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传染与免疫习题

合集下载

《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测试

《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测试

《传染病和免疫》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疾病中,属于传染病的是()A 高血压B 近视眼C 贫血D 肺结核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环节是()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 患病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 病原微生物、易感人群、接触途径D 病原体、传染人群、传播途径3、为了预防传染病,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A 饭前便后洗手B 对病人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C 不随地吐痰D 加强体育锻炼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其特点是()A 生来就有B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C 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 后天形成,产生抗体5、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 皮肤的屏障作用B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 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6、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A 肺结核B 麻疹C 破伤风D 乙肝7、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抗原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B 抗原是外来的物质,抗体是人体自身产生的蛋白质C 抗体是在特定的抗原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D 一种抗体只能结合一种抗原8、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B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C 免疫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D 免疫可以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9、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寄生虫10、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下列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A 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B 加强体育锻炼C 勤洗手D 消毒教室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传染病是由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________和________。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________和________。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传染病和免疫试题答案及解析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5岁以下儿童容易感染此病,患者的症状为手、足和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如图所示)。

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人,还可通过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

(8分)(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EV71)是_______(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5岁以下儿童属于_______;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_______。

(3)患过手足口病的入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_______(“抗原”或“抗体”)。

从免疫角度讲,机体获得_______性免疫。

(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_______性的特点,请你写出一条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答案】(1)病原体,蛋白质(2)易感人群,传播途径(3)抗体,特异(4)流行,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解析】(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肠道病毒能引起手足口病,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5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对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是切断传播途径。

(3)、患过手足口病的人不易再感染肠道病毒(EV71),这是因为人体产生了一种特殊蛋白质的叫抗体,这种抗体只能消灭肠道病毒(EV71),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4)、手足口病是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要注意预防,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如:水源、厕所、生活用品及餐具等喷洒消毒药物。

第9章传染和免疫

第9章传染和免疫

第一节 传染
一、传染与传染病
疾病(disease): 生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由体内或体外致病因素 引起的一系列复杂且有特征性的病理状态。按病因来分,可分为 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
病原体(pathogen 或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凡能引起传染病 的各种微生物或其他生物。
3、侵入门经
消化道:伤寒、痢疾、霍乱、肝炎病毒等 呼吸道:结核、肺炎、白喉、百日咳、脑膜炎、“非典” 皮肤伤口:浅层,金黄色葡萄球菌;
深部,破伤风、狂犬病、炭疽(循环扩散) 泌尿生殖道 :淋病、梅毒(密螺旋体)、爱滋病 多种途径:可多途径侵害,结核分支杆菌、炭疽芽孢杆菌
(二)宿主的免疫力
免疫:或称免疫力(immunity)是机体识别和排除 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平衡和稳定的一种保护性功 能。在正常条件下,它对机体有利;在异常条件下, 也可损害机体。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0.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
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 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
2、侵入的病源菌数量 不同菌有不同致病剂量
伤寒:108-109 霍乱(弧菌):106 痢疾(志贺氏菌):7个 鼠疫:几个
细菌的致病性
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
1、侵袭力(invasiveness):
侵袭力 毒素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侵袭力
吸附和侵入能力; 繁殖与扩散能力; 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
1)吸附和侵入能力:
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 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 体,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 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9

微生物学习题与答案9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习题一、名词解释1.免疫2.病原微生物3.疾病(disease)4.传染(infection)5.侵袭力6.外毒素7.内毒素8.类毒素9.抗毒素10.非特异免疫11.特异性免疫12.炎症13.抗原14.抗体15.免疫原性16.免疫反应性17.完全抗原18.不完全抗原二、填空题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 __、_____和___三方面组成。

3.病原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____和____,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____、_____和_______。

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____和______。

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___、____和_____等。

9.补体存在于正常的_____和____中,其化学成份为____,它被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其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

10.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

11.干扰素都有____、、、和等功能。

12.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3.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和______。

14.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15.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功能造血的__ _。

16.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而______和____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份。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微生物学生用习题8-10章

微生物学生用习题8-10章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一.选择题:1.在制作酸菜或青贮饲料时,一般并不人工接种乳酸菌,这是人们利用了植物的:A.根际微生物B.叶面附生微生物C.与植物共生的根瘤菌D.寄生于植物的微生物答:( B )2.酸菜腌制后可以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们利用了微生物之间的答:( C )A.捕食关系。

B.寄生关系。

C.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D.专一性拮抗关系。

3.弗来明发现青霉素是由于观察到在产黄青霉菌菌落周围不见有革兰阳性细菌生长,而再深入研究创造奇迹的。

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的微生物之间的。

答:( D )A.寄生关系B.捕食关系C.专一性拮抗关系D.非专一性拮抗关系。

4.空气并不是微生物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因为:答:( A )A.缺乏营养。

B.高pH。

C.夏季高温。

D.无固定场所。

5.两种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后,不能够: ( B )A.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分工。

B.象一种生物一样繁衍。

C.由其它微生物任意代替其中的任何一种微生物。

D.组成一个结构统一的生物体。

6.两种微生物之间形成共生关系具有下列特性的是:答:( A )A.形成一个特殊的共生体。

B.在生理代谢上各不相干。

C.其中一种微生物可以逐步杀害另一种微生物。

D.其他微生物可以任意代替其中的一种微生物。

7.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答:( D )A.嗜酸。

B.嗜碱。

C.嗜热。

D.嗜盐。

8.微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具有:答:( C )A.随意性。

B.可代替性。

C.高度专一性。

D.适应性。

9.纤维分解菌与自生固氮菌之间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碳源,后者为前者提供氮源而构成了:A.拮抗关系。

B.互生关系。

C.共生关系。

D.寄生关系。

答:( B )10.下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是:答:( A )A.池塘水。

B.海洋中部。

C.大湖中心。

D.地下水。

11.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答:( A )A.兼性厌氧细菌。

B.专性厌氧细菌。

C.好氧性细菌。

D.放线菌和霉菌。

12.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指:答:( D )A.一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另一种微生物的抑制或毒害。

七下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答案版)

七下生物传染病和免疫(答案版)

传染病和免疫答案1.传染病是指由_病原体_引起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的疾病,具有_传染性和_流行性的特点。

引起疾病的__细菌__、_病毒、_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_传染源_、_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预防措施:_控制传染源(如将传染病人隔离、治疗;将病死的动物深埋)、_切断传播途径_(如打扫卫生、喷洒消毒液、穿防护服、戴口罩)、_保护易感人群(如锻炼身体、接种疫苗)。

3.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__传染源__到达__人或动物___所经过的途径。

常见的传播途径有__空气__传播、__饮食__传播、___生物_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如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_空气、飞沫__,甲肝、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饮食__,疟疾等血液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_生物媒介___,脚气等体表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___接触__。

4.人体第一道防线:(1)组成:__皮肤__和__黏膜__。

(2)功能:_杀菌__、阻挡病原体、_清扫__(如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

5.人体第二道防线:(1)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_吞噬细胞_。

(2)功能:①溶解(如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_细胞壁_,使病菌溶解)。

②吞噬(如白细胞吞噬病原体)6.人体第三道防线:(1)组成:__免疫器官__(如_胸腺__,_淋巴结__和_脾脏_)和_免疫细胞_(如_淋巴细胞_)。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淋巴细胞__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蛋白质_,叫做__抗体___(如血清中含有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_抗原_,如病原体、疫苗、移植器官、过敏原等。

注意:抗体只对引起它的抗原起作用。

当抗原被消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_抗体______的能力。

7.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1)范围:人体的第__一__道防线和第___二___道防线。

(2)特点: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_多种_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微生物 传染免疫习题

微生物 传染免疫习题

传染与免疫一、名词解释1、互利共生2、寄生3、共栖4、拮抗5、条件致病菌6、内毒素7、外毒素8、类毒素9、抗毒素10、毒血症11、菌血症12、败血症13、脓毒血症14、干扰素15、补体16、主动免疫17、被动免疫18、天然免疫19、适应性免疫20、细胞免疫21、体液免疫22、抗原23、抗原决定簇24、半抗原25、初次应答26、再次应答27、单克隆抗体28、凝集反应29、沉淀反应30、补体结合反应二、填空题1、按病因可把各种疾病分成两大类,即和。

凡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是其它生物,称为。

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和。

3、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和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和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和等方式危害宿主。

4、细菌性病原体的毒力可分为和两方面,前者包括3个具体的能力,即、和,而后者包括两方面,即和。

5、外毒素是有毒性的蛋白质,本质是、和。

若用浓度的脱毒,就可生成,若再进一步用它去免疫动物,就可从中获得。

6、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因可引起动物和人体发热,故又称,目前检测内毒素的最灵敏和最简便的方法称为。

7、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和是免疫的三大功能。

8、病原菌侵入宿主后,按期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和。

9、是检测幽门杆菌的方法。

10、、、和是显性传染依据性质及严重程度分的几种类型。

11、人体和高等动物防治病原体的屏障结构有和两种。

12、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和;而和是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及其重要的两种细胞。

13、、、和是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的四个主要作用。

14、炎症是机体对付病原体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通常具有五大特征,、、、和。

15、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素又可刺激细胞合成一种物质,即,它被入侵的病毒激活后,可降解病毒的,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转译和阻止有感染力病毒的合成。

16、补体的本质是一类,它能被任何一种所激活,然后发挥其、和等作用。

微生物的知识,习题

微生物的知识,习题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习题】一、填空题1.按病因可把各种疾病分成两大类,即和。

凡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称为。

2.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是、和。

3.细菌性病原体会通过产生、和等物质危害宿主;病毒会通过、和等方式危害宿主;而真菌则会通过、、和等方式危害其宿主。

4.细菌性病原体的毒力(致病力)可分和两方面,前者包括3个具体能力,即、和,而后者则包括两方面,即和。

5.与细菌性病原体侵袭力有关的酶主要有、、、和等数种。

6.外毒素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如、、和等。

7.外毒素都是一些有毒性的蛋白质,其本质是、或。

若用浓度的脱毒,就可生成,若再进一步用它去免疫动物,就可从中获得。

8.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因可引起动物和人体发热,故又称,目前检测内毒素的最灵敏和最简便的方法称为。

9.病原微生物除了毒力和数量外,其侵入机体的门径也十分重要,例如:①经入侵的如等;②经人侵的如等;③经入侵的如等;④经入侵的如等;⑤经入侵的如等。

10.按照现代免疫概念,免疫的功能包括三方面,即、和。

11.病原菌侵入宿主后,按其间力量对比或影响大小决定了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即、和。

12.按显性传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把它分成、、和四种。

13.人体和高等动物防御病原体的屏障结构有和两种。

14.人体的白细胞种类很多,它们在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具有吞噬功能的如、、和;无吞噬功能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作用极其重要的有两种,即、。

15.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主要有以下四个作用:①,②,③和④。

16.炎症是机体对付病原体侵入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具有、、和等五大特征。

17.正常机体中存在多种非特异性的抗菌物质,如、、、和等10余种。

18.病毒可诱导动物细胞产生干扰素,而干扰素又可刺激细胞合成,它被入侵病毒激活后,可降解病毒的,从而阻止了病毒的转译和阻止有感染力病毒的合成。

19.补体的本质是一类,它能被任何一种所激活,然后发挥其、和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传染与免疫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免疫
2.病原微生物
3.疾病(disease)
4.传染(infection)
5.侵袭力
6.外毒素
7.内毒素
8.类毒素
9.抗毒素
10.非特异免疫
11.特异性免疫
12.炎症
13.抗原
14.抗体
15.免疫原性
16.免疫反应性
17.完全抗原
18.不完全抗原
二、填空题
1.病原体一般感染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病原菌或病原体的侵袭力由_ __、_____和___三方面组成。

3.病原菌主要通过____、____、____等的作用在宿主内繁殖与扩散。

4.病毒感染的特点为____和____,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其后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真菌的致病方式有___、____、___和_____。

6.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生理屏障有____、_____和_______。

7.生理上的屏障结构有____和______。

8.正常休液和组织中抵抗病原体的成份有___、____和_____等。

9.补体存在于正常的_____和____中,其化学成份为____,它被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其生物学功能有____、__、___、_____和____。

10.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阶段。

11.干扰素都有____、、、和等功能。

12.炎症主要症状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3.特异性免疫具有的特点为______、_____和______。

14.免疫系统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15.免疫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均来自骨髓多功能造血的__ _。

16.体液免疫分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而______和_____分别是非特异免疫和特异免疫的主要体液成份。

17.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

18.在补体结合试验中,无溶血现象出现称补体结合试验______,说明样品中____抗原存在。

19.抗体是由___合成并分泌的免疫球蛋白。

三、问答题
1.简述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及侵入人体后寄生造成的病变方式。

2.病原菌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主要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3.试比较隐性传染、带菌状态和显性传染的异同。

4.简述炎症既是一种病理过程,又是一种防御病原体的积极方式。

5.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6. 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