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新材料作文“欲望”导写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材料作文:《乡土中国》材料(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材料作文:《乡土中国》材料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说文解字》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还有习俗、文化……——《乡土中国》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触摸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2)电影《流浪地球》中,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刘培强,希望启动亲人通话功能让儿子刘启回到保护人类的地下城。
刘启说:“跟他有什么好说的!”“你有什么资格替我做决定!”(3)在面临选科的时候,一学生与父母之间发生了矛盾冲突。
父母希望他能选择物理,而他坚持选择了历史。
为此父母非常生气,说他不听劝告;该生则委屈地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你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写一篇文章。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题目自拟,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用“土”来形容不合潮流的事物,但当某些“土”的东西渐渐消失时,人们又帐然若失。
《乡土中国》说,土里生长的不只是庄落,还有习俗、文化……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不得抄袭。
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入选2020秋季部编版教材,乡土文化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程。
90后女孩李子柒制作的乡土美食、传统工艺视频,引发了网民极大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令人忧虑,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我国的很多传统村落,就像一本厚厚的古书,来不及认真翻阅,就已经消亡了。
”阅读上述材料,你对“ 乡土文化”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考作文模拟】刘慈欣两部小说背后的忧患意识—解析、导写、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刘慈欣两部小说背后的忧患意识—解析、导写、范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60 分)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有一句话,读之令人警醒——“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生存的压力与竞争其实一直都在,我们的“敌人”其实一直都在,只是你不知道。
正如相机不知道敌人是手机,方便面不知道敌人是“饿了么” 。
而最近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流浪地球》的热映再次引发了民众的热议与深思。
该片以前瞻性放眼未来,充满忧患意识,可以说“科幻”也是对人类未来的“忧患” 。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领悟?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体现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广度。
【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学会学习:勤于反思责任担当:国际理解、社会责任【审题】限制性1.这是一道社会现象类的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分为两个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两个部分看成两则材料),均与刘慈欣的作品有关。
对于这两部分,我们立意的基础是“异中找同”,材料第一段主要由刘慈欣《三体》中的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进行列举。
而材料第二段则是由热映的《流浪地球》谈起,其关键词为“忧患”。
这就要求考生思考时必须围绕两则材料综合立意,不可剥离材料,片面思考、断章取义。
题目并未体现出是两则材料,只是两个段落,即两段为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命题者在有意提醒考生注意材料的整体性和审题的全面性,命题者想通过这个文本传达一个核心的思想,这个“核心” 就应该是考生的最佳立、、八意。
2.“请结合对现实的思考或对未来的展望谈谈你的看法” ,这句话不可忽略。
命题者将刘慈欣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出来变成作文素材,并非在于探讨科幻作品的真正意义。
实际上,这是在要求考生写作时应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脚下有土地,心中有格局,行文中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言之有物,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思想的深度和广度。
3.“语文核心素养”中提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而这道作文题就对考生的思维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9年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

2019年高中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题导写与素材】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梦想,谁年少的时候没有过榜样?好的偶像能够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不好的偶像则会误人志向、毁人前程。
在引导崇拜偶像时,我们要大力呼唤和推出“英雄偶像”,逐渐将那些“反面偶像”逐出舞台。
材料二:影视歌明星,总是引领着一个时代的流行潮流。
无论是昙花一现的辉煌还是常青藤般的经久不衰,他们带给人们的震撼与激情,是能够穿透岁月和记忆的。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过类似的偶像情结,只不过因所处的时代不同,意义与价值观也随之大相径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很多于800字。
[审题指导]此作文题由两则材料构成,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多材料作文。
多材料作文一般由两则或两则以上的材料构成,比单则材料要复杂,不但需要弄清每则材料的大旨,还需要从整体上掌控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类:一是几则材料并列,互为补充,对同一问题作多层面的描画与论说;二是对立统一,对同一问题提供相反相成的事例。
仔细阅读这两则材料,我们发现,材料一所表述的内含是:好偶像与坏偶像对于人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以及如何引导偶像崇拜的问题;材料二所表述的内含则是:每个人成长中都有偶像情结,且这个情结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通过对这两则材料的分析与对比后,我们能够看出这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偶像”来说的,其内容上互为补充,共同阐述了偶像情结的内涵以及如何崇拜偶像的问题。
写作时,我们如能紧扣“偶像”来写,并突出“情结”一词,就会很容易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来。
[写作提示]“偶像”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有,“偶像情结”也是一个既年轻与古老的话题。
仔细一想,我们便会发现这个文题所蕴含的思想底蕴与文化内涵极为长远。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化与个性化并存的年代,几乎每一个人都会有自我的“择偶”标准,有人敬仰革命毛泽东,有人欣赏文坛巨匠高尔基,有人崇拜篮球乔丹,有人迷恋影坛明星刘德华等。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

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想要写好作文,积累一些素材是很有必要的,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考材料作文素材【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2021高考材料作文篇一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
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
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
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
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
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一段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
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
即使读懂了,恐怕我们也不会停下脚步。
我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与安然,这才是真正欣赏者的姿态:安静,不出声,不触碰,伫足于局外,只愿用远远的目光爱抚,甚至只是在心底悄然遐想。
张晓风曾在散文中记载过:路过一位友人家,拜访闲聊之余却瞥见一株静默于房屋一隅的昙花,她默然倔强地抖开一身铁树般浓郁厚重的绿色。
问起友人才知道这是一株漂洋过海而来的品种,倔强地遵守着出生地的时差,只肯在白天绽放,无论友人用尽何种方法,她始终不肯再绽开那璞玉般洁白通透的花蕾。
张晓风在敬重这株倔强花朵的同时却又深深惋惜她的命运。
无论是多少呵护与栽培,多少盛赞她绽放容颜端庄清丽的溢美之词,都无法滋润她那离开初生土壤的倔强根系, 都无法使她再绽放最原始最本初的美丽。
【名师导写】2020高考语文 “欲望”作文素材

2020高考作文素材:新材料作文“欲望”导写【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都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元钱就好了。
一天,这个乞丐无意中发现了一只很可爱的小狗,见四周没人,便把狗抱回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
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
这位富翁丢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
于是,就贴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
第二天,乞丐沿街行乞时,看到启事,便迫不急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抱着狗路过贴启事处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3万元。
原来,大富翁寻狗不着,把酬金提高了。
乞丐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突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拴了起来。
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得让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这才跑回窑洞去抱狗。
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饿死了,乞丐还是乞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导写】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所给材料中隐含的写作角度比较明确。
分析材料后,不难看出,乞丐由于欲望太大,才导致那只可爱的小狗被饿死,而自己连一文酬金也没得到。
写新材料作文,可以从命题的大局出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构思行文。
“欲望”这个话题具有两面性,所以在分析材料、构思作文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探讨该话题的内涵。
欲望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正确的欲望应是自己能驾驭的欲望,而超过限度的欲望会给人带来危害。
这个限度当然包括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法律条款等。
要写好此题型,可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同时,不管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选取典型的材料。
【佳作事例】给充满欲火的心灵装一台空调康鑫莹欲望有时是天使,给你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欲望有时也是魔鬼,将你拽向悔恨的深渊。
——题记求知的欲望是莘莘学子们学习的动力,它给遨游知识海洋的学子们以前进的勇气。
新材料“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新材料“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新材料“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鲤鱼们都想跃过龙门变为龙。
可是龙门太高,只能望而兴叹。
于是祈求佛祖降低龙门高度。
佛祖被感动,降低了高度,每条鲤鱼都顺利跃过,实现了梦想。
但它们很快发现自己没有了做龙的感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审题1.对本次“材料作文”的基本认识材料是多义的,角度、立意有多种。
但考生在“自选”“自定”时不能超越“材料”能指、所指的“固定范围”,不能任意发挥、无边无际。
2.对“鲤鱼跃龙门”材料的基本理解。
从“鲤鱼”角度,可这样理解:鲤鱼“向佛祖祈求”,有如下表述:成功无捷径(做事不可一蹴而就,或“欲速则不达”);实现理想需自身努力鲤鱼终“无做龙的感觉”,有如下表述:没有高标准的梦想价值低下;拼搏成就精彩,凭借切实努力实现梦想更有成就感(梦想因汗水而美丽),追求卓越(坚持高标准)才能真正成为龙(取得真正的成功);理想的实现应追求实质。
从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看,有如下表述:夯实过程方可收获丰硕成果。
从“佛祖”的角度,可这样理解:不能因个人情感而改变评价标准,不能随意降低评价标准,选拔人才要坚守尺度。
从“龙门”的角度,可这样理解:降低了高度的龙门价值低下,真正的成功之门(人才选拔)不可能降低标准。
要注意的是,有些作文的题目乍一看似乎过于宽泛或扣题不紧,但文中有具体阐述。
如文章题目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太准确,但作文中写的是“为梦想切实努力”。
这样的主题、行文符合题意。
反之,题目看似很准,但行文中却有游离材料的明显表现。
二、优秀作文为梦想加冕如东高级中学高三班梁天晴当马丁路德振臂高呼“我有一个梦想”之时,这世纪的最强音已然为梦想构筑了辉煌的黄金台。
举世臣服,为梦想加冕;君临天下,万物以追求膜拜之态而得以意气风发。
新材料作文“他者的凝视与自我的审视”导写

新材料作文“他者的凝视与自我的审视”导写作者:曹成玉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4年第02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往往被冻结在他者的凝视中,被贴上物质的标签。
年轻人在“他者的凝视”中长大。
生活中,他者的“凝视”如影随形,即使他者缺席,“凝视”却永远在场。
然而,重要的是如何将“凝视”内化为自我的审视。
比他人的评价与期待更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自我,如此,才能成为梦想中的自己。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导写材料第一段话引用了哲学家萨特的话。
“他者的凝视”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他者价值观的投射,是他人的关注、评价、期待。
在“他者的凝视”中主体的思考容易被消解。
所谓“被贴上物质的标签”,即被对象化、客体化甚至物化,失去了自我塑造的主动性。
(存在主义哲学关于“凝视”的解读极其丰富,在写作中无需深入讨论)。
材料第二段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进一步理解“他者凝视”的含义,从而思考可能带来的结果。
他人,尤其是师长亲友的关注与期待的确给予了年轻人爱护、鼓励和指导,但他者的价值取向,世俗社会的关注和评价也会固化年轻人的自我追求。
更可怕的是这种来自他人的思想情感或价值观念等的影响很可能永远存在,且常以“温情脉脉”的面貌出现,对个体产生极大的作用,使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忽视了“如何看待自我”的重要性,妨碍了自我塑造的实现。
材料第三段话是重点。
既然在成长历程中“他者的凝视”不可避免,那么如何直面值得思考。
第三段话为考生如何面对“他者凝视”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来自他者的“凝视”经过思考判断与选择,可以部分内化为对自我的主动审视。
个体并非为实现他人的评价与期待而被动塑造自我,而应当借助他者的评价与期待审视自身的不足。
相比在他人的凝视中被肯定,人生更重要的是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个体。
高考新材料作文“人皆可以为尧舜”导写与佳作

高考新材料作文人皆可以为尧舜导写与佳作高考新材料作文人皆可以为尧舜导写与佳作【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
(爱默生)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舒婷)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1.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孟子的话是植根于性善论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的,其关键是一个不能与不为的问题,也就是《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的问题,只不过从与梁惠王讨论的政治问题过渡到讨论个人修养问题罢了。
意思是树立起立志向善的信心,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关键就在于你怎么做。
2.保持一颗平凡的心,做出不平凡的事业。
舒婷话中的平凡的心是指心态而不是指人生目标,意思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良好的平凡的心态,即使手中的工作很小,那也是一份事业的起点,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在一步一步中学习,最终,会让平凡的心态成就不平凡的工作,完成自己追求的事业。
在平凡的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凡的心——但不是甘于平庸的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的生活去努力。
我们不需要害怕自己不被赏识、不被认可,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平凡的心态不等于人生要平凡,更不等于个人平庸,我们要抛弃功利、拒绝浮躁、埋头苦干,用一颗淡薄的心,引导人生的航向。
3.完成伟大事业的人,起初并不伟大。
爱默生的话告诉我们:平凡是伟大的基础,伟大是平凡的升华。
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万事万物之初,皆起于一,一与一相生,以至于千万。
他的意思是:细小平凡的事物,日积月累,可以化成大的事物。
许多人都向往成为伟大的人物。
这是梦想,而要实现这令人神往的梦想需要的是坦然面对现状,埋头苦干,专心致志,勤勤恳恳,不畏艰难,勇于拼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欲望”导写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都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元钱就好了。
一天,这个乞丐无意中发现了一只很可爱的小狗,见四周没人,便把狗抱回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
这只狗的主人是本市有名的大富翁。
这位富翁丢狗后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只纯正的进口名犬。
于是,就贴一则寻狗启事:如有拾到者请速还,付酬金两万元。
第二天,乞丐沿街行乞时,看到启事,便迫不急待地抱着小狗准备去领那两万元酬金,可当他匆匆忙忙抱着狗路过贴启事处时,发现启事上的酬金已变成了3万元。
原来,大富翁寻狗不着,把酬金提高了。
乞丐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突然停了下来,想了想又转身将狗抱回了窑洞,重新拴了起来。
第三天,酬金果然又涨了,第四天又涨了……直到第七天,酬金涨得让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这才跑回窑洞去抱狗。
可想不到的是那只可爱的小狗已饿死了,乞丐还是乞丐。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导写】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所给材料中隐含的写作角度比较明确。
分析材料后,不难看出,乞丐由于欲望太大,才导致那只可爱的小狗被饿死,而自己连一文酬金也没得到。
写新材料作文,可以从命题的大局出发,采用层层剥笋的方法构思行文。
“欲望”这个话题具有两面性,所以在分析材料、构思作文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去探讨该话题的内涵。
欲望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正确的欲望应是自己能驾驭的欲望,而超过限度的欲望会给人带来危害。
这个限度当然包括伦理道德、社会舆论、法律条款等。
要写好此题型,可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同时,不管是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都要选取典型的材料。
【佳作事例】
给充满欲火的心灵装一台空调
康鑫莹
欲望有时是天使,给你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欲望有时也是魔鬼,将你拽向悔恨的深渊。
——题记
求知的欲望是莘莘学子们学习的动力,它给遨游知识海洋的学子们以前进的勇气。
我们敬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怡然自得,敬佩杜甫“会当凌绝顶”的豪情壮志,是求知的欲望带我们踏进知识的殿堂。
求学的确艰辛,但有了求知的欲望,学习就不再枯燥乏味,就可以披荆斩棘,一路高歌前行。
拜金的欲望是追求金钱者走向堕落的诱饵,它给钻进钱眼里的市侩之徒布下一个个陷阱。
严监生弥留之际还因家人浪费两棵灯芯而难以闭上吝啬的眼睛;葛朗台生命垂危时还让女儿把金库打开让他看看心爱的金子;视财如命的阿巴贡“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
他们一切向钱看,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欲望的魔爪最终葬送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这多么可悲,欲望害死人啊!
人不能被贪婪、丑恶的欲望所左右,而应成为欲望的驾驭者,战胜不良的欲望,树立远大的理想。
无数贪官污吏因为禁不住金钱的诱惑而坠入罪恶的深渊,罪恶的欲望吞噬了无数人的灵魂。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他们难逃法律和正义的制裁。
人生在世,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不能被贪婪、丑恶的欲望所左右,应成为欲望的驾驭者。
驾驭了欲望,你将成为生活的强者,驾驭了欲望,你将成就高洁的品格。
被丑恶欲望吞并了灵魂的俘虏,将变成一具行尸走肉;遏制丑恶欲望的强者,将成为建功立业的楷模。
生命价值的大小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和广度。
在奋斗的生命历程中,让我们都成为欲望的驾驭者吧,驾驭欲望,控制贪欲,树立理想,用良好的追求,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纯真和快乐!
朋友,当你驾驭不了欲望时,别忘了给心灵装上一台空调,冷却那燥热的欲望,温暖那冷冻的心,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驾驭理想之舟,驶向光明的前方!
【点评】
本文的亮点有三。
一、题目新颖形象,巧用比喻,化抽象为生动具体。
二、小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很强,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从不同角度对欲望进行了透彻分析。
三、正反论证手法的运用非常突出,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