重视,并先后发表了一些论文和着作。从发展趋势来看,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大有成为一种“显学”的迹象。这种美学、文艺学的绿色浪潮,给正在被“历史终结论”、“艺术终结论”、“文学终结论”、文学研究已经成为“过去”的解构主义思潮搅得晕头转向的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注入了一线生机和希望。 生态美学、生态文艺学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间会成为一种令人注目的“显学”?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第一,生态的危机引发“绿色革命”。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走向了工业文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严重的生态危机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人类生存家园的失去,人类也必将走向自己的末日。基于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危机的自觉和认识,首先在欧美诸国,出现了“绿色运动”和“绿色革命”他们力图以绿色取代黑色、灰色和白色,以新兴的生态工业文明取代传统的工业文明。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生态学、生态批评也就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得到发展。我们中国对生态的危机认识得比较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目前在经济上比上世纪的80年代初期翻了两番,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们长期缺乏“绿色”意识,加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分严重,以致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两年前潘岳先生在《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一文中披露: ——我国三分之一国土被酸雨侵害;被监测的343个城市的四分之三居民呼吸着不清洁的空气;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我国占一半;据联合国开发署2002年报告称,我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3万人患呼吸道疾病,1-3万人死于心脏病。 —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污染更使日益赵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在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占41%;城市河段9(%以上遭受严重污染;海河、辽河和淮河的有机污染已经不亚于英国污染最为严重时期的泰晤士河;全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我国沙漠和沙河总面积达1743万平方公里。每年还在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一年等于损失一个大县的面积。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当我们为人工造林的伟大成就欢呼雀跃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天然林面积的不断萎缩而捶胸顿足。 只要我们睁眼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生态的破坏,比比皆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曾出现一年断流226天的事实,还有美丽的趵突泉干枯的景象,怎能不使我们这些炎黄子孙、齐鲁儿女痛心。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促使人们反省和反思,呼唤着“绿色”意识的觉醒。随着全民生态意识的自觉,一股“绿色革命”的旋风,短短几年已经吹遍祖国大地。 第二,生态问题已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和政府的重视,它已超越国家民族的界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人类的和平发展的共同任务。在国际上对生态问题的关注,比中国几乎早了半个世纪。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标志着生态批评的兴起;1970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进一步为生态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9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