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心肌桥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分析
提 示有缺血性 S T改 变, 并有冠状动脉 粥样硬 化 9例 , T— 合 高血压 3例 , 高血 脂症 4例 , 立性 心肌 桥 6例 , 孤 分别给 予 B 受体 阻滞剂及 钙拈 抗剂治疗后症状缓 解 , 中 1 其 例发 生猝 死 , 2例反 复心绞 痛患者 , 降支心肌 桥 内植 入 T X S支 架后 前 A U
维普资讯
笙 箜 鲞第 期 et i ln d a Junla.08 V 1 5N . nr a s a P i Mei l ora Jn20 , o. .o1 c 3

2 ・ 5
冠 状 动 脉 心 肌 桥 的 临床 分 析
白保 强 李 中原 庞 学 民
8% 一 9 , 5 8 % 常见部位为左前降支近 13 , / 处 可单发或
多发 , 常认 为是 一 种 良性 改变 , 出 生 即开 始 存 在 , 通 从
在3 4 0— 0岁 以后 出现症 状 , 大 的压 迫发 生在 心 动周 最
痛 、 性 心 肌 梗 死 、 重 心 律 失 常 、 至 猝 死 的 发 急 严 甚 生 ¨ 。作 者在 临床 中发 现 部 分 病 人存 在 心 肌桥 , 将 J 特
其造 影特 点及 临床 意 义进 行分 析 。 1 对象 与方 法
期 的收缩 晚 期 , 时 由于外 周 血管 阻力 较高 , 此 生理 性前
向血 流减 少 , 而血 管造 影 的程 度与 临床症 状 、 动 实验 运 或 心肌核 素 显像 时缺 血 征 象 不 呈 正 相 关 , 多 相关 性 许
左前降支 中、 远端为 1 例 , 6 3 ; 回旋支 1 , 9 占8 .% 左 例 右 冠状 动脉 2例 。
3 讨 论

冠群心肌桥分度标准

冠群心肌桥分度标准

冠群心肌桥分度标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在心肌中穿行的情况,常见于左前降支和左旋支。

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在临床中并不少见。

早期,心肌桥被认为是一种不需要治疗的良性病变,深入研究发现心肌桥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密切相关。

因此,近年来心肌桥的诊治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重视。

日前,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雷教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奎教授等专家学者执笔撰写的《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正式发表,详细介绍了心肌桥的定义、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评估以及治疗等。

什么是心肌桥?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畸形,指一段本应走行于心外膜的冠脉穿入心脏的肌层内,这段冠脉被称为壁冠脉或隧道动脉,覆盖其上的心肌则被称为心肌桥。

心肌桥与心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等多种临床表现有关,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相关,其机制与局部剪切应力变化和血管活性因子激活相关。

心肌桥可单发或多发,67%~98%的心肌桥位于左前降支,最常见于左前降支的近段和中段,很少见于右冠脉和左回旋支。

典型的心肌桥平均长度(14.64±9.03)mm,平均厚度(1.23±1.32)mm。

表1 表浅型和纵深型心肌桥尸检研究中,心肌桥的检出率约33%~42%;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心肌桥的平均检出率为19%~22%;冠脉造影(CAG)对心肌桥的平均检出率为2%~6%。

在CAG检查的同时使用冠脉内超声(IVUS),可使CAG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提高到23%。

肥厚型心肌病等特殊人群的心肌桥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约为21%~41%。

心肌桥的症状有哪些?心肌桥的临床表现与心肌桥的长度、肌束厚度、收缩期肌桥对隧道动脉的压缩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冠脉痉挛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表浅型心肌桥一般无明显症状。

纵深型心肌桥由于其压迫影响了冠脉舒张期供血,可能出现体力活动时心肌缺血症状,如伴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血管痉挛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心脏查出了心肌桥 和心脏搭桥有区别吗

心脏查出了心肌桥 和心脏搭桥有区别吗

心脏查出了心肌桥和心脏搭桥有区别吗心肌桥和心脏搭桥是心脏胸痛治疗中两个不同的概念。

虽然两者都和心脏有关,但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本文将介绍心肌桥和心脏搭桥的定义、特点、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心肌桥的概念。

心肌桥,又称心肌纵隔,在心脏冠状动脉分支的上方形成,是一种先天性的结构异常。

在正常情况下,心脏冠状动脉分支会从心肌表面出发,负责为心肌供血。

而心肌桥则是由一条冠状动脉分支在心肌内穿行形成的,使该条分支在冠状动脉舒张期受到肌桥内心肌的压迫,导致该部位的血液供应不足。

心肌桥一般位于左冠状动脉及其大支迷走神经穿行区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畸形。

相比之下,心脏搭桥则是一种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心脏搭桥术是指将患者自身的其他动脉或静脉血管与冠状动脉进行连接,以绕过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恢复冠脉血供,缓解或治愈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心绞痛等症状。

心脏搭桥术一般需要开胸进行,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操作。

那么,两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呢?首先,从概念上来看,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的冠状动脉结构异常,而心脏搭桥则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其次,在临床表现上,心肌桥主要表现为运动过程中胸痛,疼痛多发生在胸骨下方,常伴有心悸、乏力等不适症状。

而心脏搭桥术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手术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在治疗方法上,心肌桥一般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

而心脏搭桥一般需要进行手术,将其他血管连接到冠状动脉上,以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

最后,两者的发病原因也存在差异。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患者在出生时就存在。

而心脏搭桥则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脏疾病,多数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相关。

综上所述,心肌桥和心脏搭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结构异常,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而心脏搭桥则是一种手术治疗方法,用于恢复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常需要开胸手术进行。

心肌桥的名词解释

心肌桥的名词解释

心肌桥的名词解释心肌桥,又被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心脏结构异常,常常导致心绞痛发作的病理性现象。

它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中的某个段落被心肌束(也称为桥索)压迫或覆盖的情况下。

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位于心肌表面,为心肌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然而,当心肌桥存在时,冠状动脉的一段会沿心肌纤维束的路径穿过心肌层,这就导致了它受到了来自心肌的压迫。

这样的解剖变异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的左室段。

心肌桥的存在会导致两种主要影响:一是心肌桥下冠状动脉的收缩,二是心肌桥上冠状动脉的扩张。

这些因素合作起来,导致了两个主要的问题。

首先,心肌桥下冠状动脉通过压迫而变窄,使得血液流动变得困难。

当心肌增加收缩时,冠状动脉受到更大的压迫,血流变得更加受限。

这种限制性血流可以导致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发作。

其次,心肌桥上冠状动脉扩张。

动脉的扩张是为了弥补下面狭窄段的缺氧情况。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它却会导致冠状动脉壁的拉伸和紧张,可能导致心肌桥区域的血流进一步受限。

心肌桥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特别是运动时胸痛,胸闷和呼吸困难。

这是因为运动增加了心肌桥下冠状动脉收缩的程度,进一步限制了心肌的血液供应。

当人们感觉到胸痛时,通常会停止活动并休息,这样心肌可以得到更多的氧气。

通常,心肌桥并不需要治疗,因为大多数人能够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管理症状。

这包括适度的体力活动,改善饮食习惯,减少压力等。

有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硝酸酯类药物或钙离子拮抗剂等。

然而,对于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一种选择是心肌桥旁路移植术,该手术旨在缓解冠状动脉受压的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会将冠状动脉重新定位,以使其避开心肌桥部分。

另一种选择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

这些程序通常是无创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血管损伤等。

总结起来,心肌桥是一种冠状动脉解剖变异,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心绞痛发作。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意义及诊断分析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意义及诊断分析

改变1 1例 , 4例 心肌 核 素 显像 提 示有 前壁 心 肌 缺 血 , 1例 患者 为 陈 旧前 壁 心肌 梗 塞 , 有 有 心肌 桥 于收 缩 期 致 1 0% 0
血 流 阻断 。结 论 冠脉 造 影 是 冠 状 动 脉 心肌 桥 的特 异性 诊 断 方式 。心肌 桥 绝 大部 分 位 于左 前 降 支, 肌桥 所致 的 冠 心
脉 造 影 资料 , 析 心肌 桥 与 冠状 动 脉 粥样 硬 化 、 肌 缺 血 的 关 系。 结 果 心 肌 桥 在 冠 脉 造 影 中的检 出率 为 2 8 分 心 .5%;
其 中 位 于 左 前 降 支 (A L D)1 5例 , 回 旋 支 (C 左 L X)1例 , 并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症 3 例 。1 例 病 人 中 , 电 图 S —T 合 6 心 T
受覆 盖 在其 表 面 的心 肌 纤维 的影 响 ,走 行 于心
肌 内 的冠 状 动 脉 于 心 肌 收 缩 期 被 挤 压 ,造 成 管
腔不 同程度 的一 时 性 狭 窄甚 至 闭 塞 ,该 部分 冠 状 动脉 即 为壁冠 状 动 脉 ,该 部 分心 肌 纤 维称 为 肌 桥 。 多 学 者 认 为 心 肌 桥 属 于 良性 变 异 , 有 许 没
作 者 单 位 : 0 0 6 北 京航 天 总 医 院 心 内科 10 7
支 l , 变 长 度 l0 3 0m , 均 27m。 为 例 病 1 8c 平 1c 均 单 桥 。 窄 程 度 I级 : 狭 3例 , Ⅱ级 : 8例 ,Ⅲ 级 : 5
维普资讯
选 择 性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常 规 采 用 J is , n法 左
冠 状 动 脉 造 影 常 规 采 用 右 前 斜 3 。 + 足 位 O 2 。 、 前 斜 3 。 +头 位 2 。 、 前 斜 5 。 + 足 5 右 O 5 左 O

心肌桥的检查方法

心肌桥的检查方法

心肌桥是指冠状动脉行走于心肌内,通常会引起血流的阻塞或压迫,大部分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心肌桥会引起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查出心肌桥的方法主要有心电图、冠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磁共振成像和心脏超声。

具体如下:
1、心电图:心电图是最常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判断心肌是否有异常。

对于心肌桥,心电图可能会显示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异常现象。

然而,心电图并不是特异性诊断心肌桥的方法,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来进行判断。

2、冠脉造影:冠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利用X射线观察血管的情况。

对于心肌桥,冠脉造影可以直接显示冠状动脉是否有压迫现象。

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观察冠状动脉的情况,但是由于是侵入性检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3、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核医学检查方法,可以通过注射放射性示踪物质,观察心肌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肌灌注显像可能会显示出血流减少或异常。

4、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心脏图像,可以准确地观察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对于心肌桥的诊断,MRI可以显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位置和程度。

5、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在心肌桥的情况下,心脏超声可能会显示出冠状动脉在心肌内的压迫或挤压现象,以及血流速度的异常。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心脏收缩时,心肌桥压迫壁冠状动脉使其管腔进一步狭 窄。 心肌桥越长越厚、心肌纤维与血管成角越大,壁冠状动 脉狭窄越重,其远端心肌缺血越重,甚至心肌梗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肌桥报告需评估:
1、心肌桥的位置、形态、厚度。 2、壁冠状动脉两端的成角情况。 3、壁冠状动脉的长度、狭窄度。 4、心肌桥与粥样硬化的关系。
• 壁冠状动脉的长度:血管被心肌包绕的层数×间 隔(1mm)(轴位像)。 • 壁冠状动脉两端的成角情况:当壁冠状动脉近段 或远段血管显示平直或平滑弧形,判断为血管平滑, 出现可测量角度时,判断为近或(和) 远端成角。
• 壁冠状动脉的狭窄度: ①较近心端; ② 较远心端 • 轻度狭窄<50% 中度狭窄50%-75% 重度狭窄 >75%) • 近段易继发动脉粥样硬化; 壁冠状动脉及其远段冠脉不易产生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桥应加以重视
1、对无心肌缺血相关症状者无需治疗,但须平时对 症加以注意(如避免剧烈运动,常被药物应急),做 到定期随访动态观察,对工作、生活基本无影响。
2、对心肌桥患者中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等症状的,经药物-介入治疗-手术等治疗手段,目前 认为,心肌桥患者的预后一般较好。 (肥厚型心肌病的儿童患者若同时存在心肌桥,则5 年生存率较低,约67%。)
• 一般认为心肌桥压迫性狭窄超过40%可出现胸闷、 胸痛等心绞痛症状。
而且MB 患者在静息状况下多无明显心肌缺血症状, 在心动过速或运动时,症状加重,甚至可出现急性缺 血事件 。 • 201铊(201Tl)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静脉窦起搏代 谢产物均显示有心肌缺血大多数冠状动脉灌注是在舒 张期。
Klues等发现MB-MCA血流动力学特点:周期性收缩期 血管压缩,伴有局部峰压,舒张期直径持续减少, 血流 速度增快, 血流衰减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动脉血流,特别是非二氢比啶类,如维 拉帕米、合贝爽等,即可消除可能的痉挛, 又能延长心动周期的舒张期时限,是心肌桥 的主要有效药物
内科药物治疗
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用于心肌桥伴冠心病 硝酸酯类药物可加重心肌桥导致的冠状动脉
收缩期狭窄,应避免使用
介入治疗
对于药物难以 控制或同时出现冠状动脉粥样
A 肌桥段冠状动脉有“保护效应”: 心脏收缩期血流冲击可损伤动脉内膜,导致并促进
动脉粥样硬化,而肌桥的压迫可减轻这种冲击,保 护位于其下的冠状动脉, 肌桥内冠状动脉血流与内膜之间的剪切应力增加, 有利维持血管内皮结构,并预防脂质通过血管内皮 进入血管壁, 肌桥内冠状动脉内膜只含收缩型平滑肌细胞,缺乏 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合成型可分裂增殖,产生胶原 纤维和弹性纤维,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此与骨骼肌内的周围动脉极为相似,很少产生动脉 粥样硬化
主要是心脏收缩时压迫冠脉造成心肌缺血 大多没有症状,由尸检发现,有些可出现心
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冠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主要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行冠脉支架植入或 外科肌桥切断松解、搭桥手术 一般认为是良性病变,预后良好
解剖与病理生理
多发生于左前降支(98.08%) ,尤其是前降支
中段(86.27%) ,也有在回旋支 (1.92%) ,右冠的较少。Mb一般长10mm -30mm,厚约2-4mm
解剖与病理生理
按解剖按部位分:
肌桥-浅肌桥(大部分),前降支沿着室间
沟前行,在达到心尖部之前被心肌在垂直方 向覆盖一段而形成 肌环-深肌桥(少),前降支向右室发出分 支进入室间隔时被从右心尖部到室间隔的心 肌覆盖而形成,比浅肌桥长。肌桥与其下的 冠状动脉之间并非直接接触,其间往往有脂 肪、神经或其他疏松结缔组织相隔
诊断g. 1. The myocardial bridge covered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A: Left anterior oblique projec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during diastole. B: Left anterior oblique projection of the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during systole, with arrows indicating the segment of systolic distal bridging.
预后
一般认为,心肌桥患者的长期预后与肌桥段
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国内 有学者对81例患者进行5年的跟踪随访,另一 组对61例左前降支心肌桥随访11年,患者出 现生存率分别为97.5%、98%,未见与心肌 桥有关的死亡,所以孤立性心肌桥患者的长 期预后一般良好
小结
心肌桥是冠状动脉的一种先天性异常
冠脉造影的特点为“挤奶效应”,即肌桥段 冠状动脉在收缩期狭窄,在舒张期正常。 (必须两个以上投照角度) 另外还有CT冠状动脉造影(CTA)、血管内 超声(IVUS)。
诊断:CTA
上图为右前斜位,有收
缩期狭窄(箭头处)影 响远端第二对角支(星 号处)。下图为左前斜 位像,最大限度投射右 室心内膜下动脉心肌内 走向。箭头显示动脉逐 渐下降(进入肌层)和 升高(复出)现象,星 号标示远端分支,Ao 表示主动脉
临床表现
大多数无症状
部分病人可有心肌缺血的表现:不同类型与
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心肌梗塞、致命性心律 失常甚至猝死。 冠状动脉MB静息心电图检查多正常,运动实 验可诱发非特异性的缺血征象,传导异常或 心律失常。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与心电图早期 复极综合征有关
诊断
冠脉造影(CAG)是目前诊断心肌桥的金标准。
病因
最早于1737年由解剖学家报告
1922年,Crainiciana首先论述了心肌桥
(myocardial bridge,MB)的存在 1960年Portsmann及lwig在冠状动脉造影中 发现一例左前降支收缩期狭窄的19岁患者, 首次引入“心肌桥”的概念。
病因
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可能是由于原
解剖与病理生理
C肌桥段血管内皮血栓素A2的合成和分泌增
加 D肌桥部位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E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
解剖与病理生理
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1)肌桥段有“保护效应” (2)mb远段也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3)Mb近段冠状动脉却常发生动脉粥样硬

解剖与病理生理
硬化性固定狭窄 的患者,可选用支架植入术 支架选择上一般采用柔韧性强、支撑力大的 支架,如Multi-Link支架。支架释放压力为12 个大气压。一般使用高压扩张(>14个大气压) 以达到支架足够的扩张程度
介入治疗
单纯PTCA治疗无意义,再狭窄率高,有报道
达50% Ferreira 等认为对由纵深型心肌桥引起的冠 脉扭曲及压迫产生临床表现的患者,行PCI往 往是无效
解剖与病理生理
B
Mb远段也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 与肌桥对收缩期的血流控制而处于低压状态, 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很低
解剖与病理生理
C
Mb近段冠状动脉却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超生检测mb近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 变检出率高达86%, mb近段压力增高和涡 流损伤血管内皮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 原因,――mb近段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程度 成正相关。另mb近段冠状动脉内血流与内膜 之间的剪切应力降低,导致血管内皮释放no 合成酶、内皮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血管 活性物质增加有关
诊断:CAG
据肌桥收缩期狭窄程度分为三度:
I、收缩期狭窄直径小于50%,可无任何症状 II、狭窄介于50%-70%之间,可能产生乳
酸增加,有局部心肌缺血临床表现 III、狭窄达于75%,乳酸明显增加,有心肌 缺血心电图表现,一定有临床表现。
诊断:IVUS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产生的解剖和生
β 受体阻滞剂
可降低心收缩力,减轻心肌桥对冠状动脉的
压迫,降低心律,延长舒张期,从而改善心 肌血供。(心率>130次/分),同时此病人应 避免大负荷运动以防止心率过快,收缩期/舒 张期时间之比提高,加重心肌桥对冠状动脉 的血流影响
内科药物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
可降低心收缩力,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
解剖与病理生理
(1)认为无血流动力学意义 :
冠状动脉在收缩期的血流量只占全心周期的5
%-30%,大部分血流在舒张期灌注,不导 致心肌缺血 运动负荷核素心肌显像及冠状动脉代谢物的 测定没发现足够的证据证明心肌桥能导致心 肌缺血
解剖与病理生理
(2)认为mb可以导致心肌缺血:
mb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 外科肌桥切除术能明显减轻心绞痛
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见肌桥段冠状动脉 的特征性改变:“半月征” 冠状动脉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对肌桥段 冠状动脉拉回式血流速度测定)可见特征性 的快速舒张早期充盈和舒张中期快速减速, 舒张中晚期平台。另外可见肌桥近端冠状动 脉内血流矛盾运动
治疗
内科治疗
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
内科药物治疗
始冠状动脉小梁网内动脉未能外化造成 冠状动脉心肌桥是一种并不少见的解剖学变 异,文献报道尸检中检出率5.4%-85.7%, 但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率0.5%~2.5% 男性多于女性,尤其多见于肥厚型心肌病
病因
造成冠状动脉造影较尸检率低的原因:造影
检出MB有赖于观察到“挤奶效应”:MB段 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而后者要求收缩期MB 对血管壁的压力超过血管腔内的压力和血管 壁本身的顺应性
klues对2例肌桥患者进行多时相、多角度冠
状动脉造影及彩超探测血流速度的方法,发 现舒张期冠状动脉也狭窄,推测心肌桥也为 心肌缺血的原因之一
解剖与病理生理
心肌桥导致缺血的机制有:
A 冠状动脉痉挛,心脏收缩期的挤压而导致
内膜损伤,诱发血小板局部聚集,释放促进 血管收缩的血管活性物质 B 心动过速,收缩期/舒张期时间比提高,mb 对冠状动脉血流影响大,导致缺血,
外科治疗
肌桥切断术或肌桥松解术:1975年有binet报
道可消除临床症状,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尽 管如此,临床上仍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只 有严重心绞痛,并有肌桥导致心肌缺血的客 观证据才考虑手术 有出现左室室壁瘤等并发症的可能
外科治疗
冠脉搭桥术:肌桥较厚,或较长其下冠状动
脉不易分离或有心室穿孔的危险,行主动脉 远端冠状动脉吻合术或静脉血管移植搭桥术
冠状动脉心肌桥
coronary myocardial bridge
定义
冠状动脉正常走行于心外膜下,不受心肌收
缩的挤压。如果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 走行于室壁心肌纤维之间,致使心脏收缩期 该段冠状动脉受到心肌的挤压而出现管腔狭 窄甚至闭塞,则称为冠状动脉心肌桥 (myocardail bridge MB),又称壁冠状动脉 (intramural corona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