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参数确定(调质)

合集下载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作者:————————————————————————————————日期: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守则及规程确定了热处理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设备评定、工艺确定、及操作规范的内容。

2、引用标准API Spec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3、总则产品的热处理必须在已经过定期检定并合格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

炉子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对热处理炉及监控设备的要求4.1、对热处理炉的要求4.1.1、炉衬完好,无明显损坏;4.1.2、电阻丝齐全,电极接触牢固;4.1.3、炉底平整,无裂纹;4.1.4、保温材料完好无损;4.1.5、热处理炉各处的温度应分度均匀,温差不大于14℃(这就需要炉子空间的前、后、左、右及底部都要有电炉丝分布,炉膛的功率密度一般在100-110kw/m3左右)。

热处理炉的鉴定周期不大于1年。

4.1.6、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点正确(在工作区域)并且分布均匀、合理。

馈线两端(热电偶与圆盘平衡记录仪或温度显示器)连接可靠。

4.2、仪表4.2.1、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为:±10℃;4.2.2、温度显示器(平衡记录仪)以及热电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之内。

检定周期为三个月。

4.2.3、更换记录仪圆盘记录纸,确保其能完整准确地记录加热保温过程。

(完工后,在记录纸上填写日期、加工零件号、炉号、操作者等相关信息)。

5、装炉5.1、装炉前的准备工作5.1.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尤其是注意炉门起闭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5.1.2、核对任务单与待处理工件以及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是否相符。

5.1.3、检查工件外观,所有棱角必须倒角≥1mm,表面不得有严重的磕碰划伤、氧化皮。

5.1.4、熟悉工艺全过程,考虑好装(出)炉方法,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及吊具,保证在淬火时工件能快速浸入淬火液中。

热处理调质硬度范围

热处理调质硬度范围

热处理调质硬度范围
(实用版)
目录
1.热处理的概念和目的
2.调质的含义和作用
3.硬度范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4.热处理调质硬度范围的具体数值
5.总结
正文
1.热处理的概念和目的
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工艺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以满足各种工业应用的需求。

2.调质的含义和作用
调质是一种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使金属材料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的处理方法。

调质处理主要用于钢类材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证钢的韧性和塑性,以满足各种机械零件的使用要求。

3.硬度范围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硬度范围是指金属材料在经过热处理后,其硬度值所处的范围。

硬度范围的定义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类型、热处理工艺的参数以及材料的使用环境等因素。

4.热处理调质硬度范围的具体数值
对于调质处理后的钢类材料,其硬度范围通常在 HRC 55-65 之间。

这个范围既可以保证钢的强度和硬度,又可以保证钢的韧性和塑性,适合用于各种机械零件的制造。

5.总结
热处理调质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同时保证其韧性和塑性。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本守则及规程确定了热处理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的设备评定、工艺确定、及操作规范的内容。

2、引用标准API Spec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3、总则产品的热处理必须在已经过定期检定并合格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

炉子的检定周期为一年。

4、对热处理炉及监控设备的要求4.1、对热处理炉的要求4.1.1、炉衬完好,无明显损坏;4.1.2、电阻丝齐全,电极接触牢固;4.1.3、炉底平整,无裂纹;4.1.4、保温材料完好无损;4.1.5、热处理炉各处的温度应分度均匀,温差不大于14℃(这就需要炉子空间的前、后、左、右及底部都要有电炉丝分布,炉膛的功率密度一般在100-110kw/m3左右)。

热处理炉的鉴定周期不大于1年。

4.1.6、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点正确(在工作区域)而且分布均匀、合理。

馈线两端(热电偶与圆盘平衡记录仪或温度显示器)连接可靠。

4.2、仪表4.2.1、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为:±10℃;4.2.2、温度显示器(平衡记录仪)以及热电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之内。

检定周期为三个月。

4.2.3、更换记录仪圆盘记录纸,确保其能完整准确地记录加热保温过程。

(完工后,在记录纸上填写日期、加工零件号、炉号、操作者等相关信息)。

5、装炉5.1、装炉前的准备工作5.1.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特别是注意炉门起闭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5.1.2、核对任务单与待处理工件以及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是否相符。

5.1.3、检查工件外观,所有棱角必须倒角≥1mm,表面不得有严重的磕碰划伤、氧化皮。

5.1.4、熟悉工艺全过程,考虑好装(出)炉方法,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及吊具,保证在淬火时工件能快速浸入淬火液中。

5.1.5、对技术要求不允许表面氧化脱碳的工件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如在加热炉内装入适量的木炭或铸铁屑等。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参数

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参数常用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下面将对常用钢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是指将钢加热至一定温度的过程。

不同钢材对应的加热温度有所不同,一般可以根据钢材的成分及用途来确定加热温度。

例如,低碳钢的一般加热温度为800~900℃,中碳钢的加热温度为900~1000℃,高碳钢的加热温度则为1000~1100℃。

其次是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是指钢材在加热温度下的持续时间。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钢材的尺寸、组织变化的要求以及工装的结构等因素。

一般来说,保温时间是根据钢材在加热过程中把温度均匀分布,并让钢材内部达到均匀组织的时间。

低碳钢的保温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高碳钢则需要较长的保温时间,大约为60~90分钟。

再次是冷却速度。

冷却速度是指加热后的钢材在自然冷却或外界介质冷却下的降温速率。

冷却速度的选择与钢材的成分、硬化要求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冷却速度越快,钢材的硬度和脆性越大。

常用的冷却介质有油、水、盐等。

在使用不同介质进行淬火时,需要考虑钢材的裂纹敏感性和工件的形状等因素。

在进行回火处理时,冷却速度较慢,通常选择自然冷却。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例如,贝氏体调质是一种热处理工艺,一般的工艺参数是加热到750~800℃,保温时间为2~4小时,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

淬火退火是将钢经过正常淬火后进行再加热和保温,并以缓慢冷却的方式进行的热处理工艺。

一般的工艺参数是先将钢加热到500~650℃,保温时间为1~2小时,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到室温。

总之,常用钢的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钢材的成分、尺寸和硬度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正确选择和控制这些工艺参数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热处理参数确定(调质)

热处理参数确定(调质)

部份材料热处理方法一、45 钢调质:1. 正常情况下加热温度在 810~840℃之间:只要充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越低越好。

2. 冷却中应注意的问题:热处理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冷却,很多热处理缺陷都产生在冷却中。

如:开裂、硬度不足、变形超差、局部有软点等等。

⑴出炉时不要慌忙,有时为怕不能淬硬而手忙脚乱。

只要不低于Ar3,是不会析出铁素体而影响表面硬度的。

⑵水温在冷却中相当重要,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若超过 30℃,析出铁素体将是不可避免的,任你此后将工件冷透,硬度很难高于 300HB。

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

⑶工件入水后要不停的在水中移动,以快速破裂蒸汽膜而提高 500℃以上的冷却速度,从而避免析出铁素体或珠光体,进而影响工件最终硬度。

⑷为避免复杂工件开裂,温度低于 300℃以下可以出水空冷一会再水冷,当工件温度不超过 150℃出水回火。

3. 严格按 45 钢的回火温度回火:一般取中偏下的回火温度,按 HRC=62-T×T/9000 进行计算,并结合每台炉子自身温差及淬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其它注意事项:⑴对于小件,特别是 30mm 以下的工件,要注意淬裂的问题。

45 钢仍然可能开裂,在硬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选择油淬。

⑵除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回火外,应根据实际淬火情况调整回火参数。

⑶对于批量较大且要求硬度较高的小件,要特别注意在水中的搅动问题,以增加冷却能力。

否则,返工不可避免。

⑷选择合适的电炉,确保加热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加热并不利于提高工件硬度。

二、合金结构钢调质:1. 合金结构钢调质:可以参照上面的要求。

应注意的是:由于加入合金元素,C 曲线不同程度右移,甚至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珠光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裂倾向增加。

因此,对相同含碳量来说,各临界点有所升高,加热温度要略高一些,保温时间要适当延长,便于合金碳化物的分解;淬火冷却时要适当缩短水冷时间,增加空冷时间,从而避免开裂。

45crmo调质热处理硬度目标值

45crmo调质热处理硬度目标值

45CrMo调质热处理硬度目标值1.概述45CrMo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结构钢,通常用于制造重型机械零件和设备。

对于这种钢材,调质热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可以大大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在进行热处理时,确定合适的硬度目标值对于保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2.45CrMo钢材的特性45CrMo是一种低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

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能够承受较高的静态和动态负荷。

由于这些特性,45CrMo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如齿轮、轴承、轴类零件等。

3.45CrMo调质热处理工艺调质热处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使其达到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通常的工艺步骤包括加热、保温、淬火和回火。

在这一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最终的硬度目标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45CrMo的硬度要求对于45CrMo钢材,其硬度目标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硬度值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要求。

一般来说,45CrMo的硬度要求通常在300~600HB之间。

5.选择合适的硬度目标值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硬度目标值对于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硬度过高,可能会导致零件脆性增加,降低韧性和抗冲击性能,从而降低零件的疲劳寿命。

相反,如果硬度过低,可能会降低零件的耐磨性和强度。

6.45CrMo调质热处理硬度目标值的确定方法确定45CrMo的硬度目标值需要考虑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的性能特点。

一般来说,确定硬度目标值时,需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零件的受力情况和使用条件- 45CrMo钢材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要求- 调质热处理工艺参数的选择7.结论45CrMo是一种常用的工程结构钢,调质热处理对于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至关重要。

确定合适的硬度目标值需要考虑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和热处理工艺参数。

选择合适的硬度目标值,可以保证零件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调质处理温度

调质处理温度

调质处理温度摘要:一、调质处理的概念与目的二、调质处理的温度范围三、不同材料的热处理特性四、调质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五、调质处理的应用领域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质处理温度七、总结正文:调质处理是一种热处理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加工和制造过程中。

其主要目的是改善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以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使用要求。

调质处理的过程通常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调质处理的温度范围、不同材料的热处理特性、调质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调质处理温度。

一、调质处理的概念与目的调质处理是一种针对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其主要目的是改善金属材料的综合性能。

通过调质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性能,使其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调质处理的温度范围调质处理的温度范围通常在Ac3或Ac1以上,Ac3或Ac1是指金属材料相变开始的温度。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相变温度,因此在进行调质处理时,应根据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温度。

三、不同材料的热处理特性不同金属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铁合金在调质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元素的溶解度增加,合金组织逐渐形成。

而钢在调质处理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和保温时间,可以使钢中的碳化物溶解和析出,从而改善钢的性能。

四、调质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调质处理对金属材料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通常会得到提高。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金属材料发生变形或断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能要求,合理选择调质处理的温度。

五、调质处理的应用领域调质处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通过调质处理,可以提高金属零部件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高速、高压、高温等恶劣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六、如何选择合适的调质处理温度选择合适的调质处理温度是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关键。

工件材料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工件材料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

工件材料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及操作规程一、工件材料热处理调质工艺守则1.选择适当的温度范围: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热处理温度范围。

温度过低会导致工件组织和性能得不到有效改善,温度过高则易导致工件退火过软、烧伤和变形等问题。

2.控制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热处理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保温时间过长会导致工件组织粗化,而过短则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控制好保温时间。

3.确定合适的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对工件的组织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快速冷却可以增加工件的硬度,但也容易引起变形和内应力的产生。

慢速冷却可以降低变形和内应力,但容易导致工件组织过软。

在选择冷却速度时,需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综合考虑。

4.控制热处理中的加热速度:加热速度是影响工件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加热速度过快会导致工件错相和组织不均匀,加热速度过慢则容易引起过度烧伤和时间成本增加。

因此,在进行热处理时,应控制好加热速度。

5.注意热处理的环境:热处理过程中的环境也会对工件的组织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加热过程中的气氛对工件表面的清洁和氧化情况有很大影响;冷却过程中,冷却介质的选择也会对工件的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注意热处理的环境,使其符合要求。

二、工件材料热处理调质工艺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将工件进行清洁,并做好相应的标记,以便于后续的追踪和检查。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热处理设备和工具。

2.加热: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将工件放入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加热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

3.保温:当工件达到所需的温度后,保持一定的保温时间。

保温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4.冷却:在保温结束后,根据工件的材料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

在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清洁程度,以及控制好冷却速度。

5.检查和测量:冷却结束后,将工件取出进行检查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份材料热处理方法一、45 钢调质:1. 正常情况下加热温度在 810~840℃之间:只要充分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越低越好。

2. 冷却中应注意的问题:热处理生产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冷却,很多热处理缺陷都产生在冷却中。

如:开裂、硬度不足、变形超差、局部有软点等等。

⑴出炉时不要慌忙,有时为怕不能淬硬而手忙脚乱。

只要不低于Ar3,是不会析出铁素体而影响表面硬度的。

⑵水温在冷却中相当重要,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若超过 30℃,析出铁素体将是不可避免的,任你此后将工件冷透,硬度很难高于 300HB。

因此要严格控制水温不要超过 30℃。

⑶工件入水后要不停的在水中移动,以快速破裂蒸汽膜而提高 500℃以上的冷却速度,从而避免析出铁素体或珠光体,进而影响工件最终硬度。

⑷为避免复杂工件开裂,温度低于 300℃以下可以出水空冷一会再水冷,当工件温度不超过 150℃出水回火。

3. 严格按 45 钢的回火温度回火:一般取中偏下的回火温度,按 HRC=62-T×T/9000 进行计算,并结合每台炉子自身温差及淬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4. 其它注意事项:⑴对于小件,特别是 30mm 以下的工件,要注意淬裂的问题。

45 钢仍然可能开裂,在硬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选择油淬。

⑵除严格按规定的温度回火外,应根据实际淬火情况调整回火参数。

⑶对于批量较大且要求硬度较高的小件,要特别注意在水中的搅动问题,以增加冷却能力。

否则,返工不可避免。

⑷选择合适的电炉,确保加热时间不可过长,长时间加热并不利于提高工件硬度。

二、合金结构钢调质:1. 合金结构钢调质:可以参照上面的要求。

应注意的是:由于加入合金元素,C 曲线不同程度右移,甚至改变了形状;提高了珠光体的稳定性,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淬裂倾向增加。

因此,对相同含碳量来说,各临界点有所升高,加热温度要略高一些,保温时间要适当延长,便于合金碳化物的分解;淬火冷却时要适当缩短水冷时间,增加空冷时间,从而避免开裂。

由于钢中添加了合金元素,提高了钢的抗回火稳定性能,相同含碳量合金钢的回火温度比碳钢高。

2. 回火硬度计算公式:回火硬度计算公式是经过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回归计算的结果,使用中不能无限扩展,比如:40Cr 的公式HRC=75-3T/40,不能理解为淬火后不回火的硬度为 75HRC。

在淬火时要保证工件淬火质量,回火时间充分。

常用材料淬火加热温度及回火硬度计算公式材料加热温度℃硬度计算公式材料加热温度℃硬度计算公式45 820~840 HRC=62-T2 /9000 60Si2Mn 850~880 HRC=68-T2 /1125035 850~870 65Mn 790~820 HRC=74-3T/4040Cr 830~850 HRC=75-3T/40 T8 780~810 HRC=78-T/8035CrMo 840~860 同 40Cr T10 780~81042CrMo 820~840 T12 770~800 HRC=72.5-T/16GCr15 830~850 HB=733-2T/3 5CrMnMo 830~860 HRC=69-3T/509SiCr 860~880 20CrMnMo 860~890注:正常加热淬火按公式计算回火温度,并根据各炉况进行适当调整。

三、铝合金GK-AiSi10Mg固溶+人工时效:1. 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Si:9.0~11.0%, Fe:<0.6%, Cu:<0.1%, Mn:<0.6%, Mg:0.15~0.40%Ni:<0.05%, Zn:<0.01%,Ti:<0.2%,余量 Al。

力学性能:σb≥240MPa,σs≥190MPa,δ5≥1.5%,HB≥80。

热处理状态:固溶处理+人工时效。

GK-AiSi10Mg是公司八十年代成套引进德国的索道技术,该材料与国内的ZL-104 基本接近(ZL-104 的Si 要少 1%),是Ai—Si—Mg合金中强度最高的材料。

2. 热处理原理:GK-AiSi10Mg铸造铝合金属于Ai—Si—Mg合金,是在Ai—Si二元合金中加入Mg,形成强化相Mg2Si,能显著提高合金的时效强化能力,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

因此,Ai—Si—Mg合金在航空工业、军事工业、机械工业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⑴在Ai—Si—Mg三元系中,Mg2Si为稳定化合物,与铝构成伪二元系,使Ai—Si—Mg系分成“α+Mg2Si+Si”及“α+ Mg2Si+Mg5Al8”两个三元共晶系,三元共晶温度分别为558℃和 448℃。

其平衡组织为α+共晶体(α+ Si )+Mg2Si相。

在实际结晶条件下,合金中可出现α+Mg2Si+Si三元共晶体及与杂质铁等构成多元复杂共晶体,还存在杂质相α(Fe3SiAl12)、β(Fe2Si2Al9)及Al8FeMg3Si6。

由于Mg2Si在沉淀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作用。

因此,GK-AiSi10Mg在固溶+人工时效状态下使用。

⑵GK-AiSi10Mg在固溶加热过程中,将发生Mg2Si相的溶解,在固溶温度下处于(α+ Si)两相区。

为防止低熔点共晶体在加热时溶化(即过烧),固溶温度应低于三元共晶(α+Mg2Si+Si)温度,一般为 535±5℃。

固溶热处理后的组织为过饱和的α固溶体,此时,强度较低,塑性较好。

⑶在时效过程中,过饱和α固溶体的沉淀顺序为α→G?P区(过饱和固溶体分解开始时是溶质元素扩散、偏聚,形成无数溶质元素富集的亚显微区域)→β'相→β相(Mg2Si)。

150℃以下沉淀产物以G?P区为主;150~225℃为G?P区+β'相,此时强化效应最大;250℃以上形成平衡相Mg2Si。

人工时效温度越高,为达到相同性能所需的时间越短。

时效后由于强化相Mg2Si的沉淀形成,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降低。

3. 操作注意要点:⑴严格检查回火桶及热电偶的位置,加热温度需严格控制,低几度加热不足,高几度过热甚至过烧。

因此,特别要注意检查热电偶的位置,稍有变化将可能导致产品报废。

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都必须启动循环风扇,使炉内温度均匀。

⑵固溶处理时尽可能缩短转移时间,按标准要求转移时间不得大于 6 秒,因此要注意转移时间,特别是要注意试样的转移时间。

⑶因过饱和固溶体有一个稳定陈化的效应,一般在固溶处理后要及时时效,否则,达不到热处理的目的。

⑷严格装炉规定,防止装炉不当而发生变形。

固溶处理后发现变形可以适当加压进行校正,一旦时效后发现变形只有重新固溶处理。

四、模具热处理:1.退火:模具加工前都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降低硬度和减少锻造应力,并为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因此,模具的退火相当重要,特别是对热处理工序尤为重要。

退火必须严格按规定的工艺规范执行,否则达不到退火的目的,也为最终热处理埋下隐患。

退火原理:将钢加热到 Ac3(亚共析钢)Ac1(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使钢奥氏体化或部份奥氏体化,然后缓慢降温至 Ar1 附近等温分解,使奥氏体中的渗碳体球化,而得到球状珠光体。

模具的退火工艺见表。

模具退火操作要点:⑴严格按表中加热温度和等温温度选择加热参数。

等温温度越高,最终硬度越低。

⑵大件的升温速度应控制在 100℃/h 以下,对于合金钢模具应在 650℃左右等温。

⑶各段降温速度不要超过 80℃/h。

⑷碳素工具钢 550℃以下出炉空冷,合金钢 500℃以下出炉空冷。

禁止风冷或水冷。

2. 模具的淬火及回火:⑴严格按规定温度加热保温。

小件尽可能到温装炉,大件或装炉量较大时,应适当等温。

⑵合理选择冷却介质,该水淬油冷的一定要水淬油冷。

⑶充分冷却,一般情况下都要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以下 100℃左右。

常用模具钢退火、淬火规范钢号临界点(℃)工艺规范(℃)Ac1 Ac3或 Acm Ar1 加热温度等温温度 HB 淬火温度T8A 730 700 740~760 650~680 ≤187 790~810T10A 730 800 700 750~770 680~700 ≤197 780~800T12A 730 820 700 750~770 680~700 ≤207 770~7909Mn2V 736 765 652 760~780 670~690 ≤2299SiCr 770 870 730 780~810 700~720 197~241 860~880GCr15 745 900 700 790~810 710~720 207~255 830~8505CrMnMo 710 760 650 850~870 670~690 197~241 830~8605CrNiMo 710 770 680 850~870 670~690 197~244 830~8603Cr2W8 820 1100 790 850~860 720~740Cr12MoV 810 855 760 850~870 720~750 207~2553. 5CrMnMo 淬火要点:⑴中型 5CrMnMo 模具热处理注意要点:1)650℃保温按 0.6min/mm 计算保温时间,830℃保温按 0.8~1.0min/mm 计算保温时间,工作面向上。

淬火前预冷到 760℃时油冷,并严格控制出油温度在 200℃以上,淬火后应放入 200℃以上的炉内均热,热透后再升温回火。

2)淬火结束后应立即高温回火,在 200℃以上出油缓冷,有助于减少热应力。

⑵大型 5CrMnMo 模具热处理注意要点:1)大型模具在 350~500℃、600~800℃时工件表面和心部存在最大温差,差值在 300~400℃,因此 450℃、650℃保温对减少热应力有好处,所有保温时间按上面要求计算。

2)理论上加热温度应取上限,以保证偏析区也能得到正常组织,450℃并保持一定时间,以进一步减少模具的蓝脆温度范围(250~350℃)的温差,450℃以下升温速度 30~70℃/h,450~650℃升温速度 80~120℃/h,650℃以后可自由升温。

油冷时间 12--15s/mm。

3)回火入炉温度在 200℃,且在 400℃保温一定时间,升温速度 30~100℃/h;回火温度保温时间每 100mm 不少于 4 小时。

五、铸钢件、薄壁件铸钢件、薄壁件等的淬火或调质是生产中经常遇到的工件。

其热处理质量的高低,将严重影响车间、公司的产品质量水平,特别是特种设备的质量水平;也同时直接影响职工的收入。

因此,它们的淬火质量极其重要。

1. 铸钢件热处理:⑴铸件质量:受废钢质量的影响、炉料的正常波动、冶炼技术、公司产品生产特点的限制,铸钢质量本身在一定波动。

其波动对热处理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成份的波动:成份波动将直接影响热处理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

如:加热温度、冷却介质、回火温度及回火时间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