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免疫学概论(张燕燕)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兴趣的实践研究

应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免疫学兴趣的实践研究作者:祝传贵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15期祝传贵(新乡卫生学校基础教研室,河南新乡453000)摘要:免疫学知识内容深奥,概念抽象,课时又少,对于中专学生来讲有比较大一点的难度,因此,在积极探索及总结经验教训后,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中专生学习免疫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免疫学;学习兴趣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83-02免疫学是中等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和其他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联系很紧密。
然而,免疫学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概念新颖繁多,内容比较抽象,因此,老师难教,学生难学。
怎样依据课程大纲的要求,针对中专医学教育和中专学生生源特点,通过以兴趣为先导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提高免疫学教学效果呢?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和学习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
笔者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选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在免疫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探索。
经过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免疫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一、应用思维导图目的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程颐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1]。
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2]。
因此,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医学免疫学--学习指南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第一节免疫学简介简介免疫学的最基本内含,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其功能产生过程的特点,这些有关的具体内容将在以后的各章中会逐步介绍。
下图为免疫学知识体系结构图:中枢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免疫组织和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等)固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等)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适应性免疫细胞(T细胞和B细胞)抗体可溶性分子补体基础免疫学免疫分子细胞因子免疫膜分子(如MHC、免疫受体等)固有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免疫系统的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包括免疫耐受)免疫调节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移植免疫抗感染免疫超敏反应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免疫学技术免疫预防(如疫苗、抗毒素和类毒素等)免疫研究技术(如基因工程抗体和免疫基因组学等)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即通常所指免除疫病(传染病)及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是由机体内的免疫系统执行的,其特点是具有识别自身抗原与外来抗原的能力,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使之被体内清除掉。
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及有害的生物性分子免疫免疫自稳:清除衰老的细胞和代谢产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监视:监督机体内环境出现的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并予以清除二、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和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两大类。
固有免疫:不经历克隆扩增,不产生免疫记忆。
发生较早。
免疫应答的种类适应性免疫:必须经历克隆扩增,产生效应细胞,具有免疫记忆。
发生较晚。
三、免疫性疾病机体的免疫应答程度受严格调控,免疫应答规模适度。
免疫应答不适当可致免疫性疾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对抗原分子应答过强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不足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耐受被打破感染:免疫防御功能不足免疫缺陷:免疫系统发育障碍或后天因素(如感染)造成免疫功能障碍四、免疫学的应用传染病预防:如疫苗接种免疫学的应用疾病治疗:如抗体和细胞因子的应用免疫诊断:如血型检测和传染病诊断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消除有害生物及其成分(体外入侵,体内产生)的应答过程及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半透性、选择透过性、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器、细胞骨架、胞基质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DNA复制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中心体2.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细胞呼吸: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ATP能量转换:化学能、光能、电能3. 遗传与变异基因与染色体:基因结构、基因表达、染色体变异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连锁遗传、性别决定生物进化: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动4.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进化:共同祖先、分支进化、物种形成5.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6. 生物技术与应用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基因治疗细胞工程: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治疗生物技术产业: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7. 人体生理与调节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淋巴内分泌系统:激素、内分泌腺、反馈调节8. 生物与环境生物圈: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竞争与共生生态系统服务:氧气生产、水循环、土壤形成9. 生物多样性保护威胁因素: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污染保护策略:自然保护区、物种保护、生态修复全球合作:国际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议10. 生物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生物伦理:克隆技术、基因编辑、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增长生态足迹:个人与社会的环境影响评估11.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假设、实验组、对照组、变量控制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图表制作、结果解释12. 生物技术的未来展望基因组学:全基因组测序、个性化医疗合成生物学:人工合成生命、生物材料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生物数据库高中生物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13.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共同祖先现代综合进化论:基因变异、基因流、基因漂变人类进化:化石记录、遗传证据、文化进化14. 生物地理学生物分布:纬度、海拔、栖息地类型物种扩散:迁徙、入侵、灭绝生境适应性: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15. 微生物与疾病细菌:结构、代谢、致病机制病毒:结构、复制、免疫反应真菌:分类、生态作用、病原性16. 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叶绿体、光反应、暗反应水分运输:根系、蒸腾作用、木质部生殖与发育:花、果实、种子17. 动物行为学行为类型:觅食、繁殖、防御社会行为:群体结构、等级制度、沟通行为适应:本能、学习、进化18. 神经系统与感觉神经元:结构、功能、信号传递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大脑功能:思维、记忆、情感、意识19. 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疫苗、抗生素、生物类似药生物农业:转基因作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能源:生物质能、生物燃料、生物发电20.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物种保护:濒危物种、保护计划、保护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协议、科学研究。
免疫学思维导图第八章 MHC及其编码分子

MHC-Ι类分子的结构
MHC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MHC-Ⅱ类分子的结构 MHC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
人类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 功能特点
HLA基因复合体的结构
Ι类基因区 Ⅱ类基因区
Ⅲ类基因区
MHC-Ι类和MHC-Ⅱ类基因外 显子及其编码结构域
MHC基因的遗传特性
MHC基因的多样性
Hale Waihona Puke 多基因性 共显性 多态性转录调节基因或类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MHCΙ类链相关分子
热休克蛋白基因家族
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提呈抗原给T细胞受体识别, 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参与T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 和选择
作为调节分子参与固有免疫 应答
HLA与临床医学
临床HLA配型在器官/骨髓移 植中的应用
临床某些疾病的发生与HLA 分子异常表达有关
HLA等位基因与一些疾病的 易感性关联
单体型遗传和连锁不平衡
单体型遗传
等位基因的非随机性与连锁 不平衡
血清补体成份的编码基因
MHC基因结构及其遗传特性
抗原加工相关基因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物基因 TAP相关蛋白基因
蛋白酶体β亚单位
免疫功能相关基因
非经典Ι类基因
HLA-DM基因和HLA-DO基因 HLA-E
HLA-G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
炎症相关基因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第三节 寄生生活对 寄生虫形态、生理的 影响
第四节 寄生虫与宿 主的相互作用关系
小结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 实验室诊断与防治
原则
思考与练习
1
第一节 线虫
2
第二节 吸虫
3
第三节 绦虫
4
小结
5
思考与练习
1
第一节 叶足虫
2
第二节 鞭毛虫
3
第三节 孢子虫
4
小结
5
思考与练习
第一节 医学节 1
小结 思考与练习
1
第一节 布鲁杆 菌
2
第二节 炭疽芽 胞杆菌
3
第三节 鼠疫耶 尔森菌
4
小结
5
思考与练习
01
第一节 支 原体
02
第二节 衣 原体
03
第三节 立 克次体
04
第四节 螺 旋体
05
小结
06
思考与练习
1
第一节 概述
2
第二节 常见病 原性真菌
3 第三节 真菌的
微生物学检查 及防治原则
4
小结
03
第三节 奈 瑟菌属
04
第四节 肺 炎链球菌
05
小结
06
思考与练习
1
第一节 结核分 枝杆菌
2
第二节 麻风分 枝杆菌
3
第三节 白喉棒 状杆菌
4
小结
5
思考与练习
第一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霍乱弧菌
小结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
思考与练习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 菌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 菌
免疫学思维导图第十四章免疫调节

抗原
抗原种类 抗原剂量
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抗体
封闭抗原 介导抑制性受体交联
免疫复合物的调节作用
分子水平
补体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活化片段
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发育
细胞因子
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正调节作用
负调节作用
调控免疫应答类型
激活性受体
抑制性受体
免疫细胞自身调节作用
被动死亡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自杀
他杀
T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 统的调节作用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MHC的多态性与免疫调节
BCR/TCR多样性与免疫调 节
膜表面低表达共刺激分子/ 高表达抑制分子
分泌具有免疫负调节作用的 酶类物质
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的免 疫调节作用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及其 形成
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的免 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 统的调节作用
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免 疫调节作用
自然调节性T细胞 (nTreg)
适应性或诱导型调节T细胞 (aTreg或iTreg)
细胞水平
免疫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 用
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DC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活化, 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抗体
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诱导 Treg细胞分化
初中生物《免疫与健康》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免疫与健康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章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有关人体的健康问题。
本章内容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人们只有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在主题一中,通过分析讨论“各种结构在抵抗病原体中的作用”、“腮腺炎病毒”的传播。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的能力,以及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在主题二中通过调查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对传染病的分析及防治。
在主题三中,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
三个专题中的资料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便于学生学习掌握,通过图表、插图等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理解免疫与健康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在本章中除了学习“人体的免疫功能”、“传染病及其防治””和“安全用药”的知识外,要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各种传染病信息的能力,要关注传染病患者,关注安全用药。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现人体的三道防线。
2、说出人体免疫的概念,抗原、抗体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常见疾病的分析讨论,说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4、举例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以及预防的一般措施。
5、说出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6、通过阅读药品说明书等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能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
能力目标:1、列举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设计出郊游自备药箱中的药品名录。
3、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并认同其作用。
2、认同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关注艾滋病和艾滋病人。
3、关注并认同安全用药。
对应课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