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名师优秀教学设计 随文识字《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树和喜鹊》名师教案

《树和喜鹊》名师教案

《树和喜鹊》名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树和喜鹊。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树和喜鹊》2. 生字词:树、喜鹊、邻居、孤单、快乐等。

3. 句型:谁是谁的邻居,谁感到怎么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中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提高语音语调的掌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内容。

3.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4.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5.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6.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人相处,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

7.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

8.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的理解。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其对故事的理解。

2. 练习书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如何与人相处、关爱他人的短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认识不同的树和鸟类,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检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树和喜鹊名师优秀教案4篇

树和喜鹊名师优秀教案4篇

树和喜鹊名师优秀教案4篇【树和喜鹊教案】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案及教学反思设计说明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课前准备1.(1)课文朗读动漫。

(2)教学辅助课件。

(教师)2.学唱歌曲《找朋友》。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了解内容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听故事的形式引入,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兴趣,还训练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他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梳理思路的过程。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

只种乐(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

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2024年语文《树和喜鹊》标准教案

2024年语文《树和喜鹊》标准教案

2024年语文《树和喜鹊》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2024版教材,具体章节为《树和喜鹊》。

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以及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朗读和思考,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树和喜鹊之间的深厚友谊。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用生动的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课文朗读与感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大树和喜鹊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述为例,讲解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并进行仿写练习。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仿写一段描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生字词及其解释。

2. 黑板右侧:课文主题思想、语言表达方法。

3. 中间部分:课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搜集其他关于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友谊的故事,进行分享和交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朗读与理解3.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生字词的选择:结合课文内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进行教学。

2. 生字词的讲解:详细解释生字词的含义、用法,并通过例句进行示范。

3. 生字词的巩固:通过朗读、书写、造句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精选5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精选5篇)

People are complacent because they have done beautiful things, but the success of things is often due to fluke, rather than pre-designe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精选5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快乐”两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树和喜鹊由孤单变快乐的原因。

3、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1、规范书写“快乐”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朋友和邻居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词语,回顾内容1、开火车认读生字。

(出示会认生字)点名认读,开火车认读,齐读。

2、出示词语:开火车朗读。

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后来邻居快乐安安静静(注意有一组词语意思相反)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

检查学生上一节课生字词的学习效果,夯实基础。

在分类积累词汇的同时也指向__核心。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涵(一)学习第1、2自然段1、在文中帮老师找到“孤单”,联系上下文说说什么是孤单,为什么树和喜鹊都很孤单?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树和喜鹊的孤单。

4、出示句子: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说说从这个“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二)学习第3、4、5、6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后来树和喜鹊又有了什么变化?(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2、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

3、出示句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1)指导学生理解“邻居”。

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

(出示:远亲不如近邻。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8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8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8篇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小树摇曲》的内容,感受语言的美丽,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正确认读“窝”等9个生字新词,熟悉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有朋友就有欢乐。

4、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独”、“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5、积存aabb的词语,会用“,也。

”的句式说话,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力量。

教学重难点:1、通过“只有”“也”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力量。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独”、“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欢乐。

教学过程:一、学习诗歌《小树摇曲》。

1、导入:今日我们要学习一首新诗金波爷爷的《小树谣曲》,看看诗中小树的是怎样变化的。

2、师范读:3、问题:会和它说什么呢?孩子们,开动脑筋想想吧。

看谁想到金波爷爷心里去了。

听听金波爷爷是怎么写的,师读诗结尾:等我长成大树,狂风也吹不倒;你就在我的枝叶间,筑一个暖和的巢。

4、生自由、指名读、邀请小伙伴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合作读5、仿写诗歌(设计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定能较好地诱发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爱鸟护鸟,在想象中培育思维力量。

) 6、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小树啊!小树也召来喜鹊,看看它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再来学习金波爷爷的一篇童话《树和喜鹊》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自由读文,完成任务:过渡语:树和喜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1)标一标有几个自然段;(2)用圈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

2、检查任务: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随文识字过渡语:我们班的孩子学习力量真不错,自然段标得又快又准,信任你们生字确定也读得很好了,我来检查检查。

4、指名读6个自然段。

5、出示词语:只有、鸟窝、孤独、种树、都有、邻居、宁静、6、儿歌稳固生字:一棵树,一个窝,一只喜鹊孤独单。

很多树,很多窝,很多邻居真欢乐。

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

2024树和喜鹊教案15篇(经典)

2024树和喜鹊教案15篇(经典)

2024树和喜鹊教案15篇(经典)树和喜鹊教案1(约1567字)设计思路:《树和喜鹊》是一篇比较简单的散文诗,活动的关键是让孩子们理解散文内容,所以活动设计时从情感出发,通过初步帮助幼儿了解了“孤单”是一种消极情绪。

同时,通过关注幼儿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经验,并加以恰当的引导“孤单”是一种情绪体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找出了许多“孤单”的体验。

环节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提供一些语言表达上的支持性帮助,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活动的第三环节在提升经验的基础上用绘画和表演的方式,让树和喜鹊也拥有很多朋友,帮助树和喜鹊排解孤单。

同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让幼儿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1、借助散文诗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情景理解体验孤单,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在生活中会自己排解孤单,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重点:理解体验孤单,并能用语言表达。

难点:生活中自己排解孤单的方法。

活动准备:1、挂图一幅(可转换表情的树[孤单、快乐],两只喜鹊[孤单、快乐])。

2、画纸若干,记号笔、剪刀、双面胶、油画棒。

3、音乐:《梦幻曲》(体现孤单)、《小步舞曲》(体现快乐)。

教学重难点:用语言表达生活中的孤单。

活动过程:一、看图片、联系实际生活经验,初步体验“孤单”。

1、(出示图片)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2、呀!它们表情怎么样呀?它们为什么伤心难过的?3、理解词语“孤单”。

4、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第一段。

二、孤单的树和喜鹊——欣赏散文、进一步理解孤单,并表达排解孤单的方法。

1、你是不是也感觉到树和喜鹊很孤单?2、我们肯定也有孤单的.时候,告诉大家你什么时候也觉得孤单的?3、孤单时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孤单呢?4、当我们有好多朋友在一起时就不觉得孤单了,可是树和喜鹊还是那么孤单,我们来想办法帮帮它们吧。

三、帮助树和喜鹊赶走孤单——动脑筋想办法,体验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1、有什么办法能使大树和喜鹊不再孤单呢?2、让我们来帮树种上许多树朋友,再添上更多的小鸟和鸟窝,让喜鹊有更多的朋友,这样它们就不会再孤单了。

《树和喜鹊》优质教学设计(通用3篇)

《树和喜鹊》优质教学设计(通用3篇)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树和喜鹊》优质教学设计(通用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树和喜鹊》优质教学设计(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树和喜鹊》优质教学设计1文本解读1、作者作品解读,作者金波著有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金波儿童诗选》。

2、《树和喜鹊》是一个童话故事,情节并不曲折,只是通过树和喜鹊在数量上的变化,阐述了友情所带来的快乐。

3、学习本文要求学生会写四个生字,要求会认读11个生字。

4、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小鸟和小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

告诉孩子们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会写本课“里、有、几、飞”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并认识新笔画“横折弯钩”。

2. 正确认读文中十一个生字。

3.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理解“也”的用法,会用“……也……”说话、写话。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拼读、比较、识记、组词开花等方式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

2. 通过观察比较、书写、组词,会写本课四个生字。

3. 通过拼读、朗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进行阅读训练,逐步掌握朗读技巧,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间互助友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重难点分析逐步积累识字方法,掌握写字的技巧,注意字的布局和间架结构,正确、美观的写好“里、有、几、飞”四个字。

从字里行间体会树和喜鹊心情的变化,读出由孤单到快乐的情绪变化。

让学生联系实际,了解邻居与朋友的重要,懂得团结协作互助友爱,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见解,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板书课题:树和喜鹊。

2024年大班语言《树和喜鹊》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树和喜鹊》教案

2024年大班语言《树和喜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教材第三单元《自然与生命》的第一课时,详细内容为《树和喜鹊》。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树和喜鹊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描述树和喜鹊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重点: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PPT、故事卡片。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和PPT展示大树和喜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

2. 故事导入(10分钟)讲述《树和喜鹊》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树和喜鹊之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

3. 例题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树和喜鹊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讲解描述方法,如: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注意观察细节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描述,用自己的话讲述树和喜鹊之间的故事。

(2)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植物,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树和喜鹊》2. 主要内容:树的外貌特征、作用喜鹊的外貌特征、习性树和喜鹊的相互依存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眼中的大自然”为主题,选择一种动植物,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 答案示例:我眼中的大自然是美丽的,我选择了蝴蝶和花。

蝴蝶有着五彩斑斓的翅膀,花有着鲜艳的颜色和芬芳的香气。

蝴蝶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帮助花传播了花粉,而花则为蝴蝶提供了食物。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美丽的自然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树和喜鹊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观察、表达和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

2. 拓展延伸: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读准“只、种、乐”3个多音字,认识“子字旁、倒八”2个新偏旁。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在学习中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识喜鹊故事导入
1.借助图片认识喜鹊。

2.出示课题“树和喜鹊”,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注意不拖音)。

3.借助课件,老师讲故事,学生认真听。

板块二以读促识识读并进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正确。

要求:端书姿势正确,读不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回忆自然段标志(开头空两格),学生拿铅笔快速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3. 练读第一二自然段,读中识字。

(1)指名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强调站着读书的姿势:身正,书拿好,放胸前不挡脸,眼睛看着书。

(2)随机正音。

(3)认读“孤单”:读准音,认清形,学习新偏旁和识记字形的方法。

联系生活组词认识“窝”字
读好“一”的变调:“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读准“只有、一只喜鹊”中“只”的读音。

(4)练读第1、2自然段。

小结:认识了字,多练了几遍,就把这一部分的故事读好了,你们真棒。

4. 练读第三四自然段,读中识字。

(1)课文第3、4自然段能读好吗?自己练一练,比一比谁练得最认真?
(2)重点认读“邻居”:读准音,认清形,练习识记字形的方法。

指名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读准“种、都有”的读音。

(3)检查朗读课文第3、4自然段。

5. 练读第五六自然段,读中识字。

(1)第5自然段是故事中最难读的部分,大家先来练一练,看看哪里不好读?
(2)指名学生分句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
练读第一句,读中识字“招呼”,用刚才学到的记字方法识字“招呼”,并结合动作“招手、呼气”来记忆。

练读第一句话,读好长句子。

在合适的地方停一停。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练读第二句话,试着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3)读第六自然段,认读多音字“乐”
(4)连起来练读第5、6自然段
板块三整体感知巩固练习
1.再次朗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2.回顾整个故事,相机出示词语:鸟窝孤单都有邻居招呼快乐
开火车认读词语
3.连字成词,组成好朋友。

对照订正,齐读。

4.课下到生活中找一找今天学的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