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合集下载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

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法规有哪些一、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法律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A.1999年10月1日B. 2004年12月1日C.2007年12月29D.1998年12月29日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B.停工、停业、停课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A.预防保健制度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C.爱国卫生运动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C.风疹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艾滋病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D.流行性感冒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D.以上都是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A.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B.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3.12.29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

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公布,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

信封上请注明国境卫生检疫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期限为30日。

公共卫生有哪些法律法规

公共卫生有哪些法律法规

公共卫生有哪些法律法规公共卫生是关系到一国或一个地区人民大众健康的公共事业。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共卫生秩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涵盖了多个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这部法律可以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之一。

它明确了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疫情控制、医疗救治、监督管理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比如,对于传染病的分类,法律规定了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并根据疫情的变化适时调整。

对于传染病的监测,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依法履行监测职责,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在疫情控制方面,规定了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以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治疗等措施,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接下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该法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食品检验、食品进出口、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比如,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取得相应的许可证,按照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同时,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召回制度等也有明确的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也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法律。

它旨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责任,如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等。

同时,对于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和病人的待遇保障也有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劳动者在遭受职业病危害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

再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这部法律主要针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货物、邮包等实施卫生检疫,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

例如,要求出入境人员必须如实申报健康状况,接受卫生检疫机关的检疫查验。

2021年卫生法规模拟试卷与答案(5)

2021年卫生法规模拟试卷与答案(5)

2021年卫生法规模拟试卷与答案5一、单选题(共20题)1.《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其时间规定为最迟不得超过A:4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J.=LEFT(J229,2)【答案】:D【解析】:2.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时限是A:3小时B:6小时C:12小时D:24小时E:J.=LEFT(J28,2)【答案】:C【解析】:3.下列情形中当事人不能提起卫生行政诉讼的是()A:甲对卫生行政机关做出的罚款决定不服B:乙对卫生行政机关内部的任免决定不服C:丙对卫生行政机关拒发其卫生许可证的决定不服D:丁对卫生行政机关做出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的决定不服E:J.=LEFT(J157,2)【答案】:D【解析】:4.以下行为属于医疗事故的是A:某医生回家探亲,因误诊导致一邻居死亡B:救护车在行使过程中被撞翻,导致在车中的患者立即死亡C:某医生受某保健品公司的邀请参加保健品公司组织的义诊活动导致患者死亡D:某护士认为患者既往青霉素皮试试验是阴性,所以直接为患者注射青霉素,但出现过敏性休克而死亡E:J.=LEFT(J260,2)【答案】:D【解析】:5.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备哪个条件,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A: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B: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C:毕业后一年D: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的E:J.=LEFT(J75,2)【答案】:D【解析】:6.《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特殊药品不包括A:麻醉药品、精神药品B:血液制品C:医疗用毒性药品D:放射性药品E:J.=LEFT(J242,2)【答案】:B【解析】:7.下列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要求,哪项是错误的A: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B:临时参加工作的不需要健康证明C:患有伤寒、痢疾的病人不得从事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工作D:每年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E:J.=LEFT(J143,2)【答案】:B【解析】:8.以下情形中,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是A: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B: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一年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工作满二年D: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二年E:J.=LEFT(J205,2)【答案】:C【解析】:9.属于卫生法正式解释的是[]A:立法机关的解释B:律师的解释C:医师的解释D:法学家的解释E:J.=LEFT(J95,2)【答案】:A【解析】:10.口腔粘膜用化妆品细菌总数的卫生质量要求是A:不得大于5爪/Hd或5爪/gB:不得大于50爪/ml或50爪/gC:不得大于500爪/ml或500爪/gD:J.=LEFT(J82,2)【答案】:C【解析】:11.以下符合卫生行政复议内容的是[]A:卫生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B:卫生行政复议不进行合理性审查C:卫生行政复议不进行合法性审查D:卫生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停止执行E:J.=LEFT(J203,2)【答案】:A【解析】:12.尸检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之内进行,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A:7日B:10日C:5日D:14日E:J.=LEFT(J93,2)【答案】:A【解析】:13.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A:立即向所在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B: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C:立即向所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D:6小时内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E:J.=LEFT(J198,2)【答案】:B【解析】:14.下列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一起回收B:医疗废物的暂存应当在露天场所C:医疗废物的暂存时间限于1周D:医疗废物应使用专用包装袋或容器,并有警示标志E:J.=LEFT(J167,2)【答案】:D【解析】:15.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中不包括[]A:客观损害B:主观损害C:一过性损害D:轻微损害E:J.=LEFT(J188,2)【答案】:B【解析】:16.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几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A:1B:2C:6D:12E:J.=LEFT(J266,2)【答案】:B【解析】:17.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首次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哪个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A: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B:医疗机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C:医疗机构D:中华医学会E:J.=LEFT(J23,2)【答案】:A【解析】:18.卫生法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A:《执业医师法》的颁布B:《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发C:首届“全国卫生法学理论研讨会”的召开D:中国卫生法学会在北京成立E:J.=LEFT(J112,2)【答案】:D【解析】:19.青年甲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医生诊察发现其患有淋病,按照母婴保健法,青年甲A:不能结婚B:应当暂缓结婚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D:不影响结婚生育E:J.=LEFT(J87,2)【答案】:B【解析】:20.医疗机构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时间不得超过几天A:1B:2C:4D:7E:J.=LEFT(J187,2)【答案】:B【解析】:二、多选题(共10题)21.传染病检疫是指通过检疫查验发现染疫人和染疫嫌疑人,并采取一定措施,从而控制传染病,切断传染源。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的异同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的异同

〔新修订《国际卫生条例》论坛〕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检疫法》的异同闫清丽 潘德观 周剑华 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州 510623) 摘要 〔目的〕 将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与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进行比较,以使我国的卫生检疫工作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上与国际公约接轨。

〔方法〕 对2部法律从目的、内容和管理模式上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目的已将疾病控制从传染病向严重危害公众的疾病(含生物、化学、放射源引起的疾病)转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仅限于对传染病的控制。

从内容上看,2部法律文件在“留验”、“检验查验”、“特殊物品”、“感染控制”、“尸体骸骨管理”、“军队”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结论〕 应尽快组织人员对2部法律文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制定出与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相适应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适应实施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的需要。

关键词 卫生;检疫;国际卫生条例〔中图分类号〕R185.1 〔文献标识码〕B 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新条例”)将提交世界卫生大会讨论通过,并计划于2006年1月的第1天实施。

与原《国际卫生条例》相比,新条例无论在格式、内容和程序上都作了重大的修改,将原来单纯预防“检疫传染病”在国际间的扩散,扩大到应对国际公共卫生的危害。

其所控制“疾病”的含义包括由生物、化学或核放射源引起的、对人类构成严重危害的疾患。

并对引起这些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国际预警,以便于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其涵盖面之广,无疑是对卫生检疫工作的促进。

新条例与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以下简称“检疫法”)相比较,无论在目的、内容和管理模式上都有重大的差异。

新条例实施后,将使我国卫生检疫工作面临重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下面就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应如何与新条例的实施接轨,提出几个问题与同道商榷。

国境卫生检疫法题.

国境卫生检疫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自()起施行。

A.1986年12月2日B.1987年5月1日C.1987年2月10日D.1987年3月6日2、通过实施国境卫生检疫,防止()由国外传入或者由国内传出,保护人体健康。

A.疾病B.艾滋病C.传染病D.性病3、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传染病是指( )。

A.监测传染病B.艾滋病和性病C.检疫传染病D.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4、检疫传染病是指()以及国务院确定和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A.鼠疫、霍乱、艾滋病B.鼠疫、霍乱、黄热病C.黄热病、霍乱、性病D.鼠疫、艾滋病、黄热病5、()不属于检疫传染病。

A.鼠疫B.霍乱C.黄热病D.性病6、入境、出境的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以及可能传播()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都应当接受检疫,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许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

A.疾病B.传染病C.检疫传染病D.监测传染病7、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用最快的方法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最迟不得超过()。

A.12小时B.24小时C.两天D.6小时8、在国外或者国内有()大流行的时候,国务院可以下令封锁有关的国境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A.检疫传染病B.传染病C.监测传染病D.艾滋病9、出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必须在()的国境口岸接受检疫。

A.最后离开B.就近的C.户口所在地D.途径10、在国境口岸发现检疫传染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有人非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并死因不明的,国境口岸有关单位和交通工具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报告,并申请()。

A.临时检疫B.卫生处理C.移下病人D.对病人实施治疗11、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对()必须立即将其隔离,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A.监测传染病病人B.艾滋病病人C.检疫传染病染疫嫌疑人D.检疫传染病染疫人12、应当实施卫生处理的外国交通工具的负责人拒绝接受卫生处理的,除有特殊情况外,准许该交通工具在()的监督下,立即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

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目录(国家卫生部2005年)

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目录(国家卫生部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目录第一部分法律(共10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10.31)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10.30)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6.2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2.2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第二部分行政法规(共32部)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1982.2.4)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4.1)麻醉药品管理办法(1987.11.28)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12.3)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1.14)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7.21)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12.27)精神药品管理办法(1988.12.27)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1989.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989.3.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1989.10.24)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11.13)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6.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12.6)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992.10.1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2.26)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4.8.23)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1996.1.29)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12.30)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1998.9.22)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11.28)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6.20)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6.1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4.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5.1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02.8.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4.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8.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11.12)第三部分部门规章(共92部)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7.28)食糖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糖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肉与肉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食用植物油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冷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粮食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酒类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食用氢化油及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豆制品、酱腌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蜂蜜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调味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茶叶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蛋与蛋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0)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食品容器内壁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搪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铝制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陶瓷食具容器卫生管理办法(1990.11.26)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1.3.11)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1991.3.27)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1991.7.30)性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8.12)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9.12)首批淘汰三十五项临床检验项目、方法的规定(1991.12.20)卫生监督员管理办法(1992.5.11)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1992.10.7)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1992.10.31)护士管理办法(1993.3.26)鼠疫地区猎捕和处理旱獭卫生管理办法(1993.3.15)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1994.8.29)预防用生物制品生产供应管理办法(1994.9.2)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1994.10.8)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1995.4.27)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1995.6.2)保健食品管理办法(1996.3.15)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4.5)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7.9)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1996.8.27)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1997.3.15)食品卫生监督程序(1997.3.15)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1997.3.1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1997.6.5)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6.19)血站管理办法(暂行)(1998.9.21)全国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1999.2.25)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1999.7.16)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1999.7.16)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暂行办法(1999.7.23)卫生部卫生立法工作管理办法(1999.10.25)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1999.12.24)卫生部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管理办法(1999.12.29)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0.1.16)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2000.5.15)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2000.7.10)卫生部业务主管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2000.10.31)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2001.2.20)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2001.2.20)放射事故管理规定(2001.8.26)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2001.10.23)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2001.10.23)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2002.1.2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3.28)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3.2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2.3.28)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3.28)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2002.3.28)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3.28)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2002.3.28)消毒管理办法(2002.3.28)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002.4.8)卫生部决定废止和宣布失效的规章目录(2002.5.8)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2002.7.3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7.31)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7.31)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2.12.13)卫生行政执法文书规范(2002.12.1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2003.5.1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003.10.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1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2004.3.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04.3.4)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2004.5.2)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2004.11.17)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2004.12.31)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1.5)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2005.1.5)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2005.2.28)第四部分附录(共13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1982.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4.1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1997.3.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5.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1996.3.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999.4.29)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1997.11.17)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3.15)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2001.11.16)规章制定程序条例(2001.11.16)法规规章备案条例(2001.12.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003.8.2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由边肖提供,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传染病从国外输入或者从国内传播,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开放的港口、机场以及国境口岸、国界江河口岸(以下简称国境口岸),设立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依照本法的规定实施传染病的检疫、监测和卫生监督。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第三条本法所称传染病,是指检疫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

检疫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黄热病以及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其他传染病。

监测的传染病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四条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运输设备、行李、货物、邮包等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物品,应当接受检疫,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方可入境或者出境。

具体办法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五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外,必须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并在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法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邮电部门应优先传递疫情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之间的传染病疫情通报,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第六条在国外或者国内发生检疫传染病疫情时,国务院可以下令封锁有关边境或者采取其他紧急措施。

第二章检疫
第七条入境的运输工具和人员,必须在第一个国境口岸的指定地点实施检疫。

除驾驶员外,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任何人不得上下车辆,不得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

具体办法由本法实施细则规定。

第八条出境的交通工具和人员,必须在最后出境的国境口岸实施检疫。

第九条境外船舶、航空器因故在中国境内非口岸地点停泊或者降落时,船舶、航空器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就近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除紧急情况外,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任何人不得上下船舶、航空器,不得装卸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

第十条在国境口岸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或者无意外伤害死亡,死因不明的,国境口岸有关单位和车辆的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报告,申请临时检疫。

第十一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根据检疫医师提供的检疫结果,对未感染检疫传染病或者经过卫生处理的车辆,签发入境检疫证明或者出境检疫证明。

第十二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必须立即隔离检疫传染病感染者,隔离期
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嫌疑人感染了夸克
外国车辆负责人拒绝接受卫生处理的,在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监督下,允许其立即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特殊情况除外。

第十四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对来自疫区的被检疫传染病污染或
者可能成为检疫传染病传播媒介的行李、货物、邮包等物品进行卫生检查,并实施消毒、除鼠、除虫或者其他卫生处理。

进出境尸体、骸骨的托运人或者其代理人必须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报告,经卫生检查合格后,方可运入或者运出。

第三章传染病监测
第十五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进行监测,并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有权要求出入境人员填写健康申报卡,出示预防接种证、健康证明或者其他有关传染病的证明。

第十七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对患有监测传染病的人、来自境外监测传染病疫区的人或者与监测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发给医疗方便卡,实施留验或者采取其他预防控制措施,并及时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各地医疗单位对持便民证就医者,应优先诊治。

第四章卫生监督
第十八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按照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对国境口岸的卫生状况和停留在国境口岸的进出境车辆的卫生状况实施卫生监督:(一)监督和指导有关人员控制啮齿动物和病媒昆虫;
(二)对食品、饮用水及其储存、供应和运输设施进行检查和检验;
(三)监督从事食品、饮用水供应的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检查其健康证明;
(四)监督检查垃圾、废弃物、污水、粪便和压舱水的处理。

第十九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设立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执行国境卫生检疫机关交付的任务。

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员在履行职责时,有权对国境口岸和进出境运输工具进行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对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的不健康卫生状况和因素提出改善建议,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必要的卫生处理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者罚款:
(一)逃避检疫,向国境卫生检疫机关隐瞒真实情况的;
(二)入境人员未经国境卫生检疫机关许可,擅自进入交通工具,或者装卸行李、物品、邮包等物品,不听劝阻的。

所有罚款都上缴国库。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罚款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

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造成检疫传染病传播严重危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秉公执法,忠于职守,
及时对进出境运输工具和人员实施检疫;违法失职的,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
第二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边防部队和邻国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的
出入境检疫,两国边境地区居民在指定边境地区的临时往来,双方的交通工具和人员,按照双方协议办理。

没有约定的,按照中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六条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1987年5月1日起施行。

1957年12月23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条例》同时废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