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三绝之诸葛亮
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合称

《三国演义》中的部分人物合称《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指诸葛亮的“智绝”、关羽的“义绝”和曹操的“奸绝”。
本文档中归纳的人物合称、字号等,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第14次出版的《三国演义》为参考。
十常侍:张让、赵忠、封谞(xū)、段珪、曹节、侯览、蹇(jiǎn)硕、程旷、夏恽(yùn)、郭胜巨鹿张氏三兄弟(黄巾军):张角(南华老仙授天书三卷,名为《太平要术》。
张角学成后,道号太平道人,自称太平道人、天公将军)张宝(地公将军)张梁(人公将军)桃园三结义:刘备: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字玄德;其父是刘弘,祖是刘雄,是刘胜之子刘贞遗在涿县的后代;曾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所用兵器是双股剑。
张飞:字翼德,世居涿郡,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所用兵器是丈八点钢矛。
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逃难江湖五六年,因闻刘焉招军,便来到涿郡应募;所用兵器是青龙偃月刀。
曹操以大义布告天下英雄,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共有十七镇,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zhòu)。
第四镇,兖(yǎn)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bào)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孙坚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其中四将:第一个,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黄盖,字公覆,零陵人,使铁鞭;第三个,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使一口大刀;第四个,祖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使双刀。
《三国演义》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三国中有“三绝”,“义绝”是(关羽);“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2、三国中有很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3、曹操曾两次梦见“三马同曹”,前三马是指(马腾、马超、马岱);后三马是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4、三国中的人物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诸葛亮);把奸诈的人骂做(曹操);把量窄的人谓为(周瑜);把性烈的人叫作(张飞);把忠厚的人称为(鲁肃);把昏庸的人说是(刘禅)。
5、三国中有两匹千里马赤兔马、;最后的主人分别是(关羽)、(刘备)6、三国中有三位名士被称为一龙,他们是(华歆)、邴原、(管宁)7、在军阀混战中,刘备曾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8、魏国历代皇帝是(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9、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孙权)、(刘备)、(司马懿)。
10、与赤壁之战有关的事件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借东风)、(苦肉计)11、《三国演义》中素有“千古奇策”之称的是(隆中对)。
12、孔明笑曰:“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
”士元指的是(庞统),他冠凤雏之称,与他有关的一个故事是(庞统巧设连环计)。
13、《三国演义》中,为救阿斗在长坂坡杀了魏军七进七出的将军是(赵云),长坂坡头退曹军百万兵的将军是(张飞),使曹操割须弃袍的将军是(马超)。
14、《三国演义》中最能体现“宝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人物是(关羽)。
15、《三国演义》中具有独家绝活的两个人是(左慈)、管洛。
16、“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写给周瑜的信中的内容。
17、刘备在长坂坡时说:“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宝贵所能动摇也。
《三国演义》知识题库(有答案)

三国演义知识题库《三国演义》知识一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空城计。
7、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1、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文学常识一、“智绝”---- 诸葛亮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
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
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借东风空城计三气周瑜智取汉中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二)精彩片段如“三分隆中决策”、“博望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吞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七擒盖获”、“智取三城”、“六出祁山”、“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造木牛流马”等。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三国演义》读后感五篇

【导语】《三国演义》书中有三绝:*绝—曹操、义绝——关⽻、智绝——诸葛亮,通过这三绝,让我们了解到各实⼒⼈物如何团结、笼络和使⽤⼈才,以及战场上的随机应变、⽃智⽃勇。
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读后感频道!【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这个假期我读了中国的四⼤名著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的是蜀国、魏国、吴国争霸天下的事这本书⾥讲了200多个⼈物。
出名的有曹操、孔明、张飞、刘备、关⽻。
我最喜欢孔明,他熟知天⽂地理,能⽂善武,可称奇才。
他⽕烧新野、⾆战群儒、三⽓周瑜、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借东风、巧摆⼋挂阵。
⼀天,周瑜让孔明在三天之内造⼗万只箭,并且⽴下军令状,要是没有造出来就已死谢罪。
当天晚上,孔明出去探测天⽓,发现第三天晚上有⼤雾,于是决定第三天晚上去曹营“骗箭”。
到了第三天晚上,他让⼠兵划着⼏⼗只船,每条船上绑了六个稻草⼈,趁着⼤雾,来到了曹操的兵营。
曹军不知船上有多少⼈,就⽤乱箭射稻草⼈。
孔明觉得差不多了,就把船开回去了。
拔下箭来⼀数,有⼗⼏万只箭。
此时周瑜也⽆话可说,只能暗⾃佩服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孔明⾜智多谋,知识渊博。
虽然他⾜智多谋,聪明过⼈,但最后还是没能帮刘备消灭魏国。
看了《三国演义》,我知道了很多有名的故事和三国中的将领。
从他们⾝上我学到了很多,诸葛亮的聪明博学、关⽻的忠诚、张飞的勇猛,我也要做他们那样的⼈。
【篇⼆】《三国演义》读后感 今年寒假,我读了《三国演义》(少⼉版)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
罗贯中描写的三国具有很⾼的⽂学成就,成为中国四⼤名著之⼀。
书中的⼈物个个栩栩如⽣,经常寥寥数语就令⼈物在读者⾯前鲜活起来,对于事情的发展,更是有条不紊,娓娓道来。
《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改编⽽来,描写了刘备、孙权、曹操三分魏蜀吴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有众多英雄:刘备胸怀⼤志,对兄弟肝胆相照;关⽻英勇善战,对兄长肝脑涂地;诸葛亮知识渊博,才⾼⼋⽃,上知天⽂下知地理…… 在所有英雄⼈物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是诸葛亮。
试述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三绝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绘了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历史画卷的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其中最突出的有三个人物,被誉为
“三绝”,分别是曹操、关羽和诸葛亮。
曹操是“奸绝”,他的奸诈过人,体现在他善于运用权谋、心计和策略,以达到自己
的目的。
在小说中,曹操常常运用各种手段来欺骗对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的奸诈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关羽是“义绝”,他的义气过人,主要体现在他对刘备和蜀汉的忠诚上。
关羽与刘备
情同手足,他为了维护刘备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与自己的利益相违背。
他的义气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诸葛亮是“智绝”,他的智慧过人,主要体现在他的谋略和智慧上。
在小说中,诸葛
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展现了他的超凡智慧和谋略。
他的智慧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塑造非常成功,“三绝”形象栩栩如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哪三绝

三国演义中的三绝是: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一、智绝:诸葛亮。
1、聪明绝顶,料事如神,熟知天下大势;有超人的政治才华和军事才能。
隆中对、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2、过人的口才与匡扶汉室的决心舌战群儒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忠君爱国的优秀品质白帝城托孤
二、义绝:关羽(青龙偃月刀)。
1、英雄虎胆且有过人机智单刀赴会、淹七军
2、武艺绝伦,有雄视天下的英雄气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
3、忠义之气,义薄云天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4、傲上而不辱下的英雄气概。
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义释曹操
5、有过人的勇气和毅力刮骨疗毒
6、顾全大局挥泪斩马谡
7、刚愎自用,自负大意失荆州
三、奸绝:曹操。
1、胸怀大志,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视天下群雄如草芥。
2、爱才且智力过人当年和袁绍对峙的时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当袁绍的谋士许攸发现自己的主公没有远见的时候决心投靠曹操许攸投靠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准备休息听说许攸来了连鞋子、衣服都没穿好就去迎接他当时许攸感动到流泪以后为曹操出谋略提出偷袭袁绍的粮库“乌巢”结果曹操大胜这场战役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从这可以看出曹操的人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对敌方来投靠自己的人推心置腹慧眼识英雄曹操的诗歌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疑是他对自己雄心壮志的表现扫平四海,称霸天下的英雄之志;心系天下,虎视群雄的英雄气魄。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百科题72题与答案《三国演义》阅读百科七十二题一、练习题1、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三国演义》。
2、能够体现《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的一个字就是“义”。
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D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0、下面语句与何人有关(1)望梅止渴(曹操)(2)刮骨疗毒(关羽)(3)乐不思蜀(刘禅)(4)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5)鞠躬尽瘁(诸葛亮)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进行评价。
褒:雄才大略的曹操,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高悬在三国的政治天宇中。
贬:曹操为人奸诈如狐,打着天子的旗号,干着算计诸侯的勾当。
13、表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前后出师表、忠辅刘禅。
14、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赤壁之战;曹操、周瑜)15、《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关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孔明灯 ④火兽 ⑦搭桥枪 ⑩馒头
②八阵图 ⑤连弩 ⑧地雷
③木牛流马 ⑥孔明棋 ⑨孔明锁
一、诸葛亮的神人形象 1、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智 慧的化身 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 臣的代表。 3、诸葛亮立身严谨,处事公正,是严 正的典范。 4、诸葛亮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是清 官的楷模。
三顾茅庐
隆中对
舌战群儒
借东风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是智慧的 化身。
诸葛亮的文学造诣
《出师表》 《诫子书》: 静以修身,俭以养 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
诸葛亮手书拓本
八阵图· 杜甫 杜甫眼中的诸葛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二、作者塑造诸葛亮人物形象的目 的和意义 1、诸葛亮的品德修养成为后世文人敬 仰的最高境界 2、用他的政治理想和作为教育人 3、用他的军事才华鼓舞人 4、用他的气质风度感染人
诸葛亮是一位表面及内在气质超凡 脱俗、心胸宽广、具有远大理想和 卓越的政治及军事才能、忠效祖国、 一生清正廉洁、为人公正并知恩必 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千 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
智绝 诸葛亮
诸葛亮9岁时,生母章氏去世,12岁时 其父亲诸葛瑾也去世。13岁时曹操攻打徐 州,屠杀了几十万人民,令孔明留下极深的 印象。15岁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17岁叔 父病故,哥哥到了孙权帐下工作,两位姐 姐又出嫁了,所以其后他与弟诸葛均隐居 隆中,过着清静的农耕生活 。
诸葛亮到襄阳后求学于城南的“学业 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 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 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理想)。 其后又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黃承彦和 中庐县的司马徽等人,令自己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他 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等待 一个值得自己为他鞠躬尽瘁的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