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氧气混合器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合集下载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PPT课件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01
02
03
清理呼吸道
及时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内 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
体位引流
定时变换新生儿体位,利 用重力作用促进呼吸道分 泌物排出。
拍背吸痰
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 新生儿,可给予拍背、吸 痰等护理操作。
氧疗及辅助通气策略
氧疗
根据新生儿病情选择合适 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 面罩等,维持血氧饱和度 在正常范围。
06
护理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
护理效果评价指标
01
02
03
04
呼吸功能改善情况
观察新生儿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等变化,评估呼吸功能改
善程度。
血气分析结果
定期检测血气分析指标,了解 新生儿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
态。
并发症发生率
记录新生儿在护理期间出现的 并发症种类和发生率,评估护
理安全性。
治愈率与死亡率
05
家长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普及和宣传
讲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病程及预后。 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提供有关疾病治疗的最新信息和研究成果。
家庭护理技能培训
指导家长正确抱持、喂养和更换 尿布等基本护理技能。
教授家长如何观察宝宝的呼吸、 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培训家长在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 施和就医途径。
统计新生儿治愈出院和死亡的 比例,评估整体护理效果。
患儿满意度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设计专门针对新生儿的问卷调查表,由家长代为 填写,了解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访谈调查
对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 建议,收集第一手资料。
满意度评分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肺泡上皮 毛细血管内皮损伤
肺泡萎陷、肺不张 通气不足、V/P比例失调 PaCO2、PaO2
呼吸+代谢性酸中毒
肺血管收缩
可编辑课件PPT
8
临床表现




出生时多正常 出生后2~6h时出现(严重者
生后即刻) 呼吸急促(>60次/分)
呼气呻吟 进行性加重
青紫 鼻扇 三凹征 胸廓塌陷 呼吸音减弱、细湿罗
可编辑课件PPT
22
❖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罩给氧Leabharlann 打开气道清除呼吸 道分泌物
可编辑课件PPT
CPAP辅助 呼吸
气管插管 用氧
23
打开气道

将患儿置于暖箱内,体位正确,颈
部放一个香蕉枕,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
但也不能过伸
可编辑课件PPT
24
❖ 头▪ 罩给氧

头罩用氧应选择与患儿大小相适
2.孕期糖尿病 3.剖宫产
• 胎儿血糖增高, 胰岛素分泌相应 增加,胰岛素可 抑制糖皮质激素, 而糖皮质激素能 刺激PS的合成分 泌,因此,糖尿 病母亲新生儿即 使为巨大儿或足 月儿,仍可发生 NRDS.
• 在分娩未发 动之前行剖 宫产,因未 经正常宫缩 ,儿茶酚胺 和肾上腺皮 质激素的应 激反应较弱 ,PS合成分 泌减少
可编辑课件PPT
32
焦虑
▪ 住院期间及时与 家长联系,让家 长了解治疗过程 和进展,取得最 佳配合。
可编辑课件PPT
33
体温过低
❖根据患儿的体重、 成熟度给予设置箱 温,保持皮温36.537.5℃,室温2224℃,湿度55%-65%。
❖防止散热 护理该患 儿时护理人员的双 手必须温暖,各种 操作应集中进行。

早产儿治疗用氧指南

早产儿治疗用氧指南

早产儿治疗用氧指南一﹑给氧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85%者。

二﹑氧疗及呼吸支持疗法1.头罩吸氧或改良鼻导管吸氧:用于轻度呼吸窘迫的患儿。

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开始时可试用40%左右的氧,10~20min后根据PaO2或TcSO2调整。

如需要长时间吸入高浓度(>40%)方能维持PaO2稳定时,应考虑采用nCPAP。

2.鼻塞持续正压给氧(nCPAP):早期应用可减少机械通气的需求。

压力2~6cmH2O,流量3~5L/min。

要应用装有空气、氧气混合器的CPAP装置,以便调整氧浓度,避免纯氧吸入。

3.机械通气:当患儿出现重度呼吸窘迫,符合上机指征时,予以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

三、用氧注意事项1.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对临床上无紫绀、无呼吸窘迫、PaO2或TcSO2正常者不必吸氧。

2. 在氧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在不同的呼吸支持水平,都应以最低的氧浓度维持PaO250~80mmHg,TcSO290%~95%。

在机械通气时,当患儿病情好转、血气改善后,及时降低FiO2。

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

3. 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

4. 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5. 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如氧浓度检测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仪等。

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空氧混合双鼻导管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观察

浓度, 维持有效的治疗浓度( 5 ~1 5 1 ) 。 良 ( B P D) , 新 生 儿 坏 死 性 小 肠 结肠 炎
在 此 基 础上 对 照 组 患 儿 为流 速 率 为 0 . 2 5 ( NE C) 及 呼吸 道 感 染方 面 差异 均 无 统计

0 . 5 L / mi n的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治 学 意 义 ( 均 P> 0 . O 5 ) 。 两 组 均 未 并 发气
缺陷如鼻黏膜刺激大 , 易 引起鼻黏膜及 激 , 改变 体位 辅 助 手 段 。 当呼 吸 暂 停 反 例 ,总 有 效 率 7 2 . 5 %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鼻中隔损伤, 长期使用舒适度及耐受性 复发作 ( 超过 3 次) 后, 予氨茶碱 5 mg / k g 高于 对 照 组 氧混合高流量双鼻导管通气治疗 AO P , 疗效显著 , 现报道 如下 。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1 . 0 0 6 【 中 图分 类号 】 R 7 2 2 . 1 3 【 文献 标 志 码 】 A 【 文 章编 号 】 1 6 7 1 . 0 8 0 0 ( 2 0 1 3 ) 1 1 - 1 2 1 5 — 0 2
1 资 料 与方 法
7 . 1 7 , P< 0 . 0 5 ) 。 两 组 早
差等。 。 笔 者 在 药 物 治 疗 基 础 上 采 用 空 静 脉 泵 入 , 1 2 h 后改为( 1 . 5 ~2 . 0 ) mg ・ 2 . 2 两 组 并 发症 及 预 后 比较


次_ 。 , 2次/ d 。 并 监 测 氨 茶 碱 血 药 产儿视 网膜病 ( R OP ) , 支气管肺发育不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护理发布时间:2021-07-01T09:22:35.94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文巧云[导读]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和护理干预文巧云罗平县人民医院云南罗平 655800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治疗效果。

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基础护理)和二组(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护理干预)。

结果:(1)两组PaO2、PaCO2、Pao2/FiO2、pH血气指标对照中,治疗后,二组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一组,(t=8.812,p=0.000),两组有差异。

(2)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组分别为79.31%、17.24%,二组分别为93.10%、3.44%,(x2=7.621,p=0.000),两组有差异。

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和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护理干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型疾病,患儿由于肺表面物质缺乏导致肺泡进行性萎缩,对患儿的生命健康产生了直接威胁。

该种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氧疗,对患儿的给氧方式一般为头罩、鼻导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为了获得新生儿更优质的治疗效果,本组研究中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该种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20年2月--2021年2月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一组(采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基础护理)和二组(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护理干预)。

20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护理

20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护理

2024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通常发生在早产儿或肺部未充分成熟的足月儿身上。

RDS 主要是由于胎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或者肺部未充分发育引起的,这会导致肺部出现弹性度降低、通气障碍以及肺部积液等症状,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呼吸功能和生存率。

针对RDS,临床常见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治疗性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常规给予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或者光合作用治疗,以保障新生儿的正常呼吸功能。

呼吸机通气需要根据新生儿的肺功能情况进行调整,避免氧中毒和肺损伤。

2.营养支持: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也非常重要。

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配方奶粉或者母乳喂养方式,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支持。

3.胸部理疗: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胸部理疗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轻拍、振荡和按摩等技术可以帮助清除肺部分泌物,提高肺活量,促进氧气交换,改善新生儿的呼吸功能。

4.保温护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由于肺部功能不全,呼吸负荷较大,易消耗大量能量,导致体温下降。

因此,保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非常关键,护士需要加强保暖护理,注意环境温度和新生儿的衣物覆盖,避免发生低体温现象。

5.监测和观察: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新生儿的不适症状。

同时,定期进行临床评估和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6.家属支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过程对家属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护士需要与家属进行沟通和协作,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家属正确应对疾病,增强信心和毅力。

综上所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关注患儿的呼吸支持、营养支持、胸部理疗、保温护理、监测和观察以及家属支持等方面,全面照顾患儿的身心健康,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即采取我院2014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3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头罩给氧,对观察组采用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气血变化情况。

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情况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气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新生儿呼吸窘迫;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182-02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被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的是新生儿在出生不久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这种疾病的主要是因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缺乏而引起的,导致的肺泡进行性萎陷,发病率和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则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的新生儿则致死率越高。

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给氧是通过对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的吸气和呼气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加功能残气量,在呼气相保持呼吸道和肺泡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继续发生危险,从而改善肺顺应性和气血的供应,以治疗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次研究以30例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作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在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现将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20148月到2016年8月收治30名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儿男性8名,女性7名,胎龄在30~35周,平均胎龄34.8周,体重在1.45~2.3kg,平均体重为1.99kg,观察组的患儿男性5名,女性10名,胎龄在31~38周,平均胎龄36.8周,体重在1.23~2.1kg,平均体重为1.88kg,根据统计患者的胎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CPAP使用及护理常识

CPAP使用及护理常识

新生 儿
短时 0.5~1.0 长时<0.5
同上 同上
4~10
35
2~10
婴儿 儿童
6~20 15~20
35 35~37
4~10 5~10
CPAP参数的预调
FiO 2



无呼吸道病变时,FiO2≤0.4(40%), 有呼吸道病变时,FiO2 0.4~0.8(40%~80%)。 由于 FiO2 大于 60%~70% 易导致氧中毒,故一般 FiO2 80%~100%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 60%~80%的时间不超过12~24小时. 为保证及时纠正低氧有最大限度防止氧中毒的发生, 必须严密监测FiO2、 SpO2、 SaO2 。 FiO2:0.4-0.6。10~15分钟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病情 变化
使用CPAP时的护理1



1.调节好患儿体位,连接好CPAP装置,尤其要放置好 鼻塞位置,鼻塞不宜过紧,每两小时应放松一次.以防 止鼻塞固定过紧压迫局部,造成鼻粘膜、鼻中隔组织 坏死. 2.调节好CPAP压力及吸氧浓度,使患儿经皮测血氧饱 和度和血气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并做好记录。 3.根据患儿病情需要,一般2-4小时进行一次口咽部、 鼻腔吸痰,同时可备复苏囊正压给氧。
总结:可与给CPAP前后相同(结合SPO2)。 10~15min后测定血气,
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病体变化
流量(FLOW)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即6~8mL/kg×呼吸次 数/min×3,一般供气流量为5~7L/min
(早产儿:50次/分钟;足月新生儿:40次/分钟;婴儿:30次/分钟; 幼儿1-3岁:24次/分钟;4-7岁:22次;8-14岁:20次/分钟;成人 8-20次/分钟你的孩子呼吸比较快,超过了每分钟60次,呼吸加快是 肺炎的主要表现:所谓呼吸急促指的是2月以下婴儿,呼吸>60次 /分,2-12月呼吸>50次,1-5岁呼吸>40次 ) 如:体重2.5kg 呼吸次数50 flow=8*2.5*50*3/1000=3L/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氧气混合器在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空气氧气混合器;早产儿;呼吸窘迫;护理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抢救、监护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存活下来,因此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婴儿也将越来越多。

由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与早产儿抢救时用氧有很大关系,所以国家对早产儿的用氧有严格要求。

根据这一情况,我科应用空气、氧气混和器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空气、氧气混合器治疗早产儿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胎龄30~36周,出生体重1 000~2 800 g。

均使用法斯达医学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氧气混合器,平均治疗时间3天。

1.2 原理FA-2型空气、氧气混合器由主机、充电器、氧罩组成。

该仪器设计独特,它可以把氧气和空气直接混合,并按8 L/min
的流量连续输出,保证了CO2能够充分排出。

混和气体的氧气浓度是由输入的100%医用氧气的流量决定的,100%医用氧气进入混合仪之前,通过加湿器加湿氧气,无需加湿室内空气。

1.3 空气、氧气混合器消毒及清洗氧罩:拿掉小门清洗,如果没有被液体严重污染,平时使用中性清洗剂全面清洁,随后用清水冲洗,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晾干即可。

如果已被污染,在消毒之前,必须清洗干净,去除所有有机物质及其他残留物。

导气阀:如果没有被液体严重污染,平时使用中性清洗剂全面清洁,随后用清水冲洗,再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晾干即可。

如果已被污染,在消毒之前,必须清洗干净,去除所有有机物质及其他残留物。

仪器外部:用中性清洗剂擦拭,不能浸在液体中。

1.4 判断疗效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呻吟情况。

加强巡视,定时观察患儿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皮肤黏膜发绀情况的改善及给氧流量。

如果患儿气促减轻,呻吟消失,血氧饱和度增加,血气示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氧分压升高,X线示肺部好转,提示空气、氧气混和器治疗有效。

如果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没有改善,应积极寻找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应准备好急救用物,及时采取无创通气治疗或有创通气治疗。

2 护理
2.1 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接触患儿前后应注意有效洗手。

病房应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每日用空气净化器消毒2次,各类物体表面及墙壁用500 mg/L含氯
消毒液擦拭,定期监测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细菌数,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

2.2 加强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腰以上部分置于氧罩内,给予平卧位,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空气、氧气混和器的正常运转和各项指标,根据血氧饱和度及时调节氧流量。

加强呼吸道管理是减少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每4~6 h 给患儿翻身扣背一次,对痰多时,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以按需原则进行,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吸引压力不超过100 mm Hg,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3 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因患儿呼吸快,体重轻,吸吮及吞咽能力低,再加上缺氧,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功能降低,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肠道内营养或肠道外营养。

每天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及脐部护理,勤换尿布,保持皮肤清洁,及时翻身,给予患儿适当的体位,防止并发症发生。

3 小结
应用空气、氧气混和器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声门可保持关闭,保持呛咳等气道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口咽部或声门下间隙寄居细菌误吸。

由于对患儿损伤小,并发症少,既方便又安全,容易被家属接受,是安全、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合理应用空气、氧气混和器治疗早产儿轻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防止病情恶化,避免气管插管,减轻患儿痛苦,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而建立规范的实际护理操作程序
对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减少患儿痛苦和医疗费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海燕.无创通气在高原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