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合集下载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上)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上)

对 方 右 面 颊 或 其脑 下 大 动 脉 或

回 撤 然 后 向右前 侧 方 进 步 左 脚
然 身体 力 求 稳 固



体 式 的具 体
劈击 其右 侧锁 骨 均 可 致 敌 重 创


尖 向外 摆 步



右 脚保 持 不 变 的 同
要求

读 者 可 以 参 考 相 关 的形 意

若对 方 以左 顺 步拳攻 我 中上 盘
, ,
由 身体 两 侧 腕 部 外 翻 转 钩挂之 中
, , ,
并 向前
统八 字 连 环 拳 和 金 刚 八 字 锤 外
尚有 八 字 战 锤 等技 法

上 方托起 掌心 朝上 两 手小 指 微
但是这些
把 敌 斩 上 步横 肘 是 截 意 退 步 裹
向上 翘 高 与 鼻 平 目视 前 方 ( 图


均 属 于 奇 门八 字 功
脚跟 并拢 左 脚 尖朝前 右脚 尖 向
, ,
(图 4)
5
习 练 不 敢稍有懈 怠 虽 无 大成



右撇
45

度 呈 八 字形 两 腿 膝
, ,
, ,



紧接 上 动 然 后 左 臂 内旋
, ,

但 亦获 益 匪 浅 今 值 国 术 昌盛 之 际 余不 揣 浅 陋 将 其 整 理 成 文

, , 。



向上

经 口 前 向前 上

吸 落 呼 莫 等 闲 ;易 筋 易 骨 加 洗 髓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中)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中)
2 0 ・ ( 2 9期) 09 9总 2
山西 史 明/ 文 胡 顺/ 练 演
( 上期 ) 接
的同时 , 出右拳攻我 中上盘时 , 我右 划一 立 圆裹 肘 ,力 达右 小臂 内侧 ,
手顺势 回落 , 向内搂拿 对方右小臂 , 拳 心朝 内 , 与 口平 , 高 目视前 方 ( 图 紧接 上式 , 手外 旋 , 右 右掌 捋 并 向我 右下 侧搂 带使 其重 心 前移 。 1 ) 1。
此 式 主 要 表 现 了形 意 门拿 打
跌 摔相 合之 法 。
其一, 当我用右斩劈手反背劈 击 对方 时 ,对方 用右 手 向上托 架 ,
随之准备 后撤 以避 我连 击 。 右手 我
迅 速 内旋 腕捋 拿 对方 的 右小 臂 或 腕 部 ,并 向我 右侧 方捋 带 的 同时 , 立 即进左脚 直 踏对 方 中宫 , 屈左 肘 向前 截打 对方 胸部 或 咽喉

_0

其二 , 当对方用左臂往上格挡
图 1 0 图 1 1 图 1 2 图 1 3
形 意 / 卦 \
3 紧 接 上 动 , 脚 向 前 落 步 、 左 后, 右脚迅速 向前进步 , 左脚跟步 呈右三体式的同时, 右拳由腰 间向 左前 方 挫 折 滚 , 心朝 上 , 胯 随 拳 右 之 向外 拧劲 ,左 拳顺 势 收 回腰 问 , 拳 心 向下 , 目视 右前 方 ( 1 ) 图 。 7 注意要 点 : 盖拳要利用拧腰转胯之力 , 像
注意要 点 :
蓄劲似 弯 弓 , 展劲如放箭 。 手肘合一 侧 , 心朝 内 , 与 口平 , 拳 高 目视前方 体 , 定成功 。手缠 肘撞力要猛 , ( 1 ) 挑撞 图 。 2 3 紧 接 上 动 , 脚 向后 退 一 、 左 步 , 体 仍 呈 三 体式 , 拳 顺 势 经 下 左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

形意拳“九歌”与“八字,,诀文:华武责任编辑:若愚形意“九歌”与“八字”诀是形意拳的要领歌诀,凡学练形意拳的朋友们不可不知。

一、形意“九歌”也叫形意拳“开式九歌”,也有称其为“九数歌”。

所谓“九歌”,是指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对人体的身、肩、臂、手、指、股、足、舌、臀(肛)九个部位姿势的要求。

(一)身。

是人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上下肢和人的指挥机关头部。

在演练形意拳的过程中,身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拳式运动的质量和攻防技巧的发挥。

所以要在意识为先导的作用下,根据拳式内容的要求,以腰为主轴,做到侧身调膀、含胸拔背,以带动四肢和肩胯进行科学合理的攻防运动。

在演练过程中,最忌讳“前俯后仰,其势不正;左右歪邪,皆身是病;驼背弯腰,传授不高”。

而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头要上顶,领起全身;舒展自然,不偏不倚;看斜是正,看正似斜;含胸拔背,吐吞自然。

(二)肩。

是臂的根节,也是“七拳”之一。

在演练过程中,两肩要始终保持松沉,切记僵死高耸。

因为只有松沉,才能保证两臂运动灵活;只有松沉,才能保证气血畅通,力达筋梢而攻击奏效。

沉肩坠肘是形意拳演练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

拳谚讲:“头宜上顶,肩宜松沉,左肩成拗,右肩自随,身力到手,肩之所为”0(三)臂。

两臂是拳式运动的主要表现部分。

臂由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将大臂、前臂、手有机地连结在一起,两臂的伸缩曲直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拳式运动的质量和进攻防守的效果。

所以,在演练过程中,特别是与对手较技时,必须做到肩要松沉,肘要坠,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两臂的灵活和快速的变招,减少预兆,迷惑对手而出奇制胜。

形意拳的拳理拳伸直,一但攻击失败,很容易被对手闪击,同时也延长了两臂回收的时间,给防守造成被动。

所以,拳谚讲:“左臂前伸,右臂在肋,似曲非曲,似直非直,过曲不远,过直少力。

”(四)手。

是人体上肢的梢节,它是人体外部结构中最灵活多变的部位,所谓“劲从腰发,力达筋梢”即指手指和脚趾。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之八式拳
尚派形意拳八式拳歌诀:挫多劲短短中长,手不空回意外强,鹰鹞回头人未见,神威气沛鬼神惊。

八式拳是形意拳中继连环拳之后的一个传统套路,其套路特点变手变劲的动作较多,体现了形意拳“拳去不空回”的特点,练习该套
路可以体现形意拳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周身完整一气的技法要求,套路动作中“鹰鹞回头”体现了拳经中“望眉展甲反肩背”是该的特殊技法之处。

此拳处处发劲,迅猛刚实,亦有金刚八式之称。

套路名称:1、起式(指档锤) 2、懒龙卧道 3、鹞子入林(顺歩炮拳)4、捋手崩拳(黑虎掏心)
5、退步横撑掌(乌龙翻江) 6顺歩右崩拳(青龙吐水) 7退步劈掌捋手崩拳(金鸡独立、乌龙搅水) 8、熊坐窝 9、顺歩右炮拳 10,挂拨挑打 11龙虎相交 12顺歩左崩拳 13上步劈拳 14退步白鹤亮翅 15退步顺式炮拳 16上步右劈拳 17上步抖翅 18鹰鹞回头 19懒龙卧道 20鹞子入林(顺歩炮拳)21、回身撤歩肘底穿锤 22、收式。

形意拳经解 形意八字诀

形意拳经解 形意八字诀

2005-12-15 21:44 回复
218.92.229.* 3楼
脚趾弓扣抓地,手指如鹰抓物,两膀向前合扣,谓之三扣。此乃练鹰
爪大力法的姿势,是行意拳的特点“虎威鹰猛,以爪为锋,爪之所到,皆
可奏功”即是此意。两膀合扣如熊膀之势,则自然能拔背涵胸。所谓合扣
并非用力前合,而是将肩放松,微微下沉,松开胸大肌、背阔肌和双头肌,
时机稍纵即逝,非平时刻苦锻炼有深功夫的人,是颇不易作到的。
2005-12-16 21:03 回复
218.92.129.* 10楼
周身八字二十四法是一个整体,没有先后主次之分。每一作势,便要
处处合乎要求,不能有所侧重或有所偏废。因为人体是一完整的机体,
一肢动而百骨随,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的太过或不足,往往会
心并,气乃归于一。三意连即心意、气意、力意连而为一。也是要作
到内三合之意。三意中以气意为主,气意练好则可内应心意外帅力意。
三尖对即上边所讲的三尖。五行顺即“内五行要顺,外五行要随”,
架势所至而力气注之。四梢齐即舌齿爪甲毛发一齐发动。心晦指的是
练功时心意安静,不慌不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神不外散。眼毒
2005-12-16 20:54 回复
218.92.229.* 9楼
鼻尖、手尖、足尖谓之三尖。凡一举手,先要三尖是否对准,是否在
同一个垂直平面中?三尖是否与发力方向一致?三尖对正,才能发劲如
放箭,得行意拳中“直”之妙用。凡发力必起于后脚跟,上过命门到
夹脊分别左右顺胳膊贯于掌指,如同一根钢性杆件一般,足跟微微一
胳膊仲挺有舒劲,三挺齐挺力百钟。
(八)出乎总要看三尖,鼻尖手尖与足尖,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

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

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

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

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

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

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不敢稍有懈怠,虽无大成,但亦获益匪浅。

今值国术昌盛之际,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

预备式:三体式(起势)谱诀:“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筋易骨加洗髓,脚踩手劈不留情。

”1、上身稍左侧,面朝东南,两脚跟并拢,左脚尖朝前,右脚尖向右撇45度,呈“八”字形,两腿膝盖挺直,含胸收腹,两臂松沉,两手五指并拢贴于两腿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扣,目平视前方(图1)。

2、下肢姿势保持不变。

两手由身体两侧腕部外翻转,并向前上方托起,掌心朝上,两手小指微向上翘,高及鼻平,目视前方(图2)。

3、两手腕部内旋用按劲下翻,掌心朝下,两膝部微曲,两掌按至脐平,然后两掌十指相对,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

4、两掌变拳,腕部外旋上翻,使两拳心向上,右臂屈肘内旋,使右拳由胸口向上,经口前向前上方钻出,拳眼斜向左后方,高及眉齐。

左拳也随之向前钻出至右肘内侧,右肩微向前送,目视前方(图4)。

5、紧接上动,然后左臂内旋,左拳变掌从右肘部翻腕向上,左臂外旋迅速向前劈出,右拳变掌随之向下翻捋,按至腹部,掌心向下,大拇指紧贴肚脐部。

左脚向前蹚进一步,及右脚跟相距两脚半左右。

腰胯下塌,两腿微曲,手脚鼻呈一线,左三体式,目视前方(图5)。

注意要点:手掌向上翻,用劲要绵绵不断。

起式吸气,按下呼气劈掌。

用肘部的沉坠劲,使之合为一体,前劈后捋成收发交替劲。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

形意拳八门打法歌诀注解形意拳打法,素有“八门”之称。

何谓“八门”?即人体头、肩、肘、手、脚、膝、胯与臀尾八个部位是也。

此八个部位,在技击上各有其特殊的用法,实战中又往往是综合运用,互补互。

然对日常练功,尤其是对初学者,还是以分别锻炼为宜下,将此八门打法之歌诀、解释及具体用法,作简明介绍。

歌诀: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

脚踏中门抢地位,便是神仙也难防。

肩打一阴反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

左右全凭盖他意,舒展二字一命亡。

时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

或是裹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

拳打三节不见形,若见形影不为能。

钻横裹拨随机变,手到劲发妙无穷。

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须自然。

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抢步变势难。

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

合身辗转不停势,左拨右转任意行。

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脚蹬。

与人较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地风。

臀打起落不见形,猛虎坐窝藏洞中。

臀尾全凭灵气精,起落二字要分明。

注解俗活说:“蛇无头不行”,又常说:“马首是瞻”、盖头为百骸之主,头顶项领,而躯干四肢乃得随之运动。

头之发劲最大最整,竖项、塌腰、蹬后脚,自顶至腰而至后脚跟,成一条直线.气自涌泉可直贯百会,而浑身之整劲亦自然从百会发出,又直又整。

但头打之前提是身要钻进去,而进身之前提是脚踏中门而人,如蛇吸食,故头打必须占中央.击对方之“中”,方为得法。

但用头打亦颇不易,要以手之拨拦打开门户,以腰之转侧为之钻身,以足之蹬蹚抢占地位,然后才可头一发而成功。

若盲目胃进,也有相当危险,不可不慎重。

肩打为靠打之一种,又叫阴阳膀,肩向里扣为阴,肩尖向外开发劲为阳;发力时一扣一开,力为得力。

将对方胳膊向下捋,顺势进身以肩向前击去,谓之“犸肩靠”拨开对方手臂,束身而进,以肩击对方峋部,谓之“隐身靠”,伏身以肩击对方双臁(即小腿骨).谓之“七寸靠”。

晃腰、紧背、开肩,以两肩递次回击背后靠近之敌,谓之“背身靠”此外如燕子抄水、白蛇抖身等.皆可以用肩打。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

孙氏形意拳(连环拳)

连环拳连环拳也称五行合一,是练完五行拳后的一个综合套路。

一、起式:按规矩步骤站好三体式。

1、先做好标准站立;2、在下蹲同时两手到位,成为标准下蹲(三体式的预备式,注意检查下蹲的高度编者注);3、同时出手出脚,左脚向前迈到标准步幅(即膝盖前端与脚跟后端成垂线),左手向前推,右手在原地向上立起,两手均做到位。

虽然左手左脚都出去了,但身体其他部位与标准下蹲时一样,一点都不走样。

二、拗步右崩拳:和练崩拳时完全一样,先两手攥上拳准备打崩拳;上左脚打右崩拳,右脚马上跟进。

一切要求都和崩拳时完全一样。

三、崩拳收式(青龙出水):由上式的拗步右崩拳开始,撤右脚再撤左脚成标准的剪子步时打出左拳。

动作要求请参见崩拳学崩拳收式一节。

按理讲,你现在应当能完全标准的掌握这个动作,没有再参照前边的理由。

此动作在老拳书中称为青龙出水。

四、顺步右崩拳(黑虎出洞):在上式青龙出水的基础上,左脚努力蹬地使身体前进,右脚也往前迈步。

右脚落地时,打出的右崩拳也正好到位,然后左脚跟进——这是右脚在前边的顺步崩拳。

左脚跟进和以前讲的规矩是一样的,一定注意脚下的两条线:右脚踩在右线上,左脚外展45°,脚后跟的圆切在右线上,两脚相距一拳远。

这个动作的感觉应当是,左脚一蹬,身子一拧,顺步右崩拳就完成了。

所有的规矩都依然如故,如含胸拔背…等等。

这个动作在老拳书上称为黑虎出洞。

五、白鹤亮翅:这个动作是一个组合动作,全身的协调性和连续性都很强。

为了能讲清楚,我把这个动作分解开,分别讲述。

然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以保证动作的规范、协调与连续。

5.1.腹前对拳:这是白鹤亮翅的准备动作。

由上式顺步右崩拳将右拳收回与左拳相对,身体其它部位全都不动。

两拳相对方法是两拳都转成手心朝下,两拳的大指在脐下贴着身子。

两拳食指关节在腹前相接触。

应注意的是右拳往脐下回的同时左拳也在转成手心朝下。

右拳也是一边往回来一边转成拳心朝下。

当右拳到位、右拳食指与左拳食指相碰时,两拳也都正好是手心向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意门秘传八字连环拳形意门中八字功拳法是由“斩截裹挎挑领云顶”八个单项套路组成。

而由此衍生变化的有传统八字连环拳和金刚八字锤外,尚有八字战锤等技法。

但是这些均属于奇门八字功,也就是软八字功。

还有一套正门八字功,也叫硬八字功,这可能只有李存义派形意门才有,其它门派尚未见介绍过。

形意门中素有“五行为体,八字为用,金刚八式易筋洗髓”之说。

过去囿于门户之见,加之师门清规戒律甚严,门内人辈德高艺精尚不传授,外人更是鲜能窥其门径了。

笔者受教于著名武术家恩师陈盛甫教授,复受益于武当名家原金锁老先生,多年来勤加习练,不敢稍有懈怠,虽无大成,但亦获益匪浅。

今值国术昌盛之际,余不揣浅陋,将其整理成文。

预备式:三体式(起势)谱诀:“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易筋易骨加洗髓,脚踩手劈不留情。

”1、上身稍左侧,面朝东南,两脚跟并拢,左脚尖朝前,右脚尖向右撇45度,呈“八”字形,两腿膝盖挺直,含胸收腹,两臂松沉,两手五指并拢贴于两腿侧,头正,项直,下颏微扣,目平视前方(图1)。

2、下肢姿势保持不变。

两手由身体两侧腕部外翻转,并向前上方托起,掌心朝上,两手小指微向上翘,高与鼻平,目视前方(图2)。

3、两手腕部内旋用按劲下翻,掌心朝下,两膝部微曲,两掌按至脐平,然后两掌十指相对,掌心朝下,目视前方(图3)。

4、两掌变拳,腕部外旋上翻,使两拳心向上,右臂屈肘内旋,使右拳由胸口向上,经口前向前上方钻出,拳眼斜向左后方,高与眉齐。

左拳也随之向前钻出至右肘内侧,右肩微向前送,目视前方(图4)。

5、紧接上动,然后左臂内旋,左拳变掌从右肘部翻腕向上,左臂外旋迅速向前劈出,右拳变掌随之向下翻捋,按至腹部,掌心向下,大拇指紧贴肚脐部。

左脚向前蹚进一步,与右脚跟相距两脚半左右。

腰胯下塌,两腿微曲,手脚鼻呈一线,左三体式,目视前方(图5)。

注意要点:手掌向上翻,用劲要绵绵不断。

起式吸气,按下呼气劈掌。

用肘部的沉坠劲,使之合为一体,前劈后捋成收发交替劲。

上体要正直,不俯不仰;两肩要松沉,肘部要下坠;左手虎口圆撑,食指要有向上的挑劲;胸部要略向内含,腰要塌,背要圆;两胯略向后缩,臀部不可外突;呼吸要自然,身体力求稳固。

三体式的具体要求,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形意拳专著,此不赘述。

技法说明:三体式是形意拳入门的最基础桩功之一,也是形意门内丹修为的基础功法,历来备受形意门重视,素有“万法皆源于三体式”之说。

也是形意门在临阵实战交手时的常用开手方法。

此式在形意拳中又称为劈拳,其形似巨斧劈物。

因此,运用要勇猛迅速,势如破竹。

故其在实战中变化非常精妙。

下面,笔者以左三体式为例,兹举几例技法变化供读者诸君赏鉴。

在临阵实战中,若对方以双撞捶击打我胸部时,我立即以双盖掌向下盖扑对方双拳以化解来势,速以右钻拳冲打对方下颏,敌要后退则随之上钻,对其喉或头部钻打。

若敌用手来接,则用前手采带敌之来手,左掌劈击敌侧脑下大动脉;或对敌面部或胸部钻劈,两手合力要猛。

上步的脚可踢敌迎面骨,或踩敌之脚面。

正如拳谱云:“双塌双钻气相连,起吸落呼莫等闲。

易骨易筋加洗髓,脚踩手劈一气得。

”若对方以右顺步拳向我中上盘攻击时,我速起右拳从对方右腕外侧钻起,立即翻腕刁拿对方右腕,并向我右外下侧捋带,来破坏对方重心的同时,疾向前进左步,于对方右前锋腿外侧管套之,迅速以左掌向前劈击对方右面颊,或其脑下大动脉,或劈击其右侧锁骨,均可致敌重创。

若对方以左顺步拳攻我中上盘时,我则立即用右手起钻于对方左腕内侧,翻腕捋扣之,并向我右下侧捋带;疾迈左脚直踩对方中宫。

拳谱云:“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左掌借进步进身之势,疾若闪电般向其头面部或其胸前劈击,使对方受重创败北。

左右势法相同,读者可仔细参阅体悟即可。

一、鹰捉把由三体式始,下肢三体式脚步保持不变,身体稍往前探,双手掌稍向前伸,双手掌心朝左。

然后,两手掌同时由前向右下侧捋采,力达双掌,目视左前方(图6)。

注意要点:双手前伸时,右手腕稍向内旋,左手腕向外旋,双手要有抓物之意;双手向下捋采时,须用寸劲;身稍前倾要保持平衡,以助双手捋采之势。

技击剖析:当对方以右顺步拳攻我胸部或头面部时,我双手捋掳其右手腕和右肘部,立即向我右下侧捋带,破坏对方的重心,拔其根基,迫其倾跌于我右下侧。

此式若加右卷地风,以右腿截打对方右前锋腿则效果更佳。

拳经云:“脚踩正意勿落空,出招好似卷地风;双手捋带似鹰爪,沾实发劲虎夺羊。

”从此式中可体会到“起手鹰捉把,回手抓拿打;出势虎扑羊,回手火烧身”之拳理。

拳经云:“动为作用,静为本体;上下相连,内外合一;静若处子,动似脱兔;手脚齐施,所向披靡。

”二、斩劈手1、紧接上式,左脚由前稍向回撤,然后向右前侧方进步,左脚尖向外摆步,右脚保持不变的同时,左掌由下从右肩处往上往前成反臂掌劈出,掌心斜朝右前方,力达左掌外缘。

右掌稍向下捋带,五指朝前,掌心斜向后,目视左掌前方(图7)。

2、紧接着,身体重心前移,右脚迅速向前迈进,继而快速向前刮踢,高不过膝,脚尖朝外。

左腿支撑身体,呈左独立式的同时,由前动之右掌由下向后,呈向上向前向下抡劈立掌式划圆劈出。

右掌劈至右膝前,掌心向左,力达掌外缘;左掌由左向右附于右肩前,掌心朝右,目视前方(图8)。

3、紧接上动,右脚迅速由前向后于左脚前回绕,并向左前方进步,脚尖外摆的同时,右掌由下向上经左肩处反手斩劈右掌,力达掌外缘,高与眉齐;左掌顺势回落于左腹前,掌心朝下,目视右掌前方(图9)。

注意要点:斩劈手有正斩劈手与反斩劈手之分,但着力部位均在手掌的外缘,左手反斩要快速迅猛;右手正斩要劲雄力沉,势如劈竹。

右脚的刮地风要短促有力,快而不乱。

整个动作要求刚劲雄猛,快速有力。

手法的斩劈,腿法的刮踢,步法的摆进,手脚要相辅相合,配合巧妙,协调一致,一气呵成方为妙。

技击剖析:形意门的斩劈手与八卦门的风雷劈掌有异曲同工之妙,俱在“束展”二字上下功夫。

在临阵实战中,我双手捋采住对方手臂后,迅速向我右下侧捋带,破坏对方的重心,对方必极力回挣以求稳固其重心,我则顺其势借其力,双手往前顺势一送,将对方送出。

若对方反击时,也可以进步以左斩劈手,反掌劈击对方的头面部或其肩部之肩井穴。

而右脚顺势向前刮踢对方前锋腿的迎面骨。

对方必急撤步招架,我则用左手顺势拨其臂,立即上右步直踩其中宫。

拳经云:“脚踩中门夺地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再抡圆右臂,以右掌从上向下猛劈对方肩井穴,并迅速以掌外缘寸劲塌打对方的云门、璇玑二穴。

此即形意门中秘不外传的“一掌应三穴”手法。

或上用斩劈手攻敌上部以扰乱对方视线,下用卷地风刮踢对方的前锋腿,上惊下取,上下效征,敌自败无疑。

拳经云:“踏踩莫有形,有形都是空;劈砍莫带势,带势招不成。

”所谓“起如蛰龙升天,踏如霹雳击地;起打、踩踏如水之翻浪,汹涌向前,势不可挡”。

三、横截紧接上式,右手外旋,右掌捋扣由掌变拳收于右腰间,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跟进半步,身体向右旋转,下体呈左三体式的同时,左掌变拳借左脚进步拧腰转胯之势,迅速由右臂内向左前方横肘截出,拳心朝下,高与胸平齐,力达左小臂外侧,目视左前方(图1O)。

注意要点:右掌变拳回收,左掌变拳向前横肘截击,须与左脚向前上步及拧腰转胯相互配合一致,一动齐动,连贯协调,手脚齐到,快速有力。

周身上下一体,一枝动百枝齐摇。

刁手回扣握拳要卷紧,拳紧气力增;进步横肘势要威,势威气力加。

技击剖析:此式主要表现了形意门拿打跌摔相合之法。

其一,当我用右斩劈手反背劈击对方时,对方用右手向上托架,随之准备后撤以避我连击。

我右手迅速内旋腕捋拿对方的右小臂或腕部,并向我右侧方捋带的同时,立即进左脚直踏对方中宫,屈左肘向前截打对方胸部或咽喉。

其二,当对方用左臂往上格挡的同时,出右拳攻我中上盘时,我右手顺势回落,向内搂拿对方右小臂,并向我右下侧搂带使其重心前移。

对方必欲回挣以稳固重心,我则顺势进左步走偏门,屈左肘向前截打其胸部的同时,配合左转体,借拧腰转胯之力将其击倒。

亦可用左反背捶甩打对方的面门,使其败跌。

拳经云:“动时似崩墙倒,落时如树生根:蓄劲似弯弓,展劲如放箭。

手肘合一体,挑撞定成功。

手缠肘撞力要猛,个中神妙仔细演;步到身到一起到,就是铜墙也推到。

”四、退步裹肘1、紧接上式,左脚向后退步,右脚亦随之向后撤步,下体仍保持三体式。

左臂外旋经胸前收回抱拳于左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右手握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左,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右小臂内侧,拳心朝内,高与口平,目视前方(图11)。

2、紧接上动,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随之后撤,下体仍保持三体式。

右拳顺势向左向下回落抱拳于右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左手握拳由下向左向上向右,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左肘前臂内侧,拳心朝内,高与口平,目视前方(图12)。

3、紧接上动,左脚向后退一步,下体仍呈三体式,左拳顺势经胸前回落抱于腰间,拳心朝上,同时,右手握拳由下向右向上向左,经脸前屈肘划一立圆裹肘,力达右小臂内侧,拳心朝内,目视前方(图13)。

4、紧接上动,右脚随之向前迈进一步,左脚跟进,左转体屈膝下蹲呈马步的同时,左手握拳由下向右经右臂外侧向上穿臂,挑架于头顶左上侧。

右臂屈肘从左臂内侧迅速向右前方顶出,高与肩平,拳心向下,力达右肘尖,目视右肘前上方(图14)。

注意要点:退步裹肘速度要快而不乱,手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干净利落,发力干脆,力达肘之外侧,两肘划圆,劲力雄浑,不可僵滞呆板。

挑架顶肘要快速有力,劲猛势雄,身步合一,手到脚到,可借拧腰转胯之力顺势顶打。

歌诀曰:“左右洗脸化气力,扭腰转跨不止息;内顺外逆朝回捋,当心一肘敌归阴。

”技击剖析:此式乃形意门中顾打相合之术的妙用。

退步裹肘应用时,既可用于顾,又可用于打。

若对方快速凶猛地连续攻我中上部时,我可用退步裹肘式连顾之。

若对方出拳攻我上中盘时,可用右手顾之并顺势翻腕捋带破坏其重心,起左肘由左向右截击对方肘部,此亦谓之截肘。

是谓顾中有打,打中有顾之技法。

后一动挑架顶肘技法更明显属顾打相合之法。

无论对方出右拳还是左拳攻打我中上盘,速用左臂向上挑架,上领其臂,以拔其根基,进右步走偏门或踩中门,右肘可顶打对方胸部或肋部。

亦可变成用右拳向前向上钻打对方头部或胸部,使其败北。

拳经所谓“手到脚也到,打人如拔草”,速度要快,劲力要猛,肘如弹簧。

拳经又云:“肘打如同石投井,虽有铁网也难顶;进身上绕顺敌劲,手起肘至定成功。

”所谓“拳打上风,脚踩中门;肘裹肘撞,所向无敌”。

学此技者,当仔细体悟其中的神妙。

五、挎打1、紧接上式,右脚稍向前进步,右转体,左脚随之跟步呈右三体式的同时,左拳由右上方向下按压,收回至腹前的同时,右手握拳从左手内侧自下而上向右前方盖拳,拳心朝上,目视右拳前方(图1 5)。

2、紧接上动,右拳自前向左向下裹压,拳心朝下,待收至右腰侧时拳心朝上。

左拳亦随之由右拳内侧向前上方钻出,拳心朝上,同时,右转体,速提左脚,脚内侧朝外,呈狸猫上树式,目视左拳前方(图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