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嫉妒心理诊断量表

大学生嫉妒心理诊断量表

大学生嫉妒心理诊断量表测验说明:这里为您提供的是一份“嫉妒心理诊断问卷”共有8道题,每道道题有A、B、C、D四种答案,请仔细阅读每一题,选出符合自己的答案。

在做题时要注意:不要漏题,每道题不要斟酌太长时间根据自已第一反应回答,整个问卷建议施测时间为5-10分钟.试题题目:1.你的同学穿件过时的服装,却又洋洋得意,问你;“这件衣服漂亮不?”那么,你如何回答?A...........(不吭声,暗自发笑)B."不错!前些时期穿更好。

" C."不错,很漂亮!我也想有这么一1件" D."不大适合,过时了。

"2.同学带来了极为漂亮的钢笔,你也想买这么一支。

那么,你怎么办呢?A.询问是在何处买的B.自己找支与之相似的钢笔来C.婉转地打听是哪家商店出售的D.放弃打算3.班会上,一位看上去并不比你强的同学提出了比你高明的建议,当老师问你意见如何,你怎样回答?A.赞成这条意见B.不赞成,并提出其他意见C.回答“我没有看法!” D.一声不吭,事后发牢骚4.著名的电影导演的周围簇拥着许多你的同学,要求为他们签名留念。

你看到时怎么办?A.挤进去也让导演给你签一下B.站在那儿看热闹C.说一句"哼,瞎起哄,真没意思" D.不吭一声地走开5.你被同学奚落了一番,你会怎样?A.在什么时候也刁难对方一下B.感到心里很不好受,却发作不得C.决定和这种人断交D.自我解脱6.你喜欢的一位异性同学在校门和人亲切交谈,但你看不到那人的样子,这时你会认为这位异性同学最可能在和谁谈话?A.老师B.你的同性同学C.你的异性同学D.肯定是他(她)的那一位7.平时成绩一直与你不相上下的那位同学,这次由于某个原因而成绩比你差,你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A."他本来就不如我嘛。

" B."哼,活该!最好下次也这样。

" C."要不是因为这件事,他准会考得更好。

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编制

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的编制

认 为处 于不 同文 化氛 围的人们 会有 不 同的嫉妒 体验
和反应方 式 ,它与文 化 中所包 涵 的价值 观和社 会规
范有关 …; u s 人提 出了社 会 生物学 理论 , 为嫉 B s等 认
妒是人 类进化 过程 中的一种 保护 性本能 反应 ,两性
大 学生心 理健康 教育 提供 了依据 。何 明 的大 学生嫉
及 影响多 。如 张建 育等人 的大 学生 的嫉妒 心理及 其 影 响 因素 的研究 ] 用 B i l , 采 r ge自我 报 告嫉 妒量 n 表、 特质 焦虑 问卷等 对高校 大学 生进行 调查 , 研究 了 当前 大学 生 的嫉妒 现 状及 嫉 妒 心理 的影 响 因 素 , 为
11 学 业嫉妒 的概 念 .
人类 需要 生 存 , 生存 需 要竞 争 , 争 产生 嫉 妒 , 竞 嫉 妒 滋生不 安 、 虑 , 至 怨恨 、 焦 甚 中伤 、 复 , 是 自 报 这
然人 性 和社 会人 性 的表现 。可见嫉 妒之 于人性 是一 件 自然 的事 ,心理学 界对于嫉 妒 的产生 原 因有 着不 同的解 释 。 u k 对 于嫉妒 给以社 会文 化学 的解释 , H pa
1 . 学业嫉 妒 的测量 2
嫉 妒 表 达 方 式 的不 同有 其 深 刻 的 生 物 进 化 根 源 ;
Mah s 出了嫉妒 的认 知现象学理论 和 P B R三 角 te 提 -—
关 系现 象 , 调 了对嫉 妒事 件 的认 知评 估 , 强 即刺 激 D
评 估 D反 应 模式 … 。还 有 很 多心 理 学 家如 Fe d ru 、 Sl e 、 i 、r g ao yWht B i l ,对 嫉 妒 持 有 人 格 理论 观 v e n e等 点。 他们 认为 嫉妒是 人格上 的一 种倾 向性 , 与人 之 人

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

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

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的初步编制研究生:刘阳 导师:莫文副教授专 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专业方向:心理健康 年 级:2007级摘 要嫉妒心理普遍存在,嫉妒是在一定特定的情景下产生,是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产生虽有不同的起因,但是嫉妒反应表现形式总会呈现一定的规律。

嫉妒虽是一种负性情绪,但是如果处理得当,完全可以通过人的认知调节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可以通过行为调试将消极行为转化为积极行为。

因此,通过测查掌握和了解嫉妒的反应规律和嫉妒的主要反应成份,能为缓解嫉妒行为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在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形成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的模型,并参考已有的嫉妒反应量表,进行小样本预测和专家评议筛选题目,形成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初测收集485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构建量表的模型。

第二次收集692份问卷进行结构验证,并结合其他测评工具,对量表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

再通过项目反应理论进一步筛选题目,保证量表的精准性。

结果表明:1.本研究编制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通过平行分析确定存在7个因子,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由反应性报复、积极反应、自卑、情感创伤、逃避、自我反省、观念支配组成,解释总变异量的51.12%。

2.自编的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信度检验较好,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86,其余各个维度之间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为:0.694-0.872,重测信度的结果显示,总量量表的重测信度为 0.627,其他各维度之间的重测信度为:0.646-0.780。

3.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X2/df、RESMA、RMR、NFI、 CFI的值分别为:2.77、0.051、0.060、0.92、0.95;量表内部相关分析显示:总分之间相关在0.334-0.831之间,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效标效度检验显示,大学生嫉妒反应量表总分与嫉妒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353、0.492,其余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81-0.492之间,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本量表的有效性与编制的必要性。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_王晓钧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_王晓钧

嫉妒与人格的关系王晓钧(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 , 深圳 518060摘要旨在考察嫉妒与人格维度及人格因素的关系 , 通过对 231名被试者施测Bringle 自我报告嫉妒量表 , Hup -ka 爱情嫉妒量表 , White 习惯及关系嫉妒量表 , Buunk 嫉妒量表和大 5人格量表 (NEO-PI -R , 对施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 , 发现在大 5人格量表中所包含的神经质 , 外向性 , 开放性 , 顺同性和严谨性 5种人格维度中 , 只有神经质维度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 ; 外向性维度与嫉妒的一致性关系尚不明确 ; 开放性维度、顺同性维度和严谨性维度与嫉妒关系并不密切。

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 除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与嫉妒呈现一致性密切关系外 , 其他人格因素与嫉妒的关系不明显甚至无关。

研究结果表明 :在 5种人格维度中 , 神经质人格维度在嫉妒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要影响作用 ; 在 30种人格因素中 , 焦虑、自我意识、正性情绪和信任 4种人格因素是影响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嫉妒 , 人格维度 , 人格因素 , 关系。

分类号 B848161引言在嫉妒与人格关系的研究中 , 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 :人格是否对嫉妒产生影响以及哪些人格因素对嫉妒的心理体验和行为表现产生实质影响 ? 近 20年来 , 国际同类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 3种观点 :¹认为人格对嫉妒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 , 研究者将此类嫉妒称之为特质嫉妒 (T rait Jea-l ousy 。

Clanton 指出 :/特质嫉妒不涉及产生的问题 , 因为它是已定型的 , 具有烙印特点的个人嫉妒。

0[1]他援引 Bringle 等人的研究作为证据 , Bringle 等人研究了跨年龄阶段被试者的嫉妒反应 , 发现在纸笔测验中 , 不同年龄阶段被试者的反应具有跨情境的一致性 , 相隔两周的重测信度系数为 0173[2]。

大学生妒忌的量表编制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妒忌的量表编制及其相关研究

大学生妒忌的量表编制及其相关研究妒忌作为一种情绪,在大学生中尤为普遍。

妒忌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妒忌的量表进行编制,并进行相关研究。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妒忌的定义、影响、现状、量表编制及相关研究。

一、大学生妒忌的定义与影响妒忌是一种负面情绪,指的是当一个人感到别人拥有的、想要拥有的或注重的东西和自己不符时所感受到的痛苦、不满或敌意。

妒忌可以表现为不满、愤怒、失望或其他消极情绪。

大学生妒忌可能由很多因素引起,包括对朋友的物质和社会排名的嫉妒,对情侣、家庭成员或室友的关注和注意力的嫉妒,甚至是对自己的成就与他人比较的嫉妒。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感到不满和敌意。

妒忌对个人有很多负面影响。

在学业方面,妒忌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和学习动力减弱。

在社交方面,妒忌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和朋友之间的分离。

在情感方面,妒忌会影响个人的自我感觉和自尊心,并且会导致情感失调和孤独感的增加。

二、大学生妒忌的现状大学生妒忌的现状值得关注。

据统计,大学生中有超过80%的人曾经感受到过妒忌。

其中,40%的人表示曾经因为妒忌而产生过严重的负面情绪,例如情感不稳定、抑郁和失眠等。

此外,有大约50%的大学生感受到了同龄人之间的妒忌氛围。

这些数据显示了大学生妒忌的严重程度和影响。

三、针对大学生妒忌的量表编制编制针对大学生妒忌的量表是研究大学生妒忌的重要工作。

量表的编制需要符合量化研究的原则,并且需要描述大学生在感受妒忌时的状态和感受。

以下是编制妒忌量表的几个主要步骤:1、明确研究目的。

在编制量表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目的。

大学生妒忌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进行研究。

因此,需要确定所研究的妒忌类型和研究问题。

2、确定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是量表编制的核心环节。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

3、制定量化指标。

制定量化指标是量表编制的重要步骤。

量化指标应该符合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的要求,而且能够真实地反映被测者的状态和感受。

大学生嫉妒问卷

大学生嫉妒问卷

大学生嫉妒问卷宋迅王晓钧张晓娣(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深圳 518060 )摘要:从大学生学业嫉妒的主题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的问卷为基础,结合开发式问卷所获资料,编制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

对 407 名大学生施测,对正式施测的调查数据进行项目分析、主成分分析、信效度检验。

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嫉妒心理包括三大结构,分别是:人际适应、情绪控制、主动攻击;所提取的 3 个因素与构想理论基本相符,自编的大学生学业嫉妒问卷信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是研究大学生学业嫉妒心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嫉妒;探索性因素分析;问卷编制1 前言1.1学业嫉妒的概念人类需要生存,生存需要竞争,竞争产生嫉妒,嫉妒滋生不安、焦虑,甚至怨恨、中伤、报复,这是自然人性和社会人性的表现。

可见嫉妒之于人性是一件自然的事,心理学界对于嫉妒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同的解释。

Hupka 对于嫉妒给以社会文化学的解释,认为处于不同文化氛围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嫉妒体验和反应方式,它与文化中所包涵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关;Buss 等人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理论,认为嫉〔1〕妒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性本能反应,两性嫉妒表达方式的不同有其深刻的生物进化根源; Mathes 提出了嫉妒的认知现象学理论和 P-B-R 三角关系现象,强调了对嫉妒事件的认知评估,即刺激D 评估 D 反应模式〔1〕。

还有很多心理学家如 Freud、 Salovey、White 、Bringle 等,对嫉妒持有人格理论观点。

他们认为嫉妒是人格上的一种倾向性,人与人之间的嫉妒表达的差异在于个人的嫉妒人格特质的不同〔1〕。

诧摩武俊认为,嫉妒的产生和人们的平等意识有关,他认为:“嫉妒是存在于平等意识之中的,应该是拉平或自己较占上风,如果对方占了优势那么嫉妒就产生了” 。

《心理学大辞典》认为,嫉妒是指自〔2〕 1.2 学业嫉妒的测量量化研究的发展,不仅拓展了嫉妒研究的领域,同时也促使嫉妒研究向更规范、更严谨、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不同学业阶段学生妒忌情绪研究

不同学业阶段学生妒忌情绪研究
( F = 0 . 1 3 9 , P = 0 . 0 1 8 ) 。
1 . 1 被 试对 象 : 共计 2 0 9名 被 试 参 加 调 查 , 其 中就 读 于深 圳 市 南 山区 中 学 的初 中生 5 7名 , 高中生 3 3
名; 就读 于 深圳 大 学 的大学 生 6 0名 , 硕 士 研究 生 5 9
不显 著 , 即 无 论 在 哪种 情 境 下 , 不 同学 业 阶段 学 生
也有 研究认 为 ,对事 件 的可控 性也 是妒 忌情 绪
的重 要调 节变量 , 越不 可控 , 妒忌 情 绪越 高l 5 i 。此 外 ,
已有 大量研 究表 明 , 妒忌 与愤 怒 、 攻 击行 为呈 正相 关
的一 种 由羞愧 、 愤怒 、 怨恨 等组 成 的复杂 消极 情绪 状 态, 是人类 普遍 存在 的一种 社会心 理现 象 。 已有研 究
力。 二 是与 大 、 中学 生进行 访谈 , 通过 交流 , 了解 目前
学生 最关 心 的问题类 型包 括学 业前 景 , T作 发展 , 人 际关 系 , 学 习能 力 ( 与智 力相 关 ) , 经济状 况 。 据此 , 本
2 . 1 不 同学 业 阶段 学 生 在 不 同情 境 下 的妒 忌 强 度
得分 。 见第 3 7 1 页表 1 。以情境 、 学业 阶段 为 自变量 ,
以妒 忌 强 度 为 因 变 量 , 进 行 两 因 素 完 全 随机 方 差 分析 ,结 果显 示 ,妒忌 强度 的学 业 阶段主 效应 显著 ( F : 1 3 . 3 2 3 , P < 0 . 0 5 ) , 情境主效应不显著 , 交 互 作 用
研究 结合前 人研 究 ,设 计 了 4种情 境 :学业 发展 情

大学生学业嫉妒心理的人口学差异分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大学生学业嫉妒心理的人口学差异分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

三、讨论1.大学生病理性使用手机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调查的287名大学生中,仅有19.9%认为手机对自己不是非常重要,表明手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大学生对外界的信息有着强烈的渴求,手机信息量较大,传递比较方便快捷,任何一重大事件和消息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广的范围在手机用户中传播开来。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需要通过手机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满足自我的心理需求。

2.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恋爱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手机依赖使用的差异比较本研究显示,在性别方面,手机在男女生之间的重要性存在明显差异,说明男女生在担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分工中依然存在着性别差异。

在是否恋爱方面方面,手机重要性也存在明显差异。

在专业方面,手机对理工科和文科学生不存在明显差异,在心理和躯体症状方面也不存在明显差异,这可能是随着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大学也逐渐综合化,学生的各项发展也全面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社会文化。

四、结论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认知内驱力和信息焦虑引发的缺失感所引发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现象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社会成长环境、家庭状况、个性特征的不同,所赋予的社会分工和角色也不同,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使用在性别、专业、生源地、恋爱状况以及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存在了显著差异,且大学生手机依赖使用与其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存在一定相关性。

参考文献:[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2.[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8-75.[3]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学术平台-受众与媒介素养研究,2009,3:99-101一、引言1.学业嫉妒的概念。

人类需要生存,生存需要竞争,竞争产生嫉妒,嫉妒滋生不安、焦虑,甚至怨恨、中伤、报复,这是自然人性和社会人性的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嫉妒量表编制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东西方学者对嫉妒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

西方学者对嫉妒的解释是:嫉妒是指当个体意识到要与现实的或潜在的对手(可能是想象的)在爱情中竞争时产生的一种复杂思想及感情,嫉妒所带来的行为会对人的自尊,伴侣的现实关系及感情质量产生威胁。

而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嫉妒指:“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

西方学者倾向于从爱情方面诠释嫉妒,而东方学者对嫉妒所涉及的范围更广。

西方学者根据对嫉妒的理解编制了相应的嫉妒量表,如Mathes的人际嫉妒量表,Bringle的自我报告嫉妒量表,White习惯性和关系嫉妒量表等。

这些嫉妒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符合中国被试者的使用要求。

但是仅限于测量爱情及关系嫉妒,并不适合评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其他嫉妒类型,因此需要编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嫉妒量表。

针对以上问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嫉妒进行研究。

根据对嫉妒所下的操作性定义,发现嫉妒并非如西方学者的定义是单维度结构,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嫉妒的形成与发展既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有多少种情景就有多少种嫉妒。

具体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内容来划分其维度,构建嫉妒这一心理系统的基本建构维度和理论体系,形成了共62个题目,围绕学业嫉妒、人际嫉妒、爱情嫉妒、外表嫉妒、经济嫉妒、就业嫉妒六个维度。

经过文献分析和开放式问卷调查,通过心理测量学知识以及参考专家意见对量表的题目
进行修订,形成正式量表。

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量表结构良好,并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符合当初的理论构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