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选型参数

合集下载

换热器选型参数

换热器选型参数

4、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特点: 总的优点: <1>、耐压能力高,一般可达6.4MPa. <2>、耐温能力高,设计温度可达450℃ 各种换热器特点 : <1>、浮头式: 优点: a.管束可抽出,清洁方便. b.介质之间不受温度限制. c.可用于结垢比较严重的场合. d.可用于管程易腐蚀的场合.
缺点: a.小浮头容易发生内漏. b.金属用量较大,成本高. c.结构复杂. <2>固定管板式: 优点: a.不易内漏. b.节省材料,成本低. c.有效换热面积大. 缺点: a.壳体壁温与管子壁温一般应小于50℃ , 否则需加膨胀节.
6、四通道螺旋板换热器简介 (1)结构原理介绍 由四块相同规格的卷板卷制而成,形成四个螺旋 通道,两种交叉流动,达到换热目的。 (2)四通道螺旋板产生 螺旋板换热器适用于中小流量(300㎡/h以下) 当流量较大时,需增加通道宽度来降低流速, 如此不但降低传热导数,也增加了产品成本。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采用四通道螺旋板换热器。 (3)四通道螺旋板换热器优缺点 a)同流速时,压降减少1倍,节约能源 b)同流速时,直径减少,材料费降低 c)配管复杂,有六个接口
3、板式换热器规格: <1>、BR系列(等截面):BR0.1、0.2、0.35、 0.5、0.8、1.0、1.6 <2>、BRB系列(不等截面):BRB0.3、0.5、0.8、 1.2. <3>、BRC系列(V系列) BRC0.13、0.20、0.28、0.45、0.60、 1.0、1.1、1.3、1.7
五 、螺旋板换热器
1、螺旋板换热器结构特点: (1)传热性能好:不存在死区,定位 可起扰流作用,水——水换热传 热系数可达2000W/㎡℃以上。 (2)自洁能力强不宜结垢; 选取 合理流速可防止污垢产生。 (3)散热损失小: 热流体可通过中 心接管直接进入螺旋板换热器内 部,且外表面积较小,易于保温。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K t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 °C)、m —介质质量流量(Kg/h )、△ t —介质进出口温差(C )(注:m △ 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 Cb 、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 △ t m其中:A —换热面积(吊)、K —传热系数(Kcal/ m 2. C )△ t m —对数平均温差K 值表:介质水一水蒸汽-水蒸汽--油 冷水一油油一油空气一油K2500〜45001300~2000700〜900500〜700175〜35025 〜58注:K 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 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 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1、 目录2、 选型公式3、 选型实例一(水—水)4、 选型实例二(汽—水)5、 选型实例三(油—水)6、 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7、 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 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 9、 附表三(卫生热水,水一水) 10、 附表四(卫生热水,汽一水)2 3 4 510 11 12△ t max △ t min△ t max 为(T1-T2')和(T1' -T2 )之较大值 Ln△ t min 为(T1-T2')和(T1' -T2 )之较小值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 V =qA s n T2 T2' T1'3 3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h - m /s )、 设-备参数型号 BR0.05 BR0.1 BR0.25 BR0.3 BR0.35 BR0.5 BR0.7 BR1.0 BR1.35最高使用压力Mpa 2.5使用温度范围r -19~200装机最大换热面积 5 15 30 65 80 120 220 350 500 最大流量m/h 10 25 40 120 150 250 430 650 1730 标准接口法兰DN25406580100125150 250 350 单板换热面积m 0.051 0.109 0.238 0.308 0.375 0.55 0.71 1.00 1.35 平均流道截面积m0.000494 0.000656 0.00098 0.00118 0.00119 0.001691 0.002035 0.0286 0.004 设备参考质量Kg 87 290 485 870 980 1800 280037007200A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 型号说明:BR0.3-1.0-9-E 表示波形为人字形、单板公称换热面积 0.3m 2、设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目录1、目录 12、选型公式 23、选型实例一(水-水) 34、选型实例二(汽-水) 45、选型实例三(油-水) 56、选型实例四(麦芽汁-水) 67、附表一(空调采暖,水-水)78、附表二(空调采暖,汽-水)89、附表三(卫生热水,水-水)910、附表四(卫生热水,汽-水)1011、附表五(散热片采暖,水-水)1112、附表六(散热片采暖,汽-水)12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选型公式a 、热负荷计算公式:Q=cm Δt 其中:Q=热负荷(kcal/h )、c —介质比热(Kcal/ Kg.℃)、m —介质质量流量(Kg/h )、Δt —介质进出口温差(℃)(注:m 、Δt 、c 为同侧参数) ※水的比热为1.0 Kcal/ Kg.℃b 、换热面积计算公式:A=Q/K.Δt m其中:A —换热面积(m 2)、K —传热系数(Kcal/ m 2.℃) Δt m —对数平均温差注:K值按经验取值(流速越大,K值越大。

水侧板间流速一般在0.2~0.8m/s 时可按上表取值,汽侧板间流速一般在15m/s 以内时可按上表取值)Δt max -Δt min T1Δt maxΔt minΔt max 为(T1-T2’)和(T1’-T2)之较大值Δt min 为(T1-T2’)和(T1’-T2)之较小值 T2’ T1’c 、板间流速计算公式:T2其中V —板间流速(m/s )、q----体积流量(注意单位转换,m 3/h – m 3/s )、 A S —单通道截面积(具体见下表)、n —流道数2、板式换热器整机技术参数表: 计压力1.0Mpa 、垫片材质EPDM 、总换热面积为9 m 2 板式换热器。

注:以上选型计算方法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

选型实例一(卫生热水用:水-水)LnΔt m =1、使用参数一次水进水温度:90℃一次水流量:50m3/h一次水出水温度:70℃二次水进水温度:10℃二次水流量:20m3/h二次水出水温度:60℃2、热负荷Q=cmΔt=1×50×1000×(90-70)=1,000,000Kcal/h3、初选换热面积平均温差Δtm=(70-10)-(90-60)/ ln(70-10)/(90-60)=43.3℃传热系数取K=3000K cal/h·℃面积A=Q/K.Δtm=1,000,000/3000×43.3=7.7m2取设计余量17%(如介质比较洁净不易结垢,设计余量可偏小些。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1.确定换热量首先需要确定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也就是两种介质之间需要传递的热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介质的热物性参数,计算出换热量的大小。

换热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m * cp * ΔT其中,Q为换热量,m为流体的质量流量,cp为流体的平均比热容,ΔT为介质的温度差。

2.确定换热面积换热面积是决定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换热量和换热系数的关系,可以求得所需的换热面积。

换热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A=Q/U其中,A为换热面积,U为换热系数。

3.确定换热器尺寸根据换热器的设计要求和性能参数,可以确定换热器的尺寸。

主要包括板片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换热器的厚度。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尺寸。

4.确定板片数量根据换热面积和单片换热面积,可以确定所需的板片数量。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数量,通常采用偶数个板片。

5.确定流体通道确定流体通道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重要步骤。

根据介质的性质和换热条件,选择适合的流体通道方式,例如并流式、逆流式或交叉流式。

6.确定板片间距板片间距是决定流体通道宽度的参数,对换热器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确定合适的板片间距。

7.确定流体速度流体速度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中的关键参数之一、根据换热器设计要求和流体性质,确定合适的流体速度,通常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进行估算。

8.确定板片材料根据介质的性质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板片材料。

常见的板片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镍合金等,需要根据介质的腐蚀性和温度要求进行选择。

以上是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工艺要求,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最适合的板式换热器规格和参数。

同时,还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设备。

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修改版]

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修改版]

第一篇:换热器的选型计算换热器选型计算由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原则得:物流走管程,冷却水走壳程。

为选择适当的换热器,首先对换热器HX3进行相关计算。

⑴计算热负荷相关物性参数如下表所示:表3-18 相关物性数据物质状态质量流量qm(kg/s)动力粘度u(Pa s)比热容Cp (J/kg K) 密度(kg/cm3)热流体(管程)气体57冷流体(壳程)液体748.472.4610 5 4.83103775.40.4006103 4.187103977.759 热负荷:Q qm1Cp1T1T257 4.83103450300 4.1297107W ⑵平均温度差逆流:t145071.9124378.08764t2299.2822527 4.2824t1387.0876t t22,tm逆=1326.185℃t2274.28242R T1T2450299.2824t t71.912425 3.2,P210.11 t1t271.912425T1t1450 25查温度校正系数图=1,所以可行。

因此得tm tm逆=326.185℃⑶估算传热面积2参考列管式换热器中K值表,选总传热系数K估=400W/m K,因此Q4.12977102316.m5A估=K估tm400326.185⑷试选型号为减少损失和成本,采用混合气体走管程,液体(水)走壳程,传热管选用25mm 2.5mm的无缝钢管,此管内径为di20mm,外径为d025mm,管壁厚度为2.5 mm,选择内流速u=0.7m/s。

估算单程管子根数为:n1qm157240(根)32 1.0834100.7850.020.74d12u1根据传热面积A估估算管子长度:L A估d2n42218m3.140.025240所以应采用4管程,则每个管程的管长选用l=6000 mm。

按换热器系列标准,初选的换热器为浮头式换热器,型号为:BJS1200 2.566104Ⅱ1.025980245根。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

板式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手册
覆盖换热器:
换热器性能参数及选型
一、换热器的性能参数
1、膨胀性能
换热器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膨胀及收缩系数较大,容易扩大换热器
的换热面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

2、换热系数
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换热系数,能有效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以节省能源。

3、耐腐蚀性
换热器的表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有效防止腐蚀对换热器造成
的损坏。

4、密封性
换热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地防止介质漏出,延长换热器的
使用寿命。

5、易维修性
换热器具有良好的易维修性,可以快速维修和清洗,以避免占用大量
的维修时间。

二、换热器的选型
1、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是换热器的重要指标,一般选择换热器的时候需要确定传热系数,以有效地提高换热效率。

2、换热器的参数及尺寸
一般选择换热器的时候需要确定换热器的参数和尺寸,以获得最佳运行效果。

3、结构类型
在选择换热器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换热器的结构类型。

一般来说,换热器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盘式换热器、链式换热器、槽式换热器等几种。

需根据实际工况情况进行选择。

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表

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表

生活用水
℃供水
℃回水 (常见出水温50/55/60/65 10-65/10-60/5-55/5-50)
制冷
℃供水
℃回水 (常见为7-12/9-14/6-11/8-13)
工艺
℃供水
℃回水 (常见20-25/15-20等)
4.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
A:PN10
B:PN16
C:PN25
D:其它:(MPa)
5.板式换热器板式材质
A:AISI304
B:AISI316L
C:Ti
D:其它:
6.板式换热器流量
一次侧流量
m3/h 或T/h
二次侧流量
m3/h 或T/h
7.板式换热器所要求阻力降(1m=10kpa=0.01MPa)
一次侧
kpa
二次侧 8.其它:
kpa (供暖常见为50-70kpa,制冷常见为80-100kpa)
V130912
板式换热器选型参数表
项目登记号:TB-2013-
共 页,第

登记代理商:
联系人:
项目名称:
所在城市:
询价客户名称:
1.单台设备的板换热量:
kw或
kcal或
冷吨或 其它:(如建筑面积等)
2.换热器的一次侧供,回温度(供热指热源侧温度)
蒸汽
MPa饱和蒸汽

MPa过热蒸汽,温度:
冷凝水
℃供水
℃回水
3.换热器的二次侧供,回水温度(供热指被加热侧温度)
空调
℃供水
℃回水 (常见50-60/45-55/40-5055-60/50-55)
地热
℃供水
℃回水 (常见50-60/45-55/40-50)

板式换热器选型250kw

板式换热器选型250kw

威格豪板式换热器设计参数用户: 型号: M60M项目:日期: 2011-8-24子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侧冷侧流体Water Water密度kg/m3 967.0 977.8比热kJ/(kg*K) 4.19 4.18导热系数W/(m*K) 0.675 0.661进口粘度cP 0.233 0.465出口粘度cP 0.403 0.333流量m3/h 4.535 8.769进口温度¢XC120.0 60.0出口温度¢XC70.0 85.0压力降kPa 12.0 47.9热负荷kW 250.0对数温差K 20.0传热系数(运行) W/(m2*K) 5967换热面积m2 2.1设计余量% 2.0流动形式Countercurrent板片数17流程 1 1板型组合1*(7H+1ML)1*(7H+1MH)板片材质/厚度AISI 316 / 0.50 mm密封垫材质FKMG CLIP-ON FKMG CLIP-ON接口材质Stainless steel Stainless steel接口尺寸mm 50 50接口方向S1 -> S2 S4 <- S3压力容器标准PED法兰标准DIN设计压力barg 16.0 16.0试验压力barg 20.8 20.8设计温度¢XC120.0/70.0 85.0/60.0长度 x 宽度 x 高度mm 595 x 320 x 920液体容积dm3 3.4 3.4净重,空重 / 运行时kg 138 / 1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erformance is conditioned on the accuracy of customer's data and customer's ability to supply equipment and products in conformity therewit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结构紧凑:此特点同板式换热器类似。
(7)承压能力和直径的限制:承受外压情况 下刚度较差,一般情况设计压力<1.6Mpa直 径受加工设备影响,一般D<2500㎜
(8)维修难度大:螺旋体一旦发生内漏无法 维修。
2、螺旋板型号的表示方法:(标准的规定) (1)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由字母和数字组 成,其方法如下:
可拆换热器 D-堵死型 G-贯通型
通道间距mm 公称直径mm
板宽m 公称换热面 积m2 公称压力MPa 材质代号:
C-碳钢S-不锈钢
L-螺旋板换热 器
型式代码: K-可拆B-不可拆
(2)型号表示的示例
a、不可拆换热器,材质为碳钢,设计压力 1.6MPa,公称换热面积50㎡
螺旋板板宽1.0m,公称直径1000mm,两个螺 旋通道间距分别为10mm和14mm,其型号为: BLC1.6-50-1.0/1000-10/14
3、板式换热器规格: <1>、BR系列(等截面):BR0.1、0.2、0.35、
0.5、0.8、1.0、1.6 <2>、BRB系列(不等截面):BRB0.3、0.5、0.8、
1.2. <3>、BRC系列(V系列)
BRC0.13、0.20、0.28、0.45、0.60、 1.0、1.1、1.3、1.7
4、板式换热器优点:
<1>、传热系数高:是管壳式换热器的
3~5倍.
<2>、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3>、对数平均温差大,可采用纯逆流形
式.温差修正系数最大.
<4>、末端温差小,可达1~2 ℃. <5>、维护、检修方便. 5、板式换热器缺点: <1> 、耐压能力较低,由结构原因决定. <2>、耐温能力受垫片材质限制. <3>、含固体纤维状物料易堵塞.
4、介质温度: <1> 、热进:T1,热出:T2,冷进:t1,冷出:t2.单位:℃ 5、物性参数(特殊介质时应提供): <1> 、密度ρ :单位:kg/ m3 : <2> 、粘度(动力μ ):单位:mPas(cp). <3> 、比热容:CP:单位:kJ/kg ℃ <4> 、导热系数:λ :单位:w/ m2 ℃ 6 、允许压降:Δ P:单位:kPa
(4)传热温差小:在螺旋板换热器中,冷热 流体一般逆流操作对于同一换热面积,螺旋 板长度可通过板宽的调整在较大的范围内变 化,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能够准确地人为控 制,并且端差可达到2℃左右。
(5)温差应力小:冷热流体沿螺旋板长度方 向呈线性变化,内部不存在温度的突变区, 热胀冷缩量能被通道间隙均匀吸收。
一、换热器的选型参数要求:
1 、换热量Q:单位:w、Kw 、 Mw 或GJ/h 、 KJ/h 或kcal/h. <1> 、总换热量与单台换热量 (即台数要求) <2> 、单台换热量与总换热量的比例关系 (百 分比) 2 、介质流量(冷、热侧) <1> 、体积流量(qv):单位:m3 /h,小流量时L/min. <2> 、重量流量 (qm):单位:kg/h 3 、介质名称(冷热侧):
基本参数(七个)换算
a.换热量 b.冷热介质流量 c冷热介质进出口 温度
上述七个参数必须提供5个,另外两个可由计算 得出.
条件:一侧3个参数,另一侧2个参数.
三、换热器材质选取
1、选材基本原则: 1) 、经济性; 2) 、耐腐蚀性或清洁要求(防锈) 3) 、工况条件要求:温度、压力等 4) 、用户提出要求(特别适用于换热管) 2 、常用材料: 1) 、换热管 a 、碳钢:10#,20#. b 、不锈钢:304,316L,321 c 、有色金属:紫铜,黄铜.
一般情况下Δ P=50~100kPa. 7 、工作压力或设计压力
二、换热器传热计算:
1、传热基本方程式: Q=K . F. Δ tm或F=Q/K. Δ tm 式中Q→换热量:W.
K →传热系数:W/m2. ℃ Δ tm →对数平均温差: ℃ 2 、基本参数的选取或计算
<1> 、换热量Q:单位:W 热侧:Q1=qv1. ρ 1.cp1(T1-T2) 冷侧: Q2=qv2. ρ 2.cp2(t2-t1)
6、BRC系列板型特点 <1>、板片波纹角度不同
除BRC0.13、0.20以外,其余板型均 分大角度板和小角度板.每台换热 器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数量大小 角度数混装,也可单独装,大、小角度 板片. <2>、板型长、短组合: a、BRC0.13(加长)→0.20 DN65 b、BRC0.28(加长)→0.45 DN100 c、BRC0.60(加长)→1.0 DN150 d、BRC1.1 (加长)→1.3(加长) →1.7
DN300
7、板式换热器垫片 我公司现有:丁晴、三元乙丙(高温)、 氟橡胶.
<1>、丁晴:N主要用于油类、水、卫生 级、食品级.
<2>、三元乙丙:E用于水、蒸气、碱、 盐.
<3>、氟橡胶: F用于硫酸等酸类介质. 8、板式换热器板片: <1>、板片厚度δ =0.5~i、
HAC等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 <1>、供热、空调、生活用水. <2>、食品工业、啤酒、果汁、豆奶的杀菌.
加热、冷却等. <3>、化学工业:如硫酸、烧碱 <4>、石油化工行业. <5>、电力行业,闭式循环水. <6>、冶金行业,高炉冷却水. 9、板式换热器标准:
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对设计制造、 验收都做了规定.
<2>、板材: a 、碳钢Q235-B,20R,16MnR等. b 、不锈钢:304,316L,321 <3>锻件: a 、碳钢:20 ,16Mn等 b 、不锈钢:304,316L,321
四、可拆式板式换热器
1、结构与组成: 主要有板片、垫片、框架等部分组成,见下图:
2、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 <1>、设计压力P≤ 1.6MPa <2>、设计温度t≤ 180 ℃(E.F).110 ℃(N). <3>、供热系数k=3500~6000w/m2. ℃
五 、螺旋板换热器
1、螺旋板换热器结构特点: (1)传热性能好:不存在死区,定位
可起扰流作用,水——水换热传 热系数可达2000W/㎡℃以上。 (2)自洁能力强不宜结垢; 选取 合理流速可防止污垢产生。 (3)散热损失小: 热流体可通过中 心接管直接进入螺旋板换热器内 部,且外表面积较小,易于保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