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蒽醌3
蒽醌类化合物

二、结构类型 —蒽醌
O OH
O R3
O OH OH
OH
R1
R1 茜 草 素
OH
羟 基茜 草素 OH
R2 伪羟 基茜 草素 OH
H2 OC
OO
OH
OH OH
OH O
R2 R3
HH H OH COOH OH
O
二、结构类型 —蒽醌
(二) 氧化蒽酚衍生物蒽醌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锌 粉还原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
另外,大黄药材中含有的五种主要的羟基蒽醌类 成分,其相应的蒽酚衍生物都可能存在于新鲜的大黄 根茎中。但贮存三年以上的大黄,就不再检出这些蒽 酚类成分了。
二、结构类型 —蒽醌
新鲜的虎杖根中存在少量大黄酚、蒽酚是 以苷的形式存在的,但在生长三年以后的根 中,此种蒽酚特别是苷的形式显著减少。
但是,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 糖缩合成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 解,除去糖才容易被氧化为蒽醌衍生物。大 黄中含有此种蒽酚苷类,只是不易提纯,研 究起来较难。
小知识:芦荟简介
芦荟的起源与发展
芦荟(Aloe),原产于非洲或地中海干燥地区,性寒味苦,
入心、肝、脾径,是一种集医药医疗、美容化妆、保健护肤、
食用和观赏功能为一体的经济作物,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常绿
多肉质草本植物。
芦荟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目前,芦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化妆品、保健食品
和药品。在芦荟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最易被消费者接
二、结构类型 —蒽醌
(四)蒽醌(anthraquinones)
蒽醌是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色素,是许多中药如 大黄、何首乌、虎杖等的有效成分。目前已经发现的蒽醌 类化合物近200种,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其他则主要 存在于真菌及地衣类中,在动物及细菌中也偶有发现,而 且在真菌、地衣和动物中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也往 往比较特殊,这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是醌类 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类物质。
天然药物化学第五章_蒽醌类化合物

应用: 可用于提取分离。
(二)碱性
蒽醌类化合物羰基上的氧原子有微弱的碱 性,能溶于浓硫酸中成盐,再转成阳碳离 子,同时伴有颜色的显著变化。
五、显色反应
(一)Borntrager’s reaction(碱液试验) 羟基蒽醌类遇碱显红-紫红色,这是蒽醌类一个很 重要的鉴别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
四、酸碱性 (一) 酸性
蒽醌类化合物多数带有羧基、酚羟基,因 此具有酚的通性,呈弱酸性。 规律如下:
1.有-COOH的酸性> 无-COOH(Ph-OH) 2. β-OH>Ph-OH >α-OH
H O OH OH O O
>
O
>
O
β-羟基蒽醌 Pka 7.6
α-羟基蒽 9.9
α-羟基蒽醌 11.5
3.酚-OH数目增多,酸性↑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一、结构类型
8 7 6 5
O
9 10
1 2 3 4
位—— 1,4,5,8 位—— 2,3,6,7 meso(中位)—— 9, 10
O
依据其还原程度的不同,将其分成以下几类:
蒽醌
O [H]
OH
O
OH
O
COOH O
[O] O
大黄酸
O OH
互变异构
OH
蒽醌
蒽酮
O
茜草素
蒽酚
glc O
OH
OH
OH CH2CH2CH C CH3 CH3
OH
OH
异构体 O OH
CH3
蒽酚
柯桠素
glc
O
蒽酮
OH
OH
O
OH + g lu c o se
《蒽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二、结构类型 —蒽醌
柯桠素(chrysarobin)是大黄酚的还原产物,是剧烈的泻药,但 少实用,一般作外用药,对治疗各种皮肤病有较好效果,但 对皮肤刺激性太大,应用时要小心。 OH O OH
OH OH OH
OH O OH
CH2OH
CH2OH
CH3
CH3
O
CH3
OH HO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目的要求:
1. 了解天然存在的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 2. 重点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及鉴识反应。 3. 学会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4. 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光谱鉴定。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
一、概述
二、 结构类型 三、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四、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五、醌类化合物的光谱特
二、结构类型 —蒽醌
OH O OH
大黄酚
大黄素
大黄 素甲醚
R1
R2 芦 荟 大 黄 素
O
大黄酸
羟基蒽醌衍生物多与葡萄糖、鼠李糖结合成苷,有单
糖苷,也有双糖苷,如
OR1 O OR2
Glu Glu O O
R1 H OH OCH3 H
H
R2 CH3 CH3 CH3 CH2OH COOH
OH
H3C
O R1 R2
O
维生素K1和K2的差别只在于侧链有所不同(K1 n=3,K2 n=2),维生素K1为黄色油状液体,维生素K2为黄色晶 体。维生素K1和K2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绿色植物
(如苜蓿、菠菜等)、蛋黄、肝脏等含量丰富。维生
素K1和K2的主要作用是能促进血液的凝固,所以可用 作止血剂。
二、结构类型 —萘醌
在研究维生素K1和K2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构造与凝血作用的关系时,发现2-甲基-1,4萘醌具有更强的凝血能力,称之为维生素K3,可由合成方法制得。
第5章--蒽醌类化合物讲课讲稿

❖临床用途: 其功效的主要成分均为醌类化合物。 ❖ 凤眼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 胡桃叶有抗菌、抗癌及中枢神经镇静作用; ❖ 丹参有活血化瘀、痛经止痛、宁心安神作用; ❖ 大黄、番泻叶有泻下作用。
丹参
凤眼草 胡桃叶
番泻叶
第一节 结构类型
❖天然醌类主要有四种类型
❖ 苯醌benzoquinones ❖ 萘醌naphthoquinones ❖ 菲醌phenanthraquinones ❖ 蒽醌anthraquinones ❖其中蒽醌及其衍生物的类型较多,最为常见,药
❖ 1、大黄素型(Emodin):多呈黄色 ❖ 2、茜草素型(Alizarin):多呈橙黄色-橙红色。
蒽醌结构上不同位置,可采用两种方法标记
*
*
*
*
1,4,5,8位为α位 2,3,6,7位为β位
1、大黄素型(Emodin): 羟基分布于苯环两侧上,多呈黄色。
如中药大黄中的主要蒽醌衍生物多属于大黄素型。
理活性较强。
对苯醌
O
O
菲醌
O
O 萘醌
O
蒽醌
O
❖ 一、结构类型:根据其氧化、还原剂聚合反应的 程度分为
❖ (一)蒽醌类:大黄素型;茜素型
❖ (二)蒽酚及蒽酮类:
❖ (三)二蒽酮(或二蒽醌)类:由两分子蒽酮聚 合而成
❖ (一)蒽醌类化合物 ❖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位置不同,可将羟基蒽
醌分为两大类:
第5章--蒽醌类化合物
目的与要求
1、熟悉蒽醌的结构类型和常见蒽醌的 药理作用 2.掌握蒽醌的理化性质
➢情景描述
导学情景
便秘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虽不致命,但十分痛苦, 甚至会带来令人难堪的口臭。大便里含有大量细菌,其中2/3是 杂菌和致病菌,如果24小时内不能排除体外,杂菌和致病菌大量 繁殖所产生的毒素就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带来头疼、食欲缺乏、 口臭等一系列并发症。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便秘更是危险。
蒽醌类化合物

一. 概 述
(二)生物活性
致泻:番泻苷、大黄酸。蒽醌苷大于苷元,具有二蒽酮结构的 番泻苷类泻下作用最强。 抗菌、止咳、抗炎作用:大黄素(酸)、竹红菌甲素、紫草素 蒽醌类成分大多有抗菌活性,且苷元作用大于苷类;蒽酚具有 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如柯亚素。 活血和止血:紫草中的萘醌;茜草素; 抗癌、抗病毒:紫草中的萘醌。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 可抑制人肝癌细胞和小鼠腹水肝癌细胞的生长和运动,大黄素、 大黄酸对小鼠黑色素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素能抑制小鼠 乳腺癌、大黄酸能抑制艾氏癌。 扩张冠状动脉:丹参醌Ⅱ用于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辅酶Q 类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 驱绦虫:信筒子醌(白花酸藤果)
OMe
信筒子醌
泛醌
夫霉醌
二、结构类型 —苯醌
泛醌类(ubiquinone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包括 微生物、高等植物和动物体中,能参与细胞的基本 生化反应,主要作用在于氧化磷酰化反应中的电子 传导,是生物氧化反应中的一种辅酶,又称辅酶Q类 (coenzymes Q)。自然界存在的是辅酶Q6—Q10, 其同系物已全部合成制得,治疗某些血液疾病和肌 肉疾病。
O O O O α (1,4) O β (1,2) amphi (2,6) O
中药中的萘醌多带有羟基,多呈橙色至黄色。 一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
二、结构类型 —萘醌
胡桃醌( juglone)存在于核桃未 成熟的果皮(青皮)中,有抗出 血的活性,共存的其它几种还原 衍生物,都有抗菌的生物活性, 如α-氢化胡桃醌及其4-葡萄糖 苷等。 指甲花醌(lawsone)得自指 甲花的叶,其甲醚存在于凤 仙花的花,具有强烈的杀霉 菌作用。
O
CH3
n
CH3
H
O
三、蒽甙

第五章醌类化合物第一节概述醌类化合物(quinonoids)是指包括醌类及其容易转变为具有醌式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分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种类型。
第二节醌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一、苯醌类苯醌类(benz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可分为邻苯醌和对苯醌两大类,由于前者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苯醌类化合物多为对苯醌的衍生物,且醌核上多有-OH、-CH3、-OCH3等基团取代。
苯醌类化合物数目不多。
天然苯醌类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如中药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 Swingle)果实中的2,6-二甲氧基苯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从白花藤果(Embelia ribes Burn.)的果实中及木桂花(E.oblongfolia Hemsl.)果实中分离得到的具驱绦虫作用的信筒子醌(embelin)为橙色的板状结晶,是带有高级烃基侧链的对苯醌衍生物。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泛醌类(辅酶Q类)具有参与生物体内氧化还原的作用,其中辅酶Q10(coenzymes Q10)临床用于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及癌症等。
从中药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根中分得的几个对前列腺素PGE2生物合成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arnebinone和arnebifuranone也属于对苯醌化合物。
二、萘醌类萘醌类(naphthoquinones)化合物从结构上考虑可以有α-(1,4)、β-(1,2)、及amphi-(2,6) 三种类型。
但迄今为止自然界得到的绝大多数均为a-萘醌类。
天然萘醌的衍生物多为橙黄或橙红色结晶,有的甚至呈紫红色。
萘醌类化合物大致分布在20多科的高等植物中,其中紫草科、柿科、蓝雪科等含量较丰富。
许多萘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胡桃醌(juglon)具有抗菌、抗癌及神经中枢镇静作用;蓝雪醌(plumbagin)有抗菌、止咳及祛痰作用;拉帕醌 (lapachol)有抗癌作用。
从中药紫草及软紫草中分得一系列紫草素(shikonin)及异紫草素(alkanin)类衍生物,具有止血、抗炎、抗菌、抗病毒及抗癌作用。
《蒽醌类化合物》PPT课件

OH
(四)C-糖基衍生物: 是蒽醌的碳苷,即糖作为侧链通过C-C键直 接与蒽环相连。例如芦荟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芦荟苷 (barbaloin)即属此类化合物。
小知识:芦荟简介
芦荟的起源与发展
芦荟(Aloe),原产于非洲或地中海干燥地区,性寒味苦,
二、结构类型 —苯醌
(一) 苯醌类(benzoquinones) 有邻苯醌和对苯醌两种 天然的多为对苯醌
对苯醌 O
常见的取代基为OH,OMe和烷基等 O 简单的对苯醌多为黄色或橙黄色结 晶,能随水蒸气蒸馏,常有令人不 适的臭味,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易被还原成相应的对苯二酚。
邻苯醌
O O
二、结构类型 —苯醌
大黄 酚葡 萄糖苷
glu H
大黄 酚-1-O-β
H glu
-D-葡 萄糖苷
MeO
CH3
O
大黄 素 甲 醚 -8-O-β -D-龙 胆双 糖
二、结构类型 —蒽醌
(2) 茜草素型:羟基分布于一侧苯环上,颜色较深, 多呈橙黄色至橙红色。种类较少,最重要的中药 是茜草。茜草的根能止血、活血,主治咳嗽、痰 中带痰以及风湿性关节炎。从茜草根分离得到茜 草素及其冬绿糖苷—茜草苷、羟基茜草素、伪羟 基茜草素等多种蒽衍生物,其中茜草素是重要的 天然染料之一。在低年生茜草根中多以苷的形式 存在,而在多年生的茜草根中主要以游离苷元的 形式存在。
位多有一个甲基、羟甲基、甲氧基、醛基或羧基取
代,个别蒽醌化合物还有两个碳原子以上的侧链取
代。可呈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
物体内。
二、结构类型 —蒽醌
蒽醌的结构类型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状况不同, 将羟基蒽醌分为两类:大黄素型和茜草素型。 (1)大黄素型:羟基分布于两侧苯环上,多呈黄色。许多重要的中药如大黄、 决明中有致泻作用的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均属于这一类型。以下五种大黄素型 羟基蒽醌在中药中分布比较广泛。
五章蒽醌类3

2,羟基 一般的酚羟基振动频率在3550– 3200cm-1 蒽醌的羟基,随取代位置不同而有变化。 (1) α-OH 因为与C=O 缔合,其吸收频率在 在 3150cm-1 以下,(与C-H振动 重叠) (2)β-OH 在 3300-3390cm-1 间。 如只有一个β-OH (-CH2OH)其振动频率 大多在 3300 – 3390 cm-1 间有一个峰。 如果在 3600 – 3150 cm-1间有 几个峰, 则 其蒽醌母核上可能有2 个或 多个β-OH。
OAc OAc CH2OAC
二, 蒽醌类的波谱分析 (一)紫外光谱 UV 蒽醌的UV 主要可看为由苯甲酰基(A) 和醌样结构(B)组成。 A:有λmax 252nm(强),322nm(中强) B:有λmax 272nm(强), 405nm(弱)
O
O
O A 苯甲酰基
O B 醌结构
羟基蒽醌有五个主要吸收谱带 第一峰 230nm 左右 第二峰 240 - 260nm (由A结构引起) 第三峰 262 - 295nm (由B 结构引起) 第四峰 305 - 389nm (由A结构引起) 第五峰 400nm以上(由醌结构中的羰基引起)
一 化学试验 (一)锌粉干馏 蒽醌类分子中含氧的取代基在反应时 被还原而除去,生成相应的母核。 此反应对确定母核,及某些基团的有无及位置有 一定的意义。如:
OH O HO Zn粉干馏 COOH O O
粉干馏 CH3 O CH3
(二)氧化反应 羟基蒽醌类氧化开环生成 苯二甲酸的衍生物 不同的氧化剂和不同的条件, 能生成不同 的产物,常用的氧化剂有:三氧化铬, 碱性高锰酸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乙酰化反应 蒽醌类化合物在不同的乙酰化试剂的作用下 其乙酰化的程度不同, 产物不同。 常用的乙酰化试剂的强弱顺序为: CH3COCl > (CH3CO)2O > CH3COOR > CH3COOH 反应的条件不同, 其乙酰化程度也不同。 醇羟基最容易被乙酰化,α-酚OH 较难。 在乙酰化时如加入硼酸,它能与α-酚OH 形 成酯, 使α-酚OH 不参与乙酰化,其酯被 水解,又可得到α-酚OH。这样就只乙酰化 β-酚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天然药物化学专业班级06药学
授课教师顾晓燕授课类型讲授学时 2 章节题目第五节结构测定
目的
与
要求
了解2D NMR谱及MS在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重点
与
难点
难点:结构鉴定
方法
与手段
讲授、对照图谱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天然药物化学》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指导》主编:吴剑锋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五节结构测定
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测定,一般是在与碱反、醋酸镁反应初步确定为蒽醌类化合物后,再进行必要的化学试验和波谱分析才能作出判断。
一、醌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
1、苯醌和萘醌的紫外光谱
苯醌有三个主要吸收峰:240(强),285(中强),400(弱)萘醌有四个吸收峰:245,251,335(苯样结构引起);257(醌样结构引起)
2、蒽醌的紫外光谱
羟基蒽醌有五个主要吸收带
Ⅰ:230左右;
Ⅱ:240-260(苯样结构引起);
Ⅲ:262-295(醌样结构引起),受β酚羟基影响;
Ⅳ:305-389(苯样结构引起);
Ⅴ:>400(羰基引起) 受α酚羟基影响
二、红外光谱
主要为羰基吸收峰(1675-1653),羟基吸收峰(>3000),芳环(1500-1600)
羰基的峰位与羟基的数目及位置有关。
三、醌类化合物的1HNMR
1、醌环上的质子
醌环引入供电取代基,使其它质子移向高场。
2、芳环质子
四、醌类化合物的13C-NMR
1、1,4萘醌类化合物的13C-NMR谱
2、9,10蒽醌类化合物的13C-NMR谱
五、结构鉴定实例-大黄酚的结构测定
从大黄中提取分离出一橙色结晶,mp.195~196℃,分子式为
C15H10O4,与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呈红色,与0.5%醋酸镁反应
呈樱红色。
光谱数据如下:
UV
nm(logε):432(4.08),356(4.07),279(4.01),258(4.33),225(4.37)m a x
IRvmaxcm-1:3100,1675,1621
H-NMR(CDCl3)δ:12.02(1H,s),12.13
(1HsHddJHzHtJHzHddJHzHbrsHbrsHbrs
EI――MSm/z%
结构推测步骤如下:
1、根据化学反应,推测该化合物为羟基蒽醌类,且至少每个苯环
上有一个α-羟基。
2、根据波谱分析该化合物结构为大黄酚结构。
六、醌类化合物衍生物的制备
1、甲基化反应
甲基化试剂的组成反应官能团
CH2N2/Et2OCH2N2/Et2O+MeOH(CH3)2SO4+K2CO3+丙酮CH3I+Ag2O+CHCl3 -COOH,β酚OH,-CHO-COOH, β酚OH, 两个α-OH 之一,-CHOβ酚-OH, α-酚OH-COOH,所有的酚OH,醇OH,-CHO
2、乙酰化反应
试剂组成反应条件作用位置
冰醋酸(加少量乙酰氯)醋酐醋酐+硼酸醋酐+浓硫酸醋酐+吡啶冷置加热短时间长时间冷置室温放置过夜室温放置过夜醇OH醇OH,β-酚OH醇OH,β-酚OH,两个α酚OH之一醇OH,β-酚OH 醇OH,β-酚OH,α-酚OH醇OH,β-酚OH,烯醇式OH
教案末页
教学小结
通过教学学生对蒽醌结构的鉴定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此部分内容比较陌生,所以整体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思考题或作业题思考题:
1、醌类化合物有哪些结构类型?各类型母核是什么?
2、醌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有哪些,反应试剂及现象是什么?
3、PH梯度萃取法分离蒽醌类化合物的原理是什么?
4、蒽醌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特征是什么?
5、蒽醌类化合物常用的甲基化试剂有哪些?
教学
后记
可通过实验加强学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