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1)
11 内分泌系统

(2)嗜碱性细胞:10%,有嗜碱性颗粒,分 泌促甲状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促性腺激:50%,小,胞质淡,界限 不清,大部分有细小的分泌颗粒
2. 中间部
※构成:嗜碱性细胞、胶质滤泡 ※功能:分泌黑素细胞刺激素 ( MSH,鱼、 两栖类)
(二)电镜结构
1.滤泡上皮细胞 游离面:有微绒毛 胞质:粗面内质网发达,线粒体、溶酶体较 多,核上区有高尔基体。 2.滤泡旁细胞:顶部有分泌颗粒
甲状腺素的形成过程
摄取→碘离子
过氧化物酶 粗面内质网 合成
活化碘
碘化
氨基酸
甲状腺球蛋白前体 甲状腺球蛋白
高尔基体 加糖、浓缩
分泌颗粒
滤泡腔 排放、储存
3.结节部
※构成:嫌色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
(二)神经垂体
组成: (1)无髓神经纤维:视上核、室旁核神经 内分泌细胞的轴突形成的下丘脑神经垂 体束。 赫令体:视上核、室旁核分泌的加压素 (抗利尿激素)、催产素沿途聚集成团, 大小不等,嗜酸性。 (2)垂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三)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概念:
激素: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靶细胞(器官):激素作用的细胞或器官 旁分泌:激素直接作用于邻近细胞
※组成:
1.内分泌腺
2.内分泌细胞 群体---胰岛、睾丸间质细胞、
黄体和卵泡细胞
※分类:
散在---胃肠、呼吸、泌尿、 生殖、中枢神经
1.含氮激素细胞
2.类固醇激素细胞
两类细胞的结构特点
含氮激素细胞: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 体发达,有分泌颗粒 类固醇激素细胞:滑面内质网、线粒体发 达,大量脂类小泡,无分泌颗粒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动物模型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55
病理变化
光镜—以滤泡增生为主 要特征。滤泡大小不等, 以小型居多。上皮增生 呈高柱状,滤泡腔内胶 质稀薄,周边胶质出现 大小不一的上皮细胞吸 收空泡。间质血管丰富、 充血,淋巴细胞增生
2019/11/4
约1/3有突眼,又 称突眼性甲状腺肿。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53
甲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遗传 精神 自身免疫相关 甲亢病人血中球蛋白增
高,并有多种抗甲状腺抗体,如甲状腺 刺激抗体(作用于TSH受体),且常与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并存。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54
甲亢的病理变化
吉林大学药学院
2
内 分 泌 系 统 的 作 用 示 意 图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3
当各种原因引起内分泌腺激素分泌不足 时,由于下丘脑—垂体—靶器官之间的 调节机制,通常可使体内激素水平保持 在正常范围。
当超过机体调节能力或调节机制异常时, 机体激素水平失衡,激素分泌增多或减 少,导致功能亢进或减退,使相应的靶 组织或器官增生、肥大或萎缩。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6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靶细 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代 谢障碍,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糖 尿,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是全球 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占世界人 口的3%。
2019/11/4
吉林大学药学院
63
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是多饮、多尿、多 食和体重减少(三 多一少)。
第10章 内分泌系统

第10章内分泌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分泌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A.胞质内含丰富的脂滴B.胞质内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C.胞质内有膜被的分泌颗粒D.胞质内含丰富的滑面内质网E.以上都是2.内分泌系统不包括A.甲状腺B.甲状旁腺C.肾上腺D.胸腺E.松果体3 关于甲状腺滤泡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滤泡大小不一B.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贮于滤泡腔内C.滤泡上皮有的为单层有的为复层D.上皮细胞内粗面内质网丰富E.上皮内可夹有滤泡旁细胞4甲状腺球蛋白的碘化发生于A.滤泡上皮细胞内B.滤泡上皮细胞膜C.滤泡腔内D.滤泡上皮细胞间E. 滤泡旁细胞5 甲状腺滤泡腔内的胶状物是A.粘蛋白B.脂蛋白C.氨基酸D.甲状腺激素E.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6甲状腺激素是指A.甲状腺球蛋白前体B.甲状腺球蛋白C.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D.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E.滤泡中胶质7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激素A.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升高B.作用于破骨细胞,使血钙下降C.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升高D.作用于成骨细胞,使血钙下降E.作用于骨细胞,促进钙吸收8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A.胞质内有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基底面释放B.胞质内有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顶部释放C.胞质内无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基底面释放D.胞质内无嗜银颗粒,分泌物由细胞顶部释放E.胞质内无嗜银颗粒,细胞分解为分泌物排出9关于甲状旁腺的嗜酸性细胞以下哪项正确A.数量比主细胞多B.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C.含线粒体多D.有分泌颗粒E.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血钙含量10 呆小症是由于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 儿童期甲状腺旁腺素分泌不足11 侏儒症是由于A.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B.儿童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C.成人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D.成人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E.以上都不对12人体内调节血钙浓度的两种内分泌细胞是A.甲状旁腺主细胞与滤泡旁细胞B.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和胰岛D.细胞C.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与滤泡旁细胞D.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与甲状旁腺主细胞E.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与甲状旁腺主细胞13 肾上腺皮质的三个带由浅至深依次为A.球状带,网状带,束状带B.束状带,球状带,网状带C.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D.网状带,球状带,束状带E.束状带,网状带,球状带14关于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哪项最正确A.分泌盐皮质激素B.位于被膜下C.腺细胞聚集成球形D.分泌激素调节水盐代谢E.以上都对15关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哪项正确A.位于皮质最内层B.分泌糖皮质激素C.腺细胞呈嗜碱性D.腺细胞为椎形E.有交感神经节细胞16关于肾上腺髓质,哪项错误A.主要由嗜铬细胞组成B.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C.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髓质细胞的激素生成无影响D.肾上腺素细胞多于去甲肾上腺素细胞E.有中央静脉17肾上腺中分泌性激素的细胞位于A.髓质B.皮质束状带C.皮质网状带D.皮质球状带E.被膜18 甲状旁腺激素能促进下列哪种细胞的功能活动A.成骨细胞B.骨细胞和破骨细胞C.软骨细胞D.间充质细胞E骨细胞和破骨细胞19 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浅淡或呈泡沫状是由于A.滑面内质网发达B.含脂滴较多C.含线粒体较多D.含空泡较多E.含溶酶体较多20 关于垂体的中间部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比远侧部小,比神经部大B.属神经垂体C.无分泌细胞D.有神经胶质细胞E.有滤泡21 腺垂体分为A.前叶和后叶B.前叶,结节部,漏斗部C.远侧部,结节部,中间部D.远侧部和中间部E.远侧部和结节部22腺垂体的嗜碱性细胞分泌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催乳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D.催产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E.催乳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23远侧部腺细胞的分泌功能受下列哪种激素的调节A.下丘脑弓状核分泌的激素B.下丘脑视上核分泌的激素C.神经部分泌的激素D.下丘脑室旁核分泌的激素E.松果体分泌的激素24关于垂体神经部,哪项正确A.分泌生长激素和催产素B.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C.合成和分泌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D.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其分泌活动E.合成和分泌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25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合成于A.远侧部B.垂体神经部C.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D.下丘脑弓状核E.中间部26 腺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A.催乳激素,催产素B.催乳素,生长激素C.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E.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27 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A.体积均比嫌色细胞大B.数量均比嫌色细胞少C.着色均比嫌色细胞深D.含分泌颗粒均比嫌色细胞多E.以上都对28赫令体是A.弓状核细胞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B.视上核和室旁核细胞的分泌颗粒聚集的团块C.垂体细胞的分泌物形成的团块D.结缔组织钙化形成的团块E.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分泌颗粒29 黑素细胞刺激素是由垂体的何处分泌的A.远侧部B.结节部C.中间部D.神经部E.漏斗30肢端肥大症起因是A.下丘脑室旁核分泌过多B.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过多C.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过多D.垂体嫌色细胞增殖过多E.甲状腺素分泌过多31 垂体细胞是一种A.神经胶质细胞B.神经元C.内分泌细胞D.结缔组织细胞E.色素细胞32 有关垂体漏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有大量无髓神经纤维B.有神经元胞体C.可见赫令体D.垂体第一级毛细血管网分布于此E.与下丘脑相连33 垂体门脉系统的第二级毛细血管分布在A.神经部B.漏斗C.结节部D.远侧部E.中间部(二)判断题1 分泌含氮激素的细胞胞质内有分泌颗粒,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内无分泌颗粒。
第十章 内分泌 一、选择题

第十章内分泌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激素是神经激素A 抗利尿激素B 肾上腺素C 促甲状腺激素D 催乳素E 甲状腺激素2 下列物质中属于肽类激素的是A GHB PRLC FSHD GnRHE TSH3 下列激素中化学性质属于糖蛋白的是A GHB PRLC 胰岛素 FPTH E TSH4 下列激素中不属于糖蛋白的是A TSHB GHC LHD FSHE hCG5 下列激素中化学性质属于类固醇的是A 皮质酮B 醛固酮C 睾酮D 雌二醇E 1,25-( OH)2-VD36 下列物质中属于胺类激素是A 甲状腺激素B 糖皮质激素C 前列腺素D 生长素E 催产素7 体内激素含量甚微但作用显著的原因是A 激素的相对特异性B 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C 激素间的协同作用D 激素的允许作用E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8 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跨膜转运方式是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运输D 继发行主动运输E 出胞9 下列哪种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以cAMP为第二信使A 皮质醇B 甲状激素C 睾酮D 肾上腺素 E胰岛素10 第二信使cAMP在细胞内促进蛋白质磷酸化的酶是A PLCB PKA CPKCD PKGE PDE11 以DG和IP3为第二信使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的膜效应器酶是A 腺苷酸环化酶B 磷酸二酯酶C 蛋白激酶AD 蛋白激酶CE 磷脂酶C12 第二信使DG与IP3在细胞内促进蛋白质磷酸化的酶是A PLCB PKAC PKCD PKGE PDE13 在激素的膜受体与膜效应器酶之间起耦联作用的调节蛋白是A PKAB G-蛋白C PKCD PKGE PLC14 下列哪一种激素的受体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A 胰岛素受体B 皮质醇受体C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D 雌激素受体E 甲状腺激素受体15 下列哪种激素的受体属于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 甲状旁腺激素受体B 胰岛素受体C 生长素受体D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16 下列哪种激素是下丘脑调节肽A FSHB LHC ACTHD TSHE TRH17 能促进LH和FSH释放的下丘脑调节肽是A TRHB GnRHC GHRHD CRHE PRF18 下列哪种神经递质在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调节中起重要作用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γ-氨基丁酸D 甘氨酸E 谷氨酸19 下列哪种状态下GH分泌明显增加A 觉醒B 轻微运动C 进餐D 慢波睡眠E 异相睡眠20 影响细胞膜GH 受体数量最重要的激素是A 生长素B 雌激素C 雄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 胰岛素21下列哪种疾病时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明显降低A 肢端肥大症B 巨人症C 侏儒症D 呆小症E 糖尿病22 下列哪种疾病时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含量明显增高A 侏儒症B 呆小症C 佝偻症D 肢端肥大症E 阿狄森病23 血浆中能高度特异性结合GH的蛋白质是A CBGB GHBPC ABPD TBGE 白蛋白24 下列各项中,对GH分泌刺激作用最强的是A 血中氨基酸增多 B血中脂肪酸增多 C 睡眠D 运动E 低血糖25 GH 受体有缺陷的侏儒症患者的血浆中A 高亲和力GHBP含量增多B 高亲和力GHBP缺乏C 高亲和力GHBP含量正常D 低亲和力GHBP含量降低E 低亲和力GHBP缺乏26 GH 分泌过多的患者将出现A 尿氮增加 B血糖过高并可产生糖尿C 血中脂肪酸含量减少D 组织脂肪增加E血中生长素介质含量减少27 人幼年时期缺乏下列哪种激素可导致侏儒症A T3B 1,25-(OH)2-VD3C GHD PRLE 皮质醇28 化学结构与生长素近似,并具有弱生长素作用的激素是A 催产素B 催乳素C 促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皮质激素 E 胰岛素29 除促黑激素外,具有微弱促进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作用的激素是A GHB PRLC ACTHD FSHE TSH30 下列哪种情况下垂体可大量分泌PRLA 青春期B 妊娠期C 运动D 授乳时婴儿吸吮乳头E 进食31 可促进女性青春期乳腺发育的主要激素是A 催乳素B 生长素C 甲状腺激素D 雌激素E 皮质醇32 可抑制腺垂体PRL分泌的神经递质是A 去甲肾上腺素B 乙酰胆碱C 甘氨酸D 5-羟色胺E 雄激素33 具有抑制PRL对乳腺泌乳作用的激素是A 大量雌激素B 糖皮质激素C 盐皮质激素D 甲状腺激素E 雄激素34 催产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A 神经垂体B 腺垂体C 下丘脑视上核D 下丘脑室旁核E 下丘脑视前区35 主要由下丘脑视上核合成的激素是A ADHB OXTC TRHD GnRHE CRH36 人血管升压素分子上第8位氨基酸是A 精氨酸B 酪氨酸C 甘氨酸D 谷氨酸 E亮氨酸37下列关于人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化学结构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第3位氨基酸不同 B第3位与第8位氨基酸不同C 只有第8位氨基酸不同D 第8位与第9位氨基酸不同E 第2位和第9位氨基酸不同38 在射乳反射中,除催乳素外,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也增加A GnRHB PRLC LHD FSHE GH39 下列哪种情况下,ADH 的分泌减少A 大出血B 大量出汗 C严重呕吐或腹泻D 大量饮清水E 血糖浓度升高40 调节ADH释放最敏感的感受器是A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B 心房和肺血管的容量感受器C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D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E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41 ADH 分泌减少时出现A 尿比重增加 B尿量增多C 尿颜色加重 D 蛋白尿 E糖尿42 甲状腺含碘量占全身总碘量的A 50%B 60%C 70%D 80%E 90%43 I-从血液中转运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内的方式是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 继发性主动运输D 被动转运E 入胞44 下列哪种酶在TSH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A 脱碘酶 B蛋白水解酶 C过氧化酶D腺苷酸化环化酶 E 磷脂酶C45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关键酶TPO在甲状腺腺泡的哪一部分分布最多A 腺泡腔B 腺泡上皮细胞溶酶体内C 腺泡上皮细胞核糖体内D 腺泡上皮细胞高尔基体内E 腺泡上皮细胞顶缘的微绒毛处46 在一个甲状腺球蛋白分子上T4与T3之比为A 5:1B 10:1C 20:1D 30:1E 40:147 下列哪种酪氨酸的碘化物在血中含量最多A T3B T4C rT3D MITE DIT48 下列哪种激素合成后储存于细胞外,而且储存量最大A 肾上腺素 B甲状腺素 C 胰岛素 D 皮质醇 E 生长素49 T3比T4的生物活性大约强几倍A 2倍B 3倍C 5倍D 7倍E 9倍50 正常情况下,储存于腺泡腔内的甲状腺激素可供机体利用几天A 5-10天B 10-20天C 20-30天D 50-120天E 150-200天51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血浆蛋白主要是A CBGB GHBPC ABPD TBPE 白蛋白52 下列关于血中rT3来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绝大部分由甲状腺分泌B 绝大部分在组织由T4脱碘而来C 在组织由T3转化而来D 绝大部分在甲状腺泡上皮内由T4 脱碘而来E 在血中由T4转化而来53 下列关于血中T3来源的描述,正确的是A 大部分在组织由T4脱碘而来B 大部分由甲状腺分泌C 大部分在甲状腺泡上皮内由T4 脱碘而来D 在组织由rT3转化而来E 在血中由T4转化而来54 在胚胎期对脑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A 生长素B 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D 糖皮质激素 E绒毛膜生长素55 甲状腺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下列哪个信息途径而产生的A cAMP-PKA系统B IP3/DG-PKC系统C cGMP-PKG 系统D PG 的介导E 进入核内调控DNA转录56 对TSH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的下丘脑调节肽是A TRHB CRHC GnRHD GHRHE PRF57 寒冷刺激的信息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后,通过下列哪种递质促进TRH和TSH 的释放A NEB AChC GABAD DAE 5-HT58 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TSH分泌的反馈抑制作用出现较慢,其原因是A T4须先转化为T3B 须先作用于下丘脑促垂体区C 激素须从接合型变为游离型D 须先刺激垂体产生一种抑制性蛋白E 须先释放生长抑素59 应激时TSH释放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 生长抑素释放较多,TRH的合成与释放受抑B T4与T3对腺垂体分泌TSH的抑制作用加强C 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减弱D 生长素对TSH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强E 糖皮质激素对TSH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强60 甲状腺具有适应碘的供应变化而改变摄碘与合成甲状腺激素的能力,这种调节称为A 长反馈抑制B 短反馈调节 C超短反馈调节D 自身调节E 神经调节61在胚胎期缺碘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儿童可出现A 阿狄森病B 侏儒症C 肢端肥大症 D呆小症 E 佝偻症62 治疗呆小症应在出生后多长时间内补充甲状腺激素才能有效奏效A 3个月以前B 6个月左右C 8个月左右D 10个月左右E 12个月左右63 硫氧嘧啶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这是由于它能A 抑制甲状腺腺泡上皮细胞中的TPO活性B 抑制肠吸收碘C 抑制甲状腺的聚碘作用D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E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灭活64能升高血钙水平的激素是A CTB PTHC TSHD ACTHE CRH65 大剂量的降钙素能在15min 内引起血钙降低,其原因是A 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B 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减弱溶骨过程C 刺激成骨细胞活动,增强成骨过程D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E 肠对钙的吸收减少66 在PTH作用后几分钟内引起血钙升高,其原因是A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B促进骨液中的钙转运至血液中C 刺激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钙释放D 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减少骨钙沉积E 抑制1,25-(OH)2-VD3的生成,减少肠对钙的吸收67 66 在PTH作用后12-14h内引起血钙升高,其原因是A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B促进骨液中的钙转运至血液中C 刺激破骨细胞活动,增强骨钙释放D 抑制成骨细胞活动,减少骨钙沉积E 抑制1,25-(OH)2-VD3的生成,减少肠对钙的吸收68 影响PTH分泌最重要因素是A 血磷浓度B 血Ca2+浓度C 血Mg2+浓度D 儿茶酚胺血浓度E 前列腺素血浓度69 25-OH-VD3转化为1,25-(OH)2-VD3是在下列哪个器官进行的A 肝B 肾C 肠D 骨E 皮肤70 下列哪种胆固醇类物质是调节钙磷代谢的主要活性形式A 25-OH-VD3B 1,25-(OH)2-VD3C 24,25-(OH)2-VD3 D1,24,25-(OH)3-VD3E 24-O-1,25-(OH)2-VD371 由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是A 皮质醇B 皮质酮C 醛固酮D 脱氧皮质酮E 脱氢表雄酮72 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是A 醛固酮B 脱氢表雄酮 C雌二醇 D 皮质醇 E 脱氧皮质酮73 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是A 皮质酮B 醛固酮C 脱氢表雄酮D 雌二醇E 皮质醇74 正常情况下,下列哪种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分解A 糖皮质激素B 生长素C 胰岛素D 甲状腺激素E 雄激素75 对糖代谢最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A 皮质醇B 醛固酮C 皮质酮D 脱氧皮质酮E 可的松76 保纳排钾作用最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是A 皮质醇B 醛固酮C 皮质醇D 脱氧皮质酮E 可的松77 下列关于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使红细胞减少B 使血小板减少 C使中性粒细胞减少D 使淋巴细胞减少E 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78 能与糖皮质激素结合的血浆蛋白质主要是A CBGB GHBPC ABPD TBG E白蛋白79 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醛固酮A 血管紧张素ⅠB 血管紧张素原C 血管紧张素ⅢD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 肾素80 皮质醇在尿中排出的主要代谢产物是A 双氢皮质醇B 皮质酮C 17-氧类固醇D 皮五醇E 四氢皮质醇81 女子尿中17-氧类固醇主要是哪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A 雌二醇 B皮质酮 C 醛固酮 D 脱氧皮质酮 E 脱氢表雄酮82 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应急反应的系统是A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B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统C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 D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E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83 机体受到刺激而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A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B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C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系D 下丘脑-腺垂体-性腺系统E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84 能促进ACTH释放的下丘脑调节肽是A TRHB GnRHC GHRHD CRHE PRF85 长期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肾上腺萎缩,其原因是A 直接使束状带与网状带细胞凋亡B 负反馈抑制腺垂体分泌ACTHC 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蛋白质分解D 抑制肾上腺皮质细胞蛋白质分解E 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脂肪分解86 长期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A 血中CRH含量增加B 血中ACTH含量降低C 血中TSH含量降低D 血中GH含量降低E 血中PRL含量降低87 切除动物的腺垂体后,发生萎缩的肾上腺皮质部分是A 束状带和网状带B 球状带C 球状带和网状带D 束状带,球状带和网状带E 束状带和球状带88 肾上腺髓质合成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比例为A 2:1B 4:1 C6:1 D 8:1 E 10:189 肾上腺髓质能合成大量的肾上腺素的原因是嗜铬细胞存在A 儿茶酚-O-位甲基转化酶B 酪氨酸羟化酶C 多巴脱羧酶D 多巴胺β-羟化酶E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90 下列内分泌腺中,内分泌功能性活动主要受交感神经调节的是A 胰岛B 甲状腺C 肾上腺髓质D 腺垂体E 性腺91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纤维是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交感胆碱能节后纤维C交感肾上腺素能节后纤维 D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E副交感胆碱能节后纤维92 交感神经兴奋时血糖浓度迅速升高,这是由于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A 胰高血糖素B 生长素 C肾上腺素D 糖皮质激素E 甲状腺激素93 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占胰岛细胞总数的A <1%B 5%C 20%D 60%E 75%94 下列哪种激素原经水解形成激素与连接肽(C肽)一同被分泌入血液中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 胰岛素 C胰高血糖素 D 胰多肽 E生长素95 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A皮质醇 B 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生长素 E 甲状腺激素96 下列哪种激素受体和激素结合后通过受体上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而引起跨膜信息传递A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B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C 促卵泡激素受体D 胰岛素受体E 肾上腺素受体97 胰岛素受体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结构域位于受体的哪一部分A α亚单位的N端B β亚单位N端膜外部分C β亚单位的中间跨膜部分D β亚单位C端膜内部分E α亚单位的C端98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 血中氨基酸浓度 B血糖浓度 C 血中脂肪酸浓度D 乙酰胆碱E 胰高血糖素99 下列哪种激素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最强A 生长抑素B 糖皮质激素C 抑胃肽D 甲状腺激素 E生长素100调节胰高血糖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 血糖浓度B 血中氨基酸浓度C 胰岛素分泌量D 生长抑素分泌量 E生长素分泌量101胰高血糖浓度能直接影响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A 胰岛素 B生长素 C糖皮质激素D 甲状腺激素 E肾上腺素102 胰高血糖对糖代谢作用的靶器官是A 肌肉B 小肠C 肝D 大脑 E肾103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的作用是通过下列哪种信息传递途径实现的A cAMP-PKA B cGMP-PKG C IP3/DG-PKCD 膜受体-PTKE 核受体-DNA转录104能抑制胰岛素分泌的激素是A 生长抑素B 生长素C 抑胃肽 D皮质醇 E 胰高血糖素105 能直接抑制胰岛素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的生长抑素主要来源于A 下丘脑 B 胰岛 C 胃 D 小肠 E结肠106蛋白餐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其原因是A 促进胰岛素释放而使血糖降低B 小肠对糖的吸收减少而血糖降低C 小肠吸收较多的氨基酸而致血中氨基酸增多D 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而致血糖降低E 生长素分泌减少而致血糖降低107 褪黑素的化学性质是A 胺类B 肽类C 蛋白质D 类固醇E 脂肪酸衍生物108 褪黑素是由下列哪种内分泌细胞分泌的A 甲状腺C细胞B 胰岛PP细胞C 松果体细胞D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E 下丘脑神经细胞109 褪黑素对下列哪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 甲状腺B 肾上腺C 腺垂体D 性腺 E胰岛110下列哪种激素具有促进睡眠的作用A 胰岛素B 生长素C 皮质醇D 褪黑素E 催乳素111控制褪黑素分泌呈昼夜节律变化的中枢位于A 丘脑前核B 丘脑枕核C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D下丘脑视上核 E 下丘脑室旁核112PG属于下列哪哪类物质A 胺类B 肽类C 蛋白质D 固醇类E 脂肪酸衍生物113 花生四烯酸是经过下列哪种酶的催化而逐步转变为各类PG的A磷脂酶A2 B 环氧化酶 C 前列腺环素合成酶D 异构酶E 还原酶114下列哪种前列腺素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血管作用A PGF 2αB PGE 2C PGI2D PGD 2E TXA 2115下列哪种前列腺素类物质具有很强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A PGF 2αB PGE 2C PGI2D PGD 2E TXA 2二、名词解释1 guanine nucleotide-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 ,G-protein2 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 ,HPR3 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4 growth hormone release-inhibiting hormone ,GHRIH5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6 growth hormone,GH7 somatomedin,SM8 antidiuretic hormone,ADH9 thyroxin, T410 thyroxine-binding globulin,TBG11 parathyroid hormone ,PTH12 cortisol13 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CBG14 aldosterone15 epinephrine ,E16 insulin17 glucagon18 melataonin ,MT19 prostaglandin,PG20 permissive action三、问答题1 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组织学内分泌系统(1)脑垂体、下丘脑、松果体

组织学内分泌系统(1)脑垂体、下丘脑、松果体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旁分泌(Paracrine)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滤泡状;无导管;毛细血管丰富激素分类:化学性质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
分泌含氮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有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及有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含为固醇激素:分泌类固醇类激素的细胞超微结构特点是:线粒体较多,嵴呈管状;胞质内有较多的脂滴激素作用的器官或器官的细胞称靶器官或靶细胞。
靶细胞上有激素结合的受体含氮激素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类固醇激素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一、脑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体积5*10*10mm,重0.5g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腺垂体:来自胚胎口凹的外胚层上皮。
分远侧部、中间部和结节部三部分。
远侧部最大,中间部位于远侧部与神经部之间;结节部围在神经垂体的漏斗周围。
远侧部又称前叶神经垂体:来自间脑底部的神经外胚层向腹侧突出的神经垂体芽发育而成。
分神经部和漏斗部两部分。
漏斗与下丘脑相连。
神经部和腺垂体的中间部合称后叶(一)腺垂体1 远侧部(Pars distalis)腺细胞排列成团索状,少数围成小滤泡。
细胞间有否定的窦状毛细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类:HE染色,腺细胞的嗜色性,分为嗜色细胞和嫌色细胞,嗜色细胞(Chromophil cell)又分为嗜酸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1)嗜酸性细胞数量较多形态: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4~19微米;胞质含嗜酸性颗粒(较大)分类:电镜下①生长激素细胞(Somatotroph,STH cell):数量较多,电镜下,胞质含电子密度高的分泌颗粒。
功能:合成和释放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Somatotropin,GH),促进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尤其刺激骺软骨生长,使骨增长幼年时期,GH分泌不足致垂体侏儒症;分泌过多引进巨人症,成人肢端肥大症②催产激素细胞(Mammotroph,prolactin cell):男女均有,男性较多。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人体解剖学第十章-内分泌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其分泌物称为内分泌腺又称腺内分泌系统分为1. 和。
组成。
叶和连接它们的甲状腺由、 2. 3.垂体分为和两部分。
4.胰岛分泌的激素称为,主要调节 _浓度。
5.肾上腺位于的内上方,左肾上腺近似_ ,右肾上腺近似。
二、判断改错题1.一种激素通常只作用于某种特定的细胞或组织,即靶细胞或靶组织,才能实现其功能。
2.甲状腺分左、右两个侧叶和峡,甲状腺峡位于第2-6气管软骨环前方。
3.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内层为纤维囊,外层为甲状腺鞘。
4.胸腺只是一个淋巴器官。
5.甲状旁腺的功能是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三、选择题1.内分泌腺( )A.分泌物称为激素B.分泌物由导管排出C.血供比较贫乏D.又叫有管腺E.无上述情况2.甲状旁腺( )A.是一对豌豆大小的腺体B.隐藏于甲状腺侧叶上极背面的甲状腺实质中C.一般是两对棕黄色椭圆形的小腺体D.附着于甲状软骨中部的两侧E.无上述情况3.下列甲状腺的描述中,哪一一项是错误的?()A.甲状腺分两个侧叶和一个峡部B.分泌的激素叫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表面有两层被膜C.D.甲状腺峡多位于第2~4气管软骨环前方E.吞咽时,甲状腺不能随喉上、下移动4.右肾上腺呈( )A.三角形B.半月形C.卵圆形D.楔形E.以上都不是5.对垂体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垂体为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B.它可分泌多种激素,调控其他许多内分泌腺C.位于颅底蝶鞍垂体窝内D.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E.分泌的生长激素主要是调节新陈代谢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endocrine organ? ()A. HypophysisB. Thyroid glandC. Parotid glandD. Pineal bodyE. Ovary7. The thymus is located in the ( )A. root of the neckB. superior mediastinumC. anterior mediastinumD. middle mediastinumE. posterior mediastinum型题】【B 垂体A. B.甲状腺甲状旁腺C.E.胸腺1.可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其他许多内分泌腺的是()2.成年后可部分钙化形成钙斑的是( )【X型题】1.下列哪些是内分泌器官?()A.甲状旁腺B.胸腺C.松果体D.垂体E.卵巢2.垂体()A.位于颅中窝,是不成对的腺体B.借漏斗连于下丘脑C.可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D.发生肿瘤时可压迫视交叉E.可分泌多种激素3.松果体( )A.位于第三脑室顶的后部B.儿童时较发达,成年后可部分钙化C.常可在X线片上见到D.具有抑制性成熟的作用E.为一椭圆形小体4. The pancreas()A. is an endocrine organB. is an exocrine organC. secrets digestive enzymesD. secrets glucagonsE. secrets insulin四、名词解释1.激素2.甲状腺悬韧带3.固有内分泌系统4.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5.甲状腺鞘五、问答题1.试述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生理学:第十章_内分泌

第十章内分泌第一节内分泌与激素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I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激素递送信息的主要方式有:①远距分泌;②旁分泌;③自分泌;④神经分泌;⑤腔分泌。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发挥调节作用,其作用可大致归纳为:①整合机体稳态;②调节新陈代谢;③维持生长发育;④维持生殖过程。
二、激素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胺类、多肽和蛋白类以及脂类激素三类。
三、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1.靶细胞的激素受体:可分为膜受体和胞内受体。
激素对靶细胞的作用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
2.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认为,①激素作为"第一信使”,与靶细胞上特异的膜受体结合;②激素与受体结合,激活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③在Mg2+ 存在的条件下,腺苷酸环化酶催化三磷酸腺苷(ATP)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④CAMP 作为“第二信使”,激活依赖CAMP 的蛋白激酶等功能蛋白质,最终引起生物效应。
3.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认为,①激素进入细胞后,先与胞质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受体蛋白发生构型变化,使激素-胞质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细胞核内的能力;②复合物与核受体结合,转变为激素-核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转录和表达。
4.激素作用的终止:激素的调节效应只有及时终止,才能保证靶细胞不断接受新信息,适时产生精确的调节功能。
激素作用的终止是许多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①完善的激素分泌调节系统使内分泌细胞能适时终止分泌激素;②通过控制细胞内某些酶活性的增强;③激素被靶细胞内吞处理;④激素在肝、肾等脏器和血液循环中被降解;⑤激素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生成一些中间物质,能及时限制自身信号转导过程。
四、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1.特异作用:激素只选择性地对能识别它的靶细胞起作用,表现为激素的特异性。
此外,激素还可调节与其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内分泌系统

①促甲状腺激素 细胞(thyr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TSH
生理作用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②促性腺激素 细胞 (gonadotroph)
分泌颗粒 嗜碱性
分泌激素 卵泡刺激素 FSH
生理作用
雌
黄体生成素 LH 雄
FSH促进 卵泡发育 LH促进 黄体生成、排卵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概述
1、内分泌腺:独立存在,包括: 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 2、内分泌组织:位于其他器官内,如: 胰岛、卵泡、黄体、睾丸间质等 。 3、内分泌细胞:散在分布,如: 胃肠道的内分泌细胞等。
内分泌系统组成与功能
内分泌腺(器官) 组成 内分泌组织(胰岛、睾丸间质细胞等)
内分泌细胞(分散在其它器官内)
3、网状带(zona reticularis)
(1)结构 细胞排列成索状,并互相吻合成网。 细胞小,胞质嗜酸性,含较多脂褐素颗 粒,且随年龄而增加。(图1)(图2)
(2)功能 主要产生雄激素; 也可产生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二)髓质
1、结构 主要成分: 髓质细胞 排列成团状或索状。 (图) 其它成分: 丰富的毛细血管; 少量的结缔组织和交感神经节细胞; 成束的无髓神经纤维。
视上核
神经垂体
3、结节部(pars tuberalis)
呈套状包围着神经垂体的漏斗。腺细胞 较小,沿血管呈索状排列。 主要:嫌色细胞 少量: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二)神经垂体
1、神经垂体的结构 由大量无髓神经纤维、 神经胶质细胞、 丰富的毛细血管组成。
(1)无髓神经纤维
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等处的分泌 性神经元的轴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垂体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第四节 胰岛 第五节 肾上腺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2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的概念 二、激素的种类和一般特征
◦ (一)激素的种类 ◦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三、激素的作用原理 ◦ (一)含氮类激素的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 ◦ (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原理—基因表达学说
16
17
肢端肥大症 (acromegaly)
18
第三节 甲状腺与甲状旁腺
一、甲状腺 ◦ (一)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 (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甲状旁腺 ◦ (一)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 (二)甲状旁腺的生理功能
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什么病 /jzxgnkj/150205/108
6
一、垂体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7
一、垂体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8
(二)神经垂体的结构
神经垂体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垂 体不具有分泌功能,不能合成激素,只是将视上核 、室旁核神经元胞体合成的、并经轴浆运输的抗利 尿激素和催产素暂时贮存或释放入血。
9
(三)垂体的血管系统
10
(三)垂体的血管系统
11
二、神经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 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结果使尿量减少,产生抗 利尿作用。
如果下丘脑发生病变,造成抗利尿激素生成或释放 障碍时,会引起多尿,称尿崩症。
12
三、腺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被称为“内分泌之 首”,机体全身主要的内分泌腺的功能几乎都与腺垂 体直接或间接有关。
◦ (二)神经垂体的结构
◦ (三)垂体的血管系统
二、神经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 (一)抗利尿激素
◦ (二)催产素
三、腺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 (一)促激素(二)生长素
◦ (三)催乳素(四)促黑细胞激素
四、下丘脑与垂体
◦ (一)下丘脑的内分泌
◦ (二)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 (三)靶腺激素对下垂体—垂体的反馈调节
分泌雌激素。在男性促进精子成熟。 ◦ LH:少量LH与FSH协同促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大量LH与FSH共同促使排卵与黄体的生成,并 促使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男性促进雄 激素分泌。
14
三、腺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二)生长素
觉醒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生长素(GH)分泌的睡眠周期
15
(二)生长素
103.shtml
20
第四节 胰岛
一、胰岛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二、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三、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 四、分泌调节
21
第五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 (一)肾上腺皮质 ◦ (二)肾上腺髓质
二、肾上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功能 ◦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生理功能
3
概述
是人体的两 紧密联系, 器官的功能,
血液或直接 体。现在发 存在集中的 内分泌功能。
下丘脑、脑 状旁腺、胸 。
4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2、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4、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5
第二节 垂体
一、垂体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 (一)腺垂体的结构
垂体上动脉在下丘脑底部的正中隆起处形成毛细血 管网,称为初级毛细血管网(来自下丘脑神经内分 泌细胞的末梢止于此),由初级毛细血管网集合而 成的数条小静脉沿垂体柄下行,当其进入垂体前叶 后与血窦相连,再次形成毛细血管网,称为次级毛 细血管网。
由于这些小静脉的两端都是毛细血管网,而且位于 垂体之内,故称为垂体门脉系统,它是下丘脑控制 腺垂体活动的重要途径。
22
第六节 其他内分泌腺和激素
一、松果体 二、胸腺 三其中有4种促激素,即 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卵泡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还有 3种无靶腺激素,即生长素(GH)、催乳素(GH) 和促黑素细胞激素(MSH)。
13
三、腺垂体的激素及生理作用 (一)促激素
◦ 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 ◦ FSH: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并与LH协同促使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