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文人生死观 孟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高中语文教材中魏晋文人的生死观

生死观是人类一直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我们面对未知的死亡,出于人类的本能,我们忧惧,但同样也对生命的去向抱有关怀和期望。古往今来,中西方哲人对生存与死亡问题不停地探索与反思,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灵魂不朽”,孔子则拷问“未知生,焉知死”;海德格尔认为人是“向死而生”,庄子则将“生死存亡”视为“一体”。提到中国人的生死观,魏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人生死观最值得关注。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触及到不少魏晋文人生死观的问题,以下就是我的几点理解。

一、感慨人生短暂,希冀建功立业。代表人物:曹操。

翻阅历史长卷,“魏晋”二字总是承载了太多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长期分裂动荡时期,那一段历史,是蘸着鲜血写就的,字里行间充斥着血腥和死亡。曹魏代汉、司马氏篡位、八王之乱、十六国之乱、饥荒、疫病,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宗白华先生说过:“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苦痛的时代。”魏晋之乱,催生出人们的觉醒认识,人们比任何时期都更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生死问题也被提到了一个空前重要的位置。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收录了曹操的著名诗篇《短歌行》,他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对人生如易晞的朝露转瞬即逝的短暂,有着浓浓的感伤。人生苦短,生命无常,本是汉乐府诗歌里的常见主题,如《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上之露,转瞬即逝,而人的生命尚不能与之相比,因为朝露虽易晞,但明朝仍可复落,而人的生命却是人死一去何时归

!这是人们在社会大动乱时期萌生的极度悲伤情绪,更是在悲哀中对生命的沉思。同样也是感慨于生命的哀愁短促,曹操的《短歌行》并未止步于哀叹,更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西门行》)主张的及时行乐有着本质区别

。他悲生命短促,是因一统中原的鸿鹄之志迟迟无法实现,他叹忧思难忘,是因朝思暮想贤才来归却久久未得,他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

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决然不同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和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再如高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拥有三千年寿数的神龟、能够乘云驾雾的腾蛇,生命终结之时也会和蝼蚁一般,化做土灰,更何况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面对这有限的人生我们该有何作为?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个人寿命的长短不可违背“天命”,也就是自然规律,但也不能听凭“天命”,丧失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是有限的,死亡是必然的,活着就要有“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死观影响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并使我们的国民精神多了几分不可摧折的乐观。

二、寄情山水,任真自得。代表人物:陶渊明。

生在魏晋,是陶渊明的不幸。当时,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内有政局动荡不安,王朝政权更迭频繁。且在政坛上,寒门与士族之间矛盾重重,人们不仅常常官位不保,性命亦在朝夕之间。出身寒门的陶渊明,高洁不群的陶渊明,如何一展生平所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生在魏晋,亦是陶渊明的大幸,魏晋时代是一个“人的觉醒的时代”。(李泽厚)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是一种新的观念体系。在这个时代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开始了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正是这样的幸与不幸,造就了陶渊明,独一无二的的陶渊明。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和常人俗人一样,是恐惧的、悲慨的,“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闲情赋》)。但他对死亡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达观。

陶渊明特别喜欢凭吊坟墓以及废墟。“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每次面对他人的死,感悟的却是生的可贵。既然生命必要终结,也就无须为一个必然的结局过分思考,消耗精力,浪费时间,影响生活质量,还不如顺从自然的变化,让个体生命融入自然运化之中,在怡人的田园,愉快的躬耕,淳朴的风土人情中让自己的生命丰盈。和曹操曹丕等建安诗人执着此生,建功立业的生

死观相比,陶渊明的寄情山水、享受田园是不是境界就低了呢?其实不然,陶渊明对归隐的选择其实也是他对热爱生命方式的选择。视官场为“尘网”、“樊笼”的他,所谓的“积极有为”才是对生命的浪费。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陶渊明的《归去兮来辞》正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省察生命之有限,愈觉自由之可贵。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又何须汲汲外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即仙乡,指道教所说神仙世界,。富贵功名非我心愿,彼岸极乐净土也不可信。由此即可透视他的人生哲学。陶渊明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在世风热衷官职、同时佛老盛行的东晋时代,其境界不可谓不高明。他的人生态度是任真的、现世的。他要在自己的生活中,求得人生之意义,实现人生之价值。“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让自己的生命始终顺应自然之道,即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此足可快乐,此即为快乐,还有何疑虑呢!如此看待生死,陶渊明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典范,并成为真正的智者形象永存。

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代表人物:王羲之。

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中选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此文的确书写出书法史上最惊艳最洒脱的一笔,但就其内容,作为一篇游记,笔者认为记游并非本文的亮色,但其对生死观的探讨的确引人深思。

上文讲过,魏晋人对死的恐惧和由之引发的对生的焦虑,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魏晋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认同庄子“生死存亡为一体”(《庄子·大宗师》)的生死观。庄子对死亡则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庄子认为死亡具有必然性,生和死是命中注定的,就好像昼夜交替,四季轮回,都是自然的规律,非人力所能干预。死亡是自然的巧妙安排,让人们在毕生的劳累之后,得以安息。因此死亡不值得恐惧,更应从容面对,甚至感到庆幸。庄子在妻子死后,并未抚棺悲号,痛不欲生,反而“方箕踞鼓盆而歌。”的行为,正是其“一死生”的体现。同为乱世,生存在“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魏晋,生存在“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魏晋,每一个人都有着朝不保夕的恐惧。与其在这人间地狱挣扎求生,不如接受庄子勾勒的美好的死亡蓝图,不如沉溺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