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技术发展现状及济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
济钢3200m3高炉炉顶设备耐磨攻关

济钢3200m3高炉炉顶设备耐磨攻关作者:齐林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0期摘要:冲刷、耐磨一直是高炉上料系统难以解决的问题,济钢炼铁厂3200m3高炉炉顶上、下料罐衬板材料是供货商自行研制的XYM-B和6#合金铸造,经过3年的使用,效果不好,制约了实现计划检修周期5个月的目标,且检修任务强度大,占用总计划时间比例大。
经过不断改造,现在检修周期延长,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关键词:料罐;衬板;煤气压力;耐磨;陶瓷片1 概况1.1 高炉炼铁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其惯性大,频繁休风容易造成高炉各系统疲劳强度增大,造成较大的波动;也给降低成本带来很大的困难。
高炉计划检修需要的是周期长、有规律,有计划,每次休风时间尽可能缩短。
1.2 高炉炉顶上、下料罐的耐磨问题一直制约着高炉的计划检修周期和计划检修时间。
屡次出现因上、下料罐衬板磨损,导致提前计划检修时间,严重时,料罐本体磨穿,造成洒料,另外因下料罐是承压罐,向其充入一次净化煤气时,压力达0.22Mpa,料罐一旦磨穿,高炉煤气外泄,带来下料罐爆炸和煤气中毒的安全隐患。
2 衬板磨损原因分析2.1 材质问题一方面是衬板的材质几年来未能有所改进,脆性较大,衬板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衬板本体开裂的现象,也加剧了衬板局部小块脱落,磨损加剧的情况。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的增加,上料量也急剧增长,造成复合耐磨合金的设计寿命不能满足现在生产的需求;2.2 落料点冲击严重上、下料罐落料点处,不可避免的造成巨大的冲击,任何耐磨材质的衬板在此位置使用,其寿命肯定短于其他部位,第一环下部、第二环、第三环及第四环的上部,都是落料点,这几处磨损很严重,几乎每次休风时都需要依次更换衬板,检修工作量很大。
2.3 炉料鼓胀衬板的上下环缝处也是磨损严重的部位,磨损从线开始,扩展到整个衬板面上,导致衬板本体磨损加快,加重。
另外衬板与料罐之间容易从接缝处挤入炉料,使衬板鼓胀脱落。
3改造方案3.1 材质及衬板布置改进(1)、针对XYM-B材质耐磨性能一般,且脆性大,易碎,易脱落的现象,联系协作厂商进行耐磨材质的分析和试验,在耐磨性能及价格上取优,达到较高的性价比,同时降低材料的脆性,防止衬板局部脱落。
高炉炼铁产业发展趋势

高炉炼铁产业发展趋势高炉炼铁产业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炉炼铁产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高炉炼铁是指通过高温将铁矿石还原为金属铁的一种工艺。
作为炼铁产业的核心环节,高炉炼铁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对高炉炼铁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该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历程与现状高炉炼铁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百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炼铁产业的主流工艺。
在我国,高炉炼铁产业经历了起步阶段、扩张阶段和优化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高炉炼铁产业在本阶段逐步建立起炼铁技术体系和生产基地。
20世纪初,我国开始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高炉炼铁技术。
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高炉炼铁技术的能力,并开始大规模建设高炉。
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高炉炼铁产能稳步增长,但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设备落后的情况。
扩张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高炉炼铁产业在本阶段实现了快速发展。
70年代初,我国高炉炼铁产能再次扩大,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80年代初,我国高炉炼铁产能突破5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炼铁国。
9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高炉炼铁产能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优化阶段(21世纪至今):我国高炉炼铁产业在本阶段实施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1世纪初,我国高炉炼铁产量再次出现大幅增长,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在优化阶段,我国高炉炼铁产业始终围绕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现在,我国高炉炼铁技术已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产效益和环保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二、发展趋势与问题1. 产量稳步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钢铁需求的增加,我国高炉炼铁产业的总体产能仍然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高炉炼铁产量在过去十年中基本保持在4亿吨以上。
未来,我国高炉炼铁产量仍有望继续增长,但增速可能会逐渐放缓。
当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趋向讲诉

9.采用高效格子砖,优化热风炉操作
采用高效格子砖。实践证实,缩小热风炉拱顶温度与风温的 差值可以显著提高风温,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强化蓄热室格子 砖与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在保持格子砖活面积或格子砖重量 不变的条件下,适当缩小格子砖孔径,可以增加格子砖加热 面积、提高换热系数而增加热交换量。
当代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趋向
主要内容
一、当代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现状 二、高效长寿高风温技术 三、高富氧大喷煤技术 四、值得关注的几个技术问题 五、结论
一、当代高炉炼铁技术发展现状
1.当代高炉炼技术的发展环境
自然资源短缺 能源供给不足 生态环境制约
• 生产成本升高 • 经济效益下降 • 市场竞争力不足 • 可持续发展受阻
迁钢 3号 4000 1280 4.42 503 291 36 176 2.39 1205
宝钢 3号 4350 1236 3.94 491 288 18 185 2.50 974
宝钢 4号 4747 1254 1.16 488 292 26 170 2.02 1035
武钢 8号 3800 1192 6.47 532 322 33 177 2.69 1082
4. 热 风 温 度 达 到 1200~1250℃ , 大 型 高 炉 风 温 应 达 到 1250~1300℃。
5. 高炉富氧率达到3%~5%,先进高炉富氧率应达到5%~10%。
二、高效长寿高风温技术
采用高效格子砖, 提高热量储备和
换热效率
高温热风的稳定 输送,构建“无 过热-低应力”
的管道体系
• 高风温对于优化钢铁厂能源网络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 消耗、实现低品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CO2排放等都具有 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济钢3200m^3高炉炉况失常与处理

图2 2 0 1 1 年7 —1 2 月焦炭 热态 指标 变化趋势
在大量 使 用经 济料后 , 高 炉一 直在 寻 找适应 这 种 原燃 料条 件下 较 为合 理 的操 作 制度 , 2 0 1 1 年9 月 份 开 始通 过 缩 小风 口面积 、 提高 风 速 、 稳 定装 料 制 度 等 措施 , 料柱 透 气性 有 所好 转 , 风 量 回升 , 焦比、
4
文 焱
济钢 3 2 0 0 I T I 高炉炉况失常 与处理
2 0 1 3 年第 2 期
技术 经济 指标见表 2 。
表2 2 0 1 1 年1 1 月炉况处理前后主要技术 经济指标
醐
E l 期
莲
图3 2 0 1 1 年7 -1 2 月渣 中Al O 。 变化趋势
年下半年 , 济钢为应对钢铁行业进入微利局面的困 境, 降低 吨铁 成本 , 在3 2 0 0 i n 。 高 炉开展 了使 用经济
料、 降 低配 煤结 构成 本等 工作 。随着人 炉 品位 降低 和焦炭质 量 的波动 …, 高 炉炉况 发生 了很大 变化 , 压
羞
量关系紧张 , 炉缸工作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不
摘 要 : 济钢 3 2 0 0 m , 高炉 由于原燃料条件恶化 以及 操作 制度调剂不及时 , 造成 了炉况失常 , 表现为压量关 系紧张 、 炉缸工 作 状态不断恶化 、 中心气流 不畅 , 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 、 采用上下部调剂相结合 的操 作制 度 , 炉况恢复正常 , 重新确立 了精 料、 合适 的操作制度对 于高炉操作 的重要性 。 关键词 : 高炉 ; 炉况失常 ; 处理 ; 操作制度 ; 精料 中图分类号 : T F 5 4 3  ̄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 4 6 2 0 ( 2 0 1 3 ) 0 2 — 0 O 0 4 — 0 2
济钢高炉炼铁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

济钢高炉炼铁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向刘崇亭;王良周;贾勇;孔凡朔;杨金福【摘要】总结了济钢近几年高炉炼铁工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包括炉顶布料技术,炉身维护技术,高风温、富氧喷煤技术以及高Al2O3渣系冶炼操作技术.在"十二五"期间,济钢将围绕高炉大型化、高炉长寿、高效低能耗、超低CO2排放等方面进行技术开发,促进炼铁技术经济指标的提升和高炉长寿,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期刊名称】《山东冶金》【年(卷),期】2010(032)005【总页数】3页(P1-2,5)【关键词】高炉;炼铁技术;发展方向【作者】刘崇亭;王良周;贾勇;孔凡朔;杨金福【作者单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5济钢有6座350 m3高炉,3座1 750 m3高炉,年生产能力达到730万t,目前,正在建设1座3200m3高炉。
其中4座350 m3高炉在十一五期间进行了大修,炉体采用了框架结构,炉底、炉缸采用了陶瓷杯,炉前采用了100~160 t液压炮,采用了BT型无钟炉顶。
所有高炉都实现了喷吹煤粉操作。
1 750 m3高炉采用了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窜罐式无料钟炉顶,皮带上料,卡鲁金式热风炉,并自主开发实现无波动换炉技术。
3座1 750 m3高炉均配备TRT发电,其中3号1 750 m3高炉采用全干法布袋除尘,提高了高炉TRT发电效率。
所有高炉操作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
高炉指标情况:350 m3高炉利用系数达到4.0 t/(m3·d)以上,入炉焦比410 kg/t,煤比153 kg/t,风温1 080℃;1 750 m3高炉实现平均利用系数2.4 t/(m3·d),入炉焦比390 kg/t,煤比165 kg/t以上,风温1200℃以上。
天钢3200m3高炉综合长寿技术的特点

天钢3200m3高炉综合长寿技术的特点(xx钢铁有限公司)摘要:对天钢3200m3高炉综合长寿技术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通过采用高炉本体冷却壁结构和铜冷却壁、炉底炉缸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自动化检测系统等一系列技术,为天钢炼铁高炉的长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型高炉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现代大型高炉的长寿技术是世界各国炼铁界长期研究的课题。
目前,采用较多的综合长寿技术是:炉体100%冷却(包括上下部炉喉钢砖);炉体关键部位选用铜冷却器;选用适合高炉不同部位、不同工况的内衬结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设置完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等。
采用上述技术一代炉役寿命可达15年,争取20年,一代炉役单位炉容累计产量达12000c/m3,争取大于16000t/m3。
这相当于过去二代炉役寿命,减少一次大中修可节省上亿元费用。
下面重点对天钢3200m3高炉长寿的几个主要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1 高炉本体冷却壁结构及铜冷却壁的应用1.1 高炉本体冷却壁结构天钢3200m3高炉本体冷却肇结构如下:炉身上部、中部,采用6段带贯通肋的镶砖球墨铸铁冷却壁,内镶150mm厚氮化硅结合的炭化硅砖;炉身下部、炉腰、炉腹,采用5段镶砖铜冷却肇,内镶150mm厚赛隆结合的碳化硅砖;炉底炉缸部位,采用5段(包括风口段)光面普通铸铁冷却壁。
1.2 铜冷却壁主要特点铜冷却壁在高炉的采用是现代炼铁技术的一大进步,对于高炉长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铜作为冷却壁本体材质具有热导性能高的特点,铜冷却壁可不铸入水管,因此,不存在铸铁冷却壁铸入水管带来的气隙热阻。
铜冷却壁冷却面积大,冷却均匀,易安装、易操作、易维护,特别是有利于稳定渣皮,保护炉衬、维护设计炉型,使一代高炉寿命达15—20年。
(1)铜质冷却壁热导性好,有利于形成能够保护冷却壁自身的渣皮,表面工作温度低,它的正常工作温度<120℃,使用寿命长。
(2)渣皮稳定,如果一旦出现渣皮脱落,能在热面迅速建立起新的渣皮。
济钢3200m 3高炉无料钟炉顶料面实测分析

仪测量高炉各段的料面形状 。尤其是在最后 5 批料
对 料面形 状进行 测定及 控制 。
改变 煤气 流 分 布 , 展 中心 气流 。中心 加焦 原则 上 发
是 越 靠 近 中心 越好 , 受 布料 器 限制 , 但 需要 确 定 焦
3 测定结 果 和数 据处 理
31 料罐 最大 容积和 中, a 焦角度 . bn
数 可计 算储 料 罐有 效 容积 , 但料 罐 装 载能 力往 往 与
有效 容 积差 别较 大 , 以开 炉 时用 最大 装 焦法标 定 所
6 料 面 形 状 的控 制 : 料 过 程 中 , 激 光 扫描 ) 装 用
料罐 最大 容积 , 以充分发 挥上 料设备 的能力 。
2 中心加 焦 角度 的测 定 : ) 中心加 焦 的 目的就是 往 高炉 中心 多 加 焦炭 , 变 焦炭 填 充 床 结 构 , 而 改 从
时的布料参数。实践证 明, 开炉后料面形状合理 , 现了高炉快速达产达效 , 实 煤气利用达到 5. 燃料 比50 g 。 0 %, 5 1 k/ t
关键 词 : 高炉 ; 无料钟炉顶 ; 料面 ; 激光 网格法 ; 布料矩 阵
中图分类号 :F 4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4 4 2 ( 0 10 — 0 5 0 10 — 6 0 2 1 )4 0 2 — 2
第 3卷 第 4 3 期
2 1年 8 0 1 月
、 ・ 、 ・ ・ ・ ・ ・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e al ry hn og tl g u
V0 . 3 1 No4 3 . Au u t 01 g s 2 1
i 试验 研 究 ;
济钢 32 0m3 0 高炉 无料钟 炉顶料面 实测分 析
济钢3200m3高炉开炉实践

方案制定精确 , 通过控制送 风节奏 、 及时调整装料制度 , 开炉后炉温合适 , 风顺 利 , 加 炉况顺行 ,天喷煤 ,天达产 。 3 5
打压分 两个 阶段进 行 , 第一 阶段 (0 0 7 l 2 1年 月 6
间 。从 升 降 温趋 势 看 , 和计 划 烘 炉 曲线 基 本 吻 合 , 为高 炉长寿 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收稿 日期 :0 0 1— 8 2 1— 0 1 作者简介 : 韩俊杰 , ,9 8 男 17 年生 ,0 2 2 0 年毕业于安徽工业 大学钢铁
况 )高炉一代寿命 ≥1 a热风炉一代寿命 3 。 , 5, 0 a
送风 8 h内打开炉 顶 3 个 6 0 散 阀 。8 后 , 5放 h
2 开炉前准备工作
2 1 烘炉 及试压试 漏 .
开2 个 60 散 阀 , 4h 1 5放 每 倒 次放 散 。但 要 注意 先 开 后 关 , 止 憋 压 。 烘 : 19h后 , 温 降 至 防 沪 8 风
第3卷 第 1 3 期
21 年 2 0 1 月
山 东 冶 金
tlu g S a d n Mea lr y hnog
பைடு நூலகம்
V0 _ 3 1 No 1 3 .
Fe r a y 0 b u r 2 1 1
济钢 32 0m3 0 高炉 开炉 实践
韩 俊杰 , 丙来 , 李 董龙 果 , 志 张殿
大 02 P )热 风温度 120 5 . M a, 5 0 ~1 0℃ , 氧 率 0 2 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巴法 图托法
水 ) n。 等
渣 处理工 艺对 比见表 1 。
占地面积 投资额
中 中 最大 中
表 1 高 炉 渣 处 理 工 艺 对 比
1 艺过程 =
熔渣沟+冲制箱 , 转鼓 +皮带机 +水池 , 热水 池+冷 水池+泵 熔 渣沟+冲制箱 +粒化轮 , 转鼓 +斜料槽 +水池 , 热水 池+冷水池 +泵
工艺 流程 时 , 应从 技 术 、 投资 、 系统安 全 、 环保 、 品 成 渣质 量 、 系统 作业 率 、 备检 修 维护 、 设 占地 面积等 方
面进 行综 合 考虑 。就 目前来 看 , 图拉 法 安全 性 能最 高 ( 中带铁 达 4 %时 , 渣 0 仍能 正常工 作 ) 明特克法 投 ; 资与 占地 面 积相对 最 小 ; 资费 用最 大 的环保 型 因 投 巴法 在 技 术 上最 为 成 熟 , 际应 用 的 高 炉亦 较 多 。 实
区域 与 风 口区冷 却 壁 的衔接 问题 , 护 与之相 接 的 保 风 口区冷却 壁 , 保 持必 要 的风 口带 砖衬 厚度 是 高 并
明特克法 熔渣 沟+冲制箱 , 水池 +螺旋机 +滤渣器 , 净化水池 +泵 拉萨法 底滤法 熔渣沟+冲制箱 , 水池 +天车抓斗 , 净水池 +泵
小 最 大
小 较大 较大
熔渣沟+吹制箱 , 渣泵 +中继泵 +脱水槽 , 温水槽 +泵 +冷却塔 +给水槽 较 大
高炉 渣处 理是 炼 铁生 产 的重 要一 环 , 用相 关 选
情况 确定 喷煤 量 , 新 建高 炉 的喷煤 装置 通常 都选 但 取 较 高 的设计 喷煤 比 。 目前 喷 煤世 界 先 进 水平 为 10~ 2 gt一流水 平应 为 2 0 4 gt 8 2 0k / , 2 ~2 0k/ 。随着 高 炉喷煤 技术 的发 展 , 研究 重点 将会 转移 到诸 如风 口前煤 粉燃烧 状况 监 测 、 喷煤量 精确 计量 控 制及专 用设 备和煤粉 预热技术 开发等 领域上来 。 2 热 风炉 技术 。热 风温 度 是廉 价 的能源 , 企 ) 对 业 节能减排 有着显 著 的作 用 , 温升 高 10o 可 降 风 0 C, 低炼铁焦比 1 5~2 g , 0k/ 允许 多 喷吹 3 4 g 煤 t 0~ 0k/ t
关键词 : 高炉炼铁 ; 发展现状 ; 大型化 ; 高炉设计 ; 设计特点
中图分 类号: F 6 T 0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4 4 2 (0 2 0 — 0 6 0 10 — 6 0 2 1 ) 0 1— 4 4
1 前
言
认 为是 现 代 高 炉冶 炼 的一 项 重 大技 术 革 命 。一 些 大 型高炉 并没 有一 味追 求高 喷煤 比 , 而是 依据 具体
第3卷 第4 4 期 21年 8 02 月
L L L L L L 月 L 'q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 eal r y h n og tl g u
Vo . 4 No 4 1 . 3 Au u t 01 g s 2 2
《生产技 术 I
1 1 、 、 t, t ,t ,t
染 小 等 优 点 , 于 传 统 的 湿法 洗 涤 除 尘 工艺 , 国 优 是
家 大 力 推 广 的 清 洁生 产 技 术 。随着 一 批 大 型 高 炉
流量 、 浓度 、 高 长距 离 的钢铁 粉 尘 无 污 染气 力 输 送
技术 迫在 眉睫 。
煤 气 干法 袋式 除尘 使 用成 功 , 干法 除 尘技 术 已呈加
技术 的研究也不断有新突破 。济钢 3 0 ’ 0 高炉设计采用 了带耐火材料 内衬 的高效荒煤气螺旋筒式旋风 除尘 器、 2 m 嘉恒法渣 处理工 艺及渣余热 回收技术 、 自主创新开发的炉腹复合铜冷 却壁等“ 先进 、 实用 、 济” 经 的冶炼工艺和装备 技术 , 投产后 , 高
炉实现 了安全 、 稳定 、 可靠运行 。
用 了 自己生产 的铸 铜 冷却 壁 , 导 热 能 力 强 , 靠 其 可 性高 , 能够 有 效 保证 炉 缸 的冷却 效 果 , 炉缸 实 现 是
长 寿的重要 途径 之一 。 目前 大 中型 高炉 大 多 数 采 用 砖 壁一 体 化 的薄 壁 内衬结 构 , 却壁 的厚 度 与砌 砖 要 求 的差 别 大 , 冷 出现 了二 者 的衔 接 过 渡 问题 。 因此 如何 解 决 炉 腹
输 灰 。钢铁 行业 虽 有少 量投 运 , 输送 距 离都 不过 百
米 , 没 有 远 距 离输 送 的先 例 , 且 已经投 用 的工 还 而 程普 遍存 在 管路 磨损 严 重 、 易堵 塞 、 灰 不 畅通 、 输 检 修 维 护工 作 量 大 的 问题 。 因此 研 究 分散 系统 的 大
高炉技术发展 现状及济钢 32 0m3 0 高炉 的设计特点
董宝 利 , 孙丽 君
( 济钢集团 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 司 , 山东 济南 2 0 0 ) 5 1 1 摘 要 : 介绍 了国内外高炉技术 的发展现状 。大型化是高炉 的发展趋势 , 高炉 的装备技术 、 长寿技术 、 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
基 本代 表 了 国外 高炉 大 型化 的发 展 状况 。据 不完
全 统计 , 国 自2 0 我 0 4年 以来 相 继建 成 投 产 的 32 0 0 m 级 高 炉 1 座 , 0 高 炉 8 , 0 高 5 40 0m 级 座 50 0m 级 炉 3 , 有越来越 大 的趋 势 。 座 且 ] 22 高炉主 要装备技 术 . 1 喷 吹技 术 。为 了节 焦增 产 , ) 调剂 炉况 和促 进
济钢 320m 高炉 工程 的设计 采用 了现代 高 炉 0 冶 炼 生产 中 “ 先进 、 实用 、 经济 ” 冶炼 工艺 和 装 备 的 技术 , 工程 的顺 利投 产 为其创 新技 术 的推广 和应 用
起 到 了 良好 的示 范效应 。
粉, 使风 口区理论燃 烧 温度升 高 6 0℃。芬兰 己有 热
随着 全 球 资源 、 源 和经 济 形 势 的变 化 , 炉 能 高
炼铁 技术 进入 了一 个全 新 的变革 时代 , 炉大 型化 高
是 国内外 炼 铁 技术 的主 流发 展 方 向。对 大 高 炉 的 装 备技 术 、 寿技 术 、 能 减排 和 能 源利 用 技 术 的 长 节 研究 也 不断 有新 的突破 , 技术 经生 产实 践 的检验 新 及 逐步 完善并 加 以推 广 , 推 动我 国炼铁 结构 调整 对 和做 好 “ 二五 ” 十 炼铁 旧系统 的改造 , 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
收 稿 日期 :0 2 0 — 8 2 1— 2 2
的粉 尘 , 使煤 气 中粉 尘含 量 <6g 为下一 步 精 除 / , m
作者简介 : 董宝利 , ,9 2 生 ,9 4年毕业 于山东冶金职工大学 男 16 年 18
尘 打基 础 。 2 世 纪 8 年 代前 炼 铁 厂 的高 炉 煤气 ] 0 0 除尘 系统 多 由重 力 除 尘器 、 涤塔 和 文 氏管 组 成 。 洗 随着 高 炉 利 用 系数 的不 断提 高 、 铁 产量 的增 加 , 生
气 条 件下进 一 步提 高送 风温度 、 降低 工程投 资仍 是
创 新技术研 究 的重 点方 向。 3 于法 除尘技 术 。高 炉煤气 中粉 尘构 成 为 0~ ) 5 0 i, 力 除 尘 器 的作 用 是 除 去 >6 0 n重 0~9 I 0 T I
高 炉顺 行 , 炉 喷吹 技 术被 广 泛研 究 并 应 用 , 高 已被
量 的除 尘 灰 对周 围环 境 和 土 地造 成 严 重 污 染 。 目 前 主 要 的输 灰方 式 是 机 械 输送 。机 械 输 送 工艺 设
备 复杂 、 障率 高 、 故 维修 量 大 , 且输 送过 程 中产 生二
次 扬尘 。在环 保 日益受 到 重视 的今 天 , 力输 送逐 气
风温度 1 0 0℃的实例 , 国宝 钢 3 3 我 号高 炉年平 均风
温在 1 4 亦 属于 世界先进 水平 。 国内外 先进 4o 2 C, 的热 风 炉结 构 类 型 主要 有 改 进 型 内燃 式 、 燃式 、 顶
2 高炉技术研 究发展 现状
21 高炉 大型化 .
外燃 式 3 。K lg 顶燃 式热 风 炉是 2 世 纪 7 年 种 aui n 0 0
速 发 展 趋 势 , 但 在 国 内进 行 推 广 , 为 国外 同行 不 也 看好 , 开始 走 出 国门 , 创 了高 炉煤 气 除尘 净 化 的 开
一
5 渣 处理 技术 。现代 高 炉炼 铁生 产 中 , ) 炉渣 处
理 主要采 用 水力 冲渣 方式 , 在 事故应 急处理 时 才 仅 采用 干渣 处 理方 式 。水淬 时 , 一种 是将 炉 渣直 接水
条全新 之路 。
4 气 力 输送 技 术 。钢铁 行 业 污染无 处 不在 , ) 大
淬 ; 种是将 炉渣机 械破碎 后 , 进行水淬 。 一 再
主要处 理工 艺有 : 滤 ( C ) ( 池过 滤 ) 因 底 O P法 渣 , 巴(N A) 、 拉 ( Y A) 、 IB 法 图 T N 法 马钢 法 ( 鼓脱 水 ) 转 , 拉 萨 ( A A) ( 水 槽 ) 明特 克 ( T 法 ( 升脱 R S 法 脱 , M c) 提
渐 成为 散料 输 送 的主 流方式 , 大 部分 应用 于 电力 但
显 降低 , 加 了洗 涤 塔 和文 氏。近 年来 , 炉 煤气 干法 除 尘技 术得 到 了飞 速 高 发 展 , 型高 炉煤 气 干法 布袋 除尘 技术 以其煤 气净 大 化 质量 高 、 水 、 电 、 资省 、 行 费用低 、 境 污 节 节 投 运 环
炼铁专业 。现 为济钢集 团国际工 程技术有限公 司副 总工程 师兼炼 铁事业 部部长 , 高级工 程师 , 事团矿 、 铁工艺及 资源综合 利用 从 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