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快题总结范文

建筑设计快题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参加的建筑设计快题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快题课程的总结。

一、课程收获1. 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快题课程,我对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课程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宏观角度审视一个项目,如何把握建筑的功能、空间、形态等要素,如何运用设计手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设计思维的培养在快题设计中,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设计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

3.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在快题课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团队合作。

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课程反思1.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虽然我在课程中学习了许多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容易。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设计创新的不足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往往过于依赖传统的建筑设计手法,缺乏创新。

在今后的快题设计中,我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尝试运用新的设计手法,提高设计质量。

3. 时间管理能力在快题课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有时为了追求完美,我会花费过多时间在某个细节上,导致整体进度受到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快题设计中,我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未来展望1. 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快题设计,我要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在设计过程中,我要不断尝试新的设计手法,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为设计作品增添更多亮点。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要继续提高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为团队的整体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本次快题课程让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而努力。

自己总结建筑快题知识点笔记

自己总结建筑快题知识点笔记

快题知识点笔记1.抄的建筑尽量是最新的,不要找解构的,建议你学学GMP90年代的一些作品,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就是GMP口袋书的第4---6本,抄gmp 能学到很多东西,抄的时候要全面透彻。

白色封面的那种一共6本,为von Gerkan , Marg und Partner.2.长度超过层高2倍的墙体增设构造柱,最后根据结构图纸更改柱子的设置位置。

楼梯间宽度一般为2600,本例楼梯间宽度可以为2400,注意楼梯间的一些规范,栏杆高度900,(1050水平段顶层),栏杆间距0.11,梯段宽度不小于1米,休息平台宽度宜为1.2米,楼梯间进深一般为5400。

1.2+9x0.3+1.5=5.4。

3.快题中不要有黑房间的出现。

图面要均衡紧凑,不要出现上轻下重或左重右轻等。

各个图面的表达的程度要一致,平面图与周围的外部环境要呼应。

快题:功能合理,与环境关系得当。

也许在图面的排版上可以让更多图发生联系, 比如让总平和首平联系起来,也许效果会更好。

功能: 1.总平的停车位应集中布置,分散的话可能很难照顾流线2.客房的位置最好朝南3.入口最好是踏步+坡道4.首层平面里有黑房间,尽量避免表现: 1.总平面的建筑最好用阴影来表示高低错落关系2.加了分析图,很好,图面空下的时候就用这招,呵呵如果水面远离建筑,就最好不要用深色了,几笔带过,只是将水面的边缘用重色略微强调一下,以突出水面的轻盈。

总平面:别忘了指北针、道路系统的名称、“总平面”三个字以及比例尺、建筑的主入口标注等等。

首层平面:总平说明了你的建筑和环境的关系,平面图就该说明你的建筑功能是否合理了。

首层平面还要有一些场地规划的内容体现,或者说是一些总平信息的放大化和精心化。

不要忘掉的是指北针、首层标高、室外地坪标高以及剖断线的位置等。

建筑应尽量争取南北朝向,方案中东西朝向的房间不宜太多。

厕所最好置于除朝南以外的其他朝向,把好的朝向让给其他功能;主要房间朝南是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建筑快题方面的总结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所针对报考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所论述作图工具与纸张:钢笔尺规+马克笔+硫酸纸引子:本文以unnamed帖子的体例为摹本,针对建筑设计的具体特点来具体分析。

有很多关于画图的地方惊人地和unnamed兄的观点一致,实属巧合,毕竟在建筑和规划的绘图当中,有很多地方还是相通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谬误百出,权当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能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实感诚惶诚恐,望各位不吝赐教,多多批评,以利不断修正改进。

提纲:一,关于工具的选择1.铅笔2。

绘图笔3。

草图笔4.马克笔5.草图纸6.硫酸纸7.其他工具8.饮品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2.透视感3.一点与两点透视4.马克笔练习5.用色的复色原理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7.透视图的大小8.大的图面效果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10.时间安排三,关于方案的训练1.方案的能力2.基本概念3.今年的题目4.推介书目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6.分期练习7.频度8.手法9.题目类型四,关于考试的过程1.时间分配2.审题3.设计4.绘图5.用笔粗细与涂黑6.图面表达的个性7.标题和设计说明8.细节若干说明:所引用朱文一老师的话,来自考前一个月清华学生组织的快题练习,请朱讲解得一个视频(在别人那里看到的,没法上传)。

尽力用原话,个别字由于记忆的原因,用大意。

一,关于工具的选择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

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

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

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

这笔的价格适中。

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

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

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

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

不分粗细。

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

快题设计课程学习心得

快题设计课程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快题设计课程学习心得篇一:快题设计总结建筑快题绘图技法--------史上最全面的快题绘图总结(大禹手绘培训奉献)2.10:墙线的表示墙线一般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或者是玻璃墙的表示!承重墙和柱子用黑色表示(黑色120),非承重墙用灰色表示(冷灰色cg5)。

墙线不一定非得用双线画,可以先用单线画,后用马克笔直接描出来,把窗和门留出来就可以了!2.11:窗的部分表示?1:50的比例时,窗的部分用四条线?1:100的比例时,窗的部分用三条线?1:200的比例时,窗的部分用两条线2.12:门的表示(门用45度角双线段表示)门的表示有很多种最应该记住的就是门厅的表示和常用房门的表示就足够啦。

稍微注意的是,卫生间和带露天阳台的门需要有表示高差的横线!门厅的门在旋转门两边需要有单扇的消防门通道!2.13:上层悬挑空间的虚线表示在上层空间具有悬挑性质的结构时,应在本层平面图用虚线表示出其正投影的轮廓!来表示出上下空间的关系!2.14:二层平面图中看到一层屋顶空间时要将屋顶铺地同时内区分开这种空间为灰空间,不属于建筑面积,但是可以出现很好的建筑景观效果!在设计中可以多加运用,但是在表现时要表示清楚,和室内空间要分离开,可以使用文字来表示,比如“屋顶花园”、“露天花园”等.2.15:二层平面和一层平面的牵引线当二层平面只占一层平面的很少一部分,看不出具体怎么对接的时候,需要用牵引线来表示出两层具体的对位情况!2.16:防火门在封闭楼梯间,各层防火门和首层防火门不一样,2000平米一下的建筑楼梯间不多于4个,电梯间不多于3个2.17:等高线表示很少需要在首层平面中标示等高线2.18:高窗表示高窗应该外侧两条剖到墙的线是实线.而内侧两条剖到窗的是虚线.2.19:是否用画尺寸线在快题绘图中,尺寸问题属于处理性问题,不是要求的重点,所用没有必要非得画尺寸线。

2.20:平面图中室内空间不需要上色常见同学问,平面图需要上色吗,请大家以后记住啦,平面上色只上外环境就可以,没必要也没时间在室内空间在上色啦。

大学生活动中心快题设计

大学生活动中心快题设计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学会如何 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这方面的书很多。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 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无 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2.透 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相信素 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 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把主立面蒙 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优点是起形 比较快。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 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其实表现的主 要还是一个面。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 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 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 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 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 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 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 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 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 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 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 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建筑设计快题要义

建筑设计快题要义

建筑设计快题要义一、建筑设计快题的风格特点建筑设计快题呀,那风格可太重要啦。

它就像是建筑的脸蛋,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呢。

风格可以多种多样,有现代简约风,这种风格就像是穿着简洁时尚的年轻人,线条简单明快,没有过多复杂的装饰,特别干练。

还有欧式古典风,就像是一位优雅的贵族,有着精美的雕花、大气的柱式,处处透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华丽感。

当然,还有充满地域特色的风格,像咱们中国的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那马头墙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充满了诗意。

而且不同的风格在色彩搭配上也很有讲究呢,现代风可能更多的是黑、白、灰这些低调又高级的颜色,而欧式古典风就会有很多金色、红色之类的华丽色彩。

二、建筑设计快题的功能布局功能布局就像是建筑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建筑。

在做快题的时候,得先想好各个功能区怎么安排。

比如说住宅建筑,得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这些基本的功能区。

卧室要考虑到朝向,最好是朝南,这样阳光充足,住起来舒服。

客厅要宽敞明亮,方便一家人活动或者招待客人。

厨房的布局要符合做饭的流程,从洗菜、切菜到炒菜,要有合理的操作空间。

对于公共建筑,像图书馆,就得分好借阅区、阅览区、藏书区等。

借阅区要靠近入口,方便读者办理借阅手续,阅览区要有充足的光线和舒适的桌椅,藏书区要便于管理书籍。

三、建筑设计快题的交通流线交通流线就像是建筑的血管,让建筑里的人能够顺畅地流动。

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人流和车流。

人流的话,像商场里,要有宽敞的通道,方便顾客在各个店铺之间穿梭。

而且不同楼层之间的楼梯、电梯的位置也要合理,不能让人找半天。

对于车流,停车场的位置要方便车辆进出,要是大型的商业建筑或者写字楼,还得考虑到地下停车场的设计,车道的宽度要足够,转弯半径也要合适,这样汽车才能顺利行驶。

四、建筑设计快题的环境融合建筑可不能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得和周围的环境融合起来。

如果是在海边的建筑,那建筑的造型可以参考海浪的曲线,颜色也可以和大海、天空相呼应。

要是在山区的建筑,就要考虑到地形的起伏,可能建筑的一部分要顺应山势而建。

建筑设计快题技巧总结

建筑设计快题技巧总结

建筑设计快题技巧总结一:如何复习;一套完整的设计过程方法。

3套方案:1套画法:字体(大字、小字)、平面、立面、剖面、总图(道路、广场、铺地)、透视(角度、配景、树人,车)。

色彩安排,建议用马克笔上色,每只马克笔的用处写在笔上。

1套布图:共几张图纸,每张图纸的内容安排(建议3张图,平立剖供2张透视图1张),每个位置的图也要固定下来。

3次绘图练习:10月:一个星期内每天花点时间完成一套图。

11月:3天内每天花点时间完成一套图。

12月: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套图。

(学院组织)二:如何考试;1、工具准备:图板、草图纸、硫酸纸、丁字尺、三角板、比例尺、胶带、绘图笔、马克笔、自动铅笔、建筑模版、圆规等、网格纸(或自己绘的网格例如不同比例的7500的网格)2、考试时间安排:2-1审题15分钟。

多读几遍题。

1项目性质:建筑规模,使用者(把握设计分寸),文化教育建筑?公共办公建筑?对内还是对外的建筑,注意限定词。

比如五个班的幼儿园,县城的图书馆,居住区会馆,公园茶室。

2主要功能内容:数量,要求。

(如教室)3特殊功能要求:数量,要求。

(如会堂,展厅等,要求4。

5米高,考你如何处理高差问题。

)4规划要求:建筑退界,建筑入口位置,基地保留树木等,注意红线位置(若建筑压红线,分数*0。

8,建筑超过红线,分数*0。

7,与其他范围条件不符,不及格。

)2-2方案设计30分钟。

背过的3个方案,稍加修改即可。

2-2-1分析:A 功能制约——由内到外各功能空间的流线要求(泡泡图,特别是比较复杂的建筑)各功能空间的面积分配(方块图,面积,形态)比如5个教室,每个教室80平方米则总建筑面积为400平方米,在基地上大概占多大面积。

各功能空间的开放程度,空间的对内和对外的关系各功能空间的朝向要求,主要和次要的房间的需求各功能空间的动静要求,如阅览室,舞厅等B 环境制约——由外到内车流,人流朝向,景观——界面控制与周围建筑的功能关系,分析基地(在基地上画十字,分析各个部分对道路和环境的关系)建筑形态的环境意义——围合,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2-2:设计操作A 寻求合理的分区布局:着手点:特殊功能空间(观众厅,讲堂,大活动室等,其位置决定其他空间的布局)统帅性功能空间(门厅等,其位置影响着交通组织方式,使人有停留的感觉。

快题总结!!个人经验

快题总结!!个人经验
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1.时间分配 2.审题 3.设计 4.绘图 5.用笔粗细与涂黑 6.图面表达的个性 7.标题和设计说明 8.细节若干
说明:所引用朱文一老师的话,来自考前一个月清华学生组织的快题练习,请朱讲解得一个视频(在别人那里看到的,没法上传)。尽力用原话,个别字由于记忆的原因,用大意。
6 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
7 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
8 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
5
2000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 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 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
5 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3 功能流线图。
4 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
• 外部环境分析
1 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 地形地貌分析。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
3 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所针对报考学校及专业: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所论述作图工具与纸张:钢笔尺规+马克笔+硫酸纸引子:本文以unnamed帖子的体例为摹本,针对建筑设计的具体特点来具体分析。

有很多关于画图的地方惊人地和unnamed兄的观点一致,实属巧合,毕竟在建筑和规划的绘图当中,有很多地方还是相通的。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谬误百出,权当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能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实感诚惶诚恐,望各位不吝赐教,多多批评,以利不断修正改进。

提纲:一,关于工具的选择1.铅笔2。

绘图笔3。

草图笔4.马克笔5.草图纸6.硫酸纸7.其他工具8.饮品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2.透视感3.一点与两点透视4.马克笔练习5.用色的复色原理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7.透视图的大小8.大的图面效果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10.时间安排三,关于方案的训练1.方案的能力2.基本概念3.今年的题目4.推介书目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6.分期练习7.频度8.手法9.题目类型四,关于考试的过程1.时间分配2.审题3.设计4.绘图5.用笔粗细与涂黑6.图面表达的个性7.标题和设计说明8.细节若干说明:所引用朱文一老师的话,来自考前一个月清华学生组织的快题练习,请朱讲解得一个视频(在别人那里看到的,没法上传)。

尽力用原话,个别字由于记忆的原因,用大意。

一,关于工具的选择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

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

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2。

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

这笔的价格适中。

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

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

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3。

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

不分粗细。

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

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

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

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

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

绿。

蓝,主选灰色调的。

比较艳丽的大红,大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

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

硫酸纸比草图纸也结实,不易弄破。

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

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

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

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钟都很关键。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8.饮品:两罐红牛。

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是自己的。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

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

学会如何求透视,学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

这方面的书很多。

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

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

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

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

abbs学生广场,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

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

优点是起形比较快。

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

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

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

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

还是以临摹为主。

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

考研画表现图,一来不同于纯粹的画画,二来时间所限,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搭在画画上。

每临摹一幅,都要找高手批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

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

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

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

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

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

“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

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

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

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

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

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

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

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

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马克笔的图,由于时间关系得多依赖钢笔线,上色只是个提神。

对于色彩功底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用最少,最灰的颜色表达清楚应该是正途。

当然,如果是色彩高手,可画的绚丽些。

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比如说地面,环境,多加钢笔线。

地面上打网格是一个办法,加上一片水,加上倒影。

就差不多了。

画配景主要是为了多出几个层次,来衬托建筑。

树的话,马克笔多些,钢笔线多了画不完。

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有5分钟让你画树。

前中后,三个层次应该表达清楚。

前景黑,中景丰富(建筑),远景简是常用模式。

建筑上用线多多益善,但要重点突出,一般把入口处作为趣味中心来处理,但要注意时间。

7.透视图的大小:透视图建议画最大2号大就可以了。

太大了,一方面显的傻;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画深入,还浪费时间。

毕竟画图时间是与面积成正比的。

很多同学透视画不完无非是要么给透视空的时间太少;要么画的太大、太复杂,收不了场。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8.大的图面效果:“各张图的深度要一致:不能平面画的很细,剖面只有几根线;透视画的很丰富,而立面上却没有一颗树;最忌讳缺图,要被扣掉很多分数”(朱文一)。

图面构图,只要排下就行,有整体感,宁挤些,不要拉得太松。

不要搞无谓的构图杂耍,浪费时间不讨好。

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个人认为各占一半。

表现决定了老师对你的大印像,方案才是根本。

表现的提高比方案的提高容易得多,只要方法得当,有高人指点,专心练四个月,每天练三小时,就可以突飞猛进,成为高手。

方案也许学4年,还是一塌糊涂。

一般情况是:表现不好的人方案一定不好,表现好的人方案不一定好。

10.时间安排:如果基础比较好,建议8月开始练表现,9月开始练方案。

基础差些的同学,4月份开始练表现比较合适。

如果是跨专业的,越早越好。

之所以在前期侧重表现,因为表现提高得比较快,先取得一些进步会让自己更自信些,同时去清华找老师看图的时候留个好印象。

这里所说的只是“侧重”,练表现得同时也在练方案,练方案的时候也是在练表现。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

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

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

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

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

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

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

“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

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

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

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限制。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03年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

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

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

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

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

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

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

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

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

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

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

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

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

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

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

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

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

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

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

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

练的太多太频,人会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