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监测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监测——IntelliFrac技术集成了世界领先的压裂增产技术和微震 监测技术,可以使作业公司在实施增产措施的过程中监测裂缝面积,实时 对压裂作业进行控制。
压裂定位控制——Frac-Hook多分支套管压裂技术,可以更好地定位 压裂位置,更精确地控制分支井筒,提供有选择性的高压压裂能力。
多级压裂能力——FracPoint EX技术,使用投球或滑套一次起下封隔 完井,在Williston油田成功完成24级裸眼封隔压裂。
IntelliFrac技术
This new service combines advanced microseismic services from Baker Hughes with pumping services from fracturing technology leader BJ Services.
导流 缝长 缝高 缝宽 方位 倾角 体积
能力 ◆◆◆○○◆◆ ◆○◆○○○◆ ◆○◆○○○◆ ○◆◆◆◆○○ ○◆○○○○○ ○○○◆◆○○ ○◆○○○○○ ○○○◆○○○ ★◆○★◆○○ ★★◆◆◆◆○ ◆◆○★★★○ ◆★★○○○○
★—可信 ◆—比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是目前世界上老油田增产和非常规油气田 开发所应用最为广泛且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油气储层裂缝 分布规律的研究分析是贯穿油田勘探开发各阶段的基础工作。
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压裂监测的 主要目的是通过 采集压裂施工过 程中的一些参数 资料来分析地下 压裂的施工进展 情况和所压开裂 缝的几何参数。
要求:放射性同位素应不 发生自然扩散。
近井地带监测技术
放射性示踪剂技术
操作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327-2008”----《放射性核素载体法示踪测井技术规 范》执行。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

地面裂缝检查报告模板检查单位:________检查日期:________检查地点:________1. 检查目的本次地面裂缝检查旨在评估和记录地面裂缝的数量、长度、宽度、深度以及可能的变化情况,以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2. 检查方法采用目视检查和测量的方法对地面裂缝进行评估。

使用测量工具,如测量尺、测量轮等,对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进行准确测量。

3. 检查结果经过仔细检查和测量,以下是本次地面裂缝检查的结果:裂缝编号裂缝位置裂缝长度(m)裂缝宽度(mm)裂缝深度(mm)变化情况-------------------------------------------------------------------------------------1 地点1 1.5 2.0 10 无变化2 地点2 0.8 1.5 8 有所扩大注:需根据实际情况添加检查结果数据。

4. 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面裂缝检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a) 地点1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未发生明显变化,不会对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造成影响。

b) 地点2的裂缝长度、宽度和深度有所扩大,建议进行修复和加固工作,以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5. 安全风险评估根据对地面裂缝的检查结果和结论,结合场地和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对可能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在本次检查中,未发现严重的安全风险,但对于地点2的裂缝扩大情况需要引起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轻潜在的风险。

6. 建议维护和监测为了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建议进行以下维护和监测工作:a) 对地点2的裂缝进行及时修复和加固,以防止进一步扩大。

b) 进行定期的地面裂缝巡检,以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

c) 如发现有新增裂缝或既有裂缝变化明显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维修和加固措施,确保场地和建筑物的安全性。

7. 总结本次地面裂缝检查评估了场地和建筑物上的裂缝情况,并提供了相关的结论、建议和安全风险评估。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本鉴定报告旨在确认被鉴定房屋的裂缝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方提供客观、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二、鉴定范围本次鉴定涉及位于xx区xx街道xx号的xx建筑内所有房间的墙体裂缝情况。

鉴定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走向等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三、鉴定结果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裂缝位置该建筑内裂缝位置主要集中在南侧和西侧。

其中,南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一楼和二楼的客厅和次卧;西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三楼和四楼的卧室和阳台。

2. 裂缝长度和宽度裂缝长度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南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30cm左右,宽度在2mm左右;西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50cm 左右,宽度在3mm左右。

3. 裂缝走向裂缝走向主要呈近竖直方向,但在部分位置呈斜向或水平方向。

4. 裂缝原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房屋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为:地下室不够稳固,地基不均匀,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导致上部结构承重不稳定;施工过程中未能确保水泥柱和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导致墙体出现开裂现象。

四、鉴定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对地下室进行加固,确保地基稳定,防止房屋产生进一步移动。

2. 对裂缝位置进行重新修补,加强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防止裂缝恶化。

3. 对整个建筑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五、结论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内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鉴定建议,希望相关方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鉴定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报告

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项目名称:《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及应用》研究起止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2月负责人:卢云霄技术首席:杜发勇报告编写人:杜发勇主要研究人员:张培东陈东茹红丽黎石松暴志娟潘勇姜立辉孙文森黄琼冰薛仁江林惠星等审核人:陈东审定人:李云目录一、项目概况 (3)(一)立项背景 (3)(二)主要研究内容 (4)(三)完成工作量 (4)(四)提交成果与主要技术指标 (5)(五)主要成果和认识 (5)二、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6)(一)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分类 (6)(二)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7)1、间接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分析 (7)2、直接近井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2)3、直接远场裂缝监测方法分析 (18)(三)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方法对比 (29)三、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统计分析 (31)(一)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及应用情况 (31)(二)探井水力压裂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31)1、压前压后井温测试资料分析 (31)2、井底压力温度监测资料分析 (37)3、地面多点式微地震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3)4、大地电位法裂缝监测资料分析 (45)5、压后压力恢复资料分析 (46)6、裂缝监测资料综合分析 (47)四、认识和建议 (49)1、认识 (49)2、建议 (49)附图探井压裂前后井温测井曲线图 (49)一、项目概况(一)立项背景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不断深入,新增探明储量中低渗透油气藏所占比例大幅上升。

“十一五”期间,达到当年探明储量的52.5%。

“十二五”期间勘探增储主阵地仍为低渗透油藏,年均在4000万吨以上。

压裂改造是这类储量得以探明和有效开发动用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认识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延伸状况,对评价压裂效果,检验和提高压裂设计的准确性,优化开发方案,进而改善压裂增产效果,提高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压裂裂缝监测诊断方法,始终是相关领域专家们最为关注,同时长期进行探索与开发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

裂缝监测报告模板1. 项目基本情况1.1 建设单位信息•建设单位名称:xxx公司•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人:xxx•联系电话:158xxxxxxxx1.2 监测单位信息•监测单位名称:xxx公司•地址:xxx市xxx区xxx路xxx号•联系人:xxx•联系电话:158xxxxxxxx1.3 工程名称及位置•工程名称:xxx项目•位置:xxx市xxx区xxx路xxx号2. 监测目的本次裂缝监测的目的在于:对建设工程所在地基及结构存在裂缝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了解裂缝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裂缝监测方案3.1 监测场地及设备监测场地:xxx项目工地;监测设备:xxx(型号),xxx(型号)等设备。

3.2 测点设置本次监测设置了xxx个裂缝监测点,具体分布如下: - xx号设备监测点:位于xxx位置,监测范围为x米; - xx号设备监测点:位于xxx位置,监测范围为x米;- …3.3 监测时间本次裂缝监测开始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结束时间为xxxx年xx月xx日,共计x天。

3.4 监测方法使用xxx等设备进行自动化监测,定期进行手动巡视,并记录巡视数据。

4. 监测结果4.1 监测数据监测期间,共记录到xxx条监测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的统计结果:数据类型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X xx xx xx xxY xx xx xx xx……………4.2 监测图表下图为xxx测点的裂缝监测数据示意图:// 插入图表Markdown代码4.3 监测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和监测图表,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监测分析结论:- 在监测期间,共检测到xx个裂缝,绝大部分裂缝没有明显的扩展趋势; - 在x号位置,发现xx月xx日与xx月xx日之间,裂缝出现明显扩展的情况,建议进行加固处理。

5. 监测建议结合本次监测结果和监测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 继续对监测点进行动态监测,细化监测数据范围,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隐患; - 在出现明显扩展的情况下,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裂缝分析报告

裂缝分析报告

裂缝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建筑物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裂缝的特征、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旨在提供客观准确的裂缝评估和解决方案。

2. 裂缝的特征和分类裂缝是建筑物中一种常见的结构问题,其特征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2.1 裂缝的特征裂缝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形态:裂缝可呈直线状、弧形状或网状等多种形态。

•宽度:裂缝的宽度可以是毫米级到厘米级不等。

•深度:裂缝的深度可以是表面级到深层次不等。

•长度:裂缝的长度可以是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2.2 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抗拉裂缝:由于构件的受拉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悬挑结构和混凝土梁。

•抗剪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剪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柱节点和板-柱节点。

•抗弯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弯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和板。

•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构件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

•沉降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所引起的裂缝,常见于建筑物地基部位。

3. 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的成因分析对于解决裂缝问题至关重要。

根据裂缝的特征,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成因的分析:3.1 结构设计问题结构设计存在问题是导致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可能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匀,进而引发裂缝的生成。

3.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也是裂缝产生的常见原因。

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震动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形成。

3.3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如低强度的混凝土、劣质的砌块等。

3.4 外力作用问题外力作用也是裂缝产生的因素之一。

包括地震、风力、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外力的作用,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4. 裂缝的影响和评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对裂缝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

裂缝监测方案

裂缝监测方案

裂缝监测方案摘要:裂缝监测是一种用于评估结构物或地面的裂缝形成和扩展情况的技术。

本文介绍了一种裂缝监测方案,该方案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裂缝的形成和变化,并提供实时的监测数据。

该方案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结构物或地面上,可以持续监测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裂缝监测,以及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

1. 引言裂缝是结构物或地表上常见的问题,具有与结构物安全相关的重要性。

因此,裂缝监测对于结构物的安全和维护非常重要。

传统的裂缝监测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巡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监测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自动化的裂缝监测方案势在必行,以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裂缝监测方案已逐渐引入自动化监测系统。

这些系统利用传感器实时监测裂缝的形成和变化,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中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裂缝监测方案具有实时和无损的特点,可以提供准确的裂缝监测数据,对于及时发现裂缝的形成和扩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裂缝监测方案,描述了该方案的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和实施步骤,并对其优势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2. 裂缝监测方案2.1 工作原理裂缝监测方案通过安装传感器在裂缝附近,实时测量裂缝的宽度和长度。

传感器可以采用光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或应变传感器等,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传感器将测量数据发送到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数据。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和处理,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可视化。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手机App、电脑软件或Web页面进行访问和查看。

2.2 系统架构裂缝监测方案的系统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访问界面。

传感器负责实时测量裂缝的宽度和长度,并将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系统。

道路裂缝数据分析报告(3篇)

道路裂缝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自然因素、材料老化、施工质量等原因,道路裂缝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理道路裂缝,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本报告通过对道路裂缝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道路养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我国某城市道路裂缝检测项目,包括道路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裂缝类型、裂缝分布等数据。

数据采集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采集到10000条道路裂缝数据。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除异常值和重复数据。

(2)数据分类:根据裂缝类型、裂缝深度、裂缝长度等特征对数据进行分类。

(3)数据统计分析:对分类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三、道路裂缝数据分析1. 裂缝类型分析根据数据分类,道路裂缝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纵向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30%,裂缝长度一般在5-10米之间,宽度在0.5-1厘米之间。

(2)横向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40%,裂缝长度一般在2-5米之间,宽度在0.5-1厘米之间。

(3)龟裂:占总裂缝数量的20%,裂缝长度一般在1-2米之间,宽度在0.1-0.5厘米之间。

(4)网状裂缝:占总裂缝数量的10%,裂缝长度一般在1-3米之间,宽度在0.1-0.5厘米之间。

2. 裂缝深度分析道路裂缝深度分布如下:(1)0-0.5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5%。

(2)0.5-1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40%。

(3)1-2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5%。

(4)2-3厘米:占总裂缝数量的10%。

(5)3厘米以上:占总裂缝数量的0%。

3. 裂缝长度分析道路裂缝长度分布如下:(1)1-3米:占总裂缝数量的40%。

(2)3-5米:占总裂缝数量的30%。

(3)5-10米:占总裂缝数量的20%。

(4)10米以上:占总裂缝数量的10%。

4. 裂缝分布分析道路裂缝分布情况如下:(1)城市主干道:裂缝数量最多,占总裂缝数量的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法:是在压裂过程中将放射性示踪剂 加入压裂液和支撑剂,压裂之后进行光谱伽马射线测井 温度测井:用于测量由于压裂液注入导致地层温度的下 降,将压裂后测井和基线测量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到 吸收压裂液最多的层段。 声波测井:利用压裂液进入井筒的声音变化情况能够 确定压裂液流动的差异,从而得到井筒裂缝的大致高 度。
施工压力分析
生产动态分析法
间接监测技术
静压力分析方法
不稳定试井法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放射性示踪法
井温测井 直接的近井 地带技术
放射性示踪法 井眼成像测井
井径测井 电位法 微地震 周围井井下倾斜
直 接 监 测 技 术
直接的远井 地带技术
地面测斜
施工井倾斜仪
过套管交叉偶极横波 测井监测技术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3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
是在井筒附近区域通过对压裂后页岩气井的流 体物理特性,如温度或示踪剂等进行测井,从而获 得近井筒范围裂缝参数信息。
注意: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通常作为选择应用技术的补充。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法、温度测井、声波测井、井 筒成像测井、井下录像和多井径测井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对井下仪器采集得到的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资
料,结合所施工储层的静态资料以及压裂施工参数, 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对压裂过程进行分析;最终的目的 是得到裂缝及压裂施工评价参数,从而对压裂施工过 程有一个及时、科学的认识。该技术具有适时、准确 、高效、快速的特点。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基础数据录入
常规测井资料导入 井下监测资料导入 井温测井资料导入
累积时间(h)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系统试井 产能试井 等时试井 修正等时试井 一点法试井 试井 压力降落试井 单井不稳定试井 压力恢复试井 中途测试 不稳定试井 多井不稳定试井 干扰试井 脉冲试井
数据预处理 数据计算处理
泵入过程压力反演
闭合过程压力反演
返排过程压力反演
结果显示
设计报告输出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6 不稳定试井分析
不稳定试井分析用于评价油气藏 的动态特征和地层参数。
45000 40000 35000
压力(KPa)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通过对人工裂缝的监测,可以深入了解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 形态和延伸情况,从而制定出更有利于油田开发的开发方案。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2 人工裂缝监测技术类型
早期技术:井下微地震检测技术、地面电位法监测技术 间接裂缝监测 现代技术主要分为三类
直接远场裂缝监测
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目前,在美国页岩气开发地区,主要运 用井下微地震监测、测斜仪裂缝监测、直接 近井筒裂缝监测和分布式声传感(DAS) 裂缝监测等裂缝监测技术来了解和评价页岩 气井水力压裂裂缝的特征。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1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
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通过采集微震信号并对其进行 处理和解释,获得裂缝的参数信息从而实现压裂过程 实时监测,可用来管理压裂过程和压裂后分析,是目 前判断压裂裂缝最准确的方法之一。
的数据采集系统接收这些微地震数据,然
后对其进行处理来确定微地震的震源在空 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最终得到水力压裂裂 缝的缝高、缝长和方位参数。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井下微地震监测工作原理图 (如图1)
压裂井和监测井位于同 一井区,压裂井压裂施工过 程中产生的微地震信号通过 地层向周围传播,位于邻井 中的接收器接收这些信号并 传至地面数据采集器,处理 后可得到微地震监测图。
原理
水力压裂产生微地震释放的弹性波,其频率相 当高,大概在200~2000Hz声波频率范围内变化。 这些弹性波信号可以采用合适的接收仪在邻井检测 到,通过分析处理就能判断微地震的具体位置。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页岩气井进行水力压裂施工时,在压 裂井的邻井下入一组检波器,对压裂过程 中形成的微地震事件进行接收,通过地面
4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
是利用标准电信单模传感光纤作为声音信息 的传感和传输介质,可以实时测量、识别和定位 光纤沿线的声音分布情况。 原理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系统将传感光纤沿井筒布 置,采用相干光时域反射测定法(C-OTDR),对沿光纤传输 路径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变化的信息进行监测;在传感光纤附 近由于压裂液流的变化会引起声音的扰动,这些声音扰动信号 会使光纤内瑞利背向散射光信号产生独特、可判断的变化。地 面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分析这些光信号的变化,产生一系列沿 着光纤单独、同步的声信号。
类型 诊断方法 净压分析 间接 诊断 试井分析 生产动态分析 放射性示踪法 局限性 油藏模拟与实际不符 要求准确的渗透率和压力 要求准确的渗透率和压力 仅能探测井筒附近 受到岩层导热性影响 只能在裸眼井工作 只能录取射孔孔眼情况 固井质量会影响结果 信号较弱,需特殊处理 井距越远,分辨率越低 随深度增加,分辨率下降 缝长必须由缝高和缝宽算出 缝长 ◆ ◆ ◆ ○ ○ ○ ○ ○ ★ ★ ◆ ◆ 缝高 ◆ ○ ○ ◆ ◆ ○ ◆ ○ ◆ ★ ◆ ★ 缝宽 ◆ ◆ ◆ ◆ ○ ○ ○ ○ ○ ◆ ○ ★ 方位 ○ ○ ○ ◆ ○ ◆ ○ ◆ ★ ◆ ★ ○ 倾角 ○ ○ ○ ◆ ○ ◆ ○ ○ ◆ ◆ ★ ○ 体积 ◆ ○ ○ ○ ○ ○ ○ ○ ○ ◆ ★ ○ 导流 能力 ◆ ◆ ◆ ○ ○ ○ ○ ○ ○ ○ ○ ○
图1
井下微地震监测示意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2 测斜仪裂缝监测
通过在地面压裂井周围和邻井井下布置两组 测斜仪来监测压裂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层倾斜, 经过地球物理反演计算确定压裂参数的一种裂缝 监测方法。
原理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过程在裂缝附近和地层表面 会产生一个变位区域,通过测量变形场的变形梯度 即倾斜场,裂缝引起的地层变形场在地面是裂缝方 位、裂缝中心深度和裂缝体积的函数。这种变形场 几乎不受储层岩石力学特性和就地应力场的影响。
情况和所压开裂
缝的几何参数。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页岩气概念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页岩或高碳 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 聚集。
页岩气开发前景
页岩气的资源前景巨大,且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 据估计全球页岩气的资源量约为456×1012m3,约占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 %。
分布式声传 感
需要压裂后进行,且只能应 用于井眼周边
无法确定复杂裂缝的尺寸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小结
上述几种裂缝监测技术是目前页岩气井水力压 裂过程中常用的裂缝监测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监测 裂缝参数的方法,如采用电位法观测压裂施工前后 地面电位变化推算裂缝延伸方位和缝长。在实际应 用中,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利用和相互比较,得出 水力压裂裂缝的参数,如成像测井和微地震监测相 结合的监测技术,测斜仪监测和微地震监测相结合 的综合裂缝监测技术。
直接 的近 井地 带技 术
直接 的远 井地 带技 术
井温测井 井眼成像测井 井下电视 井径测井 微地震 周围井井下倾斜 地面测斜 施工井倾斜仪
★—可信 ◆—比较可信 ○—不可信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说 明
(1)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技术只作为补充技术。 (2)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 最精确的方法。 (3)测斜仪裂缝监测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无法 用于深井。 (4)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在2009年首次用于 现场压裂监测,还处于起步阶段。
图2
地面测斜仪监测示意原理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由地面测斜仪监测的垂直裂缝引起的地 面变形是沿着裂缝方向的凹槽,而且凹槽两
侧地面发生突起,通过凹槽两侧的突起可以
推算出裂缝的倾角。井下测斜仪布置在与压 裂层相同深度的邻井中,垂直裂缝会在邻井 处产生突起变形,从而可以推算出裂缝的几 何形态。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测斜仪在两个正交的轴方向上测量倾
斜,当仪器倾斜时,包含在充满可导电
液体的玻璃腔内的气泡产生移动,以便 与重力矢量保持一致。精确的仪器探测 到安装在探测器上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电 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由气泡的位置
变化所引起的。
测斜仪监测垂直裂缝原理图
压裂施工过程中地层形
成裂缝时,地表将产生微量 位移(一般0.003~0.13cm ),这种微量位移可以通过 高灵敏度的水平仪测出。
裂缝监测技术报告
报告人:张公社(教授)
内容提纲
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其他裂缝监测技术
1 2
3 4
裂缝监测实例
6
一、裂缝监测技术目的与意义
1 目的及意义
1.测量和评估压裂增产作业期间水力裂缝的延伸情况。
2.监测结果对于合理安排井位以及选择压裂施工时的施工规模、 加沙浓度和用砂量、一次施工的井段数量、最佳射孔方式和其 它压裂参数,评估现场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DAS)原理示意图
图3
分布式声传感系统示意图
二、页岩气井水力压裂监测技术
壳牌加拿大分公司于2009年2月首次将
该技术应用于裂缝监测和诊断的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优化水力压裂的 设计和施工,从而降低完井成本及提高井筒 导流能力和最终采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