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国内外索引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要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的参考资料。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现状,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 部分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部分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 部分三:发展趋势分析 4. 部分四: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论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内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某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这种物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该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项目二这个项目探索了某个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这项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3 项目三该项目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者在国内某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步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外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国外索引研究进展:以TheIndexer为例

断增 多 , 20 于 0 8年 改 为 季 刊 , 年 四 期 ( 卷 ) 每 一 。
T eId xr 国际索 引界 公 认 的唯 一 的一 种期 刊 , h n e e 是 是索 引研 究 和 索 引 工 作 者 不 可 或 缺 的重 要 文 献 来 源 。投 向该 刊 的稿 件 都 要 经 过 严 格 的专 家 评 审 , 其
中 国索 引 学会 、 拿 大 索 引 和 文摘 学 会 联 合 协 办 的 加
国际性 索 引类 期刊 。该 刊 刊载 了所 有成 员学 会提 供
的优 秀研 究成 果 , 表 着 所有 成 员 学 会 的研 究 发 展 代
本 研 究 主 要 采 用 文 献 计 量 法 和 内容 分 析 法 对
生变 化 , 且不 断 出 现新 的 问题 和难 题 。胡 适 曾 经 说
过 : 索 引工 作 是 最 难 下 手 , 正 是 下 手 的功 夫 ; “ 却 最 没有 的趣 味 , 又 是 一 切 趣 味 的钥 匙 ; 粗 浅 讨 人 却 最 厌 , 又 是一 切高 深 学 问的 门径 阶梯 ” 。 却 为 了推 动我 国 的 索 引研 究 进 一 步走 向世 界 , 为 中国索 引事业 的进一 步 繁荣 开辟 更加 广 阔 的发展 空
间 , 国外索 引研 究 的进 展 进 行 系 统 地 分 析 和 梳 理 对
态和 趋势 。本 研 究 运 用 内容 分 析 法 主要 是 对 每 篇文 献 的 内容 进行 分 析 , 过 提 取 文 献 的 核心 内容 通 对文 献进 行 归类 。
2 数 据 来源 与统 计
2 1 数 据 来 源 .
析 , 对其 研 究类 别进 行 了划 分和 汇 总 , 过 对该 刊 文献 的分析 了解 国外 索 引研 究的进展 。笔 者在 统计数 据 并 通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一、引言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可以为毕业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本文将就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研究背景和最新的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进展在国内,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以某一领域为例,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该领域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建立,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第二,针对该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第三,开展了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国外研究进展在国外,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再次,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四、国内外研究比较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可以发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
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方面,而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又有其独特之处。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五、结论综上所述,国内外在某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综合分析和比较,可以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激发更多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外国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国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国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是指对于外国文献在国内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的内容。
研究外国文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海外学者对于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国内外对于外国文献研究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研究领域广泛:外国文献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各个领域。
国内外的学者们在这些领域中对于外国文献的研究都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外国文献的方法也非常多样,包括文献综述、文本分析、比较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等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挖掘外国文献中的信息和价值。
三、研究成果丰硕:国内外学者们在对于外国文献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不仅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有所贡献,也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思路。
同时,一些著名的外国文献也被翻译成中文,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阅读。
总之,外国文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是非常丰富和多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学术交流的深入,研究外国文献的重要性和意义也会越来越明显。
- 1 -。
文献检索技术综述与发展趋势

文献检索技术综述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技术在学术、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图书馆的纸质图书资料检索,到现在的数字化、网络化文献资源检索,文献检索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一、文献检索技术的历史回顾在早期的文献检索中,人们主要依靠手工翻阅纸质资料,如书籍、报纸等,来查找所需信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图书馆开始采用卡片式检索方式,用户可以通过查找卡片柜来获取相关信息。
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文献检索开始进入计算机化时代,出现了第一批商业化的文献数据库,如Dialog、ORBIT等。
二、文献检索技术的现状1. 数字化检索当前,数字化已成为文献检索的主要形式。
通过将传统文献资料数字化,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检索。
数字化检索的优势在于,它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检索操作。
此外,数字化检索还提高了检索效率,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主题等条件快速定位到相关文献。
2. 搜索引擎的出现搜索引擎是现代文献检索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搜索引擎,用户可以快速找到相关的网页、图片、视频等资源。
其中,Google、Baidu 等搜索引擎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人工智能在文献检索中的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献检索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定位到相关文献,提高检索效率。
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识别用户的自然语言提问,智能推荐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检索记录推荐相关文献。
三、文献检索技术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检索服务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文献检索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
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为其推荐相关的文献资源。
这将使用户的检索体验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2. 语义检索技术语义检索技术是指通过理解文献的语义信息来进行检索的方法。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语义检索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首先,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研究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理工科研究到社科领域、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研究范围越来越宽泛。
在国内,政府对科研领域的投入也有所增加,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条件和水平都有所提升。
而在国外,科研资源更加丰富,研究机构和大学的实力也更加雄厚,他们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其次,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方面,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的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研究将成为热点。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将为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研究领域将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接下来,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还表现在跨学科研究的增加。
随着学科边界的模糊化,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补性。
跨学科研究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推动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很多研究机构也纷纷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鼓励学者进行跨学科研究。
此外,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还体现在研究方法的创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实验装备和技术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研究领域。
比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更加深入。
总的来说,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研究领域将更加广泛,跨学科研究将得到更多支持,研究方法将不断创新。
这些变化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也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可持续经营技术及效益评价二、项目所属领域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1、由城市绿地到城市林业的发展城市绿地是城市中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它是城市系统中能够执行“吐故纳新”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子系统。
这个系统一方面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景观的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它是城市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绿地(green space)一词,各国的法律规范和学术研究对它的定义和范围有着不同的解释,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延用原苏联的绿地概念,包括城市区域内的各类公园、居住区绿地、单位绿地、道路绿化、墓地、农地、林地、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名胜区、植物覆盖较好的城市待用地等。
尽管各国关于开敞空间(或绿地)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强调了开敞空间(或绿地)在城市中的自然属性,即都是为了保持、恢复或建立自然景观的地域。
绿地作为城市的一种景观,是城市中保持自然景观,或使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现,是城市中最能体现生态性的生态空间,是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结构上为人工设计的植物景观、自然植物景观或半自然植物景观。
绿地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包括:组织城市空间的功能、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游憩休闲功能、文化(历史)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
城市绿地发展和研究进程包括:城市绿地思想启蒙阶段、城市绿地规划思想形成阶段、城市绿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阶段、城市绿地生态规划和建设阶段。
吴人韦[1]、汪永华[2]、胡衡生[3]等从城市公共绿地的起源开始介绍了国外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认为国外的城市绿地建设经历了从公园运动(1843~1887)、公园体系(1880~1890)、重塑城市(1898~1946)、战后大发展(1945~1970)、生物圈意识(1970年以后)等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的城市绿地发展过程,其中“重塑城市”阶段提出了“田园城市”和城市绿带概念,绿带网络提供城区间的隔离、交通通道,并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该方面国外的总体研究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预期,国外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成果;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知识产权申请和授予、技术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状况,并列出主要的文献,专利、标准名称。
限2000 字以内。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国内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水平;国内外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的对比分析;该方面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及预期成果。
限2000字以内。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及目标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一)申报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关联关系(包括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匹配性,对指南方向目标的支撑作用。
限500字以内。
)(二)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评测方式/方法(限800字以内)(三)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及描述(限500字以内)二、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限1500字以内)(二)项目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项目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拟采用的方法、原理、机理、算法、模型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用图表描述。
限800字以内)2、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先进性分析(限500字以内)三、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方案(一)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情况(围绕项目目标,根据需要可对项目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对分解的各任务(课题)能够相对独立表达、独立测度和独立评价)(二)项目任务(课题)分解的逻辑关系(建议用图表描述,并简要说明各任务(课题)在项目中的具体作用。
限800字以内)(三)项目各任务(课题)内容(逐项分段说明各任务(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等。
每个任务(课题)限1000字以内)1、任务(课题)1: xxxxx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2、任务(课题)2: xxxxx四、主要预期创新点(一)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围绕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或应用试验等层面,简述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6 6 6 6 5 5 5 5 5
第16页,共39页
2011-9-2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合作度与合作率两个计量指标反映了某学科领域内作者 合作智能的发挥程度,数值越高,合作智能发挥越充分。合 作度=(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作者总人次/(一定时期内相 关文献)论文总数;合作率=(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合作论 文数/(一定时期内相关文献)论文总数。 外文文献的平均合作度为2099/1077≈1.95。由于1077篇文 献中有1070篇由2个以上的作者合作完成,所以平均合作率为 1070/1077≈99%。
9 9 8 8 8 8 7 7 6 6 5 5 5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吉根林 景宁 李建中 廖巍 林坤辉 潘鹏 汤庸 王斌 吴飞 吴玲达 徐焕 杨冬青 庄越挺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第19页,共39页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2011-9-2 第21页,共39页
2.3 研究热点分析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 词或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 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的计量方法。利用词频分析 法和共词分析法可以探究某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近五年国内外研究论文的关键词统计,并进行同 义词合并以及无关词删除等处理,共获得外文关键词1187个, 中文关键词2247个,分别对它们进行词频统计,按照频次高 低排序所得的前20位高频词的统计结果分别如表7、表8所示。
载文量
15 15 14 13 12 11 11 10
2011-9-2
第12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续表
序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期刊名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情报科学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测绘科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1-9-2
第9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中文期刊分布情况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010篇中文文献分散 在370种期刊上,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x)为1010/370≈ 2.23篇,标准差(s)为3.33,离散系数(Vs=s/x)为 1.45。 根据载文量多少分成的三个分区及由此得出的核心 期刊(32种)分别如表3、表4所示。
近五年来国内外索引研究的 进展与趋势
邱学信息管理学院
2011-9-2
报告内容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3
数据分析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趋势比较
2011-9-2
第2页,共39页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学为我们提供了描述与预测科学技术现象 和规律的相关理论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定量地分 析一切知识载体的交叉科学,它是集数学、统计学、文 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的实用的知识体系。
中文高产作者中,前10位作者的发文量在6篇以上, 其学科背景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卢炎生、施伯 乐、郝忠孝、王国仁;情报学:侯汉清、邱均平、张琪 玉;图书馆学:王雅戈、刘国华、平保兴。可见,发文 量最多的作者主要来自计算机科学领域,为索引技术的 研究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次是来自情报学和图书馆学 领域的作者,他们则致力于索引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2011-9-2
第7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表1 外文期刊分区表
分区 1 2 3
载文数 18~143 5~17 1~4
期刊数 7 46 213
论文数 337 339 380
2011-9-2
第8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表2 外文核心期刊及载文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Scientometr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ference Review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JML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期刊名称 载文量 143 75 34 27 21 19 18
2011-9-2 第15页,共39页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表5 外文核心作者的前20位及其发文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者 发文量 序号 作者 发文量
Egghe*, L. Leydesdorff*, Loet Rousseau*, Ronald Jacso, Peter Kumar, Vijai Tsay*, Ming-Yaeh Gupta*, B. M. Kademani*, B. S. Daniel, Hans-Dieter Kennedy, Marion
2011-9-2 第20页,共39页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从国内外核心作者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外索引研 究都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没有在该领域起 到足够的学科带头作用,索引领域的研究力量还是不足的。 中文文献的合作度(2.39)虽略大于外文文献的合作度 (1.95),但由于中文文献的合作率远小于外文文献的合作 率(72%<99%),且中文文献的合作作者数最多的仅为6个, 而外文文献的合作作者数最多的高达10个,因此,国外对索 引研究的合作性更强,这也是国外索引研究更为成熟化的一 种体现。
2011-9-2
第6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外文期刊分布情况
LISA中收录的1077篇外文文献分散在266种期刊上, 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x)为1077/266≈4.05篇,标准差 (s)为 10.58,离散系数(Vs=s/x)为2.61。 根据布氏定律,按照载文量的多少,将刊载索引研 究领域论文的相关期刊分成三个区,三个分区及由此得 出的核心期刊(7种)分别如表1、表2所示。
2011-9-2
第18页,共39页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表6 中文核心作者中的前26位及其发文量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者 发文量 序号 作者 发文量
11 12 13
2011-9-2
卢炎生 施伯乐 郝忠孝 侯汉清 王国仁 王雅戈 邱均平 张琪玉 刘国华 平保兴 蔡益朝 贺玲 胡运发
2011-9-2
第17页,共39页
2.2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作者分布情况分析
中文作者分布情况 作者分布情况
中文数据库中的1010篇论文由2418人次作者和1921位不同作者撰 写。中文文献中,nmax为9,所以m取整数为2。1921位作者中,排名在 前44位(19211/2≈44) 的 作者发文量都大于等于3;发文共225篇,占总 论文量的22.3%,小于论文总数的一半。因此不符合普赖斯定律,中文 核心作者群也尚未形成。这里仅列举出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前26位作者 及其发文量(表6)。 中文文献平均合作度为2418/1010≈2.39。1010篇文献中727篇由2个 以上的作者合作完成,平均合作率为727/1010≈72%。
外文文献
数据库: 数据库 LISA(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 检索条件:题名或关键词包含 检索条件 有“index”或“indexes”、 “indexing” ; 时间范围:2005年1月至2009年 时间范围 12月; 文献数量:经筛选后得到外文 文献数量 文献1077篇。
2011-9-2 第4页,共39页
1.2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
中文文献
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数据库 检索条件:题名或关键词包含 检索条件 “索引”; 时间范围:2005年1月至2009年 时间范围 12月; 文献数量:剔除非学术文献、重 文献数量 复录入文献和无关键词文献后, 共筛选出1010篇。
载文量 序号
10 9 8 8 7 7 7 7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期刊名称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情报工作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计算机与现代化 燕山大学学报 现代情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载文量
7 7 6 6 6 6 5 5
2011-9-2
第13页,共39页
2.1 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24 18 14 12 9 9 7 7 6 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MacLeod*, Roddy Markpin*, T. Sagar, Anil Sombatsompop*, N. Ure, Catherine Glanzel*, Wolfgang Guan*, Jiancheng Ho*, Yuh-Shan Surwase*, Ganesh Thelwall, Mike
期刊名称
中国索引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应用研究 计算机应用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载文量 序号
59 54 41 31 29 26 25 2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期刊名称
电脑知识与技术 微计算机信息 软件学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计算机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 版)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
在第一分区即核心区中,外文期刊有7种,每刊载文数均在18篇 以上,最多的达到143篇;而在同一区的中文期刊有32种,且以计算机 领域的期刊为主,每刊载文数在5篇以上,最多的仅59篇。由此可见, 国外刊载索引领域论文的期刊更集中。国内索引研究分析论文在期刊 中的分散规律相对更加明显,刊载该领域论文的期刊更广泛,但这些 期刊的主题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领域。 此外,外文期刊刊载该领域论文的标准差为10.58篇,离散系数 为2.61,而该领域中文期刊的标准差为3.33篇,离散系数为1.45。由于 外文期刊载文量的离散系数远大于中文期刊载文量的离散系数 (2.61 > 1. 45),所以外文期刊的载文量更不平均,载文数量差距更大(最 大载文量143篇,而最小载文量为1篇,相差142篇),中文期刊载文量 差距则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