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五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9月
数学教育小故事

数学教育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所小小的学校。
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数学,他们喜欢数学的美妙之处,喜欢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世界的奥秘。
有一天,学校的数学老师告诉孩子们,要举行一个数学竞赛。
竞赛题目非常有趣,吸引了全村的孩子们踊跃参加。
他们对数学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因为在他们眼中,数学不仅是枯燥的数字和运算,而是一种神奇的语言,一种表达世界的方式。
比赛的题目很多样化,有的是关于几何的题目,有的是关于代数的题目,还有的是关于概率与统计的题目。
孩子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开始了比赛,他们为了解决题目,动脑筋、摆脱束缚,展现出了惊人的智慧。
有个叫小明的男孩,他对数学格外有兴趣。
在比赛中,他解决了一个特别难的几何题目,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他用尺子、铅笔和圆规画出图形,进行推理和计算,最终得出了正确答案。
全村的人都为他欢呼,他被誉为小村庄的数学之星。
小明并不是唯一的优秀选手,其他孩子们也纷纷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
有的孩子在算术题目上得心应手,有的孩子在解方程题目时游刃有余,还有的孩子在画图题目上娴熟地运用几何知识。
这些孩子们的聪明才智,让人不禁感叹数学的奇妙之处。
比赛结束后,数学老师发言了:“孩子们,你们展现了数学的美丽之处。
数学不仅是运算的结果,更是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的规律,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你们在比赛中展现出的聪明才智,让我对你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就这样,小村庄里的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用他们的智慧探索着数学的美妙之处。
他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知识的探索和追求。
这个小小的村庄,因为孩子们对数学的热爱而充满了无限可能。
数学的美,就在于它的无穷魅力;数学的美,就在于它的规律和奥妙。
无论是孩子们还是成年人,只要愿意打开心扉,去欣赏和探索数学的美妙之处,就一定能在数学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
这就是数学教育的魅力所在,它能引导人们用心去发现、感受和欣赏数学的美。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100篇

五年级数学小故事100篇一、数字的起源故事。
1.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生活中需要计数。
最初,人们只会用自己的手指或者身边的小石子来表示数量。
出去打猎,打到一只猎物,就放一颗小石子。
慢慢地,人们发现单纯依靠这些简单的方式不能满足复杂的计数需求。
于是,各个地区的人们开始创造自己的计数符号。
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表示数字,他们的1像一根小棍,10像一个弯曲的东西。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由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阿拉伯数字简单又方便,0 - 9这十个数字就可以组合出无数的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数学计算。
2. 在古代罗马,数字的表示很有趣。
罗马数字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 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
罗马数字的计数规则比较复杂,比如写4的时候,不是用“IIII”,而是用“IV”,表示5 - 1,写9的时候是“IX”,表示10 - 1。
这种计数方式在当时的建筑、贸易等方面都有应用,现在我们还能在一些大钟的表盘上或者古老的建筑上看到罗马数字的身影。
二、小数的故事。
3. 从前有个小商贩,他卖布。
有一天,一个顾客来买布,顾客说:“我要1米布,但是你能不能把这1米布平均分成10份,我只要其中的3份。
”小商贩很为难,因为他平时只知道卖整米的布。
这时候,数学中的小数就派上用场了。
我们可以把1米看作是1.0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0.1米,那么顾客要的3份就是0.3米。
小数的出现让人们在测量和分配的时候更加精确。
4. 一位数学家在研究圆周率的时候,发现如果只使用整数或者分数,很难准确地表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约等于3.14159。
如果没有小数的概念,人们在计算与圆相关的问题时,比如计算圆的面积(S = πr²)或者圆柱的体积(V = πr²h)就会非常困难。
小数的发展让数学在几何、物理等很多领域的计算更加准确。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小故事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叫小明,他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虽然他在其他科目上表现得很好,但是数学一直是他的弱项。
有一天,数学课上,老师讲解到了分数的概念。
小明觉得非常困惑,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用分数表示一个东西的一部分。
老师看到了小明的困惑,走到他的桌子前,耐心地解释道:“小明,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几个相同的部分。
如果一个苹果被切成四块,每一块就是1/4,两块就是2/4,也可以简化为1/2。
明白了吗?”小明点了点头,但是他还是感到有些不太理解。
他内心思考着,他想知道更多的例子来帮助他理解分数。
当天晚上,小明回到家后,他去找妈妈请教。
妈妈是一位数学教师,她对小明的困惑感到很高兴,她决定给他讲一个关于分数的小故事。
妈妈说:“从前有一个厨师,他开了一家蛋糕店。
他的蛋糕非常出名,因为每一个蛋糕都非常美味。
这位厨师有一个问题,他不知道怎样让所有的人都能尝到他的蛋糕。
因为每个人都只能吃到一块蛋糕。
”小明听到这里,有些惊讶地问:“那厨师该怎么办呢?”妈妈微笑着回答道:“这个时候,分数就派上用场了。
厨师想到了一个主意,他把每个蛋糕都切成了许多小块,然后让每个人都可以只拿一小块,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他的蛋糕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会感到开心而满足对吗?”小明露出了明白的笑容,他说:“哦,我明白了。
分数就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可以分享到同一个东西的一部分。
就像每个人都能吃到一小块蛋糕一样。
”妈妈点了点头,肯定地说:“对!分数不仅仅可以用在食物上,还可以用在很多其他的事物上。
比如我们以后会学到的时间,一个小时可以分成60分钟,一分钟可以分成60秒钟,这样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记录和计算时间。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他突然觉得数学变得有趣起来了。
他决定回到学校后,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努力学习分数和其他的数学知识。
从那以后,小明的数学成绩明显提升了。
他感激妈妈的帮助和鼓励,并且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

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篇一: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10、唐僧师徒摘桃子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11、“>”、“<”和“=”的本领很久很久以前,数学王国里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秩序.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中称王称霸,而且他们彼此之间总是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字天使看见这种情况很生气,于是就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要求他们一定要让王国变得有秩序起来.三个小天使来到了数学王国,0~9十兄弟轻蔑地盯着他们,“9”问道:“你们三个是干什么的?我们的王国不欢迎你们.”“=”天使笑了笑说:“我们是天使派到你们王国的法官,帮助你们治理好你们的国家.我是‘等号’在我两边的数字总是相等的;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他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尖尖朝谁,谁就小.0~9十兄弟一听他们是数字天使派来的法官,以及“=”的介绍,都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 从此以后,数学王国越来越强盛,而且有着十分严格的秩序,任何人都不会违反.12、“0”的故事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13、最古老的数学趣题在七间房子里,每间都养着七只猫;在这七只猫中,不论哪只,都能捕到七只老鼠;而这七只老鼠,每只都要吃掉七个麦穗;如果每个麦穗都能剥下七合①麦粒,请问:房子、猫、老鼠、麦穗、麦粒,都加在一起总共该有多少数?答案:总数是19607房子有7间,猫有7x7=49只,鼠有7x7x7=343只,麦穗有7x7x7x7=2401个,麦粒有7x7x7x7x7=16807合.全部加起来是7+72+73+74+75=1960714、蜂窝猜想蜂窝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每片只有针头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蜡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竖直六面柱体.每一面蜂蜡隔墙厚度及误差都非常小.6面隔墙宽度完全相同,墙之间的角度正好120度,形成一个完美的几何图形.人们一直疑问,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隔墙为什么呈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虽然蜂窝是一个三维体建筑,但每一个蜂巢都是六面柱体,而蜂蜡墙的总面积仅与蜂巢的截面有关.由此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15、蜗牛爬井德国数学家里斯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井深20尺,蜗牛在井底,白天爬7尺,夜里降2尺,几天可以到达井顶?分析:如果认为答案是20/(7-2)=4就大错特错了!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最后一天爬行的情况与前面几天爬行的情况区别考虑.蜗牛前3天昼夜爬行的高度:16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法老了.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工具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下面就是一个小故事,是一个数字之间的故事. 有一天,数字卡片在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最小的一位说起话来了. 0弟弟说:“我们大家伙儿,一起拍几张合影吧,你们觉得怎么样?” 0的兄弟姐妹们一口齐声的说:“好啊.” 8哥哥说:“0弟弟的主意可真不错,我就做一回好人吧,我老8供应照相机和胶卷,好吧?” 老4说话了:“8哥,好是好,就是太麻烦了一点,到不如用我的数码照相机,就这么定了吧.” 于是,它们变忙了起来,终于+号帮它们拍好了,就立刻把数码照相机送往冲印店,冲是冲好了,电脑姐姐身手想它们要钱,可它们到底谁付钱呢?它们一个个呆呆的望着对方,这是电脑姐姐说:“一共5元钱,你们一共十一个兄弟姐妹,平均一人付多少元钱?” 在它们十一个人中,就数老六最聪明,这回它还是第一个算出了结果,你知道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96+97+98+99+10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你看看合适么,谢谢【篇二:5年级的数学的简单小故事】69数学趣味小故事聪明的小男孩从前,一个国王经常给身边的大臣出难题来取乐,如果大臣答对了,他将用小恩小惠给点赏赐;如果答不出来,那将受罚,甚至被砍头。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小故事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小故事小明是一年级的时候就擅长数学,经常在老师的夸奖下,充满自信地提高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然而,到了五年级,小明发现自己面对的数学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了。
他的数学成绩开始下滑,他觉得自己再也不适合学数学了。
一天,小明的数学老师告诉他一个故事,希望能帮助他重新找回学习数学的信心。
故事说,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群聪明的孩子们,他们很喜欢一种有趣的数学游戏——猜数字。
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就是每个孩子都要想一个数字,然后互相猜对方想的数字,直到猜出对方的数字为止。
孩子们猜数字的方式也很有趣,他们会不停地询问对方的问题,比如,“你想的数字是奇数还是偶数?”、“你想的数字是个位数还是十位数?”、“你想的数字是不是5的倍数?”等等。
有一天,孩子们准备玩猜数字游戏,所有的孩子都准备好了自己想的数字,但是有一个孩子,他不知道该想什么数字,他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会玩这个游戏。
这时,最聪明的孩子小王走过来,他对那个孩子说:“不要害怕,你也可以想到一个数字来玩这个游戏。
”于是,他告诉那个孩子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他想出了一个数字,然后他们开始玩游戏了。
小王教那个孩子想数字的方法,就是要先找到规律和关联性,然后把问题分解成更小的问题逐步解决。
通过这个方法,那个孩子成功地想出了一个数字,他也慢慢地变得自信了。
小明听完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
原来,学习数学也是要找规律,分解小问题,逐步解决的。
他决定重新学习数学,勇敢地面对各种难题,迎接挑战。
从此,他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他的数学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数学并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做到,只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在数学这个领域里取得成功。
五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9月

五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9月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
刚开学;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在养成中。
对小数乘法的学习;刚刚接触;比较陌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以下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一、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图片的画的是什么;在做什么?发现了什么?经过一步步的引导;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注意观察图片内容;并能够做出回答;于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去商店买文具盒、笔、笔记本、图画本、橡皮檫等;发现这些物品都是有小数的;不是整数;所以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小数非常重要。
二、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题;然后一起探究。
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乘法与整数的乘法计算是一样的;如:35×5;3.5×5的计算是一样的,只是前一个数没有小数点,后一个有小数点而已,用竖式计算还是一样的计算方法,没有不同之处,这里后一个数出现小数是因为把前一个数的3.5缩小10倍来计算而已。
如是引出了整数化成小数是把整数缩小多少倍,小数化成整数是把小数扩大多少倍,这就是小数与整数的不同之处,然后出示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更好的认识小数的乘法,为学习小数乘小数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好的学好小数乘法。
三、讲练结合起来。
先学习例题;然后做课后的练习题;巩固刚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独自去完成;通过做练习;讲解、做作业来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
嵩阳教育投稿
小数乘法的快乐学习
守敬路小学
张毅丹
2015.09.23。
数学故事五年级

数学故事五年级在数学教育中,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适合五年级学生的数学故事,希望能够引起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故事一,小明的数学比赛。
小明是一个非常喜欢数学的孩子,他经常参加各种数学比赛。
这一天,学校举行了一场数学比赛,题目非常难,但小明却信心满满。
比赛开始了,小明认真思考,不断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最终他成功解答了所有的题目,成为了全校第一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故事二,小红的数学困惑。
小红是一个数学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她总是觉得数学题目很难,做不好。
有一天,她遇到了一道特别难的题目,她想了很久也没有办法解答出来。
于是,她找来了爸爸妈妈,向他们请教。
爸爸妈妈耐心地给她讲解,帮助她理解了题目的解题方法,最终,小红成功解答了这道题目,她觉得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只要有耐心,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
故事三,小李的数学启发。
小李是一个喜欢思考的孩子,他总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奥秘。
有一天,他在超市购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袋糖果的价格是5元,而两袋糖果的价格却是9元。
他很奇怪,于是他向妈妈请教,妈妈告诉他这是因为购买两袋糖果可以享受折扣优惠。
小李恍然大悟,原来数学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更加热爱数学了。
故事四,小张的数学趣味。
小张是一个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九宫格游戏。
这个游戏需要在九宫格中填入数字,使得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
小张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他在玩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加深了对数学的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可以是非常有趣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故事五,小王的数学实践。
小王是一个喜欢动手实践的孩子,他在学习中总是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九月教育叙事 (10)

教育小故事
作为一名踏入新学校的教师,我满怀热情与期待同时又有一些忐忑,期间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许多挑战。
我接手了一个四年级的班级。
面对一群活泼好动、好奇的孩子,我既兴奋又紧张。
班上新来了两名同学,男生虽然很聪明但一些行为习惯却不怎么好,女生勤奋好学有礼貌只是有些憨憨的。
我很喜欢她,可能是因为她和我一起进入了一个新环境,也可能是她很有礼貌,又或是她不懂就问。
我喜欢不懂就问的同学。
第一次测试她40多分,虽然很低,但她努力啊,我有空跟她讲话的时候就鼓励她说现在我们听一遍不懂我们就听两遍,把基础打牢以后我们开窍了,学起来就快了。
记得有天晚上放学的时候,她帮着我摆放教室桌椅,我说你不要怪老师说话直,你不聪明,就要更加努力,你不要因为老师说你不聪明生气哈。
她说不会的曹老师......慢慢的她的数学成绩提高了能及格了,能保持在七八十了。
我觉得很开心。
我觉得她继续努力还能更好,但她慢慢的没那么努力了,期末后就不怎么来问我题了。
这学期就一直没有来问过....后来才知道她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原本胖胖的妹子还瘦了一些。
虽然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家里的事情跟孩子无关,跟学习无关,可是真的无关吗?我也不清楚,只是对于她我有些心疼.....我和她的故事还在继续,我还是希望她变成那个有礼貌爱学习的憨憨的妹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等待被点燃的火种,需要我们用爱和智慧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潜能。
通过教育,我们不仅教会孩子知识,更教会他们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教学小故事9月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数学。
刚开学,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在养成中。
对小数乘法的学习,刚刚接触,比较陌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以下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
一、出示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图片的画的是什么,在做什么?发现了什么?经过一步步的引导,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注意观察图片内容,并能够做出回答,于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如:去商店买文具盒、笔、笔记本、图画本、橡皮檫等,发现这些物品都是有小数的,不是整数,所以小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小数非常重要。
二、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题,然后一起探究。
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乘法与整数的乘法计算是一样的,如:35×5,3.5×5的计算是一样的,只是前一个数没有小数点,后一个有小数点而已,用竖式计算还是一样的计算方法,没有不同之处,这里后一个数出现小数是因为把前一个数的3.5缩小10倍来计算而已。
如是引出了整数化成小数是把整数缩小多少倍,小数化成整数是把小数扩大多少倍,这就是小数与整数的不同之处,然后出示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更好的认识小数的乘法,为学习小数乘小数打好扎实的基础,更好的学好小数乘法。
三、讲练结合起来。
先学习例题,然后做课后的练习题,巩固刚学的知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
布置的作业让学生独自去完成,通过做练习,讲解、做作业来巩固学生对小数乘法的掌握。
嵩阳教育投稿
小数乘法的快乐学习
守敬路小学
张毅丹
201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