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中5个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研究_袁晓

合集下载

芦荟

芦荟

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摘要】芦荟是一种集药用、美容、营养于一身的神奇植物。

芦荟产业属中国一个新兴产业,芦荟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医药领域。

芦荟主要化学成分及营养成分有糖类、蛋白质与氨基酸、矿物质、蒽醌类化合物、有机酸等。

文章主要介绍了这些成分的主要种类及其常用的分析方法,综述了从芦荟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其常见的提取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还具体地描述了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方法,以及综述了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的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关键词】芦荟;化学成分;分析方法;蒽醌类化合物;提取;药用价值芦荟是百合科(Liliaceae)、芦荟属(Aloe)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

据古埃及的医书记载,早在公元前 1500年人们已用芦荟治疗外伤、皮肤、口腔等疾病1945年在日本广岛和美国比基尼岛先后爆炸了原子弹、氢弹,给当地居民造成极大的放射能辐射烧伤,在使用芦荟后产生了不留痕迹的奇迹,引起美国和其它国家科学界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确认其神奇的药理作用。

据报道,芦荟中的化学成分有 160多种,其中有效成分达72 种以上。

一 . 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含有两大类:一是存在于叶片底部及表皮附近的蒽醌类物质、萘酮、树脂、有机酸等;另一类是从鲜叶薄壁细胞中分离出的芦荟凝胶,主要含有糖类(单糖、多糖及聚合体)、蛋白质、草酸钙、纤维等固形类物质。

1.1蒽醌类蒽醌类是芦荟叶渗出液中的主要成分,在渗出液的干燥物中约占9%~30%。

该类物质主要由大黄素(emodin)及其苷类组成。

目前为止报道的蒽醌类物质还有:高那特芦荟素(homonalaloin)、大黄酚(chrysophano1)及其苷、葸酚(anthrano1)、异艾榴脑葡糖苷(isoeleutherol glucos de)、芦荟皂草苷 I、三羟基甲基葸醌、芦荟苦素 (aloesin)、芦荟宁(aloenin)、7-羟基芦荟大黄素苷 (7-hydroxyaloin)等。

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研究

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研究

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研究袁萍;周东斌;林顺权;高俊飞 ;何浏;袁晓【摘要】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中的5个蒽醌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当两相溶剂系统的组成是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8∶2∶8∶1时,分离出大黄素;当两相溶剂比为3∶4∶3∶2时,分离出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当溶剂比为12∶2∶12∶1时,分离出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经高压液相色谱检测大黄素、大黄酸和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分别为98.81%、99.15%、98.51%、98.89%和98.16%.%Five anthraquinones from Rhubarb were separated by high 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When two-phase solvent system composition was 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methanol: water(8:2:8:1) ,emodin was obtained. Rhein and aloe emodin were separated when the proportion of solvents was 3:4:3:2,while chrysophanol and rheochrysi-din were separated at the proportion of solvents 12:2:12: 1. The purities of emodin, rhein, aloe emodin, chrysophanol and rheochrysidin are 98.81% ,99.15% ,98.51% ,98.89% and 98.16% respectively by HPLC.【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23)004【总页数】4页(P739-741,733)【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离【作者】袁萍;周东斌;林顺权;高俊飞 ;何浏;袁晓【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牌牌科技有限公司,广州510540;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Q946.91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一种连续高效的液-液分配色谱分离技术,它无需任何固体支撑体或载体,在短时间内实现样品在互不相溶的两相溶剂系统中的高效分配,从而实现样品分离,同时样品的利用率非常高[1,2]。

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优化与分离纯化研究

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优化与分离纯化研究

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优化与分离纯化研究植物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而芦荟多糖则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植物多糖,具有解毒、抗菌、抗炎、降脂等多种功效,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利用芦荟多糖,提高其效益,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路线——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提取芦荟多糖。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是目前为止最为先进的一种萃取技术。

它具有萃取效率高、后处理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因此,运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芦荟多糖的纯度和产率。

一、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工艺优化1. 超临界流体提取条件的确定提取芦荟多糖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主要包括流体选择、操作条件等环节。

在超临界流体提取过程中,流体选择和操作条件的设定会直接影响到提取效果。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流体,确定操作条件十分重要。

在芦荟多糖的提取中,以二氧化碳(CO2)作为流体,控制操作压力在30MPa左右,温度在50℃左右,超临界流体提取的效果最佳。

通过这些条件的调节,可以获得更高的萃取量和更好的纯度。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和传统方法的比较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方法相比,有许多优势。

首先,传统有机溶剂往往需要对被提取物进行脱水、浸泡等一系列预处理工艺,这些过程既容易导致对提取物的损伤,又会增加提取成本。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减少了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其次,传统有机溶剂萃取方法中,非极性有机溶剂在提取过程中容易与提取物中其他化合物混合,影响提取效率。

但是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不需要非极性有机溶剂,避免了混合的问题,提取物的纯度更高,提取效率更好。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1. 超临界流体萃取后的芦荟多糖分离纯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之后,芦荟多糖仍然含有杂质。

因此,需要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期提高芦荟多糖的纯度。

目前常用的芦荟多糖分离纯化方法有离子交换、凝胶过滤、超滤等。

芦荟中芦荟苷的提取分离

芦荟中芦荟苷的提取分离

芦荟中芦荟苷的提取分离摘要:文章对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中的芦荟苷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及分离,获得芦荟苷结晶,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提取方法探讨,比较了现有提取工艺的优劣。

关键词:库拉索芦荟;芦荟苷;提取分离1概述1.1芦荟的药用价值及意义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原产非洲,现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地均有栽培。

芦荟品种繁多,其中美国翠叶芦荟,又称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家族中最具药用和美容功效的品种。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芦荟具有多方面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芦荟含有的蒽醌类物质、多糖类物质在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肿瘤、艾滋病等基础及应用研究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易用的优良天然药物资源。

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也同样表明芦荟中蒽醌类和芦荟多糖类物质作为芦荟中的主要成分,的确具有抗胃溃疡、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护肤美容等功效。

1.2芦荟苷提取分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目前,国内上市的芦荟系列产品逐渐增多,如饮料、保健品、药品、美容化妆品等早已走进千家万户。

芦荟之所以能够治疗多种疾病,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与芦荟的化学成分有关。

芦荟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到目前为止,被测知的各种化学成分已超过160种。

但根据现代研究表明,芦荟的主要化学成分可以分为: 蒽醌类化合物、糖类、氨基酸和各种有机酸、维生素、酶(多肽)、矿物质。

芦荟苷是蒽醌类化合物中最基本的成分之一。

随着对芦荟功能研究的日益深入,对芦荟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进展,现代医学对芦荟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药理作用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究表明芦荟在乙醇、氯仿、苯、水的提取物中,乙醇提取物的活性最强,且同种溶剂提取物芦荟的干燥叶比新鲜叶活性强。

从芦荟叶提取有活性化学物质如芦荟苷,芦荟大黄素等的过程分为如下步骤:①提取含可溶性物质的芦荟原汁;②将芦荟提取液的pH值调至3~3.5;③向芦荟原汁中加入水溶性、低脂族极性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醇以沉淀有效化学物质,得到多相溶液;④除去多相溶液中的水溶性、低脂族极性溶剂及可溶性物质以分离获取沉淀状态的有活性化学物质;⑤干燥沉淀有活性的化学物质。

芦荟中5个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研究_袁晓

芦荟中5个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研究_袁晓
化合物 3: 无色针晶,1 H - NMR( CDCl3,400MHz) δ: 7. 54 ( 1H,d,H - 2 ) ,7. 39 ( 1H,dd,H - 6 ) ,6. 98 ( 1H,d,H - 5 ) ; 13 CN - MR ( MeOH ) δ: C - NMR ( MeOH) 124. 2( C - 1) ,117. 2 ( C - 2) ,145. 2 ( C - 3) , 154. 2( C - 4) ,117. 0 ( C - 5) ,124. 2 ( C - 6) ,168. 3 ( C - 7) 。经鉴定与文献报道[3]原儿茶酸波谱数据一致。
取 2mL 浓度为 0. 0255mg / mL 的 DPPH 溶液,与 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充分混匀,黑暗下室温避 光反应 30min,后在 517nm 处测量其吸光度( AU) ,控 制样本用乙醇代替提取物,以 95% 乙醇为空白样本, 计算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 ( S) 。S = ( Ao - As) / Ao × 100% ; 式中: Ao 为控制样本的吸光度,As 为测试 样本的吸光度。 2结果 2. 1 化合物的鉴定结果
化合物 4: 白色粉末,1 H - NMR( CDCl3,400MHz) δ: 6. 53( 1H,d ) ,7. 44( 1H ,d ) 6. 83( 2H,d ,) 。13 C - NMR( MeOH) δ: 162. 6 ( C - 2 ) ,109. 8 ( C - 3 ) ,182. 7 ( C - 4 ) ,116. 2 ( C - 4a) ,144. 5 ( C - 5 ) ,112. 5 ( C - 6) ,162. 1( C - 7) ,112. 0( C - 8) ,159. 6( 1a) ,138. 8( C - 9) ,124. 0 ( C - 10 ) ,18. 4 ( C - 11 ) ,23. 5 ( C - 12 ) , 57. 0( 7 - OCH3) ,72. 3( C - 1') ,74. 3( C - 2') ,77. 3( C - 3') ,73. 3 ( C - 4') ,82. 3 ( C - 5') ,82. 3 ( C - 6') , 167. 9( C - 1 ”) ,114. 9 ( C - 2 ”) ,146. 9 ( C - 3 ”) , 127. 9( C - 4 ’) ,130. 9 ( C - 5 ”,C - 9 ”) ,117. 5 ( C - 6”,C - 8 ”) ,160. 3 ( C - 7 ”) ,经鉴定与文献报道[4] 芦 荟色苷 G 波谱数据一致。

芦荟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

芦荟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

芦荟的天然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芦荟的两类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和芦荟多糖类物质,分别对其做了进一步的医疗价值分析,并综合了当今一些研究成果。

同时也简单介绍了芦荟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芦荟;活性成分;药用价值一.引言芦荟属(学名:Aloe)通称芦荟,原产于地中海、非洲,为独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据考证的野生芦荟品种300多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等地。

这种植物颇受大众喜爱,主要因其易于栽种,为花叶兼备的观赏植物。

可食用的品种只有六种,而当中具有药有价值的芦荟品种主要有:洋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元江芦荟等。

本文主要介绍芦荟中的活性成分,并对芦荟的药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二.芦荟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一)蒽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是芦荟有机活性成分中的最主要部分,包括芦荟大黄素甙(也称芦荟素)、芦荟大黄素、芦荟大黄酚、异芦荟甙、B-芦荟甙、后莫那特芦荟甙、芦荟泻素、芦荟霉素、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酊、芦荟醚酊、芦荟宁、芦荟黄质、芦荟皂甙、芦荟大黄酚甙、芦荟蒽酚、芦荟槲皮素、芦荟乌辛等20余种,其中芦荟大黄素甙是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它在芦荟中大量存在,不很苦,有致泻作用,但致泻性较弱,只有当芦荟大黄素甙被氧化后,即转化为芦荟大黄素时,不但其苦味增加,而且致泻功能也明显增强.据国外医学报导,芦荟甙是在人体内寄生菌作用下,水解为芦荟大黄素,这种芦荟大黄素,刺激肠壁蠕动,而对小肠无影响,同时由于渗透压改变,有利于肠道内废物排除,从而达到刺激性缓泻,这种刺激泻下作用对便秘和痔疮有特殊疗效,特别是对老年性便秘,治疗效果明显。

具有增进食欲,健胃和缓泻的功能。

芦荟素A、芦荟苦素、芦荟醚酊等具有抗肿瘤作用。

从芦荟中提取羟基蒽醌衍生物和蒽酚衍生物,体外实验证明,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强大杀伤作用。

对L929及Y99,肿瘤细胞株,有明显杀伤活性,本实验证明,从芦荟中提取蒽醌类物质,对肿瘤细胞有显著杀伤活性,为芦荟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癌症,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芦荟胶囊中的芦荟甙总含量的测定

芦荟胶囊中的芦荟甙总含量的测定

芦荟胶囊中的芦荟甙总含量的测定
邓郁琼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0(021)006
【摘要】芦荟中含有多种芦荟甙及其衍生物,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协同作用下,芦荟显示出泻热导积、凉肝通便、抗菌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保健功效.本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解后的市售某芦荟胶囊中芦荟甙的总含量,并进行了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结果较为满意.此方法可作为含芦荟保健品的质量鉴定的有效手段之一.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邓郁琼
【作者单位】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5106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便通胶囊中总芦荟甙的含量测定 [J], 陈立明;夏恒建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胶囊中的芦荟甙 [J], 陈金东;李蔚;李素云
3.HPLC-MS/MS法测定新复方芦荟胶囊中芦荟苷的含量 [J], 吴旭
4.荧光光度法测定芦荟胶囊中芦荟甙的含量 [J], 孙丽华;江月仙;王巧懿
5.RP-HPLC测定复方芦荟胶囊中芦荟苷、芦荟大黄素、靛蓝的含量 [J], 黄丽英;陈敬华;林水森;林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冯力;胡正海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8(23)5
【摘要】目的介绍近年来芦荟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研究的最新进展.方法查阅关于芦荟研究进展的文献,加以汇总分析.结果芦荟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用价值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如何进一步研究芦荟的加工工艺成为芦荟下一步研究的热点.结论研究和分析芦荟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以加快研发药物缓释和给药系统.【总页数】2页(P332-333)
【作者】冯力;胡正海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
【相关文献】
1.芦荟中蒽醌化合物的提取和检测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J], 王俊杰;付云芝
2.海胆壳棘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潜在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J], 潘南;乔琨;吴靖娜;许旻;刘淑集;张伯超;蔡水淋;刘智禹
3.青果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J], 姚南; 罗安才
4.瓶尔小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J], 陈艾萌;吕向阳;刘丹;张如义;
刘春雷
5.芦荟的化学成分与药用价值的研究 [J], 万刘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芦荟; 分离纯化; 抗氧化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 - 1719(2012)08 - 1589 - 03
Research on Separ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ive Compenents from Aloe
化合物 4: 白色粉末,1 H - NMR( CDCl3,400MHz) δ: 6. 53( 1H,d ) ,7. 44( 1H ,d ) 6. 83( 2H,d ,) 。13 C - NMR( MeOH) δ: 162. 6 ( C - 2 ) ,109. 8 ( C - 3 ) ,182. 7 ( C - 4 ) ,116. 2 ( C - 4a) ,144. 5 ( C - 5 ) ,112. 5 ( C - 6) ,162. 1( C - 7) ,112. 0( C - 8) ,159. 6( 1a) ,138. 8( C - 9) ,124. 0 ( C - 10 ) ,18. 4 ( C - 11 ) ,23. 5 ( C - 12 ) , 57. 0( 7 - OCH3) ,72. 3( C - 1') ,74. 3( C - 2') ,77. 3( C - 3') ,73. 3 ( C - 4') ,82. 3 ( C - 5') ,82. 3 ( C - 6') , 167. 9( C - 1 ”) ,114. 9 ( C - 2 ”) ,146. 9 ( C - 3 ”) , 127. 9( C - 4 ’) ,130. 9 ( C - 5 ”,C - 9 ”) ,117. 5 ( C - 6”,C - 8 ”) ,160. 3 ( C - 7 ”) ,经鉴定与文献报道[4] 芦 荟色苷 G 波谱数据一致。
DOI:10.13192/j.ljtcm.2012.08.156.yuanx.067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年第 39 卷第 8 期
·1589·
芦荟中 5 个化合物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研究
袁晓,高俊飞,龚二兰,陆峰平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利用 C18 柱对乙醇提取的芦荟浸膏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蒽醌单体,核兹共振分析确证单体的化学结构,高压 液相色谱分析单体的纯度; 结果表明从芦荟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5 个单体,分别为芦荟大黄素、羟基芦荟大黄素、 原儿茶酸、芦荟色苷 G、8 - C - glu - 7 - O - methyl - ( S) - Aloesol,其纯度分别为 98. 55% 、99. 22% 、98. 51% 、98. 76% 、 98. 12% 。另外,采用 DPPH 方法对 5 个成分进行抗氧化测试,同时与 TBHQ、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进行了对比实验。结 果表明其中大黄素、原儿茶酸和芦荟色苷 G 等 3 个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而芦荟大黄素和 8 - C - glu - 7 - O - methyl - ( S) - Aloesol 没显示抗氧化性,该实验结果为芦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佐证。
取 2mL 浓度为 0. 0255mg / mL 的 DPPH 溶液,与 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充分混匀,黑暗下室温避 光反应 30min,后在 517nm 处测量其吸光度( AU) ,控 制样本用乙醇代替提取物,以 95% 乙醇为空白样本, 计算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 ( S) 。S = ( Ao - As) / Ao × 100% ; 式中: Ao 为控制样本的吸光度,As 为测试 样本的吸光度。 2结果 2. 1 化合物的鉴定结果
收稿日期:2012 - 01 - 0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课题( 2008FY230400) 作者简介:袁晓( 1962 - ) ,男,一级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
中药及天然产物研究。
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中低压制备色谱( 上海利 穗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分析天平电子分析天平( 万分 之一,奥豪斯仪器 ( 上海) 有限公司) 超 声 波 清 洗 器: JK5200DB 型数控 ( 合肥金尼克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频率: 59KHz) 1. 1. 3 试剂 DPPH( 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 ; TBHQ( 特丁基对苯二酚,) ; 维生素 C ﹑维生素 E,以上 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实验方法 1. 2. 1 芦荟药材中 5 个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取芦荟 药材 2kg,用 5 倍量 95% 乙醇超声提取 3 次,过滤,浓 缩得 到 约 180g 流 浸 膏,用 乙 酸 乙 酯 - 水 ( 52% ~ 48% ) 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备用,水层过滤后备用。 取乙酸乙酯层 15g,分别经硅胶柱和 C18 柱层析得到 5 个化合物。 1. 2. 2 5 个化合物经高压液相测试其纯度 液相色 谱测试 条 件: 色 谱 柱 为 YMC - ODS - AQC18 色 谱 柱 ( 250mm × 4. 6mm,5μm) ; 流动相: 乙腈( A) - 0. 2% 磷 酸水溶液( B) 。流速 1. 0mL / min,检测波长 270nm,柱 温 25℃ ,进样量 10μL。 1. 3 样品溶液及 DPPH 和 TBHQ 的配制
化合物 1: 黄色针晶,1 H - NMR( CDCl3,400MHz) δ: 11. 96 ( 1H,s,H - 1 ) ,11. 89 ( 1H,s,H - 8 ) ,7. 79 ( 1H,t,H - 6 ) ,7. 69 ( 1H,d,H - 4 ) ,7. 67 ( 1H,s,H - 7) ,7. 36( 1H,d,H - 2) ,7.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H,s,H - 5) 。13 CN - MR ( MeOH) δ: 162. 0 ( C - 1 ) ,122. 1 ( C - 2 ) ,152. 4 ( C - 3) ,112. 3( C - 4) ,119. 6( C - 5) ,139. 6( C - 6) ,122. 8 ( C - 7 ) ,162. 5 ( C - 8 ) ,188. 0 ( C - 9 ) ,182. 3 ( C - 10) ,65. 6( C - 11 ) ,经鉴定与文献报道[1] 芦荟大黄素 波谱数据基本一致。
精确称量 500mg 试药溶解于乙醇,定容至 5mL, 然后按一定梯度稀释配制成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 DPPH 和 TBHQ 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2. 55mgDPPH 用
·1590·
辽宁中医杂志 2012 年第 39 卷第 8 期
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于 100mL 容量瓶,则 DPPH 浓度 为 0. 0255mg / mL。准确称取 7. 5mg TBHQ 用无水乙醇 溶解并定容于 50mL 容量瓶,则 TBHQ 浓度为 0. 15mg / mL,用时再用无水乙醇稀释成不同浓度。 1. 4 对 DPPH 自由基的抑制试验
YUAN Xiao,GAO Jun-fei,GONG Er-lan,LU Feng-ping ( Wuhan Botanic Garde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74,Hubei,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ompenents from Aloe. Methods: Five compen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silica and C18 column chromatoghy,which were identified by MS,NMR,IR,and UV spectra.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tested by DPPH assay,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BHQ,Vc and Ve was compared. Results: 6 - hydroxyl-aloe-emodin,protocatechuric acid and aloeresin G have antioxidant activity. Conclusion: The antioxidant DPPH assay is reliable and stable, and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creening radical group of the natural antioxidants.
化 合 物 2: 黄 色 针 晶, 1H - NMR ( CDCl3, 400MHz) : δ12. 11 ( 1H,s,H - 1 ) ,11. 86 ( 1H,s,H - 8) ,11. 02 ( 1H,s,H - 3 ) ,7. 38 ( 1H,d,H - 4 ) ,7. 11 ( 1H,d,H - 5) ,7. 06 ( 1H,d,H - 2 ) ,6. 55 ( 1H,d,H - 7) ,2. 38( 3H,s,H - 6) 。13C N - MR( MeOH) δ: 162. 1 ( C - 1) ,120. 1( C - 2) ,153. 4( C - 3) ,114. 3( C - 4) , 119. 6( C - 5) ,169. 6 ( C - 6) ,124. 8 ( C - 7) ,163. 5 ( C - 8) ,188. 0( C - 9) ,183. 3( C - 10) ,65. 6( C - 11) ,经 鉴定与文献报 道[2] 羟 基 芦 荟 大 黄 素 波 谱 数 据 基 本 一 致。
化合物 3: 无色针晶,1 H - NMR( CDCl3,400MHz) δ: 7. 54 ( 1H,d,H - 2 ) ,7. 39 ( 1H,dd,H - 6 ) ,6. 98 ( 1H,d,H - 5 ) ; 13 CN - MR ( MeOH ) δ: C - NMR ( MeOH) 124. 2( C - 1) ,117. 2 ( C - 2) ,145. 2 ( C - 3) , 154. 2( C - 4) ,117. 0 ( C - 5) ,124. 2 ( C - 6) ,168. 3 ( C - 7) 。经鉴定与文献报道[3]原儿茶酸波谱数据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