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精美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ppt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梦李白·其一》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1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 昌龄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 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 微风吹兰杜。
《唐诗宋词》ppt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第一章
诗
歌
《望岳》
鉴
赏
首 页 返回目录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 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 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 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 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 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
诗
歌
鉴
赏
首 页
概 说 返回目录
《亭夜月送别二首》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第一章
诗
歌
《将进酒》
鉴
赏
首 页 返回目录 概 说
年代:唐 作者: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第二章
唐诗宋词
李清照 苏轼
首 页
返回目录
文 化 比 较 三
陆游
王安石
第二章
唐诗宋词
首 页
《声声慢》
返回目录
李清照
文 化 比 较 三
唐诗宋词PPT

• 苏 轼
代 表 词 人
返回
苏轼
•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 人。嘉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在政治上 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 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 家。
返回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返回
20.黄鹤楼 【唐】崔颢
• • • • • • •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1.短歌行(一) 【东汉】曹操
• • • • • •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返回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 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 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 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返回
• 《 丑 奴 儿 书 博 山 道 中 壁 》 ·
• 《 清 平 乐 村 居 》
• 使 至 塞 上
• 山 居 秋 暝
代 表 作 品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诗宋词》ppt(完整版)

古 古体诗 四言:出现最早
体 诗
五言:成熟于汉代
诗
乐府诗 七言:成熟于唐代
中
近 绝句
五言
国
体
七言
古
诗
律诗
典
又称“诗余”“长
诗 词 短句”
歌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五言 七言 排律
散曲
两宋成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剧曲
小令 套数 杂剧 传奇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米芾山水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三
书法
• 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 张旭、怀素 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 厚,充满浩然正气
• 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 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
舞蹈
• 唐:健舞:《秦王破阵舞》 • 宋: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
歌 乐 舞 同 源
1、《诗经》的“颂”原训“舞容”, 颂诗是歌舞的混合。
2、《诗经》的“风”及其重章叠唱
3、古诗中“兮”“噫”的运用 4、“乐府”的形成和发展 5、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6、关于词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与 流 行 歌 曲
唐 诗 宋 词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模仿的艺术。
诗的起源有两层原因, 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 求知所生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唐诗宋词精美幻灯片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 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 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 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 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 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 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 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 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 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Should I retire to seek for land and cot
I sigh for passing years I can’t retain
In driving wind and blinding rain
Even an old tree grieves
To whom then may I say
my riot Except the Moon who lights me all alone
目录
宋词
——淡若烟云 轻撒飘逸
辛弃疾
—— 悲壮豪放 气势如虹
生平
(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 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所居 之地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历城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 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 家。
•
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一课
李白
粉丝
好友
杜甫
同时代, 无交集
好友
孟浩然 好友 王维
小朋友们,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呢?
`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诗宋词资料精品PPT课件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鉴赏
《忆江南》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 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琵琶行》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亭夜月送别二首》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唐诗宋词精美幻灯片

宋词的分类与主题
宋词的分类
宋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大类。小令以短小精悍为 特点,中调则篇幅较长,长调则更为宏大。
宋词的主题
宋词的主题同样广泛,包括离别相思、怀古咏史、羁旅行役 、写景抒怀等。其中,离别相思和怀古咏史是宋词中最为常 见的主题。
03 唐诗宋词的代表人物与作 品
唐诗代表人物与作品
唐诗宋词的影响与价值
影响
唐诗宋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 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诗宋词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化交流方 面,它们对东亚文化圈产生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水 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历 史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 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唐诗 宋词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 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
唐诗代表人物
李白、杜甫、白居易
唐诗作品
《静夜思》、《登高》、《春晓》
宋词代表人物与作品
宋词代表人物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宋词作品
《水调歌头》、《如梦令》、《青玉案·元夕》
04 唐诗宋词的艺术手法与风 格
唐诗的艺术手法与风格
起承转合
唐诗在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即 开篇破题、承接展开、转折深化 、合句收束,层次分明,脉络清 晰。
唐诗宋词的历史背景
唐代历史背景
唐代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唐诗作为唐代 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宋代历史背景
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 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词作为 宋代文学的代表,以其婉约、柔美的 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
《唐诗宋词精美》课件

跨界融合:将唐诗宋词与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推广传播: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唐诗宋词,推动其传承与发 展
文化传承:唐 诗宋词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具有很高的文
化价值。
艺术欣赏:唐 诗宋词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可以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登高》: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黄鹤楼》:崔颢
《江雪》:柳宗元
《将进酒》:李白
《静夜思》:李白
《春晓》:孟浩然
《长恨歌》:白居易
《登鹳雀楼》:王之 涣
《蜀道难》:李白
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青玉 案·元夕》
李清照《如梦 令·昨夜雨疏风骤》
柳永《雨霖铃·寒 蝉凄切》
秦观《鹊桥仙·纤 云弄巧》
影响:唐诗对宋词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宋词在唐诗 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形式多样:五 言、七言、绝
句、律诗等
语言优美:用 词精炼,意境
深远
情感丰富:表 达诗人的情感
和思想
主题广泛:涉 及政治、历史、 文化、生活等
多个方面
形式多样:长短句结合,灵活多变 情感丰富:表达细腻,情感丰富 意境深远:注重意境,追求深远 语言优美: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唐诗宋词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等。
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
唐诗宋词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风俗、 民间信仰、生活习 俗等
推广传播: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唐诗宋词,推动其传承与发 展
文化传承:唐 诗宋词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具有很高的文
化价值。
艺术欣赏:唐 诗宋词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 可以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登高》: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黄鹤楼》:崔颢
《江雪》:柳宗元
《将进酒》:李白
《静夜思》:李白
《春晓》:孟浩然
《长恨歌》:白居易
《登鹳雀楼》:王之 涣
《蜀道难》:李白
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辛弃疾《青玉 案·元夕》
李清照《如梦 令·昨夜雨疏风骤》
柳永《雨霖铃·寒 蝉凄切》
秦观《鹊桥仙·纤 云弄巧》
影响:唐诗对宋词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宋词在唐诗 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形式多样:五 言、七言、绝
句、律诗等
语言优美:用 词精炼,意境
深远
情感丰富:表 达诗人的情感
和思想
主题广泛:涉 及政治、历史、 文化、生活等
多个方面
形式多样:长短句结合,灵活多变 情感丰富:表达细腻,情感丰富 意境深远:注重意境,追求深远 语言优美: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感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
唐诗宋词中的人文精神包括: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等。
唐诗宋词中的文化内涵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
唐诗宋词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反映了 当时的社会风俗、 民间信仰、生活习 俗等