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2017年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最新)

合集下载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学会尊重和关心父亲。

3. 促进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

二、教学重点:1. 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如何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意。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付出和贡献。

2. 激发学生主动关心和关爱父亲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父亲节的由来、意义和表达感激的方式。

2. 卡片、礼物等:用于学生表达对父亲的祝福和爱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父亲的关注和感激之情。

2. 主体环节:a) 分享父亲节的由来:教师通过PPT展示父亲节的起源和背景,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特殊意义。

b) 讨论父亲的付出和贡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和贡献,如工作、照顾家庭、教育子女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伟大。

c) 表达感激和爱意:教师鼓励学生用卡片、礼物等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意。

学生可以亲手制作卡片,写上对父亲的祝福和感谢之情,也可以为父亲准备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关爱。

d) 分享亲子故事:教师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温馨故事或难忘经历,增进学生对父亲的了解和感情。

3. 总结环节: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重要内容,强调关爱父亲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尊重和理解父亲。

4.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尝试与父亲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父亲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学生也学会了如何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和爱意。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付出,避免表面化的表达。

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进父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尝试与父亲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

“感恩父亲节”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感受父亲对家庭和孩子的付出。

2. 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父亲的关爱。

3. 激发学生表达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父亲的付出。

2. 引导学生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图片和视频素材。

3. 纸质贺卡、彩笔等手工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出示父亲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1.2 简要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

1.3 提问:你们知道父亲节是哪一天吗?你们有没有为父亲准备礼物呢?2. 了解父亲的付出(10分钟)2.1 观看父亲节的视频素材,感受父亲对家庭和孩子的关爱。

2.2 分组讨论:父亲在我们生活中的付出有哪些?2.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3. 感恩父亲(5分钟)3.1 教师引导:想一想,父亲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应该如何感谢他呢?3.2 学生分享心得,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 制作父亲节礼物(10分钟)4.1 教师出示制作贺卡的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制作。

4.2 学生分组制作贺卡,教师巡回指导。

4.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学习。

5. 结束语(5分钟)5.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感恩父亲的重要性。

5.2 鼓励学生在父亲节当天,将制作的礼物亲自交给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5.3 布置作业: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篇感谢父亲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父亲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感恩父亲的关爱。

在制作父亲节礼物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日子里,教师应继续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的温暖,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六、教学延伸活动(10分钟)6.1 教师提出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为父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扫地等。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父爱如山,感恩有你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父爱如山,感恩有你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父爱如山,感恩有你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父亲节的由来,体现对父亲的感恩之情。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感恩心理。

3.能够认识到父亲对于家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亲情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通过看图片、听歌、朗读诗歌等形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之情;3.呼吁学生建立感恩的意识,珍惜家庭、珍惜父爱,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引入本节课主题为“父爱如山,感恩有你”,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父亲对你们的影响、给你们的帮助等等,现在,我们要开始让你们了解什么是“父亲节”了。

2.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通过怎样开始庆祝父亲节等材料,来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在节日的庆祝中了解父亲节的意义。

3.表达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同学们请念一念下面的诗句:“父亲的背影,在我的生命中永远高大威猛,如同一座山。

每逢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那样稳定的在我身后默默支持我。

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人生中最可贵的是坚强,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信念。

”同学们快读快唱,让我们一起来感恩父爱。

4.呼吁学生建立感恩的意识,珍惜家庭、珍惜父爱,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学们看看这张图,感受一下这个家庭在一起的感觉。

在这个快乐和温暖的画面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没错,那便是亲情。

家庭是亲情的源泉,父母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依靠。

要珍惜现有的家庭、亲情,让家庭的温暖真正地感染和支撑我们。

我们要认识到父亲对一个家庭的重要作用。

他们是领头羊,家庭的中流砥柱,经济的支柱,很多时候承担的都是艰苦的劳动和生活。

在这个特别的节日,我们要特别感谢他们的奉献和付出。

对于家庭教育,我还要特别呼吁同学们要关注家庭教育。

因为家庭教育可以积累我们的道德和学术能力,可以为我们的成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应该特别珍惜家庭的温暖和支撑,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多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还表达了我们的感恩之情,我们重点呼吁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家庭、珍惜父爱,在成长的路上,多多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教案: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活动目标:通过父亲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和感恩父亲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对父亲的关注和关爱,并鼓励学生与父亲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活动时间:约45分钟活动准备:1. 父亲节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资料。

2. 父亲节相关的故事或散文。

3. 画纸、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一、开场(5分钟)1. 欢迎学生并向他们介绍今天的主题:“父亲节”。

2. 播放一段父亲节相关的音乐,营造活动氛围。

二、主题引导(10分钟)1. 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父亲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过父亲节?”2.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

3. 分享一段父亲的故事或散文,介绍父亲的重要性和他们对我们的关爱。

4. 引导学生思考:你有多久没有向父亲表达感谢和爱意了呢?三、互动游戏(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担任“家长”,其他学生担任“孩子”。

2. “家长”和“孩子”之间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模仿父亲平常的样子和态度,与“家长”互动。

3. 随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扮演父亲并分享自己对父亲的感谢和爱意。

4. 其他学生可以添加自己对父亲的感谢和爱意。

5. 班级老师可以适时提问和点评,鼓励学生表达更多的感激之情。

四、绘画活动(15分钟)1. 分发画纸和彩色笔,让学生绘制一幅属于自己的父亲节礼物。

2. 鼓励学生用心绘制,让作品表达他们对父亲的爱和感谢。

五、总结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2. 鼓励学生分享完成作品时的想法和感受。

3. 提醒学生:在父亲节这一天或平常的时候,表达对父亲的感谢和爱意是至关重要的。

4. 播放一段父亲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六、结束(5分钟)1. 感谢学生的参与,并强调父亲节的重要性和父亲的辛勤付出。

2. 希望学生能够更加关注和珍惜与父亲的相处时光,并提醒他们在父亲节之前准备一份心意和惊喜给父亲。

活动延伸:1. 让学生在父亲节那天给父亲写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感激和爱意。

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一)一、由母亲节、父亲节引入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

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

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说说怎样孝敬父母?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五、总结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齐唱《妈妈的吻》结束本课。

【拓展阅读】父亲节的来历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 年诞生在美国。

1909 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的杜德夫人,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杜德夫人的母亲在她十三岁那一年时去世,遗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在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中,独自一人、父兼母职抚养六名子女长大成人。

斯马特先生参与过美国南北战争,功勋标榜,他在妻子过世后立志不再续弦,全心带大六名儿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斯马特先生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

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

1909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特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

中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中小学生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最新)第一章:父亲节的由来1.1 介绍父亲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背景和意义。

1.2 讲解父亲节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方式,增加学生对父亲节的了解。

第二章:父亲的付出与贡献2.1 通过实例讲述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父亲的付出。

2.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父亲为自己和家人做出的贡献,增进学生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第三章:孝敬父母的重要性3.1 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孝敬父母,并提出实际行动的建议,培养学生的孝敬之心。

第四章:感恩父亲4.1 引导学生回顾与父亲相处的点滴时光,感知父亲的关爱与付出。

4.2 鼓励学生通过写信、绘画等方式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五章:父亲节庆祝活动5.1 设计一系列父亲节庆祝活动,如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让学生与父亲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父亲节。

5.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弘扬家庭美德。

第六章:父亲的职业与家庭角色6.1 分析父亲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如家长、丈夫、儿子等,让学生理解父亲的多元化身份。

6.2 探讨父亲在不同职业中的职责和挑战,增进学生对父亲工作压力的认识。

第七章:父亲与子女的沟通技巧7.1 教授父亲与子女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和理解父亲。

7.2 组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实践沟通技巧,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第八章:父亲的健康与生活平衡8.1 教育学生关注父亲的健康,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对父亲的重要性。

8.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父亲保持健康,提出建议如一起运动、健康饮食等。

第九章:父亲节的礼物与心意9.1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父亲节的礼物,强调礼物的意义和心意比价值更重要。

9.2 鼓励学生亲手制作礼物,通过创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与感激。

第十章:父亲节的特别活动10.1 设计一些特别的父亲节活动,如父亲与子女的亲子运动会、父亲节主题班会等。

父爱如山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父爱如山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父爱如山——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感受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和付出。

2. 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敬父亲,回报父亲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沟通能力,增进父子(女)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感受父爱,理解父爱的伟大。

2. 学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父爱,理解父爱的伟大。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爱的故事,视频,图片等资料。

2. 准备一些关于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的资料。

3. 准备一些关于如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2. 讲解:介绍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父亲节是为了纪念父亲的辛勤付出和伟大爱。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的一些难忘的经历和感受,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爱。

4. 讨论:讨论如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让学生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爱。

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父爱的伟大和无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父亲,回报父亲的爱。

6.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父亲的作文,可以是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感激,或者描述一次与父亲的难忘经历等。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父爱如山”主题演讲比赛,让学生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和感激。

2. 开展一次“父亲节特别活动”,邀请学生父亲参加,增进父子(女)间的互动和感情。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表达。

2. 评价学生在演讲比赛中的表现,关注学生对父亲的爱和感激的表达。

3. 评价学生在父亲节特别活动中的表现,观察学生与父亲之间的互动和感情。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考虑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类似的主题班会。

2. 反思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和表达。

关于小学生感恩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关于小学生感恩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关于小学生感恩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增进亲子关系。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2. 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付出和贡献2. 如何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二、教学准备教材或相关阅读材料:《爸爸的礼物》、《我爸爸》等关于父爱的故事书籍。

教具:PPT、视频播放设备、卡片、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对父亲的关注和思考。

2. 主体教学(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爸爸的礼物》、《我爸爸》等故事书籍,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和无私。

2. 学生分享自己与父亲的难忘瞬间或感人故事,感受父亲的关爱和付出。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4. 学生动手制作感恩卡片,写上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词。

3. 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班会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激发感恩之情。

3. 教师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父亲,增进亲子关系。

4. 课后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并记录下父亲的反应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父亲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通过阅读故事书籍、分享感人瞬间、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深刻理解父爱,培养他们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师还需注意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他们的参与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2017年父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班会目的:
1、让学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家庭责任感。

2、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班会准备:
1、书籍《新三字经》
2、《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小黄香》等故事
3、同学准备发言稿
4、歌曲《妈妈的吻》
班会形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分析道理与故事赏析相结合
班会过程:
一、由母亲节、父亲节引入
1、同学们,母亲节早成过去,父亲节才刚刚迈步。

我听说不少同学都为父母准备过礼物,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是子女的天职和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不少人丧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2、讲述报纸上《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的事情。

3、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投影出示《新三字经》
(1)学生齐读“为人子,方少时。

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

爱父母,意深长。

亲养儿,多辛苦。

报春晖,寸草心。

(2)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

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

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1、出示《新三字经》,齐读“孝父母,不能忘。

爱父母,生孝情。

存孝意,献孝心。

父母心,知体谅。

心里话,不隐瞒。

求上进,父母安。

孝父母,不能忘。


2、结合《新三字经》小组讨论。

3、说说怎样孝敬父母?
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
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
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可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朱德总司令孝敬父母》,《陈毅外长爱母亲》,《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杜瑶瑶的故事》,《争孝》等)
五、总结
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齐唱《妈妈的吻》结束本课。

自我评价:
这个教案针对我班部分同学在家庭中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常忽视父母的感受,甚至有意抵触父母意见,听不进教育而做出的一些努力,首先是针对性强;其次,借用事例,古今贯通,贴近生活,说服性强;再次思路清晰,平易浅显,注重交流,活动性强;且包含了一定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育效果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