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题二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二

第一单元测试卷(B)(时间:60分钟分数: )一、填空题。
(7分)1.在计算“45÷5+36×6”时,( )和( )可以同时计算。
2.在计算320÷[(4+12)×2]时,第一步计算( )法,最后一步计算( )法;如果没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最后一步计算( )法。
3.小红在计算□-30÷3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4.如下图,一只蚂蚁从A点沿阶梯爬到B点,共要走( )m。
二、在○里填上“>”“<”或“=”。
(8分)90÷6÷3○90÷(6×3)80÷4×2○80÷(4×2)60×2+30○60×(2+3)60-40÷5○(60-40)÷5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50×4÷2-30与4×(50-5)÷2的运算顺序( )。
A.相同B.不相同C.无法确定2.24+3×150÷6与24+3×(150÷6)的运算结果( )。
A.相同B.不相同C.无法确定3.在计算△+△÷(△×△)时,第一步应算( )。
A.+B.÷C.×4.下面的算式中,不一定等于0的算式是( )。
A.0+△B.0÷△C.0×△四、计算题。
(38分)1.直接写出得数。
(6分)23×40=36÷4×8=6×6÷9=42÷7×3=135÷3=28+9-14=2.计算下面各题。
(16分)[96-(42-18)]÷8168-(24×3+62)(33-18)×(24+34) 216+96÷3×53.先在里填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通用8篇)

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通用8篇)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第1篇一、看拼音把生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
(20颗☆)fānɡxiànɡhéchànɡliánduìshēnɡhuórúyìfǎnɡxiěɡānjìnɡqǐchuánɡzhuānjiāshǒuxiān二、照样子,连一连,组成词语。
(14颗☆)脑奇怪袋鼻秀观蜂参备失准活子眨杈树眼捧松轻霞朝着蜜物丽泼三、照样子,填一填。
(11颗☆)秀:共(5)笔,第七笔是()。
仿:共()笔,第五笔是()。
专:共()笔,第三笔是()。
级:共()笔,第四笔是()。
远:共()笔,第六笔是()。
起:共()笔,第六笔是()。
四、正确规范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6颗☆)小朋友画的是一棵又高又大、能碰上白云的、上面还有小鸟做窝的.白杨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语句子五、填空组成词语。
(13颗☆)⑴、山()水()()()绿绿蒙蒙()()()颜()色()紫()红()()花香⑵、散散步说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鸟蛋凉凉的凉凉的鸟蛋小路长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高的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照例子,写句子。
(6颗☆)1、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一定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________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_。
阅读积累七、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22颗☆)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⑴()对雾,()对霜。
()对(),朝霞对()。
桃对(),柳对()。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测试题 (二)附答案

单元测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折.腰(zhé)冠冕.(miǎn)枉.然(wǎng)惟余莽.莽(mǎng)B.风骚.(shāo)分.外(fēn)飘逸.(yì)红装素裹.(guǒ)C.嘶.哑(sī)鲜妍.(yán)摇曳.(yè)成吉思汗.(hàn)D.娉.婷(pìng)稍逊.(xùn)妖娆.(ráo)还看今朝.(zh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沉醉漫游成吉思汉俱往矣B.呢喃坦荡红装素裹竟折腰C.风骚凝望原驰蜡象射大雕D.勃发丰润一代天娇无止息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面对此情此景,他居然在心里无动于衷....。
B.暑假即将来临,许多资质不全的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C.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D.校长在开学典礼上夸夸其谈....,赢得了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通过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B.《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C.“一带一路”这一合作倡议不仅迅速得到国际社会关注,并且业已形成大量的合作机会。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就不但在情调上,而且在语言上把雅趣和俗趣统一起来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二-含答案

加油!有志者事竟成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1第一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5分)春天到了,孩子们脱(tuō shuō)掉棉袄(ǎo nǎo)来到田野上放风筝(zhēng zēng)。
你看那嫩(nèn nèi)绿的小草探(tàn shēn)出头,四下张望,偷偷为孩子们加油助威。
二、看拼音,写词语。
(16分)gūniangtáohóngliǔlǜyóudìyuánláizhíshù()()()()()xiūximǎnyì()()三、选择正确的字填空。
武汉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武汉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图中有个三角形,个正方形,个平行四边形,个长方形。
横线上分别填()。
A. 1 1 2 3B. 3 1 0 3C. 1 3 2 22.下列图形中不同类的是()。
A. B. C.3.图案中,除了有正三角形、正方形外,还可以找到()A. 正五边形B. 正八边形C. 正十二边形4.下边()不是四边形。
A. 长方形B. 三角形C. 梯形D. 正方形。
5.如图是一个无盖正方体盒子的表面展开图,A、B、C为其上的三个点,则在正方形盒子中∠ABC等于()A. 45°B. 60°C. 90°D. 120°6.用画出( )。
A. 长方形B. 三角形C. 圆7.下列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B. C.8.下面的小棒能围成长方形的是( )。
A. B. C.9.像这样先折后再沿着虚线剪下一个()图形。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平行四边形D. 圆10.下图是小男孩用手中的长方体和笔,最多可以画出()个不同的长方形。
A. 6B. 4C. 311.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它的周长( )。
A. 变长;B. 变短;C. 没变化12.圆有()条对称轴。
A. 1B. 4C. 无数二、填空题13.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14.数一数,填一填。
长方形________个。
正方形________个。
三角形________个。
圆________个。
15.①从左往右数第________个图形是圆,第________个图形是正方形。
②一共有________个三角形。
16.数一数。
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________个。
17.长方形________个,正方形________个,三角形________个,圆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________个。
六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题(二)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二)一、填空。
1.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5倍,直径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__倍。
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6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3.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长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正方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________条对称轴,圆有________条对称轴。
4.从一个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出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5.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倍。
6.圆周率=________÷________;最早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6位的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家________。
7.一种正方形地砖,边长是32厘米。
用6块这样的地砖拼成长方形,有________种拼法。
两种拼法的周长分别是________厘米和________厘米。
8.把一根横截面面积是706.5平方厘米,长1.2米的圆柱形木料削乘一根长方体木料,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最大是________立方米.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________倍,面积扩大________倍。
10.在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画出的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二、判断。
11.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1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13.圆的对称轴一定过圆心。
14.半径为2cm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15.任意圆的周长同它的直径的比值都是π.三、选择。
16.车轮滚动一周时,走过的路程是车轮的()。
A. 半径B. 直径C. 周长17.在边长是40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则该圆的半径是()A. 40厘米B. 20厘米C. 10厘米18.选择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在括号里.有大小两个圆,如果它们的半径都增加1厘米,那么大圆的周长增加的()A. 多B. 少C. 与小圆同样多19.画一个直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是()A. 1厘米B. 2厘米C. 4厘米四、动手操作。
《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

《算法与程序设计》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1、利用计算机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出已知和未知,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出数学表达式”属于以下哪一个步骤()A.设计算法B.分析问题C.编写程序D.调试运行程序2、由“上车—掏钱—投币”所描述的问题是()。
3、在现实生活中,人工解题的过程一般分为()。
A.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B.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C.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寻找解题方法->理解分析问题D.用工具计算->验证结果->理解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方法4、下面关于算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算法必须有输出B.算法就是程序C.算法不一定有输入D.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执行后能结束5、以下不属于算法基本特征的是()A.可执行性B.确定性C.有穷性D.无限性6、流程图中表示判断框的是()。
A.矩形框B.菱形框C.圆形框D.椭圆形框7、算法是解决问题的()A.程序代码B.方法与步骤C.计算公式D.最终结果8、要进行元旦晚会比赛,学校请你设计一个能够对元旦晚会节目分数自动排序的软件,你接到任务后,准备开始设计此软件,比较好的方法和步骤是()A.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提出问题,调试程序B.分析问题,编写程序,设计算法,调试程序C.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D.设计算法,提出问题,编写程序,调试程序9、交通警察到达案发现场,一般按照下列哪种思路开展工作()①观察、分析现场②收集必要的信息③进行判断、推理④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解决A.②①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算法+数据结构=程序B.算法就是程序C.数据结构就是程序D.算法包括数据结构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算法描述可以有多种表达方法,下面哪些方法可以描述“水仙花数问题”的算法( )A、自然语言B、流程图C、伪代码D、机器语言2、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哪几个过程( )A、机器语言B、汇编语言C、高级语言D、自然语言3、“闰年问题”的算法可以用哪些语言实现( )A、BasicB、PascalC、C++D、C 语言4、“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这个问题属于( )A、“韩信点兵问题”B、“鬼谷算法问题”C、“水仙花数问题”D、“闰年问题”5、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描述问题、算法设计、编写计算机程序和调试等,其中,对算法描述正确的是( )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B、解题的步骤是有限的C、算法就是解题的算式D、算法是可以被表述和实现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 负数 单元测试题2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负数 单元测试题一.填空。
(每空1分,第一题每空2分,共26分) 1. 大于﹣2且小于+3的整数有( )个,它们相差( )个单位长度。
2. 升降机上升为正,下降为负。
它先运行﹢8m ,再运行﹣5m ,停下来,它运行了( )m ,停在( )m 处。
3. 在4、-0.8、911、 -12、0中,正数有( ),负数有( )。
4. 在﹣23 、﹣314 、-3、1.5、-1、0这六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5. 比较下面数的大小。
﹣78 ○ 75 0 ○ ﹣40 ﹣23 ○ ﹣45 ﹣1.8 ○ ﹣587.( ):( )= 35 = ( )%=( )成=( )(填小数)6. 在下面数轴上填写A 、 B 、 C 、 D 各点所表示的数。
8.一只蜜蜂从蜂房出来采蜜,向东飞了5km 后,没有发现蜜源,又继续向东飞了3km ,结果仍没有找到蜜源,于是又飞了-13km ,终于找到了蜜源。
此时蜜蜂在蜂房的( )(填上方向),距离蜂房( )km 。
9.在50米跑步考试中,达标成绩为10秒。
如果少于10秒的成绩用正数表示,超过10秒的成绩用负数表示。
琪琪的成绩记作+0.5,她实际跑步用时是( )秒;乐乐的成绩记作-0.8,他实际跑步用时是( )秒。
二.判断。
(10分)1. 最大的负数是﹣1。
( )2. 在0和-3之间只有2个负数。
()3. 比正数小的都是负数。
()4.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5.一种饮料瓶的标签上标着“净含量:200mL(±5mL)”的字样,随机抽取四瓶这种饮料,测得它们的净含量分别是:194mL,200ml,199mL和203mL,合格率是75%。
()三.选择。
(12 分)1. 在数轴上想从原点移动到-8,应()运动才行。
A.向左B.向右C.无法确定2. 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B.0是负数C.0是整数3. 下面各数最接近0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测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11~2016年人口增长率。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图中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一年是()A.2012年B.2013年C.2014年D.2016年2.2014-2016年,该省人口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A.计划生育政策调整B.城市房价增长快C.生活水平大幅提高D.产业升级和转型下图为辽宁省近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折线图,据此完成下列3——4题。
3.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高—低”模式B.“高—低—高”模式C.“低—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4.针对该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A.执行控制人口政策,降低出生率 B.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降低死亡率D.允许职工提前退休,增加就业率(2019·全国高考)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6.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乡堵”指乡村堵车,是重大节假日中乡村爆发的一种“短暂堵”,尤其在每年春节期间更为明显。
十都乡是江西省上饶市的一个偏远小镇,近几年每逢春节,不管乡道还是村道,经常堵得水泄不通,堵车成了过年聚会的热聊话题,百度地图等手机导航软件也成了司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
在车流中除了当地车外,还有很多挂着外地车牌号的车,以浙、闽、粤牌居多。
下图为十都乡地理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近几年,出现“乡堵”的原因可能有()①乡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加②外出的务工和创业人员驾车返乡过节③乡村旅游的发展,大量外地人口涌入④乡村基础设施较落后,缺乏管理疏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十都乡“乡堵”的外地车以浙、闽、粤牌居多,原因可能是()A.地处四省交界地带,大量浙、闽、粤牌汽车从此经过B.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三地的众多企业在此地投资设厂C.外出务工和创业人员以距离近且经济发达的三地居多D.乡村体验游快速发展,三地居民利用假期到此地旅游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下列9——10题。
9.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45年10.2015-2025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D.人才外流严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照顾和护理父母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立“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护理假”制度。
福建、湖北等多个省份已率先实行。
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快速增长制约我国人口老龄化 B.人口老龄化可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C.对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基本不产生影响D.适当提早法定退休年龄可减轻养老压力12.“独生子女护理假”的提议,表明()A.我国社会养老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B.地区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将会减少C.80后独生子女面临养老和抚幼双重压力 D.对用人单位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不产生影响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0.52‰,只有12.43‰。
2018年两会,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
据此回答下面13——14小题。
13.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接着2018年两会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试分析其理由是()A.劳动适龄人口在减少B.人口增长停滞,老龄化严重C.二孩政策成效不明显D.男女比例失衡,女性人口少14.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比2016年减少63万人的原因有()①现阶段子女抚养成本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升高②重男轻女传统思想观念束缚③“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绝大多数家庭已有二孩④年轻夫妇生育观念已发生改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图中数据越大,表示规模越大,水平越高)。
读图回答15——16题。
15.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知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A.工资水平B.房价C.空间距离D.教育资源16.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7——18小题。
17.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18.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
如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的占比图。
读图,回答下列19——20小题。
19.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20.下列不能有效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是()A.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B.草地开垦C.保护野生动植物 D.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下图分别是某国的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21——23小题。
21.该国的主要人口状况是()A.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B.人口老龄化严重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 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22.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23.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为16亿人,则16亿人口的含义是()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C.最适宜人口数量 D.维持最高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下图是两种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24——25小题。
24.图示信息反映的是()A.P1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容量B.P1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C.P2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2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25.两条曲线形态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容量具有()A.警戒性B.相对性C.临界性D.绝对性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26——28题。
2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2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2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有效减轻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在中国,年轻人的“双城生活”已不是一个新鲜词汇。
在北京和燕郊(河北三河市的一个镇)、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上班族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
据此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双城生活”一族选择在市区上班、市郊居住的主要原因有()①市区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②市区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③市郊房价较低④市区、市郊间通勤耗时短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30.燕郊、昆山、佛山等类似城市为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应注重()①增加用地供应,扩大“双城生活”一族规模②加大户籍限制,减缓人口城镇化进程③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商业街、购物中心等配套设施④增加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31.读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儿童占较高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__国;如该国人口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20年后,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等,该国采取的人口措施可能是__________等。
(2)B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__型,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等,该国可以采取__________等人口措施。
(3)人口增长类型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4)下列四国中,与B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_____)A.印度B.尼日利亚C.法国D.孟加拉国32.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的正面效应。
按照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点,人口发展可依次分为高少儿、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低少儿、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低少儿、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三个不同阶段。
在上述第二阶段,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人口抚养负担轻,人口生产性强,社会储蓄率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人口年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这种潜在贡献就是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期,是指这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
材料二左图示意我国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右图示意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1)简述目前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人口红利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指出“人口红利”期容易出现的社会问题。
(3)据预计,2010年至2040年将是中国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也将是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你认为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