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 2 ]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 总后 . 卫生部 . 抗 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S ] . 卫医发[ 2 0 0 4 ] 2 8 5号 , 2 0 0 4 .
[ 3 ] 陈新谦 , 金有豫 , 汤光主编 .新 编药物学 [ M] . 1 5版 .北京 : 人 民
出 版社 , 2 O o 5 。 5 4 .
素、 加替 沙星 、 亚胺培南等作用强 大的药物 主任 医师才有权 使
鉴于这 一问题应采取 相关措施 : ① 强化 医师遵循抗 菌药物使 用原则 , 明确用药指征 。②积极在 门诊开展药敏实验 , 根据药
敏 结 果 有 针 对 性 地 选 择 药 物 。 增 强 实 验 室 的 微 生 物 培 养 意
识, 以提高抗菌药物 的合理使 用 。 3 . 4 给药途径 ( 静脉滴 注) 比例 过高 静脉 给药后 药物作用
用 。另外 , 应该在 群众 中加大力度对合理应用抗生 素的宣传 ,
及时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合 理用药的教育 , 制作宣传栏 , 让公众 真正明 白滥用抗菌药物 可能导致 的细菌耐药性 的严重后果 以 及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 。使其懂得感 冒、 喉痛 、 咳嗽等上呼吸
滴注 1次体内达不到稳定有效血药浓度 , 起不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 调查结 果表 明该 医 院门诊儿科患儿 抗菌药 物 的使用基本合理 , 但 依然还 存在 一些 问题 。医生 应该更多 地
抗生素 , 这有悖于 《 抗菌 药物 临床应 用 指导 原则》 的规 定 :
此次抽查 中发现有几 张处方 中髋 关节 炎应用 头孢泊肟 酯片 、 手 口足病应用头孢克肟 颗粒 。髋 关节 炎是无 菌性炎 症 、 手口 足病为病毒感染 , 应用第 三代头孢抗生素属 于无适应证 用药。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

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目的通过对我院儿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方法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对抽取的含抗生素的处方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646张,其占抽取处方数的10.27%。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与其他药物间相互抗拮、副作用累加、抗生素用量太大或太小及用法不当等。
结论我院儿科部门存在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各儿科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高度重视。
标签:儿科;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在临床药物使用中,治疗各种感染的过程中都要使用到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感染性疾病引发的死亡率,与此同时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威胁中的患儿的生命安全[1]。
本文结合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情况针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确保安全用药。
1 资料和方法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对抽取的含抗生素的处方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统计。
2 结果从我院儿科部门按随机的方式抽取6000张处方中,有3032张涉及抗生素用药,其中抗生素单用处方有1576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51.98%;抗生素二联处方1437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47.42%;抗生素联用处方18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0.6%。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生素儿科用药标准进行统计分析,在3032张涉及抗生素用药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共646张,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总数的20.98%,其占抽取处方数的10.27%。
在药物不合理使用的846张抗生素处方中,不合理使用的使用现象主要表现为药物间互相拮抗、毒性相加、用法不当、使用计量不当(见表1)。
3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分析3.1药物间相互拮抗3.1.1 微生态制剂+抗生素,如培菲康散剂与头孢克肟干糖浆。
其中,培菲康含有三联活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粪类球菌。
但是,这3种联活菌对抗生素都十分敏感,当其与抗生素一起用时会其疗效就会被抑制或灭活,并可能产生一系列副作用[2]。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医疗服务的基础,其医药消耗品采购和使用是影响医疗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
然而,目前国内许多基层医院在用药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如过度使用抗生素、滥用营养补剂、疑似假药乱象等。
这种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浪费了医疗资源。
本文将对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1.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能有效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但是,许多临床医生在治疗感染时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菌药物滥用,特别是一些广谱抗生素的常规使用,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也增加了抗药性菌株的发展。
2.滥用营养补剂营养补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营养健康问题,但是滥用营养补剂不仅不能改善健康状况,反而可能导致营养过剩,增加肾脏、心脏负担,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可能引发疾病。
3.疑似假药乱象医生推荐过多质量不可靠的药品,可能导致病患购买低质量的药品,无法治疗病情,有时甚至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二、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原因1.药品宣传力度大许多医药公司为了拓展市场,经常搞一些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引起医生和病患的关注,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等渠道进行信息传递。
这种药品宣传使得医生在处方时更加倾向于该品牌的药物。
2.医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生普遍处于缺乏一线临床医院训练、技能水平不高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基层医生没有掌握规范的药品使用知识和临床疾病的诊疗标准,导致了未能规范用药的情况。
3.药品的质量不可靠基层医院药品的供应体系相对复杂,供货渠道难以控制。
因此,药品质量控制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许多低质量的药品就会进入基层医院的使用范围,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可能性。
三、应对不合理用药的措施1.加强对药品的质量监管应该建立完善的药品采购渠道,努力遏制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和扩散。
与此同时,建立基层医院的药品质量监管机制,要求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药品使用规范。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 000份和门诊处方3 000份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结果:在本次抽查中,我院不合理用药医嘱213份,占所抽查病历的10.65%;不合理用药处方535份,占所抽查处方的15.51%。
不合理用药情况达所抽查用药患者总数的14.96%。
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反映为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5.82%;滥用激素占16.51%;配伍不合理占13.52%;用法不合理占15.47%;选药不合理占11.71%;其他占16.97%。
另外,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跟住院医嘱相比,情况较为严重,可能跟门诊量较大、患者就诊时间较为仓促等因素有关。
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院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目前形势仍较为严峻。
因而,通过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能力,对提高基层单位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标签:不合理用药;用药情况分析;解决对策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运用于临床。
由于受众多因素影响,我国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据调查显示[1],我国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用药者的12%~32%。
全国每年5 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达19万人之多。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笔者2006~2008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间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 000份和门诊处方3 000份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分析结果采用Excel 2003 软件进行处理。
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1)

屏促进药液进入中耳腔,滴耳后固定头位在!"#$以上,每日%!&次,’(为)个疗程。
结果:在%周内治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无效%例,总有效率**.%/。
!慢性泪囊炎蔡江怀[,]将甲硝唑用于治疗后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的慢性泪囊炎收到良好的效果。
方法:用地卡因浸棉棒置内眦部,麻醉泪小点开口处黏膜组织。
用甲硝唑进行泪道冲洗和灌注,每日)次,共)周。
)周后改为隔日)次,第&周改为每周)次,共)个月。
治疗期间常规用利福平眼药水及-.!/甲硝唑交替点眼。
脓液多者口服甲硝唑片剂-.%0,每日%次,至脓液减少停止,一般’!),(。
结果:治疗慢性泪囊炎患者,%例+&眼,治愈!+眼,治愈率11.*/,余均好转。
"干槽症谢玉华[!]采用甲硝唑加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
方法:对)-,例反复冠周炎或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清理拔牙创,填甲硝唑加明胶海绵)!%块,纱卷压迫止血,并与!-例拔牙创口常规处理者作对照。
结果:)-,例无一例发生干槽症,而对照组发生干槽症1例,发生率高达)+/,说明甲硝唑对口腔厌氧菌有特效,加明胶海绵可防止血凝块脱落,有助于创口愈合,可有效地降低干槽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王剑平,周明.甲硝唑糊剂治疗顽固性根尖周围炎&’例[2].医药导报,%--%,%)()):%&[%]张廷功.甲硝唑高压替换治疗慢性上颌窦炎!+例[2].新医学,)**!,%+(,):)1’[&]骆沙鸣,杨劲松.复方甲硝唑滴耳剂治疗化脓性中耳炎%+-例小结[2].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蔡江怀.甲硝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2].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1):!-&[!]谢玉华.甲硝唑加明胶海绵预防干槽症)-,例报告[2].海峡药学,%--),)&(&):*’3*1[收稿日期]%--!3-’3%%影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的因素分析贺艰,田萍(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湖北老河口,,)1--)[关键词]基层医院;儿童;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4*+*.&[文献标识码]5[文章编号])--1311,*(%--+)-+3-’113-%儿童时期,由于身体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处于不断发育生长时期,在大多数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方面,不仅与成人间有着显著的差异,在不同年龄组的儿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给儿童临床安全用药带来较大的难度。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逐渐增多。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对儿科医生的医疗形象和医疗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导致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生药物知识的欠缺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医生们需要不断增加药物知识,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盲目需求也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因素。
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对孩子病情的过度担心,会要求医生开具过多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些医生可能存在药品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考量,导致用药不合理。
医院的管理不严格也会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存在一些疏忽或不规范的行为。
在分析了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医院应该加强对儿科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辨别和应用药物的能力。
医院还可以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物使用和处方开具,防止医生因个人考虑而开具不合理的处方。
医院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意识,避免盲目的用药需求。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开具处方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儿科门诊用药的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问题。
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医院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医院与患者的沟通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医院提供相关的支持。
医院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需要医院加强管理的力度。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

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分析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国内卫生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基层医疗机构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着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其滥用和过度使用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难题。
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医生由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容易出现过于依赖抗生素的情况。
一方面,一些医生为了应对患者的追求疗效的心理,过度使用抗生素,忽视了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另一方面,一些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期望过高,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倾向于过度使用抗生素。
其次,基层医疗机构中药物使用指南不够规范和科学。
基层医疗机构在临床实践中缺乏一套科学的药物使用指南,导致医生在用药选择上缺乏统一的标准。
一些医生主观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惯性用药习惯进行药物选择,忽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指南的建议。
这样容易导致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用药。
例如,一些常见的感冒和咳嗽药物,由于缺乏科学依据,被过多地使用,不仅造成了药物浪费,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再次,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资源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技术和医疗资源方面相对匮乏,医生在面对一些疾病诊疗时,往往只能依赖经验和过度用药来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此外,基层医疗机构缺乏丰富的医疗信息资源和研究数据支持,医生无法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信息,也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中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包括过度使用抗生素、药物使用指南不规范和科学,医疗资源和信息不对称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基层医疗机构加强医生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切实规范药物使用。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力量,建立完善的药物使用指南,提供科学、规范的用药参考,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另外,加强基层和高级医疗机构的合作,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支持,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及对策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浅析及对策在基层医院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一直存在,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这个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药学知识;二是医患信任缺失,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意见缺乏信任;三是药品销售和利益驱动,医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选择高价药品;四是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足,过度依赖药物。
为了解决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基层医生的专业能力。
基层医生是患者最常接触到的医生,他们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着用药的合理性。
因此,应加强基层医生的药学培训,提高他们的药物知识水平和用药判断能力。
此外,还可以加强基层医生的业务培训,提高其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二是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起信任的关系。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患者顺从医生治疗意见的重要因素,也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为了加强医患信任,可以加强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让医生能够更好地与患者沟通,解答患者的疑虑和疑问。
同时,也要加强医患信息的透明度,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信息,提高他们的自我决策能力。
三是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
药品价格过高是导致医生选择高价药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降低药品的价格。
此外,也可以加强基层医院的药品采购管理,选择价格合理的药品,降低患者用药的负担。
四是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足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普及药物的基本知识,告诉他们用药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也应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指导他们正确用药。
总之,解决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基层医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药学知识的学习;医患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起信任的关系;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管控;患者则需要提高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减少对药物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0T11:29:28.6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作者:杨爱萍
[导读] 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杨爱萍
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卫生院 314302
摘要:合理药物不仅可以治愈疾病、环节疼痛,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用药不当,就会让病人承受毒副作用的损害。
因此,合理用药时公共卫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儿童正在生长阶段,对于药物的吸收以及代谢等于成年人不同,基层儿科临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
文章对儿童用药的不合理现象进行简要论述,其次对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不合理用药;基层儿科;临床;措施
一、基层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
1.1药物滥用现象的普遍性
抗菌药物的滥用或过度使用现象在全球所有地区均存在。
在欧洲,针对相同疾病的治疗,某些国家使用抗菌药物的数量是其他国家的3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只有70%的肺炎得到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大约一半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腹泻患儿正在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滥用可能产生耳毒性、肾毒性、肝毒性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严重危害儿童健康。
糖皮质激素滥用现象也十分普遍,某些基层医师常用糖皮质激素作退热治疗,并同时超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滥用可以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包括儿童发育迟缓、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和免疫功能下降等,还可能导致代谢紊乱,诱发多种感染性疾病等。
据调查,中草药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占了39.48%,说明中草药同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肾炎等。
1.2诊断和用药指征不明确,药物选择应用不恰当
在基层儿科临床用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儿童发热的情况,遇到发热的情况就会想到抗炎,还会激素,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都会让幼儿患者使用抗生素药物。
例如,有个患儿3岁,发热伴有呕吐、腹泻、大便稀薄、无味。
然后当地医院给予氨卡青霉素抗炎进行治疗,服用三天后没有效果,腹泻次数增加。
由稀便演变为水样便后,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患儿是得了秋季腹泻,由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
所以,停止抗生素药物的服用,给予抗病毒、补液疗法,3天痊愈出院。
在日常中,有很多常见病和传染性疾病早期就是以发热症状为主,如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肺炎、肠炎、菌痢等等,一些基层医生和家长以发热是否降为正常来作为疗效标准,追求退热。
结果呢,延误了病情,特别是出疹性疾病,有一定的热度才有利于病毒的表出。
1.3儿科药物剂型的匮乏
由于缺乏相应的儿科药物剂型,医护人员及家长往往采用不安全的替代方法,将成人剂型的药片分隔捣碎或取胶囊内药物溶解于水给儿童服用。
目前,有超过半数用于儿童的药物未经过测试和被授权使用。
儿童通常被给予成人的药物,而一些成人药物,尤其是治疗艾滋病、肿瘤、精神性疾病的药物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1.4给药途径不合理
静脉滴注往往成为儿科患者的主要给药方式。
形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医师只注重于静脉输液确实比口服和肌肉注射给药效果要快要好的特点,却对静脉输液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习惯将其列为首选;另一方面,患者家属主动要求输液,助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尤其是婴幼儿,静脉输液不仅疼痛,而且还容易发生急性肺水肿、静脉炎,带来潜在危害和发生输液反应的可能性,同时输液给药与其他途径给药相比医疗成本要高得多。
1.5超说明书用药现象严重
即使在美国,许多用于儿童的药物没有许可证或者是超说明书(offlabel)用药。
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显示,有1/3的家长承认在儿童住院期间被使用了1种甚至更多种没有许可证或超出说明书的药物;其原因在于:①儿科药物临床研究较难开展,目前许多药物说明书缺乏儿童用药指导信息;②缺少儿童用药相关指南和法律依据,导致儿童用药的科学性差,儿科医师通常采用的是经验性用药。
1.6药物选择不合理
如小儿腹泻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伴有脱水、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其治疗原则是调整饮食,控制感染,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其中抗生素主要应用于侵袭性细菌感染,要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对于真菌性肠炎首先停用原抗生素,积极抗真菌治疗;对于病毒性肠炎以饮食疗法和支持疗法为主,但儿科临床医师已习惯用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腹泻,由于前者能覆盖胃肠道粘膜,影响抗感染药物作用,同时可吸附抗菌药物从粪便中排出,故应分开服用。
1.7配伍和联合用药问题
在儿科临床用药方面,为了方便给药,缩短用药时间,医生一般会将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注入到一个器皿中,或者是为了提升疗效,进行联合用药,从而出现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的配伍是不可以使用的,例如青霉素配伍间羟胺可使两者同时降低疗效,青霉素配伍氨茶碱可使青霉素失去活性,氨苄西林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易使氨苄西林钠失去活性和聚合物增加,又增加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红霉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点,易使红霉素效价降低等,头孢菌素类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可增加对肾脏毒性,尤其是放在同一容器内静点,还可使氨基糖苷类灭活而降效或失效,利尿剂与第一代头孢菌素联合应用,可加重对肾脏的损害。
二、讨论
第一,主要是因为基层医院没有针对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设施,同时,基层医院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度还不够,还不足以针对病菌合理的选择抗生素以及抗病毒的药物。
因此,我建议,基层医院应该建立或者完善药敏设施,让临床用药更合理。
第二,针对基层儿科临床药物应用剂量,我建立,应该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例如实际体重,或者是实际体重所得到的体表面积,从而来计算药物的用量情况。
千万不要按照患儿的年龄、月龄计算体重不准确而导致用药量过大或不足现象发生。
第三,不管是什么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古人云,是药三分毒,因此,我们应该避免用药致病的发生。
第四,在用药的过程中,如果需要联合用药或两种药物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药物互相作用资料及配伍禁忌表来配伍和联合应用。
综上所述,儿童不是成人缩影,面对儿科不合理用药的诸多现状,必须全面提升认识,促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医学科学及安全用药知识,引导公众形成良好用药观念和习惯,提高社会安全用药意识,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用药安全,维护儿童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于明忠,赵鹏.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师,2004,06:459-460.
[2]王响华.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06:924-925.
[3]李南屏,王秀琴,田硕,纪丽颖.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A].中国药学会(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