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核问题及六方会谈

合集下载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

朝核危机2013年2月12日,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

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

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称朝方此举严重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

朝鲜核问题,是指朝鲜开发核应用能力而引起的地区安全和外交等一系列问题,相关方为美国、中国、韩国、俄罗斯和日本。

1974年,朝鲜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按照该条约规定,成员国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其核设施的检查,但朝鲜却一直拒绝接受其检查。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1993年3月12日,朝鲜第一次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在朝鲜的宣布生效之前,美国和朝鲜进行了副部长级的谈判,并于1993年6月11日达成一个联合声明。

原则上,这次核危机得以解决,实际上,双方仍有很多争执。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同时朝鲜表示无意开发核武器。

朝鲜核危机正式爆发。

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中国政府积极斡旋。

2003年4月23日至25日,中、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

朝鲜在会谈中曾提出同时消除美朝安全疑虑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美国作出回应。

2003年8月,中国在北京举行有中国、朝鲜、韩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参加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确立了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的原则。

截至2008年6月,六方会谈已进行到第6轮。

2009年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针对朝鲜5日试射通信卫星的问题通过了一份主席声明,要求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禁止进行此类发射的1718号决议。

第二天(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即发表声明,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并将重启核设施建设。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19年8月27日开始,到2019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

背景六方会谈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核危机。

2002年朝鲜宣布要发展核武器,希望和美国进行双方会谈。

美国拒绝这个会谈方法,觉得会谈应该包含所有有关的国家。

两国最后同意六国会谈的方法,但是也同意在会谈中间有朝鲜和美国直接会谈的可能。

第一轮2019年8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

各方提出的方案不是太明确,最关联的是双方的立场:朝鲜坚持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的强硬姿态,美国更倾向于在多边框架内解决核问题。

朝鲜认为参加六方会谈的方针,就是“美国转变敌视北朝鲜的政策是解决核问题的先决条件,即它需要美国先放弃敌视政策,然后在讨论放弃核开发和进行核查,而美国则要朝鲜首先弃核。

各方在其中表示不同的立场和要求。

第一轮六方会谈达成4点重要共识:——有必要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从而确保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有必要解决朝鲜对安全的忧虑。

——朝核问题要分阶段、并行地、概括性的解决。

——不要进行任何导致局势恶化的行动。

同时,各方也表示,希望六方会谈的进程今后继续进行下去。

本论坛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

尽管他没有总结性的文件,但是正如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在8月29日所说,通过北京六方会谈,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已经确立,和平解决的进程已经开始。

第二轮第二轮会谈于2019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

第二轮六方会谈取得5个重要进展。

一是推进了实质性问题的讨论;二是明确了采取协调一致的步骤解决核问题及其他关切;三是发表了启动六方会谈以来的首份共同文件;四是确定了第三轮六方会谈的日期;五是确定成立工作组,使六方会谈机制化。

发表《主席声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季志业:“《主席声明》是六方会谈启动以来首次以书面文件形式确定会谈的成果。

朝鲜核问与中朝关系

朝鲜核问与中朝关系

朝鲜核问与中朝关系张琏瑰朝鲜不顾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先后于2006年10月和今年5月两次进行核试验,并宣布“绝对不再参加六方会谈”,这使人们明白了一件事情:朝鲜发展核武器绝非“佯攻”,而是实干。

于是,许多人认为,朝鲜此举给朝鲜半岛无核化主张致命一击,对半岛、东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是构成了威胁,损害我安全利益,我应根据变化了实际情况调整对朝鲜政策。

对此,笔者对几个关键性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朝鲜为什么要发展核武器这是一个基础性判断。

判断不同,主张和政策自然不同。

朝鲜自己说是面临着美国入侵危险为了自卫,我国也有些人认为其发展核武器是美国敌视政策所逼迫。

我认为事情可能要复杂得多。

朝鲜发展核武器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在不同国际环境中都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冒着遭到国际社会谴责和严厉制裁的风险,稳步推进其核计划,必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分析,朝鲜发展核武器有两个层次的目的,即最终目的和过程目的。

其最终目的是:1、掌握一种制约周边大国的战略手段。

朝鲜领导人认为,朝鲜作为一个小国历史上曾遭周边大国数百次入侵。

如今,在不世英雄领袖领导下,朝鲜要改变历史,完成千年夙愿。

2、掌握对韩战略制高点,确立对南军事优势,确保南北统一的主导权。

其过程目的是:1、满足国内政治的需要。

朝鲜领导人提出把朝鲜建成以先军政治为主导的“强盛大国”,其内容为思想大国、军事大国和经济大国。

朝鲜认为,由于有了“21世纪的太阳”伟大将军及其伟大思想,朝鲜已经成为世界人民最向往的地方,思想大国已经实现。

用先军政治武装起来的军队掌握威力强大的核武器,是军事大国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因为核武器被认为是综合国力的象征,是科技水平的体现,核武器对巩固领袖的威望、克服民众中的失败情绪,鼓舞民心,增加社会凝聚力也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2、用作外交筹码。

首先是提高谈判位势,增加交换资本,用核计划中某些暂的和有限的让步换取经济的、外交的、安全的和政治的实际利益,使核计划发挥无定额支票的作用。

朝核问题详解

朝核问题详解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演变朝鲜的核技术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50 年代末。

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根据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拥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提出对其进行检查,朝核问题开始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朝核问题先后经历了三次危机。

1993 年 2 月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对朝鲜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朝鲜以该机构听命于美国为由拒绝接受检查,同时下令全国进入“准战时军事状态”,并正式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NPT)”,第一次朝核危机爆发。

布什政府上台后对朝政策强硬化,于2002 年1 月称朝为“邪恶轴心”,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

2002 年11 月美国停止向朝鲜继续运送作为燃料的重油,此后朝鲜宣布解除核冻结,拆除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其核设施安装的监控设备,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并于2003 年1 月10 日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二次朝核危机爆发。

2006年10 月9 日,朝鲜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持续多年的朝鲜核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朝鲜半岛第三次核危机爆发。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核危机, 国际社会进行了积极的努力,2003 年8 月,中国、朝鲜、美国、韩国、俄罗斯、日本为解决朝核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六方会谈”,此后“六方会谈”成为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主要运行机制和对话平台。

经多方努力,于2007 年10 月达成了共同文件。

2008 年6 月27 日, 朝鲜将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销毁。

但此后美方一再宣称,在确定对朝鲜和计划实行严格核查之前,不会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名。

针对美国的行为,朝鲜停止了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恢复了宁边的核设施。

2009 年4 月14 日朝鲜宣布将重新启动核项目并退出“六方会谈”,2009 年5 月25 日朝鲜进行第二次地下核试,朝核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朝核问题是事关多方的复杂的战略博弈,朝核问题对二、中国的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影响。

(一)朝鲜是中国避免与西方国家直接接触的重要战略缓冲地带地缘上,中国与朝鲜政权国界相邻、唇齿相依,有着共同的安全利益。

朝鲜核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资料

朝鲜核问题与中国国家安全资料

结着东亚边缘外的连串岛屿, 韩国东海和东南部的对马海峡则控制了
连接苏联远东基地海参崴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不但直接维护日本的
安全, 同时也控制了苏联部分重要的太平洋战略区域。另外, 朝鲜半岛
西海岸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京津地区隔黄海相望, 扼渤海出海口, 直
接威胁到中国东部沿海的安全。由此可见, 朝鲜半岛位于被尼克松称
1994年10月,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姜锡 柱和美国首席谈判代表加卢奇在日内瓦 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2003年1月发表声明宣布正式退出《不 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6年10月3日,朝鲜外务省受权在平
壤发表声明,宣布朝鲜将在科学研究领
2020/7/19
域进行核试验,并表示朝鲜决不会首先
9
2006年1月5日拍摄的朝鲜 核反应堆的卫星照片
南北直线距离 以上。自朝鲜
战争以来, 朝鲜半岛一直分裂为两个互相敌对的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dprk) 和大韩民国(rok)。半岛的民族成分比较单一, 都为朝
鲜族, 具有相同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传统, 但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
半岛的北部是社会主义的朝鲜, 南部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从地
理的角度来看, 朝鲜半岛是位于亚洲大陆东端的一个“阵地凸角”, 连
8
朝鲜核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已开始了核技 术的研究工作。60年代初,朝鲜建立了 “宁边原子能研究所”。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 条约》,1992年宣布退出。
从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朝鲜接受 了国际原子能机构6次不定期核检查,但 双方对检查的对象和结果意见不一致。
俄罗斯:对朝鲜拒绝重启六方会谈表示遗憾, 俄方希望“朝鲜的激烈反应能缓和下来”,回 到有利于继续谈判的立场上来。只有通过外 交手段和谈判途径,才能解决朝核问题, “任何制裁都于事无补”。

朝核问题(2016)

朝核问题(2016)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 日-1953年7月27日签署停战 协定)。值得注意的是,由 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 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国 际法律的角度来讲,这场战 争尚未结束。
2、为什么朝鲜执意要发展核武器
(1)未签署和平协议
(2)失去保护伞
(3)常规武器力量 相对较弱
(4)美国曾在韩 朝核问题态度
中国
半岛必须实现无核化,半岛不能战、不能乱,中国正当的国家 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萨德反导系统)
韩国
韩方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与国际社会共同采取强有力 的对朝制裁措施予以应对。
美国 日本
朝鲜核武器和弹道导弹计划对美国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和平与 稳定“构成威胁”,美方对地区盟国的防务承诺不会动摇。 美方将加强与联合国安理会等相关各方密切协调以采取“有 力行动”。
(2).朝鲜核试验使东亚地区成为潜在的战争策源 地
朝鲜核试验将刺激地区军备竞赛,使东亚地区成为潜在 的战争策源地。
朝鲜劳动1型地对地战术导弹
(2).朝鲜核试验使东亚地区成为潜在的战争策源地
3、美韩于今年3月7日至4月30日在朝鲜半岛举行迄今最大规模 的联合军演,1.5万美军、30多万韩国士兵参加,而韩国全部兵 力不过65万。
4、朝中社3月4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日 前表示,要随时准备好发射已部署的核弹头。
朝鲜《劳动新闻》称美 韩强行进行联合军事演 习是对朝鲜最高尊严和 自主权最露骨的挑衅。 如果发现美国进行任何 所谓特种作战的微小动 向,或者任何侵害朝鲜 主权的细微征兆,朝鲜 就绝不会错过机会,以 毫不留情的核先发制人 打击,“将美国从地球 上永远抹去”。
(5)大量难民涌入
(1).朝鲜核试验破坏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 境
中国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建设环境,目标是国家统一 和民族复兴,所以中国希望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假如美国 颠覆并占领朝鲜,将彻底改变东北亚安全形势。中国将丧失 400公里的安全纵深,美、日联盟的军事力量会推进到鸭绿 江边。如果美军在朝鲜北方建立军事基地,首都北京安全就 会受到严重威胁。

“四方会谈”与“六方会谈”互动下的双轨并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

“四方会谈”与“六方会谈”互动下的双轨并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

“四方会谈”与“六方会谈”互动下的双轨并进: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构建路径再探作者:张弛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9年第05期摘要随着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形势的转圜,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正面临着有利的历史机遇。

尽管关于和平机制的构建路径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但只有中国提倡的“双轨并进”才是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其接受度也在日渐增高。

因此,半岛南北双方和周边大国应同时推动建立解决停和机制转换的四方会谈和解决核问题的六方会谈,通过两个会谈的“并进”来建设半岛和平机制。

另外,为了保证两个会谈的顺利推进,有必要在借鉴制度互动理论的基础上,努力促使两“轨”的同向而行、协同增效,从而妥善平衡各方的利益关切,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同时,构筑起维护地区和平的新制度安排。

关键词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四方会谈六方会谈制度互动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地缘屏障,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然而不幸的是,作为大国利益碰撞与交汇的热点地带,朝鲜半岛受复杂地缘政治和冷战历史遗存的影响,至今仍是全世界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之一。

朝核问题的曲折反复、南北双方与周边大国间的复杂矛盾等都迫切要求有关各方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彻底解决核问题,重构地区的安全秩序。

2016-2017年短短两年间,朝鲜连续三次进行核试验,并试射洲际弹道导弹(ICBM);新上台的美国特朗普政府则针锋相对,宣称要对朝鲜采取军事手段,半岛局势一度逼近战争的边缘。

然而,自2018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中朝、韩朝、美朝首脑峰会的次第实现使几近“崩盘”的形势一下子“峰回路转”。

这一情势的变化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因此,本文试从分析此次朝鲜半岛局势转圜的背景特征出发,闡释构建朝鲜半岛和平机制的新路径,并提出为落实这一路径而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朝鲜半岛第三次大缓和的背景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初朝核危机爆发以来,朝鲜半岛局势始终陷于“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循环往复的怪圈之中。

朝核问题的根源

朝核问题的根源

朝核问题的根源、现状和中国的对策作者:江程浩时间:2006-10-20十月九日,朝鲜核爆炸的声音,在整个世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朝鲜一举跨过核门槛,使为朝核问题的解决绞尽脑汁的中、美、俄、三大国都感到一时没了对策。

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上中、美、俄三国真可谓是机关算尽,各方进行了多个回合、明里暗里的较量。

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行了三年多以后,朝鲜还是进行了核试爆,三国突然觉得,以前做的一切工作都白费了。

愤怒之余,这才有了在联合国对朝鲜制裁问题上的第一次意见统一。

制裁文件是出台了,但真正要实施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制裁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让朝鲜就这么闹下去,东北亚的局势会被朝鲜彻底搞乱、中国会被朝鲜拖下水的。

必须尽快想一个综合性的解决办法。

要想找到解决朝核问题的办法,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痛下决心,达到彻底解决的目的。

一、朝鲜核问题的根源朝鲜半岛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朝鲜民族也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朝鲜半岛总人口数已达到七千万之众。

相对于欧洲各资本主义大国,无论在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上,与整个朝鲜半岛都不相上下。

而且朝鲜民族聪明能干,民族的整体教育水平也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民族,但是朝鲜民族却是一个长期受压迫的民族,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

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后,由于大国主导,使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

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六方会谈。
●2003年8月27-29日(第一轮六方会谈)
达成四点重要共识。
各方也表示,希望六方会谈的进程今后继续进行下去。
●2004年2月25-28日(第二轮六方会谈)
发表了首份文件——主席声明,确定了下轮会谈的地点和 时间,以及成立工作组推进会谈机制化。
2002年8月7日照片资料显示,朝鲜 一个核反应堆的施工现场
4.美朝谈判签订《核框架协议》 ●美同朝举行了两轮副外长级会谈,在援朝改造核设施等问题上
作出一些许诺,朝则宣布暂不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1994年2月下旬,朝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达成妥协。 ● 1994年10月21日,和在日内瓦签署了《美朝核框架协议》

(说明)
《美朝核框架协议》要点是: ①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
2003年8月27日,朝核问题第一轮六方会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第一轮会谈开始前,六方代表团团长握手
朝称日无资格参加新一轮六方会谈
●2004年6月23-26日(第三轮六方会谈)
会谈反映三个特点,取得了五项进展。会后 公布第二份《主席声明》。
●2005年7月26日至8月7日和9月13-19日 (第四轮六方会谈,二个阶段)
1994年10月21日,日内瓦签署 《美朝核框架协议》
日内瓦(Geneve)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都市, 也是世界钟表之都。作为瑞士第三大城市,除了 是瑞士法语区的首善之都,更俨然是世界的缩影 ,超过了200个的国际重要机构设于日内瓦。
日内瓦首 屈一指的 的旅游景 点——日 内瓦湖的 大喷泉了
根据协议:朝鲜同意冻结现有的核计划;美国将负责在2003年 底前,为朝鲜建造一座2000兆瓦或两座1000兆瓦的轻水反应 堆。反应堆建成前,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向朝鲜提供重油,作为 能源补偿。 5.美未完全履行日内瓦《核框架协议》引争执 问题1:协议具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问题2:补偿问题未决。 问题3:核查无果。 问题4:朝退出日内瓦《核框架协议》。 6.美朝争执并各行其是 ●在履行《核框架协议》问题上争论。 ●发现朝鲜有地下设施。 ●朝核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7.朝第二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各方一致通过《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 ,就解决朝核问题达成六大共识。
朝鲜核问题及六方会谈
一、朝鲜核问题的由来
(一)朝鲜的核技术工缘起
二、朝鲜与中国

(一)朝鲜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关于朝鲜中国有自己的战略和利益
三、五轮的六方会谈
(一)第一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二)第二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三)第三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 朝核问题实际上是冷战对抗的延续。 (2)争
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 美国则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
(3)论
朝鲜认为,朝鲜核问题是由美国敌视朝鲜政策造成的,要 解决核问题首先需美国转变对朝政策。朝鲜重申,只要
美国不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也就不能放弃核遏制力。 (4)解决问题意见不一致
朝鲜一直要求与美国进行直接对话,并多次提议与美国签
60年代初,朝鲜建立了“宁边原子能研究所”,由前苏联 培训了部分核技术人才,并引进了第一座800千瓦的核反 应堆。 3.建立核燃料循环体系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朝鲜相继建成了6个核研究中心、2座 研究堆、6座铀矿、3座二氧化铀转化厂、1座天然铀燃料 元件制造厂、1座核电试验堆和1个核废物贮存场,国内 已探明可开采的铀储量达400万吨。 4.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85年12月,朝鲜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美停止向朝提供重油;朝2002年12月22日宣布解除核冻结, 2003年1月10日发表声明宣布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1日起生效。这是朝自1985年来第二次宣布退出该条约 。
(三)朝鲜核问题及多方会谈的缘起 1.朝美争论 (1)客观背景 朝鲜半岛自5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以来一直存在着军事对峙

(四)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二个阶段) (五)第五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三个阶段)
四、朝鲜核问题的指向
(一)历次会谈朝美双方立场回顾
(二)六方会谈的三个目标(指向)
(三)我国的态度
一、朝鲜核问题的由来
(一)朝鲜的核技术工作 1.开始
20世纪50年代末,朝鲜就已开始了核技术的研究工作。 2.初具规模
(说明)
(二)核问题的出现
1.美朝争端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疑朝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扬 言要对其核检。朝反复声明没有,同时指责美在韩部署核 武器威胁其安全。双方核争端从此而产生。
2.朝签署《协定》接受检查 ●1991年朝同草签了《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2年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核安全协定》,同意 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 ●1992年5月到1993年2月,进行6次核检,双方对检查对 象和结果意见不一。 ●1993年2月该机构理事会对朝鲜核设施作出进行强制性的 “特别检查”决议。 ●同时,美韩恢复举行曾于1992年暂停的“协作精神”联合 军事演习。 3.朝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3年3月,朝鲜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退出它于1985 年底加入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订互不侵犯条约;
美国则要求朝鲜先行放弃核计划,并坚持认为处理朝核问
2.三方会谈和六方会谈(在北京)
(1)三方会谈。中、朝、美会谈
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危机,2003年4月23-25日,中、 朝、美三方在北京举行了三方会谈。
朝鲜在会谈中曾提出同时消除美朝安全疑虑的一揽子解决 方案,要求美国作出回应。美国不理会。双方未达成协议 。(朝鲜出示底牌“拥有至少一件核武器”)
轻水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核反应堆,为朝鲜提供能源; ②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了缓解朝方的能源危机,美国同意每年
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 ③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他相关的核设施; ④美国和朝鲜同意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设立联络办公室,并最终把双
边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⑤美国向朝鲜做出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 ⑥朝鲜承诺将采取措施,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 ⑦朝鲜表示它将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