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中蒸发值计算

合集下载

应用蒸发率计算公式

应用蒸发率计算公式

应用蒸发率计算公式
蒸发率计算公式通常用于描述液体在一定时间内蒸发掉的百分比。

蒸发率计算公式可以因应用场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一般形式如下:
蒸发率= (蒸发掉的液体量/ 初始液体量) × 100%
其中:
•蒸发掉的液体量: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液体蒸发掉的数量。

•初始液体量:指的是液体在蒸发开始时的总量。

例如,如果你有一个容器装有100毫升的水,在一天后,容器里只剩下80毫升的水,那么蒸发率可以这样计算:
蒸发率= ((100毫升- 80毫升) / 100毫升) × 100% = 20%
这意味着在一天的时间里,有20%的水蒸发掉了。

请注意,这个公式是一个通用的蒸发率计算公式,具体应用时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考虑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因素对蒸发率的影响。

此外,蒸发率还可能受到液体自身性质(如表面张力、挥发性等)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或优化蒸发率计算公式。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水面上的液态水分蒸发转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能量,并与标准水面蒸发量之比。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水资源管理、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并分享我对这一概念的观点和理解。

一、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定义水面蒸发折算系数是指单位面积水面上的液态水分蒸发转化为饱和蒸汽所需的能量与标准水面蒸发量之比。

一般使用单位为无量纲的比例来表示,通常在0到1之间。

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反映了水面蒸发的强度和效率,对于了解水体中的水分变化以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是基于能量平衡的方法和基于水分平衡的方法。

基于能量平衡的方法考虑了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一般使用负辐射平衡模型进行计算。

而基于水分平衡的方法则是基于水分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异来计算蒸发量。

具体选择哪种计算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进行判断。

三、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影响因素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条件、水面特性、水汽输送过程以及植被覆盖等因素。

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等,这些气候要素会影响蒸发的速率和强度。

水面特性指的是水面的形状、大小和深度等,这些特性会影响水分的蒸发。

水汽输送过程是指水分从水面蒸发后通过大气中的运动方式向其他区域传输的过程。

植被覆盖则会影响蒸发的量和速率,植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阻碍水分的蒸发过程中。

四、水面蒸发折算系数的应用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在水资源管理、气候研究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计算水体中的水分变化,预测水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在气候研究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观测和模拟大气中的水汽输送过程,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估。

在农业生产方面,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可以用于计算农田的蒸发量,指导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管理。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1.罩式蒸发计算法罩式蒸发计算法是通过罩子的蒸发来计算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将一个罩子放置在待测量液体的容器上,并确保罩子与容器的边缘紧密贴合,以防止气体泄漏。

-在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待测液体。

-将罩子放置在容器上,然后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24小时。

-24小时后,取下罩子,测量罩子上的液体量差。

2.风速法风速法是通过测量蒸发表面上的风速来计算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在待测面上放置一个蒸发器,并测量蒸发表面上的风速。

可以使用风速计或其他风速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记录一定时间内的风速,例如1小时。

-根据测量的风速值和所记录的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

3.赛默风箱法赛默风箱法是一种简便的蒸发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类容器。

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容器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将封闭环境中的风速调节到一个特定的数值,例如1米/秒。

-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小时),测量环境中的湿度变化,可以使用湿度计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根据湿度变化值,结合环境的风速和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

-温度:温度对蒸发量有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蒸发量也越大。

-湿度:湿度也是影响蒸发量的重要因素。

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越大,蒸发速度会相对较慢。

-风速:风速对蒸发量的影响也较大。

风速越大,蒸发速度也会相应加快。

-液体特性: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蒸发特性。

例如,表面张力越小的液体,蒸发速度通常也会越快。

总之,蒸发量的计算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进行蒸发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液体特性以及所需的精度等因素。

蒸发计算方法综述

蒸发计算方法综述

蒸发计算方法综述摘要:蒸发是地球表面水量和能量平衡中的重要分量,对于区域气候、旱涝变化趋势,水资源形成及变化规律,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列举了常用的几种蒸发计算方法,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概括,并提出了未来蒸发计算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蒸发 计算方法1 关于蒸发的几个概念蒸发(Evaporation )是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分从液态变为汽态的过程称为蒸发。

它涉及地球表层中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最为强烈的活动层——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 ),常受下垫面条件(如地形、土壤质地、土壤水分状况等)、植物生理特性(如植物种类、生长过程等)和气象因素(如太阳辐射、温度、湿度、风速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蒸发蒸腾问题成为水文学、气象学、农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焦点。

发生在海洋、江河、湖库等水体表面的蒸发,称为水面蒸发,它仅受太阳辐射等气象因素的热能条件制约,故又可称为蒸发能力。

发生在土壤表面或岩体表面的蒸发,通常称为土壤蒸发。

发生在植物表面的蒸发,称为植物蒸腾或植物蒸散发。

发生在一个流域或区域内的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和称为流域蒸散发或陆地蒸发。

陆地蒸发不仅取决于热能条件,还取决于可以供应蒸发的水分条件,即供水条件。

蒸发蒸腾(Evaportranspiration ,简称ET )包括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在全球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为一种假想参考作物的蒸发蒸腾速率。

假想作物的高度为0.12m ,固定的叶面阻力为70s/m ,反射率为0.23,非常类似于表面开阔、高度一致、生长旺盛、完全覆盖地面且不缺水的绿色草地蒸发蒸腾量。

的计量单位以水深表示,单位为mm ;或用一定时段内的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mm/d 。

0ET 0ET 2 直接测定法2.1 蒸发皿测定法1687年英国天文学家Halley 使用蒸发器测定蒸发量揭开了水面蒸发观测的序幕。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概念和方法
3.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4.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5.结论
正文
1.引言
地下水是中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地下水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预测地下水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蒸发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计算公式对于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2.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概念和方法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指通过数值方法,求解描述地下水流动和变化规律的偏微分方程组,从而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等。

3.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量。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为:
蒸发量 = 地下水质量 * 蒸发系数
其中,地下水质量可以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求得,蒸发系数是一个与
地下水相关的常数,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关。

4.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蒸发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地下水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2)地下水的含盐量:含盐量越高,蒸发量越大。

(3)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风速等都会影响蒸发量。

(4)地表覆盖情况:地表植被、建筑物等都会影响蒸发量。

5.结论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性对于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状头水文站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状头水文站蒸发折算系数分析

水事频道●技术频道●国际频道●视频中心●重磅专题●法律频道●文化频道●商务频道查询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部颁标准《水面蒸发观测规范》SD265-88”执行,观测资料保持了较高的精度。

每年资料均已通过陕西省图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黄河流域机构的审查验收。

3 蒸发系数的分析3.1 分析法3.1.1蒸发资料的选用在分析计算过程中,使用了状头站2003年11月~2008 年3月的对比观测资料。

3.1.2计算方法表1 状头站蒸发量折算系数表对于E601 型蒸发器非汛期结冰日期蒸发量的计算,采用平均法计算各日蒸发量,然后再统计月蒸发量。

按时间(以月为单位)一一对应的原则,计算E601 型蒸发器和20cm 口径蒸发皿11 月~3 月(非汛期)蒸发量及4月~10月(汛期)各月蒸发量折算系数,最后再将各月蒸发量折算系数平均作为非汛期、汛期蒸发量折算系数(统计资料详见表1),并由此计算出它们之间的比例系数Ki,Ki值计算公式为:Ki= E(E601)i/E(20cm)i式中,Ki——各月月蒸发量折算系数;E(E601)i——各月E601 型蒸发器月蒸发量;E(20cm)i——各月20cm口径蒸发皿月蒸发量。

由于E601 与20cm口径蒸发量差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气象要素变化的多样性,而观测误差的影响很小。

因此,在分析计算时,可直接引进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3.1.3计算结果分析根据前述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其中以气象因子影响较大,而气象因子中,又以气温变化的影响为甚。

就对比观测值的日变化而言,甚至出现了E601 观测值大于20cm口径蒸发皿观测值的异常情况。

非汛期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由于合并观测期间,E601 月蒸发量受平均分配影响所致。

而汛期出现这种异常情况是因为多日内,如果气温的变化较为缓慢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则E601 蒸发量小于或等于20cm口径蒸发量,这属于正常情况;但是,如果某日气温随天气的变化而急剧下降时,由于20cm口径蒸发皿放置于地表以上,不与土壤直接接触,且其水体体积相对较小,因此蒸发皿内水体温度会很快降低到与气温相应的水平,蒸发能力也随之急剧降低,而E601 蒸发器由于埋于土壤中,器内水体体积相对较大,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土壤仍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温度,相应地,E601型蒸发器内水温的下降就会比气温降低滞后一段时间,因而在该时段内E601 的蒸发能力相对较强,从而导致E601 蒸发量大于20cm口径蒸发量的现象发生。

蒸发量计算——精选推荐

蒸发量计算——精选推荐

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研究闵骞(江西省水利厅鄱阳湖水文分局,江西九江332800)摘要:根据水面蒸发形成机制和水面蒸发量与气象要素关系的试验分析结果,选择饱和水汽压差、风速、相对湿度作为水面蒸发计算因子;综合国内外水面蒸发计算研究成果,选取适用的风速函数和相对湿度函数,提出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简要评析目前国内出现的3个水面蒸发全国通用计算公式,指出这3个公式尚存在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提出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研究应统一水面蒸发量标准,正确选择风速函数,并应加强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空间变化规律的研究.关键词:水面蒸发;风速函数;相对湿度;水文计算;计算模型水面蒸发是湖泊水库等自然大水体水量平衡的主要项目,正确估算水面蒸发量,对水资源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极为重要.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的研究,是个较古老的课题,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绝大多数计算公式是利用局部地区单站观测资料,由经验分析取得的,或为纯经验公式,或为半经验公式.由于水面蒸发对微地形、微气象条件的影响非常敏感,加上近地面空气水平平流对器测蒸发量及其与气象因素关系的影响突出,造成水面蒸发经验公式具有很强的局地性特征,使得由单站资料建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公式,缺乏空间上的适应性(或大范围通用性),难以在其它地区引用.建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不仅可以满足当前水文分析计算、径流预测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中的技术需求,还可以为今后建立旨在广大范围(全国乃至全世界)普遍实用的水面蒸发量通用计算公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时至今日,尚未有水面蒸发世界通用计算公式问世的报道,但见于报道的水面蒸发全国通用计算公式则已有3例.本文利用多站水面蒸发实验资料,检验它们的引用误差,以说明这3个公式尚有待进一步完善.1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水面蒸发模型1.1计算因子选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以饱和水汽压差Δe和风速W为因子的道尔顿模型E=Δef(W)[1~3].笔者在这次建模试验中,发现利用双因子模型E=Δef(W)模拟月、旬水面蒸发量与月、旬平均饱和水汽压差、风速的关系时,不同季节出现正、负号不同的系统偏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季节的相对湿度差异很大,而且具有显著的季节*****替演变特性,造成模型拟合误差正、负号随季节而交替变化.如果加入相对湿度的影响,其拟合误差明显减小,尤其是季节性的系统性误差基本消失.说明将相对湿度r作为水面蒸发计算模型的因子,对于提高水面蒸发量的计算精度,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故此,本文选择以下形式的3因子水面蒸发模型:E=ΔeF(r,W)(1)1.2模型结构的设计令F(r,W)=g(r)f(W),则有:E=Δeg(r)f(W)(2)式中:E为水面蒸发量,mm/d;Δe为饱和水汽压差,hPa;r为相对湿度,以小数计;g(r)为相对湿度函数;W为平均风速,m/s;f(W)为风速函数.由式(2)可见,构建本文提出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的关键,在于相对湿度函数g(r)和风速函数f(W)具体形式的确定.从理论上说,空气相对湿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经水面的空气的水平非均匀性特征[4].但目前我国各地空气温湿观测高度一般采用150 cm或200c m,远远超出了有限水域温湿适应层的高度[5,6],故即使观测到的相对湿度达到1,贴近水面层空气的水平非均匀性特征依然存在,因此,g(r)中必须设置常数项.先假设f(W)为一次线性函数,即令f(W)=p+qW,由E/Δe~W线性相关分析决定系数p与q;再根据~r相关点的分布特征,选择g(r)的形式为式中a,b为待定系数.风速虽然是公认的影响水面蒸发的重要气象因素,但各地在建立水面蒸发经验公式时,都认为风速对水面蒸发的影响是最难模拟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将风速函数设置成带常数项的幂函数形式,即令:其中风速幂指数α的取值,有2.0,1.0,0.85,0.76,0.5等几种,我国一般采用α=1,即使用线性风速函数.笔者曾根据鄱阳湖岸边陆地(都昌)、半岛(康山)、岛屿(棠荫)3站水面蒸发实验资料,分析风速幂指数随环境的变化特性,提出风速较小的站取α=1较好,风速较大的站应取α<1;风速越大的站,α应取越小的数值[7].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随着W 自零逐渐加大,风速函数的二导阶数d2f(W)/d W2呈大于0,等于0,小于0的变化过程[8],表明在不同风速段,风速函数f(W)应使用不同的幂指数α,即α随着W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笔者反复试验情况,本文采用以下变数作为风速函数的幂指数:风速函数(式(4))中设置常数项A,说明当风速仪测得的风速为零(W=0)时,水面仍然有蒸发现象存在.对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风速仪受到技术性能的限制,当风速很小时,难以测出真实风速;二是在水平风速接近零时,空气的脉动紊流依然存在.将式(3),(4),(5)代入式(2),得到本文提出的水面蒸发计算模型为其中a,b,A,B,m,n均为模型参数.1.3模型参数的确定,点绘E/Δe~W相关点群分布图,通过点群中心初步确定一条E/Δe~W关系曲线,在此曲线的W=0和W=1处,分别读出SA和SA+SB值,由此得到SA=0.1098,SB=0.1765.相关分析中,得到相应的a,b值.本文通过设置近1000个Si值,经计算机反复筛选,取S =0.2441,求得A=0.4498,B=0.7232;a=0.09,b=0.2567.代入式(6),即为本文提出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的具体表达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是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气候环境中水分的循环、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

在气候变化中,蒸发量代表了水在气候系统中的流动,它可以提供有关水汽的量化信息,并且可以用来衡量气象和气候条件的演变。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是:蒸发量(mm/day)=降水量(mm/day)+水汽通量(mm/day),其中,降水量是指地面降水量,水汽通量是指大气层中水汽传输的量。

蒸发量的计算是基于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因此,蒸发量的计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

气温的升高会增加蒸发量,而湿度的降低会减少蒸发量。

风速的加快也会增加蒸发量,因为风会带走地面的水分,使之进入大气层,从而增加蒸发量。

蒸发量的计算也受到气象要素的影响,如辐射、沙尘暴以及湿气,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蒸发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蒸发量的计算可以提供有关水汽的量化信息,从而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中蒸发值计算
发表时间:2018-04-16T14:41:32.6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作者:路小军
[导读] 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计算,则可以为抗洪抢险等工作提供非常大的方便,同时也避免了人们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云南能阳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近年来,水文预报与水文计算在抗洪以及防汛中所发挥的作用一年比一年更加重要、更加明显。

本文在详细分析水文预报意义的基础上,从水文预报的方法以及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方面做了相关分析,我们应该在了解水文气象长期数值的基础上,应用水库预报分析系统来开展相关的水文计算工作,应该加大对蒸发值计算的注意,确保水文计算数据的准确度,从而能够为水文预报的相关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关键词:水文预报;水文计算;蒸发值;计算
1.引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水文预报水平的不断进步,而水文预报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在抗洪防汛等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变得越来越显著。

水文预报的准确度与水文计算是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的,也因此,加强对于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中蒸发值计算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这样做可以有利于检测以及预警相关的次生灾害等,并能够进一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更加可靠、更加真实的数据信息。

在对洪水进行预报以及对洪水的计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某些方面进行确认,即确定该洪水的土壤中最开始的含水量或者说是土壤的前期影响雨量。

为了实现对这个参数的确认工作,对这场洪水以前流域蒸发值的大小进行正确的确定可以说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

一般情况下,在对一场暴雨进行计算并且对其产生的相应径流量的时候,很容易忽视掉雨日的蒸发。

但是,如果遇到一次暴雨的降雨时间较长,或者是连续降雨很多天的情况,在下雨天里的蒸发量累计值,就会占据该次降雨总量的很大一部分,从而达到让人难以忽略的地步。

也因此,人们为了能够达到提高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的精度,人们对于蒸发值的计算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文在详细分析水文预报意义的基础上,从水文预报的方法以及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方面做了相关分析,水文预报的方法包括以下三种,即水文预报法、ANN 预报法、应用水文站网体系等,而对于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则主要包括两种,即水量平衡法以及直接测量法等。

我们应该在了解水文气象长期数值的基础上,应用水库预报分析系统来开展相关的水文计算工作,应该加大对蒸发值计算的注意,确保水文计算数据的准确度,从而能够为水文预报的相关工作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2. 水文预报的意义
准确、可靠且真实的水文信息可以说是能够顺利开展防汛工作的坚实的基础,而如果能够对水文预报的水平实现大幅度提高,为相关灾害的预警做出及时的响应,这样的话就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给灾害区域的人们,进而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灾害损失的目的。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某地区在2015年有多达二十多个乡镇受到灾害,受灾害影响的人口更是超过4万多人,人口转移有一千多人,房屋倒塌共计126间,而农作物的受灾面积更是达到了4.5万亩,水利设施方面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超过七千多万元,因这次洪涝灾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0万元。

由此可以看出洪涝灾情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之大的,也就是说,加强对水文预报方面的研究,充分发挥其预警的作用,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人民生命及财产的损失都是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的。

3. 水文预报的方法
3.1 水文预报法
在水文预报的众多方法中,水文预报法可以说是最经常用到的水文统计法。

对于水文预报而言,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法:其中一种说的是回归分析模型法,对于该方法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做一元线性回归,在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假定变量间是一种线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函数关系Y=a+bX以及最小一乘估计,对算式中的a 与b的数值加以计算,获得一个有关变量的函数关系,并将已知的变量值带入函数式进而计算出应变量的数值。

另一种方法则指的是时间序列模型,一般采用最多的是指数平滑法等,该方法所具有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其他方法的一些缺点,如该法所需要的数据没有其他方法那么多,但是它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如在进行相关计算时,需要对其中的平滑因子的数值进行估计,这一做法很难保证计算的科学性。

3.2 ANN 预报法
ANN 预报的方法也可以被认为是人工的神经网络。

该法一般是以连接学说为依据,通过仿生模型的构建,第一步是要计算出输入向量和权向量的内积,第二步是经过神经元,最后是通过非线性传递函数的利用获得相关的标量结果。

各个神经元可以通过该网络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将维向量空间分为两个部分,在给定输入向量的情况下,通过神经元实现准确判断向量超平位置的目的。

3.3 应用水文站网体系
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对各地区建设水文基础设施如雨量站与水位站等表示出了强烈支持的愿望,国家对于该方面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小河流的监测水平起到了提高作用,此外还对城市的防洪监测环节起到了强化功能。

现阶段,各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水文站网体系,基本实现了对所有江河湖库的覆盖,也能够有效地控制一些基本的情势。

此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在二十分钟的时间内对全国九万多处水文报汛站实时信息的收集,并且对于全国一百七十多条主要江河、两千三百多个河道及水库湖泊的洪水预报的制作发布工作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很明显地提高了水文监测以及预报的能力。

以国家气象局的预报为根据,再结合本区域的实际预测数据,向大众提供季度的水情预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水文预报的预报准确度。

各地区的水利部门可以选择构建一个水库实时的洪水预报数据库,并利用该预报类型的数据库及时的获取该地区的雨水信息与洪水情况,并进行连续的预报,从而在防洪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并获得较为显著的效益。

4. 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
4.1 水量平衡法
对于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而言,现阶段的我国主要应用到的是水量平衡法,通过该法来实现对陆面蒸发的相关计算。

水量平衡法的一个特点是不需要对临近区域水量的变化加以考虑,水量平衡工程可以用方程式E=P-R±△W计算,其中方程式里的 E 指的是陆面蒸发量,方程式里的P 指的是降雨量,方程式里的R 指的是径流量,方程式里的△W 指的是蓄水变量。

如果方程式中的△W≈0时,此时的方程式就变成了 E=P-R,也就是说只要明确了平均降水量以及径流量这两个物理量,就可以实现对蒸发量的计算工作。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
可靠,因为降水量与径流量都是可以进行实地测量的,所以说水量平衡法非常适用于对小流域蒸发量的计算。

4.2 直接测定法
水直接测定法是另一个水文计算中蒸发量的计算方法,该法的主要是通过借助相关的设备来对水面蒸发的相关情况进行观测,一般采用的是E601 蒸发器,对于该设备而言,其测量出来的数据十分接近自然水面的实际蒸发,折算的系数一般处在0.9与0.99之间,除此之外,E601 蒸发器在测量蒸发量的时候还可以保持蒸发器内的水位。

当今时代,各个地区都建立起了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的站点,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够对相关引进了很多的E601 蒸发器设备。

据了解,长沙水文局所建立的监测站引进的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在很大程度上积极地促进了相关水文监测工作的开展。

5.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水文计算与预报工作中,为了能够直接的获取水文方面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对水文预报的准确度加以确定,一般会选择借助于一些机械类的设备。

在分析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再结合相关的计算方法,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计算,则可以为抗洪抢险等工作提供非常大的方便,同时也避免了人们生命及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蔡定桥. 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中蒸发值计算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17(32).
[2] 卢卫中, 白克明. 水文预报和水文计算中蒸发值计算的探讨[J]. 广西水利水电, 1983(2):50-56.
[3] 卢卫中, 白克明. 计算蒸发值的新方法[J]. 水文, 1984(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