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分类赏析方法

合集下载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

古诗词阅读鉴赏知识点一、古诗词从体裁上的分类:古代诗词从体裁上分为诗、词、曲三类。

1.诗诗可以从音律的角度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指唐以前的诗和唐以后不合近体声律要求的诗;近体诗,也称今体诗,指唐以后的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二者区别:(1)在句法上,古体诗的每句话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句数也不确定。

例如: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五言,十四句。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言,六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七言,十八句。

近体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规定为四句话,律诗规定为八句话,多于八句的称为排律,也叫长律。

例如:五言绝句,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七言绝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七言律诗,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在用韵上,古体诗允许换韵,近体诗每首只能用一个韵。

古体诗,例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换韵:en\an。

近体诗,例如杜甫的《春望》,一个韵:en。

(3)在平仄上,古体诗不讲平仄,近体诗讲究平仄,这是最大的区别。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凡是不受近体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2.词词,是诗的别体,又称“诗余”、“长短句”,全盛于宋。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中考语文专题-古诗词赏析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 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古诗词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意义:
酒—多表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寂。 月—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绪、寂寞思归之情。
名师点拨
强化训练
【江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甲]春尽
[乙]春尽
[唐]韩偃
[宋]郑解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四)研读诗词的注释
注释中有的介绍写作背景,是在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 有的介绍相关诗句,是在暗示诗歌的用典或意境;有的介绍 作者,是在暗示诗歌的写作风格。仔细研读注释,利于理解 诗词的相关内容及情感。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五)体会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考点聚焦
考点三:两首古诗词的对比阅读 给出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首课外古诗词进行对比 阅读,考察的题型和单首诗词是相似的。
名师点拨
考点一:古诗词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理解
(一)结合诗词的题材
根据题材,古诗词的主要分类有:
1.送别诗
2.边塞诗 3.写景抒情诗
4.托物言志诗 5.羁旅诗 6.闺怨诗
7.爱国诗
8.怀古诗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释】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 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1.本诗颔联中“啮”字用得很巧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2.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

【古诗鉴赏】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

高中古诗鉴赏分类赏析指导(一):咏物诗咏物诗,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一】特征感知首先,咏物诗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其次,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再者,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菊花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二】知识储备1、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如《画菊》《石灰吟》等;另一类是描摹形象、只求形似的咏物诗,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等。

2、咏物诗典型表现手法: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等。

3、从《离骚》开始赋予美木香草以人的高洁品质,经后世传承发扬,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结,用所咏物的特征表达高洁情操或积极的理想追求的主旨。

【牛刀小试】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咏鹰[清]陈维崧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翻译:几座山峦险峻肃杀,在广阔平原上秋风迅猛急速地掠过大地。

天空澄清静谧古今不变。

醉酣敞开貂裘,约略记得当年打猎时呼鹰逐兽的事情。

男儿的空有一身武功绝技来和谁一争高下呢?年老了仍然意气飞扬,因为人间还有多少狐兔啊!月黑天的时候,正是鹰出猎的时机,在这样的时刻,我特别想你!(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古诗分类鉴赏

古诗分类鉴赏

诗歌分类鉴赏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

所以,分清诗歌类别往往是理解和鉴赏诗歌内容的一个突破口。

常识集锦:按古诗词题材的不同,能够将古诗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怀古咏史诗、咏物抒怀诗、送别贬谪诗、爱情怨女诗、思乡怀人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等。

准确把握这些类别的特点,对我们分析鉴赏古诗词的表现手法及思想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赏要点:怀古咏史诗一般指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其中往往不但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作者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的反映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代表作品有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此类诗的典范。

其思想内容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慕评价古人,自伤身世,抒发胸怀抱负.如李商隐《贾生》全诗一方面为才华横溢的贾谊叫屈,怀才不遇.另一方面晚唐很多皇帝崇佛媚道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深感悲叹.怜贾生实亦自怜. 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实行批评,或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感慨。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仰慕古人成就,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3.在昔盛今衰(今非昔比)的对比中,抒发国家之悲,世事无常的感慨. 如刘禹锡《乌衣巷》。

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抒发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姜夔《扬州慢》、杜牧《泊秦淮》4、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发表政治见解.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古诗文阅读典例精析古诗词的分类及鉴赏方法一、古诗词的分类古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这是一种分法。

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二、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时要注意作者、题目、注解。

要做到知人论世以察诗情;题目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

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要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基础知识,记住一些术语。

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以便鉴赏时恰当选用。

(一)咀嚼诗歌语言反复诵读,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技巧的阅读习惯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欣赏时要重点关注诗中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的作用。

诗词由于声律的要求或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某些语序往往要颠倒,欣赏时要注意还原语序(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才能准确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意境。

古诗词语言风格常用词语: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饮酒》等。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李清照后期的词。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古诗的分类及赏析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与传颂。

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作品。

本文将从古诗的分类入手,介绍不同类型的古诗,并对其中几首代表作进行赏析。

一、抒情古诗抒情古诗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诗体。

它注重情感的真挚、细腻与深沉,通过饱满的词藻和生动的意象抒写诗人的情感体验。

例如《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短的文字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以及对明月的抚慰和怀念之情。

二、山水田园古诗山水田园古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农田、山川和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

它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以此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农耕文明。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与人们对智慧与追求的向往相结合,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追寻。

三、议论古诗议论古诗是诗人通过叙事手法或议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思考和思想。

议论古诗既可以展示诗人对时事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也可以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思考传达丰富的哲理。

例如《静夜思》也可归类为议论古诗,通过对夜晚的思索,表达了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四、感伤古诗感伤古诗以表达悲伤、失落和忧伤的情感为特点。

作为人类情感体验的一部分,感伤古诗总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通过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感。

五、咏史古诗咏史古诗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代的描绘,进行抒发情感和思考。

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借此表达了对祖国历史的热爱和自豪。

总结:通过以上的分类和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古诗包括了抒情、山水田园、议论、感伤和咏史等不同类型。

每一种类型都借助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抒发诗人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

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没少做古诗词鉴赏吧?古诗词鉴赏,通常是体会诗词中的字词、意境、句意、语言特色、主旨、技巧、结构思路等更深层次的内容。

很多人在面对古诗词鉴赏的时候都很头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个性特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暖色—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 冷色—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诗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欣的心情。

B、通过动静结合,相互映衬的手法开拓诗境,传达情感。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诗中“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又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

C、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我们在鉴赏时要优先考虑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意象。

特殊意象:“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桃花——美人;鸟——自由。

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a、借景抒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b、托物言志“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咏石灰》)c、感物伤怀“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d、情景交融“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

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赏析方法技巧,欢迎大家分享。

一、古诗词赏析方法1、古诗分类: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2、方法指导:(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要害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田园: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

(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

(李白、王勃、)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马致远、崔颢、苏轼、)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心愿,抒发对……愤慨、不满。

(曹操、李白、韩愈、)写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 基本主题: 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 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送别诗的鉴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领悟到作者所抒 何情。 (2)抓住赠别诗中的细节描写。 (4)品味语言。 谐音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赠别诗词中能起到含 蓄隽永的表达效果。赠别诗词中最为常见的谐 音字有以“柳”谐“留”,以“秋”谐“愁”, “丝”谐“思”等。
按题材的不同,古诗词分为: 咏史怀古诗 惜别送别诗 爱情怨女诗 思乡怀人诗 咏物抒怀诗 边塞征戍诗 山水田园诗
• • • • • •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恬静优美 恬静安谧 恬淡闲适 孤寂冷清 萧瑟凄凉 雄浑壮阔 雄奇优美 瑰丽雄壮 繁华热闹 肃杀荒寒 凄寒萧条 幽清静谧 虚幻飘渺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
• 渡汉江 • 宋之问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 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 答:作者贬居岭外,思念亲人,又长期得不 到家人的任何音讯,精神极为痛苦。
•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 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 “不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多情自古伤离别
惜别送别诗
• 内容:送别诗一般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 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以一吐 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 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 方面兼而有之。
• 艺术: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 象、联想塑造形象。
别董大
高适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 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 无光。
•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 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 答:用“千”字好。“千里”境界壮阔, 可以着力渲染凄寒悲苦的气氛,又与诗的 后两句情调相谐。
4、反映征人思念故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 和安宁生活的思想感情。如“碛(qì )里征人三 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5、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 的郁闷之情。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自许封侯在万里,有 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 征人怨 • 柳中庸 •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 “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 答:“掩映”,通过“枝”字的重复,不 仅写出了枫叶之繁茂,而且表现了思妇望 君的急切心情。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 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 (30字左右)
• 答:极目远眺,但见江桥掩映于枫林之中; 日已垂暮,而不见那人乘船归来。
不惜以浓墨重彩描写大自然的一山一 水,一草一木。
• 其次,诗人笔下的山水草木,鸟 语花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了 一个和谐的整体,形成了充满生命 意识的画面。 杜甫以诗为画之作——《绝句》: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总结第二种类型(景、事):
怀古伤今
特点归纳:
古代以寒士为主流的诗人,在心怀济天下 拯黎民的念头而去关注国家政治、社会生
活时,常 、 来表 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或是警戒的 一类诗歌。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 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
借写古迹 古事
怀古 伤今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李白的《越中览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越王勾践灭吴归,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作者身置其中, 发一己感慨; 至今只有鹧鸪飞。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刘禹锡的《石头城》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感情二:表达谷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 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感情三:对虚度时光、青春易逝的哀怨,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多为宫怨诗)
感情四:被冷落抛弃之后的哀怨或借 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
江陵愁望有寄
鱼玄机
•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 映:时隐时现。
表现手法
答题方法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 1、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 答: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 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和骄傲(1分)。
• 2、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 的怀古诗之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 诗作简单赏析。(2分) • 答: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 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 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 无常的主旨(1分)。
•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 说明。 •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 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 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 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 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 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 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 塞风光的奇特,它表现的乐观积极的生活 态度。
2、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 进取的思想内容。如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 甲,不破楼兰誓不回!”
边塞征戍诗的思想内容
3、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 “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 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边塞征戍诗
自南朝以来,边塞征戍题材就引起诗 人们的关注,到盛唐时期,发展成为一个 诗歌流派。这类诗多以边塞战争、边塞生 活、边塞风光和其他边塞问题为题材。 对边塞征戍诗的阅读鉴赏就是要结合 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分析其感 情基调,理解其思想内容,评价其观点 态度。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
• 咏物抒怀诗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一、描摹情态类 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 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 二、托物言志类 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 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 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 负。
• 三、咏物抒怀类 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 俯拾即是。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 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 “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 系更密切。 • 四、以物喻人类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 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 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 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 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这类诗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写法上常常是白描、衬托。
仔细品味,这些诗或多或少 有着共同的特点 • 首先,都对山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被贬)
伤己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举例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 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 写自己的同产的遭遇,抒发并 强化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 答:江南水乡,风光秀美,物产丰饶,市 镇繁荣,民风淳朴。
•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 的妙味。 • 答:“火”字代表灯光,既可使人想象夜 市繁荣、热闹的景象,而“火”与桥下的 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
诗歌情感之 爱情怨女诗
情感一: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 颂真挚的爱情。
理性 反思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 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 点,启迪世人。
二、怀古诗内容归纳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人事) 怀古伤今(景,古迹) 理性反思(客观表述看法)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 桑;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找准连接点 (主旨)
• 表达情感的术语:忧愁、惆怅、孤独、寂 寞、伤感、沉痛、悲愤、哀伤、烦闷、惜 别、怀念、思乡、愉快、欢快、激动、赞 美之情、
咏 史 怀 古 诗 鉴 赏
总结第一种类型(人):
怀人伤己
特点归纳: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
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
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怀人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 答:因为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 一方面却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 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 种抒写,更显真切、耐人咀嚼。
紫蝶黄蜂俱有情 ——咏物抒怀
何谓咏物抒怀诗?
所谓咏物抒怀诗,以客观事物为 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 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发思想感 情,寄寓襟怀抱负的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