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一次设备二次系统解决方案共36页

合集下载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二次设备防误技术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二次设备防误技术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二次设备防误技术摘要:智能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调度控制系统的运行需要依托专业的设备,二次设备防误技术是智能电网调度功能发挥过程中避免误差,提高智能电网调度工作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和设备类型。

因此,需要结合专业防务技术的基本原则和内在逻辑找到科学的防务技术应用方法、提升防务技术的应用质量、优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工作的整体状态,使得智能电网的调度能够更好地为电力资源的稳定供应提供支持。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二次设备;防误技术引言:智能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二次设备对于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性作用。

防误差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确保在调度系统的运行中设备状态的稳定性,并且也提高对于误差操作或偏离主题操作情况的防御能力。

二次防误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技术人员把握住相应的防护规则,并且研究和分析防务作用发挥的基本逻辑关系,最终应用科学的防务技术达到相应的防误目标。

一、防误规则防误规则主要强调的是结合调度规程与继电保护运行的针对性规定,按照智能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求确定防误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

在防误规则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的变电站或智能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针对性的提升防雾效果的质量。

具体来说,防务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针对性的内容和要求。

①一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保护运行状态,并且需要在有保护的情况下维持运行。

②二次设备的操作需按照针对性的规范要求执行落实[1]。

③在电网的整体运行方式需要进行优化调整时,也需要同步针对防护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除此之外,在防务规则制定和发挥作用时,还需要从细节规则制定的角度出发对二次约束的一次与二次以及一次约束的二次设备结合时其运行状态进行防误规则的制定。

在具体制定定规则时,需要结合不同类型的设备在整体运行状态运行模式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2]。

除此之外,二次约束一次设备在运转和设备用的状态下,需要针对性的制定一套有效的防护措施。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综述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综述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方案综述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筑的重要环节,按照国家对电网公司的编制等一系列智能变电站的技术规定,可以对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保护装置和测试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二次方进行整合;也可以优先采用故障录波方式进行研究,解决动态和报文工作;还可以通过一定整合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分析,控制好测控装置,配合二次系统相关设备,对变电站进行一定维护和管理。

1 二次设备集成工程概况国家电网公司海北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远期10回归线,安装2组主变压器,每组主要变压器压侧各装设有2组低压电抗器,500kV设2个继电器小室。

按照远期分段可以分为两侧设置,主变可以设置一个小的电器小室,主要控制设置通信室,分为计算机室和控制室两种。

二次设备配置主要是变电站全站的三层结构网络站控制,网络层面主要可以采用100M以太网进行控制,然后采用统一标准进行通信规定。

每一个系统之间都要实现非常完全的操作,保护好这种方式,计量上要采用网络方式进行计算,二次设备主要是互感器和合并单元布置保护方式,还要利用智能化终端设置方式,测控装置独立进行配置,配置断路器可以设计气体密度,使用避雷器和对主变压器色谱进行检测装置。

2 互感器选择方式随着光纤技术和光电子学原理的研究和发展,各种光学原理和电子互感器快速发展,和常规的电磁式互感器相互比较,可以对电子互感器进行诠释,对体积非常小的绝缘体结构进行简单的设置,和企业设置要进行相互结合。

电子数字量要进行二次网络化输出,如果没有二次输出会导致危险,不能切断高压和测量一定范围,要对常规电流和电压进行相互比较,对实际运行的电子式要进行相互的需要完善,合理解决好问题,如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可靠性运行。

经过对运行智能变电站分析,可以很好地对互感器进行分析,电子采集器故障要对电子故障进行类型的比例调整,还要对电子互感器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对电子互感器存在问题进行振动分析,电磁兼容问题要进行精度分析,对无源的电子式互感器要能够进行相互作用分析,对噪声和问题要进行可靠性分析。

试论110kV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

试论110kV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

试论110kV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配置摘要:110kV智能变电站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整个智能电网建设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社会以及人们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就对110kV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

本文的观点主要以110kV设备为基础,在结合具体案例的情况下对一二次设备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110kV;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配置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等方面都极大地促进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和质量,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提高,特别是11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在电网建设、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110千伏智能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配置是非常必要和非常有价值的,而且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复杂,只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才能保证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一、11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分析110kV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智能装置性能进行全面分析,110kV、主变各侧均需依照高效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设置。

一般可在110kV、主变各侧均采用常规互感器+合并单元形式,通过光信号输出。

与此同时,还可在智能终端中设置一次设备的智能化接口,从而满足110kV智能变电站功能需求。

而在二次设备设置的过程中可在安全指标基础上适当运用高速以太网,依照逻辑功能设置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过程层可设置为星型拓扑结构,一般采用SV网和GOOSE网双重保护。

该配置过程中继电保护点对点直采、直跳,继电保护单独配置的过程层需全面独立。

站控层可选择单星型结构,其110kV备自投网络可采用常规工业级工作组网络交换设备,GOOSE控制网需采用IEC61850工业级网络交换设备,从而最大限度提升智能变电站安全性能。

二、110kV智能变电站技术落实方案此次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以110kV变电站配置状况为例,对110kV智能变电站设备配置方案进行分析。

智能变电站中就地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操作机构二次回路功能整合方案

智能变电站中就地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操作机构二次回路功能整合方案

1 智 能终 端 的定义 、 功能、 布 置
1 . 1 智 能 终 端 的 定 义
在智能变电站中, 智能终端是一种 智能组件 。与一次设备采用 电缆
连接, 与保护、 测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 , 实现 对 一 次 设 备 ( 如: 断 路
器、 刀闸、 主变压器等) 的监测、 控制等功能。
常 规 断路 器 / GI S辅 助 节 点 数 目通 常在 2 0副 以上 ,辅 助 节 点 数 据 多 通常会导致设备控制回路异常。智能化 的断路器/ G I S可大量减少辅助接 点数量 , 以双套智能终端为例, 通常需要常开常 闭位置辅助接点各 2副 , 间隔电气 闭锁 2副, 三相不一致出 口( 当使用硬逻辑判别时) 需要辅助接 点 2副 , 位 置 指 示 需要 l副 辅 助 接 点 , 即 双 套 的智 能 终 端 总 共 只 需 8副 开关辅助接点 ( 包括常开和常闭接 点) 。若三相不一致出 口使用软逻辑实 现, 则需要的辅助接点更少。即使在 设计 时再增加 2副辅助接 点备用 , 也 会 比常 规 断 路 器 / G I S辅 助 节 点 数 目大 大减 少 。
1 . 2 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终 端 的 功 能
智能终端采集本间隔相关高压设备 的信 号, 方面直接或通过过程 层 网 络 发 布 采 集 信 息 ;另 一 方 面 直 接 或通 过 过程 层 网 络 接 收 控 制 指 令 ,
驱 动 执 行 器 完 成 控 制 功 能 ,无 论 是 发 布 还 是接 收 都 是采 用 G O O S E服 务 完 成 的 。功 能 包 括 : 断路器控制 、 刀 闸控 制 、 五防控制、 分接头调档 、 非 电
2 - 3 通 过软 逻 辑 实 现 断 路 器 的 总位 置 信 号

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

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

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发布时间:2022-01-05T07:05:50.412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8月22期作者:刘宇峰[导读] 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发展年限较晚,使得部分地区配电网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刘宇峰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惠州,516001摘要: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网发展年限较晚,使得部分地区配电网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电力供应企业在电网维修过程中,主要以发生事故后进行维修和间断性的检查维护为主,造成电网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维修现象,使得电网的运维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无法解决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真正缺漏,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对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一次设备;问题探讨;运维管理引言随着电能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上各个行业对于再生电能的使用需求量也已经增加得越来越多。

为了充分满足适应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技术要求,电力企业已经逐渐开始大量地对外引入一些新型技术装置、新设备技术,这些新型技术装置、新设备技术的大量引进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同时给对于电力变电、运维等工作人员中的安全和生产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要求。

1智能电网变电一次设备的基本概述智能电网是在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融合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新要求,将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共享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加入变电站中,使变电站可以在正常的运行中,完成数据的自动采集、测量、检测工作,保障智能电网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实现实时监控、实时测量、机动预警、风险防控等功能。

但智能电网在运营过程中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运维管理工作,主要在于智能变电站的运营情况,而智能变电站中最为重要的设备是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GIS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控制变电站中的电压、电流、电能等,对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

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关键技术及应用

- 66 -工 业 技 术0 引言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多供电设施都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仅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保证其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电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

在这种背景之下,诞生了一二次融合技术。

而且随着这项技术投入使用,供电设备更加完善,提高了其运行质量,配电网智能化水平也获得显著提升。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配电网一二次融合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化研究,持续推动该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1 一二次融合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传统供电模式下,一次设备与二次终端之间主要通过电缆进行连接。

但是,这种接线方式较为复杂,现场施工量较大。

另外,在其运行过程中,还时常出现一、二次设备接口不匹配、二次设备端子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一二次设备兼容性、扩展性、互换性均不够理想。

此外,对传统一次设备而言,其IP 防护以及EMC 性能普遍偏低,时常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遥信抖动、设备凝露等问题;在应用全间隔高速录波功能时存在较大难度;由于单相接地故障监测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单相接地故障,阻碍了配电质量的提升[1]。

2 一二次融合技术的应用目标在配电网中引进一二次融合技术,主要有以下应用目标:第一,弱化一二次设备的分界。

一二次融合技术需要以防尘、防雨、防腐蚀、防凝露为目标进行高防护结构设计,消除一、二次设备之间的界限,确保一二次融合设备及配电网在恶劣天气环境下,依然可以实现平稳运行,使供电质量获得保障;第二,提高整体设计的耐用性。

一二次融合设备不仅自带整体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接口,各模块还具有小型化、可靠性强、实用性高、即插即用等特点,可满足多种类型配电网的使用需求;第三,提高设备智能分析处理能力。

通过应用一二次融合设备,可针对配电网故障进行快速精准定位,并且及时切除故障,尽快恢复供电;第四,获得更加友好的运维体验。

一二次融合设备具有设备状态集成化监测功能,该功能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图形化展示、智能化诊断以及科学化运维指导,帮助工作人员更加精准高效地开展供电线路运维工作,使运维工作水平获得显著提升。

变电站一次及二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变电站一次及二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

变电站一次及二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摘要:近年来,关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一直我国电力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里面有很多智能变压器,这些智能变压器在电网系统中起着安全防护和调节电压平衡的功能。

如果智能变压器出现故障问题,将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让整个电网不能可靠的运行,给电力输送及供电、用电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同时,在智能变电站中也存在着大量的一次及二次设备,做好一次和二次设备的运行与维护管理关系着电网系统的运行通常效果。

所以,根据变电站里面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特点,对其运行要求和维护管理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工作1.变电站中的一次设备1.1一次设备的界定在变电站中常见的一次设备有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在发电厂电能的产生和输送都有这些一次设备参与,它们将电站里所有零散的部件链接成一个回路,这些回路再连接回路最后形成电网。

所以,由这些一次设备连接形成的回路成为一次回路,这些一次回路相互连接,构成输电、配电或进行其它生产的电力系统。

1.2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长期以来,由于在变电站里的一次设备数量比较多,而且有些操作系统也很复杂,所以,要周期性的对所有一次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来确保稳定运行。

但是,随着供电需求越来越大导致一次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且操作系统也更加复杂化,所以,这就导致采用传统的检修方式检修成本增加。

数量庞大、检修过程复杂化,因此就很不利于供电企业预期效益的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检修方式应当应动而生。

对那些一次设备的状态检修是通过在线或者离线检测的方法,这就需要定期的进行采集一次设备正常工作时的数据,用这些采集到的数据对一次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估,因此达到掌握一次设备工作状态的目的,从而制定一些具体的检修策略。

由于在一次设备工作时状态检修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一次设备监测的目的,也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的状态来制定检修的时间,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和降低了对设备检测的成本。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分析摘要:智能变电站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提升供电效率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智能变电站很容易出现二次装置的故障问题。

现如今,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异常处理的技术也变得越发多样,其中的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作为新兴技术,在故障处理的智能性以及效率方面的优势变得更加明显。

基于此,文章基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实际组网方案,并结合常见的故障现象,分别从出厂验收、功能调试以及测控保护和智能终端改进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异常智能处理措施,为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技术的普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异常;智能处理1、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组网方案分析智能变电站本身就是智能电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二次系统组网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综合考虑二次系统失效对于一次系统带来的影响,并对相关方案全方位进行调整和优化。

因此,二次系统的组网方案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以二次系统整体结构维持不变作为基础条件,针对其中的保护跳闸以及模拟量采集方式不断进行调整。

在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组网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不同的间隔中设置间隔交换机,并且需要与整个系统中的终端保护以及测控方式全方位进行对接,间隔交换机也可以利用中心交换机建立相应的GOOSE全站网络[1]。

同时,相关人员要在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中合理配置同源冗余星型双网,以此保障系统的可靠性明显提高。

这种组网方法意味着系统内部的网络结构、光纤连接以及功能模块数量明显下降,组网方式变得更加简洁,并且能够避免合并单元故障带来的各种连锁故障现象。

在二次系统组网设置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利用同源冗余星型双网、过程层共网和电缆共同形成相应的通讯系统,并且在主控室内设置间隔交换机,降低智能变电站检修隔离工作的复杂程度。

考虑到我国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系统针对实时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故此需要将虚拟局域网技术在组装过程中广泛应用,确保网络负荷能够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做到在局域网隔离的同时,利用服务质量技术针对二次系统中存在的相关业务数据全方位进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