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写作指导及例文
六年级读后感作文:读《痛苦和盐》有感_400字

三一文库()六年级读后感作文
读《痛苦和盐》有感_400字
今天,在无意间看到了一则故事《痛苦和》,新颖的名字不由的吸引了我。
我很疑惑:痛
苦和盐分明毫不相干,它们有什么冥冥之中的
联系吗?它们会发生什么不同凡响的故事吗?
读了这则故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它讲的
是一个盐铺的学徒不满于现在的生活状况,师
傅知道后,将两包盐一包倒入一杯清水中,学
徒尝了一口情不自禁吐了出来,而另一包盐倒
入湖中后,湖水依然清凉。
我明白了:人生
的痛苦如同这些盐,有着一定的数量,不会多
更不会少。
我的生活像乘舟漂洋过海,命运如
同海风,吹着生活的小舟,过程中不可能一帆
风顺,有时也会经受大风大浪,会受到痛苦。
但是我们所承受的痛苦完全取决于自身心灵上
决定痛苦的程度。
在感到痛苦时应调整好自己
的心态,因为目前遇到不好的事而受到痛苦也
成了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虽然我们不可能改
变事实,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我们可以加重
自身的重量,也就是把自己承受痛苦的心灵容
20 × 20。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禅语心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求道者答,当然是金子啊!禅师笑曰,假如你是一颗种子呢?其实,换个心境,或许你会得到解脱!
◆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一把盐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的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甘甜。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
◆少年问智者:“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带给别人快乐的人?”智者笑:“有四种境界,第一,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第二,‘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是‘慈悲’;第三,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第四,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时‘自在’。
”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把它撬开。
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
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
◆一青年向禅师求教:“大师,有人说我是天才,也有人骂我是笨蛋,依你看呢?”“你是如何看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茫然。
“如同一斤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米饭;在制饼者看来是饼干;在酿酒商眼中又成了美酒。
米还是那米。
同样,你还是你,有多大出息,取决于你怎么看待自己”。
◆有人问毕加索:“你的画怎么看不懂啊?”毕加索说:“听过鸟叫吗?”“听过。
”“好听吗?”“好听。
”“你听得懂吗?”。
生命的痛苦是盐

生命的痛苦是盐生命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它的容器。
就看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生活中的痛苦就好像是盐,它不会多也不会少。
品尝同样程度的痛苦的感受,取决于我们把痛苦置于何地。
当你面对痛苦时,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开拓自己看待事物的眼界,开阔自己包容事物的胸怀。
你不是要将痛苦放进一杯水,而是要将他稀释到一片湖。
痛苦之心灵,恰如盐之于容器。
多么有睿智的话语啊,我们明白了痛苦的根源——人生是苦,当我们在苦的时候,心底却要知道努力,向善,而当我们享乐时,也时时留心。
任何时候,苦乐都是一种相对的,生活其实都是苦乐掺半,交杂着走过。
我们应生如介子纳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
这是面对人生的态度。
世界上的人,很少能常以乐观的心,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却往往会有很多人,选择以悲观的心去看待,然而选择悲观,似乎并不能给予我们任何的帮助,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在它上头打转呢?面对变幻无常的人生,要发生的事情有时候不能拒绝,人不可能拥有完美无缺的人生,对于生命中的厄运不去逃避,因为除了面对,没有其它更好的方法。
有了此颗坦然承受的心田,对于厄运就不会有太大的恐惧不安;永远都不要悲观,以一颗矢志不渝的善念不轻易放弃,能有所坚持!苦难是人生的基本课题,而乐观便成了面对课题的最好方法!学会在思考和情绪间找到“乐观”的平衡点,让自己在漫漫人生的路上,能每天有好心情.都有快乐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我们无法调整环境来完全适应自己的生活,但可以调整态度来适应一切的环境。
毕竟,我们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正如乔布斯说的:“人生中,能够从挫折中站起来,那么就能将经历变成财富,如果倒在挫折中站不起来,那么挫折的经历就是一场灾难,选择灾难还是财富,完全取决于你对人生的态度”。
人生的态度,决定人生的成败。
材料作文 -----稀释痛苦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
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
“味道如何?”大师问。
“苦。
”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
”年轻人答道。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出题者对原来的佛家故事做了巧妙的修改。
原文是: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师身边有一个总是抱怨的弟子。
有一天,他派这个弟子去买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这个不快活的年轻人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
“味道如何呢?”大师问。
“苦。
”弟子呲牙咧嘴地吐了口吐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把剩下的盐都放进附近的湖里,弟子于是把盐倒进湖里。
老者说:“再尝尝湖水。
”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
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呢?”“很新鲜。
”弟子答道。
“你尝到咸味了吗?”大师问。
“没有。
”年轻人答道。
这时大师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盐:不多,也不少。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痛苦就这么多,但是,我们体验到的痛苦却取决于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
”所以,当你处于痛苦时,你只要开阔你的胸怀,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这则材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人应该用宽大的胸怀去消解人生的苦痛”。
现在出题者把最后一段删去了,考生对“湖泊”的理解可能会更加多样,试题也就更具有开放性,但材料的中心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人应该如何对待人生的苦痛”,这也就是命题者给考生命出的话题,考生只需结合对“湖泊”的理解作出自己合理的回答。
这里的“湖泊”当然可以指“宽大的胸怀”,也可以指向其他,如“崇高的境界”“高远的追求” “漫长的人生旅途” “国家社会的大环境”等,只要合理则可。
但如果脱离了“如何对待人生的苦痛”这个话题,或是对“湖泊”没有合理的理解,就算是跑题了,如有的同学写“宽容”,有的同学脱离“人生的苦痛”只写“胸怀”,都是不切合题意的。
给生活加点盐 初中精选作文【800字】

给生活加点盐初中精选作文【800字】苦难是人生的教科书,是生活中必不成短少的调味剂——盐。
但加多了,生活就会变得苦而又涩;若加少了,生活就会变得浅薄而单调。
所以,我们要适本地给生活加点盐。
苦难能够捶打出哲学思想。
但你必需是一块钢铁;苦难能够磨砺卓越人才,但你必需是一把宝剑。
人生于世,不成能一帆风顺,不遇风霜;必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苦难。
我们该以什么态度支面,迎接它?那得看你个人的看法啦!我们要懂得乐观地面对苦难。
当你潦倒的时候,李白会对你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孤单的时候,高适会跟你说:莫愁天下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伤怀时,苏轼会慰藉你说:人有离合悲欢,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存:懈怠时,王世贞对你说: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方往今来,许多诗人,词人都如此奔放胸襟,乐观支去生活,难道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不克不及吗?没有“盐”的生活淡而无味,但是“盐”多了,就会苦不胜言,所以很少有人会意识到给生活加点“盐”。
没有“盐”的生活就没有风的帆船一样空虚。
没有“盐”,青春就会枯败;没有“盐”,生命就会黯淡而无光。
“盐”是生活的装点,缺乏它很容易患上XXXX些“疾病”。
自讨“苦”吃,就是在悠闲的生活中给自己出难习题,逼自己去冒险,向自己挑战,以“今日”之我向“昨日”之我挑战。
一代艺术宗师刘海杰,94岁高龄时再登黄山,他说:“画黄山而先上黄山,不上黄山难画黄山。
”这种不畏巍巍大山,为艺术创作而自讨“苦”吃。
人要生长,就得与苦难打交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是真实写照。
能受天磨方为真铁汉,真金天然不怕火炼。
朋友,你能否觉得生活太安适,太悠闲了呢?让“盐”渗入生活中,让“盐”使你变得愈加刚强,愈加坚韧。
人要是生存了就未免遇到很多障碍,但这些障碍怎么会阻挡得了我们青春的脚步?要不畏向前,勇往直前,朋友,给生活加点“盐”吧!它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压倒了一倒难起。
我们要正视现实,直面人生;自我砥砺,自我扶助;百折不挠,能力真正勇往直前!。
痛苦是盐的美文

痛苦是盐的美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痛苦是盐的美文商人做生意被骗了,骗他的人是他最好的朋友。
苦事生命的盐

苦是生命的盐生命缺不得盐,而苦,是生命的“盐”。
我曾见到一个孩子练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母亲却在他娇嫩的伤口周围撇上了盐。
仅仅是为了消毒吗?孩子痛得几乎哭起来。
有人指责那位母亲的无情。
然而母亲说:“痛点算啥?”我是要让孩子知道,今后人生的自行车道上,会有许多比这中疼痛剧烈的痛苦,并且随时会出现,可要有勇气战胜它们啊!”是的,人的一生要吃许多苦,孩童时苦苦学步,长大了苦苦攻读,工作后苦苦拼搏,年老了苦苦抗病。
然而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人之长苦。
君不见有的特殊之苦,与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有人曾问某集团董事长:“你干企业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苦。
”他用了一个字回答。
他曾把几百万元的家底彻底地亏了,跳了海,又不知怎么湿漉漉地的爬上岸,这才从精神上、肉体上一并感知到:下海有时就是苦搏和拼命的代名词。
跳海不死,不只因为他会游泳,还在于17岁高中毕业后下乡的苦日子已成为他最后的财富,成为他生命的“盐”。
我毕业之后就走向了工作岗位。
有人说我当老师,与苦无缘了。
天晓得!我曾毕业之后到一所村小任教,那提的条件非常艰苦,泥土地、砖瓦房,破桌椅,吃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打,冬天没有柴烧,就领着学生去外面捡,有时候学生从家里抱点,寝室冬冷夏热。
交通不方便,很少回家,利用节假日辅导学生,虽然苦点累点,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末考试我班取得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感觉到了苦的滋味原来竟是甜的。
也许我的这点苦微不足道。
但我要说,无论何种时代何种人,都应有苦相伴,只不过苦的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如今发扬吃苦精神,不是要去重吃一遍窝窝头,我们更需要的是思想上不怕苦,心理上不怕难,工作中不怕累,创造中不怕险。
谚语说:“要想甜,加点盐。
”这里的“盐”和“苦”几乎是同义词。
它是甜味品,使你生活不会寡淡,为你反衬人生甘甜;它是催化剂,催促你对生活做出理智的反应,给你带来痛快而又健康的精神洗礼;它是多棱镜,镶嵌你有棱有角的人生,赋予你有灵气的创新,折射你人格的光辉。
给痛苦加上一把盐美文

给痛苦加上一把盐美文我把疼痛向心里压抑,我把冷漠向那世间播撒。
我简直就是在疯狂的亢奋,不停的喘着粗气,我恨不得立即死去,不愿再在这个世间存活,这就是我的愿望。
我找到一个空旷,我大声地简直是在嚎叫,我放声得大哭着,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会恢复我的原来,也许只是一点点地原来,哪怕是这一点点我也会好受一些。
我不是一个没有情感的人,而且我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我会将我的爱爱的死去活来,在加上我的生命我也会毫不吝惜。
我害怕心碎,我害怕那爱的’花朵枯萎,我用眼泪和期望浇灌着那我真爱的情感之树。
男人也需要依靠,男人也需要一棵可以小息的枝繁叶茂。
风流似乎并不是所有男人的专利。
我支持不住了,一个看似坚强但很是柔弱的身体,我的灵魂在颤抖,颤抖。
世间的不公使我开始有了愤怒,人们似乎都在欺骗中度日。
我不会欺骗,只是用心的做任何的事情。
但是一切又是那么的无奈,“真”变得可笑。
你追求真的一切,你可能就会被称之为“迂腐”。
是的,我很迂腐,但我不会在上苍面前无言以对。
不要去探究我说的什么实际的“真实”,那只是一个片断,那个真实的所有才是我要说明的,真的,我要说明的只是没有的过去,不是有实在的当今。
亡灵的祈祷才是真实的真谛,那时我已是亡灵的跟随,一点都不后悔。
我说过,改变,已经开始,我却早已失去了自己。
因为失去才会死亡。
静静的等待着,即使……,我也愿意,……?我走近那热闹的饭店,看到一对对男女在嬉笑用餐,我似乎有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没有在前行一步,宁可撑着饥腹也不愿意在这里。
我看到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在狂笑,我不再停留,走了回来。
我郁闷。
我失落,我仇恨我自己,我将为自己在那路易十六的旁边找到一个可以容下的位置,去接受那末日的裁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材料作文“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写作指导及例文【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
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
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
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水?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
(3)立意自定。
(4)标题自拟。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本文可通过“抓关键词句”,抓住“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这句关键句,而后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进行审题立意:作文为哲理故事类材料作文,材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即“人应该用宽大的胸怀去消解人生的苦痛”。
材料的中心十分明确,考生只需结合对材料的理解,作出自己合理的回答即可正确立意。
纵观多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在内容上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一是引导考生审视内心。
这道题目,考生既可以从关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写,也可以从审视内心修养的角度上说,审题的难度不大,这也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
1. 要有比湖水更宽广的胸怀一杯水和一片湖水的区别在于容器的小大不同。
人心可以比湖大,比天大,超越宇宙。
只要有足够宽广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就能够战胜生命中的各种痛苦。
如果只有一颗狭窄的心,那就只能忍受一点点的痛苦,只会怨天怨地,整天抑郁难受,结果是一事无成。
2.努力奋斗,化苦为乐苦和乐(甜)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产生苦和乐(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物质方面的,也有主观精神方面的;有个人生理感官的,也有社会心理的;有历史条件的,也有个人具体生活环境等因素。
苦和乐(甜)的转化与这些因素和条件是相关的。
如:一个人的客观条件虽然艰苦,但是能努力地创造条件,改造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理想得以实现、事业获得成功,会使痛苦转化为快乐,品尝到了“苦尽甜来”的滋味……3.分担忧愁,分享快乐一个人独当忧愁,愁何以堪?众人分担忧愁,忧愁终被化解。
众人分享快乐,最终变成无数个快乐。
个人要融入集体之中,共同创建和谐社会。
【例文一】谙熟平和,淡漠浮躁●吴名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的磨炼,才能弹出惊世的绝唱。
”每一个人的人生总是遇上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或苦痛,面对苦痛,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抱怨,而应该以平和的心去看待。
平和的心就好比湖水,可以化咸苦为甘甜;浮躁的心则如杯水,让咸苦愈加浓烈。
回望历史,品味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落霞尚漫天”,咀嚼韩愈的“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感受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番话语,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这些名人,纵使年老体衰,纵使毫无余力,但仍有一颗永不泯灭的心,这何不是因为他们淡漠了浮躁,领悟了怀有平和之心,方能壮志凌云的真谛,从而升华了人生,腾飞了壮志。
再看今朝,以平和之心看待苦痛,最终收获成功的事实在不胜枚举。
众人仰望的林丹,原是一个浮躁而有些自负的运动员,比赛中遇到的挫折苦痛让他及时反省,他道出了自己的心声:“雅典奥运会的失败教会我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比赛和人生。
”这是因为林丹能及时地淡去浮躁,谙熟平和,到今天,他已握有了17个世界冠军头衔。
韩国总统朴槿惠,也许是世界上最悲催的总统女儿——韩国独裁者总统朴正熙夫妻先后遇刺、众叛亲离,带给少女时代的朴槿惠噩梦般的回忆。
但她却以平和的心态,在沉寂20余年后,踏着父亲的足迹,重新走向青瓦台,成为韩国第18位总统,史上第一位韩国女总统。
朴槿惠有句名言“我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国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务的对象。
”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没有子女,是多么不幸啊,然而朴槿惠却没有抱怨,而是以顽强的忍耐力,重返曾给她留下悲伤记忆的韩国政坛,她要带领韩国走出后危机时代,成为亚洲的一面旗帜。
难道这不是最美的人生姿态?罗素曾说过,累累伤痕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礼物。
面对苦痛,古今中外无数成功者他们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弹出的惊世绝唱”,难道不能给我们以启迪吗?唯谙熟平和,淡漠浮躁,这是境界的升华,也是是最美的人生姿态!【点评】本文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作者通过“回望历史”、“再看今朝”领起各部分内容,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林丹”“朴槿惠”这两个典型事例,很有说服力,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结尾通过名言升华全文的主旨更上一大亮点。
【例文二】痛的咸淡,取于自己●秋妍禅师有个爱抱怨的弟子。
一天,禅师将含盐的一杯水和含盐的湖水让弟子品尝,弟子得出不同的结论。
禅师告诉弟子:“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是的,生命中痛苦的咸淡,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心胸。
为什么生命中痛苦的咸淡取决于自己呢?因为你如果心胸宽阔,选择当一片湖,那么你生命中的痛苦将如湖中的水——纯净甜美。
反之,如果你心胸狭窄,选择当一杯水,那么你生命中的痛苦将如杯中的水——咸的发苦。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左迁龙标时,他心胸宽阔,选择当一片湖,承载了生命中的痛苦并加以稀释,而另一些被贬的人却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这是因为王昌龄心胸宽阔,认为被贬,这是生命中遭遇的痛苦,我们已无法改变,既来之,则安之,他将这种痛苦稀释淡化,乐观生活,品味生活,从而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王昌龄选择做一片湖,让它纯净甜美。
抱怨者选择的是当一杯子,让痛苦在杯中加深,从而荒废了人生。
美国旧金山患童麦克斯,虽患白血病,却乐观地将生命中的这一痛苦洒向湖中加以淡化,梦想能像蜘蛛侠一样拯救世界;中国宁夏福利院中的孩童,虽然失聪,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们仍然积极面对生命中的这些痛苦。
他们都还是孩子,但他们都懂得要做一片湖,要稀释淡化生命中的痛苦,快乐地活着。
反观有些人,在生命中遇到痛苦时,他们心胸狭窄,选择的是杯子,让痛苦咸的发苦。
前不久发生的“昆明暴恐砍杀无辜百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这些犯罪者,他们将自己生命中的痛苦贮存在小小的杯子里,他们抱怨社会,憎恨所有的人,以致砍杀无辜百姓,造成血案,成了千古罪人。
如果他们能选择当一片湖,将自己生命中的痛苦在湖中稀释淡化,以宽阔的胸襟看待社会,对待别人,不怨天载道,那么他们就不会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也就不会锒铛入狱,沦为阶下囚了。
由此可见,禅师的话真的是智慧之晶:生命中的痛苦取决于盛它的容器,即只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是否心胸宽阔——当一片湖,还是心胸狭窄——当一杯水!【点评】本文扣题准,入题快,中心论点鲜明。
作者选用古今中外典型事例,运用正反对比进行阐述,很好地论证了全文的观点,尤其是“昆明暴恐砍杀无辜百姓”事件新颖典型,具有振聋发聩、令人警醒的作用,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例文三】清心如湖●巫铭一把盐撒入杯中,仍是苦涩难耐;更多的盐撒入湖中,却有了甘甜的滋味。
盐始终是盐,只是因为湖水之大稀释了咸涩。
禅师所言,看似生活小事,实则人生至理。
人生痛楚长生难灭,始终胶着一杯之中,不免苦水翻腾,不得正果。
清心如湖,胸怀包容,水天一色之美便尽在眼前。
胸怀广博,有容乃大,一湖亦可笑纳百川。
胸中既有浩浩汤汤之气,坐卧便见吞吐天下之势。
大开大阖之间,万古苦痛尽付流水东去,又怎会挂碍不通,郁结于心。
包容天下,便可为常人难为之事,成常人难成之功。
战国乱世,天下大争,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唯有秦国自铁血洪流之中崛起大出,正以秦孝公之包容善纳。
秦公包容诸侯卑秦之丑,包容先君战死之痛,更包容青史不显之隐。
方有商君变法,方有秦国强盛,方有渭水之滨掀起的惊天巨浪。
若是秦公胶着抱怨,锱铢必较,则不免大事难成,甚至亡国灭种,徒为天下笑耳。
胸怀广博以容纳,更需一颗清心以净化。
苦痛长生,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林林总总此消彼长。
哀大心死,如死海之心湖可还有甘甜之水吗?人生之甘美,便在于饱经一路荆棘之后,仍有一颗清心,愿意追求湖光山色之美。
国内首部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作者车洪才先生正是如此。
在他面前的,是视力和听力衰退的苦恼,是受命运左右的无奈,更是三十六年的遗忘与等待。
即便如此,他仍怀着一颗清心,在苦痛之中,日积月累,兢兢业业。
最终成就了二百多万字的巨著,也成就了一代学人的丰碑。
清心如湖,湖光山色之美便有了时光的雕刻。
清心如湖,包容而博大,坚守而宁静。
然而人生并非只有苦痛充斥,亦如庖厨之中并非只有咸盐调味。
世上本无事,唯庸人自扰之。
何必过分在意苦涩,甘甜又何尝不是引人奋发的力量。
即便在苦痛之中,仍要保持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孝公心中的天下,车老心中的事业,不都是引领他们苦尽甘来的灯塔吗。
放眼生活之中,身边也不乏如弟子般满心埋怨之人。
但生活本就光影交错,明暗共生。
只需一点包容、一颗清心、一丝甘美,人人都可是点化自我与他人的禅师,人人都可轻而易举地积蓄生活中的正能量。
清心如湖,胸怀包容,向着美景,去见证水天一色。
【点评】本文标题形象生动,亮人眼眸。
作者以“孝公心中的天下,车老心中的事业”这两个典型事例来阐述“清心如湖”方能引领他们苦尽甘来,最后点明,“只需一点包容、一颗清心、一丝甘美,人人都可是点化自我与他人的禅师,人人都可轻而易举地积蓄生活中的正能量”,可谓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