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丝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11-拉丝外观检验标准

11-拉丝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规范产品拉丝后的外观检验标准,以确保QC判定的准确性,从而促进生产。

2范围适用于塑胶件、五金件拉丝的外观检验。

3定义3.1 A面:这是决定产品外观效果最关键的区域,A面通常是显示产品外观最显著的部位,是在安装之后离使用者最近,或者使用者第一眼就能看到的部位。

3.2 B面:这个区域也是重要的,在安装之后客户需要转头可以看到,也是比较容易看得到。

3.3 C面:在安装后的可见区域中,不能直接看到,须大幅度的移动头部或产品可动部件才能看到的面。

4职责:IQC:负责产品拉丝完成后的外观检验。

5内容5.1拉丝方向是否正确(依工程零件检验标准及样品);5.2拉丝纹路均匀、不可漏拉、交错;5.3拉丝表面呈雾状,亮度均匀(产品与检验员眼睛距离在200~300mm范围内时,头部在产品上的成像应模糊不清,若能清楚看到头部五观的则为不良)。

不可出现漏铜、起泡等现象。

5.4 其他外观不良参考《电镀外观标准》。

6检验方法:6.1检验员的娇正后视力应达到1.0以上.6.2光源要求:检验灯光应为≥300LX,及相当于40W的日光灯发出的光,光源于物件距离为500mm左右,物件与检验员眼睛距离应在300mm~400mm范围内。

6.3观察时间:A面6s、B面4s、C面2s。

6.4 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有可疑缺陷时,应拿近物件或者根据光线缓慢转动产品进行更详细的观察、判断,这时不受6.3的观察时间限制。

但在正常的300mm距离不能观察到,拿近物件后才可观察到的其它细小瑕疵不应作为拒收缺陷,起泡、起皮或脱层除外。

拿近产品发现的外观缺陷肯定比6.1条件下发现的外观缺陷多。

此外请注意:用肉眼检查,放大镜通常只用来作为对确认缺陷或检查特殊的视觉要求。

●在可能条件下,检验用灯光满足Masco spec 400 规定。

(两盏40W日光灯管)●必要时,使用校验过的灯箱作最终允收与拒收的判定。

(灯管距离制品不超过80cm)7相关文件:无8涉及表单:无。

SMT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SMT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版次 页码 工序号
A.0 1/4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使用材料 规 格 数 量
1
胶水 焊盘 焊盘
胶水
图一
2.锡膏印刷检验标准:
图二
>25% W
图三
2.1标准:锡膏与焊盘完全重叠,锡膏表面应光滑、平整、没有空隙。(如图四所示) 2.2偏移:偏移大于焊盘25%为不合格。(如图五所示) 2.3连锡:两引脚之间不应连接之处印刷上锡膏为不合格。(如图六所示) 2.4滲锡渗锡超出焊盘25%为不合格。(如图七所示) 2.5漏印:锡膏印刷不完整,印刷在焊盘上的锡膏残缺不全为不合格。(如图八所示)
图五 图三 图四 图一
版次 页码 工序号
A.0 4/4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使用材料 规 格 数 量
4
图二
2.1.2.合格:锡覆盖在元件脚上方,但可见元件脚轮廓视为合格。(如图二所示)
2.2.2.合格:锡覆盖到零件脚上方,但可见元件脚轮廓视视为合格。(如图四所示)
2.3.1.标准:元件可焊接面均焊接在焊点上,且焊接高度达到零件高度。(如图五所示) 2.3.2.合格:焊锡未超过焊盘及元件焊点呈球鼓状,焊锡角度未超过90度。(如图六所示) 2.3.3.不合格:不符合上述条件者。 3.检查项目:浮脚 3.1.晶片型元件焊接点
>20%H >30%H
图六
使用工具 放大镜 手套 静电环 图七
规 格 10倍
数 量 1 1 1
1.4.1.标准:元件焊接面均焊在可焊接面上,且焊接高度达到元件直径30%以上。(如图七所示)
制 作 审 核 批 准
伟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SMT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SMT检验标准作业指导书
类别 SMT检验标准 SMT检验标准 工序名称 炉后检查2 炉后检查2 2.检查项目:多锡 2.1.引脚元件焊接品质: 2.1.1.标准:元件脚端点与焊盘焊锡饱满且呈平滑圆弧形。(如图一所示) 2.1.3.不合格:不符合上述条件者。 2.2.J形导脚元件焊接品质 2.2.1.标准:元件脚端点与焊盘焊锡饱满且呈平滑圆弧形。(如图三所示) 2.2.3.不合格:不符合上述条件者。 2.3.距形元件焊接品质:

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检验标准规范及保养规范

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检验标准规范及保养规范

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检验标准规范及保
养规范
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为了保
证其品质,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检验,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做好保养工作。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的检验标准规范和保养规范。

检验标准规范
1. 外观检验:应当对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的表面进行检查,
不能有凹坑、裂纹等缺陷,抛光面应平整光滑。

2. 尺寸检验:主要是检查长度、宽度、厚度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3. 物理检验:包括强度、延展性、硬度等项目的检验。

4.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包装是否符合要求,能否保证产品安全
运输。

保养规范
1. 普通清洗:使用软布和温和的清洁剂对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污渍。

注意不要使用含氯或酸性的清洁剂,以及不要使用钢丝球等粗糙的清洁工具。

2. 污渍处理:轻度污渍可以用牙膏或者小苏打水处理,较重的污渍需要使用专业的清洁产品进行清理,如果您不确定使用方法或产品是否会对不锈钢表面产生损害,请先进行局部测试。

3. 日常维护: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需要定期维护,保持其表面的光泽和清洁。

可以使用特殊的保养剂进行处理,也可以使用柠檬汁、醋水等低浓度的酸性食品进行喷洒和擦拭。

4. 避免摩擦:不要使用尖锐的金属物品或者有刮擦表面的清洁工具,避免对不锈钢表面造成损害。

以上就是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检验标准规范及保养规范的介绍。

通过严格的检验标准和正确的保养方法,我们可以保证不锈钢抛光、拉丝产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拉丝工序检验指导书

拉丝工序检验指导书
拉丝工序检验指导书
工序名称:拉丝工序
用于检验站名称:拉丝工序检验员
指导书有效日期:
检验项序号
受检特性值
质量特性重要性区别
检验
手段
检验方法
频次
注意
事项
1
拉丝后成品单线外观
B
目测
圆铝线表面应光洁、圆整,不得有三角、毛刺、折叠、划道、夹杂物、油污及机械损伤,允许有轻微的斑疤、麻坑、划道和机械擦伤。圆铜线表面不允许有氧化变色,但允许局部轻微氧化变色。
3.工序检验员专检:(1)首检;(2)工序巡回检验;(3)成品100%检验
3
焊接要求
B
目测
每盘规格线应为一整根,
4
机械性能试验
B
按照产品检验文件检查
5
收排线
排线应整齐、平服,不得有塔形。线盘不得装载过满,最外层距盘边缘不少于10mm,接头要牢固,修理平整,若拉丝工序提供的铜线最外层距盘边缘应不少于5mm。
工序检验员应做好首检,中间控制和完工检查。
1.首检:操作人员100%检查。
2.互检:下一序对上一工序移交下来的成品线应100%检查。
3.工序检验员专检:(1)工序巡回检验。(2)成盘、成捆及产品应100%检查。(3)首检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构尺寸
B
外径千分尺
用精度不低于0.01千分尺,按GB4909.2《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规定进行,测量直径及f值均应符合工艺卡片规定。f值是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
工序检验员接班时必须了解当班生产产品规格及质量情况,做到:
1.首检:在成品模出线处不定点测量,每个测量点均应符合标准尺寸公差要求后方可开车。

拉线工艺规范

拉线工艺规范

拉线工艺规范(试行)芜湖xxxx电缆有限责任公司2005.41. 适用范围及一般规定1.2 规范所适用的设备: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主要生产设备LHT-450/13十三模带连续退火的铜线大拉机;LHT-280/17十七模带连续退火铜线中拉机,用电工铜线坯(圆铜杆)、(圆铜线)拉制各类电线电缆用软铜线。

1.3 本生产工序对于材料的要求:用于拉制电线电缆用软铜线的铜线坯材料需要符合《材料规范》中规定的国家标准GB/T3952-1998《电工铜线坯》中一级无氧铜,型号为TU1R的要求(含氧量应不大于0.0010)。

铜线大拉机所用的铜线坯(圆铜杆)规格一般为φ8.0mm;铜线中拉机所用的铜线坯(圆铜线)规格一般为φ3.00mm,也可根据需要采购或选用其它规格铜线坯(圆铜杆)。

进入拉制工序的铜线坯(圆铜杆),应经过验证、检验合格,并有合格标识。

(1)φ8mm 铜线坯(圆铜杆)允许偏差±0.4mm;f值不大于0.8mm。

(2)拉断伸长率应不小于30%。

(3)20℃时的电阻率应不大于0.01707Ω•mm2/m。

(4)铜线坯(圆铜杆)应圆整,尺寸均匀,表面不应有褶边、错圆、裂纹、夹杂物、扭结及其他对使用有害的缺陷。

1.4 工艺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要点:(1)操作者在接到生产通知应按照工艺要求配置拉丝模具,如因工艺变化需要进行变更需经得工艺管理人员的同意,并下达书面变更通知方可改变,否则不得随意变动。

(2)了解上一班的生产情况。

(3)检查乳化液循环工作情况,检查拉丝设备是否正常。

(4)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5)确认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可按照《操作规程》要求启动设备正常生产。

(6)在生产过程中应随时观察设备工作状况,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遇到操作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随时汇报当班负责人解决。

2.过程产品的质量控制:(1)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应随时注意工序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尺寸要求,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

拉丝外观检验规范

拉丝外观检验规范

拉丝外观检验规范
1.目的:
为确保产品质量能符合客户要求,并使产品外观检验有据可依检验标准一致性,特制定之。

2.范围:
公司抛光拉丝品均适用之。

3.定义:
3.1.纹路/波纹:产品表面砂带印方向一致性/产品表面上有像波浪一样的高低纹
3.2.变形:磨抛后跟原产品有明显的差异。

3.3.亮度不均:产品表面所达到的光亮度不均匀,反光效果有暗有亮
3.4.麻点:产品表面细微的小点,常有群体现象.
3.5.碰伤/划伤:产品表面因碰撞出现的伤痕/产品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

4.检验条件:
4.1检验员在40W日光灯下,产品距光源80cm左右的条件下目侧;
4.2检验员戴上手套,手握产品,与产品之间间距30cm或一伸展手臂距离,目测且不能借助任何放大仪器.
4.3检验使用三秒钟法则:即在以上检验条件下,对同一面同一个地方目视3
秒钟进行判定(指针对某一个缺陷,而不是指检查整个产品所用的时间)
5. 抛光类产品表面目视标准:。

五金产品拉丝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拉丝检验规范

五金产品拉丝检验规范
一、目的:
为确保每一制程质量稳定度及满足客户的需求,每一站均需严格制程检验,并将检验之记录值填写记录表中,使制程中每一动作均能符合标准作业程序。

二、范围:
适合本公司所有五金产品的拉丝检验。

三、检验环境:
光源800-1200Lux
四、检验内容:
五、流程说明:
1、产品批量生产前,生产应先送3-5PCS至品质,并填写好首件送检单交当班 IPQC确认首件;
2、首件OK,方可开始生产;首件NG,需重新调整机台参数后再重新送首件确认;
3、生产过程中IPQC要严格监督产线员工按工艺要求操作;
4、IPQC在巡检过程中,当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生产责任人,单项不良超出5%,IPQC应及时开出品质异常联络单给责任分析改善,并追踪改善效果。

5、当生产出现重大异常时,如严重不良已导致报废不良比例在10%以上,应要求生产立即停线,并开出停线通知单。

6、IPQC要稽核现场的7S,并要求和监督现场操作人员对产品按要求作好防护措施。

六、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七、相关表格
《内部品质异常联络单》
《IPQC检验报表》。

铝业公司拉丝热处理检验标准

铝业公司拉丝热处理检验标准

拉丝热处理检验标准页码 1 of 2生效日期制定审核批准1 目的:建立拉丝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标准并实施检验,保障最终的成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 基本定义:中间拉丝:拉丝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热处理。

成品拉丝:拉丝生产过程中完成的最后工序。

IPQC:车间检验员3 中间丝检验时机:3.1 首件检验:每台机器换模后拉的第1卷丝。

3.2 在拉丝生产过程中实行巡检,巡检周期:每2小时1次。

状态检验项目项目取样判定标准判定及不合格处理方法合格不合格首件检验外观拉出后的1~3圈目视看不到拉痕明显拉痕不合格的剪除并换模,直至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尺寸1. 需热处理的道次同时检验直径尺寸2. 成品拉丝的同时检验直径尺寸1. 拉丝工艺要求±0.1mm内2. 符合WI-014【成品尺寸标准】公差范围1. 拉丝工艺要求±0.1mm外2. 不符合WI-014【成品尺寸标准】公差范围拉丝生产过程中标识(牌号和直径)每排检验牌号、直径准确没有标识或标识不准确不合格的验证后正确标识外观现场刚生产的所有产品均做外观检验1. 目视看不到拉痕2. 成品拉丝圈盘基本平整1.明显拉痕2.成品拉丝严重扭曲1. 马上停机换模,首件检验合格后继续生产2. 不合格的挑出、标识、隔离3. 品质主管决定改做小规格的产品使用4. 不能改做的回炉5. 不合格处理的记录要完整尺寸需热处理的道次和成品拉丝的同时检验直径尺寸,每排3卷,每卷2段,每段2点1. 拉丝工艺要求±0.1mm内2. 成品拉丝符合WI014【成品尺寸标准】公差范围1. 拉丝工艺要求±0.1mm外2. 成品拉丝不符合WI014【成品尺寸标准】公差范围拉丝热处理检验标准页码 2 of 2状态检验项目项目取样判定标准判定及不合格处理方法合格不合格热处理工艺参数每台热处理炉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不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1. 马上修正参数2. 热处理后拉成品的则标识、隔离3. 品质主管决定改做小规格的产品使用4. 不合格处理的记录要完整工艺记录表每台热处理炉记录数据完整、正确记录数据不完整、不正确马上对照仪表上实际参数1.若实际参数正确的则修正完善记录2. 若实际参数不正确的则按以上工艺参数检验不合格处理方法进行标识(牌号和直径)1. 处理时每炉炉盖2. 处理后堆放时每组或每吊牌号、直径准确没有标识或标识不准确不合格的验证后正确标识检验员填写【中间丝检验报告】,5052以上横向炉毛料生产的过度丝在生产流转中,在牌号栏中注明“H”,例“5052H”巡检记录保存作备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抛光部拉丝产品(方管、板材)质量的检验。

3、权责: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改,品质部、抛光部拉丝负责该标准的执行。

4.0 外观区域划分:
4.1 A面: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见的正视面,这是装饰性配件最重要的一个面,是顾客第一眼见到的或是在安装位置最靠近顾客的一个面。

4.2 B面:产品安装后较容易看见的侧面部位,它在安装位置能轻易看到。

4.3 C面:产品安装后不容易看见的底部或背部,在安装位置须转动头部才能看到的面。

4.4 D面:产品安装后看不见的部位。

5.0 外观检验环境条件:
5.1产品距光源50cm,眼睛距产品30cm 内检验时间10秒,光源:300~400 流明(40W日光灯2个),位置: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

5.2双手带作业手套握持抛光件。

5.3产品水平放置,目测该面,检查完后,以两手为轴旋转到相邻的一面的角度目测,逐步检查每一面
6.0 缺陷定义:
6.1尺寸:拉丝深度最大不能超过0.05mm,具体情况尺寸参照产品工程图和样板
6.2裂纹:材料本身存在或者加工产生的金属残余应力,未得到有效释放而在产品表面或者内部产生的金属断裂层,经过抛磨后在表面出现的细微断裂现象。

6.3变形:在加工过程或运输过程中某一部位因受外力作用而形成凹凸现象,与周围明显的不协调。

6.4碰伤(刻痕):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

6.5擦伤:产品与产品之间或者产品与其他硬物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划痕,用指甲去刮是有感觉的
焊接疤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