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处方质量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近年来,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保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基于我院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中药的处方用药,旨在为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中药提供参考。

一、中药处方用药情况
根据我院数据,我院药库里存放着大量中药处方,共有各种形式的药品约1500多种,包括药物、中药、中草药、气体、动物制剂,以及药物复方制剂。

其中,中药药物约有200多种,占药品总数的20%。

在处方的使用形式上,单味药处方占总量的65%,复方药处方(也称中成药)占总量的35%。

从中药处方的用法上看,多数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具有消炎、清热、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的药物,其中以复方药处方最为常见,多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感冒等疾病。

二、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从使用表现看,中药处方用药种类齐全,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

该院使用的中药处方涉及有实质性功效的药物,并且以复方药处方做广泛使用,具有较强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在保障安全性方面,我院严格做好用药安全管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从药物采购、核算与发放、有效期到普查药物使
用、日常检查药物有效性等,杜绝药物滥用,有效降低用药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最后,本文通过综合分析了我院中药处方用药的情况,可以看出,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认可。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使用中药,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技术的完善和改进,并严格实施中药处方的合理使用,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

我院门诊中药处方调查与分析

中药与临床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3)43中药处方由前记、正文(书写中药名称、数量)、后记三部分组成,是由注册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具法律性。

为了提高我院中药处方的规范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解决看病贵问题,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我院中药处方进行统计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统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管理法》和《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等规定,回顾性对我院中药处方脚注、每张处方剂数、药物用量、每张药味数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011年我院门诊中药处方共38169张,随机抽取每个月门诊处方1200张,共14400张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1每张处方中药味数情况对2011年随机抽取共14400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平均每张处方中药味数为11.52,21味以上中药的处方有34张,药味偏多比例为0.24%。

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平均单张处方中药味数相比,我院处方药味数偏多。

具体见表1。

2.2使用频率多的中药的用药量情况(见表2及表3)从表2和表3可见,使用频率高的中药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相比较,超剂量使用比例过高。

2.3处方规范情况(见表4)从2011年14400张处方统计可以看出,我院与用药有关的中药处方不合格共4239张,不合格率为29.43%,其中处方脚注问题最大为11.06%。

具体见表4。

表1每张处方中药味数情况~56~~56~以上处方药味数(张)536553比例%663赵锦连[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中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2011年中药处方的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

方法:利用我院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

对我院中药处方的书写、处方数、用量、药味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我院中药处方存在剂量偏大,药味偏多,剂数也超过《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复用药、不写用水量和脚注等问题。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中药是自古以来治病的重要物质,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优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近年来,中医药行业发展迅猛,许多医院和诊所都采用中药材料和处方,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本文以我院为例,对其使用的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中药在临床诊疗中应用的价值。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院每年使用的中药种类。

根据开立处方的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我院使用的中药多以金银花、桑叶、黄芩、柴胡、芒硝、大黄、黄连、白芍等药材为主,其中,以清热利湿和消炎解毒的中药占比最高,其次为温补肾脾、祛风湿类和滋补类中药;祛风除湿类占比最低,仅占1.6%。

其次,我们还可以观察我院的中药处方中药材的数量分布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我院中药处方中,使用单味药的处方占比最高,达到60.2%,而使用6味及以上药材的处方仅有5.5%,其中最多药材使用量为40味,最少为2味,其余均为3~6味。

另外,从药材出发,金银花、桑叶、黄芩、柴胡、芒硝、大黄六味药组合的使用量最多,达到29.2%,其次是服用五味药组合的处方,占比为18.9%。

此外,还可以观察我院采用中药治疗的病症,根据开立处方的记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肝炎、肺炎和风湿性疾病。

其中,以消化道疾病使用中药处方最多,占比达到35.2%;接下来依次是呼吸道疾病、肝炎、循环系统疾病、肺炎和风湿性疾病,分别占比25.0%、14.7%、12.1%、7.6%和4.4%。

最后,我们还可以观察我院使用的中药处方的用药方式。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最常用的用药方式是煎煮汤剂,占比达到54.6%,其次为冲服、调合、服用熬药、散剂和其他,分别占比18.5%、13.4%、8.2%、3.3%和2.0%。

以上分析表明,我院使用的中药处方以清热利湿和消炎解毒药为主,多以单味药和六味药组合,主要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以煎煮汤剂为主要用药方式。

得出结论:我院使用的中药处方能够有效地治疗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优点,表明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是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

2017年度中药处方分析及点评总结按照我院的《综合目标考核实施方案》、《处方点评制度》等制度与要求,为进一步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提高处方质量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医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委员会对2017年1一 9月份的中药处方比值进行分析考核。

现将具体分析考核情况综合如下:一、中药处方占全院门诊处方比值2017年1一 9月份门诊处方比例统计表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对2017年1月至 9月处方比值进行统计分析,中药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72.99 %,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总处方比例38.48%,各项指标匀符合考核目标。

二、处方质控与点评1、总体情况:由药剂科临床药学组每月抽查约100张中药处方,100张西成药处方进行点评,经分析统计合理处方约占96.12%;不合理处方约占3.88%。

不合理处方其中不规范处方占不合理处方67.32%;用药不适宜处方占不合理处方32.68%;超常处方无,占不合理处方0%2、较突出或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和整改意见:(1) 、我院个别医生开具处方临床中医诊断书写不全,(2) 、中药饮片超剂量使用。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3) 、特殊煎法脚注不清楚,部分药物如需先煎、后下等未注明,直接影响药物疗效。

如:牡蛎、大黄等。

(4) 用药规格不清楚或不写,一药多种规格的,药剂人员不知该如何发放。

(5) 书写处方字迹潦草或涂改。

(6) 每张处方开具的品种数超过5种。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2017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66 份,器械不良事件27份,其中西药53份,中成药13份。

要求全体医、护、药人员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杜绝药害事件的发生,在中药合理用药方面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通过本次回顾性处方点评分析,医院结合实际将优化药品结构、提高中药处方比值, 加强中药的合理使用,将各项指标合理化、科学化。

从而不断突出我院的中医药特色。

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分析

我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分析
的治疗效果 。为提高我院 门诊 中药饮片处方质量 , 促进合理用药 , 确 保 医疗安全 , 随机抽取我 院 1 8 7 3张处方 进行统计分 析 , 现将结果 总 结 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随机抽 查我 院 2 0 1 2年 1 月~ 9月每 月总数 的 1 0 %门 诊 中药饮 片处方 ( 麻醉药品和毒性药品处方除外 ) , 共计 1 8 7 3 张。 1 . 2方法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 国药典》 、 《 处方 管理办法》 和《 中药处 方格式及 书写规范》 , 对处方前记 、 正文和后记等项 目 进 行检查 。对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特 殊要求注 明在药 品之后上方 , 并 加括号 , 如布包 、 先煎 、 后 下等 ; 对 药 物产地 、 炮制有特殊要求 , 应 在药名之前写 出l l l 。这都 将影响到药 物 的治疗效果 。 3 . 1 . 5计量单位不规 范 部分 医生受 传统习惯影响 ,不使用法定计量 单位 ” 克( g ) ” , 而至今仍 沿用” 枚” 、 ” 条” 、 ” 个” 等, 这非常不科 学 , 特别 是毒性 中药 , 由于计量不准确 , 容易造成患者身体伤害。抽查处方 中 就有蜈蚣 以条计 , 大枣 以枚计 。 3 . 1 . 6用法用量不规范 用法用量包括每 日剂量 、 采 用剂型 、 每剂分几 次服用 、 用药方法( 内服 、 外用等 ) 、 服用要求( 温服 、 凉服 、 顿服 、 慢服 、 饭前服 、 饭后 服 、 空腹服等) 等 内容 , 如” 1 剂, d , 水煎 4 0 0 m l , 分早 晚两 次空腹温服” [ 2 1 。应 根据病情 和药效 , 科学合理确定用法用量 , 如热性 病宜 凉服 , 寒性病 宜热服 ; 一般药物 宜饭后 服 , 滋补药 物宜饭前 服 , 泻下药宜空腹服 , 安眠药宜睡前服等。 而抽查处方 中只写” 水 煎服 ” 的 处方就不规范 , 无法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 影响治疗效果 。 3 - 2用 药不合理处方 3 . 2 . 1 超 剂量使用 抽查发现超剂量 使用的有细辛 l O g 、蒲公英 3 0 g 、 马勃 1 5 g 、 白附片 2 0 g 、 苍 耳子 1 5 g 、 大青叶 3 0 g 、 猪苓 1 5 、 泽泻 1 5 g 、 吴 茱萸 l O g , 川芎 2 0 g 和川楝 子 1 5 g 等, 使用超量 的情况 十分严重 , 甚 至 超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规定 最大用量的 1 5 0 % , 这极有可 能引起 l f 缶 床不 良反应。如蒲公英用量 过大可致缓泻, 川芎超量应用可引起剧 烈头痛D J 。 而有毒中药的超量使用更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 如夹量服用 吴茱萸可 引起腹痛 、 腹泻, 并 可引起视 力障碍及错 觉 , 因此 , 其 临床 使用需特别谨慎 。另外 , 老年患者因组织器官功能减 退, 对药物敏感 性增高 ;且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存在用药数量多 的情 况。 若超量用药, 则极 可能诱 发不 良反应 。 因此, 临床使用中药饮 片时 要严格控制用量。 3 . 2 . 2 重 复用药 抽查 中发现 ,重复用药主要表现在同类药 同时用 的 品种多 , 如同时使用 杏 、 蜜 炙百部 、 蜜 炙紫菀 和蜜炙款冬 花等 , 不 仅造成资源的浪费 , 也加 重患者 的经济 负担 。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中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药物系统,拥有悠久的历史,受到众多患者的欢迎,但是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虽然现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药处方用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处方用药的功效,对于我院中药处方用药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首先,我们分析了我院中药处方用药的概况,以确定在我院的处方用药中,中药的使用情况如何。

结果显示,我院中药处方用药的比例占总处方用药的比例达78.6%,其中最常用的中药有黄芩、甘草、桂枝、当归等,而非中药中最常用的药品有生理盐水、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注射液等。

其次,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我院中药处方用药中各类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治疗各种疾病时中药、非中药的使用情况。

结果显示,我院中药处方用药以清热解毒药类、补虚益气药类、活血止痛药类和润肠通便药类最多,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时,中药多用于清热解毒,而非中药多用于补充胰岛素和抗炎药。

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中药多用于清热解毒、润燥化痰及补虚益气,而非中药多用于抗炎和抗生素。

最后,我们将对我院中药处方用药进行总结,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首先,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占比达78.6%,应用的药物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多种疾病的治疗需求。

其次,我院中药处方用药以清热解毒药类、补虚益气药类等为主,而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和慢性支气管炎时,中药多用于清热解毒、润燥化痰及补虚益气,而非中药多用于补充胰岛素、抗炎药和抗生素。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结论我院中药处方用药比例高,而且用药比较多样,能够满足多种疾病的治疗需求,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同时,也要提醒大家注意中药处方用药的一些特殊性,比如用药剂量、比例以及合理联用等,要谨慎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

总之,本次对我院中药处方用药分析结果表明,中药用药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中药或非中药,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随机抽查我院1000张中药处方质量调查与分析

随机抽查我院1000张中药处方质量调查与分析
t n t h o b rs rpin i o te d u tp e c to .Re u t:T e p ec pin h d fi d 2 2 c o n ig fr 2 .% o h pe c pin p t o i sl s h rs r t a al 3 .a c u tn 3 2 i o e o ft e r sr t s o i o c e k , ihd d n t e uaep e c pin wr igwe e 1 3 a d irto a r srpin d g e e 1 9 n l dn xsig h c s whc i o g lt rs r t i n r n rain lpe c t r sw r ,icu i g8 e itn r i o t 1 i o u 1
pe c pin w i e h r ee n tsa d r ie r g u ra o a l u sin No e lt rs rpin a d fu d mo ef — r sr t rt n t ee wrr o tn adz d d u n e s n be q e t . trg aep e c to n o n r i o t o u i o
『 键词 1 关 合理 用 药 ; 中药处 方 ; 处方 管理
【 中图分 类号】 R1 73 9 .2
[ 文献 标识 码】 C
[ 文章 编 号】 1 7 — 2 0(0 0) 1 a 一 5 一 3 6 37 1 2 1 O ()18O
Qu ly iv siain a d a ayi 1 0 0 T a io a iee Me iie p e ai n et t n n ls 0 r dt n lChn s dcn r - t g o s i

医院门诊中药处方点评现状分析与管理建议

医院门诊中药处方点评现状分析与管理建议

·148·对于处方点评来说,是对处方做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为医疗机构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1]。

目前,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使用量在持续增加,门诊的中药处方量明显提升,但是中药处方可能存在不规范问题[2]。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对2017年1月到2020年9月门诊的4000张中药处方进行点评。

1.2…方法按照依据《中药药事管理规范》、《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以及《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全面点评分析中药处方。

2结果2.1…总结中药处方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4000张处方中,中医肿瘤科347张、中医内科709张、血液科530张、中医伤科596张、中医儿科393张、中医乳腺科568张、中医妇科529张、中医外科355张。

表1 总结中药处方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科室张数(n)占比(%)中医肿瘤科3478.68中医内科70917.73血液科50312.58中医伤科59614.90中医儿科3939.83中医乳腺科56814.20中医妇科52913.23中医外科3558.88总计4000100.02.2…总结中药处方的中药味数中药处方中,味数最多的是33味,13-18味占比最高,为46.70%。

表2 总结中药处方的中药味数味数(n)张数(n)占比(%)2-63468.657-12109627.4013-18186846.7019-243939.8325-332977.43总计4000100.02.3…总结患者年龄分布患者年龄30-75岁占比最高,为70.93%(2837/4000)。

表3 总结患者年龄分布年龄(岁)张数(n)占比(%)<15215 5.3815-3066616.6530-4590722.6845-6097124.2860-7595923.98>752827.05总计4000100.02.4…总结有毒饮片超剂量使用情况在4000张中药饮片处方中,有毒饮片超剂量使用为499张,占比12.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 信 息
中医 中药 ・中西 医结 合
Ⅱ ' A F R TO 江I LI 0 Ⅳ I N C N N .7 21 o0 0 1 ・3l 7 ・ 3
针灸 夹脊穴 、 肩井 、 秉风、 三里 、 手 肩中俞 、 肩外俞 、 天宗等 穴位 治疗 , 达 到扶正祛邪 、 平衡 阴阳、 去毒除 湿。针刺 经夹脊 穴 , 手三 里可 以通气 活血 中 通, 可以缓解颈部肌 肉痉挛 。肩中俞深层为菱形 肌和肩胛提肌 , 刺可 以缓 针 解肌 肉酸痛。天宗局部 针刺 可治疗 手 指上肢 麻木症 状 。针 刺 曲池联 合天 宗 , 到活血 , 起 促进血液循环 , 则不 痛。穴位有 丰富 的神经末 梢和血 液循 通 2 结 果 . 环, 针刺 可起 到止痛缓解局部症状的效果。 6 6例患者 均完成 治疗 , 实验组 5例治愈 ,2例显效 ,3例有效 , 1 1 无效 3 综上所 述, 应用 中医推拿联合针灸能够有效治疗神 经根型颈椎病 , 但是 例, 总有效率 为 9 . % ; 0 9 对照组 3例治愈 , 8例显效 ,2例有 效 , 1 无效 7例 , 总 良好 习惯 的养成和坚持体育锻炼是预防颈椎病 的关 键。长时 间工作 的患者 有效率为 7 . % 。两 组有 效 率对 比有 显著差 异 , 88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应采 取正确 坐姿 , P< 适度休息 , 肩颈部适度放松, 注意生活节奏 。 00 ( . 5,见下 表) 。 参 考 文 献 [ ] 李俐 , 明霞. 1 吴 傍针刺 治疗神 经根 型颈椎病 4 o例[ ] 建 中医药,07 J. 20 。
祖国医学认为颈椎病 主要 由颈肌痉 挛、 劳损 、 湿邪侵 袭所 致。《 氏 寒 张 医通》: 有肾气不循故道 , “ 气逆夹脊 而上 , 至头肩痛 。或观 书对弈 久坐而 致
我 院 中药 处 方 质 量情 况 分析
谭 梅 英
广东省第二 中医院药剂 科 , 广东 广 州 5 0 9 10 5
【 要】 摘 目的 : 讨我院中药处方书写质量 , 探 分析处方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 选择我 院2 1 年 1 一 0 0年 l 00 月 21 2月间我 院门诊处方 100张 , 50 随机抽查每 月 10张共 计 10 0 2 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2 3张处方( 2 7 % ) 有 7 2 .5 不合格 。 中不规 范书写 的有 18张处方 , 其 4 用药不合理的有 15张 处方, 2 同时存在 书写 不规 范和用药不合理的有 1 8张处方. 分析发现 书写不规范存在 于个别 医生 当中。结论 : 我院 门诊 中药处方存在一定 问题 , 主要 集 中在 书写规 范和用药不合 理上 , 后应加 大《 今 处方管理办法》 的监督检查 , 高处方质量 , 提 促进合理 用药 。 【 关键 词】 理用药 ; 合 中药处方; 方管理 处 d i1. 99 ji n 10 o:0 36 /.s .0 6—15 . 0 1O . 1 s 9 9 2 1 .7 3 9 文章编号 :0 6—15 ( 0 10 9 9 2 ¨)一0 7—33 17—0 2
脊背痛。 《 ” 灵枢 ・ 惑论 》 : 邪 中于项 , 大 日 “ 因逢其 身 之虚 ……入 于 脑则 脑 转。脑转则引 目系急, 目系急 则 且眩 以转矣 。 本 病为肝 肾虚亏 、 ” 湿邪侵袭 、 淤血阻滞、 劳损等引起发病 。表 现为剧 烈的颈 部肩部 疼痛 , 肢无 力 , 重 上 严 时手指麻木 , 颈椎生理 曲度改变。x线 可见椎 间隙变窄 , 骨刺形成。 中医推拿是祖 国医学的宝贵遗 产之 一 , 推拿方法 可 以扩大椎 间盘 问 用 隙, 减少神经筋膜所受压力 , 体复位 , 椎 颈椎 恢复 正常突度 , 消除 肿胀淤 血 , 增强局部血液流通 。整复手法可调解小关节 关系紊乱 , 滑利关 节 , 同时减 少 刺激物对神经根 的刺激 , 解除神经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压 迫 , 达到治愈颈椎 病的 目的。推拿 是一种放松颈部 , 治疗颈椎疾 病的很 好的方 法。本研究 通过 对 比两 组患者 采用 中医推拿结合针灸治 疗的效果 。从 实验 结果可 以看 出, 两种方 法结合 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灸治疗 , 0 0 。说 明中医推拿对 神经性颈椎病 P< .5
有明显效果。
3 讨 论 .
[ ] 邵艳 霞. 2 温针大椎 穴为主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 究[ ] 按摩与 J. 导 引,0 8 (7 . 20 ,o ) 【 ] 胡军召 , 3 王瑞鹏. 中西医结合手法 治疗颈椎病 [ ] 按摩 与导 引,0 8, J. 20
(9 . O)
(2 . o )
+P<0 0 . 5。
成后 。 治疗者 站在患者侧方 , 一手放 于患者枕 部 , 另一 手臂肘 关节 拖住 患者 下颌 , 两手轻 轻向上 提患者头 部, 左右 轻微旋转 。向上牵引后 可在局部 痛点 按压 。最后 以拿 法提抖患肢 , 搓散患 侧肩部。每次治疗 2 0分 钟 , 一天 一次 , 1 0次治疗为一个疗程 。②针灸 : 取颈夹脊穴、 肩井、 秉风 、 手三里 、 中俞、 肩 肩 外俞 、 天宗 。颈夹脊穴 5m毫针 , c 相颈椎斜 4 。肩 中俞 3 3 e 5; .3 m毫针 , 以患者 有酸胀麻感 或施 针者下 针有 紧滞感 为度 ; 风池 5 m毫针斜向鼻尖进 针 , c 有紧 滞感 即可 ; 余穴 留针 3 O分钟 , 两天 一次 , 5次一个疗 程。对 照组仅施 以针灸 治疗 , 不进行 中医推拿疗法 。 1 3 疗效标准 : 《 . 根据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中 医药行 业标 准 ・ 中医骨 伤科 病证诊断疗 效标 准》 3和《 L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制定的标 准。①痊 愈: 颈肩上肢 疼痛麻木等l 临床症状 和体征 消失 , 颈部 活动 自如 , 加正 常工 参 作为 ; ②显效 : 痛及其 相关临床症 状和体 征 明显 减轻 , 部和 上肢 功能 颈肩 颈 基本恢复正 常 , 仅在天 气变化 时有轻微症 状为 ; ③有效 : 颈痛 、 上肢放射性 痛 或头晕头痛 、 上肢麻木感等症 状减轻 , 改善 , 但仍 有颈 酸无力 感等 遗 留功 能 障碍 ; ④无效 : 状体征无 变化 症 14 统计 学处理 : . 所有 数据用 S S 1 . P S0 0软件进 行分析 。率的检验 分 析采用 x 检验 , 0 0 P< . 5为有显著性差异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