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企业孵化器发展战略

企业孵化器起源于美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全世界约4000家,已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从国外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孵化器的建设目的主要是繁荣当地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其核心业务是支持创业企业发展。大多数企业孵化器是非营利性机构,既来自于政府、社会非营利机构、大学的资助,也来自大公司、私人机构和个人的支持,是科技与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创业者个人进入经济生活、走向成功的桥梁。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1987年引入我国,1988年被纳入国家火炬计划的范畴,被称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要孵化科技型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共有企业孵化器465家,孵化器面积768万m2,孵化科技企业15449家,已毕业企业3887家,其中上市企业32个,孵化企业年销售额422.6亿元。企业孵化器已经成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有效手段。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企业孵化器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好过渡期,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挑战,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企业孵化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其发展战略:

一、人才战略

人力资本是企业孵化器的第一资源。企业孵化器应当从以下五个方面思考人才战略:

1.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孵化器要通过各种手段积极吸引人才,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不景气,一些跨国公司纷纷裁员时,引进国际上高素质人才,包括留学生,迎接入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树立人力资本投资的新理念,即引进人才,实际上就是引进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对企业孵化器进行人才资本投资。

2.吸引成功人士加盟。要采取措施,吸引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成功人士加盟企业孵化器,他们到企业孵化器工作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学有所成,经验丰富。他们的加盟将能促进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3.利用在校学生。要充分利用在校学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吸引他们参与企业孵化器和孵化企业的课题研究,并到企业孵化器和孵化企业进行实践。这既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为企业孵化器和孵化企业提供利用高素质、低成本的劳动力的机会。

4.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岗位培训、轮训、出国培训、实习等方式,对现有孵化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适应国际化要求。

5.允许孵化器管理人员在孵化企业中以特殊才能入股。国家应将有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及其智力成果,按照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要素在创业中的特殊权能作为企业的资本形式,让参与企业分配,并参与企业的投资与改制。企业孵化器允许有特殊才能的管理人员在孵化企业参股,可以留住优秀人才,也能提高孵化器管理人员对孵化企业的服务质量和责任感。

二、知识产权战略

加入WTO,发展并保护知识产权是大势所趋,只有发展并保护知识产权,才能使我们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孵化器的知识产权战略包括:

1.要转变观念,把知识产权纳入孵化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入驻时要审查其知识产权的法律状态和归属。在孵化服务中,要强化对孵化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培训、咨询、管理和保护等方面;指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防止知识产权流失和被盗用;教育孵化企业遵守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在孵化企业毕业、兼并、产权转让、上市等过程中,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价值。孵化企业不仅要熟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国内保护的基本规范和知识产权战略去应对市场竞争。

2.选择一些有国际市场、技术先进的技术进行孵化。技术在当今时代已成为生死攸关的事情,

上至国家,下到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技术进步的快慢。企业孵化器为提高其显示度、影响力和国际化能力,应当选择一些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国际化前景的技术进行孵化。

3.指导孵化企业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相当重要,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技术秘密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用权等。企业要制订知识产权战略综合运用上述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的竞争力。在商标方面,企业商标的设计应与企业名称、标志等结合起来,并及时申请注册;针对假冒商标的危害,企业应进行防御商标的注册,并实施行政与司法双管齐下;商标到期要按时续展,切忌中途易名。在专利方面,企业应选择适当时机申请专利,并决定是否申请国际专利,要制订并实施专利控制、外围保护、专利收买、专利转让等战略。在技术秘密方面,要采取一切手段防止泄密,并及时与知悉人员签订保密协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及时向国务院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三、融资战略

资金是中小企业的生命线,是决定孵化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孵化企业的主要措施之一或者孵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帮助孵化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孵化器的融资战略包括:1.设立孵化资金。顾名思义,孵化资金就是扶助孵化企业的专项资金,解决其流动资金困难或者资本金不足问题,既可以借给孵化企业,解决其临时性资金困难,也可作为资本投入到孵化企业。

2.加强与风险投资的结合。风险投资是孵化器孵化企业的一个重要手段,风险投资收益也是孵化器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企业孵化器应有重点地选择风险投资机构,并与风险投资机构共同选择并投资孵化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这既有利于加强对孵化企业的服务与管理,又能增强风险投资者的信心。

3.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孵化企业的信用度低,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孵化器应当促进银行与孵化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可以根据孵化器的信用情况,进行适当的贷款担保。担保金作为风险投资的一部分,失败了从孵化企业资产中抵偿;成功了,可有机会在孵化企业中参股,以期获得更大的回报。

4.充分利用外部资金。组织孵化企业积极申请国家创新基金、国家科技专项基金,充分利用这些资金促进企业孵化。要抓住机会引进外资,并争取有利的合作条件。

5.加强融资管理。要培育孵化企业的信用意识,在入驻时就要考查创业者或者企业的信用情况,尽量避免那些信用度不高的企业或者创业人员到孵化器孵化;指导企业制订商业计划,并使其对投资者有吸引力;加强对已获得资金的企业或者项目的跟踪和管理,使其实现预定的目标。

四、服务战略

企业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等多方面的孵化服务,靠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是不行的,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因此要制订孵化服务战略。

1.孵化器要突出自身的服务优势。孵化器限于人才、场地、资金等条件,孵化服务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当根据人才特点和资源优势,突出自身的服务特色。自己不具备的,可以寻求外界的帮助。

2.依靠社会中介机构的服务优势。要依靠社会中介机构为孵化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人才服务中心、投资顾问公司、技术检测机构、技术评估机构等。

3.依托社会公益性机构的服务。要依托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区文化、家政、学校等组织机构,为孵化企业提供服务;

4.引进国际性服务机构。国际性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培训机构等,能够按照国际规范与惯例为孵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或者国外中小企业进入本国市场提供国际化咨询服务。

孵化服务是孵化器生存的根本。加入WTO以后,孵化器将成为市场主体和资源配置的主体。能否在市场中求生存,关键在于其服务有特色,因此每个孵化器除了提供一般服务外,还应当形成其特色服务,甚至将其特色服务注册为商标,没有特色的服务应当外包给社会中介机构。法国一些孵化器为孵化项目配备专门的顾问。虽然他们人员很少,只有2-3个人,却要为孵化对象提供相当多的帮助,为孵化对象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个性化的服务。没有外包服务,他们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五、国际化战略

加入WTO,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内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根据WTO的规则,政府的有形保护必须退却,企业孵化器将成为市场的主体,也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必须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主战场。企业孵化器要在经济全球化中求生存、求发展,既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孵化对象,也可能为全球企业提供孵化服务。因此,企业孵化器必须制订国际化战略。

1.加强自身基础条件的建设。孵化器国际化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能力和条件,因此,企业孵化器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包括培养专业技能和专业队伍,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孵化器的核心能力应该从管理与服务着手,通过加强管理创收节支,降低运营成本,降低孵化企业的创业成本;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孵化企业获取人才、资金、技术等外部资源的能力。

2.孵化留学生企业。留学生熟悉国际规范,熟悉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国际关系,企业孵化器可以通过孵化留学生企业进行国际化练兵,以留学生为桥梁,跨出国门,并通过留学生引进国外资金、管理,引进外国中小企业到孵化器孵化。

3.通过多种途径国际化。首先,要积极加入国际孵化器协会等企业孵化器国际组织,学习国际上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方式和运作规则,加强与国际上孵化器的合作与交流。其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加孵化器国际会议,如世界孵化器大会和国际孵化器协会的年会等,把握国际上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态势,跟上国际上孵化器发展的步伐。第三,吸引跨国公司、国际资金和国际知名中介机构等参与孵化器建设,引进国际资金、技术、管理和服务,使孵化器的运作与管理国际化。第四,选择一些国外知名孵化器建设姊妹孵化器关系,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联系,如聘请国外孵化器的管理人员或者有关专业人员担任孵化器的管理人员,也可将我们孵化器的管理人员送到那里参与管理。这样,既使企业孵化器管理国际化,也培养国际化孵化器管理人才。

4.建设海外扶助基地。首先,与海外孵化器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互通信息、培训、相互参加国际会议等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并通过对等的合作,孵化对方的孵化企业或者项目。其次,与海外大学、科研机构、实验室、孵化器等合作,帮助其技术或者孵化对象到中国发展,或者帮助中国技术或者孵化对象到海外发展,如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与俄罗斯高科技咨询公司合作在上海浦东成立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专门引进、孵化俄罗斯和独联体的技术项目。再次,合资或者独资建设海外扶助基地。企业孵化器可以在海外创办孵化器或者孵化基地,如我国与俄罗斯两国政府总理公报规定,中国出资金俄罗斯出场地在莫斯科大学创建科技园。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也在积极参与到俄建科技园的活动。

六、建立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企业孵化器是科技界与产业界紧密结合的具体形式,在促进科技界与产业界结合的过程中,应当与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园区、企业集团、银行、中介机构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入WTO,企业孵化器只有与社会相关机构建立依托关系,才能增强其资源的整合能力,提高孵化企业的能力。

1.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是一种双赢。首先,孵化器有源源不断的可孵项目,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有一种转化的途径。其次,企业孵化器内的孵化企业或者项目有了技术依托,大学、研究机构可加强与企业的紧密结合,获得新的项目及资金。第三,

企业孵化器可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大学、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有新的发展机会。

2.与大企业、银行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孵化企业有很多投资机会。通过合作,使大企业和银行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孵化企业,并优先与孵化企业合作;孵化企业也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和银行所提供的合作机会更快地发展自己。

3.与行业协会或者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孵化企业有很多需求,包括市场营销、人才培训与引进、行业信息、技术发展等,与行业机构或者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可使双方减少寻找成本、监督成本等,对双方都有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