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背景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

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解析。

患者信息:女,45 周岁临床诊断:孕产妇高血压,特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注释:妊娠高血压(3月)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20)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2.左甲状腺素钠片(50ug*100)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1片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1)左甲状腺素钠片处方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解析:左甲状腺素钠片应该将一天需求量早晨1次顿服,空腹服用。

建议调整给药频次。

2.有用药禁忌。

(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用药禁忌。

解析:依那普利增加妊娠期女性胎儿致畸风险,妊娠期妇女禁止使用。

请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患者信息:男,6 周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注释:无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156.2mg*6袋)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56.2mg 2.复方甲氧那明胶囊(60粒)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粒1.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解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未行青霉素皮试或注明皮试结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首次开始使用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有用药禁忌(1)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有用药禁忌解析: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为复方制剂,每粒胶囊中含以下成份: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那可丁是罂粟属植物鸦片中提取得到的。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禁用于未满8岁的患儿。

2024。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今天,我们将针对一位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患者基本信息,李先生,男,55岁,体重偏重,平时工作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

最近一次体检发现血压偏高,收缩压达到160mmHg,舒张压
达到100mmHg。

病情分析,李先生的高血压可能与其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压力有关。

长期的
不规律饮食和熬夜加班导致了体重增加、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影响了他的血压水平。

同时,李先生的高血压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

治疗方案,针对李先生的高血压,我们建议他采取以下治疗方案,首先,调整
生活方式,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轻工作压力,避免熬夜加班。

其次,药物治疗,可以选择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用药。

最后,定期复查,监测血压水平,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预后情况,如果李先生能够严格遵守治疗方案,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并
定期复查,那么他的高血压病情将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良好。

但是如果他不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用药,那么高血压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卒中等,预后将不容乐观。

结语,通过对李先生高血压病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血压的治疗关键在
于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患者本人要有自觉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次案例分析,能够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所帮助。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高血压案例分析题
患者简况,王先生,男,58岁,体重偏重,平时工作繁忙,生活压力较大,饮食不规律,经常食用高盐、高油、高糖食物,长期熬夜加班,饮酒较多,不爱运动。

主诉,头晕、头痛、眩晕、心悸、胸闷、气促、恶心、呕吐等症状。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曾长期不规律服药,未进行规范治疗。

体格检查,血压180/110mmHg,心率90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无明显杂音,肺部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腹部无压痛,肝、脾未及,四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波倒置;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血
小板计数偏低;血生化示血脂异常,尿常规示蛋白尿。

诊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

治疗方案,1.生活方式干预,合理饮食,低盐低脂低糖,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规律作息。

2.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降脂药物,
如他汀类药物;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

3.并发症防治,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随访计划,每月复诊一次,监测血压、心电图、肾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标,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病等,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作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调节,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进行体检和随访,以保障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本案例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高血压的关注,增强自我健康意识。

高血压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

高血压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

高血压常见不合理用药案例病例1: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 mg,口服,每日三次;福辛普利10 mg,口服,每日一次;吲达帕胺2.5 mg,口服,每日一次。

三周后随访,血压140/76 mmHg,HR 82次/分;活动后气急。

分析:①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患者。

除非有禁忌证,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②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对心衰患者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禁忌,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时,可选用长效制剂,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病例2:患者,女性,72岁,发现血压升高10年,有吸烟史,高脂血症,曾查出餐后2小时血糖9.2 mmol/L。

处方:长期服用倍他乐克25 mg每日二次+氢氯噻嗪25 mg每日二次,血压150-170/80-90 mmHg波动。

颈动脉超声提示右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6 mg。

分析:①该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长期合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不适合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而且,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较差。

②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适合该患者的联合方案,CCB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且有证据表明,CCB能减缓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CEI虽然对于老年低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差,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

研究表明,ACEI同样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如果CCB+ACEI不能使该患者血压达标,可加用小剂量利尿剂。

病例3患者,男性,70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0年、2型糖尿病6年,尿蛋白阴性,否认痛风史。

既往服用多联降压药,血压控制欠佳。

处方:目前服用药物贝那普利10 mg,每日一次;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每日两次;替米沙坦40 mg,每日一次;可乐定75 μg,每日三次。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中国执业药师成胎儿发育受损、畸胎甚至死亡。

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窒息。

两类药妊娠期禁用。

蓬)2007欧州高血压指南对妊娠妇女高血压推荐长效钙通道阻断药。

可使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po,qd。

7药物选用不恰当病例10:男性,56岁,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高血压。

BP:190/100mmHg,蛋白尿(+),尿素氮15.6mmol/L,尿酸440p,mol/L,肌酐350p,mol/L,医嘱给予美托洛尔50mg,po,bid,厄贝沙坦150mg,po,qd,速尿片20mg,po,bid,三药联合降压,血压在150~160/90~95mmHg左右,控制不良。

用药分析:①对发生肾衰/蛋白尿的患者首选ACEI、ARB、袢利尿剂。

美托洛尔为13受体掰i断药,可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收缩,存在增加心脏后负荷,减少肾血流灌注,对糖、脂代谢有不利影响,对肾性高血压控制不利。

②药师建议停用美托洛尔,改用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5mg,qd或Ot、13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

③钙离子拮抗剂扩张外周血管作用强,降压确切,可减少肾钙化和肾小球硬化,改善健存肾单位高代谢状态。

由于左旋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起效较慢,先开始可用尼群地平10mg,rid,加强降压,待患者血压下降至140/85mmHg后改长效左旋氨氯地平。

④卡维地洛克服了传统B受体阻断药对心肾及糖脂代谢的不良效应,作用时间持久,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还能维持肾血流量,减少蛋白尿,对肾脏有保持作用。

⑤医师采纳前者建议,I周后血压控制在130/80mmHg,肾功能得到改善。

病例1l:男性,7l岁,高血压并发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医嘱给予地高辛0.125mg,qd,普萘洛尔20mg,po,tid,双氢克尿噻25mg,po,t/d,三天后患者呼吸困难加重。

8用药分析:①老年心衰、COPD患者,静息状态下端坐呼吸,伴肺淤血体征,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高血压不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不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患者不合理用药案例分析病例1:男性患者,63岁,就诊时血压180/115毫米汞柱,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空腹血糖5.8毫摩尔/升,尿常规蛋白(+),尿酸410微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3.1毫摩尔/升。

患者嗜烟酒,体重指数(BMI)29.50千克/米2。

医生开具处方:倍他乐克2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氢氯噻嗪2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

用药后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仍在150/100毫米汞柱左右;1周后查空腹血糖6.8毫摩尔/升,尿酸460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3.40毫摩尔/升,均有升高。

用药分析:(1)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利尿剂氢氯噻嗪,两者均能影响糖、脂代射以及诱发高尿酸血症,联用后会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及高尿酸血症、肾脏病变,且降低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体重。

尤其对老年人以及合并上述症状时,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在2009年版加拿大高血压指南中明确指出,若无强制性适应证,β受体阻滞剂不应作为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

在此应停用β受体阻滞剂,首先选择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

(2)对于此类高危患者,应针对性应用耐受性较好的长效ARB类药物,疗效可维持24小时。

它既可减轻左心室肥厚,保护心、肾和减少蛋白尿,不影响对糖、脂代谢,同时又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糖耐量异常向糖尿病发展。

对此患者,宜首选该类药物中的氯沙坦50毫克,每日1次,可一举多得,即降血压、降尿酸、护心、改善左室重构、减少蛋白尿。

(3)噻嗪类利尿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大幅降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但应严格掌握使用剂量。

在此,氢氯噻嗪应改用小剂量12.5毫克/天。

小剂量(小于25毫克/天),对糖脂代谢无影响。

由于氯沙坦降压作用起效缓慢,与其联用为最佳搭配,降压效果可翻倍。

(4)可合用钙离子拮抗药硝苯地平缓释片20毫克,口服,每天两次。

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

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

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不合理用药的典型案例引言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药物治疗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本文将从一个典型案例入手,探讨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案例描述某市一家三口前往一家大型医院就诊,父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母亲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胆结石,女儿则是一名孕妇。

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为父亲开了降压药、降糖药、维生素等多种药物;为母亲开了抗风湿药、消炎药、解热镇痛剂等多种药物;为女儿开了孕期维生素等多种药物。

这些药物加起来共有二十多种,每天服用的药物数量也非常惊人。

分析这个案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病共治导致药物过多:父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医生为其开了多种降压药、降糖药等,但是这些药物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增加。

母亲同样患有多种疾病,医生为其开了抗风湿药、消炎药等多种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也可能会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增加。

女儿虽然是孕妇,但是医生还是为其开了孕期维生素等多种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

2. 医生开的药品过于复杂:医生为父母女三人开了二十多种不同的药品,每天服用的数量非常惊人。

这些过于复杂的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混淆、忘记或误服等问题。

3. 患者自行购买或添加其他未开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自行购买或添加其他未开药品,这些药品可能会与医生开的药品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慢性病管理机制:针对患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建立起科学、规范、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机制,由专门的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疗和管理。

2. 优化治疗方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该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减少药物种类和数量。

同时,在选择药品时应该考虑到其相互作用和副作用等因素。

5例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

5例不合理用药实例评析
2.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1)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注射用头孢呋辛qd给药,给药频次不适宜,给药频次过少。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每日至少两次,处方中给药一次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3.有重复给药情况(1)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头孢呋辛酯片有重复给药情况解析:注射用头孢呋辛与头孢呋辛酯联合使用,属于重复用药。 头孢呋辛静脉与口服制剂具有相同的药理成分,相同的作用机制,不宜同时使用,同时使用属于重复用药。
3.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解析:患者使用帕瑞昔布剂量过大。对于体重<50kg的老年患者,本品的使用剂量应减至常规推荐剂量的一半,且每日最高不超过40mg。建议按照说明书20mg q12h。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四、不合理用药实例四
患者信息:男 ,3 周岁临床诊断:化疗后骨髓抑制注释:16kg,粒细胞及血小板IV度降低1.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3mg)用法:皮下注射st(立即)1次0.5mg
3.有用药禁忌(1)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有用药禁忌解析: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对于糖尿病患者选药不适宜。噻嗪类药物治疗会降低糖耐量、使血糖升高。增加降糖药的剂量,定期监测血糖。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
二、不合理用药实例二
患者信息女 ,35 周岁临床诊断:骨折术后感染注释:无1.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支)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3g每日2.氯化钠注射液(0.9%)用法:静脉滴注qd(1日1次)1次100ml每日
3.有用药禁忌(1)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有用药禁忌解析:选用左氧氟沙星不适宜,患者年龄为15岁,喹诺酮类禁用于18岁以下患者的治疗,应停用左氧氟沙星,调整为其它抗感染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合理用药
案例1
患者:男性,70岁,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处方:尼群地平10mg,口服,每日三次;福辛普利10mg,口服,每日一次;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一次。

三周后随访,血压140/76 mmHg,HR 82次/分;活动后气急。

分析:
①200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成人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再次建议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缓释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用于所有症状稳定的心衰患者。

除非有禁忌证,该患者应该加用β受体阻滞剂。

②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CB)对心衰患者并不适应,甚至相对禁忌,如作为降压治疗必须继续使用时,可选用长效制剂,并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案例2
患者:女性,72岁,发现血压升高10年,有吸烟史,高脂血症,曾查出餐后2小时血糖9.2 mmol/L。

长期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二次+氢氯噻嗪25mg每日二次,血压150-170/80-90 mmHg 波动。

颈动脉超声提示右侧颈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86mg。

分析:
①该患者有糖脂代谢异常,长期合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对糖脂代谢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该患者不适合采用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

而且,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较差。

②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适合该患者的联合方案,CCB 对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且有证据表明,CCB能减缓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ACEI虽然对于老年低肾素性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差,但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

研究表明,ACEI同样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

如果CCB+ACEI不能使该患者血压达标,可加用小剂量利尿剂。

患者:男性,70岁,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0年、2型糖尿病6年,尿蛋白阴性,否认痛风史。

既往服用多联降压药,血压控制欠佳。

目前服用药物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每日两次;替米沙坦40mg,每日一次;可乐定75μg,每日三次。

血压仍在160~170/70~80 mmHg波动,且伴有双踝部水肿。

分析:
①ONTARGET研究显示,对于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心血管益处并不优于单用ACEI或ARB,但不良反应的危险增加255%。

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仅重度心力衰竭与蛋白尿性肾病患者可以考虑接受ACEI+ARB联合治疗。

该患者没有必要同时应用这两类药物。

②糖尿病患者联用药物,血压仍不能达标的情况下,除非有禁忌证,都应该加用利尿剂治疗。

为使该患者血压达标,须加用小剂量利尿剂。

诊治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加用小剂量利尿剂(吲达帕胺)后,血压稳定在
140~145/65~70 mmHg。

案例4
患者:女性,42岁,血压升高5年,波动于140~160/80~110 mmHg。

近2年服用珍菊降压片一粒,每日三次;吲达帕胺2.5mg,口服,每日一次。

反复双下肢乏力半年,查血钾最低3.0mmol/L。

分析:
在复方降压药中,新型的固定低剂量复方制剂多是以利尿剂为基础的联合用药。

我国传统的复方降压制剂中也大多含有利尿剂成分。

如珍菊降压片每片含氢氯噻嗪5mg。

在使用复方制剂时,再加用利尿剂则会加重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诊治经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停用珍菊降压片。

在服用吲达帕胺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mg,每日一次,二周后患者血压降至140/85 mmHg,血钾3.8 mmol/L。

患者:男性,47岁,高血压6年。

长期服用卡托普利25mg,每日两次;尼群地平10mg,每日一次。

每天上午测血压均在140/90 mmHg以下。

近期心超提示左室肥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显示24小时平均血压为144/96 mmHg,夜间平均血压139/94 mmHg。

昼夜节律小时,血压波动大,上午8~11点血压在
115~135/70~85 mmHg之间,其他时间的血压(尤其是夜间血压及清晨血压)均控制不佳。

分析:
①动态血压较之诊所血压的优势之一是能观察24小时的血压变化情况,发现隐蔽性高血压。

该患者服用的药物均为中短效药物,每次到诊所就诊时均在降压药物作用达峰时间,故诊所血压正常。

但由于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短,且服药次数不足,血压波动大,夜间血压及清晨血压控制不佳,造成了左室肥厚等靶器官损害。

②使用中短效降压药物,每日至少服药2~3次,血压控制可相对平稳。

对于该患者应尽可能选用长效药物。

案例6
患者:男性,76岁,因胸痛2小时急诊就诊。

追问病史,患者长期未测血压。

2天前,偶测血压210/110 mmHg,于当地医院就诊;
医师给予三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且剂量较大。

急诊当日患者感头晕不适,测血压110/60 mmHg,之后于排便时突发剧烈胸痛,面色苍白、大汗。

120急救车上测血压66/40 mmHg,即刻查心电图及心肌蛋白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病情好转。

分析:
这样的病例在临床并不罕见。

强烈警示临床医师降压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对于老年患者。

过快降压会导致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案例7
患者:男性,56岁,高血压、2型糖尿病,有脑梗塞病史。

甘油三酯1.6 mmol/L,总胆固醇5.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 mmol/L。

处方:依那普利10 mg,每日一次;氨氯地平5 mg,每日一次;二甲双胍250 mg,每日三次;格列齐特80 mg,每日两次。

血压、血糖控制均达标。

分析:
该患者合并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作为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措施,还应考虑加用他汀类降脂药和阿司匹林。

尽管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脂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但因其同时伴有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进一步降至2.1 mmol/L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