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中国古代名画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

100幅国宝级宋画,真过瘾!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艺术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人物、山川、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绣栊晓镜图》宋王诜团扇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5厘米山水卷在整个中国绘画传统中,最独特最辉煌的成就正是山水画。
而宋代艺术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画。
▲《万壑松风图轴》北宋巨然200.1cm×77.6cm 现存于上海博物馆《万壑松风图》以水墨为基调,罩染清淡的黛青,景色葱郁氤氲。
以全景高远式构图,体现出水深林密的意境。
▲《读碑窠石图》北宋李成绢本水墨126.3cm×104.9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此画是李成与人物画家王晓的合作,画家在寒林平野中描写了几株历尽沧桑的老树和一座古碑。
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溪山行旅图》北宋范宽绢本设色206.3cm×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发展了荆浩的北方山水画派,并能独辟蹊径,因而宋人将其与关仝、李成并列,誉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在用笔上多采用“雨点皴”,再施以“抢笔”,在刻画北方山水的风骨方面可谓得天独厚。
▲《春山瑞松图》宋米芾轴纸本设色纵35厘米横4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
其画擅山水,出自董源,天真烂漫,不求工细,多以水墨横点,人称“米点皴”,而其山水面貌多云烟变灭之景,人称“米家山水”,在中国山水画中别具一格。
▲《早春图》北宋郭熙绢本水墨158.3cm×108.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表现出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细致的季节变化。
在章法上兼有高远、深远、平远,层次分明。
画上有清乾隆皇帝御题诗:树绕岩叶溪开冻,楼阁仙居家上层。
不籍柳槐间点缀,春山早见气如蒸。
▲《万壑松风图》宋李唐绢本双拼188.7cm×139.8cm此画构图满实,有一种威压的力量欲突出画面,用浓墨重色画万松深壑,高岭飞泉,云雾峦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气势雄厚之极。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二)

100幅中国名画赏析(二)11. 《游春图》/展子虔《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图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美丽的仕女泛舟水上,熏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开,绿草如茵。
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12.《历代帝王图》/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又名《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王图》,传为唐代阎立本画作,绢本,设色,现存后人摹本。
画面为横卷是一幅历史人物肖像画。
摹本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此图绢本,设色,纵51.3厘米,横531厘米。
画面从右至左画有十三位帝王形象:前汉昭帝、汉光武帝、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宣帝陈顼、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从画像来看,虽仍有程式化的倾向,但在人物个性刻画上表现出很大的进步,不落俗套,而显得个性分明。
《历代帝王图》用重色设色和晕染衣纹的方法,有佛教艺术的影响。
13.《步辇图》(局部)/阎立本《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现存画作被认为是宋朝摹本。
)。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
《步辇图》所绘的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
唐太宗的形象是全图焦点。
阎立本煞费苦心地加以生动细致的刻画,画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庄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04
十大名画之三:《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元代时期,画家黄公望描绘了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
• 富春江畔的山水景色优美,被誉为“画中之山水”
• 黄公望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墨葡萄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评价:被誉为“画中兰亭”,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瑰宝
• 被历代收藏家、鉴赏家所珍视
• 对后世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11
十大名画之十:《东坡笠屐图》
《东坡笠屐图》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创作背景:宋代时期,画家李公麟描绘了苏东坡的形象
• 苏东坡的形象生动,被誉为“画中之东坡”
• 李公麟以此为题,创作了这幅画卷
作者:李公麟(约1049-1106年),宋代著名画家
• 以画人物、山水、花鸟著称
• 《东坡笠屐图》是其代表作之一
《东坡笠屐图》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艺术风格:画面布局疏密有致,用笔简练,富有变化
• 描绘了汴京的街道、河流、建筑、人物等元素
•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
特点:画面以长卷形式展开,分段描绘
• 每一段都有主题,画面丰富多样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清明上河图》的影响和评价
影响:对中国古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为后世风俗画、城市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绘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 长卷形式使画面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感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赏析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属一级国宝。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
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二、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五牛图》五牛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珍品。
麻纸本,纵28.8厘米,横139.8厘米,无款印。
作者是唐代著名的宰相韩滉。
这幅《五牛图》,其用笔之细,描写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可呼之欲出。
它的珍贵还在于,中国古代留存今世的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五牛图》堪称孤品。
三、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汉宫春晓图》《汉宫春晓图》鉴赏《汉宫春晓图》堪称仇英的代表作,与沈周、文徵明、唐寅为画史合称“明四家”。
《汉宫春晓图》原件为绢本,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仇英在此长卷中用精细的工笔画,描绘出春季宫闱中妃子、宫娥的日常琐事,一百余人,百人百态。
人物中有梳妆、吹奏、弹唱、斗草、观书、赏画、图像、戏婴。
其中还有引人注目的围棋活动。
棋枰上布子寥寥,纵横棋道清晰可辨,弈棋、观弈诸人包括旁侧执扇侍从都专注棋局,眉目传神。
四、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图》为中国北宋青绿山水画作品。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作者王希孟,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後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到宋徽宗赵佶的亲自传授,半年後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
惜年寿不永,20馀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千里江山图》绢本,设色,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五、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夜宴图年代: 五代(原迹已佚失,今版本为宋人临摹本) 作者: 顾闳中顾闳中的原迹早已佚失,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传为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被认为是存世最古的一件摹本,一说是北宋摹本,一说是南宋摹本。
古代名画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高逸图》(部分)孙位唐代此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
图中所剩四贤,四贤的面容、体态、表情各不相同,并以侍童、器皿作补充,丰富其个性特征。
人物着重眼神刻画,得顾恺之“传神阿堵”之妙。
画中山石用细紧柔劲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渲染墨色,完密地皴擦出山石的质感。
画树木是用有变化的线条勾出轮廓,然后用笔按结构皴擦。
几株树各有不同的画法。
兼有张僧繇“骨法奇伟”的特点。
画风在六朝的基础上更趋工致精巧,开启了五代画法的先路,是书画中的瑰宝。
pHYif《江行初雪图》(部分)赵斡五代南唐此图为赵斡仅有的传世作品。
表现朔风凛冽、雪花飘飘的冬曰江岸,渔夫们冒着严寒张网捕鱼的情景,全卷布置以芦苇、寒树、坡岸、板桥,渔民活动其间,或撑舟,或撒网,或于芦棚中避寒,或在船上炊食,江岸有骑驴之行旅,寒冷畏缩之状极为生动感人。
画中树石笔法劲健,水纹用笔尖利,天空以粉弹出飞舞的雪花,技巧十分娴熟。
是一幅流传有绪的中国绘画珍品。
2&lC《洛神赋图》(部分)顾恺之东晋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
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
3{w《潇湘图》(部分)董源五代南唐全卷以横幅形式图写江南山丘沙岸江河纵横的秀美景象,山头丛林杂树以水墨点染,平沙坡岸间以披麻皴擦绘成,开卷处有二宫装女子并立,滩头列有五人击鼓奏乐,江面舟中有朱衣贵族端坐,后段近岸处有渔夫十人拉网捕鱼,山水皆以花青运墨点染,平淡幽深,生动地表现出江南气候湿润、烟雨空蒙的特色,人物则以细笔重彩涂写,神采历历俱足,是董源的传世名作。
《游春图》展子虔北周末隋初此图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永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笔法细劲流利。
【欣赏】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经典!

【欣赏】81幅著名中国书画赏析,经典!一件好的书画作品,不论是古代的还是近现代的,都能起到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增进人们美好情操的作用。
因此可以认为书画鉴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对于德育和智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清华嵒《墨竹》立轴【赏析】华嵒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成就最高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山人写竹不加思,大叶长竿信笔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鸦来踏受风枝。
”简短四句诗,表现出画家豪放不羁的情怀。
画面可谓精当简洁,湖石瘦而透,出于随意变化的湿而整的笔致,修竹新篁,笔意隽逸。
2、胡崇贤《摩耶精舍荷花照片》 (张大千题字)【赏析】该照片由供职于励志社的蒋介石私人摄影师胡崇贤摄于张大千寓所摩耶精舍,照片上有张大千墨笔题字。
大千晚年对摄影颇有心得,常邀好友摄影师来家拍摄,并以诗文入影,别具一格。
3、慈禧书法【赏析】“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这件作品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
4、秦桧书法《深心帖》【赏析】秦桧乃是宋朝一大奸臣,其丑行劣迹可谓家喻户晓,不必赘述。
但是他的书法却因此被埋没近千年。
此作用笔率意自然,松脱舒畅,结字顺势而就,不滞不板,不承认秦桧作书的法备态足,无愧于“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
5、李可染《迎春图》镜心【赏析】李可染除以山水画名震中外画坛外,还非常喜欢画牛。
他画的牧牛图形神兼备,意境清新美妙,充满生趣和诗意。
牛背上,稚气的牧童悠然自得,寥寥数笔,他便勾出一幅质朴而生机盎然的田园小景。
6、米芾《淡墨秋山诗帖》【赏析】此帖运笔如刷,笔力雄健,结态造势宽展肥美,当为米芾中年书法之精品。
此帖流传有绪,历代著录于《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刻入《三希堂法帖》。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淡墨秋山画远天,暮霞还照紫添烟。
故人好在重携手,不到平山谩五年。
7、傅抱石《屈原》【赏析】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的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四)

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四)30幅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四)【组图】1、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局部)》【赏析】我国现存的《八十七神仙图》,是北宋时期白描人物的真迹,画卷上有八十七位“朝元”列队行进的神仙,其中女神尤多。
这幅名画传了800多年后不幸流落海外。
1936年由徐悲鸿赎回国宝。
1953年,徐悲鸿辞世,他夫人遵照他的遗嘱,将《八十七神仙图》献给了国家博物馆。
2、经典油画《月夜》【赏析】这是一幅被人誉为“爱情诗”的油画,画家用银灰色的调子,来渲染恬静的夏夜,没有微风,参天的菩提树显得神秘幽邃,夜色中的蔷薇花散发出清香。
人物与环境处理得十分和谐,迷蒙的月光洒满林中,恍若仙境,令人陶醉。
画家:俄国伊凡.尼古拉耶维奇.克拉姆斯柯依。
3、胡佩衡《深山小径》【赏析】此幅为画家早期作品,笔法上变化王蒙皴意,在南宗笔法中又糅入北宗之力,兼以干擦湿染,浅绛复施青绿,得山重水复、林木郁茂之致,足见画家深厚的传统功底。
整幅画结体虽然复杂,但气韵周流、疏朗清幽,也许这正是他在题跋中所谓“寓镖缈于沉着之中”的旨趣。
4、宋徽宗书法【赏析】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创造的书法字体。
其特点是瘦直挺拔,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竖钩细长,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赵佶治国无能,但其擅长于书画艺术,对于书画艺术的提倡和创作,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有突出贡献,也推动宋代书画达到了新的高峰。
5、林风眠《黄山松涛图》【赏析】此幅为其少见的采取非方形、立轴构图风景图画。
黄山的壁裂千仞,化为远处朦胧的山峦;被秋色染得金黄的蓊郁山林,则是历历在目,成为画面最显目的焦点。
画家寄情于山水怀想,融入真情与诗意在其线条、造型与色彩结构之中,没有过多的雕饰,仅有怡然自得的朴真写意。
6、徐悲鸿《巴人汲水图》【赏析】2010年12月10日,北京翰海拍卖场上,徐悲鸿巨幅以1.71亿元成交。
此图是一幅真实记录重庆人民辛勤劳作的艺术珍品,被誉为徐悲鸿最具人民性和时代精神的四大代表作之一。
中国十大传世绘画名作赏析

虢 国 夫 人 游 春 图 局 部
《捣练图》,张萱绘(宋摹本),绢本设色,
《捣练图》唐代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 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捣练图》卷是一幅工笔重设色画,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 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这 幅长卷式的画画上共刻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场面。 第一组描绘四个人以木杵捣练的情景;第二组画两人,一人坐在地毡上理线,一人坐于凳上 缝纫,组成了织线的情景;第三组是几人熨烫的场景,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地从布底 下窜来窜去。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于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 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 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
挥扇仕女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唐
周昉
绢本设色 纵:46cm横:180cm。 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簪花仕女图》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传世孤本。除了唯一性之 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是典型的唐代仕女画标本型作品,能代表唐代现实主 义风格的绘画作品。画中描写的是唐代当时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说明唐代的社会政 治比较开明,因此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才能够流传下来。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实主义 人物画表现风格的开端,而以前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历史宗教人物。《簪花仕女图卷》 取材宫廷妇女的生活,装饰华丽奢艳的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人物体态丰腴,动作从 容悠缓,表情安详平和,嫔妃们的身份及生活特点表现得很充分。环境只是借两只鹤 和小狗暗示出来而未加以直接的描写。这幅画的主要成功是在形象及动态的刻划方面。 这些仕女画中最通行的主题就是古代贵族妇女们狭窄贫乏的生活中的寂寞、闲散和无 聊。描写了她们的华丽的外表,也通过她们的神态揭示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于妇女的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还没说完,忽然行迹隐去,神光消遁,我怅然若 失于是我翻山越岭,上下追踪,寻找洛神遗留的 足迹。洛神已去,情景犹在,四下寻找,凭添惆 怅。我盼望洛神的影踪重新出现,于是驾起小船 逆水而上,在长江之上任意漂泊不知回返,思念 绵绵不绝,更增加思慕之情。夜晚,心神不安难 以入睡,厚厚的晶霜沾满衣裳 ,直到天光大亮。 无奈,命令仆夫起驾,继续我的归程。我揽住缰 绳举起马鞭,在原地盘 桓,久久不能离去。
• 于是洛神受到了感动,低回徘徊,五彩神光忽隐忽现忽明 忽暗,耸起轻灵的身躯象仙鹤一 样欲飞还留。她徘徊于 香气浓郁的生满椒兰的小路上,流连在散发着幽幽花香的 杜衡丛中 ,怅然长吟抒发长久的思慕,声音悲哀凄厉持 久不息。不久众多的神灵呼朋唤友会聚过来 ,有的在清 澈的河水中嬉戏,有的在洛神常游的沙洲上翱翔,有的在 河底采摘明珠,有的在岸边拾取美丽的羽毛。洛神由湘水 的娥皇、女英跟随着,由水边漫游的汉水女神陪伴着 , 哀叹匏瓜星的孤零无匹,同情牵牛星的寂寞独居。她举起 手臂用修长的衣袖遮蔽阳光扬首眺望,
• 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过 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 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公元226年,曹丕病逝, 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 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 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 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 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 “陈思王”。
• 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 爽利,称为“铁线描”;微,襟灵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 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 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 与陆探微合称“顾陆”,称为“密体”画派,以区别于南 朝梁张僧繇、唐吴道子的“疏体”画派。画迹有《秋江晴 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名作,其中 《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 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 本。《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 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5]
• 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她姿态奇美,明艳高雅, 仪容安静,体态娴淑;情态柔 顺宽和妩媚,用语言难以 形容;穿着奇特人间罕见,骨骼相貌象画中的仙女;她披 着鲜丽明净的绫罗做的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的美玉做的耳 环;黄金和翠玉做为配挂的首饰,点缀的稀世明珠照亮了 美丽的容颜;她踏着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 薄的纱裙,隐隐散发出幽幽兰香,在山边缓步徘徊;偶尔 纵身跳跃,一边散步一边嬉戏;左面有彩旗靠在身边,右 面有桂枝遮蔽阴凉;她正卷起衣袖将洁白细腻的臂腕探到 洛水之中,
•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 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 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 礼而明诗。抗琼 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 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 兮,申礼防以自持。
•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 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 ,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 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 之 猗靡兮,翳修袖以延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 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 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 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 采摘湍急河水中的黑色灵芝。”我深深地爱慕上了她的贤 淑和美丽,心情振荡,闷闷不乐。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传 达爱慕之情,就用脉脉含情的眼光表达我的爱意,希望真 挚的情感能先于别人向她表达,于是解下腰间的玉佩赠与 她,表示要与她相约。她真是太完美了,不仅懂得礼仪而 且通晓诗歌,她举起美玉与我应答,指着深深的潭水约定 会面的日期。我心里充满真诚的依恋,惟恐美 丽的神灵 在欺骗;传说曾经有两位神女在汉水边赠白玉给郑交甫以 定终身,却背弃信言顷刻不见了,于是我惆怅犹豫将信将 疑,收敛了满心欢喜,镇定情绪,告戒自己要严守男女之 间的礼仪来约束控制自己。
• 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 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而增慕。夜耿耿而 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 将归乎东路。揽 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 去。
译文
• 黄初三年,我去京师朝拜天子,回来时渡 过洛水。传说洛水神灵的名字叫做伏妃 (伏羲的小女儿,玩耍时淹死在洛水,死 后被封为洛水之神)。于是就模仿宋玉将 楚王遇见神女的故事写成《神女赋》,我 也将这段经历写了下来,是这样的:我从 京城返回东方的封邑(鄄城)。翻过伊厥 山,越过缳辕山,经过通谷,登上了景山。
中国古代名画
洛神赋图
洛神赋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 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 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 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 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 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 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 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 曰:
• 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 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 。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 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 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 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 献江南之明 。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 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
顾恺之
•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 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 尤其擅长人物画。约 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 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 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 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 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 吐丝”。着有《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 三本绘画理论书籍,提出“以形写神”、“尽在阿堵中” 的传神理论。顾恺之学画师从卫协,最善于图画人物,东 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后人 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
• 我说:“她长得…体态轻盈柔美象受惊后翩翩飞起的鸿雁, 身体健美柔曲象腾空嬉戏的游龙;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 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 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 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 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 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象是削 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 细长,下颚 美丽,白嫩的肌肤微微显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浓密 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 ,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 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 ,
• 这时风神将风停下,水神让江波不再起伏,司阴阳神敲响 了天鼓,女娲唱起了清亮的歌声 ;文鱼腾跃簇拥车乘, 玉制鸾铃叮咚作响;六条龙齐头并进,载着云车缓缓而行; 鲸鲵争相跳跃夹护车驾,水鸟穿梭飞翔殷勤护卫;于是洛 神越过水中的岛屿,翻过南面的山岗,回转白皙的颈项, 用清秀美丽的眉目看着我,启动朱唇,缓缓陈述无奈分离 的大节纲常,痛恨人与神的境遇难同,苦怨青春爱情不遂 人意,举起罗袖擦拭眼泪,而泪水不禁滚滚而下沾湿了衣 裳;伤心美好的聚会将永远断绝,哀怨从此别离会天各一 方。没有表示爱情的信物可以相赠,就将江南的名贵玉环 送给我,“虽然隐居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 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 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 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 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 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 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 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 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 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 兮,采湍濑之玄芝。
• 轻薄的上衣在阵阵清风中随风飘动。她行 动轻盈象飞鸟一样,飘逸若神深不可测 ; 在水波上细步行走,脚下生起蒙蒙水雾; 行踪不定,喜忧不明;进退难料,欲去还 留,眼波柔情流动,目光神采飞扬,爱情 的喜悦润泽着美丽的面容;好象有许多话 含在口中,气息中散发着幽幽兰香;她花 容月貌羞涩柔美,深深地吸引着我而不知 身在
• 这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车马都很疲乏了。于是在 铺满香草的河岸上停下车,让马儿自由自 在地在 芝草田里吃草歇息。我在树林中安然悠闲地走着, 放眼欣赏洛水美丽的景色。忽然,感到心神受到 震撼,思绪飘到了远方。猛一抬头,看到一幅奇 异景象:一个美如天仙的女子正在山崖之旁。于 是忙拉住随从问道:“你看到那个女子了吗?她 是谁啊?真是太美了!”随从回答:“臣听说洛 水的神灵叫做伏妃,那么,君王见到的莫非是她 么?她相貌 如何?臣很想听听。”
曹植
• 曹植,字:子建。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 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曹操曾 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 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 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 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得立为世子。建安二十五 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