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合集下载

煤矿井巷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井巷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

--------煤业有限公司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二0一一年十一月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建设方针,技术经济政策;2、突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施工方案优化为重点,强化时间观念,力争投资少,工期短,出煤快,效益好;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认真组织井巷、土建、机电安装工程的平行交叉作业和均衡施工,抓紧连锁工程和重点工程的施工;4、吸取国内外煤矿建设经验,推广国内外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科学管理经验,选用成套的施工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发展建筑施工工厂化,采用移动式和装配式设施建井,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5、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永久设施建井,减少大临工程和措施工程;6、把组织管理工作置于重要位置,做好前提准备工作和施工过渡阶段工作;7、做好人力,物力及财力的综合平衡,确保工程连续均衡施工;8、节约施工用地,把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文明施工,有条件的应及时造地还田;9、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好大宗材料供应基地,降低材料价格和工程成本;10、在煤矿建设中要以施工服务和生活服务为主,面向社会开展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以提高建井期间的经济效益。

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国家颁发的各种经济政策、规程、规范、规定及各种有关文件;2、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的贷款条件评审报告;3、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及国家对该建设项目的要求;4、批准的矿区建设组织设计;5、矿井的检查钻地质报告;6、井筒检查孔地质报告;7、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单位签署的各种有关协议、合同等;8、施工单位的技术装备,施工力量,技术水平,以及可能达到的施工机械化程度和工程平均进度指标等。

第一章矿井设计简介第一节基本概况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08〕23号), 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水平及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晋政发〔2009〕10号),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依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下发关于《长治市沁源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82号),以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为主体、将原山西沁源李城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杨氏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沁源康伟李城煤业有限公司,整合后面积(含新增空白区面积)为5.995km 2, 新增面积0.4928 km 2,生产能力由原来30万t/a提升至60万t/a。

太岳矿抽采工艺方案设计

太岳矿抽采工艺方案设计

太岳矿抽采工艺方案设计(定稿)一、项目背景太岳矿,位于我国某省的一个大型煤矿,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太岳矿的产量逐年攀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

为了提高煤炭抽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我们决定对太岳矿的抽采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二、抽采工艺现状1.钻孔深度不足,导致煤炭抽采不彻底;2.抽采设备老化,效率低下;3.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较高。

三、方案设计1.钻采工艺改进(1)采用新型钻头,提高钻孔深度,确保煤炭抽采的彻底性;(2)优化钻孔布局,提高抽采效率;(3)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钻采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

2.抽采设备更新(1)淘汰老化设备,引进高性能抽采设备;(2)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抽采设备的智能化控制;(3)提高设备维修保养水平,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3.人力资源优化(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2)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提高劳动效率;(3)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四、方案实施1.项目筹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分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2)制定项目进度计划,确保项目按时完成;(3)开展项目前期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

2.项目实施(1)按照设计方案,逐步推进钻采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2)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确保项目质量;(3)及时调整方案,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项目验收(1)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验收;五、效益分析1.技术效益(1)提高煤炭抽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生产;(3)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2.经济效益(1)降低煤炭损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缩短项目投资回收期,提高投资回报率;(3)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3.社会效益(1)提高员工收入,改善生活水平;(2)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3)提高企业社会形象,树立行业典范。

注意事项一:技术更新与人员培训的同步性心里默默想着,技术更新这事儿,可不能一股脑儿地往前冲,得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红岩竣工验收汇报材料(425牌版)

红岩竣工验收汇报材料(425牌版)

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竣工验收报告汇报材料目录第一章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1)第一节井田概况 (1)第二章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20)第一节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20)第二节井田开拓方式 (24)第三节开采顺序及工作面接续 (26)第四节运输方式及设备 (27)第五节采煤工艺、方法及装备 (28)第六节矿井通风及安全 (29)第七节矿井六大系统建设 (30)第八节提升、通风、排水、压缩空气设备 (34)第九节环保建设建设情况 (38)第三章管理机构及生产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41)第一节管理机构情况 (41)第二节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41)第四章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劳动定员情况 (43)第一节人员持证上岗、培训情况 (43)第二节劳动人员从业情况 (45)第五章项目招投标及合同履约情况 (46)第六章工程质量认证情况 (48)第七章主要设备设施检测检验情况 (49)第八章专项验收情况 (50)第九章联合试运转情况 (53)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竣工验收报告汇报材料第十章项目效益与建设效果分析 (54)第十一章存在问题与处理意见 (59)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竣工验收报告汇报材料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45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汇报材料第一章矿井建设基本情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和交通山西灵石国泰红岩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夏门镇寨头村南,距县城20km,行政区划隶属灵石县夏门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50′00″─36°51′33″,东经111°38′01″─111°39′50″。

井田东部有南同蒲铁路、大运一级公路、大运高速公路,距南同蒲铁路·冷泉车站约8km、距大运一级公路6km,距大运高速公路仁义出入口约28km。

矿井与上述铁路、公路相通,从矿区向东1km有简易公路与解(解放桥)—木(木瓜曲)乡镇公路相连,由南同蒲铁路灵石车站与全国铁路网相接,由大运高速仁义出入口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接,交通十分便利。

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

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

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造初步设计玉和泰煤业90万吨初步设计前言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安泽县城北西方向的唐城镇梨八沟村与三交村之间,距安泽县城直距32.5Km,南东距唐城镇约4.5Km,行政区划隶属于唐城镇管辖。

该矿始建于1996年,1993年投产,矿井原采用主立井、副立井、安全出口三个立井开拓全井田,主立井为箕斗提煤兼做矿井回风井,因矿井井型较大,提煤、回风利用一个井筒漏风大,安全性较差,同时井下通风系统存在通风路线长、进风断面小、通风阻力大等诸多问题,矿方于2007年11月委托山西安煤矿业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回风井初步设计》,设计在主井工业场地南侧新建一回风立井,作为矿井的回风井兼作安全出口,主立井不再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仅担负矿井提升任务,作为矿井的进风井兼作安全出口,副立井功能不变,作为辅助进风井,原安全出口斜井关闭,并于2007年11月临汾市煤炭工业局临煤审发〖2007〗407文件对该设计进行了批复。

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9号《关于临汾市安泽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确定该矿为单独保留矿井,矿井能力由60万吨/年增加到90万吨/年。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于2009年11月17日为该公司换发了新的采矿造初步设计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3578,批准开采山西组2号、3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5.8525Km2,矿井生产能力净增30万吨/年。

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经济效益,使该矿稳定、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将企业做强、做大,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

受山西玉和泰煤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公司综合机械化采煤升级改造初步设计的编制任务。

一、编制依据1、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120043578)。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

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90万吨矿井初步设计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况1.1.1地理位置及交通成庄煤矿(以下简称井田),位于沁水煤田南翼,晋城市西北20km处,跨泽州和沁水两县。

工业广场位于泽州县下村镇史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5°34′11″—35°39′50″,东经112°36′06″—112°43′49″。

成庄井田北至大阳井田南界,南至寺河井田北界,东以煤层露头及小窑为界,西与潘庄井田为邻,东西长约10.0km,南北宽约9.7km,面积74.3338km2。

太(原)—焦(作)铁路由井田东10余km处通过,侯(马)—月(山)铁路从西南约7km处通过。

矿井有铁路专用线经古书院矿与太焦铁路接轨,距古书院矿18km。

207国道(太原—洛阳)在成庄矿东侧约20多km 处通过,晋(城)—长(治)、晋(城)—阳(城)、晋(城)—焦(作)、长(治)—邯(郸)、太(原)—长(治)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交通极为便利(图1-1-1)。

1.1.2地形、地势及河流本井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沟谷发育。

中部高,东、西部低,最高点标高为1146.5m,最低标高为691.3m,相对高差为455.2m。

东部长河西岸有黄土覆盖、西部沁河东岸也有黄土覆盖,中部山区森林发育。

井田内村庄位于黄土冲沟两侧或山顶低洼处有黄土覆盖的地方。

河谷两侧为侵蚀堆积地形,形成河漫滩及以上的三级阶地。

1.1.3水文水系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

井田内主要河流为长河,为沁河支流,由东北向西南从井田东缘流过。

史村河、河底河等为长河支流,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长河,为季节性水流。

图1-1-1 交通位置图1.1.4气象及地震晋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温暖宜人,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据晋城市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2.8℃(1956年1月21日),极端最高气温38.6℃(1967年6月4日)。

雨季为7、8、9三个月,平均年降水量622.7mm,最小295.9mm(1965年),最大1010.4mm (1956年)。

XX煤业公司副斜井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

XX煤业公司副斜井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介休义棠瑞东煤业有限公司副斜井井底车场施工组织设计福鼎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日会审人员名单姓名职务本人签字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经理技术工程师机电经理掘进队长编制人:会审意见:目录前言 (4)第一章、工程概况 (5)第二章、施工准备及组织机构 (8)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施工准备 (10)第四章、巷道断面与支护形式 (17)第五章、主要设备与设施的选型设计 (19)第六章、劳动组织 (23)第七章、施工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24)第八章、巷道施工应急预案 (27)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文明生产 (30)附图:工程平面图地质柱状图车场断面图车场炮眼布置图通风系统图综合防尘、防灭火设施布置图安全监测布置图供电系统图设备布置图通讯、照明系统图供、排水系统示意图运输系统图压风系统示意图前言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整和工作领导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61号文《关于晋中介休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度》原介休市瑞东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宝源煤业有限公司、介休市瑞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重组整合后企业名称为山西介休义棠瑞东煤业有限公司,批准开采1、2、9、10、11号煤层,井田面积9.5391K ㎟,生产能力120万吨/年,隶属山西介休泰瑞煤炭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该矿井整合后采用3个井筒开挖,分别为主斜井,行人斜井和回风立井,井筒所处位置均在原瑞东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工业场地。

根据招投标情况,该公司副斜井井底车场由福鼎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目前,矿井建设的前期“四通一平”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为了有计划的组织劳动力、材料和设备,统筹安排行人斜井的施工,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设计组织的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a、山西介休义棠瑞东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b、行人斜井施工图纸c、现行的国家有关技术政策、方针、煤矿安全规程,矿山井巷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劳动保护、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言一、概述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山西省沁源县王和镇铁水沟村东,行政区划属沁源县王和镇管辖。

矿井工业场地至王和镇约5km,为土石公路,即与汾—屯公路接运。

汾—屯公路全程为沥青质路面。

沿其向北约32km,即到达平遥县城,与南同蒲铁路及大运公路接运。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隶属于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能源、化工、电力、物流仓储为一体的大型煤焦化民营企业。

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30亿元,职工总数4000余人。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现已形成500万吨煤炭、120万吨焦炭、5万吨煤焦油、1万吨粗苯的产品生产能力。

公司于1999年经批准获得自营出口权,产品行销国内10余家大型钢铁公司,并外销欧美、日本、印度市场。

公司自备铁路专用线八条,可发运煤炭、焦炭、化工产品。

公司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公告通过的74家焦化行业准入企业,是山西省焦化行业“五十强”企业,是山西省“十一五”期间重点扶持的77个三大方阵企业,是山西省政府“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的煤化工大企业、大集团之一。

是山西省纳税重点企业之一。

本次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中,《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经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审查通过,并于2009年12月9日在晋煤重组办发【2009】118号文《关于长治市山西汾西正新煤焦有限公司贾郭煤矿等3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中予以批复。

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由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和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两矿及中间部分空白资源区兼并重组整合而成,重组整合后批准生产能力900kt/a,山西晓利煤业有限公司(300kt/a)为2010年底关闭矿井,沁源万峰铁水煤矿有限公司(300kt/a)为兼并重组主体矿井。

2009年12月3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金晖隆泰煤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采矿许可证。

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山西兴盛鸿发煤业有限公司600Kt/a矿井改造工程矿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河南煤炭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一年七月十三日前言山西兴盛鸿发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介休市张兰镇石场坊村,行政区划属张兰镇管辖,其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00″—112°13′30″,北纬37°00′30″-37°01′30″.该矿西北距大运公路及南同蒲铁路张兰火车站12km,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该矿现开采4、5号煤层,现实际生产能力30万t/a,兼并重组后的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t/a.设计矿井采用立井开拓,全矿井布置3个井筒,在井田东部新建主、副立井,利用鸿发煤业主斜井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回风斜井,由于主斜井井筒断面小,利用原副斜井井筒段与主斜井并列回风,副斜井井筒安设台阶扶手作为安全出口通道,刷大主斜井井口段安设主通风机,布置安全出口和防爆门。

我们认为:就本公司的技术水平、装备能力和近几年来积累的煤矿施工经验,我们完全有能力安全、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该矿井工程的施工任务,并达到或超过业主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

我们按照工程特性及施工要求,以十分认真的态度和对该项目高度负责的精神,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编制依据:(1)《山西兴盛鸿发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3)《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4)《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109—96);(6)《煤炭工业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资料管理规定》;(7)《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8)《钢筋混凝土工程检验评定标准》;(9)《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10)《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办法》;(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4)《矿井质量标准化检验标准》;(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7)《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第一节井田概况 (2)第二节地质特征 (4)第二章井田开拓与开采 (21)第一节井田境界及储量 (21)第二节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4)第三节井田开拓 (24)第四节井筒 (29)第五节井底车场及硐室 (30)第三章通风与安全 (31)第一节概况 (31)第二节矿井通风 (32)第三节灾害预防及安全装备 (41)第四章通风设备 (56)第一节通风设备 (56)第五章技术经济 (57)第一节劳动定员及劳动生产率 (57)第二节矿井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9)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汾西太岳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太岳煤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隶属沁源县西部的柏子镇、李元乡、中峪乡、古县北平镇,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6°27′42″~36°33′06″,东经112°09′31″~112°14′53″。

在井田的西部有北平-古阳公路经古县、洪洞可与大运公路及南同蒲线相接,南部有宝丰-唐城公路经安泽与309国道相连,中部柏子-中峪-沁源及北部的柏子-李元-北园村公路经沁源-沁县公路可接208国道和太长高速公路,沁(源)-沁(县)铁路可与太焦铁路线相接,交通尚属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二、地形、地势及河流井田地处太岳山区霍山东麓。

地形总的趋势是南、北部高,中部低,最高点在北部的侯神岭西部,标高1499m,最低点在柏子河蔚村段的河谷中,标高1058.20m,相对高差440.80m。

区内地形复杂,沟谷纵横,柏子河河谷较为宽阔,由西北向东南贯穿矿区中部,两侧山谷呈树枝状分布,属侵蚀强烈的中山区。

本区属黄河水系沁河流域,主要有柏子河及其支流,北部有狼尾河,南部有蔺河,均属季节性河流,近几年长期干枯。

三、气象与地震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根据沁源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高气温35.6℃(1995.7.5),极端最低气温-25.8℃(1990.2.1);年平均降水量634mm,年最大降水量834.3mm(1989),年最小降水量为541.4mm(1994);年平均蒸发量为1547.2mm,年最大蒸发量为1749.6mm(1995),年最小蒸发量为1397.1mm(1991);蒸发量比降水量大2~3倍。

春冬季雨雪少,雨季多在7~9月份,最短无霜期143天,结冰期多在十月份至次年三月份,最大冻土深度80cm(1993),夏季多东南风,春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14.0m/s(1994)。

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沁源县地震烈度为7度区。

四、周边矿井及小窑太岳煤矿井田位于沁源县西部,井田内无小煤窑及生产矿井,井田周围有沁新煤矿、乾元煤业有限公司、新源煤矿、康伟煤焦公司南山煤矿、泓翔煤业公司、蓝盟科技公司玉生矿等6个煤矿。

具体如下:沁新煤矿位于井田北侧,隶属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斜井开拓,综合机械开采,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平均煤厚2.00m。

井下为两个采空区,中东采区正常涌水量为432m3/d,最大涌水量为576m3/d;南采区正常涌水量为480m3/d,最大涌水量为624m3/d。

全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12m3/d,最大涌水量为1200m3/d。

瓦斯相对涌出量16.26m3/t,属高瓦斯矿井。

新源煤矿:位于井田东北侧,隶属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斜井开拓,综合机械化开采,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平均煤厚2.00m。

正常涌水量为180m3/d,最大涌水量为260m3/d。

瓦斯相对涌出量24.99m3/t,高瓦斯矿井。

南山煤矿:位于井田西南侧,隶属沁源县康伟煤焦有限公司,斜井开拓高档普采,现采山西组2号煤层,平均煤厚2.00m。

生产能力30万t/a,正常涌水量为400m3/d,最大涌水量为625m3/d。

瓦斯相对涌出量13.47m3/t,高瓦斯矿井。

乾元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井田西北侧,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斜井开拓,高档普采,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平均煤厚2.00m。

正常涌水量为20m3/d,最大涌水量为40m3/d。

高瓦斯矿井。

泓翔煤业公司:位于井田西南侧。

原生产能力为30万t/a,现由西山煤电集团整合,现开采山西组3号煤层,正常涌水量为80m3/d,最大涌水量为300m3/d。

玉生煤矿:位于井田西南侧。

隶属古县蓝盟煤业公司,由省煤运整合。

原生产能力为30万t/a,现开采3号煤层,正常涌水量为100m3/d,最大涌水量为350m3/d。

五、电源、水源情况(一)电源情况太岳矿已建成35kV变电站(由长治供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已投入运行。

该站有2回电源线路。

一回路引自太岳110kV变电站,线路长16km。

另一回路引自李元35kV变电站,线路长6.8km。

(二)水源情况本设计管井一眼,取用地下奥陶系中统灰岩岩溶裂隙水,根据资料含水层含水丰富,水质一般,由于缺少水源水质分析资料,仅经适当消毒后做为矿井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源利用。

水量可以满足本矿井应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的需要六、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情况矿井所需钢材、木材、水泥、各种设备市场上能够满足建设需求;砖、石、砂及石灰等本地可满足需求。

第二节地质特征一、地质构造(一)区域地质简况1、区域地层沁源县太岳煤矿位于华北陆台沁水盆地的西部边缘,霍山隆起的东侧。

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

区域地层由西向东、由老到新依次出露太古界、上元古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2、区域构造沁源县太岳煤矿位于沁水块坳上的次级构造单元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的中段。

沁水块坳是吕梁-太行断块上最大的次级构造单元。

其东侧以太行山大断裂与太行块隆相邻,西南部分以横河断裂与豫皖断块为界,西侧以霍山断裂、浮山(东)断裂带分别与吕梁块隆、临汾-运城新裂陷相接,西北部分以洪山-洪村断裂与晋中新裂陷衔接,北部则以交城大断裂的北东段、下口断裂与五台山块隆分界。

块坳主要表现为一大型复式向斜,走向北北东,面积35000km2,主要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期,并遭受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的改造。

燕山运动的早期,由于东西向主压应力作用,构造变动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大型开阔褶皱,如太行山复式背斜隆起、霍山南北向背斜以及沁水复式向斜等。

燕山运动的中期,由于主压应力方向由早期的东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南东东向。

地块在南北向扭力和东西向挤压力联合作用下,由此形成了北北东向的线型挤压带。

燕山运动的晚期也即喜山期,区域构造应力方式发生了改变,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南西,主张应力方向为北西-南东向,相应的构造变动以改造先期变形为主,其构造类型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根据构造特征,沁水台凹可以划分为七个次级构造单元:娘子关-坪头坳缘翘起带(Ⅰ11);析域山坳缘翘起带(Ⅰ12);普洞-来远北东东向褶断带(Ⅰ13);孟县坳缘翘起带(Ⅰ14);沾尚-武乡-阳城北北东向褶带(Ⅰ15);太岳山坳缘翘起带(Ⅰ16);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Ⅰ17)。

位于太行山坳缘翘起带与沾尚-武乡-阳城褶带之间的郭道-安泽近南北向褶带:南北长约140km,东西宽约20km,北宽南窄,出露地层为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

该褶带总体走向北北东,褶皱排列较为紧密,单个褶曲的宽度2km左右,两翼倾角为10°-15°,个别达40°。

偏西部的褶曲轴面略向东倾,两翼不对称,东部褶曲的两翼近于对称。

该褶带延长较长,成群成组出现的褶皱表现若断若续,似乎是受到北北东向构造干扰所致,使这些褶皱的枢纽呈波状起伏。

本区位于该构造单元的中带。

3、岩浆岩据区域地质资料,在沁安普查区西北侧的霍山断裂东侧太古界老地层中,出露有多处辉绿岩岩脉,其中最长岩脉达8.7km,但太岳井田未见有岩浆岩出露。

4、区域含煤特征太岳煤矿位于沁水煤田西部边缘,居沁安普查区中部。

区域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其中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和本溪组分别含1-3层不稳定薄煤层,多不可采,无价值。

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164m,其中山西组平均46m,太原组平均118m,共含煤13-24层,其中有编号的煤层13层,无编号的不稳定薄煤层11层。

有编号煤层中,山西组有3层,分别为1、2、3号煤层,其中2号煤稳定可采,1、3局部可采。

太原组有编号的煤层10层,分别为4、5、6、6下、7、7下、8、9、10、11号煤层,其中9、10号煤层有时合并为一层。

太原组煤层中9、10号稳定可采,5、6、6下、11号煤层局部可采。

其余煤层只个别零星可采,不具经济价值。

(二)矿井地质1、地层本区地层出露较好,结合钻孔揭露资料井田内沉积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和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石千峰组(P2sh),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T1l)。

1)奥陶系(O)(1)中统上马家沟组(O2s)本组主要为浅灰色泥灰岩,灰色石灰岩,灰白色白云质灰岩,夹石膏条带,裂隙发育,被方解石充填,岩溶发育。

(2)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与下伏上马家沟组呈整合接触,为煤系地层的基底。

井田钻孔揭露厚度92.60m,主要为深灰色石灰岩,角砾状泥灰岩及泥质白云岩,下部夹似层状石膏。

上部方解石细脉发育,顶部具铁质浸染现象。

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峰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27.50~50.90m,平均35.00m,以浅灰色铝质泥岩、深灰色泥岩、粉砂岩为主,间夹中细粒砂岩和石灰岩及薄煤层,底部多为以结核状黄铁矿为主的铁铝质岩,既“山西式”铁矿。

本组是在古风化壳基础上形成的以局限泻湖、海湾环境为主的沉积。

(2)上统太原组(C3t)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与下伏本溪组呈整合接触。

本组厚106.83~131.32m,平均120.68m,由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及3层海相石灰岩和4-14层煤层组成。

3)二叠系(P)(1)山西组(P1s)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

岩性由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和3~6层煤层组成,与下伏太原组为连续沉积,本组地层厚度28.7~44.36m,平均34.33m。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

厚105.23~133.33m,平均116.55m。

由浅灰、灰色中粒砂岩,灰绿色、浅紫色、黑色泥岩、粉砂岩及薄煤层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