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蒽醌1

合集下载

第六章 蒽醌类化合物

第六章 蒽醌类化合物
O
O O Mg O O H O O H O O
O Mg O
O
O
与醋酸镁形成的络合物
O
与醋酸镁形成的络合物具有一定的颜色——鉴定
OH O O -OH O -OH
HO O O O
橙黄~ 橙色
母核只有一个α-羟基 α 羟基
O
O H O H
蓝~蓝紫色
O H O O H
有邻二酚羟基
O
O H O H
紫红~紫色
O H O O H
对二酚羟基
橙红~橙色
每个苯环上各有一个α-羟 α羟 基或还有间位酚羟基
(三)对亚硝基二甲苯胺显色反应
蒽酮类化合物的专属性反应
O O
+ 活性次甲基试剂
O O
在 碱性 氨 下 兰绿色
(丙 酸 二 酯、 酰 乙 醋酸 /醇 ) 脂 液
或 兰紫色
醌 上 取 位 环 未 代 置
二、色谱检识
5%NaHCO3 5%NaHCO3(热的) 5%Na2CO3 热的) 可利用此性质进行提取分离 1%NaOH 5%NaOH
第四节 检识
一、化学检识
(一)碱显色反应
O OH OH O O O O
O
O OH OH O
O
O
显红色
O
O
OO
O O
显红色
(二)醋酸镁显色反应
具有邻二酚羟基或α-酚羟基的蒽醌类化合物,可与 0.5%醋酸镁甲醇溶液反应,形成金属络合物(橙红、紫红 或紫色)。
蒽醌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α位—— 1,4,5,8 β位—— 2,3,6,7 meso(中位)—— 9,10
依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一、羟基蒽醌类 1.蒽醌衍生物

《蒽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蒽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是不易提纯,研究起来较难。
二、结构类型 —蒽醌
柯桠素(chrysarobin)是大黄酚的还原产物,是剧烈的泻药,但 少实用,一般作外用药,对治疗各种皮肤病有较好效果,但 对皮肤刺激性太大,应用时要小心。 OH O OH
OH OH OH
OH O OH
CH2OH
CH2OH
CH3
CH3
O
CH3
OH HO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天然存在的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2. 重点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及鉴识反应。 3. 学会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4.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光谱鉴定。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一、概述
二、 结构类型 三、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五、醌类化合物的光谱特
二、结构类型 —蒽醌
OH O OH
大黄酚
大黄素
大黄 素甲醚
R1
R2 芦 荟 大 黄 素
O
大黄酸
羟基蒽醌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有单
糖苷,也有双糖苷,如
OR1 O OR2
Glu Glu O O
R1 H OH OCH3 H
H
R2 CH3 CH3 CH3 CH2OH COOH
OH
H3C
O R1 R2
O
维生素K1和K2的差别只在于侧链有所不同(K1 n=3,K2 n=2),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液体,维生素K2为黄色晶 体。维生素K1和K2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
(如苜蓿、菠菜等)、蛋黄、肝脏等含量丰富。维生
素K1和K2的主要作用是能促进血液的凝固,所以可用 作止血剂。
二、结构类型 —萘醌
在研究维生素K1和K2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构造与凝血作用的关系时,发现2-甲基-1,4萘醌具有更强的凝血能力,称之为维生素K3,可由合成方法制得。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1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措施1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原理本方法制取过氧化氢是以2- 乙基蒽醌( EAQ)为载体, 重芳烃(AR) 及磷酸三辛酯( TOP) 为混合溶剂, 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工作液, 将其与氢气一起通入一装有催化剂的氢化床内, EAQ 于一定压力和温度下与氢进行氢化反应, 生成相应的氢蒽醌(HEAQ) , 所得溶液称氢化液。

氢化液再被空气中的氧氧化, 其中的氢蒽醌恢复成原来的蒽醌, 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所得溶液称为氧化液。

利用过氧化氢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及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用纯水萃取氧化液中的过氧化氢, 得到过氧化氢水溶液( 俗称双氧水) 。

此水溶液经净化处理即可得到过氧化氢产品。

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 称萃余液) , 经过后处理工序K2CO3 溶液干燥脱水分解H2O2 和沉降分离碱, 再经白土床内的活性氧化铝吸附除碱和再生降解物后得到工作液, 然后再循环使用。

2 过氧化氢产品及原料的危险性2.1 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 在任何浓度下都很稳定, 工业生产的过氧化氢的正常分解速度极慢, 每年损失低于1%, 但与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性物质及粗糙的容器表面接触, 或受光、热作用时, 可加速分解,并放出大量的氧气和热量。

分解反应速度与温度、pH 值及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温度、pH 值的提高及杂质含量的增加, 分解反应速度加快。

温度每升高10 ℃, 分解速度约提高 1.3 倍, 分解时进一步促使温度升高和分解速度加快, 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过氧化氢稳定性受pH 值的影响很大, 中性溶液最稳定, 当pH 值低( 呈酸性) 时, 对稳定性影响不大, 但当pH 值高(呈碱性)时, 稳定性急剧恶化, 分解速度明显加快。

当和含碱( 如K2CO3、NaOH 等) 成分的物质及重金属接触时, 则迅速分解。

虽然通常在过氧化氢产品中, 都加有稳定剂, 但当污染严重时, 对上述的分解也无济于事。

天然药物化学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3)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1)

天然药物化学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3)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1)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
2、芳环质子 、
8.06
H O O
8.07
H H
7.73 H
6.67
O
O
1,4-萘醌 萘醌
9,10-蒽醌 蒽醌
四、醌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 3、取代基质子 、 (1)甲氧基:一般在 呈现单峰。 )甲氧基:一般在δ3.8-4.2,呈现单峰。 呈现单峰 甲基在δ2.7-2.8, (2)芳香甲基:一般在 )芳香甲基:一般在δ2.1-2.5,α-甲基在 , 甲基在 , 为单峰或宽单峰(甲基邻位有芳香质子)。 为单峰或宽单峰(甲基邻位有芳香质子)。 ( 3) 羟甲基 ( -CH2OH) : CH2 的化学位移一般在 ) 羟甲基( ) δ4.4-4.7,呈单峰;羟基吸收一般在δ4.0-6.0。 ,呈单峰;羟基吸收一般在 。
8 7 6 5
1 O
2 3
γ-pyrone)
O 4
一、概述
位上接一苯环, 而2位上接一苯环,则成为黄酮 位上接一苯环 则成为黄酮(flavone) 苯基色原酮(2-benzochromone) 或2-苯基色原酮 苯基色原酮
8 7 6 5
1 O
2 3
O 4
一、概述
狭义
广义
2、定义 、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 以前,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主要是指基本母 主要是指基本母 苯基色原酮(2-phenyl-chromone)类化合物, 类化合物, 核2-苯基色原酮 苯基色原酮 类化合物 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 (A现在则是泛指两个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 2' 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链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1 8
OMe

[课件]第五章蒽醌PPT

[课件]第五章蒽醌PPT

3、大黄中还原型蒽醌类化合物的测定 可将还原型蒽醌用适当浓度(10%)FeCl3 溶液先氧化成蒽醌类化合物,再加酸水解, 然后同操作2测定含量。 4、大黄酸类化合物测定 将2的氯仿提取液用5%NaHCO3溶液分次 振摇提取至无色,提取液酸化后用乙醚提 取,加 5% 氢氧化钠 -2% 氢氧化铵混合碱液 比色。


>2个以上α-酚羟基>1个以上α-酚羟基
(1%NaOH) (5% NaOH)
蒽醌类成分的定Leabharlann 分析 化学显色、薄层色谱、升华显色 (一)
化学显色反应 1、 Borntrager反应:蒽醌类成分常 具有酚羟基,遇碱显红---紫红色

羟基蒽醌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
苷均可呈色,显色特点①蒽酚、蒽 酮、二蒽酮类化合物需经过氧化形 成蒽醌后才呈色。②游离蒽醌羟基 位置不同,产生的颜色不同 常用碱液(显色剂):氨气、 10%氢氧化钾甲醇溶液、3%氢氧化 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 50% 哌啶的 苯溶液、饱和碳酸锂溶液

3、显色剂 喷碱性试剂或醋酸镁甲醇液,氨气熏 及紫外灯下看荧光 ,可见光下直接观察色 斑
4、对照品的选择 单体化合物、混合提取物、标准药材

(三) 升华法 游离的蒽醌及其他醌类衍生物可用升华 法得到升华物,可见光下观察或加碱液 显色 尤以大黄、含大黄制剂如牛黄解毒丸等 较常用

蒽醌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比色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重量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 度法、极谱法、容量法
(一)、比色法 1、 直接测定 蒽醌类化合物随着酚羟基等助色团的引 入表现出一定的颜色,在可见光区比色 直接测定

2、 Borntrager反应 利用羟基蒽醌类遇碱呈色在 500~550nm 处有最大吸收 常用碱液有NaOH、KOH、 NaOH-NH4OH

蒽醌84-65-1

蒽醌84-65-1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 无数据资料
颜色 : 无数据资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ttps:// 2/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临界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284 - 286 °C (543 - 547 °F) - lit.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扫掉和铲掉。存放在合适的封闭的处理容器内。
7 安全操作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 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A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危害类型
GHS07:感叹号;
信号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2
皮肤接触有害健康。
H317
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2
吸入有害健康。
警告申明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预防
无数据资料

三、蒽甙

三、蒽甙

第五章醌类化合物第一节概述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是指包括醌类及其容易转变为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一、苯醌类苯醌类(benz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由于前者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类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且醌核上多有-OH、-CH3、-OCH3等基团取代。

苯醌类化合物数目不多。

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如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果实中的2,6-二甲氧基苯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白花藤果(Embelia ribes Burn.)的果实中及木桂花(E.oblongfolia Hemsl.)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具驱绦虫作用的信筒子醌(embelin)为橙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泛醌类(辅酶Q类)具有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的作用,其中辅酶Q10(coenzymes Q10)临床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等。

从中药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根中分得的几个对前列腺素PGE2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arnebinone和arnebifuranone也属于对苯醌化合物。

二、萘醌类萘醌类(naphth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考虑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 三种类型。

但迄今为止自然界得到的绝大多数均为a-萘醌类。

天然萘醌的衍生物多为橙黄或橙红色结晶,有的甚至呈紫红色。

萘醌类化合物大致分布在20多科的高等植物中,其中紫草科、柿科、蓝雪科等含量较丰富。

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胡桃醌(juglon)具有抗菌、抗癌及神经中枢镇静作用;蓝雪醌(plumbagin)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拉帕醌 (lapachol)有抗癌作用。

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一系列紫草素(shikonin)及异紫草素(alkanin)类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大黄酚蒽酮
二蒽酮
glc O O OH
glc O O OH
H H
COOH COOH
COOH H H
COOH
glc O O OH sennoside A
glc O O OH sennoside B
蕃泻苷A
第二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
颜色——多为有色固体 如:黄、红、橙、紫红等 游离蒽醌多为有色晶体 一般都具荧光
1.有-COOH的酸性> 无-COOH(Ph-OH)
2. β-OH>Ph-OH >α-OH
O O H
>
O H
>
H OO
O
β-羟基蒽醌 Pka 7.6
α-羟基蒽 9.9
O
α-羟基蒽醌 11.5
3.酚-OH数目增多,酸性↑
H O
O O
>
O H
O O
>
O H
H O OH
O
O
3,6-二羟基蒽醌 3-羟基蒽醌 1,2-二羟基蒽醌
(二)乙酸镁反应
羟基蒽醌和0.5%醋酸镁的甲醇或乙醇液生成稳定 的橙红色或紫色络合物。
生成的颜色随分子中羟基的位置而有所不同。 因此此反应不仅作为蒽醌的一般定性检查,而且 可以提供羟基取代位置的线索,有利于结构的推 测。多用作 PC、TLC显色剂。
羟基蒽醌乙醇液
点于滤纸上 干燥
喷0.5%醋酸镁 甲醇液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一、结构类型
8 7
O1
9
2
▪ ▪
位—— 1,4,5,8 位—— 2,3,6,7
6
10
5O
3

meso(中位)—— 9,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升华性
游离的醌类化合物具升华性
3、溶解度
游离醌类极性较小,一般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
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乙醇、甲醇。
二、化学性质
1、酸性
醌类化合物具有酸性,因分子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表现显著差异。
含COOH>含2个以上β-OH>含1个β-OH>含2个α-OH>含1个α-OH
2、颜色反应
四、蒽醌类
蒽醌类包括蒽醌衍生物及其不同程度的还原产物,如氧化蒽酚、蒽酚、蒽酮及蒽酮的二聚体。
(一)蒽醌衍生物
蒽醌母核上有羟基、羟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代。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类。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
2、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颜色较深,多为橙黄至橙红。
《天然药物化学》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时间分配醌类化合物是具有共轭体系的环己二烯二酮类化合物。
第一节结构与分类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一、苯醌类
有对苯醌和邻苯醌两大类。但邻苯醌结构不稳定,天然药物中的苯醌主要是对苯醌。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
天然药物化学
专业班级
06药学
授课教师
顾晓燕
授课类型
讲授
学时
2
章节题目
第五章蒽醌
第一节醌的结构与分类
第二节醌的提取与分离
目的

要求
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分类。
2.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衍生物的制备
重点

难点
重点:理化性质
难点:结构
方法
与手段
讲授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在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α-酚羟基或邻位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Pb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6)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
用于鉴定蒽酮类化合物,其羰基对位亚甲基上的氢很活泼可与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缩合而成共轭体系较长的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
(1)Feigl反应: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实验:
用于PPC和TLC喷雾剂,是检出苯醌和萘醌的专用显色剂。
(3)碱性条件下的呈色反应:
羟基蒽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兰色。
(4)与活性次甲基试剂的反应:
A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甲醚D茜草素E羟基茜草素
6、某羟基蒽醌的紫外光谱资料为:
UVλnm(logε):225(4.37),279(4.01),432(4.08)
A 1,2-二羟基蒽醌B 1,3-二羟基蒽醌C 1,8-二羟基蒽醌D 2,5-二羟基蒽醌E 5,7-二羟基
教学
后记
教学效果好
(二)蒽酚或蒽酮衍生物
存在于新鲜植物中,该类成分可慢慢氧化成蒽醌类成分。
(三)二蒽酮与二蒽醌类衍生物
如存在于大黄中的番泻叶苷
蒽醌类化合具有下列活性:
1、泻下作用
2、抗菌作用
3、抗癌作用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性状
醌类化合物母核无酚羟基取代时,无色,引入酚羟基等助色团,表现一定的颜色,取代越多,颜色越深。
二、萘醌类
萘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α-(1,4)萘醌β-(1,2)萘醌amphi-(2,6)萘醌,但自然界得到的都是α-(1,4)萘醌,如紫草素、维生素K1等
三、菲醌类
菲醌类化合物包括邻菲醌和对菲醌。从丹参中得到的30多中醌均属于菲醌类,它们对心脑学管系统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能够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教案末页
教学
小结
通学生过教学对蒽醌的类型、蒽醌的性质有了初步了解。
思考题

作业题
1、蒽醌可分为几种类型
2、影响蒽醌酸性的原因有几个
3、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是
A苯醌B萘醌C菲醌D蒽醌E二蒽醌
4、能与碱液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的是
A羟基蒽醌类B羟基蒽酮类C蒽酮类D二蒽酮类E羟基蒽酚类
5、在羟基蒽醌的红外光谱中,有一个羰基峰的化合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