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合集下载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导率:物质导电能力的大小,常用于区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2. 密度: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表示物质的紧密程度。

3. 熔点和沸点:物质转变为液态和气态的温度。

4. 热容:物质吸热或释热的能力,即单位质量物质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

5. 热导率:物质导热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通过物质的能力。

6. 界面张力:液体和气体或液体之间的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因相互作用而表面不能膨胀或收缩的现象。

7. 扩散性:物质分子在空气或溶液中的自由移动能力。

8. 折射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程度。

9. 导热系数:物质导热的能力,即单位时间内两个相邻处的温度差距单位长度。

10. 融化热和汽化热:物质熔化和汽化时吸收的能量。

初中常见化学物质物理性质

初中常见化学物质物理性质

初中常见化学物质物理性质单质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银白色固体。

所有金属均有导电性,导热性。

另类:金Au-金色铜Cu-紫红色汞Hg-液体气体:氢H:无色无味气体氧O:无色无味气体氮N:无色无味气体氯Cl: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稀有气体:无色无味,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固体:红磷:红色固体白磷:白色固体炭:黑色固体,吸附性硫:黄色固体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镁:白色固体氧化钙(生石灰):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三氧化二铁/氧化铁(铁锈):红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不溶于水氧化铜:黑色固体非金属氧化物:一氧化二氢(水):无色无味液体过氧化氢(双氧水):无色液体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气体,易溶于水二氧化硫: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一氧化氮:无色气体二氧化氮:红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酸无机酸:碳酸:无色无气味液体,易分解硫酸:无色无气味油状粘稠液体,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热氢氯酸/氯化氢溶液(盐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硝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有机酸:乙酸(醋酸/冰醋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液体,易挥发碱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白色固体,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钙(熟石灰):白色固体氢氧化铜:蓝色固体氢氧化铵(氨水/一水合氨):无色刺激性恶臭气体,易挥发盐硫酸盐:五水合硫酸铜(蓝矾/胆矾):蓝色固体无水硫酸铜:白色固体硫酸钠:白色固体硫酸钙(石膏):白色固体硫酸钡:白色固体硫酸铁:红褐色固体三水合硫酸亚铁(绿矾):浅绿色固体无水硫酸亚铁:白色固体盐酸盐:氯化钠(食盐):白色无气味咸味固体氯化钙:白色固体氯化铜:绿色固体(注:氯化铜浓溶液为绿色,稀溶液为蓝色)氯化铁:红褐色固体氯化亚铁:浅绿色固体氯化钡:白色固体氯化银:白色固体碳酸盐:碳酸钠(苏打/纯碱):白色固体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白色固体碳酸镁(防滑运动镁粉主要成分):白色固体碱式碳酸铜(铜锈):蓝绿色固体硝酸盐:硝酸钾:白色固体硝酸铵:无色晶体,溶解吸热硝酸银:白色固体其他氨气:无色刺激性恶臭气体,极易溶于水氯化氢: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碳酸氢钠(小苏打):白色固体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明矾):白色固体九水合硫代硫酸钠(大苏打):无色晶体酚酞溶液:无色无味品红溶液:红色无味液体石蕊溶液:紫色无味液体甲烷:无色无味气体乙醇(酒精):无色芳香气体。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质的特性知识点归纳总结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其特性对我们了解和应用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物质的特性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涵盖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他相关特性。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在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情况下所能观察到的特性。

1. 密度: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常见物质有不同的密度,如黄铜的密度(8.4g/cm³)、铝的密度(2.7g/cm³)等。

2. 硬度:物质的硬度是指物质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例如,钻石是地球上最硬的物质,可以用于切割和抛光。

3. 融点和沸点:物质的融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沸点则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4. 热导率和电导率:物质的热导率是指物质导热的能力,电导率是指物质导电的能力。

不同物质对热和电的导性能有所差异。

二、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特性。

1. 反应性:物质的反应性反映了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能力。

例如,氧气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会导致铁的生锈。

2. 酸碱性:物质可以被分类为酸性、中性或碱性。

酸性物质具有酸的性质(如柠檬汁),碱性物质具有碱的性质(如氢氧化钠)。

3. 氧化还原性:物质的氧化还原性是指物质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氧化或还原其他物质的能力。

例如,金属可以被氧化为金属离子。

4. 可燃性:物质的可燃性表示其在氧气存在下燃烧的能力。

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5. 毒性:物质的毒性是指物质对生物体的有害能力。

某些物质具有毒性,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三、其他相关特性除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还有其他一些与物质相关的特性。

1. 可溶性:物质的可溶性是指物质在某种溶剂中可以溶解的程度。

某些物质更容易溶解于水,而对其他溶剂则不易溶解。

2. 光学性质:物质的光学性质包括折射、反射和透射等。

例如,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速度的变化所致。

13个物理性质

13个物理性质

13个物理性质1.性:弹性是物体偏离其原始形状后,可以恢复其原始形状的能力。

在物理学中,这一概念是指物体抗变形能力,它不仅仅是指物体抗弯曲和压缩,而且包括抗拉伸。

2.度:强度是指物体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负荷,或者说,它是物体抵抗力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常见的强度类型有弯曲强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疲劳强度等。

3.度:硬度是指物体对外界体积力的弹性反应,它是物体抵抗被压缩和剥落的能力。

在物理学中,硬度分为硬度、抗剥落硬度和磨蚀硬度等几种不同类型。

4.度:密度是指物体的固有重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它是定义物质的重要参数之一。

物质的密度决定了其在物理和化学实验中所拥有的性质,对物体的弹性、导热系数、热容量、比热容等有重要意义。

5.性:磁性是指一种物质所具有的磁场属性,即它具有能与其他磁体相互交互作用,并能产生磁场的能力。

磁性是一种绝对性质,由于任何物质中都含有电子,因此只要它们能够受到外场的影响,就可以有磁性。

6.导率:热导率是指物体受热时,每秒钟可以传递的热量的量。

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组织结构,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由于热导率可以反映物质内部热流,因此在工程热力学中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7.容量:热容量是指物体受热时,所吸收的热量的量,反映了物体对热能的容纳能力,也就是说,它是指物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所承受的热量的量。

8.热系数:导热系数是指物质中热传递所需要的时间和能量的比值,它可以用来衡量在一定时间内物质能够传递的最大热量。

它可以用来测量物质在热能传输过程中的效率,也可以用于计算物质在热传输过程中的温度分布。

9.电率:导电率是指物质在特定状态下传导电流的能力,它反映了物质中电子的流动性。

在物理学中,通常使用电阻率来衡量物质的导电性,而电阻率和导电率是正比的,即越大的导电率意味着越小的电阻率。

10.寸稳定性:尺寸稳定性是指物质在外界作用下保持其尺寸和形状的能力。

这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物体的尺寸稳定性决定了它的结构特性,也影响着它的性能特性。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而物质的性质则决定了不同物质的特点和行为。

在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大类。

本文将重点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一、物质的物理性质概述物理性质是描述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性质。

它们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测量和研究的,不会改变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密度:物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物体的浓度、轻重等特性。

2. 弹性:物质的弹性是指其在受力作用下恢复原状的能力。

根据物体的弹性特性,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弹性体和非弹性体。

3. 热性质:热性质包括物质的热传导、热膨胀、热导率等方面的性质。

通过研究物质的热性质,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物体的热传导机制和热变形规律。

4. 光学性质:物质的光学性质涉及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方面的性质。

通过研究物体的光学性质,我们可以了解物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

5. 电性质:物质的电性质包括导电性、电阻率、磁性等方面。

通过研究物质的电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流的传导和电磁场的作用。

6. 力学性质:物质的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脆性、韧性等方面。

通过研究物质的力学性质,我们可以判断物体的耐磨性和耐力等特性。

二、不同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这使得我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测量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分类。

下面以几种常见物质为例,具体介绍它们的物理性质:1. 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物质。

它们通常具有高密度、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金属还具有一定的光泽和电磁性质。

2. 非金属:非金属是一类电导率较差的物质。

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高的电阻率。

非金属的硬度和脆性较大,常常用于绝缘和包覆材料。

3. 液体:液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液体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较大的可压缩性。

常见的液体如水、酒精等具有不同的密度、黏度和表面张力特性。

常见物质性质归纳

常见物质性质归纳

常见物质性质归纳1、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主要用途: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⑴2H 2O 2 MnO 2====== 2H 2O + O 2↑ ⑵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⑶2KClO 3 MnO 2═══△2KCl + 3O 2↑2、氮气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主要用途: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 3、稀有气体(混合物)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主要用途: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 4、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5⒈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密度最小)。

⒉化学性质:⑴可燃性:纯净的氢气在空气(氧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H 2 + O 2 点燃=====2H 2O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⑵还原性(氢气还原CuO)实验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H2 + CuO Cu + H2O⒊氢气的用途:充灌探空气球;作高能燃料;冶炼金属。

6、碳的单质⒉木炭、活性炭⑴木炭:有吸附作用,用于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吸附有异味的物质。

⑵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用于防毒面具、冰箱的除臭剂。

7、碳⒈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有4 个电子)应用:解释古代字画为什么经历几千年而不变色?档案资料为什么要求用碳素墨水书写?⒉碳的可燃性(相同的反应物,因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充分燃烧 C + O2点燃===== CO2放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⒊碳的还原性⑴C + 2CuO 2Cu + CO2↑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一、单质㈠氧气(O2)1、物理性质:⑴常温为无色无味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可用法收集);⑶溶于水(可用法收集)2、化学性质:⑴支持燃烧(不能燃烧)①硫在氧气(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现象:在空气中燃烧呈色,在O2中火焰呈色,生成气体。

②磷在O2(空气)中燃烧: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现象:产生大量(军事上制造烟雾弹)③铁丝在O2中燃烧: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现象:a 燃烧;b ;c生成④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方程式:)现象:生成固体,发出(军事上作照明弹)⑤纯净H2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方程式:现象:火焰呈注:可燃气体点燃之前检验其纯度,如果不纯,可能会发生爆炸⑵O2可供给呼吸,如潜水登山、急救病人等⑶O2的检验方法:将木条伸入集气瓶⑷O2的实验室制法:①②③反应类型㈡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活性炭、木炭)1、物理性质及用途(差异较大,原因:)⑴金刚石:无色透明固体,天然最,制玻璃刀、钻头、钻石等⑵石墨:深灰色,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很,作铅笔芯;有感,作润滑剂;能作干电池电极⑶C60结构与相似,很稳定⑷活性炭:疏松多孔,结构具有性,用于防毒面具,饮水机中净化水⑸木炭:也有性2、化学性质(相似)⑴,如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⑵作燃料(木材、煤等)碳充分燃烧:方程式:碳不充分燃烧:方程式:⑶还原性:(条件均为高温)均有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方程式:现象:固体变成,生成气体;反应类型①②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发生还原木炭还原氧化铁方程式:现象:(冶炼铁)木炭还原CO2方程式:二、氧化物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⑴常温为无色无味气体;⑵密度比空气;⑶溶于水(可用法收集)2、化学性质:⑴性,方程式:现象:火焰呈用途:作燃料⑵性,可以冶炼金属:还原赤铁矿石方程式:还原磁铁矿石方程式:⑶CO毒性:煤气中毒,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阻碍了与O2的结合,缺氧窒息而死。

防治煤气中毒的措施㈡二氧化碳(CO2)1、物理性质:⑴常温为无色无味气体,固体叫;⑵密度比空气(可用法收集);⑶溶于水(不用法收集)2、化学性质:⑴性,用于灭火⑵性,进入深洞做实验③CO2与水反应,方程式:但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方程式:④CO2与碱溶液反应:CO2与石灰水,方程式:(检验CO2),CO2与NaOH溶液,方程式:(充分吸收CO2)3、用途:人工降雨、致冷剂、制汽水等饮料4、危害:过多造成效应5、CO2制法: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三、酸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1、物理性质:⑴浓盐酸:工业盐酸呈黄色、强性、腐蚀性⑵浓硫酸:①强腐蚀性;②吸水性,作③脱水性,纸张会变黑;④溶解性:溶于水大量热2、化学性质(相似原因)⑴酸与指示剂:酸使石蕊酚酞⑵酸与金属单质:条件:①酸:稀硫酸、盐酸,②金属单质在表中H之前锌与稀硫酸,方程式:铁与稀盐酸,方程式:⑶酸与金属氧化物:稀盐酸与铁锈,方程式:(除锈)稀硫酸与氧化铜,方程式(反应类型)⑷酸与碱都能反应Al(OH)3中和胃酸过多,方程式: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方程式:⑸酸与盐反应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方程式:实验室制CO2,方程式:灭火器中反应,方程式:四、碱1、碱的物理性质:⑴NaOH①白色、块状固体,曝露在空气中时易吸收而潮解,因此可作剂②有强腐蚀性,因此它的俗名:、、③溶于水,并⑵Ca(OH)2①白色、块状固体,溶于水,水溶液俗称②俗称:和③制取:用生石灰加水,方程式:2、碱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⑴碱与指示剂:碱使紫色石蕊,使酚酞⑵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石灰水与CO2,方程式:溶液与SO3,方程式:⑶碱与酸反应(见酸4点)⑷碱与盐反应:条件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方程式:氢氧化钡与硫酸钠,方程式:五、盐1、常见盐的俗称和用途⑴NaCl ①俗称②用途:生活中作品;③医疗上配制,NaCl% ④交通:用它消除积雪等⑵Na2CO3①俗称和②用途:制洗涤剂,中和面团,制玻璃、造纸⑶NaHCO3 ①俗称②用途:食品添加剂,治疗胃酸过多,发酵粉成分之一⑷CaCO3:大理石、石灰石、鸡蛋壳、贝壳等的主要成分。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物理性质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物理性质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物理性质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一、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机物是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其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 纯净、无色、无味、无毒的醇类物质举例来说,甲醇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液体,熔点为-97.6°C,沸点为64.6°C,密度为0.79 g/cm³。

乙醇是一种无色、有酒精味的液体,熔点为-114.1°C,沸点为78.4°C,密度为0.79 g/cm³。

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大。

2. 纯净、无色、无臭、易燃的醛类物质例如,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液体,熔点为-92°C,沸点为-21°C,密度为0.815 g/cm³。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3. 纯净、无色、无味、不燃的酮类物质例如,丙酮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为-95°C,沸点为56°C,密度为0.79 g/cm³。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4. 纯净、有颜色、有 odor、沸点和熔点较高的酚类物质例如,苯酚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晶体,熔点为42.4°C,沸点为182°C,密度为1.06 g/cm³。

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二、常见无机物的物理性质无机物是由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无机物的物理性质:1. 纯净、白色、无味、无毒的氧化物例如,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熔点为2572°C,沸点为2850°C,密度为3.34 g/cm³。

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熔点为2050°C,沸点为2980°C,密度为3.95 g/cm³。

2. 黄色、有臭气、有毒的氯化物例如,氯化银是一种黄色的晶体,熔点为455°C,沸点为1560°C,密度为5.56 g/cm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归纳(适用于高中阶段)
1.颜色的规律
(1)常见物质颜色
①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

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红色:Fe(OH)3固体、Fe(OH)3水溶胶体等。

②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
黄色: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

溶于水的FeCl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

浅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黄磷、Na2O2、氟气。

棕黄色: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

③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
④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等
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

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

⑤以绿色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绿色:浓CuCl2溶液、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

深黑绿色:K2MnO4。

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⑥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K+离子的焰色等。

⑦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

浅黑色:铁粉。

棕黑色:二氧化锰。

⑧白色物质
★无色晶体的粉末或烟尘;
★与水强烈反应的P2O5;
★难溶于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难溶于水的但易溶于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微溶于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与水反应的氧化物:完全反应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应的:MgO。

⑨灰色物质
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

(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①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呈黄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红色;
:苯酚与FeCl3的反应开成的紫色。

②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

(3)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
ⅠA,ⅡA,ⅣA,Ⅴ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

铯:带微黄色钡:带微黄色
铅:带蓝白色铋:带微红色
(4)其他金属单质的颜色
铜呈紫红色(或红),金为黄色,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少数为灰白色(如锗)。

(5)非金属单质的颜色
卤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异形体(金钢石)外,均有色。

2.物质气味的规律(常见气体、挥发物气味)
①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

②有刺激性气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浓液)、乙醛(液)。

③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挥发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