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时钟同步方案

合集下载

时钟同步服务方案

时钟同步服务方案

时钟同步服务方案1. 引言时钟同步服务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各个设备的时钟进行同步,保证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和其他时间相关操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个时钟同步服务方案,包括原理、技术选型、实施步骤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原理时钟同步服务的原理是通过在网络中引入一个时间服务器,作为时间的参考源,其他设备通过与时间服务器的通信,获取当前的时间并进行同步。

常用的时钟同步协议有NTP(Network Time Protocol)和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

NTP是一个在Internet上广泛使用的时钟同步协议,它使用接受者无需回传数据的方式,通过各种廉价的网络连接进行时间同步。

NTP采用分层次的时间同步,其中一些时间源通过GPS接收器或其他高精度时钟获取世界协调时间(UTC)。

PTP是一种主从模式的协议,其中主时钟通过广播或组播方式向从时钟发送时间信息,从时钟接收并校准自己的本地时钟。

PTP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低的延迟,适用于对时钟同步要求更高的场景,如金融交易系统和工业自动化系统。

3. 技术选型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NTP或PTP作为时钟同步协议。

NTP的优点是普适性强,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环境;PTP的优点是精度高、延迟低,适用于对时钟同步要求较高的场景。

在选择具体的实现方案时,可以考虑成熟的开源实现,如NTP选用NTPd、Chrony或Windows Time Service,PTP选用PTPd或PTPd2。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商业方案,如Symmetricom、Microsemi等厂商提供的时钟同步设备。

4. 实施步骤以下为一个基于NTP的时钟同步服务实施步骤示例:1.部署时间服务器:选择一台具备可靠时钟源的设备,安装并配置NTP服务器软件,如NTPd。

确保时间服务器与Internet连接正常,校准服务器的本地时钟。

2.配置时间服务器设置:配置时间服务器的NTP服务,包括选择可靠的时间源、授权访问时间服务器的客户端、指定时间服务器的精度等。

ntp时钟同步算法

ntp时钟同步算法

ntp时钟同步算法
NTP是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的缩写。

其主
要用途是实现网络中各节点的时钟同步。

NTP算法的基本思路如下:
1. NTP采用分层的时钟体系来进行时间同步。

其中,位于最顶层的节点称为精确时间源(stratum-0),其下一层节点称为1级节点,
以此类推。

2. 精确时间源一般采用原子钟来获得高精度的时间信息,其他
节点通过向上级节点或直接与精确时间源进行通信来获取时间信息。

3. NTP协议中定义了时钟偏差和时钟漂移量两个概念。

时钟偏差指时钟显示时间与真实时间之间的差异,时钟漂移量指时钟运行速率
与真实时间的差异。

4. NTP采用多种同步算法,包括时间戳比较法、滑动平均法和指数滤波法等。

其中时间戳比较法是最常用的算法之一。

该算法核心是
比较两个节点的时间戳(即发送和接收消息的时间)并计算时钟偏差。

具体做法是将发送方的时间戳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将其与接收消息
时的时间戳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时钟偏差。

5. NTP协议中还定义了一系列机制来保证时间同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通过选择靠近自己的节点来避免网络延迟,通过剔除异
常节点来提高算法准确性等。

总之,NTP算法通过分层的时钟体系和多种同步算法来实现网络
中各节点的时钟同步。

其设计考虑了时间同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
采用多种机制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可靠性。

局域网通过NTP设置时间同步

局域网通过NTP设置时间同步

1.Windows设置时间同步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议)是用来使网络中的各个计算机时间同步的一种协议。

如果局域网计算机(Windows系统)可以连接Internet,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日期和时间—>Internet时间—>更改设置与Internet时间服务器同步。

这个服务器地址写入互联网的时间同步地址或者局域网的时间同步服务器IP。

2.局域网部署时间同步主机如果局域网不能连接Internet,那么可以设置一台windows系统计算机为NTPServer。

1、启用NTPServer。

在运行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找到下图的位置,将Enabled值设置为1。

2、设定强制主机将其自身设宣布为可靠的时间源。

打开注册表,找到下图的位置,将AnnounceFlags值设置为5。

3、重启w32time服务。

打开cmd窗口,依次输入“net stop w32time”、“net start w32time”两条命令。

如果以上两条命令出现图1、图2所示的错误,则右击计算机管理,进入计算机管理,找到Windows Time服务(如图3),启动被设置自动启动。

至此,时间同步主机部署完成。

图1图2图34、该NTP时间同步服务器的防火墙要关闭。

点击控制面板,关闭其中的防火墙。

如下图所示。

3.Windows同步时间频率更改Windows系统默认的时间同步间隔是7天,如果我们需要修改同步的时间间隔(同步频率),我们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来手动修改它的自动同步间隔以提高同步次数,保证时钟的精度。

1、在运行框输入regedit进入注册表编辑器。

2、找到下图的位置,并双击 SpecialPollInterval 键值,将对话框中的基数栏选择到十进制上,如下图。

3、对话框中显示的数字正是自动对时的间隔(以秒为单位),比如默认的604800就是由7(天)×24(时)×60(分)×60(秒)计算来的。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时间协议(NTP)配置与同步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时间协议(NTP)配置与同步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时间协议(NTP)配置与同步在现代化的网络环境下,精确的时间同步对于各种应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局域网组建的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简称NTP)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时间同步机制,能够确保整个局域网内的设备具有一致的时间标准。

本文将介绍NTP的配置方法和同步原理,帮助你轻松实现局域网内的时间同步。

一、NTP的基本概念NTP是一种用于同步分布式网络中各个设备时间的协议。

它通过参考网络中特定的时间服务器,将所有设备的本地时间进行校准,以确保它们保持一致。

NT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地进行时间比较和校准,逐步调整设备的本地时钟,使其与参考时间保持尽可能接近的精度。

二、NTP服务器的配置1. 确定一台具备可靠时间源的服务器作为NTP服务器。

该服务器的时间应准确可靠,可以通过连接GPS设备或者接收来自国际标准时间源的信号来获得精确的时间参考。

2. 在NTP服务器上安装并配置NTP软件。

常见的NTP软件包括NTPd(NTP守护进程)和Chrony。

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软件并按照官方文档进行安装和配置。

3. 修改NTP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中包含了NTP服务器的网络设置、时间源设置以及其他参数的配置。

根据实际需求,配置文件可以进行灵活的修改。

确保正确指定参考时间源,并开启NTP服务。

4. 启动NTP服务。

配置完成后,启动NTP服务,使得NTP服务器可以开始接收其他设备的时间校准请求。

三、NTP客户端的配置1. 确认NTP服务器的IP地址。

在配置客户端之前,需要明确NTP服务器所在的IP地址。

2. 在客户端上安装NTP软件。

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选择合适的NTP软件并进行安装。

与NTP服务器配置类似,常见的软件包括NTPd和Chrony。

3. 修改NTP客户端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中需要指定NTP服务器的IP地址,并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参数的配置。

确保客户端的时间同步策略与服务器相一致。

时间同步方案

时间同步方案

时间同步方案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日常的约会、工作的安排还是交通的调度,都需要准确的时间信息。

在互联网时代,时间同步更是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着信息传输的准确性,还直接关系到各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时间同步方案,包括网络时间协议(NTP)、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1. 网络时间协议(NTP)网络时间协议是一种用于同步计算机系统时间的协议。

它通过互联网使计算机能够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NTP使用分级结构,其中一个称为“时间服务器”的参考源提供准确的时间,并将其传播到其他辅助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NTP在互联网中广泛使用,其精度可以达到亚毫秒级别。

然而,NTP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

首先,网络延迟会导致时间同步的不准确性。

如果网络中某个节点的延迟较高,那么该节点上的时间同步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NTP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恶意攻击者可能会篡改NTP的时间信息,从而对系统造成破坏。

2.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GMT是基于天文观测建立起来的一种时间标准。

最初是为了解决航海问题而引入的,后来逐渐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时间标准。

GMT的基准是通过对地球自转的观测得出的,它将地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与地球上的一个经线对应。

尽管GMT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但它在时间同步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GMT无法应对网络延迟等因素对时间同步的影响。

其次,GMT的精度不如其他方案,因为它是基于天文观测得出的,受到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3. 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时间同步方案。

它通过卫星发射的信号,将时间信息同步到接收器上。

GPS的精度非常高,可以达到亚纳秒级别。

它适用于各种需要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应用,如金融交易和科学研究等。

然而,GPS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GPS信号容易被天气、建筑物等因素干扰,从而导致时间同步不准确。

使时钟同步的方法

使时钟同步的方法

使时钟同步的方法时钟同步是指将多个时钟设备的时间进行校准,使其保持一致。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时钟同步变得尤为重要。

在许多领域,如通信、金融、航空等,时钟同步是确保正常运行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时钟同步方法。

一、网络时间协议(NTP)网络时间协议(NTP)是一种用于同步网络中各个设备时钟的协议。

它通过在网络中的时间服务器上提供准确的时间源,使设备能够从中获取时间信息并进行同步。

NTP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精度,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中。

NTP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时间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时间信息,客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时间信息进行时钟校准。

NTP使用一种称为时间戳的方法来测量数据的传输延迟,并根据延迟来进行时间校准。

NTP还具有自适应算法,可以根据网络延迟的变化来调整同步频率,以保持时钟的准确性。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时钟同步方法。

GPS 系统由一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通过向地面设备发送信号,使设备能够确定自身的位置和时间。

利用GPS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时钟同步。

在使用GPS进行时钟同步时,设备通过接收来自多个卫星的信号,并根据信号传播的时间差来计算出自身的时间。

由于GPS卫星的高度和分布广泛,因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时钟同步。

不过,使用GPS进行时钟同步需要设备具备GPS接收功能,并且需要在开放空旷的地方进行操作。

三、精确时间协议(PTP)精确时间协议(PTP)是一种用于在局域网中进行时钟同步的协议。

PTP通过在网络中的主设备上提供准确的时间源,使从设备能够从中获取时间信息并进行同步。

PTP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PTP的工作原理与NTP类似,它也是通过主从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来实现时钟校准。

PTP使用时间戳和同步消息来测量数据传输延迟,并根据延迟来进行时钟校准。

PTP还具有精确的计时机制,可以实现纳秒级的时钟同步。

四、原子钟原子钟是一种精度非常高的时钟设备,它利用原子物理学的原理来测量时间。

通过NTP协议进行时间同步

通过NTP协议进行时间同步

通过NTP协议进⾏时间同步最近发现⼿机的时间不是很准了,便到⽹上下了⼀个同步时间的⼩程序,简单了看了⼀下它的原理,是通过NTP协议来实现校时的,就顺便学习了⼀下NTP协议,⽤C#写了个简单的实现。

NTP⼯作原理NTP的基本⼯作原理如下图所⽰。

Device A和Device B通过⽹络相连,它们都有⾃⼰独⽴的系统时钟,需要通过NTP实现各⾃系统时钟的⾃动同步。

为便于理解,作如下假设:在Device A和Device B的系统时钟同步之前,Device A的时钟设定为10:00:00am,Device B的时钟设定为11:00:00am。

Device B作为NTP时间服务器,即Device A将使⾃⼰的时钟与Device B的时钟同步。

NTP报⽂在Device A和Device B之间单向传输所需要的时间为1秒。

Device A发送⼀个NTP报⽂给Device B,该报⽂带有它离开Device A时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10:00:00am(T1)。

当此NTP报⽂到达Device B时,Device B加上⾃⼰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11:00:01am(T2)。

当此NTP报⽂离开Device B时,Device B再加上⾃⼰的时间戳,该时间戳为11:00:02am(T3)。

当Device A接收到该响应报⽂时,Device A的本地时间为10:00:03am(T4)。

⾄此,Device A已经拥有⾜够的信息来计算两个重要的参数:NTP报⽂的往返时延Delay=(T4-T1)-(T3-T2)=2秒。

Device A相对Device B的时间差offset=((T2-T1)+(T3-T4))/2=1⼩时。

NTP的报⽂格式NTP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报⽂,⼀种是时钟同步报⽂,另⼀种是控制报⽂(仅⽤于需要⽹络管理的场合,与本⽂⽆关,这⾥不做介绍)。

NTP基于UDP报⽂进⾏传输,使⽤的UDP端⼝号为123;时钟同步报⽂封装在UDP报⽂中,其格式如下图所⽰。

时间同步方案

时间同步方案

时间同步方案引言时间同步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的时钟需要保持一致以便协调其操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时间同步方案,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 NTP(Network Time Protocol)NTP是一种用于同步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时钟的协议。

它使用层次化的时钟体系,包含若干层次的NTP服务器,其中最上层的服务器通常由国家实验室或大学提供。

NTP工作原理如下:1.客户端向最近的NTP服务器发送时间请求。

2.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用自己的本地时钟回应,并将准确的时间信息包含在回应中。

3.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回应后,将本地时钟调整为服务器的时间。

NTP的优点如下:•高精度:NTP可以对时钟进行微调,以达到非常高的同步精度。

•系统灵活:NTP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网络中工作,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

但同时NTP也存在一些缺点:•安全性:NTP没有内置的安全机制,容易受到攻击和欺骗。

•依赖外部服务器:NTP的运行依赖于外部的NTP服务器,如果没有可靠的服务器,时钟同步可能受到影响。

2. 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PTP是一种用于高精度时间同步的协议。

它在IEEE 1588标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可以达到亚微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

PTP的工作原理如下:1.PTP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被指定为主时钟(Master Clock),其他节点称为从时钟(Slave Clock)。

2.主时钟周期性地发送时间同步信号,从时钟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调整。

3.节点之间通过周期性的交互来持续进行时间同步。

PTP的优点如下:•高精度:PTP可以提供亚微秒级的时间同步精度,非常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同步的应用场景。

•可靠性:PTP可以通过网络延迟补偿和时钟漂移补偿等手段提高同步的准确性。

PTP的缺点如下:•配置复杂:PTP的部署和配置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

•对网络要求高:PTP对网络的时延和抖动要求较高,对于存在较大网络延迟的环境不太适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TP时钟同步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目录 (2)一、系统技术规范 (3)二、时钟系统设计 (5)1、概述 (5)1.1、系统特点 (5)1.2、优化后的时钟同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5)2、系统设计原则 (5)2.1、安全性、可靠性 (6)2.2、经济合理性 (6)2.3、先进性、成熟性、可持续性 (6)2.4、标准性、开放性、互联互通性 (6)2.5、可用性 (6)2.6、可兼容性和可扩充性 (7)2.7、抗干扰性 (7)2.8、环保低功耗 (7)2.9、制造工艺规范化 (7)2.10、设备管理集中化 (7)3、时钟同步系统架构 (7)3.1、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7)3.2、时钟同步系统优化方案 (8)3.3、时钟同步系统原理 (9)3.4、工作原理 (9)4、系统设备结构 (10)一、系统技术规范系统所遵循的国际、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包括:GBJ42-81《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T 4857.1-92《包装运输包装件试验时各部位的标示方法》GB 3873-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807-86《设备可靠性试验规范》GB 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1012-1999《数字同步网节点时钟系列及其定时特性》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YD/T 5089-2005《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规范》YD/T 5027-2005《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T5120-2005《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GA/T331-2001《公安移动通信网警用自动级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电磁兼容和防雷设计相关标准包括:IEC61000-6-2《工业环境中发射标准》IEC61000-6-4《工业环境中抗扰度》IEC61000-4-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 CISPR 22 1997《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IEC61312-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YD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NTP子母钟系统设备在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安装调试、包装运输、运行和售后服务过程中,当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矛盾时,以国际标准为准;当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矛盾时,以国家标准为准;若同级标准、规范之间发生冲突,采用要求最为严格的标准、规范。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电子设备日益增多,加之弱电信号极易受到电磁干扰,因此为避免各种设备对时钟同步系统的电磁干扰影响,同时保证时钟同步系统不对其他网络和系统信号造成干扰和影响,我公司特别注意了电磁兼容相关标准,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使系统完全满足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

二、时钟系统设计1、概述NTP子母钟系统是一个大型通信计时系统,对保证计时准确、提高运营服务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保证安全、稳定、协调和有序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NTP子母钟系统可以为本系统和其他需要时间源的系统提供精确、统一的时间信息。

1.1、系统特点随着各种设备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时钟系统需要更高精度、更高稳定性、更高性价比的时钟同步系统,现有的时钟同步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时钟系统的需求。

因此,我公司立足于时钟同步系统的高标准、高可靠性、高智能化的需求,充分发挥了时钟同步系统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安装调试、包装运输、运行和售后服务方面的优势,设计出一套全新时钟同步系统。

1.2、优化后的时钟同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采用NTP方式组网相对于传统的RS485、RS422等组网方式有以下优势:1)提高系统可靠性。

由于以太网采用星型连接方式,非RS485、RS422的总线方式,因此一旦某条线路出现故障,受影响的仅仅是这一个终端。

2)维护方便。

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排查故障方便,快捷。

以太网的结构对于排查故障非常有利。

可以分段查找、排查故障。

3)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减小布线的工作量4)可充分利用某些区域的POE交换机,采用POE方式为子钟供电。

2、系统设计原则为了实现时钟同步系统高质量、低成本的目标,以及综合考虑施工、维护、操作及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我公司在进行时钟同步系统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2.1、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必须在系统设计阶段考虑建立和完善系统的安全机制,在系统软件和硬件的配置方面必须注重系统的安全。

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必须进行具有高可靠性的总体设计,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本身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支持热拔插和软件升级;另外,关键环节均采用并行无扰、多重冗余设计,在系统设备上消除单点故障,通过设备冗余和负载分担的方式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本系统所有设备满足24小时/天,365天/年,全天候不间断连续运行。

2.2、经济合理性在达到预定目标、具备所需功能的前提下,系统力求简单、经济、便于实现和管理。

从业主维护和管理的利益出发,重点考虑“合理降低建设投资、减少运营维护成本”,做到时钟同步系统内部设备资源的充分共享。

2.3、先进性、成熟性、可持续性技术的先进性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节省用户的远期投资;成熟的技术可以保障系统的运行,并节省用户的近期投资。

在项目实施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技术属世界主流产品,在相应的应用领域占有较大的市场,考虑到时钟同步系统建成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使用,所以在选择技术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技术生命周期,保证技术的成熟性、可持续性。

2.4、标准性、开放性、互联互通性由于通信系统中的设备种类多、设置分散、通信业务需求多、互通性强,因此在通信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支持符合国际标准和工业界标准的相关接口,能够与其它相关系统或业务部门实现可靠的互联;系统软硬件平台具有良好的移植能力;选择广泛应用的标准协议。

2.5、可用性时钟同步系统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各项业务的需求。

整个系统的性能是可靠的、便于管理的。

从业务运营角度出发,在满足业务运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压缩设备数量并集中设置,系统易于维护并具有便捷的故障恢复能力及恢复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2.6、可兼容性和可扩充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系统结构和设备的选择方面,充分考虑到与既有设备的兼容性,同时考虑具有良好的可扩充能力,便于业主根据将来业务的发展需要,可平滑地对系统进行扩容和升级。

2.7、抗干扰性时钟同步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设备的电气特性和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其他系统对时钟设备及系统产生的干扰影响。

在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时,采用抗干扰性能强的系统设计,选择电磁兼容性好的设备。

由于是高频、音视频等设备的集中地,因此时钟同步系统的主要设备必须满足此类环境下对于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设计时采用抗电磁、电气干扰的设备/电缆的防护措施、故障隔离技术和输出/输入保护,防止电磁波对时钟同步系统的干扰,同时也保证了时钟同步系统不对网络造成干扰和影响。

2.8、环保低功耗我公司致力于推行绿色环保的设计思想,选择和使用低能耗元器件,引进与应用低能耗、长寿命的材料以及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降低了时钟同步系统的总体能耗,以达到提高时钟同步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的目标。

2.9、制造工艺规范化系统的制造完全遵循ISO9001质量体系标准及有关的标准、规范。

设备生产采用经过老化测试和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以保证长期使用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力求将时钟同步系统建成完整的、规范的、标准的时间信息显示系统。

2.10、设备管理集中化时钟同步系统通过监控终端设备集中统一管理,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

时钟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主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故障状态,并具有集中告警和远程联网告警功能,保证系统设备的集中化管理。

3、时钟同步系统架构3.1、方案优化的必要性随着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实现时钟同步系统已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应用与众多领域。

局域网具有如下优势:1)数据的传输速率比较高,从最初的10 Mbps、100 Mbps,近年来已达到1000Mbps、10Gbps。

2)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误码率,其误码率一般为10−8~10−11。

3)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充,建网成本低、周期短。

4)能方便地共享昂贵的外部设备、主机以及软件、数据,从一个站点可访问全网。

5)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变,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

6)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

3.2、时钟同步系统优化方案时钟系统由GPS/北斗时间接收单元、NTP中心母钟、级联扩展箱、以太网交换机(或POE太网交换机)、各种子钟和需时间同步的各种网及监控网管终端、数据传输通道等构成。

其时钟同步系统构成框图如下:时钟系统的框图骨干网POE供电子钟交流220V供电子钟办公网3.3、时钟同步系统原理骨干网办公网其他网络3.4、工作原理时钟同步系统为二重时间源(GPS/北斗时间信号)并行无扰冗余模式。

正常情况下,接收来自GPS /北斗卫星的时间码信号,同时对接收到的二路时间源信号经过PPS校验、时序滤波、PPS推后补偿等处理,得出准确的时间信息,并转化为NTP中心母钟系统内部总线的数据格式,通过内部总线将标准时间信息及PPS信息送至NTP中心母钟系统守时单元,同时将输出接口模块的状态信息反馈给人机界面单元。

高稳晶振守时单元对接收到的二路时间源信号进行分析对比判断,去除偏差较大的一路信号,优选取1路作为标准时间信号,并转化为NTP中心母钟系统内部总线的数据格式,通过内部总线将标准时间信息及PPS信息送至NTP 中心母钟系统,同时将输出接口模块的状态信息反馈给人机界面单元。

当GPS/北斗时间源其一或其二出现故障时,高稳晶振守时单元可自动选择准确无故障的时间信号作为时间源,向NTP中心母钟系统其他单元发送时间信号。

NTP接口单元等对接收到的两路守时单元时间信号,进行分析判断,选取较高精度的时间信号作为自身时间源信号,同时为子钟、、计算机网络、等设备提供准确的时间信号。

4、系统设备结构系统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