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测试技术与应用
微地震在水压裂中的应用

8
水污染应该不是问题,政府和公司都在解释
IPAA President Barry Russell “The question of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tion from hydraulic fracturing is a settled issue; hydraulic fracturing has not caused underground drinking water contamination.” All majors and independent’s issue viewpoints in their website Exxonmobil, Shell, Chevron, ConocoPhillips, Marathon …
20
Stimulated Rock Volume (SRV)
Stimulated Rock Volume, SRV’s at different stages
21
DFN & SRV
Eisner & MSI
22
History Matching
Simulation and history matching
• • • • • • • • • • • Brigham Exploration Continental Resources Encore Operating Hess Corporation Petro-Hunt LLC Whiting Petroleum Schlumberger Oilfield Services MicroSeismic, Inc. Terrascience DOE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测试技术与应用

特点
地面微地震 Y Y N Y
费用低、操作简单, 精度差 ,
N Y Y N N 易受地面 设备 造成的 微地 震影响
井下微地震 Y Y
Y
N
Y
YN
N
费 用昂 贵, 对 监测 井 要求 高, 条件较苛刻
地面微破裂 影像
Y
Y
Y
N Y Y N N 解释过程复杂, 需 3~ 4 d
阵列式地面 微地震
Y
Y
Y
N Y N N 费用昂贵, 精度较高
1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1. 1 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根据摩尔- 库仑准则,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时, 必
将沿裂缝面形成一系列微震。记录这些微地震, 并 进行微地震震源定位, 由微地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可 以描写人工裂缝的轮廓。微地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在 柱坐标系的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 可以给出裂缝的 三视图, 分别描述裂缝的长度、方位、产状及参考性 高度( 见图 1) 。
本文收稿日期 : 2011- 12- 28 编辑: 王 军
( 1) 简易地面微地震与微破裂影像相比, 由于布 点少、干扰大, 再加上裂缝本身的复杂性, 检测精度 较低, 本次施工只解释出 6 段。解释结果与微破裂 影像解释结果差异较大, 有三段解释方向基本一致。
2012 年 6 月
油 气 井 测试
关键词 地面微地震 井下微地震 微破裂影像 阵列式微地震 压裂
0引言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原理起源于天然地震的监 测, 水力压裂井中, 由于压力的变化, 地层被强制压 开一条较大裂缝, 沿着这条主裂缝, 能量不断的向地 层中辐射, 形成主裂缝周围地层的张裂或错动, 这些 张裂和错动可以向外辐射弹性波地震能量, 包括纵 波和横波, 类似于地震勘探中的震源, 压裂裂缝微地 震监测技术就是通过收集这些弹性波信号, 结合模 型来解释地下裂缝的情况[ 1] 。
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摘 要 : 微地震监测是指将井下地震技术用于探测由于岩石内应力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微地震事件 ,即将高灵敏度的 地震传感器布放于压裂邻近的井中 ,连续记录因压裂引起的油气藏物理特性改变而产生的微地震活动 。该技术用于油 藏和气藏水力压裂裂缝的成图 ,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的微地震数据连续采集记录并实时处理 ,标定出微地震事件即压裂裂 缝的位置 。借助于微地震裂缝诊断 ,在压裂作业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优化压裂和压裂方案设计 ,提供油气藏资源评价 、 油 气藏趋替信息和未来钻井位置图 ,达到增产目的 ,并为二次勘探的规划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微地震监测技术 ; 水力压裂裂缝 ; 裂缝空间位置 ; 油田增产 中图法分类号 : P631. 4 + 1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429134 ( 2004) 0520005204
图4 正交直方图
测技术是一种有利于油田开发的技术 , 搞清楚裂缝的 空间发育情况 ,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产量的部署 ,也直 接影响到油田的总体产量 。 国外已经将此技术作为一个常规生产手段 , 使用 在重点大型压裂的动态监测中 ,在美洲 、 欧洲等地有大 量的使用 [ 10 ] 图 5 是一实例 ,给出了压裂裂缝动态检测 得到的裂缝空间展布图 。
第一作者简介 : 董世泰 ,男 ,1965 年生 ,博士 ,高级工程师 ,1989 年毕业于石油大学 ( 华东) 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现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物 探装备研究工作 。邮编 :100083
・6 ・
石 油 仪 器 PETROL EUM INSTRUMENTS 2004 年 10 月
人员 、 压裂技术人员 、 地质人员都想明了人为改造的裂 缝的位置 ,即裂缝的高度 、 长度 、 宽度 、 延伸 、 方位的准 确位置 ,以便合理地调整开发方案 ,确保油井的安全和 整个油田的完整性 , 达到长期高效的油田开发和增产 的目的 。借助于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实现这一愿望 。 微地震监测是将一种新的能够保证实时数据采集 的三分量地震接收系统 , 以大级距的排列方式 , 多级 布放在压裂井旁的一个邻近井中 , 接收由于压裂导致 地下岩石断裂所产生的微地震信号 , 经过资料处理得 到裂缝的空间位置 [ 2~4 ] 。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定位控制——Frac-Hook多分支套管压裂技术,可以更好地定位 压裂位置,更精确地控制分支井筒,提供有选择性的高压压裂能力。
多级压裂能力——FracPoint EX技术,使用投球或滑套一次起下封隔 完井,在Williston油田成功完成24级裸眼封隔压裂。
IntelliFrac技术
This new service combines advanced microseismic services from Baker Hughes with pumping services from fracturing technology leader BJ Services.
导流 缝长 缝高 缝宽 方位 倾角 体积
能力 ◆◆◆○○◆◆ ◆○◆○○○◆ ◆○◆○○○◆ ○◆◆◆◆○○ ○◆○○○○○ ○○○◆◆○○ ○◆○○○○○ ○○○◆○○○ ★◆○★◆○○ ★★◆◆◆◆○ ◆◆○★★★○ ◆★★○○○○
★—可信 ◆—比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老油田增产和非常规油气田 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且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 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是贯穿油田勘探开发各阶段的基础工作。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监测的 主要目的是通过 采集压裂施工过 程中的一些参数 资料来分析地下 压裂的施工进展 情况和所压开裂 缝的几何参数。
要求:放射性同位素应不 发生自然扩散。
近井地带监测技术
放射性示踪剂技术
操作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27-2008”----《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技术规 范》执行。
微地震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及应用

this paper,at first,microseismic fracture monitor basic principles are
introduced,including acoustic emission(AE), Mohr-Coulomb theory,fracture
mechanics rules. Secondly,mak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conventional fracture
monitor(dip compass, well temperature test, radioactive measurement, potential
method, etc.) and microseismic fracture monitor, showing microseismic fracture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4 1.4 创新点及研究成果............................................................................................................5 第 2 章微地震压裂监测原理...........................................................................................................6 2.1 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6
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效果综合评估中的应用

第22卷第3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2,No.32015年5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May 2015—————————————收稿日期:2015-03-31。
作者简介:李红梅(1970—),云南江川人,女,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地震资料综合研究工作。
联系电话:(0546)8789733,E-mail :lihong⁃mei519.slyt@ 。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微地震监测技术及处理系统研发”(P13078)。
·油气钻采工程·微地震监测技术在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效果综合评估中的应用李红梅(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22)摘要:随着非常规油气藏的规模开发,微地震监测作为该类型油气藏水力压裂体积改造设计、实施及评估的关键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东营凹陷盐227井区作为低孔特低渗透油藏,在进行整体压裂开发的过程中对微地震监测数据进行了采集与处理。
通过微地震事件点俯视投影、沿井轨迹侧视投影、压裂改造体积及压裂波及前缘面积计算等方法,分析了人工裂缝带的长度、宽度、高度和方位等空间发育特征及其影响范围,综合利用钻录井、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天然裂缝分布特征、各压裂段岩性组合或沉积相带特征及其对人工裂缝空间分布的影响,综合评估了盐227井区非常规油气藏压裂改造效果,明确了砂砾岩扇体中扇中可压性好于扇根;相对厚层的含砾砂岩比厚度较薄、泥岩夹层多的含砾砂岩的压裂效果更好。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水力压裂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人工裂缝中图分类号:P63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03(2015)03-0129-06Application of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technology to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ervoir fracturing evaluationLi Hongmei(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hengli Oilfield Company ,SINOPEC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7022,China )Abstract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s a technique for the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volume reforma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ervoir.The sand-gravel reservoir in Yan227wellblock of Dongying sag has low porosity and very low permeability.Based on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of Well Yan227-3HF and Well Yan227-8HF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fracture space ,including its length ,width ,direction and height ,and its effective rang were analyzed at firs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vertical projection of micro-seismic event point ,side projection ,calculating of fracturing volume and fracturing frontal area ,etc.And then data from drilling ,logging ,well logging ,3D seismic and fractu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parameter curve were comprehensive utilized ,thu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fracture distribution ,the lithologyand sedimentary facies belt of each fracture section and their influence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rtificial cracks were ana⁃lyzed.Finally ,the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ervoir fractur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in Yan227well⁃block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ddle-fan section is easier to be fractured compared with the fan root;pebbly sand⁃stone with relatively thick layer has better fracturing effect than the one with thinner layer and multi-interbedded mudstone.Key word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hydraulic fracturing ;unconventional hydrocarbon reservoir ;reservoir reformation ;artificial fracture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观测生产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微地震事件,来分析其影响的地球物理技·130·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5年5月术[1-2]。
HAL压裂裂缝监测技术说明

哈里伯顿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说明2015年4月1.微地震数据采集方式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理论源于研究天然地震的地震学,主要为利用在水力压裂过程中储层岩石被破坏会产生岩石的错动(微地震)来监测裂缝形态的技术。
井下微地震监测法将三分量地震检波器(图1),以大级距的排列方式,多级布放在压裂井旁的一个或多个邻井的井底中(图2)。
三分量微地震检波器在压裂井的邻井有两种放置方式:一种是放置在邻井中的压裂目的层以上,用于邻井压裂目的层已射孔生产情况,由于收集微地震信号的检波器非常灵敏;为防止监测井内的液体流动对监测造成井内噪音,必须在射孔段之上下入桥塞封隔储层,然后将检波器仪器串下入到桥塞之上的位置。
另一种方法是将检波器放置在邻井中的压裂目的层位置上,这种情况检波器和水力裂缝都位于相同的深度和储层,此时声波传播距离最近、需要穿过的储层最少,属于最佳的观测位置,这种方式用于邻井的目的层未实施射孔生产的情况。
图1 三分量地震检波器图2 三分量地震检波器下井施工现场图3显示一个由5级检波器组成的仪器串在压裂井的邻井下入的两种布局方式:图中左边表示邻井已射孔的情况下,射孔段以上经过桥塞封堵,检波器仪器串放置在该井的目的层以上;图中右边表示邻井为新井的情况下,目的层未实施射孔,检波器仪器串放置在该井的压裂目的层位置上。
井下微地震压裂测试使用的三分量检波器系统检波器以多级、变级距的方式,通过普通7-芯铠装电缆或铠装光缆放置在压裂井的邻井中。
哈里伯顿使用采样速率为0.25ms的光缆检波器采集系统采集和传输数据。
常规的电缆一方面数据传输速率低,另一方面对于低频震动信号易受电磁波的干扰大。
采用铠装光纤进行数据传输不但传输速度快,并且允许连续记录高频事件,提高了对微小微地震事件的探测能力同时对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更加准确,监测到的裂缝形态数据最为可靠。
图3 多级检波器系统在邻井的两种放置方式另外,由于检波器非常灵敏,井筒中的油气流动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监测微地震事件的信噪比,如果监测井为已经射孔的生产井,需要在射孔段以上20米的位置下入桥塞,检波器仪器串底部下入到距离桥塞10米的位置。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项目名称:《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2月负责人:卢云霄技术首席:杜发勇报告编写人:杜发勇主要研究人员:张培东陈东茹红丽黎石松暴志娟潘勇姜立辉孙文森黄琼冰薛仁江林惠星等审核人:陈东审定人:李云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立项背景 (3)(二)主要研究内容 (4)(三)完成工作量 (4)(四)提交成果与主要技术指标 (5)(五)主要成果和认识 (5)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6)(一)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分类 (6)(二)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7)1、间接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分析 (7)2、直接近井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2)3、直接远场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8)(三)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对比 (29)三、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31)(一)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情况 (31)(二)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31)1、压前压后井温测试资料分析 (31)2、井底压力温度监测资料分析 (37)3、地面多点式微地震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3)4、大地电位法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5)5、压后压力恢复资料分析 (46)6、裂缝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47)四、认识和建议 (49)1、认识 (49)2、建议 (49)附图探井压裂前后井温测井曲线图 (49)一、项目概况(一)立项背景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藏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十一五”期间,达到当年探明储量的52.5%。
“十二五”期间勘探增储主阵地仍为低渗透油藏,年均在4000万吨以上。
压裂改造是这类储量得以探明和有效开发动用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认识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延伸状况,对评价压裂效果,检验和提高压裂设计的准确性,优化开发方案,进而改善压裂增产效果,提高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压裂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始终是相关领域专家们最为关注,同时长期进行探索与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监测方式得到的结果差别较大, 充分说明 裂缝扩展的复杂性和破裂信号的监测难度。三种方 法中只有微破裂影像解释出所有段的裂缝参数, 说 明多点监测对于信号接收和裂缝识别有较大优势。
3结 论
( 1)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发展, 形成了一系列 微地震监测技术, 各种微地震监测技术各有优缺点, 应根据具体的井层条件, 综合各方面选择适合的微 地震监测裂缝技术。
在樊 154- 平 1 井 12 级分段压裂过程中, 采用 地面微地震、地面微破裂影像和井下微地震三种裂
缝监测技术等三种方式同时进行监测 12 段裂缝扩 展动态情况: 地面微地震( 贴套管) : 布 3 口井; 检 测井深度与该井同层, 检波器贴在井口套管上; 地 面微破裂影像: 布地震台站 18 个; 井下微地震: 布 在樊 154- 斜 6 井。
该项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震源成像和精细 反演等几个关键步骤, 具有三分量监测, 先进的去噪 技术, 可实现震级描述和 4D 输出优点, 但解释过程 复杂, 需 3~ 4 d 时 间。在 压裂 时, 采用 在压 裂井 1000~ 2000 m 左右的圆环内布 20~ 30 只三分量检 波器( 见图 2) , 埋在地表 30 cm。
77
Feng Weihua ( Tianjin Branch, China National Petr oleum Offshore Engineering Co. , Ltd) , Song Xinhua ( Sichuan Renzhi Oilf ie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 , Ltd ) The je-t pump is a special mechanical pump, which depends on liquid to transmit energy,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stablishing high production
在 HY1 井压裂过程 中应用, 用 MicroSeismic 公 司 FracStar( tm) 地面阵列, 以 HY1 井井口为中心, 放 射状摆放 10 条测线, 共 1021 个检波点, 检波点间距 15 m, 总测 线长 度 15120 m。地 震数 据采 用 Sercel 428 XL 系统记录。整个 压裂过 程中共 记录 了 445 min 的数据。数据存储为 890 个以 30 s 为单位顺序 递增的文件, 并由 PSET ( r) 软件处理( 见图 4) 。
压裂裂缝检测作用: 评价的结果可以验证或修正 压裂中使用的模型、选择压裂液、确定加砂量、加砂程 序、采用的工艺等, 保证压裂施工按设计顺利进行, 提 高压后产量, 增长压后有效期, 指导注采井网部署。
微地震监测技术分为地面和地下两大类, 其中 地面又分为简易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微破裂 影像裂缝监测技术和阵列式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技 术; 地下为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测井对应至少一口监测井; 井距小于 400 m, 两口 井井口位置最好不在同一井场; 监测井最大井斜 小于 30 , 狗腿度小于3 30 m。 1. 4 阵列式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该技术为美国 MSI 公司的专利技术, 采用类似 勘探检波器阵排列, 使用多条测线、上千个接收道, 在地表监测微地震信号; 使用被动地震发射层析成 像( PSET( r) ) 技术对压裂过程中微地震事件活动结 果成像。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包括: 地面阵列、埋置阵 列、井下阵列、组合阵列, 根据检波器信号特征识别 纵向破碎、横向破碎滑动、斜向破碎三种破裂形态。
[ 1] 刘建中, 王春耘, 刘 继民, 等. 用微 地震法 监测 油田 生产 动态[ J] . 石油勘探与开 发, 2004, 31( 2) : 71- 73.
[ 2] N. R Warpinski, R. B. Sullivan, J. E. Uhl, et al. Improved T-i mining M easurements for Velosity Calibration. SPE 84488.
该项技术在精度、可靠性、处理速度、设备布放 等四个方面都十分成熟。对井的要求如下: 被监
根据处理结果, 对 HY1 井裂缝扩展规律有以下 几点认识: 裂缝发育极不对称, 东侧缝长远大于西 侧; 横向破裂滑动事件在井筒东侧沿旧裂缝发生;
纵向破裂滑动沿井筒方向以及在井筒东侧的旧裂 缝发生; 横向+ 纵向破裂滑动沿井筒方向及井筒 西侧方向发生。
1 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1. 1 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根据摩尔- 库仑准则, 水力压裂裂缝扩展时, 必
将沿裂缝面形成一系列微震。记录这些微地震, 并 进行微地震震源定位, 由微地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可 以描写人工裂缝的轮廓。微地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在 柱坐标系的三个坐标面上的投影, 可以给出裂缝的 三视图, 分别描述裂缝的长度、方位、产状及参考性 高度( 见图 1) 。
2 几种微地震监测技术对比
上述几种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常 用的微地震裂缝测试技术,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特 点和局限性[ 4] , 也有各自的技术适应性( 见表 1) 。
第 21 卷 第 3 期
李 雪等: 水力压裂裂 缝微地震监测测试技术与应用
45
表 1 几种微地震技术能力与特点对比
测试方法 缝长 缝高 对称性 缝宽 方位 倾角 容积
摘要 压裂是低渗透油藏增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手段。压裂后形成的裂缝长度、宽度和高度、 渗透率和导流能力是影响压后效果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裂缝监测, 可以认识裂缝扩展规 律, 指导优化压裂设计。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成熟的几种微地震监测技术的总结, 对其技术原理和特 点进行了对比阐述, 通过微地震监测应用分析, 认识了裂缝扩展规律和几种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特 点, 对下步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 3] 王治中, 邓金根, 赵 振峰, 等. 井下 微地震 裂缝 监测 设计 及压裂 效果评价. 大庆 石油 地质与 开发, 2006, 25( 6) : 76 - 78.
[ 4] 王树军, 张 坚平, 陈钢 , 等. 水力 压裂 裂缝 监测 技术 [ J] . 吐哈油气, 2010, 15( 3) : 270- 273.
特点
地面微地震 Y Y N Y
费用低、操作简单, 精度差 ,
N Y Y N N 易受地面 设备 造成的 微地 震影响
井下微地震 Y Y
Y
N
Y
YN
N
费 用昂 贵, 对 监测 井 要求 高, 条件较苛刻
地面微破裂 影像
Y
Y
Y
N Y Y N N 解释过程复杂, 需 3~ 4 d
阵列式地面 微地震
Y
Y
Y
N Y N N 费用昂贵, 精度较高
( 2) 从本文应用实例三种微地震监测技术解释 结果表明, 压裂过程中裂缝扩展的复杂性和破裂信 号的监测较难。
( 3) 多点监测对于信号接收和裂缝识别有较大 的优势, 应用多点监测裂缝的微地震技术具有相对 较高的精度。
( 4) 微地震裂缝监测能够解释裂缝延伸规律, 裂 缝形态等, 指导压裂设计。
参 考文献
微破裂四维影像裂缝监测技术是通过在监测区 近地表布置 12 套数据采集站系统形成采集站仪器 阵列, 共同接收地下油层液体流动压力引起的岩石 微破裂所产生全体体波 纵波 ( P 波) 和横波( S 波) ; 利用多波属性分析、相干振幅体向量叠加扫描、 三维可视化技术、描述裂缝三维形态, 解释出裂缝方 位、裂缝动态缝长、裂缝动态缝高。
近几年该项技术在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井年实施
80 多口井, 从 30 多口井探井监测结果看, 大部分属 于下列情况: 地面微地震裂缝监测的长度比压裂设 计模拟长度要大; 高度比压裂设计模拟高度要小; 方 位比测井计算地应力方位要小; 深度的影响没有规 律可循。
1. 2 微破裂影像裂缝监测技术 微地震地下影像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用于油气
2012 年 6 月
油气井测试
第 21 卷 第 3 期
水力压裂裂缝微地震监测测试技术与应用
李 雪1 赵志红2 荣军委3
( 1. 胜利油田勘探项目管理部 山东东营 257001; 2. 西南石油大学 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500;
3.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 四川成都 610500)
阵列式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 克服了井下微地 震裂缝监测系统监测范围有限、环境条件要求严、方
向偏差、需观测井的缺陷; 监测范围广、数据采集量 大, 数据处理解释精度高; 能够提供满足压裂裂缝展 布情况、射孔优化、压裂设计优化、开发井网部署和 和油藏动态监测等多种信息功能。
该项技术为一项新技术, 目前认为精度较高, 在 国内还没有应用, 但由于解释技术属于美国, 一口井 的费用很高, 推广难度大。
本文收稿日期 : 2011- 12- 28 编辑: 王 军
( 1) 简易地面微地震与微破裂影像相比, 由于布 点少、干扰大, 再加上裂缝本身的复杂性, 检测精度 较低, 本次施工只解释出 6 段。解释结果与微破裂 影像解释结果差异较大, 有三段解释方向基本一致。
2012 年 6 月
油 气 井 测试
关键词 地面微地震 井下微地震 微破裂影像 阵列式微地震 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