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用于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诊断的临床观察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第 2 4卷第 2 2期
1 6层 C T冠 状 动 脉 造 影 用 于 心 肌 桥 一 冠 状 壁 动脉诊 断 的临床观察
梁 坚 豪 陈 燕 萍

赵 继 泉 朱 新进 曾惠 良
要 目的 : 讨 1 探 6层 C T血 管造 影( T 对心肌桥 一 冠状动脉 ( . A) C A) 壁 MB MC 的诊 断价值 方 法: l4例 对 1
患者行 冠状动脉 C A检 查 , T 所有数据 传至 工作站进行 重组 和后 处理 , 录 MB MC 记 — A位置 , 量心肌桥 ( 测 MB) 度 、 厚
壁冠状 动脉 ( a) Mc 长度 、 心肌 包绕 情况 以及 MC A两端成 角情 况 , 计算 MC A狭 窄率 , 分析 MB厚度 、 A 长度 、 MC 狭 窄率 间相 关性 。结果 : 1 患者 中诊 断 3 、 6处 MB MC 位 于左冠状前 降支 2 l4例 3例 3 — A, 5例 , A平 均长度为( 00± MC 2. 1 .) MB平均厚 度 为( . 23 mm, 21±07 mm, A平 均狭 窄 率为 (97±1 .) MC .) MC 1. 21 %, A长度 、 窄率 、 狭 MB厚度 间没相

表 1 MB MC — A位 置分 布( = 6 n 3)
位置 左前 降支 近段 左 前 降支 中段 第一对 角支
钝缘 支 左 回旋 支
例数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5 1.) ( 39 2 ( 56 0 5.)
关性 。结论 : 冠状 动脉 C A 可以准确显 示 MB MC 并可测 量其长度 , T . A。 厚度 , 并评价 MB MC — A冠脉 的形态。 关键 词 冠状血 管 体层摄 影术 , 螺旋计 算机 心肌 桥一 冠状 动脉 壁

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临床

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临床
冠状动脉造影中心肌桥临床分析
杜小兵,周学锋, 刘加勉(乐山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四川 乐山影患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 方法 对 1 678 例行选择 性冠状动脉造 影患者的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结 果 检 出 69 例 左 冠 状 动 脉 前 降 支 (LAD)心 肌 桥 ,其 发 生 率 为 4.11%。其 中 13 例 伴 有 冠心病,3 例伴有瓣膜病,50 例为无伴随心脏病的孤立心肌桥。50 例孤立心肌桥中有 25 例的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大 于或等于 70%,17 例处于 50%~70%,8 例小于 50%。在 50 例孤立 性心肌桥患者中,25 例有胸痛症状;18 例心电图提示有 ST-T 改变;18 例运动负荷试验阳性。69 例中超声 心动图提示有室壁肥厚 13 例。 结论 心肌桥的可靠检出手段为冠状动 脉造影, 其发生率为 4.11%。心肌桥可孤立存在也可伴随其他心脏病发生 。冠状动脉收缩期心肌桥高度狭窄 可引起心肌 缺血症状、心电图 ST-T 变化、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等现象,狭窄程度越高,则上述表现越明显。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myocardial bridge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its clinical features. Methods The data in 1 678 patients performed 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1678 cases of coronary angiograms,69 cases had myocardial bridge over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ies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4.11%. Among these 69 cases,13 cases were complicated by coronary artery disease,3 cases by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nd 50 cases were isolated myocardial bridges without accompanying heart diseases. Among 50 cases of isolated myocardial bridge, the systolic ste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was ≥70% in 25 cases,50%~70% in 17 cases and < 50% in 8 cases. Among 50 cases isolated myocardial bridges,25 cases had chest pain,18 cases had ST-T abnormality in electrocardiogram and 18 cases were positive in the exercise stress test. Among 69 cases, 13 cases showed myocardial hypertrophy by echocardiogram. Conclusion Myocardial bridge could be reliably foun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4.11%. Myocardial bridge may exist in isolation and also is complicaed by other heart diseases. High stenosis of myocardial bidge during systolic period of coronary artery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ympto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ST-T abnormality in electrocardiogram and positive result in the exercise stress test. The symptom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stenosis degree of myocardial bridge.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提 示有缺血性 S T改 变, 并有冠状动脉 粥样硬 化 9例 , T— 合 高血压 3例 , 高血 脂症 4例 , 立性 心肌 桥 6例 , 孤 分别给 予 B 受体 阻滞剂及 钙拈 抗剂治疗后症状缓 解 , 中 1 其 例发 生猝 死 , 2例反 复心绞 痛患者 , 降支心肌 桥 内植 入 T X S支 架后 前 A U
维普资讯
笙 箜 鲞第 期 et i ln d a Junla.08 V 1 5N . nr a s a P i Mei l ora Jn20 , o. .o1 c 3

2 ・ 5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的 临床 分 析
白保 强 李 中原 庞 学 民
8% 一 9 , 5 8 % 常见部位为左前降支近 13 , / 处 可单发或
多发 , 常认 为是 一 种 良性 改变 , 出 生 即开 始 存 在 , 通 从
在3 4 0— 0岁 以后 出现症 状 , 大 的压 迫发 生在 心 动周 最
痛 、 性 心 肌 梗 死 、 重 心 律 失 常 、 至 猝 死 的 发 急 严 甚 生 ¨ 。作 者在 临床 中发 现 部 分 病 人存 在 心 肌桥 , 将 J 特
其造 影特 点及 临床 意 义进 行分 析 。 1 对象 与方 法
期 的收缩 晚 期 , 时 由于外 周 血管 阻力 较高 , 此 生理 性前
向血 流减 少 , 而血 管造 影 的程 度与 临床症 状 、 动 实验 运 或 心肌核 素 显像 时缺 血 征 象 不 呈 正 相 关 , 多 相关 性 许
左前降支 中、 远端为 1 例 , 6 3 ; 回旋支 1 , 9 占8 .% 左 例 右 冠状 动脉 2例 。
3 讨 论

冠状动脉心肌桥63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63例临床分析
2 0 1 3年 1月第 2 0卷 第 1 期

医护 论坛 ・
冠状动脉心肌桥 6 3例 临床分析
王 海 殊 王 保 功 王 珂 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0 0 0 河南 省周 口市 中心 医 院心 内科 , 河南周口
[ 摘 要】目的 探讨 选 择性 冠 状 动脉 造影 中心 肌桥 的检 出率 及其 临床 意 义。 方 法 回顾分 析 接受 冠 状 动脉 造影 的 1 8 2 5例患 者 资料 . 其 中 检 心肌 桥 6 3例 . 检 查方 法采 用 选择 性 冠 状动 脉造 影 术 。左 冠 状动 脉 至少 采 用 4个 以 上投 照 角 度 , 右 冠状 动 脉 至 少采 用 2个 以上 相 互垂 直 的投 照 角度 进 行造 影 以充分 暴 露 冠状 动脉 各 节段 。 结 果 I 8 2 5例行 冠状 动 脉造 影 患 者 中 , 检f j J 心肌桥 6 3例 , 心 肌 桥 检 出 率为 3 . 4 5 %, 心 肌桥 均 分 布 在 前 降 支 , N o b e 1 分 级: I级 3 3例 ( 占5 2 . 4 %) , I I 级 2 5例 ( 占3 9 . 7 %) , Ⅲ级 5例 ( 占7 . 9 %) 。 结 论 选择 性 冠状 动 脉造 影 可 用于 活体 患 者心 肌桥 的诊 断 , 心 肌 桥 可能 引起 心肌 缺 血表 现 引起心 绞 痛 , 对可 疑 心绞 痛 的患 者 应尽 早 行 常规 冠状 动 脉造 影检 查 。应 用 1 3受体 阻 滞剂 、 钙离 子拈 抗 剂 、 介 入治 疗或 外科 治 疗有 效 。
a m b r i d g e i n 1 8 2 5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 g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i o n g r a p h y we r e f o u n d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o f my o c a r d i u m b r i d g e wa s 3 . 4 5 %, a l l t h e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y o c a r d i a l b r i d g e we r e o b s e r v e d i n t h e l e t f a n t e r i o r d e s c e n d i n g c o r o n a r y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冠状动脉心肌桥56例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56例临床分析

验, 阳性 者 8例 (6 7 , 中 6例 冠 脉 造 影 有 冠 脉 收 缩 期 狭 6 . %)其 6
窄 > 5 。3 7% 6例 均 行 一 脏 超 声 检 查 , 壁 收 缩 运 动 减 弱 1 , t L , 前 例
11 般 资 料 收 集 2 0 .一 0 7年 1月 一 0 0年 1 月 我 院 行 冠 脉 21 1 造 影 的 15 0例 患 者 的 临 床 资 料 ,共 发 现 心 肌 桥 患 者 5 6 6例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 1 0 1年 3月 第 1 3卷 第 3期 MMJ ,Ma 0 1 o 3 o3 C r 2 1 ,V l 1 ,N .

8 ・ 7
冠状动脉心肌桥 5 例 临床分 析 6
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红
冠状 动 脉 通 常 行 走 于 , b 下 的结 缔 组 织 中 ,如 果 一 段 t# 膜 L 冠状 动脉 走 行 于 , 中 , 束 心 肌 纤 维 被 称 为 , 桥 , 走 于 t肌 L 这 t肌 L 行 心肌 桥下 的冠 状 动 脉 被 称 为 壁冠 状 动脉 。尸 检 及 冠 状 动 脉 造 影检 出率 分别 是 l %~ 5 5 8 %和 0 1 9 1 . %~ %『 5 _ 去 认 为 心 肌 桥 。过
23治 疗 .
对有一绞痛等症状 3 t L , 3例 孤 立 性 心 肌 桥 患 者 给 予 B
受 体 阻滞 剂 ( 托 洛 尔 2 mg bd 或 钙拮 抗 剂 ( 尔 硫 卓 3 m , 美 5 ,i ) 地 0 g t )病 情 较 重 者 两 者 合 用 , 阿 司 匹林 肠 溶 片 ( 0 m ,d 抗 i , d 用 10 g q ) 血 小 板 聚集 。 果 显 效 1 结 6例 , 效 l 有 2例 , 效 5例 , 有 效 率 无 总 8 . %, 48 5 5例 给 予 1 体 阻 滞 剂 或 钙 拮 抗 剂 治 疗 无 效 。2 3受 0例 患 者 症 状 发 作 时 , 受 硝 酸 酯 类 药 物 治 疗 , 效 4例 , 效 3 接 显 有 例 . 有 效 率 3 .0 本 实 验 3 总 5o %。 3例 孤 立 性 心 肌 桥 患 者 均 未 接 受 肌 桥 段 的 冠 状 动 脉 行 介 人 治 疗 及 外 科 治 疗 。 随访 3 3 ~ 6个

41例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特点及临床分析

41例冠状动脉心肌桥造影特点及临床分析
析如下 。 1 临床 资料
m m。心肌桥发生于回旋支 3处, 中间支 1 前降支 处, 3 , 降支肌桥 占9 .2 , 中近段 8例 , 9处 前 5 1% 其 中段 2 2
例, 远段 9例 。按 N be分级 : 级 1 例 (68% )2 ol 1 1 2 .3 ,
级 2 例 ( 12 % ) 3级 9例 ( 19 % ) 1 5 .2 , 2 .5 。
关键词 心肌 桥

裴德安
杭州 市红 十字会 医 院心 内科
杭州 30 0 10 3
冠状动 脉造 影 冠状 动脉 粥样硬 化 临床 分析
冠状 动脉某一 段 有 时行 走 于心 肌 纤 维 中 , 形 被
长度 8 2 m 单处 心肌 桥平 均 长度 (78 46 ) ~ 9 m, 1.6± .8
浙江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1 0 0年第 2 0卷第 1 期 1
Z e agJ C hj n I WM( o 2 o 1 2 1 i T V 1 0N . 1 0 0 .
63 7

经验 交流 ・
4 例 冠状 动 脉 心肌 桥造 影 特 点 及 临床 分 析 1
黄世 恩 黄进 宇 徐 正 明 王
行选择 性冠状 动脉造影 , 常规采 用多 体位 、 多角度 投 照 。左 冠状 动 脉 造 影 常 规 采 用 蜘 蛛 位 ( 前 斜 4 左 5
度+ 足位 3 0度 ) 肝位 ( 前 斜 3 , 右 0度 +足位 3 O
度 ) 右肩 位 ( 前 斜 3 , 右 0度 +头 位 3 O度 ) 左 肩 位 ,
4 讨 论
22 心肌桥诊断 至少一个投照体位发现冠状动 . 脉 于收缩期 管 腔 受 压 狭 窄 , 舒 张 期 管 径 正 常 , 而 显

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

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

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本 研究的结论,并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需要加强公众对心肌桥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 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THANK YOU.
2023
心肌桥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录
• 引言 • 心肌桥的流行病学研究 •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 • 心肌桥的诊疗进展 • 心肌桥的临床预后及影响因素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冠状动脉血 管在心肌内行走引起。
心肌桥可能引起患者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严 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心肌桥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有研究显示,心肌桥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可能与冠状动脉的异常收缩有关。
心肌桥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部分心肌桥患者可能出现 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 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影响生活质 量
可能导致心 理压力
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 ,心肌桥患者可能存在一 定的心理压力,影响生活 质量。
06
基因多态性
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蛋白基因、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基因等与心肌桥的发生有关。
03
心肌桥的临床表现
心肌桥的症状表现
心肌桥的症状表现主要为胸闷、胸痛、心悸等,严重时可出 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这时可能会有濒死感、压迫感等。
心肌桥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可伴有出汗、乏 力、头晕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
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 脉造影可发现心肌桥 的部位和程度,同时 可评估其与周围组织 的关系。
心肌桥患者的治疗方 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和手术治疗,其中药 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 手段。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仅对心肌桥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未能 进行前瞻性研究。

心肌桥的检查方法

心肌桥的检查方法

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内,通常会引起血流的阻塞或压迫,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心肌桥会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查出心肌桥的方法主要有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磁共振成像和心脏超声。

具体如下:
1、心电图:心电图是最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判断心肌是否有异常。

对于心肌桥,心电图可能会显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异常现象。

然而,心电图并不是特异性诊断心肌桥的方法,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进行判断。

2、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射线观察血管的情况。

对于心肌桥,冠脉造影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是否有压迫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但是由于是侵入性检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观察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肌灌注显像可能会显示出血流减少或异常。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图像,可以准确地观察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对于心肌桥的诊断,MRI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位置和程度。

5、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脏超声可能会显示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压迫或挤压现象,以及血流速度的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标签: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随访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7月到2012年3月行择期冠脉造影的381例患者,女132例,男249例。

年龄25~90 (6278±1152)岁。

12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法[1]:对于左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了右前斜+足位、左前斜+足位、后前位+足位、后前位+头位、右前斜+头位、左前斜+头位6个不同的投影位置。

对于右侧冠状动脉造影则常规采用了左前斜位、后前位+头位和右前斜位3个投影位置。

心肌桥诊断:在冠状动脉造影中,应该至少存在在一个投照体位下出现冠状动脉中某一段在心脏舒张期内径为正常,收缩期却发生管腔的狭窄,并出现血流的减少,甚至发生完全性闭塞。

舒张期血管的无论管腔还是血流情况均较收缩期有所恢复。

呈现出“挤奶现象”(milk ing effect)。

根据上述现象,可诊断该段血管外存在心肌桥。

并根据其狭窄程度,按照No bel法[2]分为3级:Ⅰ级:收缩期狭窄程度在0~50%,Ⅱ级:收缩期狭窄程度在50 %~75%,Ⅲ级:收缩期狭窄程度在75%~100%。

2结果
21心肌桥检出率:在381例患者中,共检出心肌桥13例。

其检出率是341%。

其中女性6 例,占4615%;男性患者7例,占5384%。

患者年龄42~78(5513±1061)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有6例,2型糖尿病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例,高脂血症1例,既往肺部疾病史1例。

吸烟患者有5例。

在13例心肌桥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胸闷不适。

3例伴有头晕。

出现典型心绞痛(ang ina pectoris)症状的共有4例,这4例按照壁冠状动脉在收缩期狭窄程度分级:Nobel 分级均在Ⅱ~Ⅲ级之间,其中Nobel分级Ⅱ级2例,Nobel分级Ⅲ级2例。

其狭窄程度均大于50%。

且心电图上均出现ST_T段改变。

22心肌桥狭窄程度:在诊断心肌桥的13例患者中。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根据Nobel分级,Nobel分级Ⅰ级的心肌桥7例(5384%),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均没有出现典型心绞痛。

Ⅱ级心肌桥患者4例(307%),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

其中2例女性均出现了典型心绞痛。

Nobel分级Ⅲ级心肌桥有2例(1538%),均为男性,均出现典型心绞痛。

图1显示了心肌桥狭窄程度的分布情况。

观察心肌桥狭窄程度同心电图变化之间的关系,Nobel分级Ⅱ~Ⅲ级的患者共6 位,均存在心电图ST_T段改变。

Nobel分级Ⅰ级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活动平板试验阳性。

24心电图改变:6例心电图上出现缺血性ST_T改变。

2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活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达到05~1mm)。

25药物治疗:可观察到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使用阿司匹林片100mg 口服1次/日,美托洛尔片125mg ~25mg,口服2次/日,或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 口服,1次/日。

7例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mg 口服,1次/日。

6个患者使用了钙离子拮抗剂(4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5mg口服,1次/日。

1例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压氏达)5mg口服,1次/日。

1例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mg口服,1次/日)。

所有患者均未见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

26随访:接受相应药物治疗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13例患者诉胸闷、胸痛症状均较前有所好转。

3讨论本文Nobel分级Ⅱ级的4例心肌桥患者中,仅女性出现了典型心绞痛。

在血流受限程度类似的情况下,女性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症状。

分析可能原因:本研究入选的女性患者均处于围绝经期。

雌激素在调节脂质代谢、保护血管内皮、抗炎、抗氧化角度,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3]。

伴随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显著升高。

WISE研究发现,围绝经期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冠脉造影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微血管病变。

故在冠脉造影下狭窄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女性患者心肌缺氧缺血较男性患者相比更为严重,可产生疼痛的差异。

另鉴于心脏内植物神经传入纤维末梢的敏感性不同,女性对缺氧缺血耐受力较差,对疼痛也较为敏感。

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心肌桥可以引起桥下血管近端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升高。

在冠状动脉造影和病理检查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较少累积到桥下血管的远端[4,5] 。

这同我们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共有4例,其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均发生在心肌桥近端[6]。

出现这个现象主要同血流动力学相关。

心肌桥近端血流可呈现出逆流和涡流的状态,改变了该处血管壁所产生压力梯度,造成血流对该血管壁侧压力上的重新分布,进一步加剧了血管壁的增厚。

通过IVUS测量血管内压力变化可知:心肌桥使冠状动脉近端长期处于一种高压力状态。

根据综合流体力学理论和血管内多普勒频谱的观察结果可知:心肌桥的近端血流在收缩期遇到瞬间显著升高的阻力。

血液发生了逆向和正向流动之间交替出现,于是在心肌桥近端管腔内可形成湍流,造成了局部动脉血流剪切应力明显降低。

使得刺激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基因得以表达。

低剪切应力则具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能力。

主要通过减少内皮细胞表达如血管舒张因子、纤维蛋白溶解物质抗氧化剂、生长抑制因子。

增加了如生长因子、血管收缩因子、炎症介质及黏附因子的表达,使得内皮细胞更容易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影响,有利于细胞增生及血细胞的黏附,促使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

由于血管内压力升高,造成血液动力学上的变化,形成的湍流及涡流,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紊乱。

内皮功能的紊乱又可以导致血管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的功能受到损伤。

冠状动脉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

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同收缩期冠状动脉血流受限的程度相符。

心肌桥多发生于左前降支中远端。

心肌桥近端血管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上对于有症状的心肌桥可以给予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湘,葛.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意义及诊断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
志,2007,15,(4):283-285.
[2]Nobel J,Bourass MG,Peticlerck,et al. Myocardial bridging and milking eff ect of anterior decending coronary artery:normal variant or obstruction[J]. A m J Cardiol,1976,(37):993-991.
[3]王艳辉,刘艳军.女性冠心病的特点及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21(27):3067-3070.
[4]Masuda T,Ishikawa Y,Akasaka Y,et al. The effect of myocardial bridging o f the coronary artery on vasoactive agents and atherosclesis[J]. J Pathol,2001 ,193:408-414.
[5]Herrmann J,Higano ST,Lenon RJ,et al. Myocardial bridging is associated w ith alteration in coronary vasoreactivity[J]. Eur Heart J,2004,25:2134-2142.
[6]张国辉,葛均波,王克强,等.心肌桥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和粥样硬化的作用[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293-2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