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远古的传说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精品课件(含视频)
龙的形成过程就是民族团结统一的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复习(2016部编)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夯实基础
一、 炎黄联盟
1. 炎黄部落:阪泉之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代 部落结成联盟。 2. 人文始祖: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黄 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 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 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原始 农耕
河 姆
约七八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千年 河姆渡村
骨耜耕地 种植水稻

原始畜牧业
原始 手工业
饲养水牛、 猪和狗
干栏式房屋 制造陶器、玉器 和骨哨
半 坡
约六千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磨制石器

半坡
种植粟
饲养猪狗等家 畜、
鱼叉、鱼钩、渔 网捕鱼
半地穴式房屋、 制造彩陶、纺织、 制衣。
1、黄帝之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 领先后有尧、舜、禹。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是怎么回事? 读教材进行说明。
禅让制—— 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禅让”的实质—— 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导的制 度。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三、尧舜禹的“禅让”
思考: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古书《淮南子》里解释: 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 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 而土是黄色,故名“黄 帝”。
黄帝手植柏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 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课远古的传说知识点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三课远古的传说1.第一课:讲述一百七十万年前到五万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早期的主要人类遗址。

2.第二课:讲述一万年前到六七千年前的历史,涉及原始社会中期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人类遗址。

3.第三课:讲述四五千年前左右的历史,涉及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同时期原始社会末期农耕文明的主要考古证明。

第三课和第二课在历史事实上来看,可以说是同时期中先后时期的关系,也是原始农耕时代后期的一些主要人类遗址。

4.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070年,也就是4000多年前,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

5.原始社会时期又叫远古时代、上古时期、史前时期。

6.神话传说:主要是从中华民族的先人那里流传下来,通过人们心口相传,有些说法被有心人加以记录整理成书的一些从坊间流传下来的说法。

比如《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很多上古的神话传说。

7.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历史是真实可靠的,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是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括极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判断远古的传说的可信性要根据真实的考古发现,被考古发现证实的传说是可信的,没被证实的是不可信的。

比如:我们结合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可以看到,确实传说反映了黄帝时期的原始人类已经有了较高的制陶技术,也学会了养蚕缫丝等等衣、食、住、行的变化,但是这只能说明一代又一代的原始人类通过摸索,最终才有了这样的变化,而并非炎帝、嫘祖等个人的贡献,传说也是有对有错的,要辩证批判地看待。

8.姓氏:姓在古代指血缘关系,一个家族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姓,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姓。

氏在古代指家族分支,一个旁支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氏,父系氏族中,女子嫁夫从夫氏。

现代为父系社会,但姓氏统一起来作为姓。

比如女子姓张,嫁给马姓男子,便改称马张氏,代表从夫姓从夫氏。

再比如:屈原,姓芈,屈氏。

9.名字和号:名在古代是父亲或者长辈在孩子出生时给起的,是每个人的称谓,字是男子二十岁弱冠,女子十五岁及笄,由父亲或者长辈给起的,代表成年了,号是一些文人雅士自己给自己起的别号,代表自己的人生观。

远古的传说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远古的传说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山西临汾尧庙
三、尧舜禹的禅让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 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 身作则。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 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孝行
三一、尧炎舜黄禹联的盟禅让
开垦 农田、 发展 历法

“禅让”

制定刑法、 完善制度

为什么会传位给 禹?
三一、尧炎舜黄禹联的盟禅让
大禹治水
问题:禹采用什么方法治水?你能感受到大禹有什么样的精神? 方法: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
不屈不挠、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三、尧舜禹的禅让
知道了尧、舜、禹的故事,说一说什么样的人才 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
德才兼备, 以身作则,大公无私
部落。因洪水成灾,为抵御共同的灾难,三个部落走向联盟。 首领依次为___尧__、___舜__、___禹___。
禅让
禅让
什么是禅让制?
三、尧舜禹的禅让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远古五帝之
一。他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生活简朴, 克己爱民,得到人民的爱戴。他鼓励开垦 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

材料:部落联盟首领尧老了。有人推荐他的儿 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 ,讨论继承人的问题。大家推举舜,说他是个德才 兼备的人物。尧将帝位禅让给舜。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考古发现
反映了我国原 始社会晚期的 社会发展水平
8000年前用鹤骨所制 笛子可发7个音节发音
西阴遗址的蚕茧 标本
跨湖桥遗址发掘出的 8000年前的独木舟
甘肃泰安出土的 彩陶盆
河南三门峡出 土的彩陶盆

部编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部编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A、仓颉
B、嫘祖
C、黄帝
D、伶伦
2.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是通过民主 选举产生的,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通过征求各部落首领意见推举部落联 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称为( B )
A、推选制
B、禅让制
C、民主制
D、选举制
3.传说中的尧、舜、禹受到百姓爱戴的原因 是( B ) ①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②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③事业为主,与民共甘苦 ④实行民主 ⑤建立王朝
蚩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 铁额,打仗非常厉害。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 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 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 原的部落。
九黎部落



涿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 涿
黄帝部河落
渤海
鹿

战 的 故
华 夏 族 水
蚩尤部落黄 海


? 炎帝部落
水 淮
炎帝 华夏族形成过程 阪泉之战
黄帝 炎黄联盟 华夏族 汉族
蚩尤
涿鹿之战
其他部落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原因: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 成华夏族的主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 黄帝为祖先,我们自认为是炎黄子孙。
二、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 氏。
——《白虎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 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 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 (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34张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 远古的传说34张PPT课件
A.仓颉﹣缫丝 B.隶首﹣文字 C.嫘祖﹣算盘 D.伶伦﹣音律
【解析】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音 律。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故选D。
3.炎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神奇人物,相传他教会人们种植五谷、
改进农具。我们也称他为( B )
A.伏羲氏
B.神农氏
C.有巢氏
D.轩辕氏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 制作乐器琴瑟,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 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我们也称他为神农氏。故选B。
共同品质: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心系人民、贤德高尚。
本课小节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炎黄联盟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1.尧、舜、禹的“禅让”
传 说
禅让
2. “禅让”的实质
大禹治水
随堂基础检测
1.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中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 逐渐融合而成。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炎黄部落联盟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 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海内外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 治水,解除水患,年老时让位于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 【课件】(34页)

背井离乡
(三)舜帝的传说

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

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
身作则。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
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舜帝陵雕像(湖南)
虞舜孝行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 败告终,被舜处死于羽山。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
——《古史考》
发明:2.黄帝制造船只
——《拾遗记》
发明:3.黄帝发明弓箭
——《古史考》
(1)传说中黄帝的发明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挖掘水井
这些传说哪些是可 信的?(用你学过的
知识举例证明)
制造船只
炼铜
发明弓箭
发明指南车
浙江跨湖桥独木舟出土现场 距今8000年“世界第一舟”
(2)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仓颉造字
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 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 奉献和敬业精神。
【认识提升】
治水主管
治水方法
治水结果

堵塞
失败
大禹
疏通
成功
想一想: 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 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 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 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 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这些考古发现, 反映了我国原始 社会晚期的社会 发展水平。
问题·思考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 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含视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优质课件(含视频)

A、秦
B、夏
C、商
D、周
在远古图腾时代最早的传说是女娲氏和伏羲氏 为人类祖先,而他们都是人头蛇身。炎、黄二帝 在保定以北联合后,各部落纷纷加入到这个大家 族中。当马图腾部落加入进来,就在蛇头上加马 头,鹿图腾部落合并进来,就在马头上添鹿角, 鱼部落进来,就在蛇身上增鱼鳞。于是,龙身上 综合体现了多种动物的特征:如兽足,鸟尾,山 羊胡子。龙的形成体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部落 不分大小合并进来就亲如一家,这是优秀民族文 化的创举,直到今天,各族人民大团结仍体现了 这一光荣传统。
的“__人__文__始___祖__”_,而海外华人也 自豪的称自己为“__炎__黄___子__孙__”_。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
古书《淮南子》里
解释:因为黄帝是
管理四方的中央的
首领,他专管土地,
而土是黄色,故名
“黄帝”。
黄帝手植柏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 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 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 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大禹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 子孙称颂,大禹刻苦耐劳的精 神,永远为炎黄后裔怀念。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
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禅让的传说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
议一议: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 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 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 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 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 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代的 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 有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 的考古发掘所证实。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远古的传说》PPT优秀课件

神话、传说和史实
《周➢易神·话系:辞假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以下是考虚古幻发和现虚能构够的印;证以记神载为中主“;舟产楫生”的的是时(间早);人与自然的争斗。
A.辽➢宁远建古平传出说土:的彩半陶真罐半假
B.河人但南们也舞利有阳用某出口些土耳比的相较七传可孔的靠骨方的笛式历对史历资史料所。做的记录,有虚构的成分,
C.重➢庆历巫史山事出实土:的真筒形瓶
D.陕被西考宝古鸡资出料土证的明船的型、彩完陶全壶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三、民主制度的始创
——尧舜禹的禅让
禅让制

生活俭朴,克己爱民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与群众同甘共苦
舜为什么讲位传给禹?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 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 • 夏本纪》
两大部落结成炎黄联盟。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炎帝 黄帝
阪泉之战
炎黄联盟
蚩尤
涿鹿之战
中 华夏族 汉族 华
民 族
其他部落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材料探究:华夏族形成的特点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 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由多民族融合而成
二、华夏民族的开端
——炎黄二帝的发明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 耕田纺织 ➢ 制造工具 ➢ 制作陶器 ➢ 煮盐通商 ➢ 乐器琴瑟 ➢ 天文历法 ➢ 古代医学 ➢ (神农尝百草)
➢ 建宫室、制衣裳 ➢ 挖水井、造船
➢ 会炼铜、制弓箭
➢ 指南车
仓颉造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余两,才制成这一件中国玉器史乃至世界玉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器史上最大的玉雕作品。
大禹陵 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kuà i jī)山麓(lù )
课堂小结
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
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
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 1.大禹治水方法 2.三过家门而不入
舜帝陵
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九嶷(yí)山。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也是中国 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嶷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 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
治水的传说
大禹治水图
禹吸取父亲鲧(Gǔn)用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们挖沟开渠,把洪水慢慢地疏导 到江河中去,然后流向大海。经过13年努力,终于制服洪水,人们又能正常地生产和生活。 禹由此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崇高的威望。
黄帝泉(阪泉)
黄帝泉位于河北省涿(Zhuō)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古称之为阪(Bǎn)泉,即为黄帝族 饮水之处。
黄炎联盟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 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 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
阪泉之战
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 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 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 黄炎联盟。
材料:密勒塔山玉制,底座铜铸嵌金丝
规格: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5300多千克, 底座高60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通体立雕,作山峰状,重岩叠嶂,古木参 天,瀑布烟霞,山路盘环。表现大禹治水过程
中开山导石的艰辛劳动场面。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完成,前后共费 时十余年,总工程量达15万工作日,用去白银
华夏族形成和发展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 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炎帝之争:湖南株洲、酃县,陕西宝鸡,山西高平
陕西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常羊山顶
湖南株洲市炎陵县鹿原坡
1994年,陕西宝鸡炎帝陵刚建成一年,国务院又批准湖南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申请。 炎帝到底在哪儿?最后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提出了“炎帝八世”说,认为历史上 有8代炎帝,其中第一、二世炎帝生活在宝鸡境内,此后炎帝部落东迁到河南、山西、河北 等地,到了湖南已为第8世炎帝榆罔。他同时提出,前7代炎帝是火葬,没有陵墓。
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的轩辕庙
轩辕庙俗称黄帝庙,座落于桥山东麓,始建于汉代,原址在西麓,宋太祖开宝年间移建 于今址。总占地26亩,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顺次排列为庙门、诚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大殿, 东侧为碑廊,西侧为接待室和文物展室。庙内共存放古今石碑五十余通。
两岸同根同祖 共是一家人
祭祀黄帝 台 湾 同 胞 祭 拜 黄 帝 陵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禅让的传说
治水的传说 课堂小结
导入
班 固 《 白 虎 通 》 书 影
司 马 迁 《 史 记 》 书 影
《史记》《白虎通》等古书记载了不少我国古代的传说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 极有价值的内容。让我们从流传已久的神秘传说中,提取有关我国远古历史的有用信息吧。
D.水利对农业的兴衰影响很大,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与 自然作斗争,兴水利,除水害。 E.我国很早就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
F.农业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史海拾贝
华夏· 中国
结 束
第一条为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保证保健食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第三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卫生部)对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说明书实行审批制度。 第二章保健食品的审批 上海保健 上海保健 ixh37kye 第四条保健食品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必要的动物和/或人群功能试验,证明其具有明确、稳定的保健作用; (二)各种原料及其产品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 (三)配方的组成及用量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具有明确的功效成分。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明确功效成分,应确定与保健功能有关的主要原料 名称 里装些墨水,还要去多看些人、多看些事,才能懂得更多,”明柯继续道,“遇见很多危机,才知道如何处置。鲜活活的世界不去接触,关起门 来刀光剑影,怎么能有把握呢?”宝音点头称是,便与明柯说下去。明柯极口称扬外头多见识些,能有助于宫中争斗,宝音只管信服,渐渐谈得 入港,明柯作忽然想起来的模样:“明儿倒有个文会!那种与家中不同的好处,我都说不出。妹妹若能装作男儿,去看看就好了。”宝音生气道: “我怎能装作男儿?”“是,是。妹妹毕竟是小女孩子,难免害怕,是为兄唐突了。”明柯激将。宝音欣然上钩:“谁怕?我——我只是这个样 子,怎能扮得作男人?”“不要紧的呀!”明柯打量她,“左右你还小,就算是个男人,这般年纪也没出胡髭,只要换身袍带就行。你不知道, 在我们学塾里,像你这样大的学童,有的比你生得还女孩子气呢!”宝音又不高兴了:“这是损我?”“这个么,”明柯眼睛一转,“我是向来 觉得你身体虽弱,萧然自有林下风,非一般娇啼造作之属可比拟。这若是损你,就当我损你吧。”这话若落在表 耳里,是夸。比夸她美貌还叫她 欢喜。所以宝音也就抿嘴笑纳了。“不过文会的事,还是算了吧。”明柯欲擒故纵,“你说得对,你是女子。天下哪个女子能去参加文会?你虽 然文字精进,令愚兄都自愧不如,参会还是下辈子罢!”第七十一章 死因初晓谁怜月(4)宝音就悲哀起来:“人生不如意,竟至于此。我只为 生作女儿,参个文会都不行么?”“这个„„要不这样,我就出个会上的题,给你顽顽,你也算去过了?”明柯道。宝音从前就顶顶羡慕文化人, 为了家事看帐簿需要,也认了些字,到了表 身子中,进了女学,也勤勉攻读,又幸表 的知识都存在脑中,一发事半功倍,渐渐融会贯通起来, 也觉技痒,便点头道:“五哥哥你说。”“其他也罢了,先给你出个联令罢!”明柯道,“这是字字联,令主出一字,你须对一字,令主再加字, 你也须照着加下去,每一加,都要句意通顺、平仄合辙,却看最终成联后,还顺不顺得下来,选对得最工稳、意思最漂亮的,作下期令主。”宝 音道:“我懂了。五哥哥你出字。”“上一期么,”明柯回忆道,“那令主出的第一字是,晓。”宝音一时不知从何对起,想想这字也美、那字 也好,却都怕接不下去。“你还是不用去了!”明柯叹道,“在会上,你接得这样慢,早被挤到一边去,不必献丑了。”宝音瞪他一眼,怒道: “泉!”明柯道:“方晓。”宝音咬咬唇:“古泉。”明柯再续:“方晓月。”宝音冷汗涔涔:“古泉书。”只怕已不通了。明柯不同她计较, 又续道:“方晓怜月。”咦!原来宝音当这“晓”字是“天亮”,怎么又解成了“知道”的意思?明柯催
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 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 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
涿鹿之战
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 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 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传说中的涿鹿之战
炎帝
阪泉之战
先是代表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承袭半 坡类型的一种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 县庙底沟而得名。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 山西,范围较半坡类型为大)的黄帝打败了代 表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
黄帝
蚩尤 其他部落
黄炎联盟
华夏族
汉族
涿鹿之战
韶文化,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炎帝,然后 炎黄合在一起,擒杀了代表良渚文化(长江下 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铜石并用时 代文化,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的 蚩尤。蚩尤的东夷部族投降后,好多人思念旧 主,不守纪律。黄帝于是请画像师画了蚩尤的 像,高悬在旗子上。蚩尤旧部看到画像,心生 畏惧,自感羞耻,于是不再闹事。后世以蚩尤 为刑罚之神,源自于此。
炎帝(神农氏)像
传说炎帝姓姜,他制作耒耜(lěi sì),教民耕种,被尊称为炎帝神农。炎帝还发明了陶 器。最广为传颂的事迹是炎帝为了治病救人,遍尝百草,发现了许多治病的药物,最终因误 服毒草而逝。
黄帝诞生图
黄帝(轩辕氏)像
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他聪明能干,创制历法,指导人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播种、收 割。黄帝还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传说铜器、车船也是他发明的。
禅让的传说
治水的传说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 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禹。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 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 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 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 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 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 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 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 探望。
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 乃殛(jí 杀死)鲧于羽山以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