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合集下载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4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美丽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4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古人的生活。

2、学习元方,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学习重点:1、体会思想感情。

2、积累文言词语。

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新课导言:在南北朝时期,志轶小说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有一部作品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的教科书”,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部作品吗?(明确:《世说新语》)。

它里面记载了我国古代许多名士的言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其中的一位小名士,与他做一次真诚的对话。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二、板书课题,明确学习重点。

投:1、体会思想感情。

2、积累文言词语三、整体感知课文:课前预习了吗?1、老师找一个同学来给大家读一遍课文,请大家注意两点①字的读音、②句子的节奏。

哪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遍课文?找生读课文。

2、师:有没有读错的?你认为他读的怎么样?找生评价,并追问你能为大家读一遍吗?生再读课文。

3、下面,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美美的把课文读上一遍。

四、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读懂了吗?能理解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一人一句,结合注释,疏通全文。

有弄不懂的字、词、句,小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小组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生质疑问难,班级内讨论解决疑难,老师稍作点拨。

师:那,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应该掌握哪些重点的文言词语呢?生发言,逐步明确,并着重强调:“期”、“引”“顾”等字词的意思,并就“顾”的意思进一步的深化,以期与现代汉语建立联系,增强理解与积累。

师:“顾”的解释是回头看,就“看”这一点说,现在有些成语中是不是还有这个意思?你能举个例子吗?生拓展,进一步的巩固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通用9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篇1【教材分析】《陈太丘与友期》是人教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

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

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此册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陈太丘与友期》是《世说新语》“方正”门中的,主要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懂礼识仪。

文中“无信”“无礼”二词为全篇核心,可见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借“陈元方责客”来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

告诉学生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学情分析】这篇文言文浅显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不会感到很大困难。

初一的学生毕竟才接触文言文,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思考质疑的习惯非常重要。

【课型】新授【教学方法】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激趣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利用不同方式的朗读及自主学习感悟故事的内容。

4、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1.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培养文言语感;积累一些常见文言词语;学习古人重诚信、知礼仪的良好美德。

2.使学生了解《世说新语》“志人”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一些小故事的兴趣。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世说新语》的资料,制作教学课件;2.布置学生预习作业。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图片猜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司马光砸缸的画面,表现了少年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表现机智聪明少年的文章《陈太丘与友期行》。

(板题)二、明确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2、学习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三、文学常识检查(填空,师强调)《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一、文学常识【解题】《陈太丘与友期》出自《世说新语》“方正”门,方正即为人方方正正,品德正直,作风正派。

汉朝选拔人才设“贤良方正”科,始于汉文帝,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

《世说新语》设“方正”门,所记均为有“方正品德”之人的轶事。

课题中的陈太丘指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其勤奋好学、德行高尚,为官清正廉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以操守严正闻名于朝野。

期行,为约定时间一同出行之意。

二、作者介绍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文集,但已散佚。

三、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这是一则文言小故事,学习文言文,读是手段,读通读顺是基础。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走进这个小故事吧!自由诵读全文两遍,要求:自正字音、停顿。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疏通文意(一)补齐省略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疏通文意结合文后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你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下这个故事吗?(明白有几个人,讲的什么事即可)去后乃至这里有个副词很特别,请同学们关注一下“乃”,请问“乃”有哪些意思?于是、才。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2.故事情节分析:讲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理解陈太丘与友人的诚信交往。
3.重点词汇与句式:解析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汇和特殊句式,如“期行”、“诺言”等,并举例说明。
4.价值观教育: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友情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言文中诚信的基本概念。《陈太丘与友期行》展示了古人如何重视诺言和友情。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它体现了个人品质和道德准则。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陈太丘与友人的故事。这个案例展示了诚信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讲解《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理解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和巩固。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对诚信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
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际案例来阐述诚信的重要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古汉语词汇方面仍有一定困难,比如对“期行”这个词组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的体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诚信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陈太丘与友期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三、教学方法:朗读、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探讨。

四、教学过程:一。

设置情境,激情导入:上个星期,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8点出发爬山,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古代有一个叫陈太丘的人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是怎么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板书课题:陈太丘与友期二、检查学生预习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内容?预习时看懂了吗?请一生复述课文内容,其他同学仔细听,若有出入,等这个同学讲完后指出。

三、朗读课文,疏通词句。

1、边朗读,边口译全文。

要求:先自由读,易于品味、揣摩(1)联系前几篇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借助下面注释,运用手头的古汉语字典,可运用加字法、换字法;同时,把原文省略的的成分补充上去。

(2)自己无法解决的,前后桌可以相互探讨。

(3)还是无法解决的,圈出来,等会儿集体交流、探讨。

2、疑难字词交流。

补充: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3、请一生口译全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用铅笔画出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等会儿交流讨论。

4、自由朗读全文,看是否还有词句上的疑问。

同时根据对句意的理解处理朗读节奏。

5、集体朗读。

6、分角色朗读。

(注意二人前后语气的变化)四、课堂讨论:1、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我们该如何评价他们?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1)陈太丘:“太丘舍去”——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2)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3)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守信识礼,(聪明机灵)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学心得体会、工作心得体会、学生心得体会、综合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军警心得体会、观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eaching experience, work experience, student experience, comprehensive experience, party member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military and police experience, observation and feedback, essay collection,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陈太丘与友期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人教版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人教版语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教案:《陈太丘与友期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及句式结构。

o通过分析文本,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诚信、礼貌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o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o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

o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体会文中蕴含的传统美德。

•难点:深入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古代生活场景图片、配乐、文本内容等)•《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注释材料•角色扮演道具(如帽子、扇子等)•小组讨论任务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活动设计:1.故事导入:教师讲述一个与诚信相关的现代小故事,如“守信的商人”或“诚实的孩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揭示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古代的世界,通过一篇小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来感受古人对诚信和礼貌的重视。

”目的:通过现代故事与古代文本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约10分钟)活动设计:1.自主阅读:分发《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及注释材料,学生自行阅读,标注不认识的字词或难以理解的句子。

2.字词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标注,集中讲解重点字词及句式结构,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

3.整体感知:请几位学生尝试朗读文本,其他同学闭眼聆听,想象故事场景。

目的: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本内容,为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三、精读分析(约20分钟)活动设计:1.情节梳理:o提问:“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有哪些关键情节?”o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情节进行详细分析,准备分享。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

(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为大白话。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悟友情的重要性,懂得珍惜友谊。

(2)培养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

2. 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课文为大白话。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课文修辞手法的分析与欣赏。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相关背景资料。

1. 导入新课(1)简介陈太丘与友期行的背景。

(2)提问:同学们对友情有什么看法?友情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词语的生动形象。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个人经历,谈谈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students to cherish friendship and learn to be honest and trustworthy.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7. 课后反思教师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一、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2. 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 修辞手法分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二、教学步骤1. 朗读与背诵: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并鼓励学生背诵2. 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翻译为大白话3.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课文内容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四、教学评价1. 朗读与背诵:检查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2. 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学生的理解程度3. 修辞手法分析:让学生举例说明,检验其掌握程度五、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课文朗读与背诵、《陈太丘与友期行》;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修辞手法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目标:【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变换形式诵读,学习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教程:
1、释题:
(1)、《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403~444),南北朝彭城(现在江苏省徐
州市)人,南朝刘宋王朝的宗室,他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编出了中
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轶事小说──《世说新语》。

分类记载汉末到东晋期间士大夫阶层的一些言谈和轶事。

题目是编者加的。

陈太丘指陈实(104~187)。

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省许昌市东)人。

因曾任太丘长(太丘县在今河南省永城县
西北,长,县级长官),所以称陈太丘。

他是东汉后期以操守严正著称的人,不论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威望。

由于处事公正,老百姓甚至说:“宁为刑罚所加,
不为陈君所短。

”他的生平事迹见《后汉书·苟韩钟陈列传》。

这里记叙他任太丘长时的一个故事,表现他依约行事、遵守时间的作风。

(2)、题目意思:陈太丘与朋友约定。

期;约定。

2、感知理解课文:
(一)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否在为学习文言文而发愁呢?你们是否因为文言
文的难懂而失去信心呢?
其实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书面语,是很简洁、典雅的。

学习文言文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积累,培养我们的语感,而且能让我们更好地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
传统,了解历史上的许多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魅力吧。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让我先给大家讲讲这节课我们要学些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1.我们要学什么?
我们要学会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期、委、去、引、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学会品味本文简洁、隽永的语言;还要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人
物进行评论。

2.我们要注意什么?请同学们在上课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老师在每个环节上布置的任务,注意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

(二)好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约会有关的故事。

大家想一想,我们与
朋友约会必须做到什么?(遵守时间)。

鲁迅先生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
谋财害命。

可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鲁迅先生这样有时间观念。

就像陈太丘的
这位朋友自己迟到不说,还骂人,结果被一个小孩数落了一顿。

下面我们就来
读一读原文,认识一下这个小孩吧。

(三)整体感悟,品味语言
《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简洁传神,既有优美的辞句,又有生动的口语。

《陈
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语言不加任何修饰,全用白描,质朴自然,辞意隽永,
平易近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议一议这篇古文,亲身感受一下《世说新语》的语言魅力吧。

1.原文品读
古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古代小孩读书首先就要学会句读(dòu),
什么是句读呢?
古代人把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做句读。

请大家先别看课文,试着读一读这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原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2、角色扮演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课文的内容,我们一起把文章情节用小剧本的形式表演一下?
老师旁白: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而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一学生扮客人(问):“尊君在不?”一学生扮元方(答):“待君久不至,已去。

”一学生扮客人(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一学生扮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不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老师旁白: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四)理解课文(课件展示):太丘舍去( shě)、尊君在不(fǒu)、友人惭(cán )、⑦非人哉(zāi )期:约定、至:到、去:离开、行:走舍:放弃、乃:才、委:丢下舍弃、则:就、引:拉、顾:回头看、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相当于“你父亲”、家君:古代称自己的的父亲,相当于“家父、君:您。

叫学生翻译,老师再纠正,然后归纳翻译文言文的六字法: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称要保留。

如陈太丘、元方换:用现
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期:约定
调:调整句子顺序,使句子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
补:补出省略的词语。

(友人)过中不到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加:为了使句子更通顺,加上些词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意思。

(在)门外
戏(五)思考:“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正反都可:客人过中不至是“无信”,又对子骂父是“无礼”,因此不会无礼。

或:友人惭,下车引之,客人已有悔意,又下车来牵他表示谦意,又是长辈,应该给人面子和改过的机会,因此无礼。

(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守信的故事、成语、格言吗?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为政》、一诺千金、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和"季布一诺"出自同一个典故.楚国原项羽的将军季布,因他
曾数困刘邦,在项羽兵败后便被刘邦出千金赏捉。

由于季布重承诺,深得人心。

在楚国流传着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之后,人们冒
着诛三族的危险来藏匿他,最后刘邦只好特赦了季布,并升他为江东太宗。


此可见,诚信入山行天下。


B、尾生抱柱”等喻指人坚守信约,忠诚不渝。

成语蕴涵着一段凄美的故事.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尾生迁居梁地,他在那
里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
C、名言(用小黑板)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王充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七)小结:
【简析】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陈太丘依照约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舍去,一点也不姑息。

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


父子二人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做人要以诚信为本的观念。

春秋时期政治家
管仲说:“诚信是天下的关键。

”孔子也说:“做了个人,却不讲信实,不晓
得那怎么可以。

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ní),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辄(yuè),如何能走呢?”正因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根本,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所以,古代有许多“不重千金重一诺”的美谈,有许多以生命兑现诺言的故事,
而鄙视不讲信誉的品行。

像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我
反省,反而责怪别人,他被友人抛弃,受到儿童蔑视,实在是咎由自取。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又一个启示是要有时间观念。

《淮南子·原道训》写道:“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时间是生命的尺度。

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自己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是速度和效率的要素之一。

在经济建设中,对财力物力的浪费是犯罪,对时间的浪费是不是犯罪呢?难道不正是人浮于事、公文旅行、扯皮推诿等等痼疾像绳索一样束缚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吗?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资金不足可以借贷,而时间谁能借给我们?唯有珍惜!“大禹圣人,犹惜寸阴,至于凡俗,当惜分阴。

”(《世说新语·政事》注引《晋阳秋》)我们的事业比起大禹治水来要宏伟艰难得多,难道不该珍惜分分秒秒的光阴吗?
(八)作业:
(1)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课后查阅我国古代礼仪的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