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保健知识讲座 ppt课件

糖尿病保健知识讲座 ppt课件
动 忘记服药或服药剂量缺乏
糖尿病监测
病症监测:病症、体征 代谢控制目的监测: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
白、血脂 慢性并发症监测:尿蛋白与肾功能、眼底检查、
神经肌电图等 血压、体重、腰围/ 臀围
糖尿病预防对象
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 年龄吸烟 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 高脂饮食 体重超重 运动过少 妊娠糖尿病危险要素:除以上外,还有年龄过30岁;
合理的药物治疗
促胰岛素分泌剂 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 非磺脲类药物:如诺和龙 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 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 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影响病情控制的要素
天气变化:骤然的变冷、风吹、雨林 精神紧张、心情变化、失眠等 生活不规律、过度疲劳 饮食量添加或吃含糖食物 猛烈的强刺激的运动,或停顿了日常的合理运
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安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是吃糖吃多了么
什么是糖尿病
有异常产史,如胎死宫内、产宏பைடு நூலகம்儿史〔出生体重 >4Kg〕等
预防糖尿病的四点原那么
多懂一点; 少吃一点; 勤快一点; 放松一点;
尿病是可以治疗的,所以 不要产生恐惧,虽然不能根除 这种病,但是只需经过合理治 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 正常,糖尿病患者可以向正常 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谢谢观看!
糖尿病 是由遗传要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 感染及其毒素、自在基毒素、精神要素等等各种致病 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 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 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典型病例 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 少〞病症。

糖尿病知识讲座PPT(完整版)

糖尿病知识讲座PPT(完整版)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急性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识别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及时采取补液、胰岛素治疗等 措施。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状态
留意患者是否出现多饮、多尿、脱水等症状,迅速补液纠正脱水, 降低血糖。
乳酸性酸中毒
观察患者呼吸深快、神志模糊等症状,立即停用双胍类药物,给予 补液、纠酸等治疗。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 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导致胰岛β细胞 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高 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
流行病学现状
01
02
03
全球趋势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 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 的重要疾病之一。
地区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糖尿病 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与 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 、遗传因素等有关。
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 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联合用药
有时需要联合使用多种降 糖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 效果。
胰岛素治疗原则及方案调整
胰岛素种类
方案调整
包括速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等,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胰岛素。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用 量和注射时间,以保持血糖稳定。
注射方式
一般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注意注射 部位的选择和轮换。
肾脏病变风险评估
通过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肾功 能等指标,评估肾脏病变风险 。
视网膜病变风险评估
通过眼底检查等方法,评估视 网膜病变风险。
神经病变风险评估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 图等方法,评估神经病变风险

03
治疗与管理策略
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健康饮食
推荐低糖、低脂、高纤 维的饮食,控制总热量 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ppt

02
CHAPTER
糖尿病的饮食与运动管理
合理的饮食结构
总结词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详细描述
糖尿病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搭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保 证营养均衡。同时,应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适量的运动锻炼
04
CHAPTER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预防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肾脏疾病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肾脏微血管 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尿毒 症等。
眼部病变
长期高血糖可引起视网膜病变, 导致视力下降、失明等。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 素,可导致冠心病、心肌梗死、 脑卒中等。
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自主 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 疼痛、便秘、腹泻等。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目录
CONTENTS
• 糖尿病基础知识 • 糖尿病的饮食与运动管理 •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 糖尿病的并发症与预防 •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支持与自我管理
01
CHAPTER
糖尿病基础知识
糖尿病的定义与类型
总结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损导致血 糖升高。
并发症的治疗与管理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个 体化的治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
医生、营养师、心理咨 询师等多学科协作,全
面管理患者病情。
自我管理
患者需学会自我监测血 糖、记录病情、调整治
疗方案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辅导。
05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01糖尿病定义02糖尿病分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定义及分类全球及我国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增长迅速,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

我国糖尿病现状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糖尿病危害及并发症糖尿病危害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和组织受损,如心、脑、肾、眼、神经等。

同时,糖尿病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诊断标准及流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血糖检测,若血糖值异常,则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

血糖检测通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评估胰岛功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

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评估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分层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层,针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课件

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课件

心理治疗:
5 保持良好的 心态,积极 配合治疗
药物治疗:
3 根据病情, 选择合适的 药物
饮食控制
01
控制总热量摄入, 保持体重正常
03
减少高糖、高脂、 高盐食物的摄入
05
保持饮食规律,避 免暴饮暴食
02
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04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鱼、豆类等
06
适量运动,保持良 好的生活习惯
01
健康饮食:控制 糖分摄入,多吃
蔬菜水果
02
规律运动:每周 至少进行150分 钟的中等强度运

03
控制体重:保持 正常体重,避免
肥胖
04
定期检查:定期 进行血糖检测, 及时发现并控制
血糖水平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
1 合理饮食, 控制糖分摄 入
运动锻炼:
2 坚持运动, 提高身体免 疫力
胰岛素治疗:
4 根据病情, 使用胰岛素 进行治疗
互动:通过互动的形式,让患
手册,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
者和家属参与糖尿病健康教育
查阅
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效果
谢谢
糖尿病的症状
01
02
03
04
尿频、尿急、 口渴、多饮、 疲劳、乏力、 体重下降、
尿痛
多尿
头晕
食欲不振
05
皮肤瘙痒、 感染、伤口
愈合缓慢
06
视力模糊、 视物不清
07
手脚麻木、 刺痛、感觉
异常
08
情绪波动、 焦虑、抑郁
09
男性阳痿、 女性月经不

10
呼吸困难、 胸闷、心慌
2

2024版糖尿病中医药知识健康讲座课件

2024版糖尿病中医药知识健康讲座课件

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三阴交、胰俞等。
02
拔罐疗法
通过在特定部位拔罐,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刺激人体自我修复机制,
从而改善糖尿病症状。常用部位包括背部膀胱经、腹部任脉等。
03
饮食疗法
中医强调饮食调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患者应遵循低糖、低脂、
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 免疫等多个方面。其中,胰岛素抵 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2型糖尿病 的主要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疲乏无力 等,可伴有视网膜病变、下肢溃疡、 蛋白尿、心悸等症状。
分型
根据病因学证据和临床表现,糖尿病可 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 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了解低血糖的典型症状,如出汗、颤抖、头 晕等。
急救措施
立即补充含糖食物或饮料,如葡萄糖片、果 汁等,并通知医生。
预防低血糖
遵循饮食计划,避免过度运动,随身携带含 糖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与医生沟通
定期与医生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及时调整 用药和生活方式。
THANKS
感谢观看
推荐运动项目和注意事项
散步
适合所有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
慢跑或快走
适合病情较轻、体质较好的患者,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
推荐运动项目和注意事项
• 游泳: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对关节无负担,有助于全 身锻炼。
推荐运动项目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包括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
险。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影响内分泌系 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
从而加重病情。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餐 后血糖或随机血糖的检测结果。同时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家族史等 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02
糖尿病饮食管理
Chapter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占总能量的15%-20%,优质蛋白 质来源包括鱼、瘦肉、蛋、奶制 品等。
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来源于 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03
长效胰岛素
起效缓慢,作用时间 长,提供稳定的基础 胰岛素水平。
04
预混胰岛素
同时含有速效和中效 胰岛素,兼顾空腹和 餐后血糖控制。
药物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低血糖反应
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过量易导 致低血糖,应密切监测血糖并
调整药物剂量。
体重增加
某些降糖药物可能导致体重增 加,需注意饮食控制和增加运
运动禁忌
注意事项与运动禁忌
01
血糖极不稳定的糖 尿病患者。
02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 疾病的患者。
03
存在严重糖尿病肾 病、视网膜病变等 并发症的患者。
04
其他医生建议不宜 运动的情况。
04
药物治疗与胰岛素使用
Chapter
口服降糖药物介绍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 敏感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等,增 加肌肉质量,提高胰岛
素敏感性。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有助 于缓解压力,改善关节
灵活性。
运动强度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如快走)和力量训练, 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进行
选择。
运动时间和频率安排
运动时间
力量训练

糖尿病健康讲座ppt课件

糖尿病健康讲座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应定期进行心血管检查,控制血 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肾脏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应定期检查肾功能,控制血糖和 血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神经病变
糖尿病可引起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便 秘、腹泻等症状,应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神经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药物治疗的原则与选择
01
02
03
原则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管理的 重要手段之一,但必须遵 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等原 则。
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 性别和个体差异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 量。
注意事项
在选择药物治疗时,应充 分考虑患者的综合情况, 避免药物滥用或不当使用 。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副作用
药物治疗可能带来一些副 作用,如低血糖反应、过 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 。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密 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时 发现和处理副作用,避免 造成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
为减少药物治疗的副作用 ,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 用药,并注意观察和记录 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使用与管理
使用方法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 之一,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过大。
适量的运动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持之以恒,规律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 动,以及力量训练等无氧运动。
坚持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有助于提 高身体代谢水平,控制血糖和血脂。
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当 的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和 损伤。
饮食与运动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糖尿病有哪些主要症状表现? 尿量增多 喝水增多还总是觉得口渴 饭量增加却又容易饿 身体在不知不觉中消瘦、 乏力
这是糖尿病 的典型表现, 但您一定要 提高警惕, 因为在很多 情况下,糖 尿病是在不 知不觉中侵 蚀您的身体, 您开始可能 并没有明显 的不适感。
14
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一般根据空腹 (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 入)、餐后2小时的血糖值。
正常人血糖浓度相对比较稳定 (4.4-6.1mmol/L),饭后血糖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暂时的升 高,但饭后2小时血糖浓度不超 过7.8mmol/L。
定期并 及时了 解您的 血糖状 况,对 您的治 疗非常 重要!
被严重破坏,胰岛素生成明显 泌胰岛素
减少。
的细胞, 我们称之
1型糖尿病患者需用胰岛素来 为β细胞。
维持血糖控制。
6
糖尿病的分型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90-95%:
2型糖尿病患者多数为肥胖或超重者, 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 上的缺陷。
2型糖尿病病人多数起病隐匿,约50%的 病人无任何症状,而容易延误诊断。多 数患者仅需口服降糖药治疗就能达到满 意的血糖控制。
缺乏运动
2.环境
正常:BMI在20-23 肥胖:BMI≥30
超重:BMI≥25
年龄
生产过重体重婴儿 (4公斤或以上)的母亲

11
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产生机制
胰岛素分泌受损
高血 空腹高血糖 糖症 餐后高血糖
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
肝糖产生
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
12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三多一少”症状: 多尿、多饮、多食、 体重减少
包括:
β细胞功能基因缺陷
胰岛素作用的基因缺陷
胰腺外分泌病
内分泌病
药物或化学制剂
感染
非常见型免疫介导糖尿病
伴糖尿病的其他遗传综合症
……
9
糖尿病的分型
妊娠糖尿病
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 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约为1-3%
是怀孕期间由于种种激素因素而产生抵抗 胰岛素的作用,形成所谓的妊娠性糖尿病
15
糖尿病的诊断步骤
OGTT = 口 服 葡 萄 糖 耐 量 试 验 NGT= 糖 耐 量 正 常 IGT= 糖 耐 量 减 低 16
糖尿病诊断新标准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

≥7.0mmol/l (126mg/dl) 或
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了解您现在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严重程度 空腹血糖(mmol/L)
轻度糖尿病
7.0-7.8
中度糖尿病
7.8-13.9
重度糖尿病
>13.9
Mmol/L: 毫摩尔/升
我们要努力使血糖恢复接近正常
达标项目
2型糖尿病人达标范围
空腹血糖水平( mmol/L ) 非空腹血糖水( mmol/L )
4
糖尿病的分型
糖尿病主要分为:
1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 其它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其中2型糖尿病约占90%-95%.
5
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的5%-10%: 人体内有
一种叫胰
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由 腺的器官,
于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
它含有一 种可以分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4. 空腹糖损害:6.1mmol/L≤ FPG ≤7.0mmol/l (126mg/dl)
5. 糖耐量异常:7.8mmol/L≤2hPG水平 ≤11.1mmol/l(200mg/dl)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17
HbA1c(%)
3.9-7.2 ≤10.0 < 7.0
HbA1c:
糖化血红1蛋8 白
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具体目标值如下
检测指标
目标值
血压(BP)
<130/80mmH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 >1.0mmol/L 女性 >1.3mmol/L
三酰甘油(TG)
<1.7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合并冠心病 <2.6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2.07mmol/L
空腹血糖 餐后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20
什么是空腹血糖
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
福建省老年医院内分泌科 林桂芳 主任
瑞易宁 糖尿病知识系列讲座
糖尿病严重困扰着人类健康
* 糖尿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 *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3.66亿 *糖尿病发病率每年以1‰速率增加 *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和器官的并发症 *认识和了解糖尿病至关重要
瑞易宁 糖尿病知识系列讲座
第一讲:认识糖尿病
体重指数(BMI)
<24kg/㎡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男性 <2.5mg/mmol
女性 <3.5mg/mmol
或:尿白蛋白排泄率
<20ug/min
主动有氧活动
≥150 分钟/周
19
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
糖尿病以慢性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 常用糖尿病监测方法围绕血糖高低
和有无靶器官损害来进行 临床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有: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表现 判断糖尿病的标准是什么
瑞易宁 糖尿病知识系列讲座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的概念 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不能有效发挥 胰岛素作用,主要表现为慢性持续的 高血糖。 过高的血糖便由尿液排出而导致糖 尿,糖尿病的名称也就由此得来。
7
1型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
所占比例 病因 发病年龄 肥胖 家族史 临床症状 漏诊率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作用 酮症
1型 5%~10% 自身免疫
年轻 少见
无 三多一少明显
低 明显减少
不变 常见
2型 90~95% 遗传+环境 成年发病
多见 有 不明显 高 减少或相对增加 明显减弱 少见
8
糖尿病的分型
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危害—如未能及早发现和控制,会导致:
肥胖,易患感染性疾病,如尿路感染等 难产或需要剖腹产的机会率增加 若生产前若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和巨
婴症等
10
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 1.遗传
体型肥胖
目前医学上普遍使 用身高体重指数 (BMI=身高/体重2 ) 辨别肥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