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环境学复习
童浩-食品环境学

2.食品包装、运输、销售环境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品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不洁,运输人员操作不当,或使 用装运过化工原料等有害物质的车船运输食物或与食物混运等均会 引起视频的污染。 从销售来看,散装食品存在着影响食品安全性的环节。首先是 环境差,无论是加工环境还是销售环境,卫生条件都达不到标准。 一些加工好带到集市上卖的食品,如糖果糕点。煮制肉食等,其加 工场所多半是家庭作坊式的,规模小、环境差条件简陋。加工者往 往是一家老小齐上阵,有无传染病等无从知晓。因为集市大多设立 在道路两旁露天经营,过往的人群车辆不时扬起尘土,销售环境很 差。其次是原辅材料难以控制。比如糖果糕点,因为没有包装,执 行的生产标准根本无从说起,所使用的白糖、蜂蜜、面粉、油类等 原辅料,其质量全由加工者主观决定,很容易造成以次充好等质量 问题。
3. 病毒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动物性食品是人类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世界各 地流行的动物疫病也是造成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口蹄疫、 疯牛病、禽流感的几次流行几乎使人们闻禽色变。一些病毒 能够以食物作为载体引起病毒性疾病,例如,病毒性肠胃炎 和病毒性肝炎。口蹄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都可以通过食物 将疾病传播都人体。
(二)滥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Nhomakorabea
长期(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致癌、产生遗传毒性, 并在人体内残留、破坏新陈代谢等。添加一定剂量的食品添 加剂对人体是安全的,但在实际生活中,过量添加食品添加 剂的现象比较严重。 例如:为了使面粉变白超限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 酰”;腌菜中超量使用苯甲酸;饮料中过量使用化学合成甜 味剂;在熟食品、卤制品中过量添加人工合成色素、亚硝酸 盐等;再水产产品中违法添加甲醛等。 因此,要确保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必须加强食品添加剂 管理,包括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价、食品添加剂食用量标 准的制定、标准的审批,生产或使用食品添加剂审批手续、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审批等。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688—食品环境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食品环境学
1.填空题食品的安全性可以分为生产安全和经营安全。
2.
起的污染)。
3.痛
痛病是由于稻米中镉含量较高而引起的,水俣病是由水产品中的
甲基汞中毒引起的。
二、名词解释
1.化学需氧量(COD
性物质的量。
2.污染指数评价法
污染评价指数又称环境污染指数。
用数学公式归纳环境的各种质量参数,并以简单的数值综合表示环境污染的程度或环境质量的等级。
3.介水传染病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infection disease)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三、问答题
1.简述食品安全与环境的关系
仅作参考:食品原料产生于我们所拥有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品质。
环境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证,食品安全建立于环境之上。
食品来源于是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必须有很好的自然条件,也就是只有环境好,食品质量才能保证。
环境不好,污染严重,农作物变异,发生基因变化或者长出来的果实含有害物质,污染的农作物生产出来的粮食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食品是不安全的。
故需要保护环境,倡导大众保护环境。
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生产出好的食品。
2. 大气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影响因素
仅作参考:答:大气污染有的是由于火山爆发、地震、森林火灾及动植物腐烂等产生的烟尘、。
绿色食品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绿色食品:遵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原则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食品。
2.绿色食品的原则:应用科学技术管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有关原则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恪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根据的技术性文献。
3.轮作:同一块地有次序轮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4.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根据环境(涉及污染源)调查与监测资料,按照一定的评价原则和评价办法进行综合解决,然后对这一区域的环境质量作出定量描述,并提出该区域环境质量污染综合防治方法。
5.仲裁性监测:此项监测重要解决基础性监测与监视性监测中所发生的矛盾6.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7.食品包装:指在食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运输、便于贮藏、增进销售而按一定的技术办法采用的材料、容器及辅助物的总称。
8.生物防治:运用食物链原理,通过捕食者、寄生者、病原体等天敌来减少有害生物种群的平均密度。
9.绿色食品工程:以全程质量控制方法为核心,将农学、生态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到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以及有关的教育、科研等环节。
10.环境监测的定义和手段:用科学办法监视和检测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多个数据的全过程。
11.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持续种植超出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又称多次作。
12.安全间隔期:指最后一次施药的时间到收获日期相隔的天数,确保收获蔬菜的农药残留13.种子检查:是以国标《农作物种子检查规程》为根据,应用科学的办法,对农业生产的种子品质或种子质量进行细致的检查分析、鉴定,以判断其优劣。
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方法和实现种子原则化的重要环节。
14.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是指获得国家法律部门许可、登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规定以及《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管理方法》规定,经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核准,许可使用特定绿色生产标志的生产投入品。
食品环境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环境(WHO):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产生现实或远期影响。
2、健康(WHO):不仅指没有疾病或身体健壮,更重要的是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3、可持续发展: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4、生物化学需要量(BOD):表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经热分解所需的氧量。
5、食品掺杂:在食品中非法加入非同一种类或同种类的劣质物质。
食品掺假:指向食品中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相似的非同种物质。
食品伪造:指人为的用若干种物质经加工仿造充当某种食品销售的违反行为6、辐照食品:指用钴60,铯137两种元素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兆电子伏的电子束辐照加工出的食品。
7、转基因食品:指用转基因生物创造或生产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等。
8、环境标准: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环境为目标而制定的统一规范。
9、“三品”的定义:⏹无公害食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规范,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粗加工的使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指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食品。
◆A级绿色食品: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指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不适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食品环境学读后感

食品环境学读后感以前我去超市买东西,看着那些琳琅满目的食品,只关心哪个好吃、哪个便宜。
读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食品背后的环境事儿可太多了。
比如说那些水果和蔬菜,以前觉得只要洗干净就能吃了。
但实际上,它们生长的土壤要是被污染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就像住在一个脏脏的房子里的人,怎么能健康呢?那些土壤里的重金属啊,就像隐藏的小怪兽,悄悄地钻进蔬菜水果里,要是我们不小心吃下去,它们就在我们身体里捣乱。
还有水的问题。
书里提到水对食品的影响,我才恍然大悟。
我们喝的水要是不干净,灌溉到农田里,农作物也跟着遭殃。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水不好,食物就不好,我们吃了不好的食物,身体也不好了,然后又可能影响到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方式。
说到食品加工环境,那也是相当有讲究。
那些小作坊,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生产出来的食品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
我就想起有一次吃了路边小摊贩的小吃,结果肚子疼了半天。
那时候还怪自己肠胃不好,现在才明白可能是食品加工的环境太差,细菌啊什么的都在食物里开派对呢。
从大的方面看,全球气候变化也在影响着食品环境。
温度变了,降水变了,有些地方的农作物都不知道该怎么生长了。
就像一个习惯了在温和气候下生活的人,突然被扔到了酷热或者严寒的地方,肯定会不适应。
农作物也是一样,它们不适应了,产量就下降,品质也可能变差。
这时候,我们的食物供应就可能出问题,说不定哪天我们爱吃的某种水果就变得超级贵,或者干脆就买不到了。
不过这本书也不完全是在吓唬我们。
它也给了很多希望。
比如说有机农业,就像食品环境界的一股清流。
有机农业注重土壤的健康,不使用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药剂,这样生产出来的食物就像在健康环境里长大的健康宝宝,对我们的身体也好。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机食品,这也是大家对食品环境意识提高的表现。
食品环境学(“环境”相关文档)共101张

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
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环
境
要
素
水
大气
生物体
水体
水圈
大气层
大气圈
生物群落
生物圈
环境结构单元
环
境
系
统
环境要素的特性
最差(小)限制律:
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
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
”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三个阶段的核心问题:
①.“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土地
人口的大量增加;原始植被的大量破坏
②.“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
“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
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
题。
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
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天灾、人祸图片
2、环境问题的分类
根据环境问题的来源,可分为两类。
天灾: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
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人祸: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
它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
• 人为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
• 一是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超出环境承载力,形
成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现象,即生态
环境破坏问题;
• 二是人口激增、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
和破坏问题。
天灾,常常因人祸而增强。
食品保藏学复习资料

食品的冷链流通:指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中,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呼吸强度:是衡量呼吸作用强弱的物理指标。
指在一定温度下,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产品放出CO2和吸收O2的量表示,常用的单位是CO2mg/(kg?h)完熟:果实停止生长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逐渐形成本产品固有的色、香、味和质地特征,然后达到最佳的食用阶段。
生理成熟:果实生长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果实完成了细胞、组织、器官分化发育的最后阶段,充分长成时,达到生理成熟,也称为“绿熟”或“初熟”。
休眠:一些块茎、鳞茎类蔬菜在结束其田间的正常生长时,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原生质流动减缓,新陈代谢明显降低,水分蒸腾减少,呼吸作用减弱,一切生命活动进入相对静止状态,对环境的抵抗能力增加,这就是休眠。
采后商品化处理:为保持和改进产品质量使其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包括分级、包装、预冷、愈伤、晾晒、催熟、脱涩、涂膜等处理。
气调贮藏:是指将食品存放在一个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中,同时根据需要改变、调节贮藏环境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成分比例来贮藏产品的一种方法。
生理性病害(果蔬的生理失调):是指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果蔬代谢异常、组织衰老以致败坏变质的现象,统称为生理病害或生理失调(生理紊乱),不是由病原微生物的直接侵染所致,故又称非侵染性病害。
病理性病害:是指果蔬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即通常所说的腐烂,它能互相传播,有侵染过程,也称为侵染性病害。
伤乙烯:果蔬在机械损伤、冻伤等伤害下,细胞结构被破坏,乙烯大量产生的现象。
创伤呼吸:果蔬的组织在受到机械损伤时呼吸速率显著增高的现象叫愈伤呼吸或称创伤呼吸。
呼吸跃变:有些果实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这个呼吸强度急剧上升的过程称为呼吸跃变。
食品环境学复习题2010.6.23

食品环境学重点复习题概念题:环境、环境科学、环境污染、环境问题、食品环境、食品环境科学、食物链、自然链、加工链、白色污染、食品资源环境、食品原料生产环境、食品加工环境、生物富集作用、环境要素、环境系统、环境质量、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生态破坏、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生物入侵、生态安全、温室效应、赤潮、土壤、土壤自净作用、大气、大气污染、大气自净作用、环境干扰、动物福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环境标准、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食品环境质量、食品环境质量评价问题:1、食品环境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2、食品环境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食品环境学的特点有哪些?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主要有哪些?5、环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6、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有哪些?7、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8、解决生态失衡的对策有哪些?9、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原因?10、简述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1、工业活动对环境有哪些影响?12、新科学技术发展与环境的关系?13、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4、土壤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15、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16、应对动物福利壁垒的对策有哪些?17、简述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18、简述食品中的苯并芘[B(a)P]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19、简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者的异同点。
20、简述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21、简述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的意义。
22、举例说明滥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3、举例说明大气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4、举例说明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5、举例说明水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
26、从全面分析人类食物链(包括自然链和加工链两大部分)入手,阐述食品与环境的关系。
27、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谈谈你对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的认识和看法。
28、谈谈你对传统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感染型食物中毒和毒素型食物中毒
第五章 加工环境与食品工业
环境因素
加 工 环 境 与 食 品 安 全 人为因素 食品安全的 影响因素
生产 • 6 生态系统最显著的功能是____________ 。
• 7 当外来干扰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使生
态系统不能恢复到原初状态的现象称为
生态失调(生态平衡的破坏) ____________ 。
基因多样性 、 • 8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分别是: ____________ 物种多样性 和____________ 生态系统多样性 ____________ 。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越过国界、危 险废弃物在全球转移、生物多样性锐减
• 4 环境系统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使其具有调
反馈作用 。 节能力,这种调节的相互作用被称为____________ 生产者 • 5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是由____________ 、 消费者 分解者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三个部分组成的。
第六章 食品加工环境保护与废弃物综合利用
食品 加工 环境 保护 与废 弃物 综合 利用
食品工业对环 境的影响
植物油料资源副产品的 利用
水产品废弃物的利用 食品工业废弃物 综合利用
农作物废弃物的利用 农产品废弃物的利用 畜产品废弃物的利用
• 概念:食品废弃物 • 1 因为食品包装大多都是塑料材料,进入环境不 易被分解,特别容易引起环境污染,造成现在严
汞、镉、铅、铬、砷 • 3 造成水污染的“五毒”主要指______________ 。 20mg/m3 ,或无机氮含 • 4 一般认为,总磷超过_________ 300mg/m3 量超过_________ 即可认为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
水华现象 ,海水富 态。一般淡水富营养化称为_________
赤潮 营养化称为_________ 。
期,是镉在水稻内富集的关键时期。
0.03-0.2mg/kg • 9 我国规定食品中镉的容许限量为__________ 。
• 10 汞在自然界以金属汞 ________、 ________ 无机汞 和________ 有机汞
有机汞 的毒性最大, ________ 金属汞 的形态存在,其中________
最容易被作物根系吸收。
• 11 大气污染对植物产生的毒性大小,主要由
污染物浓度 接触时间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决定。这两种因素 剂量 的联合作用称为________ 。 气孔 是大气污染物入侵植物组织的最主要 • 12 植物______
途径。
紫苜蓿 • 13 进行二氧化硫监测时的指示植物是________
要因素。
黄曲霉毒素 是毒性、致癌性最强的天然污染物。 • 14 _________ 防霉 _________ 是防止饲料被其污染的最根本措施。
• 15玉米赤霉烯酮 _________是非固醇类,具有雌性激素性质的 真菌毒素。
沙门氏菌 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 • 16 _________
菌。
• 17 就目前已知的细菌毒素中,由_________ 肉毒梭菌 产生
肉毒毒素 是毒性最强的一种。 的_________
副溶血性弧菌是分布极广的海洋细菌,其产生 • 18 __________ 耐热性溶血毒素 的毒素为__________ 。
• 19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是 __________ 。 肠毒素
茶皂素 ,它是当今洗发香波、洗发剂等洗涤 _________
用品的重要原料之一。
油脚 • 5 从豆油精炼后的_________ 中可制取大豆磷脂, 谷维素 从米糠油皂肢中可提取_________ 。
碱炼脱酸 生产,产生较多皂角,毛油中 • 6 油脂的________
碱炼 肥皂 的游离脂肪酸在________ 时,全部以________ 形
生态学方法 、 • 2 常用的食品环境学研究方法有____________
系统分析法 和数学模型法。一般常用的数学模 ____________ 矩阵 型方法有:____________ 法、叠加法和数学模式
法等.
3 下列属于食品环境学研究内容的有:( ABCDE ) • A 食品环境质量的基础理论 • B 食品环境污染控制与防治 • C 食品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
• D 食品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E 食品加工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
第二章 环境科学基础 • 相关概念
环境
环 境 与 环 境 系 统
环境
环境要素 环境系统
• 八大公害事件
• 重要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
环境问题
概念、组成和 分类
生 态 系 统
功能
调控 生物多样性 生态安全
环 境 与 经 济 发 展
环境与经济的 关系
造成人缺氧。
• 4氟在微量水平具有预防龋齿的作用,过量就会
氟斑牙 和_________ 氟骨症 。 造成氟中毒,主要表现为________
苯并芘 • 5 _________ 常作为环境受多环芳烃污染的指标,
在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该污染物主要发生在
烟熏 烘烤 ________ 和________ 食品中。
白色污染 现象。 重的_________
• 2 植物油料抽取油脂后所得的饼粕,可作为家禽
大豆饼粕 是动物饲 家畜的优质饲料使用,其中_________
料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植酸钙 • 3 利用脱脂米糠饼粕可提取_________ ,可进一 植酸 步制取_________ ,这是医药产品肌醇的重要原
料。 • 4 油茶籽饼粕含有一种有毒的溶血性皂苷,即
• 14 环境污染与环境干扰的区别 • 15 动物福利的五个基本要素?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无机 污染 物对 食品 安全 性的 影响
来源 危害 迁移与转化
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氯气 氟化物
氰化物
放射性物质
有机 污染 物对 食品 安全 性的 影响
来源 危害 迁移与转化
多环芳烃类 酚类化合物 二恶英 多氯联苯
• 2 在一定条件下人体内亚硝酸盐与含蛋白质食物
仲胺 中的________ 可合成亚硝基化合物 _____________——一种强 (NOC)
致癌物。
• 3 正铁血红蛋白症的形成是由于人体内大量的亚
血红蛋白 硝酸盐与血液中_____________ 结合,使
正铁血红蛋白 含量上升,其________ 不能 _____________ 与氧结合,
“食品—环境-人类”
食品资源环境
食品原料生产环境
食品加工环境
研究任务 食 品 环 境 学 内容和特点 研究对象与研 究方法
• 1 引起现代食品安全问题的两个主要的因素是
人为加入食物链 环境污染物 和____________ 的有害物质 ____________ ,它们与环境
直接 ____________ 相关。
食品环境学复习
主要章节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环境科学基础 • 第三章 环境与食品原料 •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 第五章 加工环境与食品工业
• 第六章 食品工业环境保护与废弃物综合利用 • 第七章 食品生产环境标准与认证管理 • 第八章 食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第一章 绪论
人类与环境 食 品 与 环 境 食品安全与环 境污染 食品与环境之 间的关系
2002 年开 • 1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从_______
28 始实施的,目前已经分批将_______ 大类食品纳
入监管。 • 2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2004版) 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出了十个必备条件,其中
环境卫生要求 第一位的是_______ 。
• 3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凡具有营业执照的,必须单
可持续发展
• 1 概念:环境、环境要素、最差限制律、环境问 题、生态系统、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生态平 衡 • 2 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多诺拉 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四日事件(哮 喘病)、米糠油事件、富山事件(骨痛病)
• 3五种最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技术因素 消费因素 管理因素
生物性污染
加工环境对食品 安全的影响
食品添加剂 其他环境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边环境的要求 车间的要求
食品 加工 对环 境的 要求
贮运的环境要求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 准入制度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 规范
概述 食品 加工 环境 的监 测 大气污染检测 水质污染检测 微生物的检测
• 概念:环境监测、大肠菌群MPN
硬度 和_______ PH • 5 水的_______ 是影响食品加工工艺的
主要因素。
蓄积性 、 _______ 不可恢 和 • 6 土壤污染的特点: _______ 隐蔽性 _______
复性
可溶态和 • 7 可以被植物吸收的重金属形态有_______ 可交换态 _______ 抽穗 时期,特别是在水稻灌浆膨大 • 8 作物的_______
[B(a)P]
一级致癌物。 • 6二噁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人类_________
有机物 _________ 的焚烧是二噁英的来源之一。其在环 光化学分解。 境中主要转化途径是_________
• 7 多氯联苯是人工合成有机物,由于多氯联苯的污
染曾造成了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的
米糠油事件 _________。 胺类 • 8 生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有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