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与壮美》导学提纲

合集下载

优美与壮美

优美与壮美


合作探究


综上几首音乐作品,都属于优美的范 畴。思考: 优美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精讲点拨
优美的基本特征: 旋律舒展流畅、节奏平稳有序、适中的速度、 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诗意的美是优美的音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优美的特点: 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欣赏《国际歌》,思考: 作品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你认为这首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 力度是怎样的? Nhomakorabea

按照民歌的体裁分类,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 调与短调两类。
长调是典型的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代表,通常 指那些旋律悠长,气息宽广,感情深沉,具 有浓郁的抒咏特色和草原气息的民歌。 短调是指结构较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 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特征的民歌。




聆听《月光奏鸣曲》 《夜曲》 《彩云追月》 音乐片段,思考: 三首作品在风格、旋律、速度、力度上有 什么特点?
速度 力度 特点
适中
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课后作业:
1、从你熟悉的音乐作品中找出几首分
别属于优美和壮美的作品。
2、写一篇你对优美和壮美音乐作品认
识的小短文,注意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和 表现意境的角度去写。



聆听《大进行曲》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音乐 片段,思考: 两首作品在风格、旋律、速度、力度上有 什么特点?

合作探究


综上几首音乐作品,都属于壮美的范 畴。思考: 壮美的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精讲点拨
壮美的基本特征: 旋律昂扬激越、节奏铿锵有力、整齐有序的 形式

高中音乐欣赏《优美与壮美》教案

高中音乐欣赏《优美与壮美》教案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优美与壮美》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2、能用自己的话简述优美与壮美的概念与内涵。

能理解优美与壮美既是比较而存在的又是对立互补的。

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能围绕优美与壮美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特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积极参与归纳总结。

4、了解音乐体裁:无伴奏合唱、夜曲。

二、教学重点:在听赏体验的前提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初步理解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壮美,并能在听赏活动中区别哪些音乐作品属于优美的范畴,哪些音乐作品属于壮美的范畴。

三、教学难点:音乐的外部形式美主要表现在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上,音乐的内容美表现在音乐的内在性格与情感态度上。

四、教学方法:比较、听辨法:对比听赏带有优美和壮美色彩音乐的各种要素(速度、力度、调性、和声、音色、旋律等)。

通过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体会优美壮美的区别。

五、教学内容:“学习音乐美学的一般常识,了解音乐的艺术特征”,是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

根据高中音乐课标的要求,在音乐鉴赏模块中,结合音乐作品的体验,适当介绍一些有关音乐美的常识,对培养21世纪高中学生感受、理解与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美是极为丰富多彩的,如果我们从音乐艺术形态学这个大视野来考察音乐美的话,音乐美的外部形态,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体裁与形式。

音乐美的内在本质,则更多的是探讨音乐的内在性格及其与音乐情感性质的关系,这些都属于音乐美的范畴。

由于声乐的主要特征在于通过声音来抒发人的内心感受,特别是情感态度,因此,音乐美的范畴是和人的精神品格与情感性质的表现密切相关的。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美和一般美学的范畴息息相通。

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认识,实际可以说就是了解、认识一般美学的范畴在音乐中是怎样表现的。

一般美学把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作为它的基本范畴,我们认为这一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涵盖力的美的范畴,对于音乐美来说也是基本适宜的,因为我们对音乐美的范畴的介绍,也主要是以这几个范畴为基础的,不过是结合音乐美的特征对它做了一些调整,把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

《优美与壮美》-教案设计
》———纯净、平和、温柔———优美
《国际歌》——刚劲、果敢、勇猛———壮美
4、复听《牧歌》《国际歌》
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相同点是什么?
5、小组合作探究——《牧歌》《国际歌》对比
速度
力度
旋律
牧歌
国际歌
①分四个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上表并分析音乐不同的美的特点
②教师进行各小组巡天我们着重欣赏了《牧歌》、《国际歌》,也初步了解了音乐的优美与壮美,这两种美都从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示了音乐的多样性,音乐的丰富多彩。
(六)、课后作业
欣赏《夜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区分他们是属于音乐的那种美,并说出理由。
五、教学反思
1、本节课较为成功,紧紧围绕课堂主题优美与壮美,深入浅出,步步展开,有内心的体会,有能力的转化,有互动的参与,有课外的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感觉优美与壮美的音乐,培养并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美与壮美》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学科:音乐课题:优美与壮美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课下搜集关于《牧歌》、《国际歌》、《大进行曲》、《彩云追月》的音乐视频。
二、教学课题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牧歌》、《国际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不同的美。
2、技能目标:正确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初步具有对音乐的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③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堂检测
听《大进行曲》、《彩云追月》区分它们属于音乐美的哪种范畴,为什么?(试从速度、力度、节奏那些是属于优美的哪些是属于壮美的呢?(举例说说)
2、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优美与壮美,欣赏两段视频。

优美与壮美教案

优美与壮美教案

优美与壮美教案第一篇:优美与壮美教案《音乐的优美与壮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本课欣赏活动中,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的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2、积极参与交流与讨论,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并理解两者既有区别又有相同点。

二、教学重(难)点:1、能够通过引导,让学生从音乐元素的分析中,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音乐的优美和壮美的风格特征,理解它们的概念和内涵。

2、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作品的音乐语言,准确辨析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和壮美)。

优美音乐实践活动-配乐诗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聆听6首音乐作品,播放《琵琶语》、《小拜年》、《小苹果》等不同音乐风格的片段,提问:这些作品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它们不同的美。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后小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用两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导入今天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初步感受优美和壮美两种音乐美的风格特点。

(一)欣赏《牧歌》1、多媒体播放教师课前选择的一个画面,提问:这个画面带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让你为这个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作品?学生结合画面和联想的相互诗词的意境欣赏音乐,在教师的引导下,从音乐元素的几个方面分析通过结合画面聆听音乐片段,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优美欣赏与体验——优美为什么?(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语言要素:旋律、节奏、速度、结构等方面思考)2、课堂延伸欣赏了解准格尔旗地方民间音乐-漫瀚调漫瀚调,汉语译意为沙漠调。

民歌的一种形式。

主要流行于蒙古、汉杂居的伊克昭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等地,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漫瀚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漫瀚调)”;2007年6月,准格尔旗漫瀚调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漫瀚调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优美与壮美教案范文

优美与壮美教案范文

优美与壮美教案范文课题:优美与壮美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优美与壮美的概念;2.能够辨别和表达优美与壮美的特点;3.培养学生对于优美与壮美的欣赏能力;4.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优美与壮美的概念和特点;2.优美与壮美的辨别和表达。

教学难点:1.优美与壮美的辨别和表达。

教具准备:1.课件;2.乐器(如古筝、古琴等);3.音频。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音乐或放映一段画作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于优美与壮美的思考和感受。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1.优美与壮美的概念:解释什么是优美和壮美,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2.优美与壮美的特点: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优美和壮美特点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Step 3:辨别与表达(15分钟)1.辨别优美与壮美:放映一些具有优美与壮美特点的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的视频,要求学生辨别其所体现的是优美还是壮美,并简要说明理由。

2.表达优美与壮美:选择几个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如音乐、诗歌、绘画等,用适当的形式将表达优美与壮美的特点并理解深度分析,要求学生进行批评式欣赏。

Step 4: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幅画作或一首诗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和表达其优美或壮美的特点,并向全班进行展示和讨论。

Step 5:媒体资源互动(15分钟)播放一些国内外的音乐、舞蹈或其他艺术形式的视频,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感受其中的优美与壮美,并进行个人感受和分析性讨论。

Step 6:艺术创作(20分钟)要求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创作一幅表达优美或壮美的画作、一首表达优美或壮美的诗歌,或使用乐器演奏一首表达优美或壮美的音乐作品。

Step 7: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在辨别和表达优美与壮美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教学延伸:1.辨别与表达优美与壮美的能力,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和欣赏来提高。

2019-2020年高中音乐 第二单元 一 优美与壮美 优美教案

2019-2020年高中音乐 第二单元 一 优美与壮美 优美教案

2019-2020年高中音乐第二单元一优美与壮美优美教案一、学习目标(一)能够认真聆听作品《月光》奏鸣曲及《彩云追月》,感受体验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

(二)能够歌唱并熟记作品的主题。

(三)能够了解作品的体裁与形式。

二、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作品表达的情绪情感,体验作品中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优美特点。

三、教学难点感受中外两首音乐作品不同的音乐风格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内容安排(一)选择中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月光奏鸣曲》(贝多芬)、《彩云追月》(民族管弦乐曲)进行重点欣赏。

《牧歌》和《夜曲》作为推荐曲目安排学生课下进行欣赏。

(二)优美作为《音乐的美》第一课时,做好与下一节壮美的风格特点相对比的准备。

五、教学资源建议(一)寻找作品相关的音乐资料,做到图像和音响相结合。

(二)寻找民族管弦乐的乐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

六、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欣赏法、比较法、小组讨论。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进入新课:1、欣赏《月光奏鸣曲》(贝多芬):思考:(1)乐曲的情绪、旋律、节奏、速度各有怎样的特点?(2)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2、学生讨论回答:(1)视唱旋律:(2)分析节奏速度特点:(3)分析伴奏音型特点:(一)认识奏鸣曲与奏鸣曲式:(二)欣赏《彩云追月》(民族器乐曲)思考:(1)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2)音乐于刚才的《月光奏鸣曲》在情绪、节奏、速度上有哪些不同?5、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予以总结:(1)视唱音乐主题:(2)练习探戈节奏:X. X XX XX ︱X X X XX ︱(4)分析音乐,找出两首音乐作品的相同点:表现内容:月夜优美、宁静、柔和的景象。

情绪:舒缓、典雅、抒情、温柔。

力度:较弱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6、布置作业:课后寻找表现优美不同方面的音乐作品有哪些,下节课进行交流。

八、教学评价建议:(一)让学生在课后寻找相关作品,课上进行交流。

(二)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表现风格,让学生们在课下自己完成声乐作品《牧歌》、钢琴曲《夜曲》的欣赏。

优美与壮美导学案

优美与壮美导学案
2.激发学生创作兴趣,提高创作能力。
二、聆听音乐分析作品音乐要素判断出属于音乐哪种美的范畴
1.肖邦《夜曲》。夜曲是一种钢琴的体裁。它的特点就是旋律优美。
2.阿依达《大进行曲》是一首凯旋式的进行曲。
3.《我的祖国》属于那种美?
1.欣赏《夜曲》《大进行曲》,分析音乐要素,进行判断属于那种美。
2.用军人的步伐合着《大进行曲》表现感受音乐中军人的威武雄壮和英姿飒爽。
3.讨论分析《我的祖国》属于那种美
1.进一步加深对优美和壮美的认识。
2.鼓励学生在音乐实践和体验中的表现和创造。
3.知识拓展
改编《彩云追月》,采用壮美的音乐要素创作一首进行曲。
创作一首进行曲。
培养学生创作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教学构想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两位喜欢音乐朋友,他们想用音乐来表达自己情感,展现自己的性格。
1.音乐所代表哪位姑娘?
2.她属于那种美?
3.她的性格是怎样的?
你从哪里判断出来的
聆听音乐片段,分析判断所代表的不同人物性格。引导学生说出音乐基本要素。
1.激发学生兴趣
2发挥学生想象力,导出本课的课题。
《优美与壮美》导学案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年级Biblioteka 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根据自己的感受,正确判断优美与壮美两种不同音乐作品。
2.在研究性合作学习中,能对两种美相同与不同特点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结合优美壮美的特点自己创作一首简单的乐曲。
4.加深学生对两种美的体验,提高审美辨别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加深学生对两种美的体验,提高审美辨别能力。

第一课《优美与壮美》

第一课《优美与壮美》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优美与壮美》教学目标: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难点:1.能够用语言表述优美和壮美的音乐要素的特征以及准确的辨析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优美或壮美)。

2.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设计:优美与壮美一、听赏《牧歌》二、听赏《彩云追月》三、听赏《国际歌》四、听赏《大进行曲》教学过程:一、导入: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总结: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引出书P26页的一段文字。

提问:“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学生可答:“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提问:那优美和壮美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特征呢?设计意图:用四首学生较为熟悉的乐曲片段,来引出新课音乐的美的6个范畴。

二、欣赏优美的作品:1.仔细聆听无伴奏混声合唱曲《牧歌》的片段提出问题:演唱形式是什么?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草原的宽广和辽阔的。

2.带领学生用“lu”哼唱《牧歌》的主题,再次体会属于优美范畴音乐的特征。

3.欣赏全曲,思考优美的乐曲在旋律、节奏、速度与力度上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较有优美特点的歌曲仔细分析后,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优美的特点。

4.欣赏民族管弦乐队《彩云追月》。

着重介绍乐器、演奏形式、特有节奏。

(让学生试着跟音乐打节奏)5.再听辨乐曲《国际歌》,同样让学生听辨类型—壮美。

此时自然引入到对壮美的表现特征的分析。

三、欣赏壮美的作品:1.介绍《国际歌》的创作背景。

再把《国际歌》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音乐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3.欣赏属于壮美范畴的器乐曲《大进行曲》(选自歌剧《阿依达》),简单介绍创作者以及剧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与壮美》导学提纲
诸城市第一中学于秀芝学习目标: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感受,正确判断、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欣赏音乐《牧歌》,从美学角度引出音乐美的六个范畴: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

二、欣赏《彩云追月》
1、欣赏音乐《彩云追月》。

2、进行乐曲赏析。

3、思考问题:《彩云追月》的旋律是优美抒情还是雄壮豪迈?(优美抒情);《彩云追月》的速度是较慢还是较快?(较慢)
4、介绍曲作者任光。

任光(1900-1941)作曲家。

浙江嵊县(今嵊州市)人。

自幼喜爱民间音乐。

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和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因1934年创作了《渔光曲》一举成名。

1935年创作了《彩云追月》,作品有:电影插曲《月光光》、《大地行军曲》、抗日救亡歌曲《台儿庄》、《洪波曲》、《抗敌歌》等。

5、欣赏拓展:观看朗朗钢琴演奏《彩云追月》。

6、师生学唱《彩云追月》。

7、归纳优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三、欣赏《国际歌》
1、介绍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欧仁.鲍狄埃(1816-1887)出生于巴黎一个制作木器的手工业工人家庭,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年仅14岁的他就写出了他的第一首诗歌《自由万岁》。

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了,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鲍狄埃任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他用战斗的笔,写下了宏伟诗篇--《国际》。

法国工人作曲家比尔〃狄盖特以满腔的激情为《国际》
谱写了曲子。

从此,它便成了世界无产者最喜爱的歌,从法国越过千山万水,传遍全球。

1923年瞿秋白将它翻译成了中文。

2、鉴赏提示。

3、思考问题:《国际歌》旋律是优美抒情还是雄壮豪迈?;速度是较慢还是较快?
4、欣赏《国际歌》。

5、回答问题:旋律雄壮豪迈;速度较快。

6、归纳壮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7、欣赏《国际歌》片断(刘欢、廖昌永、莫华伦)并学唱。

四、巩固
1、鉴别判断歌曲属于优美、壮美中的哪种范畴。

2、知识点回顾:《彩云追月》的曲作者是(任光);《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是(比尔〃狄盖特); 优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 壮美音乐所具有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犷)。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搜集整理歌曲或器乐曲,比较分析它们属于优美音乐或壮美音乐,并体会优美、壮美的特点、内涵。

七、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